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

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全國熱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編
圖書標籤:
  • 金屬熱處理
  • 熱處理工藝
  • 材料科學
  • 金屬材料
  • 標準手冊
  • 工程技術
  • 機械工程
  • 工業標準
  • 金屬加工
  • 第3版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518334
版次:3
商品編碼:11867020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本書對現行的各項熱處理標準從其國內外狀況、製定標準的主要依據、技術指標的試驗及驗證、與國際及國外先進標準的對照等方麵進行瞭說明,提齣瞭正確使用熱處理標準的一些關鍵問題和注意事項。本書按標準用途分為熱處理基礎標準、熱處理工藝標準、熱處理工藝裝備標準、熱處理質量控製與檢驗標準、材料熱處理標準、零件熱處理標準、熱處理工藝材料標準、節能環保與安全生産標準八章,其中各章每節基本包括概論、標準應用說明、標準內容三部分。本手冊內容全麵、實用,是機械裝備製造業積極采用熱處理標準和加速實施熱處理標準所必備的工具書。

作者簡介

  全國熱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是在國傢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領導下,從事全國性熱處理標準化工作的技術歸口組織。為瞭保持熱處理標準的先進性、科學性、適用性,全國熱處理標準化技術委員會跟蹤相應的國際先進標準,不斷製定新標準,修訂老標準,並按輕重緩急把與國傢重大項目配套的工藝裝備標準和生産中急需的産品及工藝標準列入國傢和行業標準計劃,製定、審批、發布瞭熱處理基礎標準、熱處理工藝、熱處理工藝裝備、熱處理質量控製與檢驗、材料熱處理、零件熱處理、熱處理工藝材料、節能環保與安全生産共八大類標準,已基本形成比較完善的標準體係。組織編寫瞭《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一書。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熱處理基礎標準1
第一節 金屬熱處理工藝術語1
一、概論1
二、標準應用說明2
三、標準內容(GB/T 7232—2012)4
第二節 熱處理工藝材料術語25
一、概論25
二、標準應用說明25
三、標準內容(GB/T 8121—2012)26
第三節 熱處理設備術語32
一、概論32
二、標準應用說明33
三、標準內容(GB/T 13324—2006)35
第四節 金屬熱處理工藝分類及代號48
一、概論48
二、標準應用說明49
三、標準內容(GB/T 12603—2005)51
第五節 熱處理工藝材料分類及代號54
一、概論54
二、標準應用說明55
三、標準內容(JB/T 8419—2008)56
第六節 可控氣氛分類及代號59
一、概論59
二、標準應用說明62
三、標準內容(JB/T 9208—2008)66
第七節 熱處理技術要求在零件圖樣上的
錶示方法69
一、概論69
二、標準應用說明70
三、標準內容(JB/T 8555—2008)77
第二章 熱處理工藝標準85
第一節 鋼件的正火與退火85
一、概論85
二、標準應用說明85
三、標準內容(GB/T 16923—2008)93
第二節 鋼件的淬火與迴火99
一、概論99
二、標準應用說明101
三、標準內容(GB/T 16924—2008)113
第三節 真空熱處理121
一、概論121
二、標準應用說明122
三、標準內容(GB/T 22561—2008)125
第四節 鋼鐵件的感應淬火迴火133
一、概論133
二、標準應用說明134
三、標準內容(JB/T 9201—2007)140
第五節 鋼鐵件的火焰淬火迴火處理147
一、概論147
二、標準應用說明148
三、標準內容(JB/T 9200—2008)157
第六節 鋼鐵件激光錶麵淬火163
一、概論163
二、標準應用說明163
三、標準內容(GB/T 18683—2002)167
第七節 鋼件的深冷處理173
一、概論173
二、標準應用說明174
三、標準內容(GB/T 25743—2010)176
第八節 鋼的鍛造餘熱淬火迴火處理180
一、概論180
二、標準應用說明180
三、標準內容(JB/T 4202—2008)188
第九節 金屬製件在鹽浴中的加熱和
冷卻192
一、概論192
二、標準應用說明199
三、標準內容(JB/T 6048—2004)200
第十節 鋼件在吸熱式氣氛中的熱處理204
一、概論204
二、標準應用說明207
三、標準內容(JB/T 9207—2008)211
第十一節 低溫化學熱處理工藝方法選擇
通則215
一、概論215
二、標準應用說明215
三、標準內容(JB/T 7500—2007)219
第十二節 深層滲碳技術要求223
一、概論223
二、標準應用說明224
三、標準內容(GB/T 28694—2012)227
第十三節 高溫滲碳232
一、概論232
二、標準應用說明235
三、標準內容(GB/T待批)235
第十四節 鋼件真空滲碳淬火243
一、概論243
二、標準應用說明243
三、標準內容(JB/T 11078—2011)246
第十五節 鋼件的氣體滲氮251
一、概論251
二、標準應用說明252
三、標準內容(GB/T 18177—2008)253
第十六節 鋼鐵件的離子滲氮264
一、概論264
二、標準應用說明264
三、標準內容(JB/T 6956—2007)268
第十七節 精密氣體滲氮熱處理技術
要求279
一、概論279
二、標準應用說明283
三、標準內容(GB/T待批)288
第十八節 鋼鐵件的氣體氮碳共滲294
一、概論294
二、標準應用說明295
三、標準內容(GB/T 22560—2008)297
第十九節 鋼件的滲碳與碳氮共滲淬火
迴火303
一、概論303
二、標準應用說明304
三、標準內容(JB/T 3999—2007)305
第二十節 滲硼312
一、概論312
二、標準應用說明313
三、標準內容(JB/T 4215—2008)317
第二十一節 粉末滲金屬322
一、概論322
二、標準應用說明323
三、標準內容(JB/T 8418—2008)325
第二十二節 硼砂熔鹽滲金屬328
一、概論328
二、標準應用說明328
三、標準內容(JB/T 4218—2007)330
第二十三節 鹽浴硫氮碳共滲333
一、概論333
二、標準應用說明334
三、標準內容(JB/T 9198—2008)337
第二十四節 金屬覆蓋層鋼鐵製品熱浸鍍鋁
技術條件342
一、概論342
二、標準應用說明343
三、標準內容(GB/T 18592—2001)349
第二十五節 鋼鐵構件固體滲鋁工藝及質量
檢驗366
一、概論366
二、標準應用說明366
三、標準內容(JB/T 10448—2005)367
第二十六節 非調質鋼件錶麵熱處理377
一、概論377
二、標準應用說明378
三、標準內容(JB/T 11805—2014)380
第二十七節 氮碳氧復閤處理(QPQ)
技術要求387
一、概論387
二、標準應用說明388
三、標準內容(JB/T待批)389
第三章 熱處理工藝裝備標準401
第一節 網帶爐生産綫熱處理技術要求401
一、概論401
二、標準應用說明402
三、標準內容(JB/T 10897—2008)403
第二節 液態淬火冷卻設備技術條件410
一、概論410
二、標準應用說明410
三、標準內容(JB/T 10457—2004)411
第三節 推杆式可控氣氛滲碳綫熱處理技術
要求420
一、概論420
二、標準應用說明420
三、標準內容(JB/T 10896—2008)421
第四節 大型可控氣氛井式滲碳爐生産綫
熱處理技術要求430
一、概論430
二、標準應用說明431
三、標準內容(JB/T 11077—2011)436
第五節 可控氣氛密封多用爐生産綫熱處理
技術要求445
一、概論445
二、標準應用說明445
三、標準內容(JB/T 10895—2008)446
第六節 節 能熱處理燃燒加熱設備技術
條件457
一、概論457
二、標準應用說明458
三、標準內容(GB/T 21736—2008)459
第七節 可控氣氛底裝料立式多用爐熱
處理技術要求467
一、概論467
二、標準應用說明469
三、標準內容(JB/T 11806—2014)482
第八節 真空高壓氣淬爐熱處理技術
要求490
一、概論490
二、標準應用說明491
三、標準內容(JB/T 11810—2014)497
第九節 真空低壓滲碳爐熱處理技術要求506
一、概論506
二、標準應用說明506
三、標準內容(JB/T 11809—2014)512
第十節 熱處理用真空清洗機技術要求520
一、概論520
二、標準應用說明521
三、標準內容(JB/T 11808—2014)525
第十一節 熱處理電熱設備532
一、概論532
二、標準應用說明532
三、熱處理電熱設備相關標準533
第四章 熱處理質量控製與檢驗標準535
第一節 熱處理質量控製體係535
一、概論535
二、標準應用說明540
三、標準內容(GB/T待批)542
第二節 熱處理溫度測量562
一、概論562
二、標準應用說明569
三、標準內容(GB/T 30825—2014)572
第三節 熱處理爐有效加熱區測定方法592
一、概論592
二、標準應用說明594
三、標準內容(GB/T 9452—2012)602
第四節 燃氣熱處理爐溫度均勻性測試
方法613
一、概論613
二、標準應用說明614
三、標準內容(GB/T 30824—2014)622
第五節 鋼鐵熱處理零件硬度測試通則633
一、概論633
二、標準應用說明634
三、標準內容(JB/T 6050—2006)637
第六節 測定工業淬火油冷卻性能的鎳閤金
探頭試驗方法644
一、概論644
二、標準應用說明645
三、標準內容(GB/T 30823—2014/
ISO 9950:1995)649
第七節 鋼箔測定碳勢法656
一、概論656
二、標準應用說明656
三、標準內容(JB/T 10312—2011)659
第八節 熱處理鋼件火花試驗方法662
一、概論662
二、標準應用說明663
三、標準內容(JB/T 11807—2014)667
第九節 鋼件滲碳淬火迴火金相檢驗682
一、概論682
二、標準應用說明684
三、標準內容(GB/T 25744—2010)686
第十節 鋼件感應淬火金相檢驗699
一、概論699
二、標準應用說明699
三、標準內容(JB/T 9204—2008)703
第十一節 薄層碳氮共滲或薄層滲碳鋼件
顯微組織檢測707
一、概論707
二、標準應用說明707
三、標準內容(JB/T 7710—2007)708
第十二節 鋼件滲碳淬火硬化層深度的
測定和校核714
一、概論714
二、標準應用說明715
三、標準內容(GB/T 9450—2005)716
第十三節 鋼鐵零件滲氮層深度測定和
金相組織檢驗719
一、概論719
二、標準應用說明719
三、標準內容(GB/T 11354—2005)720
第十四節 鋼件薄錶麵總硬化層深度或有
效硬化層深度的測定734
一、概論734
二、標準應用說明735
三、標準內容(GB/T 9451—2005)736
第十五節 鋼的感應淬火或火焰淬火後有效
硬化層深度的測定739
一、概論739
二、標準應用說明740
三、標準內容(GB/T 5617—2005)742
第十六節 滲硼層顯微組織、硬度及層深檢測
方法744
一、概論744
二、標準應用說明744
三、標準內容(JB/T 7709—2007)746
第十七節 鋼鐵零件滲金屬層金相檢驗
方法751
一、概論751
二、標準應用說明751
三、標準內容(JB/T 5069—2007)754
第十八節 鋼鐵零件強化噴丸的質量檢驗
方法764
一、概論764
二、標準應用說明764
三、標準內容(JB/T 10174—2008)766
第十九節 熱作模具鋼顯微組織評級770
一、概論770
二、標準應用說明770
三、標準內容(JB/T 8420—2008)775
第二十節 珠光體球墨鑄鐵零件感應淬火
金相檢驗790
一、概論790
二、標準應用說明790
三、標準內容(JB/T 9205—2008)795
第二十一節 中碳鋼與中碳閤金結構鋼
馬氏體等級800
一、概論800
二、標準應用說明800
三、標準內容(JB/T 9211—2008)803
第二十二節 低、中碳鋼球化體評級806
一、概論806
二、標準應用說明806
三、標準內容(JB/T 5074—2007)810
第二十三節 高碳高閤金鋼製冷作模具
顯微組織檢驗815
一、概論815
二、標準應用說明815
三、標準內容(JB/T 7713—2007)817
第二十四節 灰鑄鐵接觸電阻加熱淬火質量
檢驗和評級823
一、概論823
二、標準應用說明824
三、標準內容(JB/T 6954—2007)825
第二十五節 鋼質模鍛件金相組織評級圖及
評定方法832
一、概論832
二、標準應用說明832
三、標準內容(GB/T 13320—2007)837
第二十六節 定量金相測定方法852
一、概論852
二、標準應用說明853
三、標準內容(GB/T 15749—2008)854
第五章 材料熱處理標準861
第一節 不銹鋼和耐熱鋼熱處理861
一、概論861
二、標準應用說明862
三、標準內容(JB/T 9197—2008)863
第二節 高溫閤金熱處理871
一、概論871
二、標準應用說明873
三、標準內容(JB/T 7712—2007)875
第三節 球墨鑄鐵熱處理工藝及質量
檢驗881
一、概論881
二、標準應用說明881
三、標準內容(JB/T 6051—2007)883
第四節 可鍛鑄鐵熱處理888
一、概論888
二、標準應用說明888
三、標準內容(JB/T 7529—2007)892
第五節 灰鑄鐵件熱處理895
一、概論895
二、標準應用說明895
三、標準內容(JB/T 7711—2007)898
第六節 鑄造鋁閤金熱處理901
一、概論901
二、標準應用說明902
三、標準內容(GB/T 25745—2010)903
第七節 衝模用鋼及其熱處理技術條件912
一、概論912
二、標準應用說明913
三、標準內容(JB/T 6058—1992)914
第六章 零件熱處理標準922
第一節 齒輪調質工藝及其質量控製922
一、概論922
二、標準應用說明922
三、標準內容(JB/T 6077—1992)925
第二節 齒輪氣體滲碳熱處理工藝及其質量
控製931
一、概論931
二、標準應用說明931
三、標準內容(JB/T 7516—1994)934
第三節 齒輪碳氮共滲工藝及質量控製943
一、概論943
二、標準應用說明943
三、標準內容(JB/T 9173—1999)944
第四節 齒輪滲氮、氮碳共滲工藝及質量
控製947
一、概論947
二、標準應用說明947
三、標準內容(JB/T 9172—1999)950
第五節 齒輪火焰及感應淬火工藝及其質量
控製955
一、概論955
二、標準應用說明956
三、標準內容(JB/T 9171—1999)957
第六節 滾動軸承零件熱處理技術條件964
一、概論964
二、標準應用說明965
三、標準內容(JB/T 1255—2014、JB/T 1460
—2011、JB/T 2850—2007、JB/T 7363—
2011、JB/T 8566—2008、JB/T 8881—
2011、JB/T 11087—2011)966
第七節 機床零件的熱處理1028
一、概論1028
二、標準應用說明1029
三、標準內容(JB/T 6609—2008、JB/T 8491��1
—2008、JB/T 8491��2—2008、JB/T 8491��3
—2008、JB/T 8491��4—2008、JB/T 8491��5
—2008)1030
第七章 熱處理工藝材料標準1063
第一節 熱處理用鹽1063
一、概論1063
二、標準應用說明1063
三、標準內容(JB/T 9202—2004)1066
第二節 化學熱處理滲劑技術條件1071
一、概論1071
二、標準應用說明1071
三、標準內容(JB/T 9209—2008)1072
第三節 固體滲碳劑1078
一、概論1078
二、標準應用說明1078
三、標準內容(JB/T 9203—2008)1082
第四節 防滲塗料 技術條件1089
一、概論1089
二、標準應用說明1089
三、標準內容(JB/T 9199—2008)1091
第五節 熱處理保護塗料一般技術要求1095
一、概論1095
二、標準應用說明1095
三、標準內容(JB/T 5072—2007)1096
第六節 熱處理常用淬火介質技術
要求1099
一、概論1099
二、標準應用說明1099
三、標準內容(JB/T 6955—2008)1102
第七節 聚閤物水溶性淬火介質測定
方法1110
一、概論1110
二、標準應用說明1111
三、標準內容(JB/T 4392—2011)1114
第八節 聚乙烯醇閤成淬火劑1121
一、概論1121
二、標準應用說明1121
三、標準內容(JB/T 4393—2011)1123
第九節 熱處理用氬氣、氮氣、氫氣一般
技術條件1128
一、概論1128
二、標準應用說明1129
三、標準內容(JB/T 7530—2007)1131
第十節 高、中溫熱處理鹽浴校正劑1134
一、概論1134
二、標準應用說明1134
三、標準內容(JB/T 4390—2008)1143
第十一節 熱處理用聚烷撐二醇(PAG)
水溶性淬火介質1146
一、概論1146
二、標準應用說明1147
三、標準內容(JB/T待批)1149
第八章 節 能環保與安全生産標準1155
第一節 熱處理閤理用電導則1155
一、概論1155
二、標準應用說明1155
三、標準內容(GB/T 10201—2008)1157
第二節 熱處理電爐節 能監測1160
一、概論1160
二、標準應用說明1160
三、標準內容(GB/T 15318—2010)1162
第三節 熱處理生産電耗計算和測定
方法1166
一、概論1166
二、標準應用說明1168
三、標準內容(GB/T 17358—2009)1168
第四節 熱處理節 能技術導則1171
一、概論1171
二、標準應用說明1171
三、標準內容(GB/Z 18718—2002)1173
第五節 熱處理生産燃料消耗計算和測定
方法1177
一、概論1177
二、標準應用說明1178
三、標準內容(GB/T 19944—2015)1181
第六節 金屬熱處理生産過程安全、
衛生要求1185
一、概論1185
二、標準應用說明1186
三、標準內容(GB 15735—2012)1191
第七節 熱處理工作場所空氣中有害物質
的限值1200
一、概論1200
二、標準應用說明1201
三、標準內容(GB/T 27946—2011)1202
第八節 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
第1部分:一般管理1207
一、概論1207
二、標準應用說明1208
三、標準內容(GB/T 27945��1—2011)1210
第九節 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
第2部分:浸齣液檢測方法1212
一、概論1212
二、標準應用說明1213
三、標準內容(GB/T 27945��2—2011)1215
第十節 熱處理鹽浴有害固體廢物的管理
第3部分:無害化處理方法1220
一、概論1220
二、標準應用說明1221
三、標準內容(GB/T 27945��3—2011)1223
第十一節 熱處理環境保護技術要求1227
一、概論1227
二、標準應用說明1227
三、標準內容(GB/T 30822—2014)1231
第十二節 熱處理清洗廢液迴收及排放技術
要求1237
一、概論1237
二、標準應用說明1238
三、標準內容(GB/T待批)1239
附錄相關資料1244
附錄A標準化機構1244
附錄B熱處理及相關標準分類目錄1248

前言/序言


《金屬材料加工工藝學》 內容簡介: 本書全麵係統地闡述瞭金屬材料的加工工藝學原理、方法與應用。全書共分為十一章,內容涵蓋瞭金屬材料的塑性加工、切削加工、特種加工、錶麵處理以及先進製造技術等多個方麵,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紮實、完整的金屬材料加工知識體係。 第一章 金屬塑性加工基礎 本章重點介紹金屬材料在受外力作用時産生的塑性變形機理,包括滑移、孿晶等微觀機製。深入探討瞭應力-應變關係、屈服準則、加工硬化現象以及影響塑性變形能力的因素,如溫度、應變速率、晶粒尺寸等。同時,詳細講解瞭金屬塑性加工過程中應力狀態的分析方法,為理解後續各種塑性加工工藝奠定理論基礎。 第二章 軋製工藝 本章詳細闡述瞭金屬材料的軋製原理和工藝。從軋輥與金屬的接觸關係齣發,講解瞭軋製力的産生、變形區應力狀態以及軋製力、軋製力矩的計算方法。重點介紹瞭平整軋製、型材軋製、管材軋製等常見軋製工藝,包括其工藝流程、設備特點、工藝參數的選擇與控製。同時,探討瞭軋製過程中的缺陷産生原因與防止措施,如錶麵缺陷、內部缺陷等。 第三章 鍛壓工藝 本章深入研究金屬材料的鍛壓加工。首先介紹瞭自由鍛(手工鍛、模鍛)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包括鐓粗、拔長、衝孔、彎麯等基本工序。隨後,重點講解瞭模鍛工藝,包括開模、閉模、等溫鍛等,以及模具設計的基本原則與要求。對鍛壓過程中的應力、應變分析,以及鍛壓對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進行瞭詳細闡述。 第四章 擠壓與拉伸工藝 本章集中討論金屬材料的擠壓與拉伸加工。對於擠壓工藝,詳細介紹瞭正擠壓、反擠壓、聯閤擠壓等不同方式,以及擠壓模具的設計、工藝參數的選擇和變形抗力計算。對於拉伸工藝,重點闡述瞭棒材、管材、闆材的拉伸原理,包括拉伸力計算、模具設計、潤滑與冷卻措施。對拉伸過程中産生的缺陷與防止也進行瞭深入分析。 第五章 金屬切削加工基礎 本章係統介紹瞭金屬切削加工的基本理論。從切削運動、切削幾何要素(刀具角度、切削角度等)入手,詳細講解瞭切削力、切削熱的産生機理及其對加工過程的影響。重點分析瞭刀具磨損的類型、機理及影響因素,並介紹瞭刀具壽命的預測與提高方法。同時,對切削過程中的錶麵形成機理、錶麵粗糙度的形成因素及其控製進行瞭闡述。 第六章 車削與刨削加工 本章聚焦於車削與刨削這兩種重要的切削加工方法。詳細介紹瞭車削的工藝特點、設備類型(普通車床、數控車床等)以及常用操作(外圓車削、內圓車削、端麵車削、螺紋車削等)。對車削過程中的工藝參數選擇、刀具磨損與壽命也進行瞭深入探討。同理,詳細講解瞭刨削的工藝原理、設備特點、適用範圍以及刨削過程中的工藝參數選擇。 第七章 銑削與鑽削加工 本章深入探討瞭銑削與鑽削加工。詳細介紹瞭銑削運動、銑刀類型(麵銑刀、立銑刀、三麵刃銑刀等)以及不同銑削方式(周銑、端銑)的工藝特點。重點分析瞭銑削過程中的切削力、切削熱、錶麵質量以及加工精度。對於鑽削加工,介紹瞭鑽頭的結構、鑽削運動、鑽削工藝參數的選擇以及鑽孔精度和錶麵質量的控製。 第八章 磨削加工 本章詳細介紹瞭磨削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藝特點和應用。重點講解瞭砂輪的結構、磨料、結閤劑以及砂輪的選用原則。深入分析瞭磨削力、磨削熱的産生及其影響,以及磨削過程中的錶麵形成機理和錶麵粗糙度控製。介紹瞭不同類型的磨削設備(外圓磨床、平麵磨床、內圓磨床等)以及常見的磨削方式(周邊磨削、端麵磨削)。 第九章 金屬特種加工 本章係統介紹瞭金屬材料的特種加工技術,這些技術在傳統機械加工方法難以實現或效率低下時發揮著重要作用。詳細講解瞭電火花加工(EDM)的原理、工藝參數和應用;電化學加工(ECM)的原理、工藝特點及設備;激光加工(LP)的原理、激光束的相互作用以及激光切割、焊接、熱處理等應用;超聲波加工(USM)的原理、設備及應用;以及水射流加工(WJM)和磨料流加工(AFM)等。 第十章 金屬錶麵處理技術 本章聚焦於提高金屬材料錶麵性能的各種處理技術。詳細介紹瞭熱處理(如退火、正火、淬火、迴火、滲碳、滲氮等)對材料組織和性能的影響;電鍍與化學鍍的原理、工藝過程及應用;陽極氧化、著色等電化學錶麵處理方法;以及物理氣相沉積(PVD)和化學氣相沉積(CVD)等薄膜製備技術。 第十一章 先進製造技術在金屬加工中的應用 本章展望瞭先進製造技術在金屬材料加工領域的最新發展與應用。重點介紹瞭增材製造(3D打印)技術在金屬零件製造中的原理、材料和應用前景。探討瞭智能製造、柔性製造等理念在金屬加工中的體現,以及機器人技術、自動化集成等在提高生産效率和質量方麵的作用。最後,對金屬加工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瞭展望。 本書內容豐富,理論紮實,圖文並茂,旨在為金屬材料加工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科研人員以及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學生提供一本實用的參考書。

用戶評價

評分

作為一名在航空航天領域工作的技術人員,我們對材料的性能要求可以說是極為苛刻的,任何一點的疏忽都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在日常工作中,我經常需要處理各種高性能閤金,比如特種鋼、鈦閤金、鋁閤金等,這些材料的熱處理工藝尤為關鍵,稍有不慎就會導緻性能大幅下降,甚至引發安全隱患。《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可以說是我們團隊的“案頭寶典”。它對於各種先進熱處理技術,如真空熱處理、等離子滲氮、激光熱處理等,都有著極其詳盡的介紹。我尤其關注書中關於“真空熱處理”的部分,它詳細闡述瞭在真空環境下進行熱處理的優勢,比如可以防止氧化和脫碳,獲得光亮錶麵的工件,以及如何通過控製真空度來影響材料的相變。書中還提供瞭針對不同航空航天用閤金(如GH4169高溫閤金、TC4鈦閤金)的具體熱處理工藝參數,包括加熱溫度、保溫時間、冷卻速率以及可能的缺陷和預防措施。這些信息對於我們來說,是極其寶貴的。我記得有一次,我們需要對一批關鍵的航空發動機部件進行固溶處理,按照傳統的工藝參數,我們發現材料的性能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指標。在仔細閱讀瞭《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後,我發現書中對該種閤金的固溶處理,強調瞭“超塑性處理”的可能性,並給齣瞭更為精細的溫度和時間控製範圍。我們嘗試瞭書中的建議,結果材料的晶粒得到瞭顯著細化,力學性能也得到瞭大幅提升,順利通過瞭所有嚴苛的檢測。此外,書中還包含瞭很多關於熱處理設備校驗、溫度均勻性測試以及在綫監測技術的內容,這對於保證我們生産綫的穩定性和産品質量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它不僅提供“做什麼”,更重要的是教我們“怎麼做”,而且是“做得最好”。手冊中關於“失效分析”的章節,也為我們提供瞭重要的參考,當我們遇到材料失效時,可以通過書中提供的分析方法和案例,快速定位問題的原因,從而采取有效的改進措施。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解決實際問題的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讓我們可以更加自信地應對各種挑戰。

評分

我是一名大學裏材料科學專業的在讀研究生,目前的研究方嚮涉及到金屬材料的微觀組織演變及其對宏觀性能的影響。在撰寫論文和進行實驗設計過程中,我時常感到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之間存在一定的脫節。《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就像是一座連接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極大地幫助瞭我。書中對於各種相變動力學(如珠光體轉變、貝氏體轉變、馬氏體轉變)的詳細講解,配閤大量的顯微組織照片和相圖,讓我能夠更加直觀地理解這些抽象的理論概念。例如,書中關於“貝氏體轉變”的章節,它不僅解釋瞭貝氏體組織的形成機製,還詳細闡述瞭不同溫度下貝氏體形態(上貝氏體、下貝氏體)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材料的韌性和強度。這對於我分析實驗樣品中的組織結構,並將其與性能數據關聯起來,提供瞭極大的幫助。我特彆欣賞書中提供的各種“相圖”的解讀。它不僅僅是冰冷的圖綫,而是結閤瞭實驗數據和熱力學計算,解釋瞭為什麼會形成這樣的相平衡區域,以及在非平衡條件下,材料會發生怎樣的轉變。這為我理解和預測材料在不同熱處理條件下的行為,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此外,書中關於“熱處理過程中的應力分析”以及“組織應力對材料性能的影響”的章節,為我進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瞭新的思路。我常常在實驗中遇到材料開裂或者變形的問題,而這本書詳細解釋瞭這些現象發生的原因,並提供瞭相應的預防和控製方法。例如,它介紹瞭如何通過優化冷卻速率和選擇閤適的迴火工藝,來降低淬火應力,避免材料開裂。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參考文獻,這對於我查找相關文獻、進行文獻綜述以及設計實驗方案都非常有價值。我經常會參考手冊中的實驗數據,來驗證我的理論模型,或者為我的實驗設計提供參考。這本書為我提供瞭一個非常係統和全麵的學習框架,讓我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金屬熱處理的本質,並為我的學術研究打下瞭堅實的基礎。

評分

自從接觸到《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之後,我感覺自己在金屬加工領域仿佛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我一直覺得,理論知識再豐富,如果不能落地應用,終究是紙上談兵。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恰恰在於它強大的“應用”屬性。它並沒有高高在上地探討那些遙不可及的理論,而是直擊實際生産中的痛點和難點。我從事的是模具製造行業,對材料的精度和穩定性要求極高,尤其是各種工具鋼的硬度、耐磨性和抗熱疲勞性,直接關係到模具的壽命和生産效率。以往,在處理一些復雜的工具鋼時,我總是會遇到一些難以預測的問題,比如淬火變形量過大、硬度分布不均、甚至齣現脆性斷裂。閱讀這本書後,我纔意識到,很多問題都源於對熱處理工藝細節的把握不夠精準。手冊中詳細列舉瞭針對不同類型工具鋼(如高速鋼、冷作模具鋼、熱作模具鋼)的推薦熱處理工藝,包括最優的奧氏體化溫度、保溫時間、淬火介質的選擇以及迴火溫度和時間的選擇。它還提供瞭非常直觀的應力-應變麯綫分析,解釋瞭為什麼在某個溫度區間進行迴火可以有效地消除淬火應力,同時又不至於導緻硬度過度下降。書中的圖解也非常到位,比如展示瞭不同冷卻速率下鋼材的組織轉變過程,以及不同迴火溫度下析齣物的形態和尺寸變化。這讓我能夠更清晰地看到,我所進行的操作,究竟是如何在微觀層麵改變材料的性能。此外,它還包含瞭很多關於熱處理設備的選擇和操作規範的內容,比如各種馬氏體爐、保護氣氛爐、真空爐的優缺點,以及如何正確使用這些設備來保證熱處理質量。有一段時間,我們工廠新引進瞭一批高閤金含量的模具鋼,傳統的處理方法效果不佳。在參考瞭《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後,我根據書中對該類鋼材的特性分析,調整瞭淬火前的預處理和淬火後的低溫迴火工藝,顯著改善瞭材料的衝擊韌性和抗熱疲勞性能,大大延長瞭模具的使用壽命。這本書就像我的“技術顧問”,總能在我遇到難題時,提供及時、專業且實用的解決方案。

評分

我是一名有著多年經驗的機械工程師,長期以來,我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對金屬材料的性能有著深刻的理解。然而,隨著技術的發展和對産品性能要求的不斷提高,我發現原有的知識體係已經有些跟不上節奏瞭。特彆是對於一些新型閤金材料和先進的熱處理技術,我感到力不從心。《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的齣現,可以說是及時雨。這本書的深度和廣度都令我印象深刻。它不僅僅是對現有熱處理技術的羅列,更是對這些技術背後的科學原理進行瞭深入的剖析。例如,書中關於“相圖”的講解,遠不止是簡單的二維圖示,而是結閤瞭熱力學和動力學原理,解釋瞭為什麼在特定的溫度和成分下,會形成某種特定的組織,以及這種組織如何影響材料的宏觀性能。我特彆欣賞書中對“奧氏體化”過程的詳細闡述,它解釋瞭碳和閤金元素在奧氏體中的溶解行為,以及這對後續淬火轉變的影響。這讓我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有些鋼材需要在更高的溫度下進行奧氏體化,而有些則需要更長的保溫時間。另外,書中關於“非平衡相變”的章節,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它解釋瞭如何通過快速冷卻來獲得亞穩態相,以及這些相如何賦予材料特殊的性能,比如馬氏體淬火帶來的高強度。這本書還詳細介紹瞭各種熱處理工藝對材料疲勞壽命、斷裂韌性、蠕變性能等關鍵指標的影響,這對於我進行材料選型和結構設計非常有指導意義。例如,在設計承受高溫高壓的部件時,書中關於高溫迴火和穩定化處理的詳細描述,幫助我理解瞭如何通過精確控製熱處理工藝,來提高材料在高溫下的抗蠕變性能。書中的數據錶格和圖錶都非常嚴謹,引用瞭大量的權威數據和研究成果,這為我進行理論計算和仿真分析提供瞭堅實的基礎。我經常會在設計階段,參考手冊中提供的各種典型材料在不同熱處理狀態下的性能數據,來評估和選擇最閤適的材料和工藝。這本書讓我對金屬熱處理的理解,從“知其然”上升到瞭“知其所以然”的層麵,極大地提升瞭我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能力。

評分

我一直以來都對材料科學,特彆是金屬材料的性能變化原理懷有濃厚的興趣,而熱處理無疑是改變和優化金屬性能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在我看來,簡直就是將這份復雜而精深的學問,以一種極其科學、係統且實用的方式呈現給瞭讀者。我購買這本書的初衷,是想在深入理解各種閤金鋼在不同溫度下的相變機理,以及這些相變如何影響其力學性能(如強度、韌性、硬度、耐磨性等)上獲得更清晰的認識。這本書在這方麵做得非常齣色。它不僅僅列舉瞭鋼材的相圖,更重要的是,它結閤瞭大量的實驗數據和工程實踐,解釋瞭在實際熱處理過程中,諸如奧氏體化、馬氏體轉變、貝氏體轉變以及各種迴火組織(如迴火索氏體、迴火球墨鑄鐵等)的形成過程和特點。書中關於淬火工藝的闡述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詳細介紹瞭不同淬火介質(如水、油、聚閤物水溶液、鹽浴)的冷卻能力差異,以及如何根據材料的淬透性、工件的形狀和尺寸來選擇最閤適的淬火介質,以避免淬火應力過大導緻開裂,同時又能獲得預期的組織和性能。此外,書中對於退火和正火等工藝的講解也十分詳盡,不僅解釋瞭其基本原理,還深入探討瞭如何通過這些工藝來消除鑄造應力、改善切削加工性、細化晶粒等。我尤其喜歡書中對各種專業術語的精確定義和詳盡解釋,這對於初學者來說至關重要,避免瞭因為理解偏差而導緻的操作失誤。它提供的各種標準化的工藝參數錶格,就像是一份份“秘籍”,讓我能夠快速參考並製定齣閤理的生産計劃。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不僅僅是理論知識的堆砌,而是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閤,通過大量的案例分析,讓我能夠深刻理解每一個工藝步驟背後的科學原理和實際意義。它讓我明白,金屬熱處理並非一門玄學,而是可以通過科學的方法和嚴謹的標準來掌握和應用的工程技術。

評分

我是一名資深的設備維修工程師,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接觸過各種各樣因為熱處理問題而導緻的設備故障。很多時候,問題的根源在於材料的性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或者因為熱處理不當而産生瞭應力集中,最終導緻瞭部件的損壞。《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簡直就是我解決疑難雜癥的“利器”。它不僅僅講述瞭各種熱處理工藝,更重要的是,它將這些工藝與實際應用中的各種“故障模式”聯係瞭起來。我尤其重視書中關於“熱處理缺陷的診斷與預防”的章節。它詳細列舉瞭各種常見的熱處理缺陷,如淬火裂紋、脫碳、過熱、迴火脆性等,並對每種缺陷的産生原因、如何通過外觀和金相分析來診斷,以及如何通過調整熱處理工藝來預防,都進行瞭清晰的闡述。我曾經遇到過一颱關鍵的軸承齣現早期磨損,在查閱瞭手冊後,我懷疑是熱處理過程中淬火不充分,導緻硬度不足。按照書中的指導,我對取樣進行瞭硬度測試和金相分析,結果證實瞭我的猜測,並將問題歸因於淬火介質的冷卻能力不足。通過更換更閤適的淬火介質,並對工藝參數進行調整,成功解決瞭軸承的磨損問題。書中還提供瞭大量的“標準應用示例”,比如針對不同類型軸承鋼、齒輪鋼、彈簧鋼等材料,提供瞭推薦的熱處理工藝流程和關鍵控製點。這些示例讓我能夠快速地找到與我所維修設備相似的材料和部件,並藉鑒書中提供的成功經驗。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錶麵熱處理”的講解。許多關鍵的受力部件,其錶麵的性能直接決定瞭其使用壽命。手冊詳細介紹瞭滲碳、碳氮共滲、感應淬火、火焰淬火等工藝,以及如何根據零件的結構和受力情況來選擇最閤適的方法。它還提供瞭關於錶麵硬度、滲層深度、心部性能等各項指標的檢測方法和閤格標準。這本書讓我能夠更加係統地理解金屬材料的性能與熱處理工藝之間的關係,從而更有效地進行故障分析和預防性維護。

評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我的“救星”!作為一名初涉金屬加工行業的新人,我常常被各種各樣的熱處理工藝搞得暈頭轉嚮。以往,我隻能零散地從各種論文、技術報告甚至論壇上東拼西湊信息,效率低下不說,還常常因為信息不權威而走彎路。但《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的到來,徹底改變瞭我的工作狀態。它就像一個詳盡的“百科全書”,將金屬熱處理的各個方麵都進行瞭係統性的梳理和闡述。從基礎理論,比如各種相變、晶體結構對材料性能的影響,到具體的工藝流程,如滲碳、氮化、淬火、迴火、退火等,書中都給齣瞭極其詳盡的解釋。更重要的是,它並非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將大量的國傢標準、行業標準、甚至國際標準的應用技巧都融閤在內。當我遇到具體工件需要進行熱處理時,翻開這本書,可以立刻找到相應的標準和建議的工藝參數範圍。書中列舉瞭大量的實際案例,配以清晰的圖錶和精密的數值,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理論是如何應用於實踐的。例如,在處理一款高碳鋼軸承套圈時,書中詳細介紹瞭不同淬火介質(油、水、鹽浴)對淬透性、內應力以及最終硬度的影響,並給齣瞭不同淬火溫度和保溫時間的參考值。我按照書中的指導進行操作,不僅縮短瞭試驗周期,還顯著提高瞭産品閤格率。這本書的另一個亮點在於它對各種熱處理缺陷及其預防措施的深入剖析。過去,我常常為一些難以捉摸的材料缺陷而苦惱,例如淬火裂紋、脫碳、晶粒粗大等等。通過閱讀手冊,我纔瞭解到這些問題的根源可能在於熱處理工藝參數設置不當、加熱速度過快、冷卻不均勻等,書中提供瞭非常實用的糾正和預防方法,讓我從“救火隊員”變成瞭“防火牆”。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不同金屬材料(如碳鋼、閤金鋼、鑄鐵、鋁閤金、銅閤金等)熱處理特點的分類講解,這使得我在麵對不同材質的工件時,能夠快速找到最適閤的解決方案,避免瞭“一刀切”的誤操作。這本書的編排也非常人性化,索引清晰,章節劃分閤理,查找信息非常便捷。即使是非專業人士,隻要有一定的基礎知識,也能通過這本書快速掌握金屬熱處理的核心技術。

評分

隨著中國製造業的轉型升級,對於高品質、高性能的金屬材料需求日益增長。我所在的工廠,主要生産一些精密機械零部件,對材料的性能要求非常高,尤其是耐磨性、抗疲勞性和耐腐蝕性。《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無疑為我們提供瞭一套係統性的解決方案。它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指導我們如何通過科學的熱處理方法,提升産品競爭力的“行動指南”。我特彆欣賞書中關於“質量控製”和“檢測方法”的詳盡介紹。它詳細列舉瞭各種熱處理質量控製的關鍵點,從原材料的檢驗,到熱處理過程中的溫度、時間、氣氛控製,再到最終産品的性能檢測,都提供瞭明確的標準和方法。我們工廠引進瞭一些新的檢測設備,比如金相顯微鏡、洛氏硬度計、掃描電鏡等,而這本書提供的檢測標準和解讀方法,恰恰能夠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利用這些設備,準確評估熱處理質量。書中關於“金屬疲勞”和“斷裂韌性”的章節,為我們提供瞭重要的理論指導。我們經常會遇到因疲勞失效而導緻的零件損壞,而這本書詳細解釋瞭疲勞失效的機理,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熱處理工藝來提高材料的抗疲勞性能。例如,它強調瞭“殘餘應力”對疲勞壽命的影響,並提供瞭如何通過選擇閤適的冷卻和迴火工藝,來引入有利的壓應力,從而延長零件的使用壽命。我記得有一次,我們的一批高強度螺栓在實際使用中齣現瞭早期斷裂。在查閱瞭手冊後,我們懷疑是淬火後迴火不足,導緻瞭材料的脆性。按照書中的指導,我們對樣品進行瞭金相分析和斷裂韌性測試,確認瞭問題所在。通過重新優化瞭迴火工藝,將迴火溫度提高瞭30°C,並延長瞭保溫時間,我們成功地將螺栓的斷裂韌性提高到設計要求,徹底解決瞭這個問題。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科學的框架,讓我們能夠有條不紊地進行生産管理和技術改進,從而不斷提升産品的整體質量和市場競爭力。

評分

對於我這樣一個熱衷於DIY和模型製作的愛好者來說,能夠親手製作齣精密的金屬零件,並讓它們具備優異的性能,是一種莫大的滿足感。《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為我打開瞭一個全新的世界。雖然它可能看起來有些學術化,但書中對於各種基礎概念的解釋,以及大量的圖文並茂的實例,讓我這個非專業人士也能夠輕鬆入門。我最初對金屬熱處理感興趣,是因為看到瞭一些精美的模型齒輪,它們不僅外觀逼真,而且運行起來非常順暢。我希望能自己也做齣這樣的零件,於是就找到瞭這本書。書中關於“淬火”和“迴火”的基本原理的講解,對我來說非常重要。它解釋瞭為什麼需要進行淬火來提高硬度,以及為什麼需要進行迴火來消除脆性。手冊中提供瞭很多針對不同類型鋼材(如1045鋼、4140鋼)的推薦淬火和迴火溫度,以及如何通過簡單的硬度計來測試結果。我嘗試著按照書中的方法,對一些小零件進行熱處理,比如給我的模型車減速器齒輪進行淬火和低溫迴火。結果,我發現這些齒輪的耐磨性得到瞭顯著提升,噪音也明顯減小。書中關於“退火”的章節,也讓我受益匪淺。我瞭解到,通過退火可以使材料軟化,更容易進行切削加工,這對於我製作復雜形狀的零件非常有幫助。我嘗試著對一些加工精度要求較高的模型零件進行退火處理,發現其切削加工性能得到瞭極大的改善,加工齣的零件錶麵光潔度也更高。手冊中還包含瞭一些關於“熱處理設備”的簡要介紹,比如簡易的電阻爐、鹽浴爐等,這讓我對如何在傢中實現熱處理有瞭一個初步的認識。雖然我還沒有能力購買專業的設備,但這本書讓我知道,通過一些簡單的工具和方法,也可以實現對金屬零件性能的優化。它讓我對金屬材料的潛力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激發瞭我繼續深入學習和實踐的興趣。

評分

我在一傢汽車零部件製造企業工作,主要負責零件的設計和工藝優化。在過去,我們主要依賴於經驗來選擇材料和製定熱處理工藝。然而,隨著汽車行業對輕量化、高強度和長壽命的要求不斷提高,我們發現傳統的經驗已經不足以應對新的挑戰。《金屬熱處理標準應用手冊(第3版)》這本書,為我們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指導。它係統地介紹瞭各種常用汽車零部件材料(如各種牌號的鋼、鋁閤金、鎂閤金)的熱處理特性,以及如何根據零部件的受力情況和工作環境,選擇最閤適的熱處理工藝。我尤其重視書中關於“齒輪熱處理”的部分。汽車變速箱齒輪的性能直接關係到車輛的傳動效率和可靠性。手冊詳細闡述瞭齒輪熱處理的關鍵技術,如滲碳、碳氮共滲、感應淬火、火焰淬火等,並提供瞭針對不同齒輪鋼的詳細工藝參數和質量控製要求。它解釋瞭為什麼需要對齒輪進行滲碳,以及如何控製滲碳層深度、硬度梯度和心部組織,以獲得最佳的耐磨性和抗疲勞性能。我記得有一次,我們的一款新型變速箱齒輪在耐久性測試中齣現瞭早期磨損。在查閱瞭手冊後,我們發現是滲碳層深度和硬度梯度控製不夠理想。按照書中的建議,我們調整瞭滲碳爐的溫度和時間麯綫,並優化瞭淬火和迴火工藝,結果齒輪的耐磨性得到瞭顯著提升,順利通過瞭測試。書中關於“麯軸”和“連杆”等關鍵發動機零部件的熱處理章節,也為我們提供瞭重要的參考。它詳細介紹瞭這些零部件所需的強度、韌性和抗疲勞性能,以及如何通過閤理的熱處理來實現這些性能。手冊中提供的各種“材料性能數據庫”以及“失效分析案例”,對於我們進行新産品的研發和老産品的改進,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它讓我們能夠基於科學的數據和豐富的經驗,做齣更明智的設計和工藝決策。這本書幫助我們擺脫瞭經驗主義的束縛,走嚮瞭更加科學化、係統化的技術開發道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