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董秘是新三板企业必须有的岗位,所以基本都要学习培训。本书是董秘的培训手册。现在挂牌新三板的企业已经近6000家,并迅猛增长;想挂牌的企业更多。
2.本书是市场上较早的一本董秘学习读本。
3.作者一个是知名董秘,一个是知名律师。
4.本书为新三板董秘解答实务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并给出完美的解决方案。
5.本书为新三板董秘提供以下阅读帮助:
◆新三板董秘的角色与职责
◆董秘在公司挂牌前后的工作
◆董秘必备的财务知识
◆董秘必备的法律知识
◆企业融资实务指导
◆股权设计实务指导
◆并购和重组实务指导
◆境外上市实务指导
◆上市路演实操
☆相关推荐☆
作为资本市场形态,新三板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壮大。董事会秘书作为新三板公司必设职位,其职业化特点会越来越显著。
本书基于新三板董秘的职业特点,全面、系统地阐述了董秘的角色定位、工作技巧,归纳了董秘应具备的财务知识、法律知识,并在融资创新实务、股权设计实务、并购和重组实务、境外上市实务、上市路演实操方面给出实战型指导。本书可以作为新三板董秘案头书,遇到问题随时翻阅。
江锦聪,南开大学EMBA,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公司治理培训师。现担任福鼎白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中国新三板董事会秘书协会发起人。曾在富士康、飞利浦、亨通集团、北大纵横等知名企业担任生产经理、培训经理、管理学院副院长、咨询师。曾经担任中国新三板资产管理集团公司董事、上海巽龙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CEO,致力于研究上市公司规则、公司治理、股权激励和董事会秘书实务。
范圣忠,律师,上海市百良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从业23年以来,一直致力于公司实务、合同事务、经济犯罪辩护领域法律实践与研究,至今累计承办各类商事案件与经济犯罪辩护案件2460余件,先后担任过60余家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常年法律顾问。系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中国百强大律师”,2014年度“影响中国刑辩大律师”,2015年度“中国优秀刑辩律师”,债权清收(全国)联盟副主席,上海市律协民委会委员。作为优秀商务律师代表,于2014年被推选为“中国十大总裁律师”。2009年度、2011年度入选《中国律师年鉴》,2012年度入选《中国时代先锋》,2014年度入选《祖国先锋——当代杰出人物贡献风采录》。
第一章 新三板董秘的工作内容概述
新三板董秘的角色与职责
新三板董秘日常工作中的沟通
董秘在拟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合格董秘在公司挂牌前后的工作
董秘在尽职调查中的工作内容
董秘的职业素养与未来发展
案例:董秘助力凯立德新三板运营
第二章 新三板董秘必备的财务知识
董秘应该具备梳理财务问题的能力
董秘对拟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解读
董秘在并购重组中的税务筹划点
董秘如何读懂并撰写年报披露
案例:参仙源因涉财务造假被立案调查
第三章 新三板董秘需关注的法律问题
董秘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
董秘对同业竞争问题的分析
董秘对关联交易问题的分析
董秘必知的新三板定向增发法律实务问题
董秘必知的新三板挂牌的条件及主要法律问题
案例:北京乐升公司关联交易占比问题
第四章 新三板董秘的融资创新实务
董秘视角下的企业债权融资现状分析
中小企业私募债发行程序与交易规则
董秘对中小企业股权质押的风险控制
新三板上市后,董秘股权管理工作流程
董秘必知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资产证券化
案例:董秘揭秘中海阳做市明星股
第五章 新三板董秘的股权设计实务
董秘必知的公司股改设计与实施流程
董秘必知的公司股东出资协议注意事项
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工具如何选择
如何设计非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
如何理解新三板挂牌企业的股权激励
董秘对股权并购三个阶段的操作实务
案例:真功夫和海底捞股权结构的不同命运
第六章 新三板董秘与并购和重组
董秘如何设计公司并购交易结构
并购重组中企业价值的评估准则
公司并购重组的企业反收购策略
公司并购,董秘如何进行尽职调查
公司并购过程应包括完整的三个阶段
案例:海尔吃“休克鱼”兼并扩张举措
第七章 新三板董秘与境外上市
董秘如何选择公司境外上市方式
董秘如何选择境外上市地点和时间
董秘必知的中国企业境外上市流程
案例:从中国铁建赴港上市看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
第八章 新三板董秘与上市路演
解读路演的价值与作用
线下路演的准备与实操
线上路演的功能与步骤
路演PPT的制作原则和技巧
商业计划书要素与写作技巧
掌握现场互动与问答的艺术
案例:东兴证券新三板项目路演爆棚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约大气,色调沉稳,那种墨绿色和金色的搭配,一下子就给人一种专业、可靠的感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感觉作者是下了真功夫的。我原本对这个领域了解不多,总觉得新三板这种资本市场的操作,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术语和晦涩的规则,看一些官方文件简直像在啃砖头。但是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巧妙,它没有直接去罗列那些枯燥的法律条文,而是仿佛带你进入了一个真实的企业内部场景,用一种讲述故事的方式,把一个“董秘”日常工作中的那些高光时刻和焦头烂额的瞬间都展现了出来。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于“信息披露”这一环节的细腻描摹,那不仅仅是按时提交文件那么简单,其中蕴含的对市场预期的把握、对风险的预判,以及如何在合规和效率之间找到平衡点,写得入木三分。读完第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像是被灌输了一套全新的逻辑体系,对于企业治理和资本运作有了更宏观的认识,完全超出了我预期的那种“操作指南”式的书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智慧与责任”的职场教科书,对于任何想在金融领域深耕的人来说,都是一本值得反复摩挲的案头宝典。
评分坦白说,我最初买这本书是抱着“捞干货”的心态,希望能找到一些关于如何规避监管红线的“独门秘籍”。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冲击,远比我想象的要深刻和持久。它没有提供那些立即可用的“捷径”,相反,它不断在强调“长期主义”和“职业操守”的重要性。作者似乎在用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口吻,告诉所有身处高位者:专业能力是基础,但底线思维才是护身符。我特别喜欢书里对“董秘的焦虑”的剖析,那种时刻保持警惕,时刻计算潜在风险的状态,非常真实。它没有美化这个职业的精英光环,而是揭示了其背后沉重的法律责任和道德压力。读完之后,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金牌”不是来自于一两次成功的资本运作,而是来自于对每一次细节的敬畏之心。这种对职业精神的深度挖掘,让这本书的厚度一下子就提上来了,它不只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职业宣言。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装帧设计,透露出一种对阅读体验的尊重。页面的留白恰到好处,字体选择清晰又不失稳重,这对于阅读这种信息密度极高的专业书籍至关重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图表和示意图,并非那种为了充数而设置的简单流程图,而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模型,它们有效地帮助理解了那些抽象的股权结构调整和复杂的交易流程。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其中关于“兼并收购后整合”的部分,作者用一个清晰的漏斗模型,展示了不同阶段需要关注的重点。这个模型简洁到令人拍案叫绝,瞬间解决了我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一个困惑——为什么整合初期总是效率低下。这本书的优势在于,它能将复杂的“系统工程”拆解成可操作的“模块”,让读者既能看到宏观的战略布局,又能深入到微观的执行层面。这种兼顾理论高度与实操深度的能力,在同类书籍中是极其罕见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更多是来自于作者构建的“同理心”场景。很多关于公司治理的书籍,都是从董事会的角度或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的,视角总是高高在上,脱离了日常运营的烟火气。而这本书,几乎是从“地上”写出来的,它让我第一次真正理解了,为什么一个细微的行政流程失误,可能在资本市场上引发连锁反应。作者对于企业文化对董秘工作的影响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指出,一个透明、坦诚的公司文化,是董秘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否则一切努力都可能被内部的猜忌和阻力所抵消。这种将“人”的因素纳入冰冷规则考量的角度,极大地拓宽了我的思路。它让我意识到,董秘的工作,本质上是一种高难度的“组织协调艺术”,是技术、法律、心理学、沟通学的大成。这本书没有给我们答案,但它清晰地勾勒出了通往“金牌”的道路上,需要跨越的重重考验,让人读完后,不仅感到充实,更有一种立刻投身实践的冲动。
评分这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叹服,行文如行云流水,毫无堆砌之感。我是一个对细节有偏执要求的人,很多专业书籍,读起来总是让人昏昏欲睡,原因就在于作者似乎更注重“我说了什么”,而不是“读者如何接收”。而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控制得极好,时而紧凑如疾风骤雨,描绘危机公关的紧迫性;时而又舒缓如春风化雨,讲解那些需要长期积累的信任构建过程。特别是书中对于“沟通的艺术”那几章的论述,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它没有空泛地喊口号,而是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如何与监管层、投资人、乃至媒体进行有效且专业的对话。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描述董秘如何在一次突发负面新闻面前,迅速组织起一套多方协调机制,将负面影响降到最低,那种多线程处理复杂人际关系和信息流动的描写,让我忍不住拍案叫绝。这本书的价值,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行业知识传递,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商业世界的全新视角,充满了对人性、对规则、对市场博弈的深刻洞察力。
评分支持正版图书,印刷清晰,编排不错
评分先关注
评分书价格不贵 一套方便 好
评分内容太差,上当受骗,不要购买
评分~~……………………
评分很好,活动时买很划算,以后多多搞活动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送的很快,老板说书很好,让我买满书墙,东西与图片一致,信任京东,继续买买买~
评分充电第二波,学习一下新三板的知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