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引进世界尖端军事百科
★海量工艺结构美图、高清珍稀历史图片
★西方各国国防部默许授权出版
★“骨灰级军迷”专业收藏
本书共有300多种各型战机的精要介绍,尤其注重其研发历史和作战史,配有战机三视图,及其动力、武器和性能等各种技术数据,还有各型衍生和改进型号的介绍,是战机百科图书类别里极具特点的图书。作为战机深度鉴赏类百科,全书内容丰富,编辑角度独特,值得军迷和专业人士收藏,也是案头重要的参考书。
保罗·艾登(Paul Eden)是英国军事图书资深作者和编辑,作为总编辑编写了这套战机档案,此外还参与编辑了大量军事图书。
西风,国内资深军事图书编辑和译者,编译多部军事题材作品。
在“云雀”(Alouette)二代成功之后,法国南方航空公司开始研发新一代更加快速机动灵活的机型。图博梅卡,一家当地的涡轮轴发动机生产厂家提出了一种配备更加强大的发动机的设计方案,但是“小羚羊”(Gazelle)以及所有之后的法国直升机都受益于在1964年同联邦德国保尔柯公司关于合作开发玻璃–纤维材料旋翼桨叶以及配套刚性旋翼头的协议。复合材料旋翼是在这个时期出现的新的发展趋势,通过在桨叶制造中的突破性发展,使结构轻便、高强度、抗冲击等特点整合,并降低了维护要求,提高了疲劳寿命。
“小羚羊”选用涵道式尾旋翼,驾驶舱采用半硬壳式结构。座舱的中后部大量使用合金蜂窝壁板,而机身构架和尾部则采用金属片材料。采用更大的座舱玻璃方便驾驶员和观察员观察,通过向前开的舱门可以进入座舱。通用的军用滑橇式起落架对所有的“小羚羊”型号均适用。
1967年4月7日,前身为法国南方航空X-300的SA340进行了处女试飞。在使用了传统旋翼的验证机身之后,1968年4月12日,采用刚性旋翼和涵道式尾翼的更具代表性的SA340样机出场。然而问题也随之产生。在“云雀”机型上测试了4桨叶布局的新旋翼之后,法国南方航空发现了3桨叶布局存在着严重的控制不足问题,这也促使对半硬壳式结构进行更改,改进后的型号称为SA341。
该机型在1969年7月被称为法国南方航空“小羚羊”,但是直到1970年1月法国南方航空被新的法国宇航公司收购之后才正式更名。然而,之后的问题使其服务认证许可被一再推迟。
法国服役情况
“小羚羊”的第一架样机在1973年进入陆军航空队(Aviation Legere de l’Armee de Terre)服役,并逐渐取代“云雀”二代机型。最初的机型属于基本设计型号,配备了Astazou三代发动机,起飞重量3968磅(1800千克)。然而,法国宇航公司在同年试飞了SA342机型并开始服役,SA 342M(设计于ALAT)采用了AstazouXIVM发动机使其起飞重量达到4189磅(1900千克)。1985年,法国宇航公司开始进行SA342L的进一步改进研发。
目前在陆军航空队服役的轻便灵活的“小羚羊”有多种型号:基本型SA 341F“小羚羊”被用在训练、重要人员接送以及侦察任务当中。SA 341F2“小羚羊/机炮”配备有M62120毫米口径机炮,主要用于执行火力压制及反直升机任务。SA342 ML1 “小羚羊”ATAM(空空导弹)配备4枚MATRA/BAe Dynamics Mistral AATCPs(近距离空空导弹)。反坦克机型SA 342M“小羚羊”“霍特”配备4枚Euromissile “霍特”导弹,足以摧毁2.5英里(4000米)范围内的所有武装车辆。这种型号在接下来的两年当中将逐渐退役并被“小羚羊”的最新验证机型“Viviane”所取代。SA 342M1“小羚羊”Viviane针对“霍特”导弹装备有夜视激光测距仪以及热成像系统,同时采用欧洲直升机公司的Ecureuil旋翼桨叶来弥补起飞重量的增加。2003年,当欧洲直升机公司的第一架“虎”式直升机交付使用后,“小羚羊”逐步被取代。“小羚羊”相对较低的价格,简单方便的操作以及优良的性能使其成为其他几个国家的普遍选择,在用户当中仍受到普遍褒扬,称赞其出色的灵活性、较低的视觉、雷达和红外线侦察特征,以及在座舱罩里不受限制的良好视野效果。
英国生产情况
根据1967年的协议,英国韦斯特兰公司得到“小羚羊”的生产许可。从1973年首架交付空军使用到1983年生产线停产,一共生产了282架“小羚羊”。除了12架(其中10架用于民用,2架用于卡塔尔警方)外,其余全部被用在本国军事,包括作为FAA和RAF的飞行员训练用机。
今天,“小羚羊”在英国的使用已明显减少,RAF的样机已经由AS 355F1“双松鼠”(Twin Squirrels)所取代,而在FAA和部队中,“山猫”(Lynx)已经代替了大部分“小羚羊”的角色。
陆军和皇家海军的“小羚羊”在马岛战争中被部署在岛上,其效果毁誉参半。尽管“小羚羊”的参战非常有价值,但它在小火力面前仍显脆弱,并损失了几架。
“小羚羊”出口情况
超过1500架“小羚羊”最终出厂并在大约40个国家和29支部队中服役。直到今天,仍有包括塞尔维亚、喀麦隆、埃及、爱尔兰、利比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以及前南斯拉夫诸国在内的21个国家继续使用“小羚羊”。
很多“小羚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伊拉克的“小羚羊”在第一次海湾战争中被用来攻击伊朗的运输船和装甲车,叙利亚的“小羚羊”在1982年入侵黎巴嫩的战争中对抗以色列人但并不成功。实际上,一架“小羚羊”被以色列人俘获并重新喷涂成以色列国家的颜色。前南斯拉夫诸国有大量的Soko生产的样机,但经过十余年的冲突,目前其数量很难确定。
不考虑其入役年限,“小羚羊”在数支重要的空军中仍是重要代表。它可能不再符合现代战斗直升机的标准,但是在其他方面,凭借其快捷迅速、易操控性等特征,“小羚羊”仍是现代军事斗争中不可或缺的助手。
……
我一直对军事历史,特别是二战后的空战发展非常着迷。偶然间翻阅到了《现代战机百科全书》,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不仅仅是一本图册,更像是一部详细的空战史诗。从冷战时期美苏两大阵营的航空竞赛,到海湾战争中“沙漠风暴”行动的空中优势展现,再到近年来的高科技空战雏形,书中都进行了生动而深入的描写。我最喜欢的是书中对经典空战战例的分析,比如越南战争中的“红鹰”行动,以及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空军是如何在绝对劣势下苦苦支撑的。作者不仅仅是在描述战役过程,更是在剖析战机在其中的作用,以及战术运用上的得失。我常常沉浸在这些战役的描述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战场,感受着炮火的硝烟和引擎的轰鸣。此外,书中还涉及到了空战理论的发展,比如“能量机动理论”、“态势感知”等概念,这些都让我对现代空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这本书让我看到了战机不仅仅是冰冷的机器,更是承载着国家意志、科技实力和战场智慧的象征。
评分不得不说,《现代战机百科全书》在细节上的打磨堪称业界翘楚。我一直以来对战机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和电子战系统非常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给予了我极大的满足。在描述每一款战机时,作者都会详细介绍其翼型设计、进气道结构、尾翼布局等,并结合流体力学的原理,解释这些设计如何优化了飞机的机动性、速度和升力。例如,书中对苏-27的“边条翼”设计,以及F-22的“推力矢量”技术的分析,都深入浅出,配以清晰的示意图,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领略其中的奥妙。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还花了不少篇幅介绍了现代战机上搭载的先进雷达系统、电子对抗设备和通信系统。各种电子战的术语,如“有源相控阵雷达”、“红外成像导引头”、“数据链系统”等等,在书中得到了清晰的解释,并结合实际的作战场景,说明了这些高科技装备在现代空战中的关键作用。我常常在阅读中,想象着这些战机在战场上如何运用这些先进技术,进行信息博弈和火力对抗,场面十分震撼。
评分哇,终于等到这本《现代战机百科全书》了!我一直对军事装备,特别是空军力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总是想了解那些翱翔于天际的钢铁猛兽背后的故事。这次拿到这本书,简直是太激动了,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刚拿到手,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吸引住了。封面上的战斗机线条凌厉,色彩鲜艳,仿佛下一秒就要冲破纸面,呼啸而去。翻开扉页,里面的插图质量也相当高,无论是飞机的各个角度的剖视图,还是复杂的内部结构图,都绘制得细致入微,仿佛伸手就能触摸到金属的冰凉。我尤其喜欢那些详细的图解,能够清晰地展示出不同战机的气动布局、发动机类型、武器挂载等关键信息。这本书的编排也很合理,按照战机的发展历史和类型进行了划分,从早期喷气式战斗机到如今的新一代隐形战机,脉络清晰,让我在阅读时不会感到混乱。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不少令人振奋的战史故事和战术分析,这让我不仅仅是学习到冰冷的参数,更能感受到这些“空中霸主”在实战中的威力与魅力。总的来说,这本书的视觉呈现和信息呈现都达到了我理想中的水平,让我对现代战机的认知又上升了一个新的台阶。
评分拿到《现代战机百科全书》这本书,我最先被吸引的是它那宏大的叙事和严谨的考证。书的开篇就将我带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空中战场,从二战后冷战格局下的航空技术竞赛,到苏联解体后的全球空军力量格局演变,作者仿佛一位老道的军事评论员,用生动而专业的语言,梳理了现代战机发展的脉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空军发展战略的分析,不仅仅是罗列战机型号,更是深入剖析了这些国家在不同历史时期对空中优势的追求,以及由此催生的各种先进战机设计理念。例如,书中对美国空军在冷战时期发展第五代战斗机的决策过程,以及其背后深刻的地缘政治考量,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我从中看到了技术创新与国家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也理解了为什么某些国家的战机在设计理念上会存在如此大的差异。此外,书中对每一款代表性战机的介绍,也并非简单的参数堆砌,而是结合了其研发背景、服役历史、实战表现以及对后续战机发展的影响,做到了“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这种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叙述方式,让我对现代战机的理解更加立体和深刻。
评分当我拿到《现代战机百科全书》时,我带着一种“考古”的心态,希望能挖掘出那些被历史尘埃掩埋的精彩细节。这本书并没有让我失望,它以一种旁征博引、引经据典的方式,为我呈现了一个个鲜活的战机故事。我惊喜地发现,书中不仅介绍了那些赫赫有名的“明星战机”,还挖掘了一些鲜为人知但同样具有历史意义的机型,以及一些曾经设想过但最终未能投入量产的“概念机”。作者在梳理这些机型时,大量引用了当时的官方报告、技术文献、飞行员回忆录等一手资料,使得书中的内容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和真实感。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技术迭代”的叙述,它清晰地展示了每一代战机是如何在上一代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和创新的,以及这些创新是如何受到当时技术水平、军事需求和经济成本的制约。这种“追根溯源”式的解读,让我更加理解了现代战机的“演化”过程,也更深刻地认识到了科技进步的艰辛与伟大。
评分印刷精美,京东送货很快,值得收藏。
评分军事百科全书,做活动时候买的,又棒又超值!极其具有收藏价值!!很赞~?
评分印刷质量很不错,图片都很有代表性。很喜欢。
评分一不小心就买了,虽然有点小贵,但儿子非常喜欢。就冲这个、好评!
评分很详细,值得收藏
评分很不错的一本军事类型的书籍,强烈推荐
评分介绍比较全面 制作比较精珍
评分还不错,如果你想找中国的飞机那还是路过吧,里边全是美帝的
评分好评!很好的一套书。质量很不错,内容也不错。如果不是精装版就更好了,更适合阅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