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仁喜,刘昌丽 著
图书标签:
  • Autodesk Inventor
  • Inventor Professional
  • 2016
  • 机械设计
  • CAD
  • 中文教程
  • 入门
  • 精通
  • 工业设计
  • 三维建模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15176
版次:4
商品编码:11867028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是美国Autodesk公司全新推出的三维设计系统。利用它能够完成从二维设计到三维设计的转换,因其易用性和强大的功能,它在机械、汽车、建筑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书系统介绍了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的基本功能,以及和其他CAE软件联合进行动力学分析、二次开发、应力分析等内容。本书共分4篇15章。第1篇介绍Inventor的基本功能模块的使用;第2篇介绍减速器的各个零件的设计方法;第3篇介绍减速器部件的装配过程以及其运动模拟、干涉检查和工程图与表达视图的创建方法;第4篇为高级进阶应用篇,介绍了Inventor的应力分析、二次开发以及运动学、动力学仿真等内容。
  本书既可供高等院校机械类、机电类或其他相关专业的师生使用,也可作为普通设计人员以及Inventor爱好者的自学参考资料。

目录

前言
第1篇 功能介绍篇
第1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Inventor简介 2
1.1 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入门 3
1.2 参数化造型简介 5
1.3 Inventor的产品优势 7
1.4 Inventor支持的文件格式 8
1.4.1 Inventor的文件类型 8
1.4.2 与Inventor兼容的文件类型 8
1.5 Inventor 2016工作界面一览 10
1.5.1 草图环境 10
1.5.2 零件(模型)环境 13
1.5.3 部件(装配)环境 14
1.5.4 钣金模型环境 16
1.5.5 工程图环境 17
1.5.6 表达视图环境 19
1.6 模型的浏览和属性设置 20
1.6.1 模型的显示 20
1.6.2 模型的动态观察 22
1.6.3 获得模型的特性 23
1.6.4 选择特征和图元 23
1.7 工作界面定制与系统环境设置 25
1.7.1 文档设置 25
1.7.2 系统环境常规设置 26
1.7.3 用户界面颜色设置 27
1.7.4 显示设置 27
1.8 Inventor项目管理 28
1.8.1 创建项目 29
1.8.2 编辑项目 30
第2章 草图的创建与编辑 32
2.1 草图综述 33
2.2 草图的设计流程 34
2.3 选择草图平面与创建草图 34
2.4 草图基本几何特征的创建 35
2.4.1 点与曲线 35
2.4.2 圆与圆弧 36
2.4.3 槽 38
2.4.4 矩形和多边形 38
2.4.5 倒角与圆角 39
2.4.6 投影几何图元 40
2.4.7 插入AutoCAD文件 40
2.4.8 创建文本 43
2.4.9 插入图像 44
2.5 草图几何图元的编辑 44
2.5.1 镜像与特征 45
2.5.2 偏移、延伸与修剪 46
2.6 草图尺寸标注 48
2.6.1 自动标注尺寸 48
2.6.2 手动标注尺寸 49
2.6.3 编辑草图尺寸 50
2.7 草图几何约束 51
2.7.1 添加草图几何约束 52
2.7.2 草图几何约束的自动捕捉 55
2.7.3 显示和删除草图几何约束 55
2.8 草图尺寸参数关系化 56
2.9 定制草图工作区环境 57
第3章 特征的创建与编辑 59
3.1 基于特征的零件设计 60
3.2 基于草图的简单特征的创建 61
3.2.1 拉伸特征 61
3.2.2 旋转特征 64
3.2.3 孔特征 65
3.3 定位特征 67
3.3.1 基准定位特征 68
3.3.2 工作点 68
3.3.3 工作轴 69
3.3.4 工作平面 70
3.3.5 显示与编辑定位特征 71
3.4 放置特征和阵列特征 72
3.4.1 圆角与倒角 72
3.4.2 零件抽壳 78
3.4.3 拔模斜度 79
3.4.4 镜像特征 80
3.4.5 阵列特征 81
3.4.6 螺纹特征 83
3.4.7 加强筋与肋板 85
3.4.8 分割零件 86
3.5 复杂特征的创建 87
3.5.1 放样特征 87
3.5.2 扫掠特征 91
3.5.3 螺旋扫掠特征 92
3.5.4 加厚偏移特征 94
3.5.5 凸雕特征 95
3.5.6 贴图特征 97
3.6 编辑特征 97
3.6.1 编辑退化的草图以编辑特征 97
3.6.2 直接修改特征 98
3.7 设计元素(iFeature)入门 98
3.7.1 创建和修改iFeature 98
3.7.2 放置iFeature 100
3.7.3 深入研究放置iFeature 102
3.8 表驱动工厂(iPart)入门 103
3.8.1 创建iPart工厂 103
3.8.2 iPart电子表格管理 106
3.9 定制特征工作区环境 107
3.10 实例——参数化齿轮的创建 109
3.10.1 创建参数和草图 109
3.10.2 创建三维模型 110
第4章 部件装配 113
4.1 Inventor的部件设计 114
4.2 零部件基础操作 115
4.2.1 添加和替换零部件 115
4.2.2 旋转和移动零部件 116
4.2.3 镜像和阵列零部件 117
4.2.4 零部件拉伸、打孔和倒角 121
4.3 添加和编辑约束 121
4.3.1 配合约束 122
4.3.2 角度约束 123
4.3.3 相切约束 123
4.3.4 插入约束 124
4.3.5 对称约束 125
4.3.6 运动约束 125
4.3.7 过渡约束 126
4.3.8 编辑约束 126
4.4 观察和分析部件 127
4.4.1 部件剖视图 127
4.4.2 干涉检查(过盈检查) 129
4.4.3 驱动约束 130
4.5 自上而下的装配设计 131
4.5.1 在位创建零件 131
4.5.2 在位编辑零件 132
4.6 衍生零件和部件 133
4.6.1 衍生零件 134
4.6.2 衍生部件 136
4.7 iMate智能装配 137
4.7.1 iMate基础知识 137
4.7.2 创建和编辑iMate 137
4.7.3 用iMate来装配零部件 140
4.8 自适应设计 141
4.8.1 自适应设计基础知识 141
4.8.2 控制对象的自适应状态 144
4.8.3 基于自适应的零件设计 146
4.9 定制装配工作区环境 149
4.10 自适应部件装配范例——剪刀 150
第5章 工程图和表达视图 156
5.1 工程图 157
5.1.1 创建工程图与绘图环境设置 158
5.1.2 基础视图 160
5.1.3 投影视图 162
5.1.4 斜视图 163
5.1.5 剖视图 164
5.1.6 局部视图 167
5.1.7 打断视图 168
5.1.8 局部剖视图 170
5.1.9 尺寸标注 171
5.1.10 技术要求和符号标注 176
5.1.11 文本标注和指引线文本 181
5.1.12 添加引出序号和明细表 183
5.1.13 工程图环境设置 185
5.2 表达视图 187
5.2.1 创建表达视图 188
5.2.2 调整零部件位置 189
5.2.3 精确视图旋转 190
5.2.4 创建动画演示 190
第2篇 零件设计篇
第6章 通用标准件设计 194
6.1 定距环设计 195
6.1.1 实例制作流程 195
6.1.2 实例效果展示 195
6.1.3 操作步骤 196
6.1.4 总结与提示 197
6.2 键的设计 198
6.2.1 实例制作流程 198
6.2.2 实例效果展示 199
6.2.3 操作步骤 199
6.2.4 总结与提示 202
6.3 销的设计 202
6.3.1 实例制作流程 202
6.3.2 实例效果展示 203
6.3.3 操作步骤 203
6.3.4 总结与提示 205
6.4 螺母设计 205
6.4.1 实例制作流程 205
6.4.2 实例效果展示 205
6.4.3 操作步骤 206
6.4.4 总结与提示 208
6.5 螺栓设计 208
6.5.1 实例制作流程 209
6.5.2 实例效果展示 210
6.5.3 操作步骤 210
6.5.4 总结与提示 213
第7章 传动轴及其附件设计 214
7.1 传动轴设计 215
7.1.1 实例制作流程 215
7.1.2 实例效果展示 215
7.1.3 操作步骤 216
7.1.4 总结与提示 219
7.2 轴承设计 219
7.2.1 实例制作流程 219
7.2.2 实例效果展示 219
7.2.3 操作步骤 220
7.2.4 总结与提示 222
7.3 轴承支架设计 222
7.3.1 实例制作流程 223
7.3.2 实例效果展示 223
7.3.3 操作步骤 223
7.3.4 总结与提示 229
第8章 圆柱齿轮与蜗轮设计 231
8.1 大圆柱齿轮设计 232
8.1.1 实例制作流程 232
8.1.2 实例效果展示 233
8.1.3 操作步骤 233
8.1.4 总结与提示 238
8.2 小圆柱齿轮设计 238
8.2.1 实例制作流程 238
8.2.2 实例效果展示 239
8.2.3 操作步骤 239
8.2.4 总结与提示 243
8.3 蜗轮设计 243
8.3.1 实例制作流程 244
8.3.2 实例效果展示 244
8.3.3 操作步骤 244
8.3.4 总结与提示 248
第9章 减速器箱体与附件设计 250
9.1 减速器下箱体设计 251
9.1.1 实例制作流程 251
9.1.2 实例效果展示 251
9.1.3 操作步骤 252
9.1.4 总结与提示 266
9.2 减速器箱盖设计 267
9.2.1 实例制作流程 267
9.2.2 实例效果展示 268
9.2.3 操作步骤 268
9.2.4 总结与提示 276
9.3 油标尺与通气器设计 276
9.3.1 实例制作流程 276
9.3.2 实例效果展示 276
9.3.3 操作步骤 277
9.3.4 总结与提示 278
9.4 端盖设计 279
9.4.1 实例制作流程 279
9.4.2 实例效果展示 279
9.4.3 操作步骤 279
9.4.4 总结与提示 281
第3篇 装配与工程图篇
第10章 减速器装配 285
10.1 传动轴装配 286
10.1.1 装配流程 286
10.1.2 装配效果展示 286
10.1.3 装配步骤 287
10.1.4 总结与提示 291
10.2 小齿轮装配 291
10.3 减速器总装配 292
10.3.1 装配流程 292
10.3.2 装配效果展示 292
10.3.3 装配步骤 293
10.3.4 总结与提示 298
第11章 减速器干涉检查与运动模拟 299
11.1 齿轮传动的运动模拟 300
11.1.1 添加齿轮间的运动约束 300
11.1.2 驱动约束 301
11.1.3 录制齿轮运动动画 302
11.2 减速器的干涉检查 303
11.2.1 剖视箱体以观察干涉 303
11.2.2 检查静态干涉 306
11.2.3 检测运动过程中的干涉 307
11.2.4 检测零部件的接触 308
第12章 减速器工程图与表达视图设计 310
12.1 零件图绘制 311
12.1.1 标准件零件图 311
12.1.2 传动轴零件图 315
12.1.3 下箱体零件图 319
12.1.4 箱盖零件图 325
12.2 装配图绘制 329
12.2.1 传动轴装配图 329
12.2.2 减速器装配图 334
12.3 减速器表达视图 341
12.3.1 效果展示 341
12.3.2 操作步骤 341
12.3.3 爆炸图创建 344
第4篇 高级应用篇
第13章 运动仿真 348
13.1 Inventor2016的运动仿真模块概述 349
13.1.1 运动仿真的工作界面 349
13.1.2 Inventor运动仿真的特点 350
13.2 构建仿真机构 350
13.2.1 运动仿真设置 351
13.2.2 转换约束 351
13.2.3 插入运动类型 353
13.2.4 添加力和力矩 359
13.2.5 未知力的添加 362
13.2.6 修复冗余 363
13.2.7 动态零件运动 364
13.3 仿真及结果的输出 366
13.3.1 运动仿真设置 366
13.3.2 运行仿真 368
13.3.3 仿真结果输出 368
第14章 应力分析 373
14.1 Inventor 2016 应力分析模块概述 374
14.1.1 应力分析的一般方法 374
14.1.2 应力分析的意义 375
14.2 边界条件的创建 376
14.2.1 验证材料 376
14.2.2 力和压力 376
14.2.3 轴承载荷 378
14.2.4 力矩 379
14.2.5 体载荷 379
14.2.6 固定约束 380
14.2.7 销约束 380
14.2.8 无摩擦约束 381
14.3 模型分析及结果处理 381
14.3.1 应力分析设置 381
14.3.2 运行分析 382
14.3.3 查看分析结果 382
14.3.4 生成分析报告 386
14.3.5 生成动画 386
第15章 Inventor二次开发入门 388
15.1 Inventor API概述 389
15.1.1 Inventor API总论 389
15.1.2 Inventor API的分类 389
15.1.3 Inventor API使用入门实例 390
15.2 Inventor VBA开发基础 394
15.2.1 VBA语法小结 394
15.2.2 Inventor VBA工程 403
15.2.3 Inventor VBA代码模块 407
15.3 插件(Add-In) 408
15.3.1 创建插件 408
15.3.2 为插件注册 413
15.4 学徒服务器(Apprentice Server) 416
15.4.1 学徒服务器简介 416
15.4.2 实例——部件模型树浏览器 417
15.5 综合实例——文档特性访问 421
15.5.1 读取文档特性 421
15.5.2 修改特性值 424

前言/序言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图书简介 一、 走向三维世界的邀请函:开启您的Inventor专业之旅 在这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三维建模与数字制造已成为推动工业设计、产品开发和工程创新的核心驱动力。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作为业界领先的三维机械设计软件,以其强大的功能、直观的操作界面和无缝的集成能力,为广大设计师、工程师和技术爱好者打开了通往精湛三维世界的大门。本书——《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正是您踏上这条精彩旅程最可靠的向导。 我们深知,无论您是刚刚接触三维设计的新手,还是希望深化Inventor技能的进阶用户,都渴望找到一本能够系统讲解软件功能、覆盖实际应用场景、并且易于理解和掌握的教程。《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正是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精心打造。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软件菜单和命令,而是以“从入门到精通”为核心理念,遵循循序渐进的学习路径,力求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的方式,真正掌握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的核心技术和高级应用。 二、 为什么选择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 探索软件的核心价值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不仅仅是一款建模工具,它更是一个集成了参数化三维设计、装配管理、工程图绘制、应力分析、运动仿真、鈑金设计、焊接设计、管路设计、电缆和线束设计等强大功能的综合性工程解决方案。其核心价值在于: 强大的参数化建模能力: 允许用户通过修改参数来驱动模型的变化,实现设计的灵活性和可追溯性,大大缩短设计周期。 智能化的装配管理: 能够高效地创建和管理复杂的装配体,支持约束驱动的装配,并能进行干涉检查和碰撞检测。 严谨的工程图绘制: 能够根据三维模型自动生成标准的工程图,包括各种视图、尺寸标注、公差、形位公差等,确保设计意图的准确传达。 先进的仿真分析功能: 集成了有限元分析(FEA)工具,可以对模型进行静态应力分析、模态分析、屈曲分析等,帮助用户在设计早期发现潜在的设计缺陷,优化结构强度和刚度。 生动的运动仿真: 能够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过程,观察运动轨迹、速度、加速度,并检测运动中的干涉,为机械机构的设计提供直观的验证。 专业化的模块支持: 提供了专门针对鈑金、焊接、管路、电缆和线束等领域的工具集,极大地提高了这些专业设计的效率和准确性。 数据管理与协同: 与Autodesk Vault等数据管理软件集成,为团队协作和项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本书将深入剖析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的这些核心价值,并结合实际案例,让您充分理解软件的强大之处,并学会如何将这些功能融会贯通,应用于您的实际工作中。 三、 本书内容架构:系统、全面、实用的学习路径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采用清晰、逻辑性强的章节组织,确保学习过程的连贯性和深度。本书内容涵盖了从最基础的界面认知到高级的应用技巧,力求做到“面面俱到”: 第一部分: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入门篇——打下坚实基础 初识Inventor: 详细介绍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的安装、启动、用户界面布局、菜单栏、工具栏、浏览器、绘图窗口等基本构成,帮助您快速熟悉软件的操作环境。 基础概念与工作流程: 讲解Inventor的核心设计理念,如三维实体建模、参数化设计、工作平面、草图绘制等,并梳理Inventor从草图到零件、零件到装配、装配到工程图的标准工作流程。 草图绘制基础: 深入讲解草图环境中的各种绘图工具(直线、圆、弧、矩形、多边形等)、约束(尺寸约束、几何约束)的应用,以及草图编辑和优化技巧,这是构建三维模型的第一步,至关重要。 零件建模基础: 学习如何基于草图创建三维实体,包括拉伸、旋转、扫描、放样等基本建模命令。同时,掌握倒角、圆角、抽壳、阵列、镜像等常用的特征编辑命令,以及如何使用尺寸和参数驱动模型的修改。 常用特征与实体操作: 进一步学习孔、螺纹、筋板、圆顶等常用建模特征,以及组合、分割、切割等实体操作,让您能够绘制出更复杂、更精细的零件模型。 第二部分: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进阶篇——深化建模技能 高级零件建模技巧: 探索组合建模、多实体建模、扫掠阵列、扫描阵列等高级建模技术,应对更具挑战性的设计任务。 装配建模详解: 掌握Inventor装配环境的强大功能,包括如何插入零件、创建装配约束(重合、平行、角度、对称等)、编辑装配体、管理零部件、使用子装配等。 智能装配与自动化: 学习如何利用Inventor的智能装配功能,如自动约束、零部件放置工具等,提升装配效率。 零部件替换与简化: 掌握如何方便地替换装配中的零部件,以及如何通过简化表示(LOD)来提高大型装配体的性能。 工程图绘制与标注: 详细介绍Inventor工程图模块的强大之处,如何生成基础视图(投影视图、剖视图、局部视图等),如何添加尺寸标注、公差标注、形位公差、粗糙度标注,以及如何创建明细表(BOM)和零件列表。 工程图模板与自定义: 学习如何创建和使用自定义的工程图模板,设置标题栏、图框等,以符合企业标准。 第三部分: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高级应用篇——拓展设计边界 鈑金设计: 学习Inventor强大的钣金设计功能,包括创建折弯、展开、折叠、冲压等操作,以及如何生成相应的钣金工程图。 焊接设计: 掌握Inventor的焊接功能,如何创建焊接符号、焊缝、焊接特征,并生成包含焊接信息的工程图。 管路设计: 详细讲解Inventor的管路设计模块,如何创建管道、管件、管接头,生成管路网络,并输出相关的管道清单。 电缆和线束设计: 探索Inventor在电缆和线束设计方面的应用,如何布置导线、连接器,生成线路图和线束清单。 应力分析与仿真: 学习如何使用Inventor内置的应力分析工具,对零件和装配体进行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等,优化设计强度,预测潜在故障。 运动仿真与机构分析: 掌握Inventor的运动仿真功能,模拟机械系统的运动过程,检测干涉,分析运动学参数,为机构设计提供直观的验证。 表面建模: 介绍Inventor的曲面建模工具,用于创建复杂、自由形态的曲面,满足特定设计需求。 iLogic与参数化设计自动化: 深入讲解iLogic的应用,通过编程的方式实现设计规则的自动化,大幅提升设计效率和一致性。 第四部分:实战案例与技巧提升 综合实战案例: 精选多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典型设计案例,涵盖机械零件、装配体、钣金件、管路系统等,引导读者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亲手完成实际设计项目。 Inventor技巧与经验分享: 总结Inventor使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提供高效工作技巧、快捷键应用、性能优化建议等,帮助读者事半功倍。 与其他Autodesk软件的集成: 简要介绍Inventor与AutoCAD、Revit、Navisworks等Autodesk软件的数据交换与协同工作方式。 四、 谁适合阅读本书?—— 您的专属设计伙伴 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非常广泛,无论您是: 机械设计初学者: 渴望系统学习三维CAD软件,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在校学生: 学习机械设计、工业设计、工程类专业的学生,希望掌握现代工业设计工具。 已使用其他CAD软件的用户: 希望转学Inventor,或者拓展Inventor技能,以应对更复杂的设计挑战。 产品设计师和工程师: 需要提升产品设计的效率和质量,优化产品性能。 模具设计人员: 需要进行零件和模具的三维设计。 制造业从业者: 希望了解和应用先进的三维设计和制造技术。 对三维建模和产品设计感兴趣的爱好者: 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学习一门实用的设计技能。 五、 阅读本书,您将获得什么?—— 从新手到专家的蜕变 阅读《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您将不仅仅是学习到软件的操作技巧,更重要的是: 建立扎实的三维设计思维: 理解参数化建模的精髓,掌握从概念到实体模型的完整流程。 掌握Inventor的核心功能: 熟练运用Inventor进行零件设计、装配设计、工程图绘制等。 提升专业设计能力: 学习鈑金、焊接、管路、电缆等专业设计模块的应用。 学会分析和优化设计: 掌握应力分析和运动仿真的基本方法,进行科学的设计决策。 提高工作效率: 学习iLogic等自动化工具,掌握高效的设计技巧。 自信应对实际设计项目: 通过丰富的案例实践,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 掌握学习Inventor的有效方法,能够快速适应软件更新和新技术。 六、 结语:迈出您的三维设计新步伐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更是一段精心设计的学习旅程。我们相信,通过本书系统的讲解和大量的实例演示,您将能够充分发掘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的强大潜力,在三维设计的道路上,从容起步,稳步前行,最终达到精通的境界。让我们一同开启这段精彩的三维设计探索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工业设计专业的学生,一直以来都在寻找一本能够真正引领我进入专业三维建模殿堂的书籍。《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这个书名,虽然听起来有些“硬核”,但恰恰是我目前最需要的。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将Inventor在工业设计领域的应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比如,它在曲面建模方面是否有深入的讲解?在产品外观设计中,如何利用Inventor的自由形态工具来创建流畅、富有美感的造型?对于材质、灯光和渲染方面,是否有介绍如何利用Inventor的内置功能或者与其他软件配合,来制作出逼真的产品效果图?我更希望的是,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产品结构设计、爆炸图生成、以及在设计过程中如何考虑材料、工艺和成本等方面的指导。如果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业产品设计案例,并且详细展示其建模过程和设计思路,那将对我非常有帮助,能够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真正地转化为实践能力,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这本书《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的出现,对我这样一位对产品开发流程充满好奇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份期待已久的礼物。我并非专业设计师,但对如何将一个创意变成可以触碰的实体一直充满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不仅仅停留在软件操作层面,而是能引导我理解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Inventor扮演的角色。比如,它如何帮助实现概念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 Inventor的参数化设计和装配功能如何支持多学科协作?我更想知道,在产品迭代和改进的过程中,Inventor的强大修改能力如何体现,又该如何利用它来快速验证新的设计方案?如果书中能够介绍一些关于Inventor在产品文档管理、工程图绘制自动化、甚至是在与制造环节对接方面的信息,那就再好不过了。我期待这本书能让我明白,Inventor不仅仅是一个三维建模工具,更是连接创意与现实的桥梁,能够让我更直观地理解产品从无到有的整个生命周期。

评分

《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说实话,我拿到手之后,最吸引我的反而不是那些操作技巧,而是它潜在的“思维方式”引导。我从事的行业对产品设计要求很高,但之前一直用的是一些比较传统的CAD软件,感觉在效率和精度上总有些不尽如人意。Inventor作为一款专业的参数化三维设计软件,其核心魅力在于其智能化的建模和设计流程。我迫切地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剖析Inventor的设计理念,比如如何通过参数来驱动模型变化,如何利用零部件库和iLogic实现设计的自动化,以及如何构建复杂的装配关系。我希望它不仅仅是教我“怎么做”,更能让我理解“为什么这么做”,从而培养出真正属于Inventor的设计思维。如果书中能够通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复杂模型案例,一步步地展示出作者是如何从概念构思到最终成品的,那将是对我最大的启发。我期待这本书能帮助我摆脱低效的重复劳动,用更智能、更高效的方式完成设计任务,从而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评分

我是一个有着多年机械设计经验的资深工程师,虽然对AutoCAD等软件非常熟悉,但一直没有深入接触过Inventor。最近公司开始推行Inventor作为主要的设计工具,所以急需一本能够快速上手并掌握其精髓的书籍。《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更侧重于Inventor在复杂机械零部件设计、大型装配体管理、以及工程图绘制方面的强大功能。比如,如何高效地进行钣金件设计?在多体设计方面,Inventor有哪些独特的优势?我特别想了解它在运动仿真和应力分析方面的能力,这对于验证设计的可靠性和优化性能至关重要。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Inventor与其他工程软件(如FEA软件)的集成应用,或者关于如何利用Inventor进行PDM/PLM系统集成的信息,那将对我非常有价值。我期待这本书能够让我迅速适应Inventor的工作流程,并且能够充分发挥其在提高设计效率、保证设计质量方面的潜力。

评分

刚拿到这本《Autodesk Inventor Professional 2016中文版从入门到精通》,还没来得及细看,但从书的装帧和目录看,就已经给了我极大的信心。我是一名机械设计领域的新手,一直想系统地学习Inventor,市面上看了不少资料,但很多都过于零散或者讲得不够深入。这本书的厚度,以及“从入门到精通”的字样,让我看到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路径。我尤其期待它在基础建模部分能讲解得细致一些,比如草图绘制的各种约束技巧,以及零件设计中常用命令的原理和应用场景。我希望作者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配以丰富的图例,把我这个菜鸟从零开始领进门。对于高级功能的讲解,我也充满期待,比如装配约束的设置、零件之间的配合逻辑、以及可能涉及到的参数化设计和自由形态建模。当然,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实际案例的演示,那就更好了,能够让我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加速我的成长。目前我只能说,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在Inventor学习之路上拨云见日的希望,期待它成为我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伙伴。

评分

还没学!先放着

评分

好好学习

评分

快递小哥很好

评分

质量不错。还没详细看

评分

内容很丰富,操作也大体上没问题,搭配实例也很好,但是纸质很薄一撕就破

评分

The book is really good. Paper is good, the contents is very detail and useful! A happy shopping online!

评分

有点小贵,也不是彩图,纸张很薄!

评分

~~~~~~~~~~~~~~~~~~~~~~

评分

还可以吧!入门可以但说精通觉得例子不是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