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定理的诞生 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

一个定理的诞生 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法] 塞德里克·维拉尼 著,[法] 克劳德·龚达尔 绘,马跃,杨苑艺 译
图书标签:
  • 数学
  • 菲尔茨奖
  • 数学家
  • 自传
  • 科学
  • 学术
  • 数学研究
  • 数学史
  • 人物传记
  • 科普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07047
版次:1
商品编码:11839650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畅销世界的当代数学家传记

  知名数学家塞德里克·维拉尼荣膺菲尔茨奖的精彩历程

  真切感受数学研究生涯的艰辛与乐趣,了解数学家的日常工作与思维方式

  讲述当今数学和物理学界的逸闻趣事

内容简介

  2010年,法国青年数学家塞德里克·维拉尼凭借对非线性朗道阻尼的证明以及对玻尔兹曼方程收敛至平衡态的研究,一举摘得菲尔茨奖章。维拉尼将以日记形式再现这段研究生涯,揭示一个数学定理的诞生历程,描绘数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真实人生。

作者简介

  塞德里克·维拉尼(Cédric Villani),法国数学家,现任法国庞加莱研究所所长,法兰西科学院院士,在数理物理学(朗道阻尼和玻尔兹曼方程)、zui优输运理论和黎曼几何等领域做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获得费马奖,2010年获得菲尔茨奖章。

精彩书评

  这位数学界摇滚明星的脑子里究竟在想些什么?

  ——英国《卫报》2015年度推荐图书

  这是一本与众不同的数学科普书,作者时而引领你穿越复杂的数学世界,时而又放开手,让你在他奔涌、跳跃的思维中盘旋,真不知会经历怎样的奇遇。

  ——《新科学家》杂志

  维拉尼充满激情地讲述自己的挚爱——思索与探求之美。他的人生,他的书,如清风般,是永不枯竭的创造活力。

  ——《费加罗》报

目录

1 里昂,2008年3月23日  1

2 里昂,2008年3月最后一周  8

3 里昂,2008年4月2日  12

4 圣-米歇尔·德·夏优,2008年,4月15日  20

5 京都,2008年8月2日  27

6 里昂,2008年秋  33

7 布尔昆-雅里厄,2008年12月4日  42

8 2008年12月25日,德龙省的一个小村中  46

9 普林斯顿,2009年1月1日  52

10 普林斯顿,2009年1月12日  59

11 普林斯顿,2009年1月15日  62

12 普林斯顿,2009年1月17日  65

13 普林斯顿,2009年1月21日  71

14 普林斯顿,2009年1月28日  74

15 新布朗斯维克,2009年1月29日  76

16 普林斯顿,2009年2月25日  84

17 普林斯顿,2009年2月25日下午  89

18 普林斯顿,2009年2月27日下午  95

19 普林斯顿,2009年3月1日  98

20 普林斯顿,2009年3月11日  103

21 普林斯顿,2009年3月13日  109

22 普林斯顿,2009年3月15日至16日凌晨  112

23 普林斯顿,2009年3月22日  114

24 普林斯顿,2009年3月24日  117

25 普林斯顿,2009年4月1日  120

26 普林斯顿,2009年3月8日至9日夜  125

27 普林斯顿,2009年4月9日清晨  127

28 普林斯顿,2009年4月14日  139

29 普林斯顿,2009年4月20日  149

30 普林斯顿,2009年5月4日  154

31 普林斯顿,2009年5月一个美丽的夜晚  159

32 普林斯顿,2009年6月26日  165

33 里昂,2009年6月28日  169

34 布拉格,2009年8月4日  172

35 纽约,2009年10月23日  175

36 安娜堡,2009年10月27日  180

37 夏洛特机场,2009年11月1日  184

38 圣-雷米-莱谢夫勒斯,2009年11月29日  187

39 圣-雷米-莱谢夫勒斯,2010年1月7日  192

40 巴黎,2010年2月16日  197

41 巴黎大区快铁B线,2010年5月6日  202

42 圣-路易教堂,2010年6月8日  205

43 海得拉巴,2010年8月19日  211

44 圣-雷米-莱谢夫勒斯,2010年11月17日  220

尾声  227

译后记  231

人名对照表  233


前言/序言


《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并非一本描绘具体数学定理证明过程的科普读物,也非一部关于某个数学家如何获得菲尔茨奖的传记。本书的视角更为独特,它围绕着“一个定理的诞生”这一宏大的概念,以及作者本人在这场智力征程中所经历的漫长而艰辛的“一千个日夜”,展开了一场关于数学探索、个人成长与时代印记的深度叙事。 本书的“诞生”并非指某个具体的公式或证明的横空出世,而是指一种由无数次思考、尝试、失败、顿悟汇聚而成的“可能性的诞生”。作者以一种近乎日记体的笔触,记录了在漫长的研究岁月里,他如何与一个模糊的数学构想共舞。这个构想,最初可能只是一个微弱的灵感火花,在书页中,它被作者细致地打磨、审视,有时被投入冰冷的现实检验,有时又被寄予厚望而小心翼翼地呵护。读者将跟随作者的笔尖,走进他那充满挑战与惊喜的内心世界。 “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这一副标题,则为整本书增添了一层更为宏大的背景与情感张力。菲尔茨奖,作为数学界的最高荣誉之一,它不仅仅是一个奖项,更是无数数学家毕生追求的梦想,是智力巅峰的象征,是引领数学前沿的标志。作者并非直接讲述他获得了菲尔茨奖(本书内容不包含这一事实),而是将他的研究历程置于一个更为广阔的语境之下。这“一千个日夜”是对数学研究的极端投入,是对未知领域永不放弃的探索,更是对个体在漫长科研生涯中所经历的孤独、挫折、怀疑以及偶尔闪现的希望与成就感的真实写照。 本书的价值不在于它揭示了某个被誉为“定理”的最终成果,而在于它深刻地展现了“定理”背后那段不为人知的、充满人性光辉的诞生过程。作者将数学研究的抽象概念,通过个人化的叙事,转化为一种可感可触的情感体验。他描绘了在寂静的深夜,灯光下的书桌旁,脑海中思绪的奔腾;他记录了在会议室里,面对质疑与挑战时的紧张与坚持;他分享了在与同行交流时,思想碰撞出的火花;他也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数学本身那份纯粹的热爱与敬畏。 “一个定理的诞生”,在这里被赋予了多重含义。它可以是对某个具体数学问题的深入研究,也可以是对某个新的数学视角或理论框架的初步构想。更深层次地,它也可以理解为作者本人在这一千多个日夜里,在思维、方法、认知乃至人格上的不断蜕变与成长。这场“诞生”的过程,是思想的孕育、逻辑的构建、推理的打磨,也是意志的淬炼与精神的升华。 “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这不仅仅是时间的堆砌,更是作者用汗水、智慧和毅力编织而成的生命画卷。这幅画卷中,有无数次面对看似无解的难题时的茫然,有灵感乍现时的激动,有一次次推翻重来的勇气,也有在寂寥的研究生涯中,对数学世界永恒魅力的坚守。菲尔茨奖在这个过程中,更像是一个遥远的灯塔,它指引着方向,激励着前行,但更重要的是,它烘托出了那段追逐梦想的日日夜夜本身所蕴含的深刻意义。 本书的核心魅力在于其真实性与深度。作者没有回避研究过程中的枯燥与艰难,反而将其视为构成“诞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笔下的数学世界,不是冷冰冰的符号与公式,而是活生生的思想,是充满生命力的探索。读者将有机会窥探到,在那些被人们惊叹的数学成就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艰辛与付出,怎样非凡的毅力与坚持。 此外,“一千个日夜”这个概念,也暗示了数学研究的长期性与周期性。它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时间、耐心和持续的投入。在这漫长的过程中,作者经历了什么?他如何调整心态?如何寻找突破?如何平衡生活与研究?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将在书中得到细致的展现。这不仅仅是对数学研究的记录,更是对一个知识探索者心路历程的深刻描绘。 《一个定理的诞生: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所讲述的故事,无关乎具体的数学成果,而是关于“如何走向成果”的过程。它关注的是探索的本质,是智识的跋涉,是人类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所展现出的坚韧与智慧。它提醒着我们,任何伟大的成就,背后都凝聚着无数不为人知的汗水与思考。而这个过程本身,就值得我们去尊重、去品味、去学习。 本书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让我们得以绕开那些已经成型的、被公众熟知的数学“定理”本身,去探究那个“定理”是如何从无到有,从模糊到清晰,从可能到实现的。这趟旅程,充满了智识的挑战,也充满了人生的感悟。它将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纯粹的、充满创造力的思维空间,去感受数学研究的魅力,去体会一个知识探索者内心的挣扎与成长。 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证明某个定理的教材,也不是一本告诉你如何成为菲尔茨奖得主的指南。它是一部关于“过程”的史诗,关于“坚持”的赞歌,关于“思考”的深度剖析。它所呈现的,是一个人在漫长岁月中,如何与一个抽象的数学世界搏斗,如何在这种搏斗中找到自我,如何在无数个日夜里,一点点地孕育出“一个定理的诞生”的希望与可能。 这是一种关于“可能性”的叙事。一个定理的诞生,在作者看来,并非是必然,而是无数个“可能”被一一筛选、验证、最终汇聚而成的结果。而“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则是在追逐这些“可能”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这种叙事,剥离了结果的光环,直面了过程的本质,让读者得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数学的魅力,去感受科学探索的艰辛与伟大。 因此,本书并非直接探讨某个数学定理的内容,也不直接陈述作者是否荣获菲尔茨奖。它的核心,在于展现一个数学研究者,在漫长而艰辛的探索过程中,如何与一个想法共存、斗争、塑造,以及如何在追求知识的道路上,经历个人精神的洗礼与成长。这“一千个日夜”是对时间投入的形象化表述,是对坚持与耐心的礼赞,更是对数学研究中那种不懈追求的生动写照。它是一场关于思想的史诗,关于心灵的旅行,关于人类探索未知疆域的深刻反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最大震撼在于它对“奖项”的解构。菲尔茨奖,这个数学界的最高荣誉,往往被蒙上一层神圣的光环,让人望而生畏。然而,作者似乎并不满足于讲述一个荣耀的顶点,而是深入挖掘了抵达这个顶点背后的代价与挣扎。我能从中感受到那种在孤独的象牙塔中,与自我、与未知的世界进行持续对话的艰辛。那些夜晚,灯光下奋笔疾书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成就的故事,更是一部关于“人”的故事——一个被好奇心驱动,被理性锚定,却又时常感到迷茫和挫败的探索者形象。作者通过详实的记录,让读者得以窥见,伟大的成果往往是建立在无数个不为人知的煎熬之上的,这使得这份荣誉显得更加沉甸甸,也更具人情味。

评分

翻阅这本书时,我时常会停下来沉思,思考“灵感”的本质。作者似乎在试图解开这个谜团,不是通过玄乎其玄的描述,而是通过详尽地记录那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日常细节——可能是一次散步,一次与同事的闲谈,甚至是一次失败的实验反馈。这种对细节的捕捉,让整个“定理诞生”的过程充满了偶然性和必然性的辩证张力。它告诉我,伟大的思想并非凭空出现,而是长期准备的结果。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记录了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学成就,更在于它提供了一套关于如何培养深度思考能力、如何与时间为伴、如何坚持看似无望目标的“方法论”范本。读完后,我感到自己对“坚持”这两个字的理解,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评分

这本书的结构布局堪称精妙,它巧妙地穿插了作者本人的心路历程与那个定理的技术发展脉络。这种双线叙事的手法,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当技术讨论进行到关键节点时,作者总能及时地插入一段个人感悟或对时代背景的描述,使读者得以喘息并重新聚焦。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引用一些历史资料时的那种文献学的严谨性,这使得“诞生”的过程拥有了坚实的史料基础,而非仅仅是个人回忆的碎片化拼凑。整体来看,它提供了一种近乎沉浸式的体验,仿佛我们就是那个时代的研究者之一,亲眼目睹着科学范式的缓慢而坚决的转变。这种叙事技巧的成熟,是这本书区别于一般科普读物的显著特征。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那种带着历史感和一丝神秘的色彩,让人忍不住想一探究竟。从整体的装帧来看,制作得非常用心,纸张的质感和印刷的细腻程度,都透露出一种对内容的尊重。内容上,我尤其期待作者是如何铺陈那个宏大“定理”的诞生过程。毕竟,一个重大数学发现的背后,往往隐藏着无数次的尝试、失败与灵光乍现。我希望看到的是那种深入骨髓的探索过程,不仅仅是最终结论的展示,更重要的是那些“走弯路”的经历。数学家们是如何被一个问题困扰,又是如何从看似无关的领域中找到突破口的?这种思维的跳跃和逻辑的构建,才是最迷人的部分。我猜想,这本书会像一部侦探小说,通过层层剥茧的方式,揭示这个定理的“DNA”,让人在跟随作者的叙事中,体验到那种发现真理的激动。

评分

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到自己像是经历了一场漫长而深刻的学术朝圣。作者对于时间跨度的把握非常到位,那“一千个日夜”的叙述,绝非空洞的数字堆砌,而是实实在在地让人感受到了时间在科学探索中扮演的角色——它既是磨练心性的熔炉,也是孕育灵感的温床。这本书的叙事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像潺潺溪流,细腻地描绘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与坚持;时而又像突如其来的雷霆,猛烈地展示了关键证明的突破瞬间。我特别欣赏作者在描述数学理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克制而又充满激情的笔触,避免了过度晦涩的专业术语,却又准确地传达了思想的深度,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是一次难得的阅读体验。它成功地架起了一座沟通纯粹理性与人类情感的桥梁。

评分

不错,送货快。

评分

简言之,《第一推动丛书·物理系列·量子之谜:物理学遇到的意识》由资深专家用平实的大众语言撰写的,融亲身经历和当今理论前沿、技术前沿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枕边书

评分

好书!不过有些专业内容

评分

一个定理的诞生 我与菲尔茨奖的一千个日夜

评分

很有个性是数学家

评分

非常快

评分

给女儿买的!送货速度挺快的!派送业务员服务也挺好的!全5分了!

评分

书LaTeX公式没有正常显示

评分

不错。已经看完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