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民國小史(函套書共3冊)

典藏民國小史(函套書共3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呂思勉 等 著
圖書標籤:
  • 民國史
  • 曆史
  • 中國曆史
  • 近代史
  • 曆史文化
  • 典藏
  • 套裝
  • 曆史讀物
  • 文化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齣版社
ISBN:11894222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4222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輕型紙
頁數:608
套裝數量:3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編輯推薦

    1、典藏民國小史係列圖書,遴選民國期間“大師小題”精華,國傢圖書館珍藏版本,全新勘定,精美現世。第一輯修身入門小史三部《中國文字小史》(呂思勉)《中國書畫小史》(褚宗元)《中國音樂小史》(許之衡)。  2、中國國傢圖書館授權典藏版本(內含國圖未開放初版民國圖書影印資料)。  3、“小史大製作”,國傢圖書館授權,精品裝幀,再現民國大師輩齣,百花齊放,學術璀璨。  4、說文字,論書畫,品音律,修身養性,國學入門必備  呂思勉,褚宗元,許之衡,治學濟世,民國大師力作  5、精美裝幀,紙質純厚,油墨飄香,收藏饋贈兩相宜。

內容簡介

  典藏民國小史本係列圖書,遴選民國期間“大師小題”精華,並由國傢圖書館授權典藏版本。立意小題,大師筆觸,沿兩韆餘年曆史,梳理音樂、文字、書畫的沿革傳襲與規範章法。一輯含《中國文字小史》《中國書畫小史》《中國音樂小史》三部,分彆錄選呂思勉、褚宗元、許之衡三位民國大師作品。

作者簡介

  呂思勉(1884~1957),曆史學傢,曾任上海光華大學國文係、曆史係教授。抗戰期間,歸鄉閉戶著書。抗戰勝利後,重返光華大學。1951年院係閤並後,任華東師範大學曆史係終生教授。著有《中國文字變遷考》《字例略說》《章句論》和《說文解宇文考》等。

目錄

典藏民國小史——中國文字小史

上編 中國文字變遷考……………………………………001
第一章 文字變遷之理……………………………………………003
第二章 文字之始…………………………………………………007
第三章 古文篆籀…………………………………………………019
第四章 隸書八分正書……………………………………………071
第五章 草書行書…………………………………………………083

下編 字例略說………………………………………………089
第一章 六書非古說…………………………………………………091
第二章 六書之名及次第……………………………………………103
第三章 象形…………………………………………………………105
第四章 指事…………………………………………………………127
第五章 會意…………………………………………………………131
第六章 形聲…………………………………………………………133
第七章 轉注…………………………………………………………139
第八章 假藉…………………………………………………………149
第九章 引申…………………………………………………………159
第十章 文字之孳乳…………………………………………………163
第十一章 文字之淘汰………………………………………………181
第十二章 字形之變遷………………………………………………187
第十三章 中國文字之優劣…………………………………………195
國圖典藏版本展示…………………………………………207

前言/序言


典藏民國小史(函套書共3冊) 穿越時空,重溫百年風雲。 《典藏民國小史》是一套精心編撰的函套書籍,共收錄三冊,力圖以宏大而又不失細膩的筆觸,勾勒齣中國近現代史上那段波瀾壯闊、跌宕起伏的民國歲月。從辛亥革命的曙光初現,到新中國成立的偉大轉摺,這套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變革、激情與挑戰的時代,去感受那個時代人們的命運沉浮,去理解那些塑造今日中國的深刻印記。 第一冊:共和初生與戰火紛飛 第一冊著重描繪瞭民國肇始的艱辛曆程。從推翻帝製,建立中華民國的激昂宣言,到袁世凱竊國、復闢帝製的短暫黑暗,再到北洋政府的動蕩不安,以及護法運動的麯摺反復,我們將看到共和理想的艱難播撒。這一時期,軍閥割據,戰亂頻仍,社會經濟遭受重創,但同時,新的思想思潮也如春筍般湧現。新文化運動的啓濛浪潮,對傳統文化進行深刻反思與批判,為後來的社會變革奠定瞭思想基礎。 讀者將在此冊中,深入瞭解孫中山先生為國傢獨立富強所付齣的不懈努力,感受他“革命尚未成功,同誌仍須努力”的殷殷期盼。同時,也能看到北洋軍閥時期各路勢力盤根錯節的政治鬥爭,理解那些影響中國曆史走嚮的關鍵人物,他們的抉擇與命運。文章將細緻呈現當時的社會風貌,從北平的鬍同到上海的十裏洋場,從鄉村的泥濘小路到知識分子的書齋,勾勒齣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麵。我們將看到辛亥革命的火種如何在民眾中傳播,看到五四運動的呐喊如何響徹神州,看到知識分子在救亡圖存的道路上進行的艱難探索。 曆史的洪流並非一帆風順。第一冊也將重點關注民國初期的社會矛盾與階級分化。在共和的外衣下,舊的封建勢力並未完全消亡,新的資本主義萌芽也在成長。貧富差距、地區差異、民族問題等一係列復雜因素交織在一起,為後來的動蕩埋下瞭伏筆。我們將通過史實的呈現,去理解那個時代普通百姓的生存狀態,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希望與絕望。 第二冊:革命浪潮與民族危亡 第二冊將視綫轉嚮國民大革命的興起,以及中華民族麵臨的空前危機。從中國共産黨的成立,到第一次國共閤作,再到國民黨右派的背叛,以及土地革命的開始,我們將見證一場席捲全國的政治和社會變革。這一時期,救亡圖存成為民族的主鏇律。 本冊將深入探討國民革命的麯摺進程,分析其成功與失敗的原因。讀者將瞭解中國共産黨如何在艱難的環境下成長壯大,如何領導工農大眾進行鬥爭。同時,也將聚焦國民黨及其領導人蔣介石,分析其政治思想、軍事策略以及其統治下的中國。國民政府的建立,雖然結束瞭北洋軍閥的割據局麵,但隨之而來的“清黨”事件,也導緻瞭革命陣營的分裂,以及中國革命道路的復雜化。 然而,國傢的命運總是與外敵的侵略緊密相連。第二冊也將重點筆墨放在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與中國人民的反抗鬥爭上。從九一八事變,東北淪陷,到華北危機,再到全民族抗戰的爆發,我們將重溫中華民族在生死存亡關頭所展現齣的頑強意誌與巨大犧牲。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颱兒莊大捷等一係列標誌性的戰役,將通過詳實的史料呈現,讓讀者感受到抗日將士的英勇無畏,以及普通民眾在戰火中求生的艱辛。 同時,本冊也將關注抗戰時期的社會生活。在民族危亡的關頭,中國人民展現齣瞭前所未有的團結與凝聚力。國共閤作雖然經曆瞭麯摺,但最終促成瞭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建立。我們將看到,在淪陷區人民的堅韌抵抗,在後方人民的慷慨支持,以及海外華僑的鼎力相助。盡管戰爭帶來瞭巨大的苦難,但同時也孕育瞭民族精神的覺醒與升華。 第三冊:抗戰勝利與新中國誕生 第三冊將從抗戰勝利的光榮時刻切入,審視民國末年的政治格局,以及最終走嚮新中國成立的偉大曆史進程。抗日戰爭的勝利,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裏程碑,它洗刷瞭百年屈辱,贏得瞭民族獨立。但勝利的喜悅並未持續太久,國共兩黨之間圍繞國傢前途的矛盾再次激化,最終爆發瞭國共內戰。 本冊將細緻分析抗戰勝利後,國民黨政府的腐敗與失能,以及共産黨在軍事、政治、經濟方麵的策略調整與發展。讀者將看到解放戰爭的進程,從戰略防禦到戰略反攻,再到全國性勝利的實現。我們也將審視這一時期中國社會各階層的反應,以及廣大人民對和平與新生的渴望。 同時,第三冊也將描繪新中國成立前夕,中國共産黨為建立新中國所進行的思想準備、組織準備和物質準備。我們將瞭解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的召開,以及《共同綱領》的製定,這些都為新中國的建立奠定瞭基礎。最終,1949年10月1日,毛澤東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標誌著中國曆史進入瞭一個全新的紀元。 《典藏民國小史》這套書,並非僅僅是曆史事件的簡單堆砌,它更注重從宏觀的時代背景齣發,結閤微觀的人物命運,展現曆史的復雜性與多麵性。它試圖通過翔實的史料、嚴謹的考證,以及生動的敘述,讓讀者能夠: 理解民國時期的社會結構與文化變遷: 感受從傳統社會嚮現代社會轉型過程中的陣痛與活力。 認識塑造民國的關鍵人物與曆史事件: 深入瞭解孫中山、毛澤東、蔣介石等重要人物的功過是非,以及辛亥革命、五四運動、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重大事件的曆史意義。 體會中國人民的民族精神與奮鬥曆程: 感受在內憂外患的時代背景下,中華民族所展現齣的不屈不撓、頑強抗爭的精神。 洞察曆史發展的內在邏輯與規律: 從而更好地理解當今中國所處的時代,以及未來發展的方嚮。 這套《典藏民國小史》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宏大的敘事視野,以及引人入勝的筆觸,必將成為對中國近現代史感興趣的讀者不可多得的珍藏。它不僅是一套曆史讀物,更是一麵鏡子,映照著我們民族走過的艱辛歲月,也指引著我們未來的前進方嚮。翻開這套書,您將穿越時空,與那個充滿激情、變革與希望的民國時代,進行一場深刻的對話。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典藏民國小史》的函套設計本身就透著一股沉甸甸的曆史厚度,拿到手時那種紙張的質感和油墨的芬芳,瞬間將我拉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年代。我本以為這隻是一套簡單的史料匯編,但深入閱讀後纔發現,它遠不止於此。作者的敘事手法非常巧妙,不追求那種宏大敘事下的冰冷數據,而是更注重於“人”在曆史洪流中的掙紮與選擇。比如對一些邊緣人物,那些在曆史教科書中常常被一筆帶過的商人、藝術傢、甚至是灰色地帶的活躍分子,都有著極為細膩的描摹。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無奈與抗爭,被文字賦予瞭鮮活的生命力。尤其是對民國時期城市生活細節的捕捉,那種老上海的十裏洋場、北平的鬍同文化,那種中西交融的獨特氣質,簡直躍然紙上。讀起來讓人仿佛能聽到留聲機的咿呀聲,聞到舊式香煙的煙草味。這本書的價值不在於提供瞭多少新鮮的史料(雖然其中也有不少考據紮實的部分),而在於它提供瞭一種理解民國的“溫度”和“質感”的視角,是瞭解那個時代社會肌理的絕佳切口,讓人在懷舊的同時,也對曆史有瞭更深層次的共情。

評分

這套書的篇幅雖然稱得上詳盡,但閱讀起來卻少有那種“學術著作”的壓迫感。作者非常注重敘事節奏的把控,擅長設置懸念和引入小故事來串聯起宏大的曆史背景。每讀完一個章節,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促使我立刻翻開下一頁,探究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這使得即便是一些涉及復雜社會經濟變遷的內容,也能被講述得引人入勝,毫不晦澀。對於想要入門民國史,或者希望在休閑閱讀中汲取曆史養分的讀者而言,這套書的“可讀性”做到瞭極高的水準。它平衡瞭學術的嚴謹與大眾的接受度,既能滿足深度愛好者的求知欲,也能讓初次接觸的讀者輕鬆踏入這個迷人的時代。總而言之,這是一套既有深度又有溫度,兼具文獻價值和閱讀樂趣的優秀作品,值得在書架上占據一個重要的位置。

評分

坦率地說,我並非專業的曆史研究者,之前對民國史的瞭解大多停留在一些影視作品和通俗讀物層麵,自然充滿瞭刻闆印象和碎片化的認知。閱讀這套《典藏民國小史》的過程,對我來說更像是一次深入的“祛魅”之旅。作者並沒有刻意去神化或醜化那個時代的人物,而是將他們還原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還原為在特定曆史階段做齣符閤他們自身局限性的選擇的個體。這種去神化的處理,反而讓曆史的厚重感更加真實可觸。比如,它細緻地描繪瞭不同地域、不同階層在麵對戰爭與變革時的生存策略,那些為瞭保全性命、維護傢業而不得不做齣的妥協和隱忍,讀來令人唏噓,也讓人反思“史詩”背後的個體悲歡。它教會我,曆史不是由英雄和偉人單獨鑄就的,更多的是由無數普通人的微小選擇纍積而成的復雜織錦,這種視角極大地豐富瞭我對曆史進程的理解。

評分

這套書的裝幀和排版,可以說是一種對那個時代美學的緻敬。函套的設計簡約而不失典雅,書內文字的字體選擇和留白處理,都透露齣一種文人式的精緻。我尤其喜歡它在配圖上的用心。很多老照片的選用,視角獨特,質量上乘,很多是坊間難得一見的珍藏品。這些圖片並非簡單地作為文字的注解,而是與文字形成瞭有趣的對話,有時甚至能提供比文字更強烈的衝擊力。比如,某位名士的肖像配上他晚年潦倒的描述,那種強烈的反差感,比純粹的文字描述更能引發讀者的唏噓。閱讀過程中,我發現自己時不時會停下來,仔細端詳那些老照片,試圖從那些模糊的影像中捕捉時代的幽靈。對於那些對“民國美學”有特殊情結的讀者來說,這套書在閱讀體驗上絕對是加分的,它將知識的獲取過程變成瞭一種審美的享受,讓曆史不再是枯燥的記錄,而是一場視覺與思想的盛宴。

評分

讀完這三冊書,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在梳理錯綜復雜的曆史脈絡時所展現齣的那種罕見的清晰度和洞察力。民國時期,政治派係林立,思潮激蕩,一不留神就會被各種主義和口號繞暈。然而,作者仿佛是一位經驗老到的舵手,總能精確地指齣事件之間的因果鏈條,不偏不倚地呈現不同立場的聲音,使得原本晦澀的政治鬥爭變得條理分明,易於理解。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敏感或存在爭議的曆史節點時所采取的“平衡術”,既沒有陷入簡單的褒貶,也沒有采取迴避的態度,而是用紮實的史料作為支撐,讓讀者自己去權衡和判斷。這種剋製而有力的敘述方式,非常適閤希望係統性地、而非碎片化地理解民國史的讀者。它不是那種讓你拍案叫絕的“猛料”集閤,而是一部沉得下去、值得反復咀嚼的“慢工細活”,讀完後,腦海中關於那個時代的認知框架清晰瞭很多,少瞭一些模糊的印象,多瞭一些可靠的坐標係。

評分

價格實惠,方便快捷,貨真價實。

評分

很贊價格便宜

評分

京東購書一如既往的好。買好書,上京東!

評分

精裝版本的,看著很是有範,內容也不差,不愧小史之名,書本裏的內容確實不是很多。

評分

國學大師作品名不虛傳,需研讀

評分

他又是一個行者,穿越阿富汗直麵戰亂,跋涉非洲草原與猛獸對談,深入不丹行修幸福,徒步戈壁錘煉意誌,騎行寶島豐滿理想。

評分

不錯,價格也好

評分

設計的不錯,定價虛高,如果不是搞促銷,建議買彆的版本來讀

評分

還沒開始讀,初看很不錯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