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1)
0.1 電子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曆史 (1)
0.2 電子科學與技術的應用領域 (3)
0.3 基本內容與學科體係 (5)
0.4 集成電路與應用技術的進展 (7)
練習題 (9)
第1章 電子科學與技術概述 (10)
1.1 物理學基礎 (10)
1.1.1 固體物理學 (10)
1.1.2 半導體物理學 (12)
1.1.3 納米電子學 (12)
1.1.4 量子力學 (14)
1.2 基本電磁理論 (14)
1.3 半導體材料 (16)
1.4 工程中的電子器件 (17)
1.4.1 有源器件 (18)
1.4.2 無源電子器件 (23)
1.5 電子器件與係統 (25)
1.5.1 電子係統的器件概念 (25)
1.5.2 係統與器件的關係 (26)
1.5.3 綠色電子器件與係統的
基本概念 (27)
1.6 應用電子係統分析的基本概念 (28)
1.6.1 建模與分析的概念 (28)
1.6.2 電路分析的應用概念 (29)
1.6.3 係統分析 (34)
本章小結 (35)
練習題 (36)
第2章 半導體物理基礎 (37)
2.1 半導體物理學的基本內容 (37)
2.1.1 半導體晶體材料的基本
結構 (37)
2.1.2 半導體晶體 (39)
2.2 半導體器件的物理概念與分析
方法 (40)
2.2.1 基本半導體類型 (40)
2.2.2 半導體物理中的量子分析
理論 (42)
2.2.3 半導體器件結構分析
方法 (42)
2.3 半導體材料的電學特徵 (43)
本章小結 (44)
練習題 (44)
第3章 電子科學與技術中的數學
工具 (45)
3.1 數學分析 (45)
3.2 微分方程 (47)
3.3 場論 (48)
3.4 綫性代數 (49)
3.5 積分變換 (50)
3.6 復變函數 (52)
3.7 數理統計與概率論 (53)
3.8 數學工具的應用方法 (53)
本章小結 (55)
練習題 (55)
第4章 基本半導體器件 (57)
4.1 二極管 (57)
4.1.1 二極管基本結構與技術
特性 (58)
4.1.2 二極管分類 (59)
4.2 雙極三極管 (60)
4.3 MOS場效應管與CMOS
技術 (66)
4.4 結型場效應管 (71)
4.5 晶閘管 (73)
4.6 半導體電阻 (74)
4.7 半導體電容 (75)
4.8 半導體器件的模型概念 (76)
本章小結 (77)
練習題 (77)
第5章 電子係統工程分析方法與
EDA工具 (79)
5.1 概述 (79)
5.1.1 電子係統中的模型
概念 (79)
5.1.2 電子科學與技術分析中的宏
模型 (84)
5.1.3 電子係統常用EDA工具
簡介 (85)
5.2 電子係統工程分析的目標與
內容 (89)
5.2.1 電子係統分析的目標 (89)
5.2.2 電子係統分析的基本
內容 (92)
5.2.3 電子係統分析的基本
方法 (92)
5.3 電子係統仿真基本原理 (93)
5.3.1 電路的描述 (94)
5.3.2 電路綜閤 (96)
5.4 數字邏輯電路設計工具 (96)
5.4.1 數字邏輯電路的基本
特徵 (97)
5.4.2 VHDL語言 (102)
5.4.3 Verilog HDL語言 (104)
5.5 電子係統測試技術概念 (107)
5.6 綠色電子係統設計基本
概念 (109)
本章小結 (109)
練習題 (110)
第6章 應用技術概述 (111)
6.1 係統實現技術 (111)
6.2 電路設計的基本方法 (112)
6.2.1 應用電路結構設計與
建模 (112)
6.2.2 電路仿真模型與參數的
設計 (114)
6.2.3 分析和設計工具的應用
特徵 (115)
6.2.4 電子電路測試設計與
分析 (117)
6.2.5 電子係統電源電路設計
與分析 (120)
6.3 典型模擬信號處理電路 (121)
6.3.1 放大器電路 (121)
6.3.2 信號發生器電路 (123)
6.3.3 模擬信號運算電路 (125)
6.3.4 濾波電路 (128)
6.3.5 模擬信號的變換電路 (131)
6.4 典型數字邏輯信號處理電路 (133)
6.4.1 組閤邏輯電路 (133)
6.4.2 同步時序電路 (135)
6.5 綠色電子係統分析基本
概念 (136)
本章小結 (137)
練習題 (137)
第7章 集成電路 (138)
7.1 集成電路的基本概念 (139)
7.1.1 集成電路的基本特徵 (139)
7.1.2 集成電路分類 (140)
7.2 集成電路的基本結構 (141)
7.2.1 模擬集成電路的基本
結構 (141)
7.2.2 數字集成電路的基本
結構 (142)
7.3 集成電路中的基本電路模塊 (142)
7.3.1 模擬集成電子技術中的
基本電路模塊 (143)
7.3.2 數字集成電路的基本
模塊 (145)
7.4 存儲器集成電路 (149)
7.4.1 半導體存儲器的基本
概念 (149)
7.4.2 存儲單元的基本結構 (151)
7.5 FPGA與CPLD器件 (153)
7.5.1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基本
概念 (153)
7.5.2 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基本
結構 (154)
7.5.3 CPLD器件的基本
結構 (156)
7.5.4 FPGA器件的基本
結構 (157)
7.6 包含CPU的集成電路 (158)
7.6.1 微處理器 (159)
7.6.2 移動通信設備專用
處理器 (161)
7.6.3 單片機 (162)
7.6.4 數字信號處理器件 (163)
7.6.5 微處理器係統 (164)
本章小結 (165)
練習題 (165)
第8章 電路製造工藝 (166)
8.1 電子産品製造的基本概念 (166)
8.1.1 電子製造工藝 (166)
8.1.2 電子元器件的工藝
特徵 (168)
8.1.3 工藝設計與管理 (169)
8.2 PCB製造 (170)
8.2.1 PCB技術概念 (170)
8.2.2 PCB製造工藝 (171)
8.2.3 PCB電路製造工藝 (173)
8.3 集成電路製造中的工藝技術 (174)
8.3.1 晶圓處理技術 (176)
8.3.2 掩膜技術 (177)
8.3.3 刻蝕技術 (178)
8.3.4 沉積技術 (179)
8.3.5 摻雜技術 (180)
8.3.6 外延技術 (181)
8.3.7 集成電路測試 (181)
8.4 製造工藝對設計的影響 (182)
本章小結 (182)
練習題 (183)
第9章 SoC技術 (184)
9.1 SoC技術的基本概念 (184)
9.1.1 SoC技術的基本定義 (184)
9.1.2 SoC技術的基本內容 (185)
9.1.3 SoC技術的應用 (188)
9.1.4 SoC技術應用要點 (190)
9.2 SoC器件分析 (191)
9.2.1 SoC器件的基本結構 (191)
9.2.2 SoC的CPU內核 (192)
9.2.3 SoC器件分析的基本
內容 (192)
9.3 SoC器件設計方法與技術 (194)
9.3.1 自頂嚮下的設計方法 (194)
9.3.2 交互式設計模式 (194)
9.4 IP核技術 (195)
9.4.1 IP核設計 (195)
9.4.2 EDA技術和相關
工具 (196)
9.4.3 可復用IP核的驗證
技術 (197)
9.5 混閤信號SoC器件 (197)
9.5.1 混閤信號SoC器件中的
模擬電路特徵 (198)
9.5.2 混閤信號SoC器件中的
數字電路特徵 (199)
9.5.3 混閤信號SoC器件的
設計技術 (200)
9.6 SoC應用設計概念 (201)
9.6.1 通信技術中的SoC
設計 (201)
9.6.2 控製技術中的SoC
設計 (203)
9.6.3 虛擬係統中的SoC
設計 (205)
本章小結 (205)
練習題 (205)
第10章 電子信息係統 (207)
10.1 電子信息係統概述 (207)
10.1.1 電子係統與信息處理
係統 (207)
10.1.2 信號與信息處理 (209)
10.1.3 電子信息係統的核心
技術 (209)
10.2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基本結構 (210)
10.2.1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的
組成 (211)
10.2.2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的
邏輯結構 (213)
10.2.3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的
物理結構 (214)
10.3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中的軟件
工程 (215)
10.3.1 軟件工程的基本
概念 (215)
10.3.2 基本算法及其概念 (216)
10.3.3 電子信息處理係統軟件
設計 (218)
10.4 綠色電子信息處理係統的設計
與應用 (219)
本章小結 (220)
練習題 (220)
參考文獻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倒是挺吸引我的,那種深邃的藍色背景,搭配著金色的電子元件圖案,給人一種既嚴謹又充滿科技感的視覺衝擊。我拿到手的時候,就覺得它很有分量,厚度適中,紙張的質感也很好,翻閱的時候不會有廉價感。雖然我還沒來得及深入閱讀,隻是大緻翻閱瞭一下目錄和一些章節的開頭,但從初步的印象來看,內容編排上應該是下瞭不少功夫的。章節標題的設置,比如“微觀世界的奧秘”或者“信息傳遞的藝術”,都很有引導性,能夠激發讀者對電子科學初步的好奇心。而且,我注意到書中有很多插圖和圖錶,這些對於理解抽象的電子概念應該是非常有幫助的,畢竟很多時候“一圖勝韆言”。對於我這樣剛踏入這個領域的新手來說,能夠有如此直觀的輔助材料,絕對是一件好事。我特彆期待書中關於基礎元器件的介紹,比如那些電阻、電容、晶體管,它們在現代電子設備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又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部分內容我準備重點啃一下。整體來說,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是專業、有條理,並且注重細節,這讓我對後續的學習充滿瞭信心。
評分我是一名在電子産品開發一綫摸爬滾打多年的工程師,接觸過不少不同領域和不同深度的技術書籍。說實話,市麵上很多“導論”類的書,要麼過於淺顯,要麼過於理論化,很難做到既能係統性地介紹知識,又能觸及到實際應用的痛點。我拿到這本《電子科學與技術導論(第3版)》後,其實是抱著一種審慎的態度去翻閱的。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在概念的引入上,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公式和定理,而是從一些大傢熟知的電子設備入手,比如我們每天都在用的手機、電腦,然後層層剝繭,引齣背後的電子科學原理。這種“由錶及裏”的學習方式,對於我這種需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閤的工程師來說,非常有代入感。書中一些關於集成電路設計和信號處理的章節,雖然我之前有所涉獵,但這次的解讀讓我有瞭更深入的理解,特彆是它對一些關鍵工藝和設計思路的講解,非常到位。另外,我注意到書中還提到瞭當下熱門的物聯網和人工智能領域中的電子技術應用,這讓我覺得這本書的時效性很強,沒有落伍。總而言之,這本書給我一種“乾貨滿滿”的感覺,它不僅僅是知識的堆砌,更是一種對電子科學發展脈絡和未來趨勢的梳理。
評分作為一名在高校從事教學工作的教師,我一直在尋找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同時又能打下堅實基礎的教材。《電子科學與技術導論(第3版)》這本書,我從教學的角度進行瞭評估。首先,它的語言風格非常適閤初學者,清晰、簡潔,避免瞭過多的專業術語堆砌,即便是一些復雜的概念,也通過類比和實例的方式進行瞭生動形象的闡釋。我在翻閱的時候,甚至能想象到自己站在講颱上,如何用書中的例子去引導學生理解。其次,書中對知識點的組織非常有邏輯性,從基礎的電學原理,到半導體器件,再到復雜的集成電路和係統,層層遞進,符閤認知規律。特彆是一些重要的公式和理論,書中都給齣瞭詳細的推導過程和物理意義的解釋,這一點對於學生建立正確的科學認知至關重要。另外,書後的習題設計也很有代錶性,既有鞏固基礎的計算題,也有啓發思考的應用題,能夠有效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我特彆喜歡書中穿插的“科技前沿”欄目,這些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瞭解電子科學的最新發展,拓寬他們的視野,激發他們對未來研究的興趣。總體而言,這本書在教學內容的組織、語言的易懂性以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方麵,都做得相當齣色,是一本非常值得推薦的入門教材。
評分我對電子産品一直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不是專業背景,但總是喜歡拆解研究一些小玩意兒,瞭解它們是如何工作的。一直想係統地學習一下電子科學的基礎知識,但很多書都太枯燥瞭,讀幾頁就看不下去瞭。這次偶然看到這本《電子科學與技術導論(第3版)》,真的給瞭我很大的驚喜。它不像我之前看過的那些書那樣,一開始就擺齣一堆公式,而是從生活中的實際應用講起,比如我們手機裏的芯片是怎麼工作的,為什麼需要電信號來傳輸信息等等。這種方式讓我覺得很親切,也更容易理解。書中的插圖也很豐富,很多都畫得很精美,把一些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多瞭,比如那個講解半導體PN結的圖,我看瞭好幾遍,感覺一下子就明白瞭。我特彆喜歡它在介紹一些基礎元器件的時候,會用一些生動的比喻,比如把電容比作小水庫,把電阻比作管道的粗細,這樣一下子就把原理記住瞭,不像以前死記硬背公式那麼痛苦。雖然我還隻是在初步瞭解階段,但這本書已經讓我對電子科學不再感到畏懼,反而覺得它充滿瞭魅力,我迫不及待地想繼續深入學習下去,去瞭解更多關於電子世界的奧秘。
評分我是一名對科學研究充滿好奇心的學生,對電子科學與技術這個領域一直抱有極大的興趣。在選擇入門書籍時,我非常看重內容的深度、廣度以及前沿性。《電子科學與技術導論(第3版)》這本書,從內容上看,它似乎能夠很好地滿足我的需求。我瀏覽瞭目錄,發現它涵蓋瞭從最基礎的電磁場理論,到半導體器件的物理特性,再到集成電路的設計與製造,以及更廣泛的應用領域,如通信、控製和信息處理。這種體係化的知識結構,對於建立一個完整的知識框架非常有幫助。我特彆關注書中對基礎理論的闡述是否嚴謹,以及對前沿技術的介紹是否及時。從我初步翻閱的章節來看,書中在介紹一些核心概念時,並沒有迴避必要的數學工具,但同時也會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釋這些工具在物理世界中的意義,這對於一個希望深入理解的讀者來說非常重要。我也注意到書中提到瞭量子效應在微電子器件中的應用,以及一些新興的電子材料,這錶明這本書並非僅僅局限於經典理論,而是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總的來說,我對這本書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夠為我打開電子科學與技術的大門,並為我未來的學術探索打下堅實的基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