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专著·航天发射科学与技术(精装)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专著·航天发射科学与技术(精装)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于殿君,张艳清,邓科 著
图书标签:
  • 航天发射
  • 试验技术
  • 航天科学
  • 航天工程
  • 工业和信息化部
  • 十二五规划
  • 精装本
  • 航天技术
  • 火箭发射
  • 发射场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82073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9730
包装:精装
丛书名: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专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332
字数:3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介绍了航天发射装置(重点是火箭导弹发射装置)的试验方法。在第1章概论中,介绍了发射装置的特点、研制流程、试验的意义;第2章论述了发射装置研制过程中常见的原理性试验方法;第3章介绍了发射装置常见的工程研制试验方法,包括功能性能试验、协调匹配试验、发射试验、环境试验、电磁兼容试验等;第4章重点论述了定型试验的种类和要求;第5章和第6章分别介绍了发射装置可靠性试验和维修性试验要求与方法;第7章和第8章从试验测试的角度论述了发射装置试验测试测量技术和数据处理方法;第9章对新兴的试验技术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本书适用于从事航天发射装置研究、设计、生产、试验、使用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阅读,亦可作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的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航天发射装置概述
1.2 航天发射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1.2.1 舰载发射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1.2.2 潜载发射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1.2.3 机载发射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1.2.4 车载发射装置的组成与功能
1.2.5 新型集装箱发射系统
1.3 航天发射装置的工程研制过程
1.4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
1.4.1 试验的意义
1.4.2 试验真实性和覆盖性分析
1.4.3 试验的主要程序

第2章 原理性试验
2.1 概述
2.2 运动机构和结构原理性试验
2.2.1 开(关)盖机构原理性试验
2.2.2 插头机构原理性试验
2.2.3 锁定解锁机构原理性试验
2.2.4 易碎盖冲破试验
2.3 燃气流排导试验
2.3.1 燃气流排导试验简介
2.3.2 同心筒垂直发射燃气流排导试验
2.4 电气系统原理性试验
2.4.1 电气系统原理性试验简介
2.4.2 发射车电气系统地面联调试验
2.5 液压系统原理性试验
2.5.1 液压系统原理性试验简介
2.5.2 发射车液压系统原理性试验
2.6 缩比试验
2.6.1 缩比试验的理论基础
2.6.2 典型缩比试验相似准则
2.7 发射方式原理性试验
2.7.1 电磁弹射原理
2.7.2 电磁弹射原理性试验

第3章 工程研制试验
3.1 概述
3.2 功能、性能试验
3.2.1 发射装置仿真试验
3.2.2 发射装置结构强度试验
3.2.3 插头机构分离试验
3.2.4 发射箱(筒)气密试验
3.2.5 发射箱(筒)机电开(关)盖试验
3.2.6 发射箱(筒)易碎(裂)盖冲破试验
3.2.7 发射箱(筒)弹射装置功能试验
3.2.8 发射装置跟踪瞄准试验
3.2.9 发射车自动调平试验
3.2.10 发射车行驶试验
3.2.11 发射装置贮存试验
3.2.12 起竖装置起竖回平试验
3.2.13 发射装置展开和撤收试验
3.2.14 发射装置称重和质心位置试验
3.2.15 乘员危害性试验
3.2.16 发射装置互换性试验
3.3 协调匹配试验
3.3.1 机械对接协调试验
3.3.2 电气性能匹配试验
3.3.3 舰/潜载发射装置系泊/航行试验
3.3.4 弹架协调试验
3.3.5 靶场合练
3.4 发射试验
3.4.1 缩比模型发射试验
3.4.2 模拟与仿真试验
3.4.3 全尺寸发射试验
3.4.4 靶场飞行试验
3.5 环境试验
3.5.1 环境试验通用要求
3.5.2 温度试验
3.5.3 低气压(高度)试验
3.5.4 太阳辐射试验
3.5.5 淋雨试验
3.5.6 湿热试验
3.5.7 盐雾试验
3.5.8 霉菌试验
3.5.9 砂尘试验
3.5.10 风压试验
3.5.11 振动试验
3.5.12 倾斜与摇摆试验
3.5.13 冲击试验
3.5.14 其他环境试验
3.6 电磁兼容性试验
3.6.1 发射装置电磁兼容性
3.6.2 舰一舰导弹倾斜式发射装置电磁兼容性试验

第4章 定型试验
4.1 概述
4.1.1 定型试验目的
4.1.2 定型试验条件
4.2 试验种类和要求
4.2.1 鉴定试验
4.2.2 协调试验
4.2.3 靶场试验

第5章 可靠性试验
5.1 可靠性试验目的
5.2 可靠性试验分类
5.2.1 环境应力筛选试验
5.2.2 可靠性研制试验
5.2.3 可靠性增长试验
5.2.4 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
5.2.5 寿命试验
5.3 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
5.3.1 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方法的基本思路
5.3.2 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的基本分类
5.3.3 各类非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基本方案
5.4 电子产品可靠性试验
5.4.1 电子产品可靠性验证试验
5.4.2 电子产品可靠性增长试验

第6章 维修性试验
6.1 概述
6.2 维修性试验的目的、作用、种类和时机
6.2.1 维修性试验的目的和作用
6.2.2 维修性试验的种类和时机
6.3 维修性试验的一般程序
6.3.1 维修性试验的准备阶段
6.3.2 维修性试验的实施阶段
6.4 维修性能指标的验证方法
6.4.1 概述
6.4.2 使用条件
6.4.3 维修作业选择与统计计算
6.4.4 判决规则
6.5 维修性参数值的估计
6.5.1 维修时间期望值旌头讲頳2的估计
6.5.2 规定百分位的最大维修时间的估计

第7章 试验测试技术
7.1 概述
7.1.1 有线测量系统的组成
7.1.2 有线测量系统的基本特性
7.1.3 不失真测试条件
7.2 试验相关测试技术
7.2.1 特征秒状态测试
7.2.2 应力应变测试
7.2.3 振动冲击测试
7.2.4 压力测试
7.2.5 温度测试
7.2.6 速度测试
7.2.7 位移测试
7.2.8 噪声测试
7.2.9 过载测试
7.2.10 高速摄影

第8章 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
8.1 数据信号的分类和描述
8.1.1 数据信号的分类
8.1.2 确定性信号特征描述
8.1.3 随机信号特征描述
8.2 数据采集
8.2.1 采样与混淆
8.2.2 泄漏与加窗
8.2.3 量化及其误差
8.3 数据处理
8.3.1 处理原则
8.3.2 数据预处理
8.3.3 各类信号数据处理

第9章 试验技术展望
9.1 国内外的虚拟试验在军工领域的发展现状
9.1.1 国外虚拟试验现状
9.1.2 国内虚拟试验现状
9.2 虚拟试验技术在航天发射装置中的应用
9.2.1 虚拟试验技术在水下垂直发射技术研究上的应用实例
9.2.2 不同排导间隙下模拟导弹水下垂直发射仿真示例
9.3 总结

参考文献
索引

前言/序言


这是一部聚焦于现代航天发射技术前沿领域的学术专著。本书深入探讨了支撑航天器成功入轨的关键环节——发射装置的试验技术。作者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系统性地梳理了从地面设备到助推器、从点火系统到姿态控制等一系列复杂发射装置的设计、制造、测试与评估全过程。 书中详尽阐述了各项关键试验的原理、方法和标准,包括但不限于: 结构强度与刚度试验: 详细介绍如何通过静力试验、动力响应试验等手段,验证发射装置在极端载荷(如发射时的冲击、振动、气动载荷)下的结构完整性和可靠性。分析了不同材料在高温、低温、真空等极端环境下的力学性能变化,以及应力分析、有限元模型等数值模拟工具的应用。 热环境试验: 深入剖析了发射装置在飞行过程中经历的剧烈温度变化(如发动机燃烧产生的高温、高空极寒环境)对材料和组件的影响。阐述了真空热试验、热循环试验、热平衡试验等关键方法的实施细节,以及温度传感器、热电偶等测量技术的应用。 动力学试验: 重点介绍了发射装置在起飞、飞行过程中的动力学特性研究。包括振动试验(随机振动、正弦振动)、冲击试验、模态试验等,旨在识别系统的固有频率、阻尼比,并评估其在动态载荷下的响应行为,确保系统稳定性。 燃气/推进剂系统试验: 详细解析了发动机点火、推进剂输送、燃烧稳定性等关键性能的试验验证。涵盖了点火装置的可靠性试验、推进剂性能测试、发动机地面热试车(GTF)以及各种传感器(压力、流量、温度)的标定与监测技术。 电磁兼容性(EMC)试验: 论述了发射装置中各种电子设备和系统的电磁干扰(EMI)与电磁抗扰(EMS)特性。详细介绍了电磁屏蔽、接地、滤波等设计原则,以及辐射骚扰、传导骚扰、敏感性试验等关键的EMC测试方法。 环境适应性试验: 涵盖了发射装置在不同地理位置(陆基、海基、低纬度、高纬度)、不同气候条件(高温、低温、高湿、低压)下的可靠性验证。介绍了气候仓试验、盐雾试验、沙尘试验等。 可靠性与寿命试验: 阐述了如何通过加速寿命试验、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故障树分析(FTA)等方法,预测和评估发射装置的长期可靠性,确保其在设计寿命内的稳定运行。 发射过程仿真与监测技术: 结合先进的仿真软件和实时监测系统,探讨了如何模拟整个发射过程,预测潜在风险,并对发射过程中的各项关键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干预。 本书在每个试验环节都力求做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作者不仅介绍了试验设备的类型、操作规程,更深刻地阐明了每个试验背后的物理原理、工程意义以及与设计过程的紧密联系。对于试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如数据采集的准确性、误差的分析与控制、试验结果的解释与应用等,书中也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指导。 此外,本书还关注了新技术在试验技术中的应用,例如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在故障诊断与预测中的作用,以及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在模拟训练和远程协作中的潜力。 本书的特点在于其系统性、前沿性以及高度的实用性。它不仅是航天领域科研人员、工程技术人员的重要参考资料,也是高等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宝贵教材。通过阅读本书,读者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的复杂性、重要性以及其在保障航天任务成功中所扮演的核心角色。本书的出版,无疑将为我国航天发射技术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提升我国在这一关键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我感觉更像是一本“幕后揭秘”的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都是航天发射的辉煌时刻,很少有人会去深究这背后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这本书就恰恰弥补了我的这一认知盲区。我被书中对试验流程的详尽描述所吸引,特别是那些关于模拟测试的部分。比如,书中提到如何模拟火箭在发射瞬间承受的巨大过载,如何测试在极低温或极高温环境下,各种材料和部件的稳定性。这些描述让我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紧张而有序的试验画面:工程师们一丝不苟地操作着精密仪器,数据在屏幕上飞速滚动,每一次的微小波动都可能意味着一次重大发现。我特别留意了关于可靠性试验的内容,它让我理解了为什么航天器能够承受太空中的严酷环境。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各种形式的强化试验,来确保航天发射装置的每一个环节都具备极高的可靠性。即使是对我这样一个非专业人士来说,书中也清晰地勾勒出了航天发射从设计到最终成功的漫长而复杂的过程。我注意到书中反复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且深入阐述了试验技术在其中扮演的关键角色。它不是简单的理论搬运,而是将科学理论付诸实践,并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善科学理论。这种循证的科学方法,是我从书中感受到的最深刻的一点。虽然书中的某些技术细节对我来说有些晦涩,但我能感受到作者的努力,他通过大量的图表和案例,让这些复杂的技术概念变得更加形象和易于理解。

评分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次关于“挑战极限”的阅读体验。我一直对航天事业有着浓厚的兴趣,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光鲜亮丽的发射背后,那些不为人知的艰辛和智慧。我被书中对“力学试验”的深入剖析所吸引。我了解到,航天发射装置在升空过程中,需要承受巨大的应力、振动和冲击。如何通过科学的试验来验证这些部件能否承受如此严苛的考验,是整个发射安全的关键。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动态载荷试验”的描述。它让我得以窥见,工程师们如何通过各种先进的设备,来模拟火箭在发射时所承受的巨大动态载荷,并对设备的响应进行精确测量和分析。书中也提到了“结构强度试验”,它让我了解到,即使是微小的结构缺陷,也可能在巨大的外力作用下导致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结构的精确设计和严格的强度测试,是保障航天器安全的重要环节。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尽量做到条理清晰,逻辑严谨。即使是一些非常专业的术语,他也通过图示和类比的方式加以解释,使得我能够相对轻松地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航天发射的成功,是无数次严谨试验和技术攻关的结晶。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更是一种对极限的不断挑战和突破。

评分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通往“科学思维”殿堂的大门。在阅读之前,我对航天发射的认识可能还停留在“发射”、“升空”等宏观层面。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那些隐藏在幕后的、至关重要的“科学”。我被书中对“数据分析与评估”的深入讲解所吸引。它让我了解到,每一次试验都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而如何从这些数据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是决定试验结果是否有效的关键。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统计分析方法”的介绍。它让我了解到,如何利用统计学原理来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如何评估装置的性能指标是否达到预期。我惊叹于书中对各种“试验验证”手段的介绍。它不仅包括对单个部件的测试,还包括对整个系统的集成验证。这让我看到了,航天发射装置的成功,是各个环节精密配合、协同工作的必然结果。书中也强调了“试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设计”。这种反馈循环的科学思维,让我认识到,科学研究并非是闭门造车,而是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和验证来不断完善。虽然书中的一些技术细节对我来说还有些晦涩,但作者通过生动的案例和清晰的逻辑,让我能够领会到其中蕴含的科学精神。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更是一部关于如何用科学的方法去解决复杂问题的教科书。

评分

作为一名对航天事业充满好奇和热情的普通读者,我最近有幸拜读了《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我的阅读体验可谓是跌宕起伏,既有初读时的迷茫,也有深入探索后的豁然开朗。这本书的厚重感扑面而来,我甚至在翻开第一页之前,就感受到了其中蕴含的严谨科学态度和航天人那份执着与担当。书中对于航天发射装置,尤其是试验技术的深度剖析,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得以窥见这项宏大工程背后那些至关重要的环节。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试验技术”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理论的罗列,更是无数次实验、无数次数据分析、无数次失败与成功的凝练。作者用非常详实的案例,讲解了如何从设计理念转化为可行的试验方案,再到如何通过严苛的试验去验证这些方案的可行性。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反复强调了“试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从每一次的“错”中汲取经验,不断优化设计,最终达到可靠的发射目标。这种科学精神,对于任何一个想要在复杂技术领域取得突破的人来说,都具有极强的启发意义。此外,书中对风险评估和控制的论述,也让我看到了航天发射那种“万无一失”背后的“千方百计”。从材料的选择,到环境的模拟,再到各种极端条件的测试,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智慧和汗水。这本书虽然在我看来有一定的专业门槛,但作者的叙述方式,尤其是在解释一些关键概念时,还是尽量做到了通俗易懂,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感受到航天科技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部关于探索未知、挑战极限的史诗。

评分

当我拿到《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期望它能给我带来多么震撼的阅读体验,毕竟,我只是一个对航天技术充满兴趣的爱好者,对其中的专业术语和技术细节了解甚少。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吸引了我。我特别被书中对“试验”这一环节的细致描述所打动。在我的想象中,航天发射似乎是直接将火箭送入太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在那耀眼的成功背后,是无数次严谨、反复、甚至是艰辛的试验。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设计各种复杂的试验台架,如何模拟各种极端的工作环境,如何利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来捕捉那些细微的异常。书中对这些试验流程的介绍,让我觉得,每一次航天发射的成功,都凝聚了大量人力、物力和智力的付出,都是无数次“不成功便成仁”的试验换来的。我尤其关注了关于材料性能测试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即使是微不足道的材料缺陷,在火箭发射的巨大压力和高温下,也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因此,对材料的深入了解和严格测试,是整个发射装置安全性的基石。这本书也让我体会到,航天技术的发展,是一个不断试错、不断改进的过程。作者并没有回避那些失败的案例,反而通过分析失败的原因,来揭示试验技术的重要性。这种坦诚的态度,让我对航天事业的严谨性有了更深的认识。虽然书中涉及的很多技术名词对我来说是全新的,但我能够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他尽量用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来解释这些复杂的概念,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对科学精神的敬佩。

评分

《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给我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严谨”。我是一个对航天事业充满好奇的普通人,一直以来都对火箭发射充满了神秘感。这本书,让我得以窥见这神秘面纱背后,那些至关重要的试验环节。我特别深入地研究了书中关于“试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的章节。我了解到,每一次试验都不是随意的,而是伴随着海量数据的产生。如何精准地采集这些数据,如何从中提取出有用的信息,如何分析这些信息来判断装置的性能和状态,这些都是非常复杂而精密的科学。我惊叹于书中对各种试验设备和仪器的介绍,它们如同航天发射装置的“医生”,能够精准地诊断出任何微小的“病灶”。书中也详细阐述了试验的每一个步骤,从前期的准备工作,到试验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再到后期的结果评估,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对细节的极致追求。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提到了“故障树分析”等方法,这让我了解到,在航天发射这样高风险的领域,如何通过系统性的分析来预判潜在的风险,并提前做好应对措施。即使我对其中一些技术细节理解有限,但通过书中大量的图表和流程示意图,我能够感受到作者在努力地将复杂的知识清晰地呈现出来。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的知识,更是一种对科学严谨性、对工程精确性以及对生命安全高度重视的精神的体会。

评分

阅读《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的过程,就像是在经历一场智力探险。我原以为这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但事实证明,它比我想象的要有趣得多。我被书中对“试验设计”的深入阐述所吸引。它让我明白,仅仅有一个好的设计理念是不够的,如何通过有效的试验来验证这个设计,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环境模拟试验”的部分。它让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创造出各种极端恶劣的环境,来考验航天发射装置在真实发射和太空飞行中所能遇到的挑战。例如,模拟超高真空、极端温差、强烈的辐射等等。这些描述让我仿佛身临其境,能够感受到那种在严酷环境下对设备进行测试的紧张气氛。我惊叹于书中对各种试验方法的介绍,从静态载荷试验到动态冲击试验,从电磁兼容性试验到可靠性寿命试验,每一种试验都有其独特的目的和方法。书中也详细地解释了这些试验背后的科学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探到其中的奥妙。我注意到,作者在讲解过程中,非常注重逻辑的严谨性和概念的清晰性。即使是一些非常复杂的术语,他也尽量通过形象的比喻和生动的例子来解释,使得我能够相对容易地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在介绍技术,更是在传递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它让我看到,伟大的成就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建立在坚实的技术基础和不断探索的精神之上。

评分

读完《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我仿佛经历了一场关于“精密与可靠”的深度对话。一直以来,我都对航天事业充满了敬意,而这本书,则让我看到了这份敬意背后的真正原因。我被书中对“环境适应性试验”的详细论述所吸引。它让我了解到,航天发射装置不仅要在地面经历严苛的测试,还需要在进入太空后,能够适应极端环境的变化。书中对真空、辐射、温度剧变等环境的模拟试验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工程师们是如何为航天器“量身定制”应对方案的。我特别关注了关于“热真空试验”的部分,它让我意识到,在太空极端温差环境下,材料和设备的散热与保温是多么关键。我惊叹于书中对各种试验方法的介绍,这些方法不仅科学严谨,而且充满了智慧。例如,如何通过加速寿命试验来预测设备的长期可靠性,如何在有限的试验资源下,最大限度地发现潜在的故障。我注意到,书中在解释这些复杂的技术时,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它不仅解释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更详细地阐述了“如何”做到。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受益匪浅。这本书让我明白,航天发射的每一次成功,都离不开对每一个细节的精准把控和对可靠性的不懈追求。

评分

这是一本让我重新审视“细节决定成败”这句话的著作。在阅读《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的过程中,我反复被书中对每一个细微环节的关注所震撼。我一直以为,航天发射的成功更多地依赖于宏大的设计和先进的理论,但这本书让我明白,那些藏在幕后的、看不见的试验技术,才是保障整个发射过程安全可靠的基石。我特别深入地研究了书中关于“测试与验证”的章节。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你“要测试”,而是详细地讲解了“如何测试”、“测试什么”、“测试到什么程度”。我看到了工程师们如何设计出能模拟各种极端工况的试验设备,如何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捕捉最细微的参数变化,以及如何通过大数据分析来找出潜在的隐患。我尤其对书中关于“故障排除”的论述印象深刻。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看似完美的发射背后,都可能经历了无数次“找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让我对航天工程的严谨性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没有回避那些失败的试验,反而通过对这些失败案例的深入剖析,来强调试验技术的重要性。这让我觉得,作者是在用一种非常负责任的态度来分享知识,而不是仅仅展示成功的一面。虽然我不是航天领域的专业人士,但书中清晰的逻辑结构和生动的案例,让我能够理解到作者想要传达的核心信息:航天发射的每一次成功,都是无数次严谨试验的必然结果。它是一种科学精神的体现,也是一种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评分

当我翻开《航天发射装置试验技术》这本书时,我并没有抱有过多的期待,毕竟,我对此领域的了解仅限于新闻报道和科普纪录片。然而,这本书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论述,深深地吸引了我。我被书中对“可靠性试验”的全面讲解所打动。它让我明白,航天发射的每一次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建立在无数次严格的可靠性测试之上。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环境试验”的内容,它详细介绍了如何模拟太空中的各种极端环境,如真空、极高/低温、强辐射等,并对发射装置的部件进行测试。这些描述让我脑海中浮现出工程师们如何在各种模拟环境下,对设备进行严格的“烤验”。我注意到,书中在介绍各类试验技术时,总是伴随着大量的案例分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理论,而是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示这些试验技术是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又是如何帮助工程师们发现并解决问题。这使得即便是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也能清晰地理解到试验技术的重要性。书中也强调了“试验与设计的互动”的重要性,让我了解到,试验并非是设计的终点,而是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并不断反馈于设计的优化。这种循环往复的科学态度,让我对航天工程的复杂性和精细度有了更深的认识。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对科学探索精神的赞颂。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