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古建筑CAD制图简明教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一书为CAD软件的基础教程,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没有CAD软件操作基础的学员,能够独立绘制、提交古建筑CAD图纸,达到古建筑企业对绘图岗位的工作要求。
本书适用于教学、岗前培训、在职专业技术指导等。
本书提供图纸初始文件,读者可在本社官网课件专区免费下载使用。
内容简介
CAD软件在当今建筑工程领域普遍应用,但古建筑领域却少有专门的CAD技法教程。《古建筑CAD制图简明教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一书以古建筑企业绘图岗位的工作需要为依托,按照岗位对CAD绘图的具体要求设置编写目录框架,详细介绍CAD软件在古建筑绘图过程中的实际操作。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AutoCAD 概述
1.1 AutoCAD 2014 基本认识
1.2 绘制图形
1.3 习题
第2章 单体建筑平面图
2.1 台基部分
2.2 图层设置
2.3 柱网结构
2.4 墙体
2.5 平面图其他部分
2.6 习题
第3章 单体建筑正立面图
3.1 准备正立面图
3.2 基础石作
3.3 木结构
3.4 墀头墙体
3.5 飞椽
3.6 屋面
3.7 习题
第4章 单体建筑剖面图
4.1 台基
4.2 木构架
4.3 墙体
4.4 屋面
4.5 侧立面图
第5章 块和图形输出
5.1 图块
5.2 确定图纸及比例
5.3 文字
5.4 标注
5.5 打印输出
第6章 无翼角建筑制图
6.1 硬山建筑
6.2 悬山建筑
6.3 垂花门
第7章 有翼角建筑制图
7.1 攒尖建筑
7.2 小式歇山建筑
第8章 有斗縅歇山和庑殿建筑制图
8.1 斗
8.2 大式歇山建筑
8.3 庑殿建筑
附表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中国古建筑南北各异、博大精深,在世界建筑中更是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恢复建设古代建筑时,人才断档严重。1985年原北京市房管局职工大学率先在国内开设“中国古建筑工程”专业,以北方官式古建筑为蓝本,传授古建知识,培养专业人才。2010年合并成立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后,古建专业在学院领导、校区领导的关心下蓬勃发展,成立建筑工程系,在高职和成人层次招生,继续为古建专业培养后续力量。
古建筑制图在古建筑设计、施工、造价等领域都是重要的基础技能。高职学院人才培养是以岗位能力为导向,依照典型工作任务制定教学项目。本书对应的岗位是古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制图员。典型工作任务是使用CAD软件绘制古建筑平、立、剖面图。所适应的人群是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希望从事古建设计的人员以及喜爱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CAD制图初学者。
《古建筑CAD制图简明教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一书定位“简明教程”,CAD软件学习可以从零起步,之前没有用过CAD 软件的读者也可以达到学习目标。读者最好有一定的古建基础知识,了解古建构件名称、权衡尺寸等;还要有一定的建筑制图基础能力,了解制图基础点、线、面的关系,平、立、剖面图投影的关系等。所以开设本门课程的前导课程是“古建筑概论”和“建筑制图”两门课程。在掌握了CAD绘制古建筑图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学习如何设计、测绘古建筑。所以本门课程的后续课程是“古建筑设计”和“古建筑测绘”。
书中第1章介绍了CAD制图基础,第2~5章设定了4个项目:古建单体平面图、古建单体正立面图、古建单体剖面图、图形输出,其中,第1~3章安排了绘图命令的练习。第6~8章参照各种古建筑的绘图实例,拓展学生的绘图能力。可用于高职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古建筑CAD制图课程,第1~5章开设一个学期不少于64课时的课程,第6~8章可单独开设整周实训,或者作为学生自学绘图的素材。
如果说混凝土的新建筑像西医的千人一方,那么中国古建筑就像传统中医一样,对症下药、一人一方。严格地说,中国古建筑按其地理位置、选材用料、施工工艺的不同,每一个建筑都是独特唯一的。设计图纸只按权衡尺寸计算进行绘图,在施工时会根据实际情况再做修改。因此,古建设计制图一定要尊重实际施工。
虽然我已经从北京市房地产职工大学毕业十多年了,但我在古建行业还只是一个小字辈,我的成长离不开各位老师和校友的帮助。在这里要特别感谢张胜琴老师,没有她的启蒙,我就无法进入到古建制图的专业领域。另外还要感谢孟志贤老师以及我的同学和校友朱进冉、靳影、张玉、俞光耀等。本人才疏学浅,书中不免有疏漏遗憾,敬请指正。书中所用CAD绘图方法也是最基础的,如有更好的方法还望不吝赐教,共同进步。
编者
2016年3月
古建筑CAD制图简明教程·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古建筑营造技术丛书”中的一本,专注于中国古建筑的CAD制图技法。在现代科技日益渗透到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今天,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已经成为从事古建筑研究、设计、修复和保护工作不可或缺的关键技能。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实用且易于上手的古建筑CAD制图教程,帮助读者理解古建筑的形制、结构、构造,并能将其精确地转化为数字模型和图纸。 第一章 CAD基础与古建筑制图的特殊性 本章首先介绍CAD软件的基础操作,包括界面的认识、基本绘图命令(点、线、圆、弧、多边形等)的使用、编辑命令(移动、复制、旋转、缩放、修剪、延伸等)的掌握,以及图层管理、标注样式、文字样式等设置。这些是进行任何CAD绘图的基石。 紧接着,本章将重点阐述古建筑制图的特殊性。与现代建筑不同,中国古建筑拥有其独特的制图习惯和表达方式。我们将探讨古建筑图纸的构成要素,例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节点详图等,并分析它们在表现古建筑特点上的作用。同时,我们将深入讲解古建筑制图的几个关键点: 尺度与比例的运用: 中国古建筑多采用模数制,理解并正确运用模数是绘制准确古建筑图纸的前提。我们将介绍斗口、材等基本模数单位,以及如何将其转化为CAD中的实际尺寸。 构件的表达: 古建筑的梁、柱、枋、斗、拱、檐、斗拱等构件都有其特殊的造型和连接方式。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根据构件的实际形态,选择最合适的CAD绘图方法进行表现。 轴线与定位: 古建筑的平面布局往往围绕轴线展开,理解轴线的意义和绘制方法对于准确表达建筑的整体结构至关重要。 纹饰与装饰的绘制: 古建筑的精美纹饰和装饰是其艺术价值的重要体现。本章将介绍绘制这些复杂图案的技巧,可能涉及图案填充、曲线绘制、阵列等命令的应用。 历史图纸的解读与转化: 许多珍贵的古建筑资料以手绘图纸的形式存在,本章将引导读者学习如何解读这些历史图纸,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化的CAD文件,为后续的数字化存档和分析奠定基础。 第二章 古建筑平面图的绘制 本章将聚焦于古建筑平面图的绘制。平面图是展现建筑空间布局、房间划分、承重结构布置的核心图纸。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讲解: 轴线网的建立: 如何根据建筑的轴线关系,在CAD中精确绘制出轴线网,并将其作为绘制平面图的基础。 墙体与柱的绘制: 讲解如何根据古建筑的结构特点,绘制不同类型的墙体(砖墙、夯土墙等)和柱子,包括墙体的厚度、柱子的位置和截面形式。 门窗洞口的绘制: 详细介绍古建筑门窗的样式繁多,如何根据不同时期的门窗形制,在CAD中准确绘制出它们的平面投影,包括门框、窗框、门扇、窗扇的细节。 台基与地面绘制: 讲解如何绘制建筑的台基,以及不同材料的地面铺设方式在平面图中的表现。 内部空间划分: 如何根据古建筑的内部功能划分,绘制隔墙、屏风等,以及房间编号、尺寸标注等。 坡屋顶与平屋顶的平面表示: 探讨不同屋顶形式在平面图中的特殊表示方法。 典型案例分析: 通过对典型的古建筑(如宫殿、寺庙、民居等)平面图的绘制示例,帮助读者巩固所学知识。 第三章 古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 本章将深入探讨古建筑立面图与剖面图的绘制方法。立面图展现建筑的外观形态,剖面图揭示建筑的内部结构和层次。 立面图的绘制: 外轮廓线的绘制: 如何根据平面图和建筑的层高、屋顶形式,绘制出建筑的外部轮廓。 门窗的立面表现: 详细介绍不同时期、不同等级的门窗在立面图中的具体样式,包括门钉、窗棂、门饰等细节的绘制。 屋顶造型的绘制: 重点讲解歇山、硬山、悬山、庑殿、攒尖等各种屋顶形式在立面图中的表现,包括檐口、脊饰、瓦垄的绘制。 斗拱、雀替、月梁等构件的立面表现: 讲解这些具有装饰性和结构性的构件如何在立面图中准确表现。 台基与台阶的绘制: 描述建筑台基的层数、高度,以及台阶的样式。 色彩与材质的初步表现: 探讨如何在CAD中通过填充、纹理等方式,初步表现古建筑的色彩和材质感。 剖面图的绘制: 剖切位置的选择: 如何根据建筑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剖切位置,以最能揭示结构特征。 梁架结构的绘制: 详细介绍古建筑抬梁式、穿斗式等主要梁架结构的绘制方法,包括梁、柱、枋、檩、椽等构件的连接关系和尺寸。 斗拱的剖面表现: 深入讲解斗拱在剖面图中的复杂结构和绘制技巧。 墙体结构的剖面表现: 绘制砖墙、夯土墙等墙体的内部构造。 屋顶结构的剖面绘制: 展现屋顶的椽、望板、瓦层等内部构造。 楼层与天花板的绘制: 表现建筑的楼层结构和天花板的样式。 剖面线的绘制与标注: 规范的剖面线绘制方法,以及尺寸、标高的标注。 典型剖面图示例: 通过对典型古建筑剖面图的绘制示例,加深读者的理解。 第四章 古建筑节点详图的绘制 节点详图是古建筑CAD制图的关键环节,它能够将整体图纸中难以详尽表达的局部细节清晰地呈现出来,对于古建筑的修复和仿古建筑的设计至关重要。本章将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斗拱节点详图: 不同斗拱组合的绘制: 讲解如何根据单挑、双挑、三挑等不同斗拱的复杂组合,绘制出精确的节点详图。 斗、拱、昂、升等构件的精确尺寸和连接关系: 强调斗拱各构件之间相互搭接、支撑的精确比例和安装方式。 斗拱的层数与变化: 表现不同屋顶形式下,斗拱层数的增减和构件的形态变化。 案例分析: 选择典型古建筑的斗拱详图进行绘制示范。 梁架节点详图: 梁与柱的连接(如穿插、搭接): 详细绘制梁与柱之间各种连接方式的细节,包括燕尾榫、穿鼻等。 梁与梁、梁与枋的连接: 表现梁与梁、梁与枋之间在不同位置的搭接和固定方式。 檩与梁、檩与椽的连接: 绘制檩条如何在梁或桁架上搭接,以及与椽条的连接关系。 月梁、驼峰等构件的连接: 表现这些特殊构件的绘制和安装。 门窗节点详图: 门框、门扇的连接: 绘制门扇如何与门框安装,包括门轴、门插销等细节。 窗框、窗格的组装: 详细展示不同窗棂的穿插、固定方式,以及窗扇如何安装。 门窗的装饰细节: 绘制门上的饰件、窗户上的雕刻等。 屋顶节点详图: 椽、望板、瓦的铺设: 绘制屋顶从内部结构到瓦片铺设的层次和细节。 脊瓦、吻兽、垂兽的安装: 展现屋顶正脊、垂脊上的各种装饰构件是如何固定和安装的。 檐口的处理: 绘制檐口的出檐深度、滴水瓦的安装等。 台基与栏杆节点详图: 台基的砌筑方式: 展现台基石的层层叠砌和压缝方式。 栏杆的柱头、望柱、栏板、扶手连接: 详细绘制栏杆各部分的组装和雕刻细节。 图层与线宽的应用: 强调在绘制节点详图时,合理使用图层和不同线宽来区分结构层次、轮廓线和剖切线,以提高图纸的可读性。 第五章 古建筑三维建模与可视化 在掌握了二维制图的基础上,本章将引导读者进入古建筑三维建模的领域,借助CAD软件强大的三维功能,构建逼真的古建筑模型。 从二维到三维的转化: 基于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三维建模: 讲解如何利用已有的二维图纸,通过拉伸、旋转、扫掠等三维命令,快速构建建筑的基本形体。 基于构件库的建模: 介绍预先制作好的斗拱、梁架、门窗等构件模型,如何快速组装成完整的建筑。 常用三维建模命令的应用: 盒体、圆柱、楔体等基本体: 如何快速绘制基础构件。 拉伸、旋转、扫掠、放样: 掌握这些核心命令,构建复杂的曲面和实体。 布尔运算(并集、差集、交集): 如何通过对实体进行运算,实现模型的精确组合和修剪。 阵列、镜像: 快速复制和对称构件。 倒角、圆角: 表现构件的圆润过渡。 细节建模: 斗拱的三维构建: 详细演示复杂斗拱的三维建模过程,体现其精妙的搭接关系。 梁架结构的立体表现: 绘制出清晰的梁、柱、枋、檩、椽等构件的立体形态。 门窗的雕饰与纹样建模: 如何将二维纹样转化为三维模型,增加细节真实感。 屋顶瓦面的表现: 绘制出层次分明的瓦片,以及脊兽的立体造型。 材质与贴图的应用: 基础材质的赋予: 为模型赋予木材、砖石、琉璃瓦等基础材质。 纹理贴图的应用: 介绍如何导入和应用纹理贴图,增强模型的真实感,例如木纹、石材纹理、彩绘纹样等。 可视化与渲染: 灯光设置: 学习如何设置不同的灯光场景,表现不同时间、不同氛围下的古建筑。 相机视角: 学习如何设置逼真的相机视角,进行漫游或静态展示。 渲染技巧: 讲解如何进行高质量的渲染,生成逼真的图像,为古建筑的研究、展示和宣传提供有力支持。 虚拟漫游与动画制作简介: 简要介绍如何利用CAD软件或相关插件,制作古建筑的虚拟漫游或简单的动画。 第六章 CAD图纸的管理、输出与古建筑数字化保护 本章将聚焦于CAD图纸的后期处理、管理以及在古建筑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图纸的优化与整理: 图层管理进阶: 如何更有效地组织和管理复杂的古建筑图纸图层,提高工作效率。 块(Block)的创建与应用: 讲解如何将重复使用的构件(如斗拱、门窗、柱子等)创建为块,方便调用和修改,并显著减小文件体积。 外部参照(Xref)的应用: 在大型项目中,如何使用外部参照管理不同部分图纸,实现协同工作。 图纸空间的布局与出图: 学习如何在图纸空间中进行排版,设置视口,添加图框、标题栏、图例等,以满足正式出图的要求。 打印与输出: 打印设置: 详细介绍打印机的选择、打印区域、打印比例、线宽设置、隐藏线处理等打印选项。 PDF与图片格式输出: 学习如何将CAD图纸输出为PDF、JPG、PNG等常用格式,方便传输和展示。 古建筑图纸的归档与管理: 文件命名规范: 建立一套清晰、规范的文件命名体系,便于查找和管理大量图纸。 版本控制: 如何对图纸进行版本管理,记录修改历史。 图纸数据库的构建: 探讨如何将CAD图纸与相关的文字资料、照片、三维模型等信息整合,构建全面的古建筑数字化档案。 CAD在古建筑数字化保护中的应用: 现状测绘与记录: 如何利用CAD进行精密的现状测绘,为古建筑的修缮提供准确依据。 修缮方案的设计与模拟: 利用CAD进行修缮方案的设计,并通过三维模型进行可视化模拟,评估方案的可行性。 损伤评估与分析: 将测绘数据与损伤信息结合,进行定量的损伤评估。 历史信息的三维复原: 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通过CAD进行已消失或损毁的古建筑部分的三维复原。 古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初步探索: 简介BIM技术在古建筑保护中的潜力,以及CAD作为基础工具的作用。 三维扫描与CAD的结合: 探讨三维扫描技术获取的真实数据如何导入CAD进行处理和建模型。 附录 常用古建筑术语解释: 解释书中出现的专业术语,如斗拱、歇山顶、穿斗式等。 常用CAD命令速查表: 提供常用CAD命令的列表,方便读者查阅。 典型古建筑图纸示例: 提供一些典型的古建筑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的实例,供读者参考和学习。 参考文献: 列出本书参考的相关文献和资料。 目标读者 本书面向所有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的读者,包括但不限于: 建筑学、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历史学、考古学等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及教师。 从事古建筑勘察、设计、修复、维护、管理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规划设计院、施工单位的相关从业人员。 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和CAD技术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 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能够熟练运用CAD软件绘制中国古建筑的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和节点详图,并能构建出逼真的三维模型,从而更好地理解、保护和传承珍贵的中国古建筑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