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 體係結構(第3版)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 體係結構(第3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文全剛,郝誌剛 編
圖書標籤:
  • 匯編語言
  • ARM
  • ARM體係結構
  • 程序設計
  • 計算機科學
  • 電子工程
  • 嵌入式係統
  • 第三版
  • 教材
  • 微處理器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1242102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5635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
  本書是學習嵌入式技術的入門教材,是學習嵌入式係統原理與接口技術、嵌入式係統設計與應用等知識的前導教材。
  本書基於ARM體係結構進行匯編語言的教學。全書的內容分成3個部分:第一部分主要介紹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礎知識和ARM係列微處理器,包括第1、2章;第二部分主要介紹基於ARM體係結構的指令係統、匯編程序設計以及異常中斷編程,包括第3、4、5章;第三部分主要是MDK集成開發環境的使用和ARM匯編語言程序實驗,包括第6、7章。本書是再版書,相比第2版,本書修訂瞭舊版的一些錯誤,並更新瞭部分內容。
  本書配套資料包含相關章節程序源代碼及其他相關資料,讀者可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網站的“下載專區”免費下載。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匯編語言程序設計課程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使用匯編語言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基礎知識……………………………………………………………………… 1
1.1 數製與數製轉換……………………………………………………………… 1
1.1.1 數製的基本概念………………………………………………………… 1
1.1.2 二進製數………………………………………………………………… 2
1.1.3 十進製和二進製之間的轉換…………………………………………… 3
1.1.4 二進製和其他進製之間的轉換………………………………………… 4
1.2 二進製數的基本運算………………………………………………………… 5
1.3 計算機中的編碼……………………………………………………………… 6
1.3.1 數字的編碼……………………………………………………………… 6
1.3.2 字符的編碼……………………………………………………………… 7
1.3.3 漢字的編碼……………………………………………………………… 8
1.3.4 統一代碼………………………………………………………………… 10
1.3.5 語音編碼………………………………………………………………… 11
1.3.6 差錯控製編碼…………………………………………………………… 12
1.4 計算機中有符號數的錶示…………………………………………………… 18
1.4.1 機器數與真值…………………………………………………………… 18
1.4.2 原碼、反碼與補碼……………………………………………………… 19
1.4.3 補碼的加法運算………………………………………………………… 21
1.4.4 定點數與浮點數………………………………………………………… 22
1.5 基本邏輯運算………………………………………………………………… 24
1.5.1 與運算…………………………………………………………………… 24
1.5.2 或運算…………………………………………………………………… 24
1.5.3 非運算…………………………………………………………………… 25
1.5.4 異或運算………………………………………………………………… 25
習題一…………………………………………………………………………… 26
第2章 ARM 微處理器基礎……………………………………………………… 27
2.1 嵌入式係統概述……………………………………………………………… 27
2.1.1 嵌入式係統的基本概念………………………………………………… 27
2.1.2 嵌入式係統的發展……………………………………………………… 29
2.1.3 嵌入式係統的組成結構………………………………………………… 31
2.1.4 嵌入式處理器…………………………………………………………… 36
2.1.5 典型嵌入式處理器介紹………………………………………………… 38
2.2 ARM 概述…………………………………………………………………… 40
2.2.1 計算機體係結構的分類………………………………………………… 40
2.2.2 ARM 技術的發展過程………………………………………………… 41
2.3 ARM 內核的特點…………………………………………………………… 46
2.3.1 RISC技術……………………………………………………………… 46
2.3.2 流水綫技術……………………………………………………………… 47
2.3.3 超標量技術……………………………………………………………… 48
2.4 基於ARM 核的微處理器………………………………………………… 48
2.4.1 基於ARM 核的硬件結構……………………………………………… 48
2.4.2 ARM 核的數據流模型………………………………………………… 49
2.4.3 ARM 處理器工作模式和工作狀態…………………………………… 50
2.5 ARM 寄存器………………………………………………………………… 51
2.5.1 通用寄存器……………………………………………………………… 52
2.5.2 狀態寄存器……………………………………………………………… 53
2.5.3 Thumb寄存器………………………………………………………… 56
2.6 ARM 的存儲係統簡介……………………………………………………… 57
2.6.1 存儲器的層次結構……………………………………………………… 57
2.6.2 數據類型與存儲器格式………………………………………………… 59
2.6.3 非對齊的存儲器訪問…………………………………………………… 61
習題二……………………………………………………………………………… 62
第3章 ARM 指令係統…………………………………………………………… 63
3.1 指令基礎……………………………………………………………………… 63
3.1.1 程序設計語言的層次結構……………………………………………… 63
3.1.2 指令周期和時序………………………………………………………… 64
3.1.3 程序的執行過程………………………………………………………… 66
3.2 ARM 匯編語言……………………………………………………………… 67
3.2.1 指令和指令格式………………………………………………………… 67
3.2.2 指令的可選後綴………………………………………………………… 68
3.2.3 指令的條件執行………………………………………………………… 69
3.2.4 ARM 指令分類………………………………………………………… 71
3.3 ARM 指令的尋址方式……………………………………………………… 71
3.3.1 立即數尋址……………………………………………………………… 72
3.3.2 寄存器尋址……………………………………………………………… 72
3.3.3 寄存器間接尋址………………………………………………………… 72
3.3.4 寄存器移位尋址………………………………………………………… 73
3.3.5 基址變址尋址…………………………………………………………… 73
3.3.6 多寄存器尋址…………………………………………………………… 74
3.3.7 相對尋址………………………………………………………………… 75
3.3.8 堆棧尋址………………………………………………………………… 75
3.4 數據處理指令………………………………………………………………… 76
3.4.1 數據傳送指令…………………………………………………………… 77
3.4.2 移位操作………………………………………………………………… 77
3.4.3 算術指令………………………………………………………………… 81
3.4.4 邏輯運算指令…………………………………………………………… 85
3.4.5 比較指令………………………………………………………………… 87
3.4.6 乘法指令………………………………………………………………… 88
3.5 數據加載與存儲指令………………………………………………………… 91
3.5.1 數據加載與存儲指令概述……………………………………………… 92
3.5.2 單寄存器加載與存儲指令……………………………………………… 94
3.5.3 多寄存器加載與存儲指令…………………………………………… 100
3.5.4 堆棧操作……………………………………………………………… 104
3.5.5 交換指令……………………………………………………………… 106
3.6 分支指令…………………………………………………………………… 107
3.6.1 分支指令B …………………………………………………………… 108
3.6.2 帶返迴的分支指令BL ……………………………………………… 109
3.6.3 帶狀態切換的分支指令BX ………………………………………… 110
3.6.4 帶返迴和狀態切換的分支指令BLX………………………………… 111
3.7 程序狀態寄存器訪問指令………………………………………………… 112
3.8 協處理器指令……………………………………………………………… 114
3.9 軟件中斷指令……………………………………………………………… 118
3.10 ARM 僞指令……………………………………………………………… 120
3.11 Thumb指令集…………………………………………………………… 122
3.11.1 概 述………………………………………………………………… 122
3.11.2 Thumb指令寄存器的使用………………………………………… 125
3.11.3 ARM??Thumb交互………………………………………………… 125
3.11.4 數據處理指令………………………………………………………… 127
3.11.5 單寄存器加載和存儲指令…………………………………………… 129
3.11.6 多寄存器加載和存儲指令…………………………………………… 130
3.11.7 堆棧指令……………………………………………………………… 131
3.11.8 軟件中斷指令………………………………………………………… 132
3.12 Thumb僞指令…………………………………………………………… 132
習題三…………………………………………………………………………… 133
第4章 ARM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135
4.1 匯編語言程序格式………………………………………………………… 135
4.1.1 匯編語言的基本概念………………………………………………… 135
4.1.2 匯編語言源程序的組成……………………………………………… 136
4.1.3 匯編語言程序中常用的符號………………………………………… 139
4.1.4 匯編語言程序中的錶達式和運算符………………………………… 141
4.2 ARM 匯編器的僞操作…………………………………………………… 144
4.2.1 符號定義僞操作……………………………………………………… 145
4.2.2 數據定義僞操作……………………………………………………… 146
4.2.3 匯編控製僞操作……………………………………………………… 151
4.2.4 信息報告僞操作……………………………………………………… 154
4.2.5 其他常用的僞操作…………………………………………………… 156
4.3 匯編語言程序的上機過程………………………………………………… 161
4.3.1 匯編語言上機環境…………………………………………………… 161
4.3.2 編輯匯編語言源程序………………………………………………… 163
4.3.3 編譯鏈接源程序……………………………………………………… 165
4.3.4 調試匯編程序………………………………………………………… 166
4.4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 166
4.4.1 程序設計步驟………………………………………………………… 166
4.4.2 簡單程序設計………………………………………………………… 168
4.4.3 分支程序設計………………………………………………………… 169
4.4.4 循環程序設計………………………………………………………… 173
4.4.5 子程序設計…………………………………………………………… 177
4.4.6 匯編程序舉例………………………………………………………… 179
4.5 工作模式切換編程………………………………………………………… 182
4.5.1 處理器模式…………………………………………………………… 182
4.5.2 處理器工作模式切換編程…………………………………………… 182
4.6 ATPCS介紹……………………………………………………………… 183
4.6.1 寄存器的使用規則…………………………………………………… 184
4.6.2 數據棧使用規則……………………………………………………… 185
4.6.3 參數傳遞規則………………………………………………………… 186
4.6.4 ARM 和Thumb程序混閤使用的ATPCS ………………………… 187
4.7 ARM 和Thumb混閤編程………………………………………………… 187
4.7.1 工作狀態……………………………………………………………… 187
4.7.2 工作狀態切換編程…………………………………………………… 189
4.8 匯編語言和C語言交互編程……………………………………………… 192
4.8.1 匯編程序訪問C程序變量…………………………………………… 192
4.8.2 匯編程序調用C程序………………………………………………… 193
4.8.3 C程序內嵌匯編指令………………………………………………… 194
4.8.4 C程序調用匯編程序………………………………………………… 200
習題四…………………………………………………………………………… 201
第5章 異常中斷編程……………………………………………………………… 203
5.1 ARM 的異常和中斷……………………………………………………… 203
5.1.1 異常和中斷的基本概念……………………………………………… 203
5.1.2 ARM 的異常中斷…………………………………………………… 204
5.1.3 嚮量錶………………………………………………………………… 205
5.1.4 異常的優先級彆……………………………………………………… 207
5.2 ARM 異常中斷的處理過程……………………………………………… 208
5.2.1 異常中斷響應過程…………………………………………………… 208
5.2.2 異常中斷的返迴……………………………………………………… 210
5.3 復位處理程序……………………………………………………………… 214
5.3.1 復 位………………………………………………………………… 214
5.3.2 復位處理編程………………………………………………………… 215
5.4 SWI異常中斷處理程序…………………………………………………… 217
5.4.1 SWI異常中斷處理程序的實現……………………………………… 217
5.4.2 SWI異常中斷調用…………………………………………………… 220
5.5 FIQ 和IRQ 異常中斷處理程序…………………………………………… 225
5.5.1 IRQ/FIQ 中斷處理機製……………………………………………… 225
5.5.2 IRQ/FIQ 異常中斷處理程序………………………………………… 228
5.5.3 IRQ 異常中斷處理程序舉例………………………………………… 230
5.6 未定義指令異常中斷……………………………………………………… 231
習題五…………………………………………………………………………… 232
第6章 RealView MDK 軟件的使用……………………………………………… 233
6.1 嵌入式係統開發基礎……………………………………………………… 233
6.1.1 嵌入式係統開發流程………………………………………………… 233
6.1.2 嵌入式軟件開發……………………………………………………… 234
6.1.3 DS開發平颱簡介……………………………………………………… 237
6.1.4 RealView MDK軟件的安裝………………………………………… 238
6.2 μVision集成開發環境介紹……………………………………………… 243
6.2.1 工程工作區…………………………………………………………… 244
6.2.2 工作區………………………………………………………………… 247
6.2.3 輸齣窗口……………………………………………………………… 248
6.2.4 菜單欄、工具欄和快捷鍵……………………………………………… 249
6.2.5 軟件開發流程………………………………………………………… 253
6.3 程序的編輯………………………………………………………………… 254
6.3.1 工程項目創建………………………………………………………… 256
6.3.2 源文件的創建………………………………………………………… 258
6.3.3 工程項目管理………………………………………………………… 259
6.3.4 工程基本配置………………………………………………………… 260
6.4 程序的編譯與鏈接………………………………………………………… 264
6.4.1 基本概念……………………………………………………………… 264
6.4.2 鏈接器的基本功能…………………………………………………… 268
6.4.3 分散加載描述文件…………………………………………………… 272
6.4.4 編譯鏈接配置………………………………………………………… 273
6.4.5 編譯鏈接工程………………………………………………………… 276
6.5 程序的調試………………………………………………………………… 277
6.5.1 調試模式……………………………………………………………… 277
6.5.2 調試前的配置………………………………………………………… 277
6.5.3 調試器的使用………………………………………………………… 279
6.5.4 調試窗口和對話框…………………………………………………… 280
6.5.5 Flash編程工具……………………………………………………… 290
6.5.6 調試命令和變量……………………………………………………… 292
6.5.7 調試函數簡介………………………………………………………… 297
6.5.8 調試腳本的使用……………………………………………………… 301
6.5.9 調試信息和去除方法………………………………………………… 303
6.5.10 映像文件轉換器fromELF ………………………………………… 304
習題六…………………………………………………………………………… 305
第7章 ARM 匯編語言程序實驗………………………………………………… 306
7.1 ARM 匯編的上機過程…………………………………………………… 306
7.2 ARM 尋址方式…………………………………………………………… 312
7.3 數據處理指令……………………………………………………………… 317
7.4 數據加載與存儲指令……………………………………………………… 320
7.5 ARM 分支指令…………………………………………………………… 325
7.6 ARM 匯編程序設計一…………………………………………………… 329
7.7 ARM 匯編程序設計二…………………………………………………… 334
7.8 工作模式的切換…………………………………………………………… 337
7.9 ARM 匯編和C語言混閤編程…………………………………………… 342
7.10 異常中斷編程……………………………………………………………… 347
參考文獻……………………………………………………………………………… 350

前言/序言

  以ARM為核心的嵌入式技術逐漸成為我國嵌入式教學的主流,10年前我們就規劃瞭嵌入式方嚮的係列教材,包括《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嵌入式係統接口原理與應用》、《嵌入式Linux操作係統原理與應用》、《嵌入式係統原理與應用》。在這個係列教材中,《匯編語言程序設計》是學習嵌入式技術的入門教材。本書是再版書,相比第2版,做瞭如下修改:
  ①修訂瞭圖錶、文字、公式中齣現的一些問題。
  ②增加瞭ARMv8架構的介紹。
  ③增加瞭DS開發平颱的介紹。
  本書在編寫的過程中得到瞭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何立民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齣版社馬廣雲博士的很多幫助和鼓勵。本書的齣版也得到瞭吉林大學珠海學院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我的同事郝誌剛、張榮高、王藝璿、董鑫正、尹賀等也為本書做齣瞭很大貢獻。在此一並錶示誠摯的謝意。本書成書倉促,作者水平有限,不足之處在所難免,謹請讀者批評指正。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與作者進一步交流;也可以發送電子郵件,與本書策劃編輯進行交流。
  文全剛
  2016年3月於珠海


《嵌入式係統底層開發實戰:ARM架構匯編語言深度解析與應用》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深入探討 ARM 架構下匯編語言編程的專業技術書籍,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套全麵、係統的底層開發知識體係。在嵌入式係統日益普及,對性能、功耗和硬件控製要求愈發精細的今天,理解並掌握匯編語言編程,特彆是針對主流的 ARM 體係結構,已成為瞭一項至關重要的技能。本書不僅會詳盡介紹 ARM 匯編語言的基礎語法、指令集以及尋址模式,更會將其置於真實的嵌入式係統開發場景中,通過大量實戰案例,帶領讀者一步步揭開硬件的神秘麵紗,構建高效、精煉的代碼。 本書的編寫思路,是從“理解硬件、掌控底層”這一核心齣發。我們深知,對於許多開發者而言,高級語言編寫的程序在底層發生瞭什麼,往往是一片模糊。而匯編語言,則是連接高級語言與硬件指令的直接橋梁。通過學習 ARM 匯編,讀者將能夠深刻理解 CPU 的工作原理,寄存器的作用,內存的訪問機製,以及中斷和異常處理的流程。這種底層認知,不僅能幫助開發者寫齣性能更優、體積更小的代碼,更能為解決復雜的係統級問題、進行性能調優、甚至分析惡意代碼提供堅實的基礎。 本書的讀者定位: 本書適閤以下幾類讀者: 嵌入式係統工程師: 無論您是初入此行,還是經驗豐富的開發者,本書都將為您提供寶貴的 ARM 匯編知識,幫助您更深入地理解嵌入式設備的運行機製,提升開發效率和代碼質量。 操作係統和驅動程序開發者: 操作係統內核、設備驅動程序等底層軟件的開發,離不開對硬件的精確控製,ARM 匯編語言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工具。本書將為您提供紮實的匯編基礎和豐富的實戰經驗。 計算機體係結構和編譯原理研究者: 瞭解匯編語言是深入理解計算機體係結構、指令集架構以及編譯器工作原理的必由之路。本書將從實踐的角度,幫助您更好地掌握這些理論知識。 對底層編程感興趣的軟件開發者: 如果您希望突破高級語言的限製,挑戰更深層次的開發,那麼 ARM 匯編將是您探索未知領域的有力武器。 高校相關專業學生: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科學、軟件工程、電子工程等專業學生學習嵌入式係統、計算機體係結構和底層編程的優秀教材或參考書。 本書的核心內容與特色: 1. ARM 體係結構深度剖析: 指令集詳解: 全麵覆蓋 ARMv7-A/R/M 及部分 ARMv8-A 架構的常用指令,包括數據處理指令、加載/存儲指令、分支指令、協處理器指令等。我們會深入分析每條指令的格式、功能、時序以及使用場景,並結閤實際應用進行演示。 尋址模式精講: 詳細講解 ARM 匯編中的各種尋址模式,如立即數尋址、寄存器尋址、基址加偏移量尋址、寄存器間接尋址、PC相對尋址等,並闡述它們在不同場景下的優劣和適用性。 處理器模式與特權級彆: 深入解析 ARM 處理器在用戶模式、特權模式(Supervisor, Abort, Undefined, System)下的工作機製,以及它們如何影響內存訪問、指令執行和係統安全性。 流水綫與亂序執行(可選,視版本復雜度): 如果內容涉及,會簡要介紹 ARM 處理器流水綫工作原理,以及亂序執行如何影響指令的執行順序和性能,幫助讀者理解高性能設計的原理。 緩存與內存管理單元(MMU): 解釋 CPU 緩存的工作原理,以及 MMU 在虛擬內存管理、保護內存訪問方麵的作用,這些是理解高性能和安全性的關鍵。 2. 匯編語言編程實踐: 從零開始的匯編程序: 引導讀者編寫第一個簡單的 ARM 匯編程序,包括程序結構、僞指令、入口點定義等,建立初步的編程概念。 數據處理與算術運算: 通過實例演示如何使用匯編實現各種數據操作,包括整數加減乘除、邏輯運算、位操作等,並分析其與 C 語言實現的性能差異。 函數調用與棧幀管理: 詳細講解 ARM 調用約定(AAPCS),包括函數參數傳遞、返迴值處理、棧的使用以及棧幀的創建和銷毀。這是實現 C/匯編混閤編程的基礎。 中斷與異常處理: 深入剖析 ARM 架構下的中斷嚮量錶、中斷控製器(GIC),以及異常(如未定義指令、非法內存訪問)的發生、響應和處理流程。通過編寫簡單的中斷服務程序,讓讀者掌握底層事件響應機製。 硬件寄存器訪問: 演示如何通過直接讀寫硬件寄存器來控製外設,如 GPIO、UART、定時器等,這是嵌入式係統開發的核心技能。 內存管理與訪問: 講解匯編語言如何直接操作內存,包括數組、結構體、指針的使用,以及堆棧的操作,並討論內存對齊和效率問題。 3. 實戰案例驅動: bootloader 引導過程: 剖析一個簡化版的 bootloader 的工作流程,瞭解程序如何從 ROM 或 Flash 加載到 RAM 並開始執行。 簡單設備驅動編寫: 演示如何使用匯編編寫一個基礎的設備驅動,例如控製 LED 閃爍、讀取按鍵輸入等,將匯編指令與硬件操作緊密結閤。 性能優化實例: 選取一些典型的算法(如字符串處理、圖像處理等),展示如何通過匯編語言進行精細優化,以達到比 C 語言更高的執行效率。 C/匯編混閤編程: 演示如何將性能關鍵的代碼片段用匯編實現,並在 C 語言程序中調用,實現兩者的優勢互補。 調試技巧: 介紹使用 GDB 等調試器進行 ARM 匯編程序的調試方法,包括設置斷點、單步執行、查看寄存器和內存狀態等,幫助讀者掌握定位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 工具鏈與開發環境: 交叉編譯環境搭建: 指導讀者搭建 ARM 交叉編譯環境,包括 GCC/Clang、Binutils、GDB 等工具的使用。 開發闆實戰: 結閤主流的 ARM 開發闆(如 Raspberry Pi、STM32 係列等),提供可運行的代碼示例,讓讀者在真實的硬件平颱上進行實踐。 本書的結構組織: 本書將采用循序漸進的結構,從基礎概念逐步深入到高級應用: 第一部分: ARM 體係結構基礎 ARM 架構概述與發展 ARM 處理器模式與工作狀態 ARM 匯編語言基礎語法(僞指令、符號、宏) ARM 寄存器詳解(通用寄存器、特殊功能寄存器) 第二部分: ARM 指令集與尋址模式 數據處理指令(算術、邏輯、移位) 加載/存儲指令(單字、多字、字節) 分支與條件執行 協處理器指令與係統控製指令 各種尋址模式的深入分析與應用 第三部分: 匯編程序設計實戰 第一個 ARM 匯編程序 程序流程控製與循環 函數調用約定與棧幀管理 中斷與異常處理機製 與 C 語言混閤編程 第四部分: 嵌入式係統底層應用 直接訪問硬件寄存器(GPIO, UART, Timer 示例) 內存管理與訪問技巧 性能優化策略與實例 bootloader 基礎原理 設備驅動程序基礎 作者的理念與承諾: 本書的編寫團隊由一批在 ARM 體係結構底層開發領域擁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工程師和研究人員組成。我們深知理論知識的學習需要與實際應用相結閤,因此在本書中,我們力求做到: 通俗易懂: 避免使用過於晦澀的術語,力求用清晰、準確的語言解釋復雜的概念。 理論與實踐並重: 每一項技術點的講解都將伴隨具體的代碼示例,並且這些示例都經過實際運行和驗證。 麵嚮問題: 聚焦嵌入式開發中常見的痛點和難點,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緊跟技術發展: 關注 ARM 架構的最新發展,並盡量將相關技術融入到書中(具體內容根據所選取的 ARM 版本而定)。 通過閱讀本書,您將不再僅僅滿足於使用高級語言進行開發,而是能夠深入到硬件層麵,理解程序的每一個字節是如何被執行的,如何去精細地控製硬件,如何編寫齣真正高效、健壯的底層代碼。這不僅會極大地提升您的技術能力,更將為您打開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我們相信,掌握 ARM 匯編語言,將是您在嵌入式開發領域脫穎而齣的關鍵一步。 本書的目標是,在讀者閤上書本後,能夠自信地麵對 ARM 體係結構下的任何底層開發挑戰,能夠獨立分析和解決復雜的技術難題,並能撰寫齣令同行贊嘆的高性能匯編代碼。

用戶評價

評分

我必須說,《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在講解ARM體係結構方麵的專業性上,做得非常齣色。作為一名從事嵌入式開發多年的工程師,我深知理解底層架構對於優化程序性能和排查疑難雜癥的重要性。這本書在這方麵的內容,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它不僅詳細介紹瞭ARM指令集的各個方麵,還深入剖析瞭ARM的流水綫、緩存、中斷等核心概念,以及這些概念如何影響匯編程序的執行效率。書中的一些高級話題,例如浮點運算指令、SIMD指令等,也進行瞭清晰的闡述,這對於我處理一些對性能要求極高的場景非常有幫助。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講解復雜概念時,所采用的類比和圖示,這些都極大地降低瞭理解的難度。而且,這本書的第三版,在內容上顯然是經過瞭充分的更新和迭代,緊跟ARM體係結構的最新發展,這讓我覺得它的時效性非常強。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學習匯編的教材,更是一本理解ARM架構的絕佳參考書,它讓我對ARM的認識提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

評分

一本翻開就讓我愛不釋手的書!在接觸這本書之前,我對匯編語言的理解一直停留在比較錶層,感覺它就像一種神秘的語言,遙不可及。但《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作者以一種非常清晰、循序漸進的方式,將原本枯燥晦澀的匯編概念娓娓道來。從最基礎的寄存器、指令集,到復雜的尋址方式、函數調用,每一個章節都仿佛為我打開瞭一扇新的大門。書中大量的實例代碼,不僅僅是簡單地展示語法,更是巧妙地融入瞭ARM體係結構的特點,讓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指令是如何在硬件層麵工作的。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ARM指令的詳細解釋,包括它們的功能、操作數以及執行後的影響,這讓我在編寫程序時,能夠更精準地把握每一條指令的威力。讀這本書的過程,就像是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麵對麵交流,他不僅告訴你“是什麼”,更告訴你“為什麼”以及“怎麼做”。即便是我這樣在編程領域摸爬滾打瞭一段時間的讀者,也能從中獲得大量的啓發。這本書,絕對是我近期閱讀的最有價值的技術書籍之一,強烈推薦給所有對底層編程感興趣的朋友們!

評分

這本《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簡直是我的救星!我最近在參與一個嵌入式項目,需要深入理解ARM的底層工作原理,市麵上找瞭好幾本書,要麼太理論化,要麼例子太陳舊。直到我遇到瞭這本書,纔覺得柳暗花明。它最大的亮點在於,它不是一本枯燥的指令手冊,而是一本真正“教會”你如何去思考和設計匯編程序的書。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非常注重邏輯的連貫性,從最基本的指令集,到如何組織代碼、如何進行數據傳輸,再到如何利用ARM的特性來優化性能,都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書中大量的代碼示例,都緊密結閤瞭ARM的實際應用場景,很多都是我之前在實際工作中遇到過但又沒有找到清晰解決方案的問題。讀完某一章節,我總能立刻嘗試書中的例子,甚至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和擴展,這種實踐性的學習過程,讓我對匯編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書中的語言風格非常平實,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字字珠璣,充滿瞭乾貨。對於想要提升ARM匯編功底的工程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寶藏。

評分

老實說,在拿到《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之前,我對匯編語言一直抱有一種敬畏甚至略帶排斥的態度,總覺得它離我們日常的開發工作太遠。然而,這本書完全打消瞭我的顧慮。它並非那種硬邦邦的指令說明書,而是更側重於“如何用匯編語言解決實際問題”。作者在講解每一個知識點的時候,都會引入相關的應用場景,比如如何用匯編實現高效的字符串拷貝,如何利用匯編進行低功耗設計等。這些實際案例讓匯編語言變得鮮活起來,不再是冰冷的機器碼,而是解決問題的有力工具。我對書中關於如何進行代碼優化和性能調優的章節尤其感興趣,作者詳細講解瞭各種指令的執行時間,以及如何根據ARM的流水綫特性來安排指令順序,這些內容對於提升程序性能非常有指導意義。讀完這本書,我感覺我對底層硬件的理解更加透徹瞭,也更加敢於在某些性能瓶頸場景下嘗試使用匯編來突破。它給瞭我一種“掌握瞭底層,纔能更好地駕馭上層”的頓悟。

評分

《匯編語言程序設計—基於ARM體係結構(第3版)》是一本非常“接地氣”的書,對於想要入門ARM匯編的初學者來說,簡直是量身定做。我之前嘗試過一些其他的匯編書籍,但往往因為起點太高,或者例子太過於理論化而放棄。這本書的講解風格非常溫和,從最簡單的二進製、十六進製的概念開始,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CPU的工作原理,理解匯編指令是如何被CPU執行的。書中大量的圖解和流程圖,讓抽象的概念變得直觀易懂。而且,它並沒有迴避學習匯編過程中會遇到的難點,比如如何理解棧、如何進行指針操作、如何編寫遞歸函數等,作者都用非常貼近實際的例子進行瞭詳細的講解,並且給齣瞭清晰的調試技巧。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對匯編感到害怕的“小白”,而是能夠自信地去閱讀和編寫簡單的ARM匯編代碼瞭。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能夠真正地為初學者建立起紮實的匯編基礎,並且培養他們繼續深入學習的興趣和信心。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評分

感覺還可以,詳情等看過在追評。

評分

其實我也看不懂,彆人買的,拼單

評分

學習,很詳細

評分

這個東東還是非常不錯的,你值得擁有。。。。。

評分

好!

評分

不錯

評分

這個東東還是非常不錯的,你值得擁有。。。。。

評分

大學課程,工作後可以繼續學習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