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上海陆家嘴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编
图书标签:
  • 陆家嘴
  • 城市规划
  • 上海
  • 房地产
  • 经济发展
  • 90年代
  • 21世纪
  • 中国城市化
  • 金融中心
  • 总体规划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84484
版次:1
商品编码:11877768
包装:精装
丛书名: 上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规划和建设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1
字数:448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记录的是陆家嘴地区2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里程,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城市设计、开发实践、功能实现、城市形象五个分册。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介绍了陆家嘴今昔对比,规划历程及演变,意义和影响、经验与思考,还从专家视角对其进行解读,附录部分的大事记,还对陆家嘴的开发建设进行了盘点。

目录

寄语陆家嘴
编者序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规划历程及演变
第三章 陆家嘴金融贸易区规划
第四章 陆家嘴规划的意义和影响
第五章 陆家嘴规划的经验与思考
专家视角
大事记
后记

前言/序言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宏大叙事,聚焦于中国经济改革开放浪潮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上海陆家嘴,如何从一片滩涂蜕变为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壮丽画卷。本书以“总体规划”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1990年至2015年间,陆家嘴地区在国家战略、城市发展、产业布局、空间形态以及居民生活等多个维度上所经历的深刻变革与前瞻性规划。它并非仅仅罗列数据与政策,而是通过详实的史料、生动的案例和深刻的洞察,勾勒出陆家嘴发展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脉搏。 第一部分:时代背景与战略擘画——陆家嘴崛起的宏观坐标 本书的开篇,首先将读者带回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彼时,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关键时期,国家将目光投向了浦东这片充满潜力的土地。陆家嘴,作为浦东开发开放的核心区域,承载着国家赋予的特殊使命——建设中国自己的金融中心。本部分将详细阐述这一战略决策的时代背景、决策过程以及其所蕴含的深远意义。我们将深入探究,在当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中央和上海市如何形成共识,确定陆家嘴的发展定位,并为其量身定制一系列超前的发展规划。 时代呼唤与历史机遇: 梳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分析上海作为中国经济龙头的历史地位与潜力,以及将浦东开发提升至国家战略层面的必然性。 “浦东开发,浦西腾飞”的战略棋局: 剖析上海城市发展整体规划中,浦东开发,特别是陆家嘴金融区建设所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其与浦西老城区的协同发展理念。 国家级战略的落地与推动: 详细介绍国家和上海市政府为推动陆家嘴发展所出台的一系列重要政策、法规和金融改革措施,例如设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这些举措如何为陆家嘴的金融集聚奠定基础。 国际经验的借鉴与本土化创新: 分析陆家嘴规划在借鉴纽约华尔街、伦敦金融城等国际金融中心经验的基础上,如何结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进行创新性的本土化实践。 第二部分:规划蓝图与空间演进——勾勒陆家嘴的城市肌理 一个世界级金融中心的崛起,离不开科学而富有前瞻性的总体规划。本部分将聚焦陆家嘴在1990年至2015年间不同发展阶段的总体规划演变,以及这些规划如何在空间层面塑造了陆家嘴的独特城市景观。从最初的“金十字”构想,到后来的金融区、贸易区、航运服务区等功能的细化,再到滨江区域的开放与品质提升,本书将层层剥开陆家嘴空间发展的脉络。 从滩涂到“金十字”:早期规划的愿景: 回顾陆家嘴最初的规划设想,如何在高起点上规划出一片未来金融核心区的雏形,以及“金十字”的地理和功能意义。 功能分区的精细化与拓展: 详细梳理陆家嘴不同阶段的功能定位调整,例如从单纯的金融区向集金融、贸易、航运、科技研发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区域发展,以及各功能区块的布局逻辑。 天际线的塑造与标志性建筑的崛起: 重点分析陆家嘴标志性建筑,如东方明珠、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大厦等,在规划中的地位与作用。它们不仅是城市高度的象征,更是金融实力与开放精神的体现。本书将探讨这些建筑的设计理念、建设过程以及其对陆家嘴整体形象的贡献。 交通体系的构建与人居环境的优化: 深入分析陆家嘴交通网络的规划,包括轨道交通、道路系统、过江隧道等,如何支撑金融区的运行效率。同时,也将关注滨江开放空间、绿地系统、休闲设施等规划,探讨如何在高效的金融区中融入宜人的城市生活。 规划实施中的挑战与应对: 探讨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挑战,例如土地开发、环境保护、历史遗留问题等,以及政府如何通过政策调整、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来克服这些困难。 第三部分:产业集聚与创新驱动——陆家嘴的金融生态系统构建 金融中心的本质在于其强大的金融服务能力和活跃的金融市场。本书将深入剖析陆家嘴在20年间如何吸引、培育和集聚各类金融机构,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金融生态系统。从传统银行、证券、保险,到新兴的基金、信托、租赁,再到金融科技的萌芽,陆家嘴的产业集聚过程充满了创新与活力。 金融机构的招商引资与总部经济: 详细介绍陆家嘴如何通过一系列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设立区域总部或分支机构,形成强大的金融集聚效应。 资本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重点关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等金融基础设施在陆家嘴的发展历程,以及它们如何为中国资本市场的规范化、国际化发展贡献力量。 新兴金融业态的培育与发展: 探讨基金管理、资产管理、租赁、融资租赁、消费金融等新兴金融业态在陆家嘴的兴起与壮大,以及它们如何丰富陆家嘴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金融科技的引入与探索: 关注陆家嘴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早期探索与实践,例如在支付、清算、数据服务等方面的创新,以及其对未来金融发展的影响。 金融服务与实体经济的联动: 强调陆家嘴金融中心并非孤立发展,而是与上海乃至全国的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高科技产业、服务业等形成了紧密的联动关系,为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人才的引进与培养: 分析陆家嘴如何吸引和留住全球顶尖金融人才,以及为金融从业者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第四部分:经验总结与未来展望——陆家嘴的启示与前行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的最后一章,将对过去25年的发展历程进行系统性的总结和反思。通过对陆家嘴总体规划实施成效的评估,提炼出其发展的成功经验和需要改进的方面,并在此基础上,展望陆家嘴在新的历史时期,特别是进入2015年之后,如何应对全球金融格局的变化,继续巩固和提升其国际竞争力,探索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规划成功经验的提炼: 总结陆家嘴规划在战略引领、空间塑造、产业驱动、机制创新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区域的发展提供借鉴。 发展中的挑战与不足: 客观分析陆家嘴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例如与其他国际金融中心的竞争、金融风险的防范、区域协调发展等问题。 向更高质量发展的迈进: 探讨陆家嘴在2015年之后,如何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例如在创新能力、风险管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方面的深化发展。 面向全球金融格局的再定位: 结合全球金融中心发展的新趋势,思考陆家嘴如何在新时期把握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提升其国际影响力和辐射力。 “中国梦”与陆家嘴的时代新篇章: 将陆家嘴的发展融入更宏大的“中国梦”叙事中,探讨其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窗口和缩影,如何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总而言之,《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是一部关于城市梦想、时代变革与规划智慧的史诗。它不仅是记录陆家嘴发展的历史档案,更是理解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城市规划理念以及金融中心建设规律的宝贵参考。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深刻认识到,一个现代化国际金融中心的崛起,是无数决策者、建设者和时代机遇共同作用下的壮丽成果,是对“中国速度”和“中国智慧”的生动诠释。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的书名时,一股强烈的探索欲望油然而生。陆家嘴,这个名字本身就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传奇,而“1990-2015”这个时间跨度,则精确地指向了它从崛起走向辉煌的关键时期。我一直对城市的发展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像陆家嘴这样,在短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案例,更是让我想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逻辑。而“总体规划”这一部分,无疑是揭示这一切的钥匙。我希望在这本书的第一分册中,能够看到,在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陆家嘴的规划者们是如何构思未来的?是如何将一张张白纸变成高楼林立、金融机构云集的现代化区域?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规划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是否会展现不同规划方案的比较和最终的决策过程?我特别好奇,在规划过程中,是如何处理交通、配套、景观等方面的关系的,又是如何为未来的发展预留空间的?这本“总体规划”分册,对我来说,将是一次对城市发展智慧的深度学习。

评分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个书名,自带一种浪漫而宏大的气息。我一直以来都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尤其是近现代的发展轨迹充满好奇。陆家嘴,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为耀眼的城市名片之一,其背后一定隐藏着无数的智慧与汗水。而“总体规划”这四个字,更是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它将带领我们深入了解,是什么样的宏观设想和科学规划,铸就了今日陆家嘴的辉煌。我迫切地想知道,在1990年至2015年这段中国经济腾飞的黄金时期,陆家嘴的总体规划是如何一步步演进的?它是否经历了多次 Revision?当时的规划者们,是如何预判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将其体现在具体的规划图纸上的?书中是否会涉及如何平衡金融中心的功能定位与城市生活的需求?如何在高密度开发的同时,兼顾绿化和公共空间?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以一种严谨又不失生动的方式,为我揭示陆家嘴从蓝图到现实的宏伟进程,它将不仅仅是一份规划报告,更是一部关于城市梦想与现实交织的史诗。

评分

翻开《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的瞬间,仿佛被一股时代的洪流裹挟,思绪瞬间穿越回那个风起云涌的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一直对中国近现代城市发展史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上海这座城市,它总有一种魔力,将历史的沉淀与未来的憧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陆家嘴,这个曾经的滩涂之地,在短短二十余年间,蜕变成了世界闻名的金融中心,这其中的故事,无疑是激动人心的。我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在国家政策的引导、资本的涌入以及无数建设者挥洒汗水的同时,那一个个宏大的“总体规划”是如何一步步勾勒出这片未来天际线的。书名中的“梦缘”二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这背后是否隐藏着无数个人的梦想与奋斗,他们又是如何与这片土地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编织了这幅壮丽的画卷?尤其是“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暗示着后续的章节将从更细致的维度展开,而这一册,无疑是整个宏大叙事的基石,它承载着最初的蓝图和愿景,奠定了陆家嘴未来发展的方向和格局。我期待着书中能呈现出那些鲜为人知的决策过程、不同方案的碰撞与取舍,以及规划背后蕴含的深刻思考。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城市建设的书,更是一部关于梦想、关于时代、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史诗。

评分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本书的书名,就足以让我产生强烈的阅读冲动。陆家嘴,这个在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版图中都举足轻重的名字,它的崛起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传奇。而“总体规划”这部分,更是直击了我对城市发展最核心的兴趣点。我一直认为,任何一座伟大的城市,都离不开清晰而前瞻的规划。我迫切地想在这本书的第一分册中,找到答案:在1990年至2015年这二十五年间,陆家嘴的规划者们,是如何用智慧和远见,勾勒出这片未来金融中心的蓝图?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在规划过程中,是如何考虑产业的集聚与分散、交通的便捷与疏导、空间的利用与拓展的?我希望能够从中看到,在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纸背后,是如何蕴含着对城市未来的深刻理解和对人居环境的积极考量。这本“总体规划”分册,对我而言,将是一次关于城市梦想如何被科学规划所实现的深度探索。

评分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个书名,瞬间勾起了我对这座金融巨擘诞生初期的无限遐想。陆家嘴的故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奇迹,更是一个关于梦想、关于远见、关于城市规划的伟大实践。我一直对城市规划的逻辑和发展过程非常着迷,因此,“总体规划”这个关键词,让我觉得这本书直击了陆家嘴崛起的核心。我迫切地想要了解,在1990年到2015年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里,究竟是怎样的规划理念和蓝图,为陆家嘴的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在规划初期,是如何对这片土地进行定位和功能划分的?是如何考虑产业集聚、交通疏导、公共设施配套的?我期待能够从书中看到,那些规划图纸背后的思考,那些在决策过程中,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又如何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保持规划的科学性和前瞻性。这本“总体规划”分册,无疑是理解陆家嘴传奇不可或缺的起点。

评分

《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个书名,在我看来,就已经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序曲。它不仅仅是记录一座金融城的崛起,更像是在讲述一个关于梦想如何落地生根、最终绽放光芒的故事。“陆家嘴”三个字,承载了无数人的期望与汗水;而“梦缘”二字,则道出了其中蕴含的情感与连接。我尤其关注“总体规划”这一部分,因为我知道,任何一座伟大城市的诞生,都离不开前瞻性的规划和清晰的蓝图。我期待在这本书的第一分册中,能够看到陆家嘴从无到有、从区域规划到全球瞩目的发展历程中的那些核心规划理念和战略决策。我想深入了解,在1990年到2015年这关键的二十五年里,究竟是哪些规划指导思想,支撑起了这片土地的飞速发展?是借鉴了国际经验,还是开创了中国模式?书中是否会详细阐述交通、商业、住宅、绿化等各个方面的布局如何协同发展?它会不会揭示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如何平衡土地利用、人口承载以及环境保护之间的复杂关系?我坚信,这本“总体规划”分册,将为理解陆家嘴的成功提供最根本的逻辑和最系统的依据,它不仅是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的案头必备,更是每一个关心中国城市发展的人的必读之作。

评分

当我得知《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本书的存在时,我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陆家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称,它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发展的一个缩影,一个象征。而“总体规划”这部分,则是我最想深入了解的。我一直认为,一个宏大规划的背后,必然凝聚着无数人的智慧和心血。我期待在这本书的第一分册中,能够看到,在1990年到2015年这段时期,陆家嘴的总体规划是如何一步步成形、发展并最终指导了这片区域的建设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当时的规划者们是如何结合国家战略、区域特点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来制定这些宏伟蓝图的?它是否会涉及到,在规划过程中,如何处理好金融中心建设与城市功能的有机结合?我特别想了解,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规划是如何保持其生命力和适应性的。这本“总体规划”分册,将为我提供一个理解陆家嘴崛起过程的根本性视角。

评分

当我看到《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这本书时,我的脑海中立即浮现出那些高耸入云的建筑,以及黄浦江畔繁华的景象。陆家嘴的故事,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引人注目的城市发展篇章之一,而“总体规划”无疑是这个故事的开端和骨架。我一直对城市规划背后的逻辑和思考过程非常着迷,因此,这本“第1分册”对我来说意义非凡。我想知道,在那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究竟是怎样的规划蓝图,描绘了陆家嘴的未来?书中所呈现的“总体规划”,是否会包含对土地利用、产业布局、交通网络、公共空间等方面的详细阐述?它又将如何解释,在短短二十余年间,这片曾经的农田和旧工厂,能够蜕变成世界级的金融中心?我尤其好奇,在制定这些规划的过程中,是否经历过激烈的讨论,是否面临过重大的抉择,又是在怎样的理念指导下,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陆家嘴?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本历史文献,更是一堂关于城市梦想如何被科学规划所实现的生动课程。

评分

当我看到《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时,我的思绪立刻被拉回到那个中国经济风起云涌的年代。陆家嘴,这个名字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和无限的可能。而“总体规划”这个词,则让我看到了这本书的深度和价值所在。我一直对城市发展中的规划环节非常感兴趣,因为我知道,一个城市的未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规划的前瞻性和科学性。我希望在这本书的第一分册中,能够深入了解,在1990年至2015年这段关键的时期,陆家嘴的总体规划是如何被制定和实施的?它是否遵循了某种特定的发展模式?在规划过程中,是如何平衡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书中是否会展示不同时期的规划图纸,以及这些规划是如何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调整和演进的?对于我来说,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一片土地的开发,更是关于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一次成功的规划范例的学习。

评分

当我拿到《梦缘陆家嘴(1990-2015 第1分册 总体规划)》时,我首先被其沉甸甸的质感所吸引,仿佛握住了一块凝聚着历史分量的砖石。陆家嘴的变迁,对于我这样的上海本地人来说,是一种切身的感受,从孩提时代的遥望,到如今身处其中,那种震撼与自豪是难以言表的。而这本“总体规划”分册,对我而言,更像是揭示了这场伟大变革的“天书”。我渴望了解,在那些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拔地而起之前,在那些金融巨头纷至沓来之前,这片土地的规划是如何进行的?是否存在过不同的设想?那些关键性的决定,又是基于怎样的考量?“1990-2015”这个时间跨度,正是我亲眼见证陆家嘴崛起的黄金时代,这本书将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得以深入理解,那些改变城市面貌、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宏伟规划,是如何被构思、被审批、被实施的。我想知道,在那个充满变革的年代,规划者们是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城市功能、生态环境以及人文关怀的?书中是否会穿插一些当年的老照片、手绘图,甚至是规划师们的访谈,来还原那个充满活力的年代?这无疑会是一次关于城市梦想与现实交织的精彩解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