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 | ||
| 定价 | 99.00 | |
| 出版社 | 电子工业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1月 | |
| 开本 | 16开 | |
| 作者 | 张兴伟著 | |
| 装帧 | 平装-胶订 | |
| 页数 | 0 | |
| 字数 | 0 | |
| ISBN编码 | 9787121303586 | |
第1 章 基本概念 / 1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 2 1.2 电的基础 / 4 1.2.1 电压 / 4 1.2.2 电流 / 6 1.2.3 电路中的“地” / 6 1.3 直流电与交流电 / 7 1.4 正弦波信号 / 9 1.4.1 周期与频率 / 9 1.4.2 正弦波的电压值 / 9 1.4.3 相位与相位差 / 10 1.4.4 角度与弧度 / 11 第2 章 电阻与电阻电路 / 12第1 章 基本概念 / 1
1.1 电路的基本概念 / 2
1.2 电的基础 / 4
1.2.1 电压 / 4
1.2.2 电流 / 6
1.2.3 电路中的“地” / 6
1.3 直流电与交流电 / 7
1.4 正弦波信号 / 9
1.4.1 周期与频率 / 9
1.4.2 正弦波的电压值 / 9
1.4.3 相位与相位差 / 10
1.4.4 角度与弧度 / 11
第2 章 电阻与电阻电路 / 12
2.1 电阻基础知识 / 13
2.1.1 基本概念 / 13
2.1.2 欧姆定律 / 14
2.1.3 电阻的功率 / 17
2.2 电阻器 / 19
2.2.1 电阻器的种类 / 19
2.2.2 电阻器的参数 / 21
2.3 电阻器的标识 / 22
2.3.1 色环电阻 / 22
2.3.2 直标法与文字符号法 25
2.3.3 数码法 / 25
2.4 电阻器的连接 / 26
2.4.1 电阻器的串联 / 26
2.4.2 电阻分压器 / 29
2.4.3 电阻器的并联 / 30
2.4.4 串- 并联电路 / 34
2.4.5 实际与应用 / 36
2.4.6 梯形电阻网络 / 38
2.4.7 惠斯通电桥 / 39
2.5 特殊的电阻器 / 42
2.5.1 可变电阻器 / 42
2.5.2 电流检测电阻 / 44
2.5.3 敏感电阻器 / 46
2.5.4 敏感电阻电路 / 48
2.6 SMD 电阻器 / 49
2.7 电阻器组件 / 50
2.8 关于电阻器的操作 / 51
2.8.1 关于电阻引脚 / 51
2.8.2 检测电阻器 / 52
2.8.3 短路与开路 / 54
2.8.4 对地电阻 / 57
第3 章 电容器与电容器电路 / 58
3.1 电容器基础知识 / 59
3.1.1 基本概念 / 59
3.1.2 电容 / 61
3.1.3 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器 62
3.2 电容器 / 63
3.2.1 电容器的种类 / 64
3.2.2 可变电容器 / 68
3.2.3 SMD 电容器 / 70
3.2.4 电容器的参数 / 73
3.3 电容器的标识 / 75
3.3.1 直标法 / 75
3.3.2 文字符号法 / 76
3.3.3 数码标识法 / 76
3.3.4 色标法 / 77
3.4 电容器的特性 / 78
3.4.1 电容两端电压不能突变 78
3.4.2 电容充电与放电 / 78
3.4.3 电容通交流,隔直流 82
3.5 电容器的连接 / 84
3.5.1 电容器的串联 / 84
3.5.2 电容分压器 / 88
3.5.3 电容器的并联 / 89
3.6 电容的容抗 / 90
3.7 电容组件 / 92
3.8 穿心电容 / 93
3.9 电容器的检测 / 95
第4 章 电感与电感电路 / 97
4.1 电感基础知识 / 98
4.1.1 基本概念 / 98
4.1.2 电感 / 99
4.2 电感器的特性 / 102
4.2.1 电流不能突变 / 102
4.2.2 通直流,阻交流 / 103
4.2.3 自感与互感 / 104
4.2.4 反峰电压 / 105
4.3 电感器 / 105
4.3.1 电感器的种类 / 105
4.3.2 可调电感器 / 107
4.3.3 SMD 电感器 / 107
4.3.4 扼流圈 / 108
4.4 电感器参数标识 / 110
4.4.1 电感器的参数 / 110
4.4.2 电感器的标识 / 110
4.5 抑制干扰的磁珠 / 113
4.6 电感器的连接 / 115
4.6.1 电感器的串联 / 115
4.6.2 电感器的并联 / 116
4.7 电感器的感抗 / 117
4.8 电感器的检测 / 119
4.9 电感释能的防护与应用 / 119
4.9.1 反峰电压的危害与防护 120
4.9.2 反峰电压的利用 / 121
4.10 变压器 / 122
4.10.1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 122
4.10.2 变压器的功率与效率 123
4.10.3 变压器的作用 / 124
4.10.4 多绕组变压器 / 126
4.10.5 变压器的极性 / 127
4.10.6 变压器的检测 / 128
第5 章 RLC 电路 / 129
5.1 关于RLC 电路 / 130
5.1.1 回顾RLC / 130
5.1.2 关于一阶电路 / 130
5.2 电容器充放电 / 131
5.2.1 RC 串联电路 / 131
5.2.2 RC 时间常数 / 132
5.2.3 电容充电的过渡过程 /133
5.2.4 电容放电的过渡过程 / 135
5.3 电感器充放电 / 136
5.3.1 RL 时间常数 / 136
5.3.2 电感储能的过渡过程 / 137
5.3.3 电感释能的过渡过程 / 139
5.4 关于充/ 放电的回路 / 140
5.5 充/ 放电的知识扩展 / 144
5.5.1 关于等效特征 / 144
5.5.2 RC 时间常数的影响 145
5.5.3 RL 时间常数的影响 146
5.6 积分与微分电路 / 147
5.6.1 积分电路 / 147
5.6.2 微分电路 / 149
5.7 交流阻抗 / 152
5.7.1 复阻抗 / 152
5.7.2 RC 电路 / 154
5.7.3 RL 电路 / 157
5.7.4 RLC 电路 / 159
5.8 输入与输出阻抗 / 161
第6 章 RLC 滤波与谐振 / 163
6.1 RLC 谐振 / 164
6.1.1 RLC 自由振荡 / 164
6.1.2 RLC 串联谐振 / 165
6.1.3 RLC 并联谐振 / 170
6.2 LC 谐振电路 / 174
6.3 LC 的自谐振 / 175
6.3.1 电容的自谐振 / 175
6.3.2 电感的自谐振 / 176
6.4 频率影响输出 / 177
6.5 滤波器基础知识 / 181
6.6 RC 滤波器 / 183
6.6.1 RC 低通滤波器 / 183
6.6.2 RC 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 / 185
6.6.3 配置RC 电路为LPF / 187
6.6.4 阻抗匹配的问题 / 188
6.6.5 LPF 的简易设计 / 190
6.6.6 RC 高通滤波器 / 191
6.6.7 改进的RC 滤波器 193
6.7 RL 滤波器 / 198
6.7.1 RL 低通滤波器 / 198
6.7.2 RL 高通滤波器 / 199
6.8 LC 滤波器 / 200
6.8.1 基本的LC 滤波器 / 200
6.8.2 LC 低通滤波器 / 201
6.8.3 滤波器的常数k / 205
6.8.4 LC 高通滤波器 / 207
6.8.5 LC 带通滤波器 / 210
6.8.6 LC 串并联带通滤波器 / 212
6.8.7 LC 带阻滤波器 / 216
6.8.8 M 型LC 低通滤波器 / 219
第7 章 实际的RLC 电路与检修 / 222
7.1 关于RLC 的选用 / 223
7.1.1 电阻的选用 / 223
7.1.2 电容的选用 / 223
7.1.3 电感的选用 / 224
7.2 实际电路中电阻的作用 / 224
7.2.1 桥 / 224
7.2.2 分压 / 225
7.2.3 将电流转化为电压 226
7.2.4 限流 / 227
7.2.5 反馈 / 227
7.2.6 匹配与整形 / 228
7.3 检修电阻电路 / 228
7.3.1 电压检测分析 / 229
7.3.2 端电压检测 / 231
7.4 实际电路中电容的作用 / 233
7.4.1 耦合 / 233
7.4.2 去耦 / 233
7.4.3 旁路 / 237
7.4.4 其他应用 / 238
7.5 检修电容电路 / 238
7.6 电感电路与检修 / 241
第8 章 二极管及其应用 / 242
8.1 半导体基础知识 / 243
8.1.1 原子与电子 / 243
8.1.2 导体与电流 / 244
8.1.3 本征半导体 / 246
8.1.4 杂质半导体 / 248
8.1.5 PN 结的形成 / 250
8.1.6 PN 结的单向导电性 / 251
8.1.7 PN 结的电容效应 / 255
8.2 半导体二极管 / 256
8.2.1 二极管的组成 / 256
8.2.2 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 258
8.2.3 二极管的主要参数 / 262
8.2.4 二极管的等效电路 / 262
8.2.5 用二极管模型分析电路 / 267
8.3 二极管的基本应用 / 268
8.3.1 基本概念与电路 / 268
8.3.2 二极管整流电路 / 271
8.3.3 二极管限幅电路 / 274
8.3.4 二极管钳位电路 / 276
8.3.5 二极管开关电路 / 281
8.3.6 二极管逻辑电路 / 285
8.3.7 二极管电路实例 / 287
8.4 特殊二极管 / 288
8.4.1 稳压二极管 / 289
8.4.2 稳压二极管的参数 290
8.4.3 稳压二极管电路 / 291
8.4.4 发光二极管电路 / 295
8.4.5 光电二极管电路 / 298
8.4.6 TVS 二极管电路 / 301
8.4.7 其他特殊二极管 / 303
8.5 检测二极管 / 305
8.6 检修二极管电路 / 309
8.6.1 关于电路检修 / 309
8.6.2 检修示例 / 310
第9 章 三极管与三极管电路 / 315
9.1 三极管的结构与类型 / 316
9.2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作用 / 317
9.2.1 放大的条件 / 318
9.2.2 三极管的电流 / 319
9.2.3 电流分配关系与放大 321
9.2.4 电流放大系数 / 324
9.3 三极管的特性曲线 / 325
9.3.1 输入特性曲线 / 326
9.3.2 输出特性曲线 / 327
9.3.3 三极管的参数 / 328
9.4 三极管电路的基本概念 / 330
9.4.1 直流等效模型 / 330
9.4.2 电路初步分析 / 330
9.4.3 单电源供电 / 331
9.5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 / 331
9.5.1 关于放大器的一些概念 /332
9.5.2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 /333
9.5.3 从电流放大到电压放大 / 335
9.6 三极管开关应用 / 337
9.6.1 三极管开关原理 / 337
9.6.2 三极管开关电路 / 339
9.6.3 关于三极管开关电路 / 344
9.7 三极管器件 / 345
9.7.1 光电三极管 / 345
9.7.2 带阻尼与带阻三极管 347
9.7.3 达林顿复合三极管 349
9.8 三极管的识别与检测 / 350
9.8.1 三极管的外形 / 350
9.8.2 三极管电极间关系 / 350
9.8.3 识别三极管类型引脚 / 355
9.8.4 检查判断三极管的好坏 / 359
9.8.5 关于特殊三极管的检测 / 360
第10 章 场效应管基础 / 361
10.1 场效应管的结构与类型 362
10.2 结型场效应管 / 363
10.2.1 结型场效应管的结构 / 363
10.2.2 JFET 的工作原理 / 364
10.2.3 JFET 的特性曲线 / 368
10.3 绝缘栅型场效应管 / 370
10.3.1 增强型NMOS 管 / 370
10.3.2 特性曲线与电流方程 / 373
10.3.3 耗尽型NMOSFET / 373
10.3.4 P 沟道MOS 管 / 374
10.4 关于场效应管 / 375
10.4.1 场效应管的参数 / 375
10.4.2 不同管子的比较 / 376
10.4.3 FET 与三极管的比较 / 377
10.4.4 几个简单的计算 / 380
10.5 FET 的检测 / 382
10.5.1 关于场效应管 / 38
我一直对电子世界充满好奇,但总觉得门槛很高,那些复杂的公式和理论让人望而却步。直到我看到了这本《包邮 全彩图解电子工程师入门手册》,我才发现原来入门可以这么轻松有趣!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那些教材,上来就抛出一大堆概念,而是从最贴近生活的电器入手,比如遥控器、小风扇,然后一点点揭示里面的奥秘。每一页都布满了色彩鲜艳的插图,把那些抽象的电路元件形象化了,即使是完全没有基础的我,也能大概理解它们的作用。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可以自己动手的小项目,配有详细的步骤和所需的材料清单,让我可以边学边实践,亲手做出一些小玩意儿,成就感爆棚!那些章节讲到示波器、万用表的使用方法时,也写得非常具体,图文并茂,完全不用担心自己用不好这些工具。总的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非常友好的入门体验,让我感觉电子工程师这个职业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遥不可及,它点燃了我学习的热情。
评分这本书确实是厚实,拿在手里很有分量。刚翻开的时候,被这满满的全彩图解给惊艳到了,各种元器件的特写,甚至连PCB板上的线路都清晰可见,对于我这种“视觉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讲解的逻辑也很清晰,从最基础的电阻、电容、二极管开始,逐步深入到更复杂的晶体管、集成电路。每一章节都配有大量的实例,模拟电路、数字电路的应用场景都讲得明明白白,看完之后,感觉那些曾经让人生畏的电路图都变得亲切起来。尤其喜欢书里关于“踩坑指南”的部分,列举了很多新手容易犯的错误,以及相应的规避方法,这可比自己一遍遍试错要高效多了。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真正从实践出发,让你边学边做。比如,当我还在为某个元器件的型号选择犹豫不决时,书中立刻提供了几个典型应用的参考,这极大地节省了我的时间。而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是什么”,更是告诉你“为什么”和“怎么用”,这种深入的讲解让我对电子这门学科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几年,但对电子领域一直心存向往的跨领域人士,我一直在寻找一本既能快速建立基础概念,又能提供实践指导的书籍。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做的!它的内容非常全面,几乎涵盖了电子工程入门所需的所有核心知识点,从基础的模拟电路到数字电路,再到一些重要的电子元器件的原理和应用,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让我惊喜的是,这本书的图解功底非常扎实,几乎每一页都有大量的图示,无论是元器件的剖面图、电路连接图,还是实际的电路板照片,都极其清晰,这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它不仅仅是理论的讲解,更是非常注重实践,书中提供了大量的典型应用电路实例,并且对每个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以及参数选择都做了详细的分析,这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实际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我特别欣赏它在讲解过程中,不断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习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
评分老实说,一开始我购买这本书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市面上关于电子工程师入门的书籍琳琅满目,质量也参差不齐。但这本书真的给了我惊喜。它的排版设计非常人性化,大量的全彩图片不仅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清晰地展示电子元器件的内部结构和电路板的实际布局,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实操的人来说,价值巨大。它讲解的知识点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的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到更复杂的半导体器件特性,都循序渐进,并且深入浅出。我特别喜欢它在讲解每个元器件时,都会列举出几个非常实际的应用案例,比如电容在滤波电路中的作用,电阻在分压电路中的应用,这些都让我能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如何在实际中发挥作用。而且,书中的一些“高级技巧”部分,虽然我还没完全消化,但已经能感受到它在为我今后更深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非常扎实的入门书籍,能够帮助读者建立起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
评分我本来以为这是一本泛泛而谈的入门指南,没想到它在内容深度和广度上都远超我的预期。书中的电子元器件介绍部分,几乎把我能想到的、甚至是没想到的都涵盖了,而且讲解得非常细致,不仅仅是给出参数,更深入到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实际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全彩的图解更是让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很多晦涩的电路图和元器件内部构造,通过精美的插图一下子就变得一目了然,这对于我这种喜欢通过图像来理解事物的人来说,简直太友好了。而且,这本书的逻辑性非常强,知识点的铺陈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完全不会让人感到突兀或者难以理解。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典型应用电路的解析,非常详尽,从原理分析到实际搭建,再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都考虑得非常周全。读完这本书,感觉自己对电子世界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有了更清晰、更真实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