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现代电子制造系列丛书》中的一册。本书较为系统地介绍了电子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规范两大内容。环境管理部分介绍了现代电子装联物理环境、静电防护、7S、绿色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并通过案例说明了环境管理失控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缺陷及其影响;物料管理部分介绍了整个电子装联所涵盖的元器件、印制板及相关辅料在入库、储存、配送、应用等环节的操作技术管理要求。
邱华盛,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IPC中国工作组会员,广东电子学会SMT专委会委员,中国制造技能大赛评委主席。
第1章 现代电子装联的绿色环保要求 1
1.1 概述 2
1.2 环保法规要求 4
1.2.1 欧盟法规 4
1.2.2 中国法规 5
1.2.3 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法规 6
1.3 环保标识要求 6
1.4 绿色环保要求的实施方法 8
思考题1 8
第2章 电子安装物理环境要求 9
2.1 概述 10
2.1.1 电子安装物理环境 10
2.1.2 物理环境条件 10
2.2 场地的文明卫生 12
2.2.1 场地文明卫生要求 12
2.2.2 7S的定义和要求 13
思考题2 14
第3章 现代电子装联工作场地的静电防护要求 15
3.1 概述 16
3.1.1 静电的定义 16
3.1.2 静电的产生及危害 17
3.1.3 静电敏感元器件的分级与分类 20
3.1.4 静电敏感元器件的选型与产品防静电设计 22
3.2 静电防护原理和测量 23
3.2.1 静电防护 23
3.2.2 静电测量仪器 25
3.2.3 静电测量方法 26
3.2.4 工作场地的防静电技术指标要求 40
3.3 生产物流中的防静电管控 40
思考题3 47
第4章 现代电子装联工作场地的7S要求 49
4.1 概述 50
4.1.1 7S的起源 50
4.1.2 7S的发展 50
4.1.3 7S的作用 50
4.2 7S的基础概念及推行 50
4.2.1 整理 50
4.2.2 整顿 51
4.2.3 清扫 52
4.2.4 清洁 52
4.2.5 素养 53
4.2.6 安全 53
4.2.7 节约 54
4.3 如何推行7S 55
4.3.1 整理如何推行 55
4.3.2 整顿如何推行 56
4.3.3 清扫如何推行 57
4.3.4 清洁如何推行 59
4.3.5 素养如何推行 60
4.3.6 安全如何推行 61
4.3.7 节约如何推行 61
4.4 7S生产现场的基本要求 62
思考题4 63
第5章 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失控导致的不良案例 65
5.1 概述 66
5.2 存储环境失控导致的失效案例 66
5.3 工作环境失控导致的失效案例 68
5.4 ESD失效导致的案例 71
5.5 7S管理失控导致的失效案例 72
思考题5 74
第6章 通用元器件的验收、储存及配送工艺规范 75
6.1 概述 76
6.1.1 规范要求 76
6.1.2 名词定义 76
6.2 通用元器件引线或端子镀层的耐久性要求 76
6.3 通用元器件的验收、储存及配送管理 77
6.3.1 入库验收 77
6.3.2 储存 78
6.3.3 配送 78
思考题6 78
第7章 敏感元器件的入库验收、储存、配送及组装过程工艺规范 79
7.1 概述 80
7.2 潮湿敏感元器件 80
7.2.1 潮湿敏感元器件的要求 80
7.2.2 引用标准 80
7.2.3 术语和定义 80
7.2.4 MSD的分类及SMT包装的分级 84
7.2.5 潮湿敏感性标识 86
7.2.6 MSD的入库、储存、配送、组装工艺过程管理 87
7.2.7 焊接 95
7.2.8 流程责任 96
7.3 静电敏感元器件 97
7.3.1 静电敏感元器件的要求 97
7.3.2 引用标准 97
7.3.3 SSD敏感度分级和分类 98
7.3.4 SSD的入库储存和配送、操作过程管理 99
7.4 温度敏感元器件 103
7.4.1 温度敏感元器件的要求 103
7.4.2 引用标准 103
7.4.3 术语和定义 103
7.4.4 温度敏感元器件损坏模式 103
7.4.5 常见的温敏元器件 104
7.4.6 温度敏感元器件的入库、储存、配送、装焊工艺过程的特殊要求 104
7.4.7 流程责任 107
7.4.8 入库验收 108
7.4.9 储存、发料 108
7.4.10 配送 108
7.4.11 装焊 108
思考题7 108
第8章 PCB入库、储存、配送通用工艺规范 109
8.1 概述 110
8.1.1 PCB分级 110
8.1.2 相关行业标准 110
8.1.3 相关名称解释 110
8.2 PCB入库验收技术要求 111
8.2.1 包装外观检查 111
8.2.2 可焊性试验 111
8.2.3 PCB外观质量特性的查验 118
8.3 PCB存储技术要求 119
8.4 PCB配送技术要求 119
思考题8 120
第9章 元器件引线、焊端、接线头、接线柱及导线可焊性测试方法与验收标准 121
9.1 概述 122
9.1.1 可焊性 122
9.1.2 引用标准 122
9.1.3 术语及定义 122
9.2 可焊性测试的试验设备与材料 122
9.2.1 试验设备 122
9.2.2 试验材料 123
9.3 试验方法与步骤 124
9.3.1 试验要求 124
9.3.2 试验方法 125
9.3.3 试验步骤 126
9.4 可焊性测试的仲裁 133
9.4.1 焊槽浸润法的仲裁 133
9.4.2 润湿称量法的仲裁 133
9.4.3 仲裁手段的实施范围 134
9.5 异常情况的处理 134
思考题9 136
第10章 电子装联辅料入库验收、储存、配送工艺规范 137
10.1 概述 138
10.2 焊料、助焊剂 138
10.2.1 焊料、助焊剂等装联辅料的要求 138
10.2.2 引用标准 138
10.2.3 名词定义 138
10.2.4 入库验收、储存、配送技术要求 138
10.3 焊膏 142
10.3.1 焊膏的要求 142
10.3.2 引用标准 142
10.3.3 名词定义 142
10.3.4 焊膏的采购、验收、储存、配送及使用中的管理 142
10.4 SMT贴片胶 146
10.4.1 SMT贴片胶 146
10.4.2 引用标准 146
10.4.3 名词定义 146
10.4.4 贴片胶的作用与性能 146
10.4.5 入库验收、储存、配送管理 147
10.5 UNDERFILL胶、清洗剂、导热胶 149
10.5.1 规范说明 149
10.5.2 名词定义 149
10.5.3 入库、储存及配送工艺要求 149
思考题10 153
第11章 生产过程物料配送工艺要求 155
11.1 概述 156
11.1.1 生产过程物料配送 156
11.1.2 名词定义 156
11.2 上线物料配送要求 156
11.2.1 PCB的配送要求 156
11.2.2 潮湿敏感元器件的配送要求 157
11.2.3 静电敏感元器件的配送要求 157
11.2.4 温度敏感元器件的配送要求 158
11.2.5 通用元器件和结构件的配送要求 158
11.2.6 易燃易爆品的配送要求 158
11.3 配送通道 158
思考题11 158
参考资料 159
参考文献 161
跋 163
总序
当前,各种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这个时代的各种应用和需求迅速地推动着现代电子制造技术的革命。各门学科,比如,物理学、化学、电子学、行为科学、生物学等的深度融合,提供了现代电子制造技术广阔的发展空间,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工业4。0技术推动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同时,现代电子制造技术将会在机遇和挑战中不断变革。比如,人们对环保、生态的需求,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操作工人的短缺和生产的自动化,以及企业对生产效率提高的驱动,将会给现代电子制造技术带来深刻变革。不同的时代特征、运行环境和实现条件,使现代电子制造的发展也必须建立在一个崭新的起点上。这就意味着,在这样一个深刻的、深远的转折时期,电子制造业生态和电子生产制造体系的变革,为增强制造业竞争力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对于中国这个全球电子产品的生产大国,电子制造技术无疑是非常重要的。而中兴通讯作为中国最大的通信设备上市公司,30年来,其产品经历了从跟随、领先到超越的发展历程,市场经历了从国内起步扩展到国外的发展历程,目前已成为全球领先的通信产品和服务供应商,可以说是中国电子通信产品高速发展的缩影。在中兴通讯成功的因素中,技术创新是制胜法宝,而电子制造技术也是中兴通讯的核心竞争力。
无论是“中国智造”,还是“中国创造”,归根到底都依赖懂技术、肯实干的人才。中兴通讯要不断夯实自身生产制造雄厚的技术优势和特长,以更好地推动和支撑中兴通讯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为此,2013年中兴通讯组建了电子制造职业学院,帮助工程师进修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提升工程师的技术能力。为提升学习和培训效果,我们下功夫编写供工程师进修学习的精品教材。为此,公司组织了以樊融融教授为首的教材编写小组,这个小组集中了中兴通讯既有丰富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的资深的专家队伍,这批专家也可以说是业界级的工程师,这无疑保证了这套教材的水准。
“现代电子制造系列丛书”共分三个系列,分别用于高级班、中级班、初级班,高级班教材有4本,中级班教材有6本,初级班教材有2本。本套丛书基本上覆盖了现代电子制造所有方面的理论、知识、实际问题及其答案,体现了教材的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不仅在理论和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深度,更在新技术、新应用和新趋势方面有许多突破。
本套丛书的内容也可以说是中兴通讯的核心技术,现在与电子工业出版社联合将此丛书公开出版发行,向社会和业界传播电子制造新技术,使现在和未来从事电子制造技术研究的工程师受益,将造福于中国电子制造整个行业,对推动中国制造提升能力有深远的影响,这无疑体现了“中兴通讯,中国兴旺”的公司愿景和一贯的社会责任。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需求的多样化,人类物质生活变得多姿多彩,电子产品的个性化、集成化、便携化、低成本成为新的发展趋势,也必然导致轻、薄、短、小、特等电子封装技术及其组装工艺成为行业新的需求,而这些技术的实现,也对其应用的工作环境与物料管理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
现代电子制造企业通过计划、实施、控制与协调等手段,对生产环境的控制,物料的采购、运输、验收、入库、仓储、配送、插件和贴装、焊接、测试、包装、出货、信息等环节进行系统整合,实现以最低的成本为用户提供优质产品和多功能、一体化综合服务。
产品的制造工艺过程由工序、工步及若干个质量控制节点所构成。为获得最高的良品率,按照预定的工艺技术要求和工艺窗口设计,对每个节点参数进行全面的科学控制,使产品的整个生产链都处于工艺受控状态,总称为工艺过程控制。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其对应的工艺技术规范进行管理,确保过程受控。而对电子装联环境与物料管理进行管控就是最为基础和重要的手段。
显然,工作环境与物料管理的失控,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映射到工艺过程控制上的失控,其后果将危及产品组装质量的劣化和不可控。它不仅带来制程缺陷率的上升,而且还将导致产品生产质量的全面下降甚至降低产品可靠性,造成人身财产安全和经济损失。例如,在第一艘阿波罗载人宇宙飞船中,由于太空船内长达50km电线的某处产生的火花造成起火,导致爆炸,使三名宇航员丧生;在火药制造过程中,由于静电放电(ESD),造成爆炸伤亡的事故也时有发生;某公司提供不符合欧盟限制物质管控规定的生产材料而导致巨额经济赔偿;等等。
作为企业办学的一种尝试,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自身强大的电子装联技术资源,出人才、出资金、出设备、出实验场地,组织一批电子装联工艺技术骨干专家,将电子装联领域涉及的各项工艺技术以及工程师们宝贵的实践经验总结成为“现代电子制造系列丛书”,既可作为中兴通讯电子制造职业学院的教材用书,也可作为广大从事电子制造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读物。
本书是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与电子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的“现代电子制造系列丛书”中的一册,内容分为电子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规范两大部分。电子装联环境管理部分介绍了现代电子装联物理环境、静电防护、7S、绿色环保法规的相关要求,并通过案例说明环境管理失控所带来的产品质量缺陷及其影响。物料管理规范部分介绍了整个电子装联所涵盖的元器件、印制板及相关辅料在入库、储存、配送、应用等环节的操作技术管理要求。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邱未召先生、制造中心主任董海先生及副主任丁国兴先生、中兴通讯电子制造职业学院院长樊融融研究员、制造中心汪芸部长的关怀与帮助,工艺研究部总工程师刘哲、工艺专家贾忠中为本书提供了许多技术指导,王丽明女士对本书进行了校稿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文献资料和编者在一些技术讲座中所收集的资料,并在书中直接引用了相关图片、数据等内容,在此向原作者表示敬意和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有限,本书无论是在体系结构还是具体内容上都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读者和专家批评指正。
编著者
2015年12月
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刚拿到这本书,封面设计挺吸引人的,那种沉稳又不失科技感的风格,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我平时对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很感兴趣,尤其是生产线上那些精密的连接和物料的有序流转,总觉得背后藏着大学问。这本书的名字《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听起来就非常契合我的关注点。我尤其期待它能深入讲解电子产品组装过程中,那些看似微小但至关重要的“环境”因素,比如洁净室的等级要求、温湿度控制对元器件性能的影响,甚至包括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装联环节中的体现。还有“物料管理”这部分,更是我一直以来感到困惑但又极其重要的一环。如何从源头保证物料的质量?如何实现精益库存,避免积压和浪费?仓储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又是如何助力高效的物料调配?这些问题,我希望在这本书中能找到清晰的解答和实际可操作的指导。我设想,这本书应该会包含大量图表和案例分析,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光是想到里面可能会介绍的各种先进的装联设备,比如高精度的贴片机、自动点胶机,以及它们如何与物料管理系统无缝对接,就让我充满了阅读的动力。总而言之,这本书的气质让我觉得它不只是纸上谈兵,而是真正接地气的工业实践指南,能帮我打开对现代电子制造更深层次的认知。
评分翻开这本书,一股浓厚的专业气息扑面而来。我是一名电子工程专业的在读研究生,正在进行毕业设计,研究方向恰好涉及到电子产品的生产工艺优化。在文献检索的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关于单个工艺环节的论文,但很少有一本书能够将“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这两个看似独立但又紧密相连的方面进行系统性的阐述。《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这个书名引起了我的高度关注。我期待它能深入探讨现代电子装联过程中,物理环境对产品性能和可靠性究竟有多大影响。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各种洁净室等级的划分标准,以及在不同等级下,对空气洁净度、温湿度、静电防护等方面的具体要求?对于装联设备的选择和布局,以及操作人员的培训,又会涉及到哪些环境控制的关键点?另一方面,“物料管理”部分,我希望它能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能够结合最新的技术和方法,比如物联网(IoT)在物料追踪和状态监测中的应用,或者人工智能(AI)在需求预测和库存优化方面的潜力。我设想这本书会提供一些关于物料检验、入库、存储、出库以及报废处理的标准化流程,并且会详细介绍相关的行业标准和规范。作为一名学生,我更希望能够从中学习到前沿的学术观点和研究动态,为我的毕业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评分我是一个电子产品的重度爱好者,虽然不是行业内人士,但我对电子产品的制造过程一直充满好奇,尤其是那些高科技产品是如何一步步组装起来的。这本书的书名《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听起来就很“硬核”,但又让我觉得离我所热爱的电子产品世界更近了一步。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本拆解教程一样,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我明白在制造一台智能手机、一台高性能电脑,或者一辆电动汽车时,那些精密的电子元器件是如何被精确地放置和连接的。书中会不会详细介绍SMT(表面贴装技术)的过程?那些微小的芯片是如何被准确地焊接到电路板上的?还有,在这些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上,环境是如何被控制的?我经常看到一些工厂的宣传片里有无尘车间,我想知道那究竟意味着什么,里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备来维持洁净度?而“物料管理”部分,我理解就是要确保生产线上永远不会缺少螺丝钉,不会用错零件。这本书会不会讲到,那些成千上万种不同的电子元器件,是如何被有序地存放在仓库里,又是如何被准确地送到生产线上的?我想象中,这部分内容应该会包含很多关于库存、物流、以及如何避免“假货”、“报废品”流入生产线的故事。总之,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对“制造”这个过程有一个更直观、更深入的认识,不再仅仅是看到一个成品,而是能感受到背后复杂的工艺和严谨的管理。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给我一种严谨而现代的感觉,让我立刻联想到高端电子制造领域的专业性。我作为一名质量工程师,日常工作与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和可追溯性息息相关。在电子装联过程中,环境因素对产品可靠性的影响常常被低估,而物料的质量和管理更是质量的源头。《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这个主题恰恰是我工作中非常关注的核心。我期待书中能够深入剖析各种环境因素,例如防静电措施的有效性,温湿度控制对焊锡质量、元器件性能的影响,以及电磁兼容性(EMC)设计在装联环节的考量。我希望能够学习到具体的环境监测方法、标准规范以及相应的改进措施。在物料管理方面,我特别关注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包括首件检验、过程检验和最终检验的标准和流程。书中是否会涉及物料批次管理、追溯体系的建立,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工具(如MES、WMS系统)来提升物料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从而有效预防和控制因物料问题导致的质量缺陷。我期望本书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我优化现有的质量管理流程,提升产品整体的可靠性和竞争力。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解决我工作中长期面临的一些难题的希望,也让我对电子装联环境和物料管理的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的实用性。我是一个基层管理者,负责电子产品生产线的物料供应和车间管理,每天都在和各种型号的元器件、各种供应商打交道,也经常面临生产延误、物料短缺或者质量不合格的情况。每次遇到这些问题,我总会反思是不是在哪个环节做得不够好,是不是有什么更科学、更高效的管理方法。这本书的名字《现代电子装联环境及物料管理》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特别想知道,在电子装联这个对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极高的过程中,如何才能创建一个稳定、可靠的工作环境,避免静电、灰尘、甚至温度波动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书里会不会介绍一些具体的环境监测和控制方案?例如,对于不同等级的无尘车间,其设计标准和操作规程有何不同?在物料管理方面,我更关心的是如何从源头上杜绝假冒伪劣,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供应商评估和引入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物料的全生命周期追溯。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物料编码、收发存管理、以及与ERP系统集成的实际操作流程,甚至可能包含一些精益生产的理念在物料管理中的应用,比如看板管理、 just-in-time (JIT) 等。如果这本书能给我提供一些解决实际工作中难题的思路和工具,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收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