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React Native原創圖書,攜程框架團隊傾力打造 詳盡基礎 + 大量案例,幫助零基礎讀者實現跨終端App開發 移動解決方案,前端開發利器,一本書玩轉React Native
本書共4部分,首先簡要介紹瞭React Native的開發基礎知識,然後介紹瞭React Native的API、組件以及Native擴展和組件的封裝,接著介紹瞭App的動態更新和上架過程,最後通過3個案例介紹瞭如何使用React Native開發原生App。
王利華,vczero,攜程無綫框架高級工程師,HTML5培訓講師,主要負責框架組件性能優化、新一代框架研發。2013~2015年在高德地圖負責Node.js服務和JavaScript API相關的研發。
魏曉軍,攜程框架研發部研發經理,負責攜程無綫前端框架團隊。2011年加入攜程,先後從事攜程PC端前端框架、數據可視化框架、無綫端前端框架等開發工作。現負責攜程無綫前端框架的開發和性能優化等工作。
馮誠祺,攜程框架研發部高級iOS研發工程師,負責移動端用戶行為以及性能數據的統計SDK、數據分析支持。正在修行,朝著全棧的方嚮努力著。
React Native的誕生很好地詮釋瞭“鑒往知來”。Facebook采用全新的設計理念,為App開發開闢瞭React Native這一新途徑。現在,作者們將這門新技術帶給瞭中國的開發人員。
——Eric Ye,攜程旅行網CTO
如果說現在是互聯網的天下,我猜將來還會是互聯網的天下。Native App、HTML5、Hybrid等移動技術都將成為過往雲煙,有互聯網思維的移動技術(如React Native)將會大展身手。
——吳其敏,攜程旅行網框架部負責人,高級研發總監
React Native是一項非常棒的技術,它獨特的思路幫助我們找到瞭一個性能和可維護性的平衡點。Facebook投入瞭大量資源在React Native的發展上,我們已經看到很多知名App中都使用瞭這項技術。它同時擁有Native App的性能和Hybrid App的可維護性,受到開發人員熱捧。本書作者花費大量時間研究React Native對於企業App的價值,書中的內容對於有一些前端基礎的同學應該很容易理解。希望這本書能幫助降低App開發的門檻,我們也希望能和大傢多多交流經驗。
——儲誠棟,攜程旅行網前端框架研發總監
移動技術發展飛速,Native與HTML5的競爭也由來已久。從PhoneGap開始,大傢一直在尋找Hybrid的方式來實現App快速開發,同時設法保持良好的用戶體驗。2015年Facebook推齣的React Native是革命性的技術框架,突破瞭Native與HTML5的界限,將近乎Native的流暢體驗和JavaScript的開發效率完美結閤。攜程框架團隊搶先采用這項技術並應用到綫上App開發中,其中的實踐經驗無疑值得國內移動開發者藉鑒,推薦大傢閱讀這本書,一起追求新技術的價值。
——陳浩然,攜程旅行網無綫研發總監
React Native是React.js的勝利,也是JavaScript以及傑齣Web開發體驗的勝利,更是技術大融閤的勝利。我相信作者在React Native方麵的經驗和心得都濃縮在這本書裏,而且能夠及時看到一本React Native中文書,感覺如此親切。推薦大傢細細閱讀,認真實踐。
——趙錦江(勾股),阿裏技術專傢
React Native的設計目標是既具有Web的開發體驗和發布能力,又具備Native的人機交互體驗,它在行業裏掀起瞭一股Native和Web融閤探索的熱潮。本書涉及話題較全麵,既介紹瞭作為基礎的React、組件、API,又涉及更深入的組件擴展和封裝,後三章的真實案例定能讓讀者受益匪淺。
——徐凱(鬼道),阿裏技術專傢
目錄
序 8
前言 9
本書目的 9
內容和組織結構 9
本書特色介紹 10
源代碼 10
緻謝 10
第1章 React Native簡介 12
1.1 環境搭建 12
1.1.1 安裝Node.js 12
1.1.2 安裝React Native 17
1.1.3 使用NVM管理Node.js版本 18
1.1.4 創建項目 20
1.2 從React 到 React Native 25
1.2.1 React簡介 26
1.2.2 React Native簡介 31
1.3 為什麼要使用React Native 36
1.4 如何學習React Native 36
1.5 說明 37
第2章 React Native開發基礎 37
2.1 flexbox布局 37
2.1.1 介紹 37
2.1.2 布局模型 38
2.1.3 伸縮容器屬性 38
2.1.4 伸縮項目屬性 60
2.1.5 在React Native中使用flexbox 72
2.1.6 實例 74
2.2 React中的JSX 82
2.2.1 JSX入門 83
2.2.2 JSX實戰之ReactJS 91
2.2.3 JSX實戰之React Native 116
2.3 React Native開發嚮導 120
2.3.1 配置文件 120
2.3.2 運行 125
2.3.3 調試 127
2.3.4 內部發布 134
2.4 參考資料 135
第3章 常用組件介紹及實踐 136
3.1 View組件 136
3.1.1 View介紹 136
3.1.2 案例:九宮格實現 136
3.2 Text組件 146
3.2.1 Text組件介紹 147
3.2.2 案例:網易新聞列錶展示 147
3.3 NavigatorIOS組件 157
3.3.1 NavigatorIOS組件介紹 158
3.3.2 案例:列錶頁跳轉詳情頁 159
3.4 TextInput組件 163
3.4.1 TextInput組件介紹 163
3.4.2 案例:搜索自動提示 164
3.5 Touchable類組件 174
3.5.1 TouchableHighlight組件 175
3.5.2 TouchableOpacity組件 177
3.5.3 TouchableWithoutFeedback組件 179
3.6 Image組件 179
3.6.1 Image組件介紹 179
3.6.2 加載網絡圖片 180
3.6.3 加載本地圖片 185
3.7 TabBarIOS組件 186
3.7.1 TabBarIOS組件介紹 186
3.7.2 案例:類QQ Tab切換 187
3.8 WebView組件 192
3.8.1 WebView組件介紹 192
3.8.2 案例:使用WebView組件加載微博頁麵 193
3.8.3 案例:新浪微博OAuth認證 196
第4章 常用API介紹及其實踐 199
4.1 AppRegistry 200
4.1.1 AppRegistry介紹 200
4.1.2 AppRegistry示例 200
4.2 AsyncStorage 202
4.2.1 AsyncStorage介紹 202
4.2.2 案例:購物車 203
4.3 AlertIOS 217
4.3.1 AlertIOS 217
4.3.2 AlertIOS組件的應用 217
4.4 ActionSheetIOS 221
4.4.1 ActionSheetIOS介紹 221
4.4.2 ActionSheetIOS應用 221
4.5 PixelRatio 225
4.5.1 PixelRatio介紹 225
4.5.2 PixelRatio應用 226
4.6 AppStateIOS 227
4.6.1 AppStateIOS介紹 227
4.6.2 AppStateIOS實例 228
4.7 StatusBarIOS 228
4.7.1 StatusBarIOS介紹 228
4.7.2 StatusBarIOS應用 229
4.8 NetInfo 231
4.8.1 NetInfo介紹 231
4.8.2 NetInfo示例 231
4.9 CameraRoll 232
4.9.1 CameraRoll介紹 232
4.9.2 CameraRoll應用 233
4.9.3 react-native-camera 243
4.10 VibrationIOS 247
4.10.1 VibrationIOS 247
4.11 Geolocation 248
4.11.1 Geolocation介紹 249
4.11.2 Geolocation應用 249
4.12 數據請求 252
4.12.1 XMLHttpRequest 252
4.12.2 Fetch 253
4.13 定時器 254
4.13.1 setTimeout 254
4.13.2 setInterval 255
4.13.3 setImmediate 255
4.13.4 使用requestAnimationFrame開發進度條 256
4.13.6 完整代碼 258
第5章 Native擴展 258
5.1 通信機製 258
5.1.1 模塊配置映射 258
5.1.2 通信流程 261
5.2 自定義Native API組件 264
5.2.1 模塊和方法定義 264
5.2.2 迴調函數 267
5.2.3 綫程 269
5.2.4 常量導齣 270
5.2.5 事件 272
5.2.6 實戰 273
5.3 構建Native UI組件 280
5.3.1 概述 281
5.3.2 UI組件的定義 281
5.3.3 UI組件屬性 282
5.3.4 組件方法 284
5.3.5 事件 285
5.3.6 實例 288
第6章 組件封裝 298
6.1 二級菜單組件 299
6.1.1 靜態組件的實現 299
6.1.2 實現組件的復用和封裝 305
6.1.3 應用二級菜單組件 320
6.2 日曆組件 322
6.2.1 開發日曆組件 323
6.2.2 應用日曆組件 337
6.3 開源組件 340
6.3.1 react-native-swiper 340
6.3.2 react-native-modal 346
第7章 熱更新和上架 353
7.1 動態更新 353
7.1.1 初始化設置 353
7.1.2 更新邏輯 355
7.1.3 迴滾策略 358
7.2 App上架 359
7.2.1 證書生成 359
7.2.2 注冊應用 367
7.2.4 上傳應用 370
第8章 企業內部通訊錄應用開發 373
8.1 需求提齣 373
8.2 技術架構 375
8.3 服務器端設計和開發 376
8.3.1 服務器端整體設計 376
8.3.2 用戶數據模型設計 377
8.3.2 公告數據模型設計 379
8.3.3 服務路由設計 380
8.3.4 創建項目 380
8.3.5 app.js入口文件 382
8.3.6 加載服務模塊到內存 385
8.3.7 工具類開發 386
8.3.8 用戶信息接口 387
8.3.9 公告消息接口 394
8.4 客戶端設計和開發 397
8.4.1 客戶端設計 397
8.4.2 工具組件和服務 400
8.4.3 添加依賴庫 402
8.4.4 程序入口和登錄 404
8.4.5 聯係人列錶 416
8.4.6 公告功能 428
8.4.7 管理功能 437
8.4.8 關於 464
8.4.9 建議 467
第9章 基於LBS的應用開發 468
9.1 功能設計 468
9.1.1 需求確定 468
9.1.2 開發目錄結構 469
9.2 程序入口和工具模塊 470
9.2.1 注冊應用程序 470
9.2.2 工具模塊 471
9.2.3 Nearby組件入口 473
9.3 列錶組件開發 478
9.3.1 通用列錶組件開發 478
9.3.2 完成列錶頁 489
9.4 詳情頁組件開發 496
9.5 WebView地圖模塊開發 500
9.7 綜閤效果 505
第10章 豆搜App 506
10.1 豆瓣API 506
10.1.1 熟悉豆瓣API 507
10.1.2 圖書、電影、音樂API 508
10.2 應用設計 510
10.2.1 功能設計 510
10.2.2 模塊劃分 511
10.3 公共模塊開發 512
10.3.1 工具類開發 512
10.3.2 服務列錶 514
10.3.3 Navigator封裝 515
10.3.4 公共頭封裝 516
10.3.5 WebView封裝 519
10.3.6 搜索框封裝 521
10.4 功能開發 523
10.4.1 入口組件 523
10.4.2 圖書列錶頁開發 525
10.4.3 圖書詳情頁開發 534
10.4.4 電影模塊開發 538
10.4.5 音樂模塊開發 546
10.5 完成豆搜App 553
對於我這個完全沒有編程基礎的讀者來說,選擇一本閤適的入門書籍至關重要。我聽說 React Native 能用 JavaScript 開發 App,這讓我非常心動,因為我一直對手機 App 開發很感興趣,但又覺得原生開發門檻太高。這本書的“入門”兩個字,讓我覺得它可能是我踏入這個領域的第一塊墊腳石。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非常非常詳細地講解每一個概念,從最基本的“什麼是 React Native”開始,到如何安裝開發環境,如何編寫第一行代碼。我擔心復雜的術語和概念會讓我想打退堂鼓,所以如果這本書能夠用最通俗易懂的語言,配閤大量的圖示和代碼示例,那將是我的救星。我尤其希望它能講解如何構建一個簡單的小應用,比如一個待辦事項列錶或者一個簡單的計算器,讓我能夠通過實踐來理解理論。如果書中還能包含一些關於如何調試 App 的技巧,如何解決常見的錯誤,那我會覺得這本書非常實用。我希望這本書的排版清晰,代碼格式規範,不會讓我因為閱讀上的不適而影響學習的進度。能有一本讓我覺得“我看得懂,我能跟著做”的書,對我來說就是最好的書。
評分作為一名曾經參與過原生 Android 開發的開發者,我對 React Native 的跨平颱能力一直抱著審慎樂觀的態度。我曾經花瞭不少時間在適配不同機型和處理各種兼容性問題上,而 React Native 的齣現,似乎提供瞭一種更高效的解決方案。這本書的“實戰”部分,對我來說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 React Native 的渲染機製,以及它與原生 UI 組件之間的橋梁是如何搭建的。我更關心的是,如何在 React Native 中實現原生 App 的性能和體驗?書中是否能提供一些關於性能優化的策略,比如如何處理列錶的虛擬化,如何進行異步操作,以及如何選擇閤適的狀態管理方案來避免不必要的重渲染。此外,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如何將現有的原生代碼集成到 React Native 項目中的案例,或者如何編寫自定義的 Native Modules 來擴展 React Native 的能力。這對於我這樣有原生開發背景的開發者來說,能夠更好地理解 React Native 的優勢和局限性,並能更靈活地運用它來解決實際開發中的問題。我期待這本書能為我提供更深入的洞察和更具挑戰性的實戰項目。
評分對於我這樣一名正在學習前端技術的學生來說,React Native 的齣現無疑為我打開瞭另一扇門。我目前正在學習 React,瞭解到 React Native 可以用 React 的思路來開發移動應用,這讓我覺得非常興奮。這本書的“入門與實戰”的組閤,讓我覺得它既能幫助我鞏固 React 的知識,又能讓我學習到如何在移動端落地。我希望這本書能詳細介紹 React Native 的核心組件,比如 `View`, `Text`, `Image` 等,並講解如何使用它們來構建復雜的 UI。導航方麵,我希望它能清晰地講解 `React Navigation` 的使用,包括棧導航、標簽導航和抽屜導航等。狀態管理是我一直比較頭疼的問題,我希望這本書能至少介紹一種主流的狀態管理方案,並給齣實際的應用例子。更重要的是,我期待這本書能通過一些小而完整的項目,讓我能夠邊學邊練。比如,做一個天氣 App,或者一個簡單的社交媒體 Feed,讓我能夠體驗到從零開始構建一個完整 App 的過程。我希望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親切,講解方式循序漸進,讓我能夠輕鬆地理解並掌握 React Native 的開發技巧,為我未來的移動開發之路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作為一名有幾年前端開發經驗的開發者,我對跨平颱開發的需求日益增長,而 React Native 一直是我的關注焦點。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它在眾多 React Native 書籍中,以“實戰”為導嚮,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不再是零基礎的新手,更渴望的是能夠快速上手,將現有的 JavaScript 基礎和 React 經驗遷移到移動端開發。這本書如果能深入講解 React Native 的架構設計,組件生命周期,以及如何優化性能,那我一定會非常滿意。我特彆想瞭解它在處理復雜 UI 交互、動畫效果、以及與原生模塊交互方麵的最佳實踐。很多時候,理論知識的學習往往容易脫離實際,而這本書“實戰”的定位,意味著它應該能提供很多真實項目中的解決方案和技巧。我希望它能有關於數據請求、狀態管理(比如 Redux 或 Context API 的深入應用)、以及打包發布到應用商店的詳細指導。如果書中能包含一些與原生 iOS/Android 開發相結閤的例子,那更是錦上添花瞭,這能幫助我更好地理解 React Native 的工作原理,並在遇到原生層麵的問題時,知道如何下手。期待這本書能成為我進入 React Native 開發領域的得力助手。
評分終於收到瞭這本書,光是看封麵就覺得沉甸甸的,沉甸甸的是知識,更是沉甸甸的期待。我之前接觸過一些移動端開發,但一直對 React Native 這種跨平颱技術感到好奇,聽說能用一套代碼適配 iOS 和 Android,簡直是效率的神器。這本書的齣現,就像是為我指明瞭方嚮。我最看重的是它的“入門與實戰”這幾個字,這說明它不僅僅是理論的堆砌,更是手把手的教學。我一直擔心剛接觸一個新框架會無從下手,到處找資料,踩坑無數,而這本書如果能提供清晰的項目流程和代碼示例,那將是極大的福音。我希望它能從最基礎的環境搭建講起,一步步帶領讀者熟悉組件、導航、狀態管理等核心概念。而且,“實戰”部分尤其吸引我,能夠通過實際項目學習,把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這比單純背誦API要有效得多。我期待它能包含一些常見的應用場景,比如新聞資訊類、電商類或者工具類App的開發流程,這樣我學完之後,就能立刻上手開發自己的想法瞭。這本書的篇幅看起來也不小,希望內容充實,講解透徹,而不是淺嘗輒止。我迫不及待地想翻開它,開始我的 React Native 之旅。
評分好書 質量很好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這本書的版本太老,真的過時,不建議買
評分很好!
評分還可以,雖然有些例子的代碼已經out瞭,但還是值得一看
評分特彆好 早上買的下午就送到
評分趁著打摺,買瞭好幾本書,好好充實下自己
評分不想評價,沒理由~~~
評分買瞭後去當當看瞭下,發現比當當貴二十來塊錢吧,我當時就想我自己太有錢瞭?書是好書,價格不正經。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