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 无 更 新
暂 无 更 新
从整体上看,这套《芥子园画谱》更像是一部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而不是一本高效的“学习指南”。它为我们保留了不同历史时期画家们在山水、花鸟等领域的优秀范例,这一点无疑具有极高的收藏和研究价值。但是,如果仅以一个希望提高自己绘画水平的读者角度来衡量,它的实用性稍显不足。比如,在竹谱中,虽然展示了不同季节、不同姿态的竹子画法,但对于如何通过墨色的干湿浓淡来表现竹叶的“向阳”与“背阴”这种微妙的光影变化,描述得不够系统。我试着模仿那些枯竹的画法,结果画出来的竹竿总是缺乏那种历经风霜的苍劲感,显得过于平滑。总结来说,它适合作为案头备查的“字典”,可以随时翻阅寻找灵感或核对某些经典造型,但如果指望它能像一本现代教材那样,提供清晰的、可复制的学习路径和反馈机制,那这份期待恐怕要落空了。它更像是对过去辉煌的一种展示,而非面向未来的指引。
评分这本号称“集大成”的画册,拿到手里沉甸甸的,光是纸张的质感就透着一股厚重。我本来是冲着里面那些流传已久的经典图例去的,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入门的诀窍,或者至少是能临摹出一些神韵。然而,翻阅下来,感觉它更像是一本给科班出身、已经有了扎实功底的画家提供的参考资料汇编,而不是给像我这样摸索前行的爱好者准备的。比如,它对“皴法”的阐述,文字部分略显晦涩,配图虽然精美,但缺乏循序渐进的分解步骤。我尝试对着那些浓墨重彩的山石练习,总觉得火候拿捏不住,不是墨色太干而失了生气,就是太湿而显得浑浊。尤其是关于用笔的力度和速度,书里仅仅是给出了最终完成稿的展示,对于“如何做到”这个过程的细节描述,总感觉隔了一层纱。对于初学者来说,这种“只授结果,不解其理”的呈现方式,确实让人有些抓耳挠腮,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去揣摩每一个笔触背后的意图,这大大减缓了我的学习进度。如果能多一些“慢动作回放”式的图解,哪怕是手稿的放大特写,想必能受益匪浅。
评分我之前收藏了几本不同出版社的传统国画技法书,大多都侧重于某一个特定的主题,比如专门讲竹子的,或者专门讲兰花的。所以当看到这套号称“全四卷”的画谱时,我心想,这下总算可以一册在手,走遍天下了。然而,实际的阅读体验却有些“拆东墙补西墙”的感觉。山水卷的布局章法固然气势恢宏,但转到花卉谱系时,总觉得笔墨的侧重点有所偏移。比如兰花,讲究的是“一笔生风,不着形迹”,但书里呈现的许多范例,似乎更偏向于工笔的细腻,而非写意的洒脱。这让习惯了写意山水的我,在切换视角时感到有些不适应,仿佛在同一个画家的笔下,看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和技法标准。更让我困惑的是,不同卷目之间,对于某些基本元素的处理,比如“点苔”的技法,似乎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系统性归纳。这让我怀疑,这套书是否是由多位风格差异较大的画家共同编纂而成,而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强有力的主导思想来整合这些内容,使得整体的连贯性和学习的流畅性大打折扣。
评分说实话,我买这套书,主要目的之一是想看看古代大师们是如何处理“意境”这个玄乎的东西。毕竟,国画的精髓,不在于形似,而在于神似和韵味。我特意翻看了关于梅谱和竹谱的部分,期望能从中找到一些关于“傲骨”和“虚心”的视觉语言转化方式。书里确实展示了不少精彩的梅花枝干和竹叶的画法,线条遒劲,姿态各异。但是,这些画作放在一起,就像一桌丰盛却缺乏主菜的宴席,每道菜都精致,却少了点让人回味无穷的灵魂。我总觉得,这些范图更多地是在炫技,展示了画家对线条的精准控制能力,而非真正将情感融入笔墨。对于我这种追求“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业余爱好者来说,我更需要的是能引导我进入那种心境的文字描述,哪怕是只言片语的感悟也行。可惜,这套书的文字部分显得过于“技术手册”化,更侧重于教你如何落笔,而不是教你为何落笔,使得最终的作品,即使形似,也难逃匠气。
评分这套画谱的装帧设计固然精美,铜版纸印刷也算清晰,但作为一套流传许久的经典范本,其在细节处理上的粗疏还是让我感到失望。例如,在山水部分,有些远景的描绘,由于墨色层次的处理过于单调,使得山峦之间缺乏纵深感,层次感一塌糊涂。我仔细对比了几幅图,发现即便是同一位作者的几幅不同作品,其对“远近法”的运用标准似乎也在摇摆。更让我感到不便的是,书中对某些特定笔法的标注,往往采用的是非常古老的术语,而这些术语在现代的国画教材中已经很少提及,或者解释得极其简略。我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查阅其他工具书来反向理解这里的“披麻皴”和“斧劈皴”的具体区别,以及在具体应用中应如何区分。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拿着一本未经现代翻译的古籍在进行学习,极大地消耗了我的耐心和时间,对于希望快速掌握技法的学习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不小的门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