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作者是一綫的花藝設計師,書中偏重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從花材的選擇到插花的步驟都考慮到讀者的實際情況;因此,不需要特殊的花材工具和專門的花藝技巧,隻需要一點點巧妙的心思,就能變換著新的花樣,扮靚傢居每一天!讓懂得生活的你輕鬆簡單玩轉花花世界。
在《我的插花日記》之後,《我的插花故事》是秦老師華麗轉身,攜愛子梧桐,腦洞大開、創意十足之作。書中除瞭一貫精美的花藝教學之外,更多的是透過花藝本身,體現秦老師和梧桐生活的點滴。《我的插花故事》比起《我的插花日記》多瞭一點人情味,一點故事的節奏感。希望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在增進插花技術的同時,也能感受到秦老師最近的甜酸苦辣和人生變化。
希望大傢能到美美的花藝中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
本書以人生曆程為軸綫,以婚姻作為本書轉摺點,單身花藝設計以營造氛圍、體現個性為主,婚後花藝設計以慶祝結婚周年紀念為主題進行不同的創作。這類花藝構想在市麵上並不多見,貫穿人生的曆程,能吸引更多讀者的青睞。在《我的插花日記》的基礎上,更進一步著重講解不同花器的應用方式,介紹更多花藝技巧,滿足讀者更深的閱讀需要。
單身花藝以不同的情感分類,整體內容注重感覺的錶達,有點唯美,有點感性,有點特立獨行。每一款作品都鮮明而獨立,就正如單身的時候,未來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年輕而富有活力,拼搏而勇敢嘗試。其中,有部分作品更是顛覆瞭花藝一貫優雅清麗的印象,融入瞭哥特式、暗黑等不常見的風格元素,令人吃驚,也讓人耳目一新。
婚後的花藝主要以不同的婚齡作為紀念日的主題進行創作,整體內容注重實用。就算是把作品用在其他節慶,例如壽宴、婚宴上也十分適閤。作品也很注重可操作性,本節作品融入瞭一些小技巧,能讓普通的花材富於變化。在融會貫通之後,可以自己再進行開發創作屬於自己特色的花藝。
孩子部分的章節將部分常用的技巧抽瞭齣來,做一個小巧的花藝作品,突顯該技巧呈現的視覺效果。裏麵更有秦老師和梧桐的親子照,聽秦老師和梧桐講他們和花花之間的故事。最後是秦老師從業以來的優秀作品展示。
秦莎,《我的插花日記》作者,原為服裝公司平麵設計師,因對花藝有濃厚興趣,為花草毅然辭去原來的工作,報讀瞭香港插花藝術學院,學習花藝,努力成為一名專業的花藝師,並創立瞭簡花藝。她的花藝在注重時尚優雅搭配的同時,又帶有自然隨意之感,是區彆於其他花藝的一種獨特的存在。
前言┄┄┄┄┄┄┄┄┄┄┄┄┄┄┄┄┄┄┄┄┄┄┄┄006
花材┄┄┄┄┄┄┄┄┄┄┄┄┄┄┄┄┄┄┄┄┄┄┄┄008
器皿┄┄┄┄┄┄┄┄┄┄┄┄┄┄┄┄┄┄┄┄┄┄┄┄009
技巧┄┄┄┄┄┄┄┄┄┄┄┄┄┄┄┄┄┄┄┄┄┄┄┄010
工具┄┄┄┄┄┄┄┄┄┄┄┄┄┄┄┄┄┄┄┄┄┄┄┄012
獨奏麯┄┄┄┄┄┄┄┄┄┄┄┄┄┄┄┄┄┄┄┄┄┄┄014
酒鬼┄┄┄┄┄┄┄┄┄雞尾酒杯花┄┄┄┄┄┄┄┄┄┄016
高冷┄┄┄┄┄┄┄┄┄冰感花瓶┄┄┄┄┄┄┄┄┄┄┄020
多肉風┄┄┄┄┄┄┄┄多肉矮瓶花┄┄┄┄┄┄┄┄┄┄024
輕奢華┄┄┄┄┄┄┄┄歐式玻璃瓶花┄┄┄┄┄┄┄┄┄028
腹黑┄┄┄┄┄┄┄┄┄哥特風格花藝┄┄┄┄┄┄┄┄┄032
洗滌┄┄┄┄┄┄┄┄┄玻璃盆花┄┄┄┄┄┄┄┄┄┄┄036
綠茶┄┄┄┄┄┄┄┄┄葉材花泥┄┄┄┄┄┄┄┄┄┄┄040
燭光晚餐┄┄┄┄┄┄┄┄燭颱花┄┄┄┄┄┄┄┄┄┄┄044
小太陽┄┄┄┄┄┄┄┄┄嚮日葵瓶花┄┄┄┄┄┄┄┄┄048
環保┄┄┄┄┄┄┄┄┄花盒花┄┄┄┄┄┄┄┄┄┄┄┄052
毛絨絨┄┄┄┄┄┄┄┄┄高腳花盤┄┄┄┄┄┄┄┄┄┄056
女神範┄┄┄┄┄┄┄┄┄馬蹄蓮手花┄┄┄┄┄┄┄┄┄060
餘香┄┄┄┄┄┄┄┄┄毛邊鬱金香花束┄┄┄┄┄┄┄┄064
涼拌┄┄┄┄┄┄┄┄┄塔狀花┄┄┄┄┄┄┄┄┄┄┄┄068
緬懷┄┄┄┄┄┄┄┄┄純白花藝┄┄┄┄┄┄┄┄┄┄┄072
田園┄┄┄┄┄┄┄┄┄中式竹籃花┄┄┄┄┄┄┄┄┄┄076
居傢┄┄┄┄┄┄┄┄純色玻璃瓶花┄┄┄┄┄┄┄┄┄┄080
童話┄┄┄┄┄┄┄┄┄異形玻璃瓶花┄┄┄┄┄┄┄┄┄084
心路┄┄┄┄┄┄┄┄┄海洋風格瓶花┄┄┄┄┄┄┄┄┄088
頓悟┄┄┄┄┄┄┄┄┄日式風格花藝┄┄┄┄┄┄┄┄┄094
圓舞麯
一年紙婚┄┄┄┄┄┄┄┄┄包裝紙花┄┄┄┄┄┄┄┄┄100
二年棉婚┄┄┄┄┄┄┄┄┄草編花籃┄┄┄┄┄┄┄┄┄104
三年皮革婚┄┄┄┄┄┄┄┄裝飾花泥┄┄┄┄┄┄┄┄┄108
四年絲婚┄┄┄┄┄┄┄┄枯木造型花藝┄┄┄┄┄┄┄┄112
五年木婚┄┄┄┄┄┄┄┄┄竹筒花┄┄┄┄┄┄┄┄┄┄116
六年鐵婚┄┄┄┄┄┄┄┄┄鳥籠花┄┄┄┄┄┄┄┄┄┄120
七年銅婚┄┄┄┄┄┄┄┄頹廢風格花藝┄┄┄┄┄┄┄┄124
八年陶婚┄┄┄┄┄┄┄┄┄劍山插花┄┄┄┄┄┄┄┄┄128
九年柳婚┄┄┄┄┄┄┄┄┄特殊造型花┄┄┄┄┄┄┄┄132
十年锡婚┄┄┄┄┄┄┄┄多邊形玻璃瓶花┄┄┄┄┄┄┄136
十五年水晶婚┄┄┄┄┄┄┄黃綠色瓶花┄┄┄┄┄┄┄┄140
二十年瓷婚┄┄┄┄┄┄┄┄馬蹄蓮盤花┄┄┄┄┄┄┄┄146
二十五年銀婚┄┄┄┄┄┄┄┄餐桌花┄┄┄┄┄┄┄┄┄150
三十年珍珠婚┄┄┄┄┄┄┄┄畫框花┄┄┄┄┄┄┄┄┄154
四十年紅寶石婚┄┄┄┄┄┄┄草編花環┄┄┄┄┄┄┄┄158
五十年金婚┄┄┄┄┄┄┄┄┄矮腳盤花┄┄┄┄┄┄┄┄162
六十年鑽石婚┄┄┄┄┄┄┄┄┄書花┄┄┄┄┄┄┄┄┄166
搖籃麯┄┄┄┄┄┄┄┄┄┄┄┄┄┄┄┄┄┄┄┄┄┄┄170
梧桐和你玩花藝┄┄┄┄┄┄┄┄┄┄┄┄┄┄┄┄┄┄┄172
插┄┄┄┄┄┄┄┄┄┄┄┄┄┄┄┄┄┄┄┄┄┄┄┄┄176
剪┄┄┄┄┄┄┄┄┄┄┄┄┄┄┄┄┄┄┄┄┄┄┄┄┄177
繞┄┄┄┄┄┄┄┄┄┄┄┄┄┄┄┄┄┄┄┄┄┄┄┄┄178
搭配┄┄┄┄┄┄┄┄┄┄┄┄┄┄┄┄┄┄┄┄┄┄┄┄179
配色┄┄┄┄┄┄┄┄┄┄┄┄┄┄┄┄┄┄┄┄┄┄┄┄180
變通┄┄┄┄┄┄┄┄┄┄┄┄┄┄┄┄┄┄┄┄┄┄┄┄181
花藝欣賞┄┄┄┄┄┄┄┄┄┄┄┄┄┄┄┄┄┄┄┄┄┄182
2014年對我來說,是不同凡響的一年。我的第一本書《我的插花日記》齣版,得到瞭許多讀者的認可,再版讓我有瞭少少的成就感。努力和用心是能夠被讀者感受到的,當初齣書時忐忑的心境總算得到瞭一些安慰。
這一年我經曆瞭另一個人生改變,我懷孕瞭,有瞭自己幸福的結晶。一邊體會懷孕的樂趣,一邊依舊努力繼續我的花藝工作,我一直覺得懷孕瞭也不該停止工作,適當休息,認真工作,你的努力寶寶也是可以感受到的。2015年,小梧桐齣生,蛻變為媽媽的我,除瞭要兼顧工作,還要照顧好寶寶,對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而這時編輯找我齣第二本書,對我更加是一種考驗。如何協調好工作和孩子,還有這本不能愧對讀者的書呢?
2015年我重新起航,更加努力嚮前。我希望這是一本充滿希望的書,它就像我的寶寶齣生一樣,有驚喜、有責任、有睏惑、有進步,更重要的是與第一本書相比有所成長。
這本書我嘗試瞭很多的花材,常見的不常見的,為瞭找到最好的搭配,時常試驗很多次,覺得不滿意的就重新再來。除瞭花材的廣泛選擇,在花器上,我也作瞭很多嘗試,除瞭瓶插之外,一些草編的藤籃,不常用的器皿,甚至不是用於插花的器皿都去嘗試,還有一些特殊的材料也會用在花藝中。花藝的世界變化萬韆,當大傢看完第二本書的時候,也許閤上書就會想:“哦!原來這樣也可以插花!”對,花藝並不拘泥於那些技巧和按部就班的搭配,花藝更可以看做是一個人的審美修養的體現,當你打開腦洞時,花材隻是你展現自我的素材,任由你自由發揮。
那麼請大傢放鬆心情去插花吧,用心去感受花的美好,插花的樂趣。謝謝每一位伴隨我成長的讀者,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們更多插花的靈感。願在美中成長。
這本關於園藝的著作,簡直是為所有對植物懷有深厚感情的人量身定做的指南。它不僅僅是教你如何修剪枝葉、如何配土施肥那樣枯燥的科學知識,更像是一場與自然進行深度對話的邀請函。作者的筆觸細膩而富有詩意,將那些看似平凡的植物生長過程,描繪得如同史詩般壯闊。我特彆欣賞其中關於植物“個性”的探討,他描述瞭不同花卉在特定光照和濕度下的“情緒波動”,那種擬人化的敘事方式,讓我每次翻閱時,都感覺自己仿佛站在溫室的玻璃窗前,親眼見證生命的奇跡。書中的插圖部分也值得大書特書,那些用傳統水彩技法繪製的植物局部特寫,精確到葉脈的紋理和花瓣上的露珠,幾乎可以觸摸到那種生命的質感。讀完後,我不再隻是“擁有”一些盆栽,而是學會瞭如何“傾聽”它們的需求。那種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哲學思想,深深地影響瞭我對待日常生活的態度,讓我更加懂得慢下來,去欣賞每一個細微的生命跡象。
評分簡直不敢相信,這是一本關於自然藝術的書籍,其深度和廣度遠超我此前的所有預期。這本書的敘事結構非常大膽,它沒有采用傳統的按季節或按植物種類來劃分章節,而是以“色彩的哲學”和“形態的韻律”為核心邏輯展開。比如,其中有一章專門探討瞭“藍色的孤獨感”,通過分析不同品種中藍色素的化學構成,闡釋瞭這種色彩在自然界中為什麼稀有,以及這種稀有性如何影響瞭與之相關的園藝實踐。閱讀體驗是層次分明的,初讀時你會為那些華麗的辭藻和深奧的理論所吸引,而反復品讀時,那些隱藏在文字背後的生態學和美學原理纔會逐漸浮現。作者的知識儲備令人驚嘆,他信手拈來地引用瞭古希臘的植物寓言和中世紀的煉金術文獻,將植物學提升到瞭一個全新的文化維度。它不是一本輕鬆的讀物,但絕對是一次對心智的極大挑戰和愉悅,適閤那些渴望知識的“深潛者”。
評分我必須承認,這本書的敘事視角非常獨特,它完全拋棄瞭人類中心主義的視角,轉而試圖從“土壤”本身,或者說從“菌絲網絡”的角度來講述植物世界的故事。這種“去人類化”的描寫方式,起初讀起來有些晦澀,因為它要求讀者放下原有的生物學框架,去接受一個更為宏大、更為無形的生命體係。作者運用瞭大量的類比和隱喻,將地下復雜的共生關係比喻成一場永不落幕的巴洛剋式歌劇,每個角色(真菌、細菌、根係)都在幕後精心編排著各自的戲碼。最讓我感到震撼的是關於“植物的社會性”的探討,它揭示瞭林地中個體植物如何通過化學信號互相“警告”和“分享資源”,打破瞭我對植物隻是孤立個體的傳統認知。這本書像是一把鑰匙,打開瞭通往一個我們肉眼無法直接觀察到的、充滿復雜互動的微觀宇宙的大門,讀完後感覺對腳下的土地充滿瞭敬畏。
評分如果說市麵上大部分園藝書是在教你“如何做”,那麼這本書則是在探討“為何如此”。它的哲學思辨色彩濃厚,更像是一部關於“存在”的冥想錄,隻不過媒介是花園裏的生命。書中有一整章專門討論瞭“完美”與“殘缺”在園藝美學中的辯證關係,作者通過分析日式庭院中故意保留的枯木和苔蘚的生長軌跡,闡釋瞭一種接受生命不完美本質的東方智慧。文字的張力體現在它對感官體驗的極緻捕捉上:它不隻描述花朵的顔色,更描述瞭花朵在特定溫度下散發齣的氣味如何與空氣的濕度發生反應,進而影響觀察者的情緒。這種多感官的交織,使得閱讀過程本身變成瞭一種沉浸式的體驗。它引導我們去思考,我們對自然美感的追求,究竟是源於我們內心的投射,還是自然界自身固有的秩序?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明確的操作指南,而在於深刻地重塑我們看待自然的方式。
評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老實說,帶著一股濃鬱的懷舊氣息,仿佛是二十世紀初一位受過良好教育的貴族,在自傢莊園的圖書館裏寫下的手稿。行文節奏舒緩,每一個句子都經過精心打磨,充滿瞭古典的韻味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憂鬱。它著重描寫瞭傳統園藝中那些幾乎失傳的技藝和理念,比如關於“時間感”的培養——如何通過觀察植物的休眠期來預判來年的生長勢頭。其中有一段關於“容器的選擇”的論述,作者花瞭近一頁的篇幅來描述不同材質陶土如何影響植物根係的“呼吸作用”,那份對細節的執著和對傳統的尊重,讓人肅然起敬。雖然現代園藝已經推崇效率和速成,但這本書提醒我們,真正的美和深刻的理解,往往需要漫長的時間來沉澱。對於那些對曆史、對手工藝有特殊偏愛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精神遺産。
評分看彆人推薦買的這本書 對於初學者來說很不錯 都是簡單易學的 喜歡 無奈書皮被寶寶撕爛瞭?
評分★附贈著名兒童閱讀推廣人餘治瑩精彩導讀及作傢訪談
評分京東自營品質好,服務更好,最主要的是物流速度快,今天下單明天就能到!希望京東要保持住,一如既往的好下去!
評分京東的圖書請放心購買,都是正版的。
評分京東的圖書請放心購買,都是正版的。
評分這本書很實用 學會瞭就可以幫傢裏插花瞭
評分京東自營品質好,服務更好,最主要的是物流速度快,今天下單明天就能到!希望京東要保持住,一如既往的好下去!
評分非常實用,每次看到花店玲琅滿目的花無從搭配選擇,這下有方嚮瞭。
評分包裝很仔細,物流速度很快,內容很豐富,圖片很漂亮。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