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红英 编
图书标签:
  • 施工测量
  • 现场管理
  • 工程管理
  • 测量员
  • 施工技术
  • 工程测量
  • 质量控制
  • 安全生产
  • 实战指南
  • 技术细节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10390
版次:3
商品编码:11824606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2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主要介绍施工现场测量技术管理的细节要求,以及水准测量、角度观测、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航空和地面摄影测量、总平面图的应用、建筑物的变形观测、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及技术资料等分项工程测量员应掌握的*基本、*实用的专业知识和测量细则。其主要内容都以细节中的要点详细阐述,表现形式新颖,易于理解,便于执行,方便读者抓住主要问题,及时查阅和学习。

目录

第3版前言第2版前言第1版前言1 施工测量组织管理1细节:地球的形状与大小1细节:测量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2细节:测量工作的基本内容6细节:测量仪器保养知识7细节:施工测量9细节:施工测量基本工作10细节:测设的基本工作12细节:测设点位的基本方法14细节:激光定位仪器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16细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4细节:施工测量班组管理29细节:施工测量工作的管理制度31细节:测量放线的技术管理32细节:建筑施工测量安全管理要求32细节:施工测量质量控制管理33细节:施工测量放线质量事故的预防34细节:施工测量放线质量事故的处理35细节:施工测量放线安全事故的预防35细节:施工测量放线安全事故的处理362 建筑施工测量的基本知识37细节:地形图基本知识37细节:民用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45细节:工业建筑构造的基本知识48细节:市政工程的基本知识50细节:系统误差54细节:偶然误差54细节:中误差55细节:限差56细节:相对误差56细节:误差传播定律57细节:观测值函数的中误差58
3 水准测量60细节:水准测量的基本原理60细节:光学水准仪61细节:电子水准仪63细节:水准尺64细节:水准测量64细节:水准测量的精度要求66细节:水准测量的成果校核68细节:水准仪的一般检验与校正69细节:水准测量误差的分析71细节:精密水准仪测量72细节:精密水准仪的检验与校正75细节:普通水准仪常见故障的检修754 角度测量仪77细节:水平角测量的基本原理77细节:光学经纬仪77细节:电子经纬仪80细节:水平角的测量和记录82细节:测设水平角和直线86细节:竖直角测法87细节:精密经纬仪的构造和用法89细节:简便测角法90细节:施测中的操作要领91细节:角度观测注意事项92细节:经纬仪的一般校验和校正92细节:经纬仪的保养与维修975 距离丈量和直线定线98细节:距离的丈量98细节:钢卷尺的性质和检定98细节:钢卷尺尺长的改正100细节:钢卷尺量距、设距和保养101细节:钢卷尺在施工测量中的应用102细节:直线定线——两点间定线103细节:直线定线——过山头定线104细节:直线定线——正倒镜定线104细节:直线定线——延伸法定线105细节:直线定线——绕障碍物定线105细节:丈量的基本方法和精度要求106细节:普通丈量106细节:精密丈量107细节:斜坡地段丈量107细节:点位桩的测设方法108细节:丈量中的注意事项108细节:电磁波测距109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与标称精度109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分类与检定项目109细节:光电测距仪的基本操作方法、使用与保养要点111细节: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111细节:视距测法112细节:水平视线视距原理与测法112细节:倾斜视线视距原理与测法113细节:视距测量的误差113细节:视距测量的误差来源及消减方法1156 小地区控制测量116细节:控制网的形式116细节:坐标系的标准方向118细节:测区范围的确定119细节:布设控制点119细节:控制网的精度要求120细节:导线测量的基本方法120细节:闭合导线的坐标计算1237 地形图测绘127细节:测图的一般规定127细节:小平板仪的构造128细节:平板仪测图原理129细节:平板仪的安置129细节:小平板仪量距测图130细节:小平板仪、水准仪联合测图131细节:测站选择与转站测量132细节:测图内容的取舍132细节:图面修饰133细节:大平板仪的构造133细节: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133细节:地形图应用的内容147细节:按设计线路绘制纵断面图149细节:按限制坡度绘制同坡度线和选定*短线路150细节:确定汇水面积150细节:平整场地中的土石方量计算150测量员 第3版8 建筑施工测量153细节:建筑施工控制测量153细节:施工控制网的测设155细节: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159细节:建筑物的定位放线163细节:一般基础工程施工测量165细节:桩基础的施工测量167细节:混凝土杯形基础施工测量168细节:墙体工程施工测量168细节:高层建筑基础施工测量170细节: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施工测量171细节:特殊结构形式建筑的施工放样173细节:工业厂房控制网的测设174细节:工业厂房柱列轴线的测设与柱列基础放线175细节:工业厂房柱子安装测量176细节:工业厂房的吊车梁、轨安装测量178细节:工业厂房的屋架安装测量1799 现代的数字化技术180细节:数字化成图技术180细节:数字地球18510 房地产开发与规划测量188细节:房地产开发测量的任务188细节:房地产测绘的特点189细节:界址点的测量190细节:房产分幅图和分丘图的测绘193细节:分层分户图的绘制194细节:原占地面积与土地划拨面积的关系196细节:利用图形计算面积197细节:房屋建筑面积的计算规则198细节:住宅房屋使用面积的计算200细节:住宅房屋套内面积的计算200细节:住宅房屋共用面积的计算20111 总平面图的应用202细节:总平面图202细节:图例符号202细节:等高线216细节:总平面图的坐标系统217细节:总图的方向217细节:总平面图的阅读217细节:总平面图的应用218细节:坐标的解析计算21912 建筑物的变形观测222细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意义和特点222细节:建筑物变形观测的内容及技术要求222细节:建筑物的倾斜观测223细节:建筑物的冻胀观测224细节:建筑物的裂缝观测225细节:建筑物的位移观测225细节:建筑物的滑坡观测226细节: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水准基点的布设227细节:在建筑物沉降观测中,测定建筑物的沉降量228细节:建筑物沉降观测所包括的内容228细节:建筑物沉降观测的注意事项229细节:水平位移观测229细节:用前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230细节:用后方交会法测定建筑物的水平位移232细节:日照变形测量234细节:风振变形测量23513 竣工总平面图的编绘237细节: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意义237细节:编绘竣工总平面图的方法和步骤237细节:竣工总平面图的*终绘制238细节:竣工总平面图的附件23914 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及技术资料241细节:建筑工程测量常用数据241细节:建筑工程测量技术资料256附录263实训一 水准仪的认识与操作263实训二 经纬仪的认识及水平角测量264实训三 视距测量266实训四 全站仪的操作与使用267实训五 民用建筑物定位测量270实训六 用前方交会法测设点的平面位置271参考文献273

前言/序言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测量员(第3版)》 一、 勘测与放样:精准定位的基石 测量员在施工现场的首要任务是为工程建设提供精准的空间定位。这一环节贯穿于项目始终,从最初的地块测量到最终的竣工测量,每一个步骤都至关重要。 1. 施工前期勘测: 地籍测量与界址测定: 详细勘测项目用地范围,明确地块边界,绘制地籍图,为土地征用、规划审批提供依据。这包括对现有地界桩的查找、复核,必要时进行重新测量和定位,确保界址清晰无误,避免后续的土地纠纷。 地形图测绘: 精确测绘项目区域的地形地貌,包括高程、坡度、地物分布等信息。现代测量技术如全站仪、GPS/GNSS设备、无人机倾斜摄影等被广泛应用,以获取高精度、大范围的地形数据。这些数据是进行场地规划、土方计算、设计方案制定的基础。 地下管线探测: 在施工区域内进行详细的地下管线普查,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电力、通信、热力等各类管线的走向、埋深、管径、材质等信息。采用物探设备(如探地雷达、管线探测仪)和翻挖验证等方法,绘制地下管线图,为施工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发生管线破损事故。 现有构筑物及周边环境测量: 测量施工区域内外的现有建筑物、构筑物、道路、河流、植被等,记录其位置、尺寸、标高、结构特点等。对周边环境进行详细调查,评估施工可能对周边产生的影响,并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2. 施工放样: 设计红线、桩位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将设计文件中的坐标、高程等信息,通过测量仪器精确地在施工现场标定出来。包括建筑物、道路、管线等的设计位置,以及各类桩(如定位桩、高程桩、边坡桩)的精确位置。 轴线、边坡、基坑边线放样: 依据设计图纸,对建筑物的轴线、边坡的坡脚线、坡顶线,以及基坑的开挖边线进行精确放样。这些放样工作的精度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结构稳定性和外观质量。 高程控制点放样: 建立和传递高程控制点,确保施工过程中所有构件、构筑物的高程符合设计要求。利用水准仪、全站仪等设备,将设计高程精确地传递到施工现场的各个关键位置。 桩基、承台、墩柱、盖梁等构件的放样: 对桥梁、高层建筑等复杂结构的桩基、承台、墩柱、盖梁等关键构件进行精确定位和放样,确保其空间位置和轴线正确,为后续施工奠定基础。 道路、管线、管沟等放样: 对道路的中心线、边线、纵断面、横断面,以及各类管线的中心线、挖沟边线、覆土线等进行精确放样,保证道路和管线的走向、坡度、埋深符合设计要求。 沉降观测点设置: 在施工期间,根据需要设置沉降观测点,并定期进行观测,监测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周边环境的沉降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潜在的安全隐患。 二、 施工测量控制:确保精度与协调的体系 施工测量控制是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的重要保障体系,它建立了一套科学的测量基准和数据传递机制。 1. 控制网的建立与维护: 平面控制网: 建立起覆盖整个施工区域的平面控制网,通常由导线、GPS/GNSS控制点组成。控制点的精度和密度要满足施工测量的整体精度要求。 高程控制网: 建立起可靠的高程控制网,通过水准测量将国家或地方的高程基准传递到施工现场,并布设一定密度的水准点。 三维控制网: 结合平面和高程控制,建立三维控制网,为三维坐标的测量和放样提供基础。 控制网的复核与维护: 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核,确保其稳定性和精度。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土方开挖、爆破等原因,控制点可能受到破坏,需要及时修复和重新加密。 2. 测量成果的精度评定与报告: 测量误差的分析与控制: 熟悉各种测量误差的来源(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控制和消除。 精度评定: 根据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对测量的成果进行精度评定,确保达到设计和施工要求的精度等级。 测量报告的编制: 详细记录测量的目的、方法、仪器、成果、误差分析及精度评定,形成规范的测量报告,为工程验收提供依据。 3. 现代化测量技术的应用: GPS/GNSS技术的应用: 在大规模场地测量、控制网布设、道路等线性工程测量中,GPS/GNSS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 全站仪与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应用: 全站仪是施工测量中最常用的仪器,适用于各种精度的放样和测量任务。三维激光扫描仪则能够快速获取复杂目标的点云数据,用于变形监测、模型重建等。 无人机测绘技术: 无人机凭借其灵活性和高效性,在地形测绘、进度监控、资产管理等方面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BIM技术与测量数据的融合: 将测量数据与BIM模型进行集成,实现施工过程的可视化、精细化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 三、 施工过程中的测量控制:保障工程质量与进度 在施工过程中,测量员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各种测量工作,以确保工程按图施工,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 结构物的施工测量: 主体结构轴线、标高、平面位置复核: 随着结构的不断生长,需要对每一层、每一个构件的轴线、标高、平面位置进行精确复核,防止累计误差。 模板、钢筋、预埋件的定位: 模板的就位、钢筋的绑扎、预埋件的安装都依赖于精确的测量定位,确保其位置正确,避免返工。 垂直度、平整度、直线度检测: 对墙体、柱子、梁等构件的垂直度、构件表面的平整度、线路的直线度进行检测,确保构件形态符合设计要求。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测量控制: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需要精确控制浇筑层的厚度、水平度和表面平整度,以及沉降变形的监测。 2. 道路及市政工程测量: 路基、路面高程与宽度控制: 精确控制路基的填挖高度、路面的横坡、纵坡和宽度,确保道路的行车安全和排水功能。 排水沟、涵洞、桥梁等构筑物的测量: 对排水沟的坡度、涵洞的轴线、桥梁的支座、桥面等关键部位进行精确测量,保证工程的整体协调性。 管线铺设的定位与标高控制: 对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等管线的中心线、坡度、覆土深度进行精确控制,保证管线系统的正常运行。 3. 变形监测与安全测量: 基坑开挖的沉降与位移监测: 对基坑的坑壁、坑底以及周边建筑物、地下管线进行沉降和位移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滑动或变形风险。 边坡稳定性监测: 对高边坡、挡土墙等进行位移、裂缝、渗水等监测,评估边坡的稳定性,保障施工安全。 桥梁、高层建筑物的沉降与倾斜监测: 在施工过程中和后期,对重要构筑物进行定期的沉降和倾斜监测,确保结构的安全。 大型设备安装的就位与校准: 对大型起重设备、生产设备等进行精确的就位和校准,确保其安全可靠运行。 四、 测量数据的管理与分析:实现精细化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海量的测量数据需要被有效地管理和分析,以支持决策和提高效率。 1. 测量数据的记录、整理与归档: 规范的测量记录: 建立规范的测量记录表格,详细记录测量时间、地点、仪器、参数、操作人员、测量成果等信息。 数据处理与备份: 对测量原始数据进行及时处理,生成测量成果报告,并进行多重备份,防止数据丢失。 电子文件的管理: 采用专业测量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建立电子测量数据库,方便查询和调用。 2. 测量成果的审核与校核: 内部审核: 测量班组内部进行自检和互检,确保测量成果的准确性。 外部校核: 项目部或监理单位对重要的测量成果进行独立校核,确保其符合要求。 差异分析与处理: 对不同测量成果之间的差异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修正。 3. 测量数据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工程量计算: 利用测量数据进行精确的土方工程量、混凝土工程量、填筑工程量等计算,为成本控制提供依据。 进度控制: 通过测量数据,准确掌握工程形象进度,为项目进度计划的调整和优化提供支持。 质量控制: 测量成果是评价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及时发现和纠正施工中的偏差,避免质量问题。 安全管理: 变形监测、边坡监测等数据是评估工程安全状况的重要信息,为安全决策提供支持。 五、 测量员职业素养与发展:专业与责任并重 作为一名合格的测量员,除了掌握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持续学习的能力。 1. 专业技能与知识: 测量仪器操作与维护: 熟练掌握全站仪、GPS/GNSS接收机、水准仪、测距仪、激光测平仪等各种测量仪器的操作方法,并能进行日常维护和简单故障排除。 测量规范与标准: 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的测量规范、技术标准和行业惯例。 数学与几何知识: 具备扎实的数学基础,能够理解和运用测量相关的几何学、三角学、解析几何等知识。 CAD及测量软件应用: 熟练使用AutoCAD、MapGIS等绘图软件,以及专业的测量数据处理软件。 了解工程设计图纸: 能够准确理解各种工程设计图纸,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 2. 职业道德与责任心: 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 测量工作对精度要求极高,必须保持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容不得半点马虎。 高度的责任心: 测量成果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测量员必须肩负起应有的责任。 团队协作精神: 测量员通常需要与工程师、施工员、质检员等其他岗位人员紧密配合,具备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保密意识: 施工现场的很多数据和信息属于商业秘密,测量员需要具备高度的保密意识。 3. 持续学习与技能提升: 新技术、新设备的学习: 测量技术和设备发展迅速,测量员需要不断学习新的测量技术、掌握新的测量设备操作。 行业知识的拓展: 了解不同工程领域的特点和测量需求,例如市政工程、房建工程、水利工程、交通工程等。 参加培训与交流: 积极参加行业内的培训、研讨会,与同行交流经验,提升自身专业水平。 《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测量员(第3版)》旨在为广大测量技术人员提供一个全面、系统的参考,帮助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以科学严谨的态度,精准高效地完成各项测量任务,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保驾护航。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测量员,我曾几何时觉得自己的技术已经相当成熟,市面上的书籍对我的帮助已经不大。然而,《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这本书的出现,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以一种极其精细化的视角,深入剖析了施工现场测量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让我看到了许多我之前从未关注过的细节。书中关于“测量坐标系统的应用与转换”这一部分,简直是让我茅塞顿开。它详细讲解了不同坐标系统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在实际工程中如何选择最合适的坐标系统,这对于保证工程的整体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书中对于“地下管线与构筑物的精确测量”这一复杂问题,也给出了非常实用的解决方案。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探测技术,还探讨了利用现代技术(如雷达探测、地质雷达等)来提高测量精度和效率的方法,这对于我这样经常需要处理地下工程的测量员来说,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图示和实例,将抽象的技术概念具体化,让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和掌握。这本书就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用他多年的实践经验,为我们这些后来者指明了方向。我敢说,这本书绝对是每一位一线测量员案头的必备之物。

评分

拿到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后,我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之前在测量工作中,还有很多可以改进和提升的空间。这本书的内容非常“接地气”,它不是那种理论堆砌的书籍,而是真正从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针对测量员在日常工作中会遇到的各种具体问题,给出了详实而可操作的解决方案。我尤其对书中关于“高精度测量技术的应用”这一章节印象深刻。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全站仪、GPS/GNSS、三维激光扫描等先进技术,进行高精度放样、地形测绘、变形监测等工作。对于那些我之前接触较少的新技术,书中都给出了清晰的原理介绍、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让我能够迅速掌握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此外,书中对于测量数据成果的表达和报告的编写,也给予了充分的重视。它详细阐述了如何规范地填写测量记录,如何绘制标准的测量图纸,以及如何撰写清晰、准确的测量报告,这对于我们与业主、监理单位进行技术交流和成果提交都非常有帮助。这本书就像是我的“随身导师”,无论我遇到什么测量难题,翻开它,总能找到想要的答案。而且,书中提供的许多技巧和经验,都是作者在多年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非常宝贵,可以帮助我们避免走很多弯路。

评分

对于我这样一个在测量领域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老手来说,一本真正能打动我的技术书籍并不多见。大多数书籍要么过于陈旧,要么过于偏向理论,难以解决实际问题。然而,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却让我眼前一亮,它最大的亮点在于其“细节致胜”的理念。书中对于施工现场测量的每一个环节,从前期准备到后期收尾,都进行了极其详尽的阐述。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测量仪器维护与保养”的章节,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使用仪器,更是深入讲解了仪器的内部结构、常见故障原因以及日常保养的重要性,这对于延长仪器寿命、保证测量精度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同时,书中关于“现场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测量方法”的论述,也让我受益匪浅。例如,在讲解山区或丘陵地带的测量时,书中提供了多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如利用控制点布设、加密测量、辅助测量等手段,确保了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书中的案例分析也都非常贴切,很多都是我曾经经历过的真实场景,阅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并且能够从中学习到处理类似问题的经验。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十分朴实,没有太多华丽的辞藻,但字字句句都饱含着作者的实践智慧,读起来让人感觉亲切而受用。

评分

作为一名多年从事土建工程的老兵,我见过太多厚重但空洞的技术书籍,读了之后却不知如何落到实处。然而,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却让我眼前一亮,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它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理论书,而是真正从施工现场的实际出发,将每一个测量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细致的解答。书中所提及的各种测量仪器,从传统的全站仪、水准仪,到新兴的徕卡、拓普康等高精度设备,都给出了非常详细的选型、使用和维护建议,这对于我这种需要经常接触不同设备的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关于测量误差的控制和处理部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如何做”,更是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以及“出现问题时如何思考”。比如,在讲解关于施工放样误差时,书中就详细分析了环境因素、仪器精度、操作习惯等多种可能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校正方法,这比我以前凭经验摸索要科学得多,也高效得多。此外,书中关于测量数据的管理和归档,也给予了足够的重视。在如今信息爆炸的时代,一个项目会产生海量的测量数据,如何有效地整理、分析和利用这些数据,对于保证工程质量和进行后期评估都至关重要,而这本书正好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这本书就像是我的测量工作中的一个“百科全书”,里面包含了我需要知道的一切,并且是用一种我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呈现出来。

评分

在我看来,测量员的工作,其本质就是对空间信息的精确把握与传递。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正是从这个本质出发,将测量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复杂场景,都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梳理。书中关于“复杂地质条件下的边坡稳定监测”这一部分,让我印象尤为深刻。它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全站仪、GPS/GNSS、倾斜仪、位移计等多种监测手段,对边坡进行实时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从而预警边坡失稳的风险。这些内容对于保障工程安全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于“轨道交通工程中的精密测量技术”也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它不仅包括了线路的布设、轨道的铺设,还涉及到了车站的开挖、盾构法的施工等,这些都是非常专业的领域,而本书却能一一覆盖,并给出详细的操作指南。书中穿插的许多图表和插图,都能够清晰地展示测量原理和操作过程,大大增强了阅读的直观性。我发现,这本书不仅适合新手阅读,对于我这样的老手来说,同样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它能够帮助我巩固和提升已有的知识,并学习到新的技术和方法。这本书的内容之丰富、之全面,让我惊叹不已,它绝对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有价值的测量技术书籍之一。

评分

很多时候,测量工作之所以会出错,并非技术本身有多难,而是细节处理不到位。《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这本书,恰恰抓住了这一核心。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关于“精益测量”的实践指南。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测量的注意事项”这一章节。它详细阐述了在施工过程中,如何进行沉降观测、温度监测以及变形监测,并提供了相应的测量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这对于我这样经常参与大型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测量员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中对于“桥梁施工中的高精度放样技术”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它不仅介绍了传统的放样方法,还分析了GPS/GNSS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以及如何保证测量的精度和可靠性。这些内容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能够帮助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和测量精度。书中还提供了大量的表格和清单,方便我们进行工作检查和质量控制。我个人已经将书中的一些方法和技巧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降低了出错的概率。这本书的编写风格十分严谨,内容详实,条理清晰,是值得反复研读的优秀技术书籍。

评分

我一直认为,测量工作是整个施工项目的基础,但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很多人都觉得测量员的工作就是“量量量”,殊不知背后需要多少严谨的逻辑和精密的计算。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恰恰弥补了这一认知上的不足。它非常细致地阐述了测量员在施工现场的角色和职责,不仅仅是执行者,更是质量的把关者和信息的传递者。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工程(如房屋建筑、道路桥梁、水利工程等)的测量特点和难点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对于我这种需要跨领域工作的人来说,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测量安全管理的章节,详细列举了在不同作业环境下可能遇到的安全风险,以及相应的防护措施,这对于保障我们测量队伍的安全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对于如何与项目其他部门(如技术、质检、施工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也给出了很多实用的建议,这有助于我们测量员更好地融入项目团队,发挥更大的作用。它提供的那些经验性的总结,比如如何快速判断一个测量数据的合理性,如何高效地进行现场复核,这些都是在日常工作中能够立刻应用并见效的。这本书的编写风格非常注重逻辑性和条理性,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层层递进,让读者能够轻松地跟随作者的思路,理解复杂的测量概念。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像是在我多年的测量生涯中投下了一颗璀璨的明珠,瞬间照亮了那些曾经让我头疼不已的细节。我是一名在施工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多年的测量员,从最初的懵懂新人到现在能够独当一面,经历了无数个夜晚与图纸为伴,也曾因为一个微小的测量误差而焦头烂额。市面上关于测量技术的书籍不少,但很多都停留在理论层面,或者过于晦涩难懂,对于我们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复杂情况,往往显得力不从心。直到我翻开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我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实用”和“深入”。它并没有简单地罗列公式和步骤,而是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将施工现场测量中可能遇到的每一个细枝末节都剖析得淋漓尽致。从测量仪器的选择与校准,到不同地质条件下的放样技巧,再到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沉降观测和变形监测,书中都给出了详实的操作指南和注意事项。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对测量员职业素养的培养,比如如何与施工方、设计方进行有效沟通,如何处理现场可能出现的纠纷,以及如何确保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这些都是在学校里学不到的宝贵经验。书中提供的案例分析也十分贴切,很多都是我曾经遇到过的实际问题,看到书中给出的解决方案,让我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也为我今后处理类似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很平实,没有华丽的辞藻,但字字珠玑,直击要害,让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快速掌握关键信息。我敢说,这本书绝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它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循循善诱地指导着我们这些年轻的测量员,让我们少走弯路,更高效、更准确地完成我们的工作。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之前,对市面上所谓的“大全”类书籍总抱着一丝怀疑的态度,觉得它们往往是内容堆砌,缺乏深度和针对性。然而,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体系化”和“前瞻性”。从宏观的管理理念,到微观的操作细节,这本书都梳理得井井有条。它并没有局限于传统的测量理论,而是将测量工作置于整个施工现场管理的大框架下进行解读,这一点非常重要。书中关于测量与进度、成本、质量控制的联动分析,让我看到了测量工作在整个项目中的价值,也让我更加理解了我们测量员的责任重大。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风险管理的章节,它详细列举了测量工作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点,并提供了相应的规避和应对策略,这对于保障项目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同时,这本书对于新技术、新方法的引入也持开放态度,例如对于BIM技术在测量中的应用、无人机测绘的优势和局限性等都有提及,这对于我们保持技术更新、提升工作效率提供了方向。书中还有大量的图表和流程图,将复杂的技术原理和操作流程可视化,极大地降低了阅读和理解的难度。我已经迫不及待地将书中的一些管理技巧和方法应用到我的实际工作中,发现效果确实显著。那些曾经让我感到棘手的管理难题,在书中的指导下,似乎都找到了解决的突破口。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测量员,不仅仅是会操作仪器,更需要具备全局观和管理能力,这本书恰恰满足了这一需求。

评分

我一直认为,作为一名测量员,光掌握操作技能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要理解测量在整个项目中的管理作用。这本《施工现场业务管理细节大全丛书 测量员(第3版)》恰恰满足了我的这一需求。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指导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做好测量管理”的宝典。书中关于“测量计划的制定与执行”这一部分,让我受益匪浅。它详细阐述了如何根据工程特点、工期要求、资源情况等因素,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测量计划,以及如何有效地组织实施。更重要的是,书中关于“测量成果的质量控制”的论述,让我认识到测量数据不仅仅是数字,更是工程质量的“晴雨表”。它详细讲解了如何建立完善的测量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如何进行数据的内业检查和外业复核,以及如何处理和分析测量误差,这些都为我今后的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书中还穿插了大量的实际案例,这些案例都来源于真实的施工现场,具有很强的参考价值。通过阅读这些案例,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书中所讲授的理论知识,并从中学习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非常合理,内容由浅入深,由宏观到微观,循序渐进,使得读者能够轻松地掌握其中的知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