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 Power System for More Electric Aircraft

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 Power System for More Electric Aircraft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海鸿 严仰光 著
图书标签:
  • 航空电气系统
  • 多电飞机
  • 电力电子
  • 电力系统
  • 电气工程
  • 航空工程
  • 更电飞机
  • 电力分配
  • 可靠性
  • 电能质量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124198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454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4-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结构,从发电、电能变换、配电、负载特性等方面较为全面地给出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概貌;简述了低压直流电气系统,详细阐述了恒频和宽变频的交流电气系统以及高压直流电气系统;讨论了对多电飞机来说至关重要的电力传动装置,包括直流电动机及其作动系统、液压作动系统、机电作动系统、电液作动系统、调速系统、电动环境控制系统;阐述了基于新型碳化硅器件的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换器的工作性能.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电气工程学科硕士生、博士生和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供从事飞机电气系统、船舶和电动汽车电气系统研究开发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目录

第1章 多电飞机的诞生………………………………………………………………………… 1
1.1 三种典型的多电飞机…………………………………………………………………… 1
1.2 多电发动机……………………………………………………………………………… 2
1.2.1 燃气涡轮发动机…………………………………………………………………… 2
1.2.2 常规燃气涡轮发动机和多电发动机……………………………………………… 3
1.2.3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引气…………………………………………………………… 4
1.3 多电飞机的特点………………………………………………………………………… 7
1.4 飞机的二次能源………………………………………………………………………… 7
1.4.1 飞机和发动机设备………………………………………………………………… 7
1.4.2 二次能源…………………………………………………………………………… 8
1.4.3 飞机二次能源的统一……………………………………………………………… 9
1.5 飞机气压系统…………………………………………………………………………… 9
1.5.1 飞机的气压能源…………………………………………………………………… 9
1.5.2 气压能源的应用…………………………………………………………………… 9
1.5.3 飞机环境控制系统………………………………………………………………… 11
1.5.4 气压作动系统……………………………………………………………………… 20
1.5.5 节能发动机………………………………………………………………………… 22
1.6 飞机液压系统…………………………………………………………………………… 22
1.6.1 飞机液压能的产生………………………………………………………………… 22
1.6.2 液压作动机构……………………………………………………………………… 24
1.6.3 液压系统…………………………………………………………………………… 26
1.6.4 集中式液压能源的缺陷…………………………………………………………… 31
1.7 飞机电气系统…………………………………………………………………………… 32
1.7.1 飞机电气系统的构成……………………………………………………………… 32
1.7.2 28V 直流电源…………………………………………………………………… 33
1.7.3 恒频交流电源……………………………………………………………………… 40
1.7.4 变频交流电源……………………………………………………………………… 43
1.7.5 高压直流电源……………………………………………………………………… 44
1.7.6 多电飞机的电源…………………………………………………………………… 47
1.7.7 飞机配电系统……………………………………………………………………… 48
1.7.8 飞机用电设备……………………………………………………………………… 50
1.8 多电飞机的发展与电工科技…………………………………………………………… 59
1.8.1 电工科技的发展…………………………………………………………………… 59
1.8.2 新型飞机电气设备………………………………………………………………… 60
1.8.3 多电飞机对电工科技提出的新要求……………………………………………… 61
1.9 飞机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和使用要求………………………………………………… 62
1.9.1 飞机电气设备的工作条件………………………………………………………… 62
1.9.2 飞机电气设备的使用要求………………………………………………………… 63
1.10 小 结………………………………………………………………………………… 66
第2章 交流电气系统………………………………………………………………………… 68
2.1 交流电气系统概述……………………………………………………………………… 68
2.2 飞机交流发电机………………………………………………………………………… 70
2.2.1 恒频交流发电机…………………………………………………………………… 70
2.2.2 变频交流发电机………………………………………………………………… 107
2.2.3 无刷直流发电机………………………………………………………………… 113
2.2.4 交流起动/发电机………………………………………………………………… 125
2.2.5 无刷交流发电机的发展………………………………………………………… 133
2.3 交流发电机的电压调节……………………………………………………………… 133
2.3.1 电压调节器的功能……………………………………………………………… 133
2.3.2 交流电压调节器的构成和工作原理…………………………………………… 134
2.3.3 加快励磁电流变化速度的方法………………………………………………… 139
2.3.4 励磁机励磁电压与励磁电流软反馈…………………………………………… 142
2.3.5 交流电机的励磁控制…………………………………………………………… 146
2.4 齿轮差动式液压恒速传动装置……………………………………………………… 146
2.4.1 差动游星齿轮的工作原理……………………………………………………… 146
2.4.2 液压马达与液压泵……………………………………………………………… 148
2.4.3 齿轮差动式液压恒速传动装置工作原理……………………………………… 151
2.4.4 齿轮差动式液压恒速传动装置的调速系统…………………………………… 153
2.4.5 恒速装置的滑油系统…………………………………………………………… 156
2.4.6 齿轮差动式恒速传动装置的故障及其保护…………………………………… 156
2.4.7 恒速传动装置的基本技术数据………………………………………………… 158
2.4.8 组合传动发电机………………………………………………………………… 158
2.5 变速恒频电源………………………………………………………………………… 159
2.5.1 变速恒频电源概述……………………………………………………………… 159
2.5.2 AC/ACVSCF电源…………………………………………………………… 160
2.5.3 阶梯波合成变速恒频电源……………………………………………………… 164
2.5.4 脉宽调制型逆变器构成的VSCF电源………………………………………… 174
2.5.5 VSCF电源的特点……………………………………………………………… 192
2.6 交流电源系统中的二次电源………………………………………………………… 192
2.6.1 变压器和自耦变压器…………………………………………………………… 193
2.6.2 变压整流器……………………………………………………………………… 195
2.6.3 12脉冲型自耦变压整流器……………………………………………………… 200
2.6.4 18脉冲D型自耦变压整流器…………………………………………………… 206
2.6.5 变压整流器输出电压的稳定方法……………………………………………… 212
2.7 单发电机飞机交流电源的控制与保护……………………………………………… 213
2.7.1 飞机发电系统的控制…………………………………………………………… 213
2.7.2 恒频交流电源的故障及保护…………………………………………………… 216
2.8 飞机并联交流电源的控制与保护…………………………………………………… 219
2.8.1 飞机并联交流电源中发电机投入电网的控制………………………………… 219
2.8.2 并联电源的功率分配…………………………………………………………… 222
2.8.3 不并联交流电源的不中断转换………………………………………………… 222
2.8.4 无功功率检测原理……………………………………………………………… 223
2.8.5 有功电流检测原理……………………………………………………………… 225
2.8.6 飞机并联交流电源的故障及保护……………………………………………… 226
2.8.7 发电机控制器GCU 的结构…………………………………………………… 232
2.9 变频交流电源的控制与保护………………………………………………………… 233
2.10 飞机交流电源的主电路结构………………………………………………………… 234
2.10.1 单发动机轻型战斗机的电源…………………………………………………… 234
2.10.2 双发动机重型战斗机的电源…………………………………………………… 236
2.10.3 B777的电源…………………………………………………………………… 238
2.10.4 轰炸机的电源…………………………………………………………………… 240
2.10.5 MD 11远程宽机身运输机电源……………………………………………… 241
2.10.6 B747飞机电源………………………………………………………………… 241
2.10.7 军用运输机的电源……………………………………………………………… 245
2.10.8 多用途直升机电源……………………………………………………………… 246
2.10.9 A380飞机电源系统…………………………………………………………… 247
2.10.10 B787飞机电源系统…………………………………………………………… 249
2.11 小 结………………………………………………………………………………… 263
第3章 高压直流电气系统…………………………………………………………………… 266
3.1 高压直流电气系统概述……………………………………………………………… 266
3.2 旋转整流器式无刷直流发电机……………………………………………………… 267
3.3 永磁式直流电机……………………………………………………………………… 268
3.3.1 稀土永磁材料和永磁电机……………………………………………………… 268
3.3.2 永磁式高压直流发电机………………………………………………………… 268
3.3.3 飞控专用永磁发电机的诞生…………………………………………………… 271
3.3.4 永磁电机在飞机主电源应用的可行性………………………………………… 274
3.3.5 稀土永磁电机的发展…………………………………………………………… 286
3.4 开关磁阻电机………………………………………………………………………… 286
3.4.1 开关磁阻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288
3.4.2 开关磁阻电机的发电工作……………………………………………………… 294
3.4.3 250kW 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 297
3.4.4 开关磁阻起动/发电机的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原理……………………………… 301
3.4.5 发动机内装发电机……………………………………………………………… 302
3.4.6 开关磁阻电机的发展…………………………………………………………… 306
3.5 电励磁双凸极发电机………………………………………………………………… 307
3.5.1 双凸极电机的结构……………………………………………………………… 307
3.5.2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发电工作…………………………………………………… 309
3.5.3 双凸极电机的电动工作………………………………………………………… 314
3.5.4 电励磁双凸极电机的发展……………………………………………………… 323
3.6 HVDC发电系统……………………………………………………………………… 323
3.6.1 HVDC发电系统的构成………………………………………………………… 323
3.6.2 单发电系统的保护……………………………………………………………… 324
3.6.3 直流发电机的并联……………………………………………………………… 324
3.7 二次电源和电能变换器……………………………………………………………… 325
3.7.1 270V/28V 直流变换器………………………………………………………… 325
3.7.2 模块电源和电子电源…………………………………………………………… 330
3.7.3 灯电源…………………………………………………………………………… 331
3.7.4 飞行控制和发动机控制专用电源的电能变换器……………………………… 331
3.7.5 静止变流器……………………………………………………………………… 332
3.7.6 电动机驱动用三相DC/AC变换器…………………………………………… 333
3.7.7 多相容错电动机的DC/AC电能变换器……………………………………… 334
3.7.8 起动/发电机的起动功率变换…………………………………………………… 334
3.7.9 电子设备的内部电源…………………………………………………………… 335
3.7.10 直接能量武器的电源…………………………………………………………… 335
3.7.11 飞机二次电源和电能变换器的关键技术……………………………………… 335
3.8 级联直流变换器的相互作用………………………………………………………… 336
3.8.1 直流变换器的小信号模型……………………………………………………… 337
3.8.2 级联电源的小信号模型………………………………………………………… 339
3.8.3 输入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340
3.8.4 级联变换器的稳定性判据……………………………………………………… 341
3.8.5 具有恒功率负载的变换器……………………………………………………… 343
3.9 飞机高压直流配电系统……………………………………………………………… 350
3.9.1 单线制和双线制………………………………………………………………… 350
3.9.2 供电网和配电网………………………………………………………………… 350
3.9.3 汇流条功率控制器……………………………………………………………… 353
3.9.4 高压直流配电元件……………………………………………………………… 353
3.9.5 远距配电中心…………………………………………………………………… 358
3.10 辅助动力装置和组合动力装置……………………………………………………… 360
3.10.1 辅助动力装置在飞机上的应用………………………………………………… 360
3.10.2 辅助动力装置的类型和构成…………………………………………………… 361
3.10.3 APU 的高空工作特性………………………………………………………… 362
3.10.4 组合动力装置…………………………………………………………………… 362
3.10.5 具有致冷功能的组合动力装置………………………………………………… 363
3.10.6 IPCU 功能的进一步拓展……………………………………………………… 364
3.10.7 多电飞机的组合动力装置……………………………………………………… 364
3.11 多电飞机的能量管理和热管理……………………………………………………… 365
3.11.1 多电飞机用电设备的特点……………………………………………………… 365
3.11.2 电能的产生和存储……………………………………………………………… 366
3.11.3 作动机构再生能量的吸收……………………………………………………… 367
3.11.4 交流系统和直流系统…………………………………………………………… 369
3.11.5 多电飞机的电能管理…………………………………………………………… 369
3.11.6 多电飞机的热管理……………………………………………………………… 370
3.11.7 能量优化飞机(OEA) ………………………………………………………… 372
3.12 多电飞机的发展……………………………………………………………………… 374
3.12.1 从低压直流电源到高压直流电源……………………………………………… 374
3.12.2 VFAC和HVDC系统的比较………………………………………………… 375
3.12.3 高压直流电气系统的关键设备………………………………………………… 375
3.13 小 结………………………………………………………………………………… 376
第4章 电力作动机构和电动环境控制系统………………………………………………… 379
第5章 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换器……………………………………………………………… 492
附录A 应用不同电源系统的飞机实例……………………………………………………… 562
附录B 缩略语………………………………………………………………………………… 566
参考文献………………………………………………………………………………………… 575

前言/序言

  21世纪初,A380、B787和F35三种多电飞机的升空,激发了我国航空电气工作者的巨大热情,同时也提出了我国多电飞机的研制议题。作者抱着促进我国多电飞机发展的愿望,仓促地编写了这本书。建国60多年来,我国的航空及航空电气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满足了我国飞机发展的需要。20世纪50—60年代,我国生产了多种28V的飞机电源系统、配电器件和用电设备。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研制和生产飞机恒频交流电源、交流配电元件和用电设备。20世纪90年代,飞机变速恒频交流电源研制成功并装机运行。2000年起特种飞机的新型电子设备研制成功,接着大功率飞机电源系统装机使用。同时,变频交流电源和270V高压直流电源列入研制和整机日程表。总之,我们离多电飞机越来越近了。本书介绍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结构与原理,从发电、电能变换、配电、负载特性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内容包括多电发动机、低压直流电气系统、恒频和宽变频交流电气系统、高压直流电气系统、多电飞机能量管理和热管理、电力作动机构和电动环境控制系统,以及碳化硅高性能电力电子变换器等。本书得到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专著出版经费、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资助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No.NR2013064、No.NS2015039)的资助。
  在这里作者衷心感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气工程系的老师和致力于航空电气研究的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衷心感谢空军装备研究所、空军总体技术研究所、中国商飞公司、航空高等院校、航空电气厂的专家和朋友,他们从各个方面给予了作者帮助和鼓励。
  在此要特别感谢吴风仁、龚春英、谢少军、王瑾、肖岚、周增福、王慧贞、陈志辉、陈新、陈乾宏、刘闯、朱成花、张方华、胡勤丰、孟小利、戴卫力、洪峰、刘军、杨善水、张卓然、朱德明等博士、教授和研究员,本书引用了他们的研究成果,新型飞机的资料大都参考了各专家学者在杂志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相关公司的网站资料。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研究生朱梓悦在手稿录入、图表制作和编排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生聂新、荀倩、钟志远、赵海伟、张鑫、谢昊天、赵斌、马婷、王丹、徐克峰、马策宇等进行了部分手稿的初录工作;空军第一研究所马其骏研究员、第八研究所周增福研究员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周洁敏教授仔细审阅了本书初稿,提出了十分宝贵的修改意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赵延永、蔡喆老师为本书的出版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技部苏州、吴咏梅、王萍、姚静老师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给予了极大的帮助。作者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成书时间短,错误与不足之处难免,敬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
  作者
  2015年10月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 深入剖析未来航空动力心脏的杰出之作 随着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飞机正迈向一个全新的时代——“多电飞机”(More Electric Aircraft, MEA)。这一变革的核心在于,飞机上越来越多的传统液压、气动系统正被先进的电力系统所取代,从而显著提升飞机的燃油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并为更智能、更安全的飞行体验奠定基础。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一书,正是为读者深入解读这一颠覆性技术浪潮、理解其背后复杂精妙的动力心脏而量身打造的权威著作。 本书并非泛泛而谈,而是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湛的技术洞察,系统性地梳理和阐述了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方方面面。它犹如一本详尽的蓝图,为工程师、研究人员、学生以及对未来航空技术充满好奇的读者,描绘出MEAMEA电气系统的全景图。 核心内容前瞻: 本书将引领读者穿越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复杂迷宫,从最基础的理论概念到最前沿的应用实践,层层深入,逐一剖析。 基础理论与驱动力: 书中首先会深入浅出地介绍多电飞机概念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促使航空业向电气化转型的关键驱动因素。读者将理解为何电力将成为未来飞机的主要动力来源,并认识到这一转变所带来的颠覆性优势,包括但不限于: 能效提升: 通过更高效的能量转换和分配,显著减少燃油消耗。 维护简化: 减少机械部件,降低故障率,简化维护流程。 性能优化: 更精确的控制能力,实现更优异的飞行性能和舒适度。 环境效益: 减少碳排放和噪音污染。 核心组件与架构: 读者将详细了解构成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关键组件及其相互作用。这包括: 发电机与电源管理: 探讨先进的发电机技术,如永磁发电机(PMG)和集成式发电机,以及智能化的电源管理单元(PMU),如何高效地生成和分配电力。 电力变换技术: 深入研究各种电力电子变换器,如AC/DC、DC/DC、DC/AC变换器,以及它们在电压转换、电流调节和功率因数校正方面的关键作用。 能量存储系统: 剖析多电飞机对先进能量存储技术的需求,例如高性能电池系统,以及它们在飞行中的角色。 配电网络: 详解多电飞机复杂的配电架构,包括新型的配电总线、断路器以及故障隔离技术,确保电力的安全可靠传输。 执行器系统: 介绍电传操纵(Fly-by-Wire)和电液动力(Electro-Hydrostatic Actuation, EHA)等先进的电驱动执行器,以及它们如何取代传统的液压和气动作动器。 系统集成与控制: 多电飞机的核心挑战之一在于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本书将重点探讨: 系统架构设计: 分析不同多电飞机架构的优劣,例如“全电飞机”(All-Electric Aircraft, AEA)的终极目标,以及混合动力架构的过渡方案。 通信与数据管理: 讲解集成化的通信网络和数据总线(如ARINC 429, AFDX)在实现系统互联互通中的重要性。 控制策略与算法: 深入研究用于管理和优化电力系统性能的先进控制算法,包括故障诊断与容错控制。 电磁兼容性(EMC): 阐述在高度电气化的环境中,如何有效管理电磁干扰,确保系统的鲁棒性。 设计挑战与前沿研究: 本书不会回避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在设计、制造和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并将深入探讨: 高功率密度设计: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和重量下,实现高功率输出和高效运行。 热管理: 高功率电力电子器件产生的热量如何有效散发,是设计中的重要课题。 可靠性与安全性: 确保电气系统在极端环境下的高可靠性和安全性,是民航应用的关键。 标准化与认证: 探讨多电飞机电气系统在国际标准制定和适航认证方面的进展。 新型材料与技术: 展望未来可能应用于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先进材料,如宽禁带半导体(SiC, GaN)等。 未来展望: 本书将引领读者展望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未来发展趋势,包括更高级别的电气化、与人工智能的融合、以及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和电动飞机技术的潜在支持。 《多电飞机电气系统》一书的写作风格将力求兼顾学术的严谨性和工程的实用性。书中不仅会包含详实的理论推导和公式分析,还会引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工程图纸和性能数据,帮助读者建立直观的理解。每一个章节都力求逻辑清晰,层层递进,确保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复杂的技术细节。 对于希望站在航空技术前沿的研究人员而言,本书将是他们获取前沿知识、激发创新灵感的宝贵源泉。对于正在从事相关领域设计的工程师而言,本书是指导他们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实用工具。对于渴望了解未来航空科技的学生而言,本书将是他们构建扎实理论基础、开启职业生涯的坚实起点。 总而言之,《多电飞机电气系统》是一部集理论性、前沿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权威专著,它不仅是对当前多电飞机技术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对未来航空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洞察。通过阅读本书,您将深刻理解驱动未来天空的强大“电力心脏”,并为这一激动人心的变革做好准备。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这本书时,就仿佛看到了一扇通往未来航空技术世界的大门。我一直对航空领域的新技术充满热情,尤其是“多电飞机”这个概念,它预示着航空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由电气化驱动的变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剖析其核心——“Power System”。我非常期待能了解到,多电飞机是如何实现能量的产生的,例如,是否会介绍更高效、更紧凑的发电机组设计,或是其他新型能源转换技术?同时,我也想知道,如此庞大的电力需求是如何被高效、安全地传输和分配的。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高压直流(HVDC)技术,以及它在降低线缆重量、提高输电效率方面的独特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这本书能详细阐述,如何构建一个强大且智能的电力管理系统,它不仅能确保所有用电设备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还能在面对突发状况时,展现出强大的鲁棒性和故障容错能力,从而为飞行的安全保驾护航。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因为它直接指向了航空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方向。我一直认为,电气化是推动航空器性能提升和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而“多电飞机”则是这一理念的集中体现。因此,我非常渴望深入了解其核心——“Power System”。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多电飞机中能源的产生方式?例如,是否会探讨更高效的涡轮发电机组,或者其他新型发电技术?我同样关注能量的传输和分配,特别是在“Power System”的范畴内,是否会涉及高压直流(HVDC)输电技术,以及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等先进技术,它们在减小重量、提高效率和灵活性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对于电力系统的管理和控制的深入分析。一个高度集成的电气系统,必然需要智能化的能源管理策略,以确保在各种飞行条件下,电力都能被高效、可靠地分配给各个用电设备,同时也要能够应对突发的故障,保证飞行的安全。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是技术的探索,更是对未来航空动力的前瞻性思考。

评分

初次翻阅《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这本书,我立刻被其严谨的学术架构和清晰的逻辑线所吸引。作为一名对航空领域技术革新一直保持高度关注的读者,我认为“多电飞机”的概念代表着航空器的一次重大飞跃,而其背后的“Power System”无疑是这场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我迫切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理解多电飞机电气动力系统的整体架构。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解析,如何从有限的资源中产生源源不断的电能?这是否涉及新型发电机组的设计,如更轻巧、更高效率的轴带发电机或独立的微型涡轮发电机?我同样对书中关于电力传输和分配的论述抱有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当飞机的用电需求成倍增长时,如何设计一个高效、安全的电力网络?是否会探讨高压直流(HVDC)技术及其在减轻线缆重量、降低能量损耗方面的优势?更让我期待的是,书中是否会深入探讨先进的电源管理和控制策略,例如如何通过智能算法实现对各个用电设备的功率分配,如何在故障发生时快速隔离并恢复电力供应,以及如何优化能量利用,提升飞机的燃油效率和降低排放。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就直接勾起了我的好奇心。我一直觉得,未来航空器一定会朝着更电气化的方向发展,而“多电飞机”正是这一趋势下的一个关键节点。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Power System”这个核心部分,为我揭示背后的技术奥秘。毕竟,一个能驱动整个飞机的电力系统,其复杂度和重要性是前所未有的。我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多电飞机是如何实现能量的产生的。是依靠更先进的发电机技术,还是有其他创新的能源转化方式?同时,能量如何从产生端传输到各个用电设备,这个电力传输网络的构建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是否会采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以及这种技术在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能量传输效率方面有哪些优势?另外,对于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安全性,书中是否会有深入的探讨?例如,在面对各种复杂飞行环境和潜在故障时,电气系统如何保持其核心功能,并保障飞行的安全?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描绘出一幅清晰的多电飞机电气动力系统蓝图。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一出现,就仿佛打开了我通往未来航空技术宝库的一扇大门。我一直对航空器的设计演进充满好奇,而“多电飞机”的概念,在我看来,是航空工业一次颠覆性的变革。从最初的纯机械驱动,到液压和气压的广泛应用,再到如今电气化浪潮的席卷,每一次技术迭代都带来了性能的飞跃。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Power System”部分的详尽解读,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整个飞机的“心脏”和“神经网络”。我希望能从中了解到,多电飞机是如何实现能量的产生、传输和分配的。例如,是否会深入探讨新型发电机组的设计,以及它们如何在高海拔、低温等极端环境下保持高效运行?书中对于电力传输网络的设计,比如高压直流输电系统,是否有细致的分析,包括其在降低线损、减轻重量方面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我更希望能看到关于如何实现精细化的电力管理,比如智能化的电网控制,以确保各个用电设备能够获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能量利用效率。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是技术知识的获取,更是对航空未来发展方向的一次深刻洞察。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我第一次看到时,就觉得它散发着一种科技的厚重感,尤其是“多电飞机”和“电气系统”这几个词,让我立刻联想到未来航空的图景,充满了无限可能。我一直对航空领域的技术革新非常感兴趣,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和电气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深入应用,航空业也呈现出向“电气化”迈进的趋势,而“多电飞机”正是这一趋势的集大成者。这本书的名字直接点明了核心主题,这让我非常期待能够深入了解在这个复杂且高度精密的系统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技术细节和设计理念。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一些技术名词,而是能够真正地剖析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的工作原理,从能量的产生、传输、分配,到最终的能量转换和利用,都能够有详尽的阐述。特别是“Power System”这个部分,对我来说是最大的吸引点,因为我相信,一个稳定、高效、可靠的电力系统,是实现飞机全面电气化的基石,也是保障飞行安全的关键。我对书中是否会探讨先进的电源管理技术,例如能量回收、故障诊断与隔离、以及冗余设计等方面的内容抱有浓厚的兴趣。同时,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从更宏观的视角,阐述多电飞机电气系统相比于传统飞机电气系统的优势,比如在燃油效率、维护成本、以及环境影响方面的潜在改善,这样可以让我更好地理解这项技术革新的重要性和深远意义。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一下子就吸引了我,因为它精准地触及了当前航空科技发展的一个最热门、也最具颠覆性的领域。我一直关注着航空业的电气化进程,而“多电飞机”无疑是这一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意味着飞机上的电力系统将承担起越来越核心的功能。我最期待的是书中关于“Power System”的详细介绍。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多电飞机是如何产生所需的巨大电能的,这是否意味着需要全新的发电机技术,或者对现有技术进行大幅度的革新?同时,我对于能量如何在飞机内部进行传输和分配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书中是否会探讨高压直流(HVDC)等先进的输电技术,以及它们在减轻飞机重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看到书中关于电力系统管理和控制的深入分析,例如如何实现精细化的电力分配,如何保障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以及在面对各种复杂飞行工况和潜在故障时,电气系统如何展现出其鲁棒性和安全性。

评分

我被这本书的标题所吸引,因为它触及了航空技术领域一个极其前沿和关键的交叉点——电气系统在多电飞机中的核心地位。在我看来,“多电飞机”的出现,预示着航空器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心脏移植”手术,从传统的燃油动力为主,转向以电能为核心的驱动模式。因此,“Power System”部分的内容,对我而言是重中之重。我迫切希望了解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如何构建一个强大、高效、且极其可靠的电气动力系统,以满足飞机在起降、巡航、以及执行各种复杂任务时对能源的巨大需求。这是否意味着需要全新的发电机组设计?它们需要具备怎样的功率密度和效率?书中是否会探讨先进的储能技术,比如固态电池或者燃料电池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潜力,以及它们在能量备份和峰值功率需求满足方面的作用?我同样对书中关于电力分配和管理的智能化程度抱有极大的期待,比如如何通过先进的电力电子技术,实现对能源的精确分配、负载均衡,以及故障的快速隔离和恢复,从而确保飞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这本书,无疑是理解现代航空技术脉搏的一把钥匙。

评分

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时间,我就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被其中严谨的学术风格和详实的理论内容深深吸引。作为一名在电气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工程师,我深知一个复杂系统的成功实现,离不开对其底层原理的深刻理解。而“多电飞机”无疑是航空电气工程领域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前沿课题。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Power System”的阐述,希望能够看到其在电力产生、存储、分配以及调控等各个环节的深入分析。例如,书中是否会详细介绍当前主流的发电技术,比如基于微型燃气轮机或者涡轮发电机的系统,以及它们在效率、重量和可靠性方面的权衡?对于储能技术,比如高性能电池或者超级电容器在多电飞机中的应用前景,书中会有怎样的论述?更重要的是,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关于先进电力电子器件和拓扑结构在电力转换和分配中的应用,例如高压直流(HVDC)技术、电力电子变压器(PET)等,它们在提升系统效率、降低重量以及增强灵活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本书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性的知识框架,帮助我们理解如何构建一个既能满足航空严苛要求的,又能应对未来技术发展趋势的强大动力系统。

评分

当我在书架上看到《多电飞机的电气系统》这本书时,我的目光就被它所吸引。作为一个对航空工程和电力电子技术都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关注着航空业的电气化发展趋势,而“多电飞机”无疑是这一趋势下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深入探讨“Power System”的设计和实现。我知道,在传统飞机中,电力系统主要负责提供照明、通信、导航等辅助功能,而动力来源则主要依靠燃油发动机。然而,多电飞机将电气系统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它不仅承担着传统功能,甚至可能直接或间接驱动飞机的飞行部件。因此,书中对于如何设计一个能够同时满足高功率输出、高可靠性、轻量化以及良好散热需求的电气动力系统,会有怎样的论述,是我最为期待的。我希望能够从中了解到,例如,新型高功率密度发电机组的技术原理,它们如何从发动机的机械能中高效地转换出电能;以及先进的电力电子转换器和控制器,它们在维持电压和频率稳定、实现能量的高效传输和分配方面的作用。同时,我对书中是否会探讨电气系统在应对突发情况下的鲁棒性,例如故障容错设计和冗余备份策略,也充满了好奇。

评分

写的非常详细,很棒的一本书,适合搞航空电源专业的人细读

评分

好好好好!!!!

评分

书确实不错。值得学习

评分

写的非常详细,很棒的一本书,适合搞航空电源专业的人细读

评分

物流服务很给力,书的包装很到位

评分

书很好,信息量好大,值得购买

评分

外面没塑料包装,不过挺新的

评分

商品质量不错 ,应该是正品

评分

这书挺全面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