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民国小史(函套书共3册)

典藏民国小史(函套书共3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吕思勉 等 著
图书标签:
  • 民国史
  • 历史
  • 中国历史
  • 近代史
  • 历史文化
  • 典藏
  • 套装
  • 历史读物
  • 文化
  • 传记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ISBN:118942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4222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608
套装数量:3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1、典藏民国小史系列图书,遴选民国期间“大师小题”精华,国家图书馆珍藏版本,全新勘定,精美现世。第一辑修身入门小史三部《中国文字小史》(吕思勉)《中国书画小史》(褚宗元)《中国音乐小史》(许之衡)。  2、中国国家图书馆授权典藏版本(内含国图未开放初版民国图书影印资料)。  3、“小史大制作”,国家图书馆授权,精品装帧,再现民国大师辈出,百花齐放,学术璀璨。  4、说文字,论书画,品音律,修身养性,国学入门必备  吕思勉,褚宗元,许之衡,治学济世,民国大师力作  5、精美装帧,纸质纯厚,油墨飘香,收藏馈赠两相宜。

内容简介

  典藏民国小史本系列图书,遴选民国期间“大师小题”精华,并由国家图书馆授权典藏版本。立意小题,大师笔触,沿两千余年历史,梳理音乐、文字、书画的沿革传袭与规范章法。一辑含《中国文字小史》《中国书画小史》《中国音乐小史》三部,分别录选吕思勉、褚宗元、许之衡三位民国大师作品。

作者简介

  吕思勉(1884~1957),历史学家,曾任上海光华大学国文系、历史系教授。抗战期间,归乡闭户著书。抗战胜利后,重返光华大学。1951年院系合并后,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生教授。著有《中国文字变迁考》《字例略说》《章句论》和《说文解宇文考》等。

目录

典藏民国小史——中国文字小史

上编 中国文字变迁考……………………………………001
第一章 文字变迁之理……………………………………………003
第二章 文字之始…………………………………………………007
第三章 古文篆籀…………………………………………………019
第四章 隶书八分正书……………………………………………071
第五章 草书行书…………………………………………………083

下编 字例略说………………………………………………089
第一章 六书非古说…………………………………………………091
第二章 六书之名及次第……………………………………………103
第三章 象形…………………………………………………………105
第四章 指事…………………………………………………………127
第五章 会意…………………………………………………………131
第六章 形声…………………………………………………………133
第七章 转注…………………………………………………………139
第八章 假借…………………………………………………………149
第九章 引申…………………………………………………………159
第十章 文字之孳乳…………………………………………………163
第十一章 文字之淘汰………………………………………………181
第十二章 字形之变迁………………………………………………187
第十三章 中国文字之优劣…………………………………………195
国图典藏版本展示…………………………………………207

前言/序言


典藏民国小史(函套书共3册) 穿越时空,重温百年风云。 《典藏民国小史》是一套精心编撰的函套书籍,共收录三册,力图以宏大而又不失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中国近现代史上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民国岁月。从辛亥革命的曙光初现,到新中国成立的伟大转折,这套书将带领读者走进一个充满变革、激情与挑战的时代,去感受那个时代人们的命运沉浮,去理解那些塑造今日中国的深刻印记。 第一册:共和初生与战火纷飞 第一册着重描绘了民国肇始的艰辛历程。从推翻帝制,建立中华民国的激昂宣言,到袁世凯窃国、复辟帝制的短暂黑暗,再到北洋政府的动荡不安,以及护法运动的曲折反复,我们将看到共和理想的艰难播撒。这一时期,军阀割据,战乱频仍,社会经济遭受重创,但同时,新的思想思潮也如春笋般涌现。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浪潮,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刻反思与批判,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奠定了思想基础。 读者将在此册中,深入了解孙中山先生为国家独立富强所付出的不懈努力,感受他“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殷殷期盼。同时,也能看到北洋军阀时期各路势力盘根错节的政治斗争,理解那些影响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抉择与命运。文章将细致呈现当时的社会风貌,从北平的胡同到上海的十里洋场,从乡村的泥泞小路到知识分子的书斋,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历史画面。我们将看到辛亥革命的火种如何在民众中传播,看到五四运动的呐喊如何响彻神州,看到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的道路上进行的艰难探索。 历史的洪流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册也将重点关注民国初期的社会矛盾与阶级分化。在共和的外衣下,旧的封建势力并未完全消亡,新的资本主义萌芽也在成长。贫富差距、地区差异、民族问题等一系列复杂因素交织在一起,为后来的动荡埋下了伏笔。我们将通过史实的呈现,去理解那个时代普通百姓的生存状态,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希望与绝望。 第二册:革命浪潮与民族危亡 第二册将视线转向国民大革命的兴起,以及中华民族面临的空前危机。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第一次国共合作,再到国民党右派的背叛,以及土地革命的开始,我们将见证一场席卷全国的政治和社会变革。这一时期,救亡图存成为民族的主旋律。 本册将深入探讨国民革命的曲折进程,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读者将了解中国共产党如何在艰难的环境下成长壮大,如何领导工农大众进行斗争。同时,也将聚焦国民党及其领导人蒋介石,分析其政治思想、军事策略以及其统治下的中国。国民政府的建立,虽然结束了北洋军阀的割据局面,但随之而来的“清党”事件,也导致了革命阵营的分裂,以及中国革命道路的复杂化。 然而,国家的命运总是与外敌的侵略紧密相连。第二册也将重点笔墨放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野心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上。从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华北危机,再到全民族抗战的爆发,我们将重温中华民族在生死存亡关头所展现出的顽强意志与巨大牺牲。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台儿庄大捷等一系列标志性的战役,将通过详实的史料呈现,让读者感受到抗日将士的英勇无畏,以及普通民众在战火中求生的艰辛。 同时,本册也将关注抗战时期的社会生活。在民族危亡的关头,中国人民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凝聚力。国共合作虽然经历了曲折,但最终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我们将看到,在沦陷区人民的坚韧抵抗,在后方人民的慷慨支持,以及海外华侨的鼎力相助。尽管战争带来了巨大的苦难,但同时也孕育了民族精神的觉醒与升华。 第三册:抗战胜利与新中国诞生 第三册将从抗战胜利的光荣时刻切入,审视民国末年的政治格局,以及最终走向新中国成立的伟大历史进程。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洗刷了百年屈辱,赢得了民族独立。但胜利的喜悦并未持续太久,国共两党之间围绕国家前途的矛盾再次激化,最终爆发了国共内战。 本册将细致分析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政府的腐败与失能,以及共产党在军事、政治、经济方面的策略调整与发展。读者将看到解放战争的进程,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再到全国性胜利的实现。我们也将审视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反应,以及广大人民对和平与新生的渴望。 同时,第三册也将描绘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共产党为建立新中国所进行的思想准备、组织准备和物质准备。我们将了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以及《共同纲领》的制定,这些都为新中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最终,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标志着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纪元。 《典藏民国小史》这套书,并非仅仅是历史事件的简单堆砌,它更注重从宏观的时代背景出发,结合微观的人物命运,展现历史的复杂性与多面性。它试图通过翔实的史料、严谨的考证,以及生动的叙述,让读者能够: 理解民国时期的社会结构与文化变迁: 感受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阵痛与活力。 认识塑造民国的关键人物与历史事件: 深入了解孙中山、毛泽东、蒋介石等重要人物的功过是非,以及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事件的历史意义。 体会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与奋斗历程: 感受在内忧外患的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所展现出的不屈不挠、顽强抗争的精神。 洞察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规律: 从而更好地理解当今中国所处的时代,以及未来发展的方向。 这套《典藏民国小史》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宏大的叙事视野,以及引人入胜的笔触,必将成为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的读者不可多得的珍藏。它不仅是一套历史读物,更是一面镜子,映照着我们民族走过的艰辛岁月,也指引着我们未来的前进方向。翻开这套书,您将穿越时空,与那个充满激情、变革与希望的民国时代,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可以说是一种对那个时代美学的致敬。函套的设计简约而不失典雅,书内文字的字体选择和留白处理,都透露出一种文人式的精致。我尤其喜欢它在配图上的用心。很多老照片的选用,视角独特,质量上乘,很多是坊间难得一见的珍藏品。这些图片并非简单地作为文字的注解,而是与文字形成了有趣的对话,有时甚至能提供比文字更强烈的冲击力。比如,某位名士的肖像配上他晚年潦倒的描述,那种强烈的反差感,比纯粹的文字描述更能引发读者的唏嘘。阅读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时不时会停下来,仔细端详那些老照片,试图从那些模糊的影像中捕捉时代的幽灵。对于那些对“民国美学”有特殊情结的读者来说,这套书在阅读体验上绝对是加分的,它将知识的获取过程变成了一种审美的享受,让历史不再是枯燥的记录,而是一场视觉与思想的盛宴。

评分

这套书的篇幅虽然称得上详尽,但阅读起来却少有那种“学术著作”的压迫感。作者非常注重叙事节奏的把控,擅长设置悬念和引入小故事来串联起宏大的历史背景。每读完一个章节,都会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促使我立刻翻开下一页,探究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这使得即便是一些涉及复杂社会经济变迁的内容,也能被讲述得引人入胜,毫不晦涩。对于想要入门民国史,或者希望在休闲阅读中汲取历史养分的读者而言,这套书的“可读性”做到了极高的水准。它平衡了学术的严谨与大众的接受度,既能满足深度爱好者的求知欲,也能让初次接触的读者轻松踏入这个迷人的时代。总而言之,这是一套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兼具文献价值和阅读乐趣的优秀作品,值得在书架上占据一个重要的位置。

评分

坦率地说,我并非专业的历史研究者,之前对民国史的了解大多停留在一些影视作品和通俗读物层面,自然充满了刻板印象和碎片化的认知。阅读这套《典藏民国小史》的过程,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祛魅”之旅。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神化或丑化那个时代的人物,而是将他们还原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还原为在特定历史阶段做出符合他们自身局限性的选择的个体。这种去神化的处理,反而让历史的厚重感更加真实可触。比如,它细致地描绘了不同地域、不同阶层在面对战争与变革时的生存策略,那些为了保全性命、维护家业而不得不做出的妥协和隐忍,读来令人唏嘘,也让人反思“史诗”背后的个体悲欢。它教会我,历史不是由英雄和伟人单独铸就的,更多的是由无数普通人的微小选择累积而成的复杂织锦,这种视角极大地丰富了我对历史进程的理解。

评分

这套《典藏民国小史》的函套设计本身就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历史厚度,拿到手时那种纸张的质感和油墨的芬芳,瞬间将我拉回了那个风云变幻的年代。我本以为这只是一套简单的史料汇编,但深入阅读后才发现,它远不止于此。作者的叙事手法非常巧妙,不追求那种宏大叙事下的冰冷数据,而是更注重于“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选择。比如对一些边缘人物,那些在历史教科书中常常被一笔带过的商人、艺术家、甚至是灰色地带的活跃分子,都有着极为细腻的描摹。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无奈与抗争,被文字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对民国时期城市生活细节的捕捉,那种老上海的十里洋场、北平的胡同文化,那种中西交融的独特气质,简直跃然纸上。读起来让人仿佛能听到留声机的咿呀声,闻到旧式香烟的烟草味。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了多少新鲜的史料(虽然其中也有不少考据扎实的部分),而在于它提供了一种理解民国的“温度”和“质感”的视角,是了解那个时代社会肌理的绝佳切口,让人在怀旧的同时,也对历史有了更深层次的共情。

评分

读完这三册书,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梳理错综复杂的历史脉络时所展现出的那种罕见的清晰度和洞察力。民国时期,政治派系林立,思潮激荡,一不留神就会被各种主义和口号绕晕。然而,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老到的舵手,总能精确地指出事件之间的因果链条,不偏不倚地呈现不同立场的声音,使得原本晦涩的政治斗争变得条理分明,易于理解。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那些敏感或存在争议的历史节点时所采取的“平衡术”,既没有陷入简单的褒贬,也没有采取回避的态度,而是用扎实的史料作为支撑,让读者自己去权衡和判断。这种克制而有力的叙述方式,非常适合希望系统性地、而非碎片化地理解民国史的读者。它不是那种让你拍案叫绝的“猛料”集合,而是一部沉得下去、值得反复咀嚼的“慢工细活”,读完后,脑海中关于那个时代的认知框架清晰了很多,少了一些模糊的印象,多了一些可靠的坐标系。

评分

评分

好。。。。。。。。

评分

大家小书,真心赞!

评分

不错错错错错错错错错错

评分

这个怎么说,书肯定是不错的,但全是文言,看着太累,买的时候没注意看,唉。

评分

书不错。

评分

非常不错,值得一读。

评分

京东图书很多,物流也很快,就是活动不多,力度不够大,还要抢劵,很不喜

评分

还没开始看 封面好看 活动期买的比较便宜 开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