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256—2013):变压器空、负载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Transformer Tester for No-Load Loss and Load Loss]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256—2013):变压器空、负载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 [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Transformer Tester for No-Load Loss and Load Loss]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国家能源局 编
图书标签:
  • 电力行业标准
  • DL/T 1256-2013
  • 变压器
  • 损耗测试
  • 测试仪
  • 通用技术条件
  • 电力设备
  • 电气测试
  • 变压器测试
  • 标准规范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电力出版社
ISBN:155123183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54614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General Specification of Transformer Tester for No-Load Loss and Load Loss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256—2013):变压器空、负载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内容包括: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供货成套型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校验接线图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
4技术要求
5试验方法
6检验规则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8供货成套型
附录A(规范性附录)校验接线图

前言/序言


《中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1256—2013 变压器空、负载损耗测试仪通用技术条件》内容概要 本标准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的一项重要技术规范,聚焦于对用于电力变压器空载损耗和负载损耗测试仪器的设计、制造、性能指标、试验方法以及验收要求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定。其核心目的是为了确保这类测试设备在电力系统运行和检修中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互操作性,从而保障电力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能源效率的准确计量。 本标准并非涉及以下领域或内容: 一、 非本标准直接规范的电力设备类型: 本标准严格限定其适用范围为变压器的空、负载损耗测试。因此,以下类型的设备或现象不在此标准的直接管辖范围内: 1. 其他电力设备的测试方法: 诸如电缆、开关设备、互感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断路器、电容器、避雷器等电力元件的性能测试、介质试验、局放试验、短路阻抗测量(除非该测量方法与变压器损耗测试仪器的通用要求有直接关联,但变压器的负载损耗测试本身就是核心)。 2.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检验: 继电保护装置的动作时间、定值校验、二次回路的绝缘测试等,这些属于DL/T 900系列或其他继电保护标准范畴。 3. 特高压(UHV)或直流输电技术: 对于超高压(如1000kV及以上)或直流变压器等特殊应用场景下的损耗测量,虽然原理相似,但如果其特殊要求超出了本通用技术条件的范畴,则需要特定标准补充或替代。 4. 非电磁学原理的损耗测量: 例如,涉及热力学、流体力学或化学过程的能耗监测,均不在此列。 二、 非技术指标或通用要求的领域: 本标准的核心在于“通用技术条件”,因此,它不包括以下管理、安全或操作层面的内容,除非这些内容直接影响到仪器的性能指标实现: 1. 设备采购、招投标及合同管理规范: 标准侧重于技术性能的“是什么”和“怎么测”,而不涉及商业合同的条款、售后服务期限、知识产权或财务结算的具体流程。 2. 电力系统运行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SOP): 虽然损耗测试是运行维护的一部分,但关于现场带电测试的安全距离、人员资质要求(如电工作业证等级)、应急处理预案等,这些属于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如DL/T 486或更基础的《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范畴,而非本仪器技术条件的范畴。 3. 计量管理体系和实验室认可: 关于测试实验室如何通过国家或行业计量认证(如CNAS、CMA),以及计量器具的溯源要求,这些属于计量法规和认可体系的范畴,本标准仅规定了仪器本身应满足的准确度等级。 4. 变压器制造过程中的特定质量控制点: 标准关注的是测试仪的性能,而非变压器制造厂内部对铁芯叠片、绕组匝数、分接头连接等具体工艺参数的控制标准。 三、 仪器的非核心功能或周边设备: 本标准的核心是测试仪本身的设计和性能,因此,以下与测试过程相关但非测试仪主体功能的内容,不在本标准的重点描述范围内: 1. 数据管理和网络化平台: 虽然现代测试仪通常具备数据存储和传输功能,但本标准主要关注测量精度、量程、误差等核心电参数指标。对于复杂的数据处理软件架构、网络安全协议、企业资源计划(ERP)集成等高级功能,标准通常仅做最低限度的要求,而不会深入到软件工程细节。 2. 辅助环境控制设备: 例如,用于确保测试环境温度、湿度满足标准要求的独立空调系统、除湿设备或专用的测试屏蔽室的建设标准。本标准可能要求测试在特定环境参数下进行,但不会详细规定如何建设这些外部环境控制系统。 3. 高压试验设备(如串联谐振试验设备): 损耗测试通常在低电压或特定电流激励下进行(如短路阻抗测试需要较高的电流激励,但通常低于完全意义上的“高压试验”)。本标准不涉及用于介电强度、泄漏电流测量等目的的高压试验设备的技术要求。 总结而言, 《DL/T 1256—2013》是一部专注于变压器空、负载损耗测量仪器的“技术身份证”。它为测试设备设定了严格的性能“门槛”,确保了无论制造商是谁,只要产品符合此标准,其测得的损耗数据就具有可比性、准确性和行业认可度。它是一个关于“测量工具”的技术规范,而非关于“被测对象”(变压器)或“操作环境”的综合管理文件。

用户评价

评分

初次接触电力行业标准的读者可能会觉得它有些枯燥,毕竟充斥着大量的术语和量纲符号。然而,只要你耐下心来,深入理解其结构,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一套严密的逻辑推理链条。例如,它对功率因数校正的详细描述,背后是基于对电磁学原理的深刻洞察,目的是确保测试结果不受电网波动或仪内部件特性漂移的影响。这本书的行文风格是高度信息密集的,每一个逗号、每一个脚注都可能指向一个重要的技术细节或一个潜在的陷阱。它不是用来消遣的读物,而是要求读者必须以一种高度专注的状态去“解码”它所传达的信息。对于致力于提升测试技能的工程师而言,这本书就像是一本高难度的“武功秘籍”,需要反复研读、结合实践去领悟每一个招式背后的精髓,才能真正做到融会贯通,将标准内化为自己的操作习惯。

评分

从一个采购和设备管理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的价值体现在它的“通用性”和“可操作性”上。有了这份明确的技术条件,我们在进行变压器空负载测试仪的选型和验收时,就有了统一的标尺。过去,不同厂家提供的设备在报告格式和性能指标上往往存在不一致性,导致比对困难,甚至引发售后纠纷。但有了这份标准,所有合格的产品都必须在这个框架下运行,极大地提高了设备采购的透明度和后续维护的便捷性。我尤其关注其中关于仪器的校准周期和溯源性的要求,这直接关系到我们最终测量结果的法律效力和可靠性。翻阅这些章节时,我脑海中浮现出的不是复杂的公式,而是清晰的采购清单和严格的进场检验流程——哪些指标是必须满足的“一票否决项”,哪些是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微调的“参考项”。这份标准,为我们搭建起了一道坚实的质量防火墙。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简直是专业典范,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那种严谨和权威。封面设计虽然朴素,但透着一股电力行业特有的沉稳气质,丝毫没有多余的浮华,直奔主题。内页的纸张质量也相当不错,印刷字迹清晰锐利,即便是复杂的电路图和技术参数表格,看起来也毫不费力。对于经常需要查阅技术文档的我来说,这种细节上的用心真的非常加分。翻开目录,结构划分得井井有条,从测试仪的基本要求到性能指标,再到试验方法和环境条件,层层递进,逻辑性极强。特别是对于那些关键术语的定义和解释,措辞精准,用词规范,完全符合国家标准的严谨要求。我可以想象,在实际的实验室环境中,这份标准将是多么得心应手,无论是新入行的技术人员还是资深工程师,都能迅速找到所需信息。这本书的纸质感带来的踏实感,是电子文档永远无法替代的,它更像是一份值得信赖的工具书,而不是一个需要不断更新的软件版本。我甚至在想,这份标准的印制质量,本身就是对所规范设备可靠性的一个侧面佐证。

评分

作为一个在电力系统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更关注的是标准背后所体现出的行业共识和技术演进。DL/T 1256—2013这个版本,显然吸收了近年来变压器制造和测试技术的新发展。我特别欣赏它在某些关键参数设定上的取舍和平衡,比如对谐波影响的考量,以及在不同电压等级下测试精度要求的梯度设置,这体现了制定者对实际工作场景复杂性的深刻理解。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冰冷的技术指标,而是通过这些指标,勾勒出了一个高效率、高可靠性的测试流程框架。阅读过程中,我能感受到标准制定者试图在保证测试准确性的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测试的复杂性和人为误差的努力。那些关于环境温度、湿度控制的细致要求,对于确保现场测试数据的可比性至关重要。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技术规范,不如说是一份经过无数次辩论和实践检验后沉淀下来的“最佳实践指南”,它引导着整个行业的测试水平朝着一个更精细、更统一的方向迈进。

评分

坦白说,面对这样一本标准化的行业文献,我们很难用传统文学评论的眼光去看待。它最大的亮点,或许在于其“沉默的权威性”。这本书没有花哨的宣传或引人入胜的故事,它的力量完全来自于其内容的精确性和行业内的普遍接受度。它为变压器损耗测试这个看似简单的环节,建立起了一套跨越地域、跨越企业的统一“语言”。当我看到规范中对某个特定测试步骤的描述时,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电厂试验间里那些嗡嗡作响的设备和经验丰富的试验员的沉着身影。这本书,是连接理论研究与现场工程实践之间那座至关重要的桥梁,确保了无论哪台测试仪在中国的哪个角落进行工作,其出具的报告都能被整个行业所信赖。它所承载的,是对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最基础、也是最根本的技术保障的承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