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

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 著,耿世民,魏萃一 譯
圖書標籤:
  • 維吾爾族
  • 古典詩歌
  • 長詩
  • 民族文化
  • 大國學
  • 中華文化
  • 福樂智慧
  • 文學
  • 傳統文化
  • 新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ISBN:9787507838473
版次:1
商品編碼:1189711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10
字數: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
  匯集五十六個民族傳統文化源頭典籍
  呈現中華大傢庭多元一體的文化融閤
  ·頭次推齣《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少數民族捲》涵蓋瞭55個少數民族共42部傳世作品,內容涉及各民族文史哲經典,博大精深,引人入勝,*方位展示齣除漢族之外的55個少數民族所創造的文化精華。
  ·多種珍稀版本再次鈎沉齣版涵蓋瞭如維吾爾族哲理長詩《福樂智慧》、哈薩剋族《阿拜箴言集》、反映土地改革內容的瑤族曆史文獻《過山榜》、白族典籍《白古通記》、傣族編年史《泐史》等一大批曆史珍貴文獻
  ·諸多膾炙人口的少數民族英雄史詩和民間長詩集中亮相如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濛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彝族根譜、“百科*書”《梅葛》、彝族經典民間長詩《阿詩瑪》、傣族民間敘事詩《召樹屯》、壯族創世史詩《布洛陀經詩》、壯族英雄史詩《莫一大王》,等等·該叢書為“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作齣重要貢獻中國國際廣播電颱颱長王庚年為之作序,評價《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是中國國際廣播電颱深化文化傳播的一次“新的努力”,有著“推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走嚮世界,讓更多的人瞭解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意義。
  ·該叢書的齣版“完成瞭前人還沒有做過的工作”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中國作傢協會名譽副主席張炯為之作序,盛贊《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確實做瞭前人還沒有做過的工作,為人們瞭解中華大國學提供瞭一套難能可貴的選本。”

內容簡介

  十一世紀中期中國維吾爾族富於哲學思想的文學著作——《福樂智慧》(原名為《賜予幸福的知識》,《福樂智慧》是約定俗成的譯名),其主要錶述治國之理與作者自己的哲學、道德思想。以獨特的方式,即塑造四個人物形象:國王“日齣”,大臣“月圓”,月圓之子“賢明”,大臣的族人、修道士“覺醒”,他們分彆代錶瞭“公正”、“幸運”、“智慧”、“知足”(一作“來世”),故事情節主要是通過這四個人的對話,闡明瞭用興邦治國之道把人們導嚮幸福建立一個理想王國的哲學觀點。反映當時勞動人民企望統治者持法公正、抑製貪欲,使百姓得以休養生息、和平安寜的願望。《福樂智慧》是用迴鶻文(古維吾爾文)寫成的**部大型文學作品,也是當時已臻於成熟的維吾爾文學語言的典範作品。結構完整、篇幅宏偉,有敘事,有說理,有深刻精闢、意味雋永的哲言警語,亦有形像生動、刻劃細緻的景物描寫,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尤素甫?哈斯哈吉甫(約1010-1092),是黑汗王朝時期維吾爾族詩人,他齣生於巴拉薩袞城的名門世傢,後為瞭求學來到王朝頭都喀什噶爾(今新疆喀什),就讀於皇傢伊斯蘭經文學院。11世紀中葉,宗教戰爭漸趨平息,東部王朝的頭都喀什噶爾吸引著西部王朝和中亞各地的大批文人學者到訪,或求學深造,或著書立說,以博取功名,從而大大推動瞭喀什噶爾文化事業的發展。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就是成名於喀什噶爾的具代錶性的人物之一。1069-1070年完成長詩《福樂智慧》,獻給布格拉汗阿勒?哈三?本?蘇來曼,被賜予“哈斯哈吉甫”(可靠的侍臣)稱號。

譯者簡介
耿世民(1929-2012),古突厥語和西域學專傢,新中國誕生後的*一代民族語文學傢。中央民族大學教授。1949年考入北京大學東語係,1953年創辦哈薩剋語言文學專業。1976年,他主持開辦瞭我國*一個古突厥語班並編寫瞭我國*一套古代突厥語文教材。1992年獲德國洪堡基金會“國際知名學者奬”,2000年獲國際阿爾泰學常設會議(PIAC)奬項PIAC金質奬章。主要著作有《古代突厥文碑銘研究》、《迴鶻文社會經濟文書研究》、《維吾爾與哈薩剋語文學論集》等。

目錄

001 第 一 篇 對真主的贊頌
006 第 二 篇 對先知的贊頌
009 第 三 篇 對先知四同伴的贊頌
012 第 四 篇 對春天和偉大的布格拉汗的贊頌
019 第 五 篇 論七星和黃道十二宮
022 第 六 篇 論人類的尊貴在於知識和智慧
024 第 七 篇 論語言的利弊
026 第 八 篇 書的作者乞求原諒
028 第 九 篇 論善行及其益處
032 第 十 篇 論知識和智慧的益處
035 第十一篇 論書名的含義和老年
039 第十二篇 故事開始關於日齣國王
047 第十三篇 月圓來到日齣國王處
057 第十四篇 月圓謁見日齣國王
061 第十五篇 月圓嚮國王說自己代錶幸福
064 第十六篇 月圓嚮國王論述幸福
069 第十七篇 日齣國王嚮月圓論述公正
073 第十八篇 日齣國王嚮月圓論述什麼是公正
082 第十九篇 月圓嚮國王論語言及其利益
087 第二十篇 月圓給其子賢明的留言
095 第二十一篇 月圓勸誡其子賢明
101 第二十二篇 月圓給日齣國王留下遺書
113 第二十三篇 日齣國王召見賢明
118 第二十四篇 賢明謁見日齣國王
120 第二十五篇 賢明任職於日齣國王
127 第二十六篇 論國君
131 第二十七篇 賢明論大臣應具備的條件
134 第二十八篇 賢明論將領應有的條件
136 第二十九篇 賢明論近侍臣應有的條件
139 第三十篇 賢明論依林哈秘書官應有的條件
142 第三十一篇 賢明論財務大臣應有的條件
144 第三十二篇 賢明嚮國王論應派什麼人做使節
147 第三十三篇 賢明嚮國王論侍臣的條件
154 第三十四篇 日齣國王給覺醒寫信
162 第三十五篇 賢明去覺醒處
165 第三十六篇 覺醒與賢明對話
177 第三十七篇 覺醒嚮賢明論今世的無常
182 第三十八篇 賢明嚮覺醒論今世與來世
187 第三十九篇 覺醒給國王寫信
190 第 四 十 篇 日齣國王第二次給覺醒寫信
194 第四十一篇 覺醒與賢明第二次對話
197 第四十二篇 賢明嚮覺醒論為國君服務
202 第四十三篇 賢明嚮覺醒論如何對待普通人
205 第四十四篇 論如何對待聖裔
206 第四十五篇 論如何對待學者
208 第四十六篇 論如何對待醫生
209 第四十七篇 論如何對待詩人
210 第四十八篇 論如何對待農民
213 第四十九篇 論如何對待商人
215 第五十篇 論如何對待牧民
218 第五十一篇 論如何對待工匠
220 第五十二篇 論如何對待窮人
221 第五十三篇 論娶妻
224 第五十四篇 論對子女的教育
227 第五十五篇 覺醒嚮賢明論遁世奉神
239 第五十六篇 日齣國王第三次召見覺醒
246 第五十七篇 覺醒來到賢明處
247 第五十八篇 日齣國王與覺醒會見
253 第五十九篇 覺醒嚮國王留言
258 第六十篇 賢明嚮國王論治理國傢
260 第六十一篇 賢明嘆息一生碌碌無為
267 第六十二篇 覺醒嚮賢明進言
270 第六十三篇 論知恩報恩
274 第六十四篇 覺醒染病和約請賢明
280 第六十五篇 賢明嚮覺醒論圓夢
282 第六十六篇 覺醒嚮賢明說夢
283 第六十七篇 賢明給覺醒解夢
284 第六十八篇 覺醒對夢作另外的解釋
288 第六十九篇 覺醒給賢明留言
293 第七十篇 鬍馬魯嚮賢明報告覺醒去世
294 第七十一篇 鬍馬魯慰問賢明
295 第七十二篇 賢明哀悼覺醒
296 第七十三篇 國王安慰賢明


299 補 篇

299 第七十四篇 哀嘆青春的逝去和老年的到來
304 第七十五篇 論世風的敗壞和友人的無信
308 第七十六篇 書的作者侍從官尤素甫給自己留言

精彩書摘

  《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
  第十篇 論知識和智慧的益處
  喂,智者,我的願望是語言,
  讓我來講講知識和智慧。
  智慧有如黑夜裏的明燈,
  知識使你心裏明亮。
  人們因智慧和知識變得高大,
  人們因有它們而受人尊敬。
  如若不信,請看阿奴西爾旺①,
  他以智慧照亮瞭人間。
  他執法公正,人人富裕,
  他的名字和時代永垂史冊。
  我聽到這樣睿智之言:
  “地獄中的人遠離開瞭地獄。”
  小兒無智慧,
  不到年齡他不能運算。
  有智慧的人年老時變得昏聵,
  隨同智慧的消失筆也停頓。
  但當這種人死去時,
  他的事業則長存。
  你若問為什麼無智慧者是這樣,
  我說無智慧的人即等於無幸福。
  智慧是值得尊敬的裝飾,
  無智慧者隻是一把泥土。
  你看此話說得多好,
  無智無識者不能成為偉人。
  人有智慧變得尊貴,
  人有知識可以管理國事。
  ……

前言/序言

  總序
  近年來,“國學熱”在海內外不斷升溫,“大國學”理念受到許多國學大傢提倡。國學之興,彰顯著中華文化縱貫古今的傳承和認同、橫跨四海的魅力和影響。國學之大,在於其兼容並蓄、海納百川,在於其厚重深邃、曆久彌新。《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本著傳播國學經典、弘揚傳統文化的宗旨,覓不朽於浩瀚,收錄瞭包括漢、藏、滿、濛、迴和西南各民族在內的56個民族的傳世作品,希望能幫助捧捲品讀的朋友,從中啓迪智慧、激蕩情懷、汲取力量。
  文化有淵源,但文化無疆界,中華文化是人類共有的精神財富。積極傳播和弘揚中華文化,能夠嚮世界展示我們繼承獨特文化傳統、獨特曆史命運、獨特基本國情的鮮明中國特色,展示我們各民族多元一體、文化多樣和諧的文明大國形象,展示我們兼愛非攻、親仁善鄰、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平發展理念,有著重要的時代意義。習近平總書記指齣:“中華文明經曆瞭5000多年的曆史變遷,但始終一脈相承,積澱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錶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瞭豐厚滋養。中華文明是中國大地上産生的文明,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當前,全世界都在關注和聆聽中國。我們負有責任和使命,推動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走嚮世界,讓更多的人瞭解中華文化、熱愛中華文化。
  文化傳播是國際傳播的根本要義。國際傳播是文明交流、民心溝通,不是灌輸教化、強弱分明;是潤物無聲、滴水穿石,不是立竿見影、一役之功。以文化人、以理服人,本身就是我們的文化傳統,契閤我國的國傢形象。中國國際廣播電颱作為我國主要國際傳播媒體,一直以傳播中華文化為己任,努力搭建中國與世界的文化橋梁。通過65種語言的文化節目、文化産品、文化服務和文化活動,中國國際廣播電颱吸引瞭數以億計的海外受眾和數以萬計的漢語學員,許多國傢的朋友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對中國的典籍和故事津津樂道。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推齣《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正是我們深化文化傳播的一次新的努力。
  “居高聲自遠”,站在綿延五韆年的中華文化高地上,我們有信心把中華文化的思想價值和智慧光芒傳播得更遠,為增強我國文化軟實力作齣更多貢獻。
  中國國際廣播電颱颱長王庚年
  序
  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推齣的《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是一套規模宏大的傳承中華優秀文化的叢書,也是新世紀我國文化建設的一項壯舉。它對於弘揚我國各民族的傳統優秀文化,加強各民族的和諧和團結,具有極其重要的曆史意義。
  “五四”新文化運動對於我國傳統文化的批判,特彆是“文化大革命”中,把傳統文化一概斥為“封資修黑貨”,使人們長期對國學有所忌諱和忽視。改革開放以後,自20世紀90年代“國學熱”逐漸興起。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繼承我國傳統的文化學術對於建設社會主義新文化的重要性。盡管對於“國學”的內涵和外延,學術界不無歧見。狹義的“國學”,前人多指以“經”、“史”、“子”、“集”為代錶的傳統“漢學”。而“中華大國學”概念的提齣,則始於新世紀。習近平總書記指齣,“中華民族的國學,是56個民族創造的”。這就為“中華大國學”概念奠定瞭明確的理論內涵和外延。由當今56個兄弟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大傢庭的形成,有著漫長的曆史過程。在中華大地上,自古便繁衍著眾多的民族和氏族部落,如曆史學傢翦伯贊先生所論述,既有源於濛古高原的濛古人種,也有從中亞東移的雅利安人種,還有從南亞北上的南太平洋人種。很自然,各個民族和氏族部落在自己的曆史發展中,都創造瞭自己的文化。而在五韆多年匯聚和交融的過程中,各民族和氏族的文化既相互影響、相互交流、相互吸取、相互藉鑒,又各自發齣獨特的光輝。今天,占全國人口92%的漢族本身就是由曆史上的華夏族與周邊的許多民族和氏族融閤而成的。在這種意義上,漢族文化自然也融會有曆代許多民族和氏族的文化創造。
  近代以來,由於西學東漸,對於世界各國先進文化的汲取,使我國文化和學術産生瞭劃時代的走嚮現代化的深刻劇變。而社會主義新文化的建設,不但不能割斷曆史傳統,相反,必須從曆史傳統中汲取優秀的養分。文化的現代化總是在前人肩膀上前進的,隻有充分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並努力吸取其他國傢和民族的先進文化,我國當代的社會主義文化纔能夠超越傳統文化。認識文化發展的承前啓後、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推陳齣新的曆史趨勢和規律,人們就不難理解和認識《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的編輯和齣版,具有何等重大的意義。
  中華民族文化精深博大,在數韆年的曆史發展中,典籍不可勝數。這自然給文庫的編選帶來很大的難度。這套叢書除“漢學”文獻外,還收輯有少數民族典籍42種,不但包含傳統漢學的“經”、“史”、“子”、“集”,以及曆代名傢的詩文、小說的精選,還選輯有少數民族的富於代錶性的著作,如藏族英雄史詩《格薩爾王傳》、藏族史籍《紅史》、《薩迦世係史》等;濛古族史籍《元朝秘史》、《漢譯濛古黃金史綱》等;滿族曆史著作《滿族源流考》;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福樂智慧》;還有彝族、土傢族、苗族、瑤族、毛南族、壯族、仫佬族等民族文化典籍,如《查姆》、《梅葛》、《阿詩瑪》、《召樹屯》、《布洛陀經詩》、《莫一大王》、《過山榜選編》、《盤王歌》,等等。其中既有曆史學術名著,也有民間長期流傳的民歌和英雄史詩。盡管難免會有疏漏,但其篇幅之浩大,可謂涵蓋瞭我國各民族文化的精華,充分展示瞭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學術的燦爛光輝!
  還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毛澤東主席便指齣,隨著經濟建設高潮的到來,我們必將迎來文化建設的高潮。今天,隨著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進展和全麵小康社會的接近實現,我們正迎來中華民族文化的偉大復興。在這樣的曆史時刻,《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的編輯齣版,無疑正當其時。近年介紹國學成果的著作雖然齣版不少,像《永樂大典》等的重新齣版,工程之浩繁可以想見。但從“中華大國學”的視野,涵蓋中華各民族的文化學術來選編,這套叢書確實做瞭前人還沒有做過的工作,為人們瞭解中華大國學提供瞭一套難能可貴的選本。我相信它一定會獲得廣大讀者的熱忱歡迎,也深信這一套叢書,一定會以它的精緻而豐富的內容,以它宏闊的學術眼光和高度的編輯質量,為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為建設社會主義時代的中華新文化,並促進中華民族文化走嚮世界,發揮自己應有的作用,作齣自己齣色的貢獻!
  是為序。
  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
  中國作傢協會名譽副主席張炯
  2016年1月20日於北京
  齣版說明
  《福樂智慧》成書於1069—1070年,是維吾爾族著名的古典敘事長詩,直譯為《賜予幸福的知識》。公元11世紀曾經盛極一時的喀拉汗王朝已經分裂為東西二部,宮廷內訌,戰亂頻仍,法度毀壞,世風日下,統治階級和勞動人民之間的矛盾日趨尖銳。麵對這一社會現實,詩人尤素甫·哈斯哈吉甫創作瞭以闡明興邦治國之道為主題,“把人們導嚮幸福”的《福樂智慧》,這是用迴鶻文(古維吾爾文)寫成的第一部大型文學作品。作品在各方麵不同程度地受到阿拉伯和波斯文化的影響,開創瞭維吾爾詩歌古韻律雙行體的先河,而且全詩思想深邃、句式優美、韻律嚴謹、藝術手法嫻熟,是聳立在維吾爾古文化史上的第一座文學豐碑。
  長詩的內容,概括起來就是贊美真主和先知,歌頌英明君主,勸諭統治者公正、睿智、知足;同時還分析和評價瞭當時各行各業的現實作用。詩人通過國王和大臣的關係,闡明瞭一個深刻的哲理:國傢的興衰成敗,不僅是國王一人之事,而同他所依靠的人也有十分密切的關係。長詩圍繞以上這個並不復雜的情節敘事說理,以詩句的形式進行瞭精彩的描述和深入的議論。作品不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同時還反映齣維吾爾族在中古時期的政治、經濟、法律、倫理、哲學、曆史、文化、宗教以及社會生活,從而使《福樂智慧》成為一部具有學術價值與曆史意義的重要巨著。
  《福樂智慧》流傳至今的有三個抄本。一為維也納本,於1439年在赫拉特城用迴鶻文抄成,現存維也納國立圖書館;一為開羅本,用阿拉伯字母抄成,現存開羅“凱迪溫”圖書館;一為納曼乾本,或稱費爾乾納本,比較完整,約抄寫於12世紀末、13世紀初,現存烏茲彆剋斯坦科學院東方學研究所。近世以來,國外學者對《福樂智慧》的研究取得瞭不少成果。土耳其學者對三種抄本進行匯校,於1947年齣版的拉丁字母標音轉寫本,最為完整。中國對《福樂智慧》的研究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的。1979年齣版瞭漢文節譯本,1984年民族齣版社齣版瞭新疆社會科學院民族文學研究所主編的拉丁字母原文轉寫和現代維吾爾語詩體譯文閤刊本,1984年5月齣版瞭由迴鶻文轉寫而後又譯成現代維吾爾語的全本。1986年10月齣版瞭由拉丁字母標音轉寫的漢文全譯本。對《福樂智慧》及其作者的研究,目前在我國已初步形成一個有完整體係的“福樂智慧學”。1986年9月和1989年10月曾兩次在《福樂智慧》的誕生地——今喀什市召開瞭我國福樂智慧學術討論會;1989年初,在喀什又專門成立瞭福樂智慧研究學會。
  《福樂智慧》的創作為後世維吾爾文學的繁榮打下堅實基礎,也為三個世紀後開創中亞文學的“喀什噶爾時代”準備瞭必要條件。相信這部經典所體現的美學價值、學術價值、曆史價值一定能為讀者帶來更多的精神收獲。這也是我們此次以“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再版這部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的意義所在。
  中國國際廣播齣版社


璀璨的韆年迴響:維吾爾族古典長詩中的生命哲學與民族智慧 中華文明的浩瀚星空中,維吾爾族古典長詩如同一顆顆閃耀的寶石,承載著悠久的曆史、深邃的思想和動人的情感。它們不僅是維吾爾族人民寶貴的文化遺産,更是中華文化多元一體格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本套《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之“維吾爾族古典長詩”捲,便是緻力於將這些沉澱著韆年智慧的篇章,以最真摯、最詳實的麵貌呈現給讀者,引領大傢穿越時空的界限,走進一個充滿哲思、詩意與生命力的精神世界。 維吾爾族,這個古老而充滿活力的民族,自古以來就以其獨特的文化魅力和旺盛的創造力,在絲綢之路的腹地留下瞭濃墨重彩的印記。他們的曆史,是一部交融與碰撞、傳承與創新的史詩;他們的文化,是東西方文明碰撞激蕩齣的絢爛火花。而維吾爾族古典長詩,正是這種獨特文明的絕佳載體。這些長詩,往往篇幅宏大,結構精巧,語言瑰麗,情感飽滿,它們以其獨特的方式,記錄瞭民族的記憶,抒發瞭人民的心聲,傳承瞭先賢的智慧。 本捲所收錄的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絕非簡單的敘事或抒情,而是蘊含著深刻的“福樂智慧”。這裏的“福樂”,並非狹隘的物質享受或短暫的歡愉,而是指嚮一種更為廣闊、更為持久的生命境界。它關乎個體的內心安寜、精神的充盈,也關乎民族的和諧共處、社會的繁榮發展。長詩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對人生真諦的不斷追問,對宇宙萬物的深沉體悟,對善惡美醜的道德評判,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 曆史的洪流與詩意的沉澱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的源頭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代。早期作品,如一些歌謠、民歌,已經展現齣樸素而真摯的生命力量。隨著曆史的演進,特彆是伊斯蘭教傳入後,受阿拉伯、波斯等文化的影響,維吾爾族文學迎來瞭新的發展高峰。這一時期湧現齣大量具有藝術高度和思想深度的古典長詩,它們在題材、形式、語言等方麵都達到瞭前所未有的成就。 例如,那些描繪英雄史詩的長詩,歌頌瞭民族的崛起與奮鬥,展現瞭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在這些詩篇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古代維吾爾族人民在麵對艱苦環境、抵禦外侮時的勇氣與智慧。詩人筆下的英雄人物,不僅武藝高強,更具備高尚的品德和遠大的誌嚮,他們的事跡激勵著一代又一代維吾爾族人民,形成瞭強大的民族認同感和凝聚力。 又如,那些描繪愛情與忠誠的長詩,以其纏綿悱惻的情感和跌宕起伏的情節,打動瞭無數讀者。這些愛情故事,常常融入瞭民族的風俗人情和生活細節,使得作品既具有普遍的人性打動,又充滿瞭鮮明的地域特色。它們探討著愛情的真摯、堅貞,以及在現實麵前的種種考驗,摺射齣人們對美好情感的永恒追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本捲所收錄的長詩,尤為側重於“福樂智慧”的展現。許多作品都融入瞭深刻的人生哲理,詩人通過對自然現象的觀察、對社會生活的反思,以及對自身心靈的探究,揭示瞭生命的奧秘和人生的價值。 “福樂智慧”的多元維度 “福樂智慧”在維吾爾族古典長詩中,體現在多個維度: 對人生意義的探尋: 許多長詩深入探討瞭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詩人常常反思生命的短暫與無常,從而更加珍惜當下,追求精神的超越。他們倡導善良、誠實、勤奮等美德,認為這些是獲得內心平靜和幸福的根本。例如,一些詩篇會通過講述智者的言行,或描繪哲人對自然的感悟,來引導讀者思考人生的方嚮和目標。 對道德倫理的強調: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中,充斥著對道德倫理的深刻闡述。善良、正直、仁愛、寬容等品質被高度贊揚,而欺騙、貪婪、殘暴等惡行則受到嚴厲的批判。這些詩篇不僅是在宣揚道德規範,更是通過生動的故事和形象的比喻,讓讀者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提升道德修養。例如,有些長詩會通過寓言故事,講述善惡報應的道理,或通過對比不同人物的命運,來凸顯道德選擇的重要性。 對和諧生活的追求: 維吾爾族人民素來崇尚團結、友愛、互助。這種對和諧生活的追求,在古典長詩中得到瞭充分的體現。詩人們歌頌鄰裏之間的情誼,贊美傢庭的溫馨,倡導不同民族、不同群體之間的和睦相處。他們認為,隻有社會和諧,人民纔能安居樂業,纔能共享“福樂”。例如,一些描繪節日慶典、集體勞動的詩篇,生動展現瞭維吾爾族人民團結協作、共享歡樂的場景。 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 維吾爾族人民世代生活在新疆這片神奇的土地上,與壯麗的自然風光息息相關。他們的古典長詩中,自然景物常常成為重要的意象,詩人對自然的熱愛與敬畏之情溢於言錶。通過對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花鳥蟲魚的描繪,他們不僅展現瞭自然的美麗,更從中體悟到生命的哲理,寄托對美好生活和精神傢園的嚮往。例如,一些詩篇會通過描繪四季的更替,來闡述生命的循環與發展,或通過描繪清澈的泉水,來象徵純潔的靈魂。 對知識與智慧的尊崇: 維吾爾族文化曆來重視知識和智慧的傳承。古典長詩中,經常齣現對學者、智者的贊頌,以及對勤學苦練、追求真知的鼓勵。這些詩篇傳遞瞭一種積極嚮上的人生態度,強調瞭通過學習來開闊視野、提升認知、解決問題的價值。 藝術的魅力與鑒賞的價值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的藝術成就同樣令人矚目。它們在語言運用上,既有充滿力量的敘事,又有細膩入微的抒情;既有口語化的生動,又有書麵語的典雅。各種修辭手法的巧妙運用,如比喻、擬人、排比、對偶等,使得詩歌意境更加深遠,情感更加充沛。 在藝術形式上,長詩的結構往往宏偉壯麗,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鮮明。無論是史詩般的敘事,還是抒情性的詠嘆,都展現齣詩人高超的駕馭能力。一些作品更是融閤瞭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特點,具有獨特的韻律美和節奏感。 本捲的價值,不僅在於其文學本身的魅力,更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理解中華文明多元性的重要窗口。在中華大國學的大框架下,這批維吾爾族古典長詩,與其他民族的經典共同構成瞭中華文化豐富多彩的圖景。通過閱讀這些長詩,我們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與融閤,看到中華民族在曆史長河中,如何兼容並蓄,共同創造齣輝煌燦爛的文明。 緻讀者的邀請 這套《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之“維吾爾族古典長詩”捲,我們力求在翻譯和注釋上下功夫,力求貼近原文的神韻,又不失其思想的深度,以便讓廣大讀者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欣賞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産。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捲捲詩篇,能夠引發讀者對生命、對人性、對民族文化更深層次的思考。 閱讀這些古典長詩,就像是在與一位飽經滄桑的智者對話,又像是在聆聽一位充滿激情的歌者放聲歌唱。在字裏行間,我們能感受到曆史的厚重,生命的脈動,以及維吾爾族人民對“福樂”的永恒追求。讓我們一同踏上這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之旅,在璀璨的韆年迴響中,汲取智慧,感悟生命,傳承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

用戶評價

評分

我一直對不同民族的史詩和敘事文學情有獨鍾,總覺得其中蘊含著人類最原始、最真摯的情感和智慧。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時,內心的興趣被瞬間點燃。雖然我還沒有開始閱讀,但書名本身就傳遞齣一種厚重感和文化底蘊。“福樂智慧”四個字,預示著這本書可能不僅僅是簡單的故事敘述,更包含著對人生幸福、快樂真諦的探討,這恰恰是我一直以來在閱讀中追求的。而“維吾爾族古典長詩”則明確瞭其文化歸屬和藝術形式,我期待著能夠領略到維吾爾族獨特的語言韻律、敘事風格以及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和感悟。我常常想象,在古老的絲綢之路上,遊牧民族是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中,通過口耳相傳的方式,創造齣如此宏大的敘事篇章。這本書,在我看來,是一次與曆史對話的機會,一次與古老智慧碰撞的契機,它承載著一個民族的記憶,也可能蘊藏著普適於全人類的生命啓示。

評分

這本書給我最直觀的印象,是它所展現齣的文化融閤與傳承的宏大敘事。“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這幾個字,就錶明瞭它在中國傳統文化體係中的重要地位,而“福樂智慧”和“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的結閤,則更是令人眼前一亮,它暗示著這部作品可能融閤瞭中華文化的大框架,又在其中獨闢蹊徑,深入挖掘瞭維吾爾族特有的文化瑰寶。我尚未閱讀,但已經開始在腦海中構思,這部長詩或許會以壯闊的筆觸,描繪齣一幅幅生動的曆史畫捲,展現齣維吾爾族人民在曆史長河中的奮鬥、遷徙、情感以及他們對於“福樂”的獨特理解。我猜測,詩歌的語言一定充滿瞭異域風情,或許會運用大量的自然意象,如雄鷹、駿馬、戈壁、綠洲等,來寄托情感,闡述哲理。這是一種跨越地域和民族界限的文化交流,能夠通過閱讀,感受到不同文明碰撞齣的火花,並從中汲取養分,開闊眼界。

評分

這本書的名字本身就充滿瞭引人入勝的魅力。《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的定位,已經說明瞭它在中國文化傳承中的重要性,而“福樂智慧”這個副標題,則將讀者的目光引嚮瞭對人生幸福與快樂的探尋,這是一種具有普遍意義的價值追求。緊接著,“維吾爾族古典長詩”則為我們打開瞭一個充滿異域風情和深厚文化底蘊的視角。我還沒深入閱讀,但已然在腦海中描繪齣一幅畫麵:或許是廣袤的草原,縱情的歌唱,奔騰的駿馬,以及在星空下流傳的古老傳說。我期待著,這部長詩能夠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講述關於人生哲理的故事,傳遞維吾爾族人民對於生命、自然和幸福的獨特見解。它不僅僅是一本詩歌集,更像是一條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讓我有機會去理解一個民族的精神世界,去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智慧之光。

評分

讀完這本書,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像一座古老而深邃的寶藏,雖然我尚未深入挖掘其核心內容,但單從其“福樂智慧”的副標題,以及“維吾爾族古典長詩”的標簽,就足以讓我對其中蘊含的古老文明和人生哲思充滿瞭好奇和期待。這並非那種快餐式的讀物,它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味,去理解那些穿越時空的智慧。我腦海中已經勾勒齣,那些在廣袤草原上流傳韆年的歌謠,講述著關於人生得失、悲歡離閤的故事,字裏行間可能充滿瞭遊牧民族特有的堅韌、豁達與浪漫。我設想,詩歌的語言定然是富有感染力的,或許會有如風一般自由奔放的意象,又或許會有如星辰般永恒閃耀的哲理。我期待著,通過這本書,能夠瞥見維吾爾族人民獨特的心靈世界,感受到他們對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獨特理解。這種期待,本身就是一種精神上的富足,驅使著我去翻開扉頁,去探索那未知的精神疆域。它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扇窗,一扇通往遙遠而迷人文化景觀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其風貌,並激發起更深入的探究欲望。

評分

在我看來,這本書就像一扇古老的窗戶,通往一個我尚未完全理解的世界。當我在書架上看到它時,那份沉甸甸的書名《中華大國學經典文庫:福樂智慧 維吾爾族古典長詩》,就讓我感受到瞭一種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度。我還沒來得及翻開閱讀,但“福樂智慧”這幾個字,就已經勾起瞭我對於人生幸福和內心寜靜的思考。我忍不住去想象,在遙遠的絲綢之路旁,那些維吾爾族的長者,是如何用古老的詩歌,去描繪他們對於生活的熱愛,對於睏境的堅韌,以及對於幸福的追求。這不僅僅是一部文學作品,更像是一份沉澱瞭歲月的智慧寶典。我期待著,通過這部長詩,能夠感受到一種超越物質的、屬於精神層麵的富足,一種源自古老民族的、經過時間沉澱的洞察力,這是一種對於生命本質的探索,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禮。

評分

1234567890

評分

這版的翻譯實在不敢恭維,前言黑汗國?喀喇汗國應該注釋,簡單讀讀吧。

評分

有價值

評分

包裝實在不敢恭維

評分

這版的翻譯實在不敢恭維,前言黑汗國?喀喇汗國應該注釋,簡單讀讀吧。

評分

有價值

評分

好書推薦值得擁有

評分

書內容很好!書很髒

評分

這版的翻譯實在不敢恭維,前言黑汗國?喀喇汗國應該注釋,簡單讀讀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