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信号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瑛,张莉,张冬玲,李萍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信号处理
  • 信号处理
  • DSP
  • 通信工程
  • 电子工程
  • MATLAB
  • 算法
  • 滤波
  • 频谱分析
  • 图像处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062312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0613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高等学校信息工程类“十二五”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字数:487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信号处理》系统地讲述了数字信号处理的基本理论、算法及相应的实现方法。全书共分10章,内容包括绪论、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离散傅里叶变换、快速傅里叶变换、数字滤波器概论、FIR数字滤波器、IIR数字滤波器、数字滤波网络、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举例。
  《数字信号处理》配有大量的例题、习题和上机题,典型例题给出了Matlab详细程序,有助于读者自学。
  《数字信号处理》可作为高等学校电子信息及其相近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目录

第0章 绪论
0.1 数字信号处理概述
0.2 数字信号处理的优点

第1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时域分析
1.1 引言
1.2 离散时间信号
1.2.1 离散时间信号和数字信号
1.2.2 序列的表示方法
1.2.3 基本序列
1.2.4 周期序列
1.2.5 序列的运算
1.2.6 序列的功率和能量
1.3 离散时间系统
1.3.1 离散时间线性时不变系统
1.3.2 线性时不变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与线性卷积
1.3.3 系统的因果性和稳定性
1.3.4 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1.3.5 用Matlab求解线性常系数差分方程
1.4 离散时间信号的相关性
1.4.1 相关系数
1.4.2 相关函数的定义
1.4.3 相关函数与线性卷积的关系
1.4.4 相关函数的性质
1.4.5 相关函数的应用
习题与上机题

第2章 离散时间信号和系统的频域分析
2.1 引言
2.2 离散时间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2.2.1 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2.2.2 离散时间信号傅里叶变换的性质
2.3 离散时间信号的Z变换
2.3.1 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的定义
2.3.2 离散时间信号z变换与SFT的关系
2.3.3 z变换的收敛域与序列特性之间的关系
2.3.4 逆z变换
2.3.5 Z变换的性质
2.4 LTI离散时间系统的频域分析
2.4.1 LTI离散时间系统的频率响应与系统函数
2.4.2 系统函数的收敛域和极点分布与系统因果性和稳定性的关系
2.4.3 系统函数的零极点分布对系统频率响应特性的影响
2.4.4 利用Z变换求解系统的输出
2.5 离散时间信号与模拟信号时域和频域的关系
2.5.1 采样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关系
2.5.2 离散时间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关系
2.5.3 A/D及D/A转换
习题与上机题

第3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DFT)
3.1 引言
3.2 傅里叶变换的几种形式
3.2.1 连续时间周期信号的傅里叶级数
3.2.2 连续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傅里叶变换
3.2.3 离散时间非周期信号的序列傅里叶变换
3.3 离散傅里叶级数变换(DFST)
3.3.1 周期序列的离散傅里叶级数变换
3.3.2 周期序列的傅里叶变换表示式
3.4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定义
3.4.1 DFT的定义
3.4.2 DFlT与Z变换和SFT的关系
3.4.3 DFT的隐含周期性
3.5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主要性质
3.5.1 线性性质
3.5.2 循环移位性质
3.5.3 循环卷积定理
3.5.4 共轭对称性
3.5.5 离散帕斯瓦尔定理
3.6 频率域采样
3.6.1 频率域采样定理
3.6.2 内插公式
3.7 离散傅里叶变换的应用
3.7.1 用DFT计算线性卷积
3.7.2 用DFlT对信号进行频谱分析
3.8 离散时间信号的抽取和内插
3.8.1 离散时间信号的整数倍抽取
3.8.2 离散时间信号的整数倍内插
习题与上机题

第4章 快速傅里叶变换(FFT)
4.1 引言
4.2 提高DFT运算效率的基本途径
4.3 基2时分FFT算法
4.3.1 基2时分蝶式运算定理
4.3.2 基2时分的蝶形流图与计算量分析
4.3.3 基2时分FFT算法的运算规律及编程思想
4.4 基2频分FFT算法
4.4.1 基2频分蝶式运算定理
4.4.2 基2频分的蝶形流图与计算量分析
4.5 IDFT的快速算法
4.6 实序列DFT的有效计算方法
4.7 线性调频Z(Chirp-Z)变换算法
4.7.1 Chirp-Z变换的基本原理
4.7.2 Chirp-Z变换的实现步骤
4.7.3 Chirp-Z变换运算量的估算
4.7.4 用Matlab计算Chirp-Z变换
习题与上机题

第5章 数字滤波器概论
5.1 引言
5.2 数字滤波器的定义和分类
5.2.1 数字滤波器的定义
5.2.2 数字滤波器的分类
5.3 实际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5.3.1 实际滤波器对理想滤波器的逼近
5.3.2 实际滤波器的设计指标
5.4 几种常见的特殊滤波器
5.4.1 全通滤波器
5.4.2 数字陷波器
5.4.3 梳状滤波器
5.4.4 最小相位滤波器
习题与上机题

第6章 FIR数字滤波器
6.1 引言
6.2 FIR滤波器的线性相位特性
6.2.1 FIR滤波器的第一类线性相位
6.2.2 FIR滤波器的第二类线性相位
6.2.3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零点特性
6.3 用窗函数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3.1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的基本方法
6.3.2 常用窗函数的频谱特点及选择原则
6.3.3 窗函数法设计FIR滤波器的Matlab实例
6.4 用频率采样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4.1 频率采样设计法的基本思想
6.4.2 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时对H(女)的约束条件
6.4.3 频率采样设计法的误差分析及改进措施
6.5 利用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FIR数字滤波器
6.5.1 等波纹最佳逼近法的基本思想
6.5.2 用Matlab实现等波纹最佳逼近法设计举例
习题与上机题

第7章 IIR数字滤波器
7.1 引言
7.2 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7.2.1 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
7.2.2 巴特沃思型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7.2.3 切比雪夫型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7.2.4 椭圆型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7.2.5 贝塞尔型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
7.2.6 几种归一化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方法比较
7.3 实际模拟滤波器的设计
7.3.1 实际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方法
7.3.2 用Matlab设计模拟滤波器
7.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7.4.1 用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7.4.2 用双线性变换法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7.4.3 数字滤波器的频率变换
7.4.4 用Matlab设计IIR数字滤波器
7.5 FIR数字滤波器与I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
7.6 数字滤波器采样频率与滤波器阶数的关系
习题与上机题

第8章 数字滤波网络
8.1 引言
8.2 信号流图
8.3 IIR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8.3.1 IIR直接型网络结构
8.3.2 IIR级联型网络结构
8.3.3 IIR并联型网络结构
8.4 FIR系统的基本网络结构
8.4.1 FIR直接型网络结构
8.4.2 FIR级联型网络结构
8.4.3 FIR线性相位型网络结构
8.4.4 FIR频率采样型网络结构
8.4.5 FIR快速卷积方法
8.5 利用Matlab依据算法结构实现数字滤波器
8.6 数字信号处理的误差分析
8.6.1 数的表示方式及量化误差
8.6.2 A/D转换中的量化效应
8.6.3 量化噪声通过线性系统的响应
8.6.4 数字系统中的系数量化效应
8.6.5 数字系统运算中的量化效应
习题与上机题

第9章 数字信号处理应用举例
9.1 引言
9.2 正交移相器设计及实现
9.2.1 离散时间信号的正交移相器
9.2.2 离散时间信号正交移相器的实现
9.3 以单频正弦信号为激励测量系统的频率响应
9.3.1 实LTI系统频率响应的测量
9.3.2 阵列信号处理中的多通道幅相一致性校正
9.4 数字上、下变频器
9.4.1 数字上、下变频原理的Matlab仿真
9.4.2 CIC滤波器
9.4.3 HB滤波器
9.4.4 典型数字上、下变频芯片功能介绍及参数设置

附录C 语言逆序及FFT子程序参考清单
参考文献
《宇宙的低语:隐藏在万物中的数学语言》 简介 宇宙,一个浩瀚无垠、充满奥秘的舞台,从微观粒子的奇妙舞蹈到宏观星系的壮丽图景,无不遵循着一套深刻而优美的规律。而这些规律,隐藏在看似寻常的现象背后,等待着我们去揭示。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个学科的狭窄领域,而是试图以一种宏观的视角,带领读者一同探索隐藏在万物之中的数学语言——那些塑造我们所见、所感、所知的一切的根本法则。 我们将从一个普遍性的视角出发,探讨“信息”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形态与传播。信息,并非仅限于书本上的文字或数字,它存在于每一个原子结构的排列中,存在于每一个生物体的基因序列里,存在于每一次天体运行的轨道上,也存在于我们每一次的交流和思考中。本书将揭示,信息并非虚无缥缈的概念,而是具有可量化、可测量、可传递的属性,并且其核心存在着一套普适的数学框架。 第一篇:信息的根基——从概率到统计的哲学 我们首先会将目光投向“不确定性”的哲学。从量子力学的随机性到日常生活中的偶然事件,不确定性是宇宙的固有属性。本书将深入浅出地介绍概率论的基本概念,并非以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例如抛硬币的长期规律、骰子的分布特性,甚至股票市场的波动模型,来展示概率如何成为理解不确定性的有力工具。我们将理解“概率”不仅仅是可能性的衡量,更是对未来趋势的一种预测性描述。 随后,我们将进入“统计学”的领域。当面对海量数据时,如何从中提取有意义的模式?统计学提供了答案。本书将讨论如何通过采样、描述性统计(均值、方差、分布等)来概括大量现象,以及如何通过推断性统计(假设检验、置信区间等)来做出基于数据的判断。我们将看到,统计学并非仅仅是数据整理的技术,它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帮助我们从纷繁复杂的世界中辨别出隐藏的规律。书中会穿插一些历史故事,讲述统计学在科学发现、社会学研究甚至医学诊断中的关键作用,让读者感受到这门学科的生命力。 第二篇:模式的雕刻师——数列、级数与递推关系的奥秘 在理解了信息与不确定性的基础上,我们将进一步探寻那些塑造信息形态的内在结构。本书将重点阐述“数列”、“级数”和“递推关系”在描述自然界和人类创造的模式中的重要性。 数列,并非只是简单的数字序列,它们是事物演变轨迹的记录。我们将探讨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如何描述线性增长和指数增长,从人口的自然增长到复利的累积效应。更重要的是,我们将引入斐波那契数列,展示它如何在自然界中以惊人的频率出现,从植物的叶序排列到鹦鹉螺壳的螺旋生长,揭示一种深刻的几何美学。 级数,则将数列的概念推向无限。我们将探讨如何理解无穷的求和,以及它在描述连续变化和累积效应中的应用。例如,傅里叶级数虽然本身不涉及数字信号处理,但其思想——将复杂的周期性信号分解为简单的正弦和余弦波的叠加——却深刻地影响着我们对任何周期性现象的理解,例如音乐的声波、光波的传播。本书将以一种更具哲学性的角度来审视级数,理解它如何从离散走向连续,从有限走向无限。 递推关系,则是描述事物代代相传、不断演变的动力学方程。我们将考察简单的递推关系如何生成复杂的混沌现象,例如著名的“分形”概念,虽然本书不深入研究分形几何,但会借此引出“自相似性”这一在自然界和信息系统普遍存在的特性。从雪花的晶体结构到河流网络的分布,递推关系以一种迭代的方式,雕刻出物质世界的无穷细节。 第三篇:空间的语言——几何、拓扑与映射的视角 信息与模式不仅存在于时间的维度,也深深地烙印在空间的结构之中。本书将引导读者以“几何”和“拓扑”的视角来理解空间。 我们熟悉的欧几里得几何,是描述平面和三维空间的基本语言。本书将不会深入研究复杂的几何定理,而是侧重于几何概念在理解物体形状、尺寸和位置的重要性。我们将看到,即使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圆形、方形,也蕴含着深刻的数学美,并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 更进一步,我们将引入“拓扑学”的思想。拓扑学关注的是物体的“连通性”和“连续变形”,而忽略了具体的形状和尺寸。我们将通过一些有趣的例子,例如“咖啡杯与甜甜圈的等价性”,来理解拓扑学在抽象化和分类复杂结构方面的强大能力。这种能力在理解网络的连接方式、生物体的形态演化,甚至大脑的信息处理机制方面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映射”的概念,则是连接不同空间和不同描述方式的桥梁。本书将阐述如何通过映射,将一种空间的结构转化为另一种空间的结构,例如将三维物体的形状投影到二维平面,或者将抽象的数据关系转化为可视化的图形。这种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转换,是信息转换和理解的关键。 第四篇:动态的韵律——差分方程、微分方程与系统的演化 宇宙是动态的,万物都在不断地变化与演进。本书将聚焦于描述这些动态过程的数学工具——“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 差分方程,是描述离散时间系统演化的语言。我们将以简单的例子,例如人口增长模型、经济学中的供需模型,来展示差分方程如何捕捉事物在时间上的跳跃式变化。这些方程能够预测系统在未来某个离散时间点的状态,为理解周期性波动和离散演化过程提供了框架。 微分方程,则是描述连续时间系统演化的语言。我们将探讨微分方程在物理学中的巨大作用,例如描述物体运动的牛顿定律,或者热量的传导过程。本书将以更具启发性的方式来介绍微分方程,理解它如何捕捉事物在瞬间的变化率,从而描绘出连续的演化轨迹。我们将看到,从天体运行到生物生长,从化学反应到气候变化,无数自然现象都可以用微分方程来精确地描述。 通过对差分方程和微分方程的初步探索,读者将能够理解“系统”的概念,以及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如何驱动整个系统的演化。这种对系统动力学的理解,是认识复杂世界运行规律的基石。 结语 《宇宙的低语:隐藏在万物中的数学语言》并非一本教科书,而是一次思维的旅行。它旨在激发读者对数学作为一种 universal language 的好奇心,以及它如何深刻地影响我们对世界万物的理解。本书不追求技术上的精深,而是希望通过概念的梳理和生动的示例,让读者感受到数学的优雅、力量和普适性。 我们相信,当你学会用数学的视角去观察世界,你将能听到宇宙深处那低沉而优美的韵律,理解那些隐藏在万物之中的深刻联系。这不仅仅是关于数学的知识,更是关于如何更深入地认识我们所处的这个奇妙宇宙。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给我一种沉稳而专业的感受,深邃的蓝色封面与书中可能蕴含的严谨内容形成了某种默契。我一直认为,理解现代科技的基石,离不开对信息处理的深入洞察。《数字信号处理》这个名字,直接点明了信息流动的核心环节,这让我联想到从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的巨大变革。究竟是什么样的原理,让那些原本连续、模糊的信号,变得可以被精确地量化、存储和传输?我很好奇,这本书是否会深入探讨这个转变的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和理论。我想,如果能对数字信号处理有更深的理解,那么对通信、图像、音频处理等众多领域,都能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数字信号的海洋,找到那些隐藏在表面之下的规律和奥秘。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数字信号处理》听起来就带着一股严谨的学术气息,让我联想到那些深夜里伏案苦读的夜晚,以及严谨的逻辑推导。我并不是这个领域的专业人士,但我对技术的发展总是抱有浓厚的好奇心,尤其是那些能够深刻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技术。想象一下,我们每天接触到的各种信息,从手机上的信息流,到电视上的画面,再到我们听到的音乐,它们是如何被捕捉、转换、传输和还原的?这个过程一定充满了精妙的设计和复杂的算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在我心中播下一颗理解数字信号处理的种子,让我能从更宏观的视角去理解科技进步的脉络。这本书给我的第一印象是它可能是一部理论性很强的著作,需要耐心和专注才能深入其中。我期待它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思考框架,让我能够以一种更加科学、更加系统的方式去观察和分析我周围的世界。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能够将抽象概念具象化的书籍情有独钟,而《数字信号处理》这个名字,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充满数字、波形和算法的生动画面。我渴望了解那些我们习以为常的技术,比如高保真音响是如何还原出细腻的乐音,又或者手机摄像头是如何捕捉并呈现出栩栩如生的影像。这些背后一定有着一套精密的理论支撑,而这本书的名字恰恰点出了这个核心。虽然我对数学和工程类的知识涉猎不深,但我相信好的科普读物,能够用引人入胜的方式,将深奥的理论变得触手可及。我期望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枯燥的公式,去感受数字信号处理的魅力,让我能够理解那些隐藏在屏幕和声音背后的科学原理。它给我一种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知识领域的大门,里面充满了等待我去探索的宝藏。

评分

初次看到《数字信号处理》这个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一幅幅与现代科技紧密相关的画面:无处不在的无线通信、高清的影像传输、逼真的虚拟现实。我一直对这些技术背后的原理感到好奇,它们究竟是如何实现的?这本书的名字,似乎就揭示了这一切的核心。我猜想,这本书可能会深入浅出地讲解信号是如何被数字化,如何被处理,又如何被还原成我们所能感知的信息。这对于我理解我们所处的这个高度信息化的社会,无疑会带来很大的帮助。我期待它能够提供给我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那些我们每天都在使用的技术,并从中获得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给我一种感觉,它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我通往数字信息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现代科技的运作机制。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倒是挺吸引我的,深蓝色背景上,一串用银白色线条勾勒出的复杂波形,仿佛在低语着信号的奥秘。刚拿到手,就觉得它很有分量,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摸上去有一种沉甸甸的实在感,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印刷品。我一直对声音和图像的形成过程很好奇,尤其是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手机里的照片、听到的音乐,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神奇的转换?这本书的名字《数字信号处理》听起来就充满了科技感,我想它应该能揭示一些我一直以来想知道的原理。虽然我对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知之甚少,但书本的排版布局看上去很规整,每个章节的标题都清晰明了,似乎预示着内容的条理性和易读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像一位耐心的老师,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引导我一步步地走进数字信号的世界,让我能够窥见那些隐藏在数字背后的声音和图像的本质。我一直对学习新知识充满热情,特别是那些能够拓宽我视野、改变我思维方式的学科。这本书的名字,就给我带来了这种期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