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百科全书

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百科全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克里斯·毕晓普,[英] 克里斯·钱特 著
图书标签:
  • 航空母舰
  • 两栖攻击舰
  • 舰载机
  • 海军
  • 军事
  • 舰船
  • 航空
  • 百科全书
  • 武器装备
  • 现代军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画报出版社
ISBN:9787514612615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2749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铜版纸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原版引进世界尖端军事百科
  ★海量工艺结构美图、高清珍稀历史图片
  ★西方各国国防部默许授权出版
  ★“骨灰级军迷”专业收藏
  




 


内容简介

  本书总共有超过1000幅珍贵历史图片和工艺图,及大篇幅的文字,详细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各国各型航空母舰和舰载战机。并有各型航空母舰和舰载战机的精要介绍,研发历史,图片档案,航空母舰和舰载战机的特点和性能。全书内容丰富,编辑角度独特,值得军迷和专业人士收藏,也是案头重要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克里斯·毕晓普,是一名极富盛名的军事历史学家,他将毕生的兴趣投入到海军和军事历史之中,先后撰写和参与编辑了大量的军事著作,其中主要有《越南空战》、《党卫军,西线战场上的魔鬼》、《二战期间的德国战役》和《坦克和装甲战车百科全书》等。

  克里斯·钱特,是一名自由撰稿人,先后创作了大量关于海军、航空和军事题材的作品,著作主要有《二战期间的德军飞机》、《现代战饥》、《二战中的飞机》、《轻型武器》和《坦克》。

  张国良,任职于海军某部,专业翻译,译有第二次世界大战重大战役系列丛书和武器系列丛书。均已在国内出版。

内页插图

目录

航空母舰的发展 / 1

航空母舰的起源 / 3

“一战”后到“二战”前夕的理论发展 / 6

护航航空母舰 / 9

日本航空母舰 / 12

航空母舰的舰载机联队 / 14

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航空母舰 / 17

喷射式飞机的挑战 / 20

超级航空母舰的诞生 / 22

轻型航空母舰与垂直/ 短距起降飞机 / 25

未来的航空母舰 / 28

“二战”期间的美国航空母舰 / 31

“列克星敦”号航空母舰 / 32

“萨拉托加”号航空母舰 / 33

“约克城”号航空母舰 / 34

“企业”号航空母舰 / 36

“突击队员”号轻型舰队航空母舰 / 38

“大黄蜂”号舰队航空母舰 / 39

“黄蜂”号轻型舰队航空母舰 / 40

“埃塞克斯”号航空母舰 / 41

“普林斯顿”号航空母舰和“独立”级轻型航空母舰 / 43

“无畏”号航空母舰 / 45

“博格”号护航航空母舰 / 50

“桑加蒙”级护航航空母舰 / 51

“圣罗”号护航航空母舰 / 52

“兰利”号航空母舰 / 53

“二战”期间的英国航空母舰 / 55

“暴怒”号舰队航空母舰 / 56

“鹰”号舰队航空母舰 / 58

“竞技神”号轻型航空母舰 / 59

“勇敢”级航空母舰 / 60

“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 61

“卓越”级航空母舰 / 62

“不惧”级航空母舰 / 64

“百眼巨人”号航空母舰 / 65

“大胆”号护航航空母舰 / 66

CAM 武装商船(安装飞机弹射器的商船) / 67

商船航空母舰 / 68

英国建造的护航航空母舰(CVE) / 69

美国建造的护航航空母舰 / 70

“珀尔修斯”号与“先锋”号飞机修理舰 / 72

“二战”期间的日本航空母舰 / 73

“凤翔”级轻型航空母舰 / 74

“赤城”号航空母舰 / 75

“加贺”号航空母舰 / 76

“龙骧”号轻型航空母舰 / 77

“飞龙”号舰队航空母舰 / 78

“苍龙”号航空母舰 / 81

“瑞鹤”号航空母舰 / 82

“翔鹤”号航空母舰 / 83

“瑞凤”号轻型航空母舰 / 84

“翔凤”号轻型航空母舰 / 85

“隼鹰”级航空母舰 / 86

“大凤”号舰队航空母舰 / 87

“云龙”级舰队航空母舰 / 88

“信浓”号舰队航空母舰 / 89

“大鹰”级护航航空母舰 / 90

冷战期间的航空母舰 / 91

澳洲皇家海军“墨尔本”号与“悉尼”号轻型航空母舰 / 92

阿根廷海军“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独立”号 / 93

法国海军“巨人”级轻型舰队航空母舰“阿罗芒什”号 / 94

印度海军“尊严”级航空母舰“维克兰特”号 / 95

西班牙皇家海军“独立”级航空母舰“迷宫”号 / 96

英国皇家海军“卓越”级航空母舰“胜利”号 / 97

加拿大皇家海军“邦那文彻”号航空母舰 / 98

英国皇家海军“巨人”级轻型航空母舰 / 99

英国皇家海军“人马座”号轻型舰队航空母舰 / 100

英国皇家海军“海神之子”号和“堡垒”号轻型舰队/ 突击兵航空母舰 / 101

英国皇家海军“鹰”号航空母舰 / 104

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 108

英国皇家海军“竞技神”号航空母舰/ 突击兵航空母舰 / 110

美国海军“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 112

美国海军“埃塞克斯”级SCB-27A/C 和SCB-125 改装型舰队航空母舰 / 113

美国海军“汉科克”和“勇猛”级攻击航空母舰/ 反潜航空母舰 / 115

美国海军“合众国”号攻击航空母舰 / 116

美国海军“福莱斯特”级攻击型航空母舰 / 117

美国海军“中途岛”级航空母舰 / 120

巴西海军“巨人”级航空母舰“米纳斯.吉拉斯”号 / 124

法国海军“克莱蒙梭”级航空母舰 / 125

阿根廷海军“巨人”级航空母舰“5 月25 日”号 / 127

法国海军“夏尔.戴高乐”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 129

印度海军“竞技神”级航空母舰“维拉特”号 / 130

现代航空母舰 / 131

意大利海军“朱塞佩.加里波第”号反潜航空母舰 / 132

苏联海军“库兹涅佐夫”级重型航空巡洋舰 / 133

苏联海军“基辅”级航空巡洋舰 / 135

西班牙海军“阿斯图里亚斯王子”号轻型航空母舰 / 137

泰国皇家海军“查克里.纳吕贝特”号轻型航空母舰 / 138

英国皇家海军“无敌”级轻型航空母舰 / 140

英国皇家海军“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 / 146

美国海军改进型“福莱斯特”级航空母舰 / 148

美国海军“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 / 150

美国海军“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 152

美国海军改进型“尼米兹”级核动力航空母舰 / 154

美国海军CVNX 级航空母舰 / 168

印度海军前“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和“维克兰特”级航空母舰 / 169

意大利海军“安德利亚.多里亚”级航空母舰 / 170

航空母舰上的航空力量 / 171

早期舰载航空兵 / 172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航空母舰舰载机 / 174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航空母舰航空大队 / 176

“阿尔法打击” / 179

冷战时期的舰载航空兵 / 181

未来的舰载航空兵 / 183

“二战”期间的航空母舰舰载机 / 187

爱知公司D3A“瓦尔”舰载俯冲轰炸机(“99”式俯冲轰炸机) / 188

三菱公司A6M“零”式舰载战斗机 / 189

中岛公司B5N“九七”式舰载鱼雷轰炸机 / 192

中岛公司B6N“天山”舰载鱼雷轰炸机 / 193

横须贺D4Y“彗星”航空母舰舰载俯冲轰炸机 / 194

科蒂斯公司SB2C“地狱俯冲者”侦察俯冲轰炸机 / 195

怀特公司F4U“海盗”舰载及陆基战斗机 / 196

道格拉斯公司SBD“大胆”侦察俯冲轰炸机 / 197

格鲁曼公司F4F“野猫”航空母舰战斗机 / 198

格鲁曼公司F6F“悍妇”航空母舰战斗机 / 200

格鲁曼 TBF/TBM“复仇者”鱼雷轰炸机 / 218

费尔雷公司“青花鱼”双翼鱼雷轰炸机 / 219

费尔雷公司“梭鱼”鱼雷轰炸/ 侦察机 / 220

费尔雷公司“萤火虫”双座海军战斗机(战争后期) / 221

费尔雷公司“管鼻鹱”舰载双座战斗机(战争早期) / 222

费尔雷公司“剑鱼”双翼鱼雷轰炸机 / 223

霍克公司“海上飓风”舰载战斗机 / 224

超马林公司“海火”舰载战斗机 / 225

德.哈维兰公司“海上大黄蜂”多功能活塞式发动机双发海上飞机 / 227

“二战”后的航空母舰舰载机 / 229

德.哈维兰公司“海蛇毒”海军喷射式战斗机(早期) / 230

费尔雷公司“萤火虫”单发动机多用途海上战斗机 / 231

霍克公司“海上泼妇”舰载及陆基战斗轰炸机 / 232

霍克公司“海鹰”舰载喷射式战斗轰炸机 / 233

超马林公司“攻击者”早期舰载喷射式战斗轰炸机 / 234

道格拉斯公司AD/A-1“空中袭击者”舰载攻击机 / 235

道格拉斯公司F3D“空中骑士”舰载喷射式夜间战斗机 / 236

格鲁曼公司AF-2“护卫者”潜艇搜索/ 攻击飞机 / 237

格鲁曼公司“虎猫”双发战斗机 / 238

格鲁曼公司F8F“熊猫”高性能活塞式战斗机 / 239

格鲁曼公司F9F“黑豹”喷射式战斗机 / 240

格鲁曼公司F9F“美洲狮”后掠翼海军战斗机家族 / 241

北美公司FJ“泼妇”海军战斗机家族 / 244

北美公司AJ/A-2“野人”舰载战略轰炸机 / 246

麦克唐纳公司FH-1/FD-1“鬼怪”舰载喷射式战斗机(早期) / 247

麦克唐纳公司F2H/F-2“幽灵”多用途海军战斗机家族 / 248

冷战期间的航空母舰舰载机 / 249

达索公司“军旗”攻击/ 侦察和加油机 / 250

布雷盖公司 Br.1050“信风”舰载反潜涡轮螺旋桨飞机 / 251

雅克列夫设计局雅克-38“铁匠”多用途垂直/ 短距起降飞机 / 253

布莱克本公司“掠夺者”低空攻击机 / 254

德.哈维兰公司的“海雌狐”全天候拦截机 / 255

费尔雷公司“塘鹅”反潜预警机 / 256

超马林公司的“弯刀”舰载攻击机 / 257

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霍克.西德尼航空公司)AV-8A“鹞”式短距起飞垂直降落攻击/ 近距离支持/ 空中格斗机 / 258

道格拉斯公司F4D/F-6 型“天光”截击机 / 260

道格拉斯公司“空中勇士”A3D/A-3 多用途军用飞机 / 261

道格拉斯公司A4D/A-4“天鹰”舰载攻击机 / 263

格鲁曼公司A-6“入侵者”全天候攻击机 / 266

格鲁曼公司S2F/S-2“追踪者”和TF-1/C-1“贸易者”反潜/ 舰载运输机 / 269

格鲁曼公司的WF-2/E-1“尾随者”舰载预警/ 控制机 / 270

麦克唐纳公司的F3H/F-3“恶魔”海军战斗机 / 271

麦道公司的F-4“鬼怪”II 多用途战斗机 / 272

北美航空公司A-5(A3J)“民团团员”攻击/ 侦察机 / 280

沃特公司的A-7“海盗”II 海军/ 空军攻击机 / 281

沃特公司的F-8(F8U)“十字军战士”海军战斗机 / 283

达索公司的“超级军旗”舰载多用途攻击战斗机 / 290

现代航空母舰舰载机 / 293

“阵风”M/N 下一代海军战斗机 / 294

苏-27K(苏-33)“侧卫-D”战斗机海军苏-27 战斗机 / 296

米格-29K“支点”舰载战斗机 / 297

BAE 系统公司的“海鹞”FRS.Mk 1 战斗机短距离起降海军战斗机 / 299

BAE 系统公司的“海鹞”FA.Mk 2 型战斗机 / 301

麦道公司的“鹞”Ⅱ近距离空中支持战斗机 / 302

波音公司的F/A-18 A/B/C/D“大黄蜂”舰载攻击战斗机 / 303

波音公司的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斗攻击机 / 308

格鲁曼公司的F-14“雄猫”变后掠翼海军战斗机 / 314

格鲁曼公司的E-2“鹰眼”舰载和陆基空中预警和指挥飞机 / 320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35B 型和F-35C 型未来战术战斗机 / 321

S-3“海盗”多用途海军反潜机 / 322

现代海军直升机 / 323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研制的“海豚”、HH-65A“海豚”以及欧洲直升机公司研制的“美洲豹”多用途海军直升机 / 324

法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SA 321“超级大黄蜂”搜救和运输直升机 / 325

惠斯特兰公司“山猫”多用途海军直升机 / 326

EH 101/“灰背隼”反潜直升机 / 327

NH90 反潜/ 反舰直升机 / 329

惠斯特兰公司“黄蜂”多用途海军直升机 / 330

“烟雾”海军直升机 / 331

卡莫夫设计局卡-25“荷尔蒙”海军直升机 / 334

卡莫夫设计局卡-27、卡-29 和卡-31“蜗牛”海军直升机 / 335

波音威托尔飞机公司的H-46“海上骑士”攻击和运输直升机 / 336

贝尔—波音公司V-22“鱼鹰”倾转翼攻击运输直升机 / 337

卡曼公司SH-2“海妖”多用途海军直升机 / 338

西科斯基公司S-61/H-3“海王”反潜和多用途直升机 / 340

西科斯基公司S-70/H-60“海鹰”反潜和多用途直升机 / 342

西科斯基公司的S-80/MH-53“海龙”扫雷直升机 / 344

攻击舰 / 345

美国两栖攻击作战 / 346

两栖战 / 349

法国海军“圣女贞德”号直升机航空母舰 / 352

美国海军“硫磺岛”级直升机两栖攻击舰 / 353

美国海军“罗利”级和“奥斯汀”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54

美国海军“卡比尔多”级、“托马斯顿”级、“安克雷奇”级船坞登陆舰 / 356

英国皇家海军“无恐”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59

法国海军“暴风”级船坞登陆舰 / 365

法国海军“闪电”(Foudre)级船坞登陆舰(TCD/LSD) / 367

意大利海军“圣.乔治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69

日本海军“大隅”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坦克登陆舰 / 370

“鹿特丹”级和“加利西亚”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71

苏联海军“伊万.罗戈夫”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72

英国皇家海军“艾伯塔昂”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73

美国海军“塔拉瓦”级两栖攻击舰 / 374

美国海军“惠德贝岛”级和“哈珀斯.费里”级登陆舰 / 380

美国海军“黄蜂”级两栖攻击舰 / 382

美国海军“圣.安东尼奥”级两栖船坞运输舰 / 384

法国海军“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 / 385

新加坡海军“持久”级船坞登陆舰/ 坦克登陆舰 / 386

英国皇家海军“海洋”级两栖攻击舰 / 388

攻击直升机 / 389

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565“豹”多功能效用直升机 / 390

欧洲直升机公司的AS532 和EC725“美洲狮”中型直升机 / 391

EH 工业公司的EH101 重型多用途攻击直升机 / 393

NH 工业公司的NH90 中程攻击直升机 / 395

阿特拉斯公司的“羚羊”/IAR330L“美洲豹”直升机 / 397

米里公司的米-26“光环”重型运输直升机 / 398

韦斯特兰公司的“突击队”和“海王”HC MK4 攻击直升机 / 399

韦斯特兰公司的“山猫”陆军型直升机 / 401

贝尔公司的212 型/412 型/ UN-1N“易洛魁人”(后称为“休伊”)直升机 / 403

贝尔—波音公司的V-22“鱼鹰”倾转翼多用途飞机 / 405

波音公司的H-47“支努干”中型运输和攻击直升机 / 407

西科斯基公司的UH-60“黑鹰”直升机家族 / 415

西科斯基公司的CH/MH-53 重型运输和特种作战直升机 / 417


精彩书摘

  当世界上最早一批飞机开始进行海上实验的时候,战列舰还在主宰着全球各个大洋,飞机此时仅仅被作为一种侦察敌军位置的辅助工具。然而,英国皇家海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率先的尝试,以及美国人贝利.米切尔在此后不久进行的探索性实验,无一不显示出飞机对于那些缺乏保护措施的作战舰艇的致命杀伤力。在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前的这段时期,第一批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被建造出来。与此同时,现代航空母舰绝大多数的舰载机技术也得到了发展,其中就包括用于投射飞机的弹射器以及帮助飞机进行甲板降落的拦阻索。
  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在1939年正式打响时,仍有许多国家的海军高级将领依旧认为战列舰是最具决定性意义的海上武器。在此期间,航空母舰被视为海军舰队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其作战能力从1918年以来也理所当然地得到了极大提升。即便如此,航空母舰仍然未能占据海军战略的核心位置。然而,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早期阶段所发生的三个重大事件,使得航空母舰在海军作战中的地位被迅速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一地位直到今天仍然不可撼动。这三个重大事件分别是:英国皇家海军在1940年对意大利海军舰队基地塔兰托港的成功空袭;受到塔兰托袭击战启发的日本人,在1941年对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基地珍珠港的卑劣偷袭;以及在同年进行的马来海战中,日本海军舰载机在很短时间内先后击沉英国皇家海军“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以及“威尔士亲王”号战列舰。
  第二次世界大战确立了航空母舰作为一种重要战略武器的不可撼动的地位。日本人在丧失了太平洋上的航空母舰优势地位之后,再也无力阻挡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所发起的一波又一波的两栖攻击和两栖登陆,那些在1941年到1942年期间沦陷的岛屿一个接着一个地被美军收复。经过1944年的菲律宾海海战之后,日本海军中经验丰富的舰载机飞行员几乎损失殆尽,此时此刻,穷途末路的日本军国主义距离最终的覆亡已经指日可待了。在战争期间的大西洋和地中海海域,尤其是在保卫马耳他、抵抗轴心国空袭的战役中,航空母舰同样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在冷战期间的朝鲜战场和越南战场上,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作为一种漂浮在海上的“空军基地”,在给对手造成巨大杀伤后果的同时,最大程度地保护了己方海空兵力的安全。然而,到了20世纪70年代,苏联海军开始启动用于搭载雅克“铁匠”战斗攻击机的航空母舰建造计划。几乎就在同时,一些欧洲国家的海军也不甘示弱,开始建造物美价廉的小型航空母舰,计划用于搭载“鹞”式垂直/短距起降战斗机。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1982年的福克兰群岛(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英国皇家海军倘若没有两艘“袖珍型”航空母舰,要想从阿根廷军队手中夺回福克兰群岛,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过去几十年以来,美国海军的现代化航空母舰编队控制着全球各个大洋,它的任何一艘航空母舰所搭载的空中兵力,都要比绝大多数国家的空中力量强大。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海军“尼米兹”级航空母舰的战斗力几乎发挥到了极致。然而欧洲一些国家已开始重新建造大型航空母舰,而中国和印度也在寻求发展各自的航空母舰作战能力。鉴于这些情况,美国海军的航空母舰优势将很快受到挑战。
  在本书中,您将看到那些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服役的以及曾经服役的各型航空母舰的最为详尽的介绍,此外,您还将认识搭载在这些航空母舰之上为其提供空中打击能力的固定翼战斗机以及直升机的本来面目。此外,本书还将引领您去领略航空母舰的近亲——两栖攻击舰及其搭载的用于向陆地投送兵力的运输直升机的风采。
  ……

前言/序言


《巨舰雄风:海权的基石与空中力量的延伸》 这是一部宏大而详尽的舰船史诗,它将带领读者深入探寻现代海军的灵魂——航空母舰与两栖攻击舰的辉煌历程、技术演进与战略意义。本书并非仅仅罗列冰冷的数据与图表,而是以一种史诗般的叙事,勾勒出这些海上巨兽从诞生、发展到成为全球海权争夺核心的波澜壮阔的画卷。我们将一同走进那些承载着国家意志、释放着强大力量的钢铁平台,理解它们如何重新定义了战争的形态,如何塑造了国际格局。 第一部分:巨舰的诞生与辉煌——航空母舰的进化史 航空母舰,这个曾经只存在于军事家梦想中的概念,如今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海军实力最重要的标志。本书将从航空母舰的早期萌芽说起,追溯那些大胆的创新者如何将舰船与飞行器这两个看似独立的领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我们将探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那些试验性的水上飞机母舰如何为后来的真正航母铺平了道路。 随后,我们将聚焦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航空母舰设计理念的重大突破。从早期排水量尚不巨大的“竞技神”号,到“列克星敦”级、“约克城”级这样标志着美国海军航空力量崛起的巨舰,再到日本“赤城”、“加贺”等早期航母的独特设计,本书将细致分析不同国家在航母发展初期的思路差异和技术探索。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些早期航母的设计特点,如舰岛布局、甲板结构、飞机起降方式等,以及它们在实战中暴露出的问题和进行的改进。 进入第二次世界大战,航空母舰迎来了它的黄金时代,也经历了最为残酷的洗礼。本书将以详实的史料和生动的笔触,重现太平洋战场上那些惊心动魄的海战。从珍珠港的偷袭,到珊瑚海的首次航母对决,再到中途岛的决定性胜利,以及雷伊泰湾的空前海空混战,每一个战役都将被深入剖析。我们将不仅仅关注舰船的性能,更将重点描绘舰载机部队在这些战役中扮演的关键角色,以及舰长、飞行员、航母指挥官们在生死攸关时刻的决策与勇气。本书将展现战时航空母舰的生产竞赛,从早期的木质结构到钢制结构,从战列舰改装到专门设计,不同类型航母的优劣势将在实战中得到充分体现。 二战结束后,航空母舰并未因此退出历史舞台,反而迎来了更加强大的发展。本书将详细阐述喷气式时代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应对速度更快的飞机?如何设计更坚固的甲板?核动力技术的引入又如何彻底改变了航母的续航能力和部署灵活性?我们将深入探讨“福莱斯特”级、“小鹰”级、“尼米兹”级,直至今天最新的“福特”级航空母舰的演进历程。从蒸汽弹射器到电磁弹射器,从倾斜式甲板到全通式甲板,每一个技术革新都将得到细致的解读,并分析其对作战效能的巨大提升。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航空母舰的非美式发展路径。英国作为航母的先驱,其在二战后的“皇家方舟”级、“光辉”级,以及冷战时期的“鹰”级、“竞技神”级,甚至核动力航母“皇家海军航空母舰”的探索,都将有所呈现。苏联海军在航母发展上的独特尝试,如“基辅”级、“库兹涅佐夫”号,它们的设计理念与西方航母的差异,以及在战略上的考量,也将成为本书的重要篇章。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以及其他国家的轻型航母、直升机航母,它们在有限资源下的创新与应用,也为我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视角。 第二部分:登陆的利刃与力量投射——两栖攻击舰的蜕变 与航空母舰专注于制空制海不同,两栖攻击舰则扮演着将陆地力量精准投送至敌方海岸的关键角色。本书将带领读者探寻两栖攻击舰的起源,从二战时期简陋的坦克登陆舰、人员登陆舰,到战后逐渐发展成熟的船坞登陆舰、直升机登陆舰。 我们将详细介绍现代两栖攻击舰的设计理念和功能多样性。它们不再仅仅是简单的运输船,而是集成了先进的指挥、通信、侦察、以及有限的航空作战能力。本书将重点剖析不同国家两栖攻击舰的代表性舰型,如美国的“塔拉瓦”级、“黄蜂”级、“美国”级两栖攻击舰,分析它们如何通过宽大的飞行甲板、船坞系统、以及搭载的多种水上和空中力量,实现对陆地部队的立体登陆和兵力投送。我们将深入了解它们如何能够搭载和起降各类直升机,甚至支持固定翼舰载机的起降,从而具备了强大的对海、对陆打击能力,以及人道主义救援和维和任务的潜力。 同时,本书也将探讨其他国家在两栖攻击舰领域的发展。英国的“海洋”号、意大利的“圣乔治”级、“圣马可”级,以及日本的“大隅”级、“日向”级、“出云”级“直升机驱逐舰”,它们的出现与发展,反映了地区安全需求和海军战略的演变。我们将分析这些舰艇在设计上的侧重点,以及它们在维护地区稳定和展示军事存在方面的作用。 本书将特别强调两栖攻击舰在现代战争中的战略价值。在非对称战争和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的背景下,陆基航空兵和海军舰艇的生存能力面临挑战,而两栖攻击舰凭借其远洋作战能力和快速部署的优势,能够将力量投送至战略要点,形成前沿基地,并在复杂环境下执行多样化的军事任务。从大规模登陆作战,到特种部队的精确打击,再到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两栖攻击舰的灵活运用,为国家力量的投射提供了新的维度。 第三部分:海之翼——舰载机的璀璨群星 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的威力,最终体现在其搭载的舰载机身上。本书将不可能涵盖所有舰载机,但会以典型性、代表性为原则,为读者勾勒出舰载机发展的脉络和它们在海战中的辉煌篇章。 我们将从早期蹒跚学步的螺旋桨飞机说起,如“狂风”、“地狱猫”、“野猫”等,描绘它们在二战战场上的英勇表现。随后,我们将进入喷气式时代,如“海盗”、“警报器”、“超级军旗”、“鹰眼”等,分析它们如何适应航母起降的要求,以及在导弹时代的转型。 本书将重点介绍现代舰载机的代表性机型,如美国的F/A-18“超级大黄蜂”系列,分析其多用途作战能力,以及在电子战、侦察等方面的应用。我们将探讨第五代舰载机,如F-35B/C“闪电II”的出现,以及它对未来海空作战模式的深刻影响。同时,我们也会提及其他国家的舰载机发展,如俄罗斯的米格-29K、中国的歼-15等,分析它们的性能特点和战略意图。 此外,本书还将触及舰载机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如舰载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飞机,以及无人机在航母和两栖攻击舰上的应用前景。我们将探讨这些特种飞机的独特设计,以及它们如何与攻击机、战斗机协同作战,构建起强大的舰载航空联队。 结语:海洋的未来,力量的延伸 《巨舰雄风:海权的基石与空中力量的延伸》将不止是一部舰船的史册,它更是一部关于人类对海洋的探索,对力量的运用,以及对未来军事战略思考的宏大叙事。通过对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及其搭载的舰载机进行全景式的展现,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深刻理解这些海上平台在现代国际安全体系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它们如何成为国家力量投射的基石,如何深刻影响着全球地缘政治的走向,以及它们在应对未来挑战时所蕴含的无限可能。这不仅是一场关于钢铁巨兽的盛宴,更是一次关于海洋战略与未来战争形态的深度思考。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任何一个对海战和海军力量感兴趣的读者来说,都是一份珍贵的礼物。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舰艇的图鉴,更是一部关于海上力量发展和演变的宏大叙事。书中对于航空母舰的介绍,从其诞生之初的颠覆性意义,到现代航母在核动力、隐身技术、电磁弹射等方面的发展,都进行了细致的梳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国家海军在发展航母策略上的对比分析,这让我对全球海军力量的格局有了更深的理解。两栖攻击舰的部分,书中将其定位为“海上灵活的平台”,详细阐述了其在垂直登陆、特种作战、人道主义救援等多种场景下的作用。这种对舰艇多功能性的深入探讨,让我看到了现代海军的作战弹性。舰载机的介绍更是亮点,书中对从螺旋桨时代到喷气时代,再到隐形时代的各种舰载机进行了全面的展示,并对其性能、作战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例如F-35B在短距起降和垂直降落方面的技术突破,以及其在信息化战场上的核心地位。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绝对能够满足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严苛要求。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巨大的海上堡垒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部关于海空力量发展史的宏伟史诗。书中对航空母舰的分类和发展脉络的介绍,让我对不同类型的航母有了清晰的认知,比如核动力与常规动力航母在续航能力和维护上的区别,以及它们的战略意义。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一些经典舰艇的深入剖析,例如“中途岛”级、“小鹰”级这些承载了无数历史故事的航母,它们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创新,在当时无疑是划时代的。而对于两栖攻击舰,书中将其定位为“类航母”舰艇,并详细阐述了其承担的多种角色,包括直升机作战、短距起降飞机运作,甚至还能搭载气垫登陆艇。这种多功能性的描述,让我对现代海军编队的构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舰载机部分的介绍更是让我大开眼界,无论是海鹞、F-14“雄猫”,还是F-35“闪电II”这些明星战机,书中的文字和图片都力求真实再现,让我能直观地感受到不同时代、不同型号舰载机的技术革新和实战能力。这本书的专业性和深度,绝对能够满足军事爱好者和历史研究者的需求。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海军迷的福音!虽然书名直指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但它所展现的远不止于此。书中对这些庞然大物的历史演进进行了极为详尽的梳理,从第一艘航空母舰的诞生,到现代具备多功能作战能力的攻击舰,每一个阶段的变革都被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我尤其喜欢关于二战时期太平洋战场上那些传奇航母的故事,文字间仿佛能嗅到硝烟味,感受到舰员们在炮火中的英勇无畏。书中对不同国家海军舰艇的设计理念、技术特点也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分析,比如美国海军的“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在核动力、舰岛设计、电磁弹射器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它们在实战中扮演的角色。同时,对于两栖攻击舰,书中也没有停留在简单的“登陆载具”介绍,而是深入探讨了它们如何在现代战争中承担起“小型航母”的角色,支持垂直登陆、两栖突击,甚至在人道主义救援任务中发挥关键作用。舰载机的部分更是精彩纷呈,从螺旋桨时代的战机到如今的隐形战斗机,每一款都配有精美的插图和详细的性能参数,让你仿佛能亲手操作这些钢铁雄鹰。这本书让我对海上力量的构成有了全新的认识,其严谨的考证和生动的叙述,将枯燥的军事知识变得妙趣横生。

评分

作为一名海军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海军舰艇的书籍,而这本《航空母舰、两栖攻击舰和舰载机百科全书》真的让我惊喜。我一直对大型水面舰艇的内部结构和设计哲学非常感兴趣,这本书恰好满足了这一点。它不仅介绍了各种舰艇的外形特征,更深入探讨了它们的动力系统、武器配置、飞行甲板设计以及舰载机起降流程。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航空母舰发展历程的梳理,从早期用于侦察和运输的舰艇,到如今具备强大打击能力的核动力巨兽,每一个阶段的演变都充满了技术挑战和军事智慧。对于两栖攻击舰,书中对其“多面手”角色的解读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运送士兵和装备的平台,更是海上力量投射的重要节点,能够支持空中突击、两栖登陆以及人道主义救援等多样化任务。舰载机的部分则如同一个精彩的飞行表演,书中细致地介绍了不同型号舰载机的性能参数、设计特点以及它们在执行任务时的作用,比如F/A-18“超级大黄蜂”的多用途能力,以及F-35B在垂直/短距起降方面的突破。这本书的专业性毋庸置疑,它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美的图片,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宏大的海军世界。

评分

我一直认为,了解一个国家的海军实力,就不能忽视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的重要性,这本书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些海上巨无霸的窗口。书中对航空母舰的介绍,从最初的概念到现代的超级航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特别欣赏书中对不同国家海军航母发展战略的分析,例如美国海军的“常青树”战略,以及其他国家如何根据自身需求发展特有的航母力量。两栖攻击舰的部分,书中将其描述为“海上多功能平台”,并详细介绍了它们如何支持两栖作战、直升机行动以及医疗后送等任务。这种对舰艇功能性的深入挖掘,让我对现代海军的作战理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舰载机的介绍更是精彩绝伦,书中不仅列举了各种型号的舰载机,还对其性能、任务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例如第四代战斗机在隐身和信息作战方面的优势,以及未来舰载机的发展方向。这本书的知识密度非常高,而且叙述清晰,即使是军事小白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它让我意识到,航空母舰和两栖攻击舰不仅仅是军事装备,更是国家实力的象征和海上力量投射的关键。

评分

书质量不错,赞一个。

评分

好书,内容详细,通俗易懂,大人小孩都能看,军迷不容错过。趁京东做活动买的,太实惠了,全网最低,没有之一!

评分

孩子特别喜欢这本书,每天都抱着看,内容不错,也适合收藏的一本军事书籍。

评分

非常满意!!!!!!

评分

好书,内容详实配图给力,不错!

评分

买六本书参加买6免3活动,再叠加减100的优惠券,不过还是没有接下来两天的活动给力啊!

评分

很厚的书,印刷很好,凑上打折,价格喜人!京东很好!

评分

内容不错,很有帮助,值得购买

评分

物流超赞!昨天下午订的书今天中午就收到了��纸质好,适合军迷收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