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居住区概述 003
1.1 居住区建筑特点 ............................................................. 004
1.2 居住区景观空间布局分析 ...................................... 005
第二章 植物配置思路 007
2.1 植物配置基本原则 ....................................................... 008
2.2 植物配置特点 .................................................................. 008
2.3 植物配置模式分类 ....................................................... 008
第三章 植物配置通用图解说明 009
3.1 植物株形说明 ................................................................... 010
3.2 植物株形图示 ................................................................... 011
3.3 植物搭配常用形式 ....................................................... 014
第四章 节点植物配置模式详述 017
4.1 大门入口 .............................................................................. 018
4.2 核心景观 ............................................................................. 023
4.3 单元入口 ............................................................................. 031
4.4 人行道路 .............................................................................. 037
4.5 宅间活动广场 ................................................................... 043
4.6 宅间集中绿地 ................................................................... 050
4.7 消防道路 .............................................................................. 056
4.8 外部围合 .............................................................................. 061
下篇 ? 植物资源图库/067
第五章 区域划分概述 069
5.1 耐寒区域划分及代表城市分布图 .................... 070
5.2 各代表城市参考苗木 ................................................. 071
第六章 植物分类图解说明 079
6.1 植物分类说明 .................................................................. 080
6.2 植物习性图例说明 ....................................................... 082
第七章 植物资源信息表 083
7.1 乔木资源信息表 ............................................................ 084
7.2 灌木资源信息表 ............................................................ 103
7.3 地被资源信息表 ............................................................ 109
7.4 花卉资源信息表 ............................................................ 115
7.5 藤本植物资源信息表 ................................................. 117
7.6 竹类资源信息表 ............................................................ 118
7.7 水生植物资源信息表 ................................................. 119
7.8 草坪植物资源信息表 ................................................. 120
第八章 植物应用图解 121
8.1 乔木应用图解 .................................................................. 122
8.2 灌木应用图解 .................................................................. 212
8.3 地被应用图解 .................................................................. 242
8.4 花卉应用图解 .................................................................. 281
8.5 藤本植物应用图解 ....................................................... 295
8.6 竹类应用图解 .................................................................. 300
8.7 水生植物应用图解 ....................................................... 305
8.8 草坪应用图解 .................................................................. 311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拿到手的时候,就能感觉到那种沉甸甸的质感,纸张的选择也非常考究,不是那种廉价的涂布纸,而是带有微微哑光效果的特种纸,拿在手里非常舒服。封面采用了深沉的墨绿色为主色调,上面点缀着精美的植物插画,线条流畅,色彩搭配典雅而不失生动,一看就知道是经过精心打磨的作品。内页的印刷清晰度极高,无论是文字排版还是配图的色彩还原度,都达到了专业级别的水准。尤其是那些植物特写图,细节处理得非常到位,每一片叶子的脉络、每一朵花蕊的形态都清晰可见,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细致观察植物特征的设计师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这本书的开本适中,既方便携带,又保证了阅读时的视野开阔,不像有些专业书籍那样要么太小看不清,要么太大抱着费劲。从书籍本身的物理质量上来说,它已经远远超出了普通技术手册的范畴,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艺术品,光是放在书架上,就能提升整个空间的格调,体现出出版方在品质上的极致追求。
评分对于像我这样已经从业多年的专业人士来说,市面上很多新出版的行业书籍往往只是对旧有知识的重新包装,缺乏真正的创新点,但《探绿》系列显然是例外。它更像是对行业发展脉络的一次高质量的总结与前瞻。书中的案例分析部分做得非常细致,往往会提供“设计前的问题”、“解决方案的思路”、“实施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以及“最终的维护反馈”这几个完整闭环,这种流程化的叙述方式,对于指导团队内部的年轻设计师进行项目管理非常有帮助。它提供的不是生硬的“做什么”,而是深入的“为什么这么做”,这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知识沉淀。每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仿佛那些过去在实践中遇到的模糊地带,突然被清晰的逻辑链条串联起来,整体提升了团队对项目质量的把控能力。
评分这本书的实用性毋庸置疑,但更让我欣赏的是它背后所蕴含的深厚行业积累和对本土化实践的尊重。它绝不是那种简单地将国外成熟案例“翻译”过来的工具书,而是明显结合了国内南方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土壤性质以及市场偏好进行深度定制的。书中列举的许多本地化的植物选择策略,对于我们日常对接甲方需求时,如何平衡成本、维护难度和最终效果,提供了非常落地的解决方案。比如,书中对几种耐旱或耐涝的乡土植物的详细介绍和应用场景分析,就极大地解决了我们在应对极端天气变化时的设计难题。我记得有一次为一个大型商业综合体做夜景照明与植物的结合设计,传统的植物搭配总显得平淡无奇,但通过参考书中关于植物夜间光影效果的论述,我尝试引入了几种叶片结构特殊的灌木,最终呈现出的效果获得了客户的高度赞扬,这直接证明了书中所提供知识的即时转化价值。
评分我是在一个关于城市更新项目的研讨会上偶然听到有人推荐这本书的,当时会场的背景音很嘈杂,但我对“探绿”这个名字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会后立刻去查阅和购买了。阅读体验方面,这本书的行文逻辑非常清晰,结构安排得当,从宏观的区域气候分析到微观的植物配置案例,过渡得非常自然流畅。作者的语言风格成熟而又富有洞察力,没有那种刻板的教科书式的说教,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娓娓道来他的实践心得和对绿色美学的理解。特别是一些关于植物群落构建的章节,让我对如何在特定环境下创造出既有观赏价值又能实现生态功能的复合型景观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穿插的一些设计理念的阐述,比如如何通过植物的层次感来引导视线,如何利用季节性的变化来设计景观的“时间感”,这些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过去一些相对保守的绿化方案,感觉自己的设计思维被一下子拓宽了不少。
评分这本书的内容广度也让我感到惊喜,它不仅仅局限于园艺学或景观设计的单一范畴,而是巧妙地融入了生态学、材料学甚至是一点点建筑学的知识点。例如,在讨论到硬质景观与软景的结合时,作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花坛”概念上,而是深入探讨了植物根系对铺装材料的长期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巧妙的过渡带设计来延长景观寿命、减少后期维护成本。这种多学科交叉的视角,使得这本书更像是一本系统性的工程指南,而不是一本单纯的植物图鉴。我尤其喜欢其中对“可持续性”的定义,它不仅仅指节水或使用本地材料,更包含了对社区居民在使用空间时的舒适度和健康体验的考量,这体现了一种更人文关怀的设计哲学,也让我更加明确了未来设计工作的方向。
评分漂亮的图案
评分漂亮的图案
评分活动买的很划算,书的内容很不错
评分一直都是在京东买书
评分内容不错,价格便宜,送货快捷
评分一直都是在京东买书
评分漂亮的图案
评分内容不错,价格便宜,送货快捷
评分是个好东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