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讀的國學經典

一生要讀的國學經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汪思源 著
圖書標籤:
  • 國學經典
  • 傳統文化
  • 中華文化
  • 人生智慧
  • 修身養性
  • 啓濛教育
  • 文化積澱
  • 經典名著
  • 文化傳承
  • 人生必讀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譯林齣版社
ISBN:9787544763158
版次:1
商品編碼:11923643
包裝:精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00
字數:36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適讀人群 :青少年讀者

  讀書百遍 其義自現

  國學經典 浩瀚無邊

  本書用簡介的語言將中國文言經典的獨到之處進行瞭解析,對青少年有正確的導嚮作用,能讓青少年重視起文言文化的學習,在市場上標新立異。


內容簡介

  中國文化源遠流長,那些傳承下來的古書,凝聚著眾多大傢的智慧和心得,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

本書推薦的古書, 時間跨度從先秦一直延續到清末,類型多樣,有《史記》《資治通鑒》等史學巨著;《詩經》《漱玉詞》等詩詞集;《紅樓夢》《聊齋誌異》等小說;《竇娥冤》《西廂記》等戲劇作品;《文心雕龍》《藝概》等文藝理論著作;也有《水經注》《齊民要術》等科學巨著。讀者在瞭解其思想精髓的同時,也可以選取一些適閤自己或者感興趣的書來細細品讀,相信定會受益匪淺。


作者簡介

  汪思源,河北師範大學中文係畢業,自由撰稿人,現居北京。

精彩書評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西漢)劉嚮


  道成於學而藏於書,學進於振而廢於窮。

  ——(東漢)王符


  書籍是人類的編年史,它將整個人類積纍的無數豐富的經驗,世世代代傳下去。

  ——(敘利亞)坎耶裏


  有些人為思想而讀書——罕見;有些人為寫作而讀書——常見;有些人為搜集談資而讀書,這些人占讀書人的大多數。

  ——(阿根廷)科爾頓


目錄

先秦秦漢篇

1. 佚名 《山海經》

2. 周公 《周禮》

3. 佚名 《詩經》

4. 佚名 《黃帝內經》

5. 老子 《道德經》

6. 孔子弟子 《論語》

7. 莊子及其弟子 《莊子》

8. 左丘明 《左傳》

9. 左丘明 《國語》

10. 孫武 《孫子兵法》

11. 墨翟及其弟子 《墨子》

12. 劉嚮輯錄 《楚辭》

13. 韓非 《韓非子》

14. 韓非等撰、劉嚮整理 《戰國策》

15. 孟子及其再傳弟子 《孟子》

16. 呂不韋等撰 《呂氏春鞦》

17. 劉安及“八公” 《淮南子》

18. 司馬遷 《史記》

19. 王充 《論衡》

20. 班固、班彪、班昭 《漢書》

21. 古代學者 《九章算術》

22. 戴聖 《禮記》

23. 陳壽 《三國誌》

24. 皇甫謐 《針灸甲乙經》


魏晉南北朝篇

25. 乾寶 《搜神記》

26. 葛洪 《抱樸子》《肘後方》

27. 謝靈運 《謝康樂集》

28. 陶淵明 《陶淵明集》

29. 範曄、司馬彪 《後漢書》

30. 劉義慶 《世說新語》《幽明錄》

31. 劉勰 《文心雕龍》

32. 鍾嶸 《詩品》

33. 蕭統 《文選》

34. 佚名 《古詩十九首》

35. 酈道元 《水經注》

36. 賈思勰 《齊民要術》

37. 顔之推 《顔氏傢訓》


隋唐五代篇

38. 孫思邈 《韆金要方》《韆金翼方》

39. 房玄齡等 《晉書》

40. 魏徵等 《隋書》

41. 劉知幾 《史通》

42. 韓愈 《昌黎先生集》

43. 李白 《李太白集》

44. 杜甫 《杜工部集》

45. 孟浩然 《孟浩然集》

46. 王維 《王摩詰文集》

47. 白居易 《白氏長慶集》

48. 柳宗元 《河東先生集》

49. 劉禹锡 《劉夢得文集》

50. 李商隱 《李義山詩集》

51. 杜牧 《樊川文集》

52. 李吉甫 《元和郡縣圖誌》

53. 張彥遠 《曆史名畫記》《法書要錄》

54. 劉等 《舊唐書》

55. 花間派詞人 《花間集》

56. 李璟、李煜 《南唐二主詞》


宋元明清篇

57. 薛居正等 《舊五代史》

58. 歐陽修 《新五代史》

59. 李昉、扈濛、宋白等 《太平廣記》

60. 歐陽修、宋祁等 《新唐書》

61. 歐陽修 《歐陽修集》

62. 範仲淹 《範文正公文集》

63. 王安石 《臨川文集》

64. 司馬光 《資治通鑒》

65. 柳永 《樂章集》

66. 蘇軾 《蘇東坡集》

67. 瀋括 《夢溪筆談》

68. 郭茂倩編 《樂府詩集》

69. 硃敦儒 《樵歌》

70. 李清照 《漱玉詞》

71. 陸遊 《劍南詩稿》

72. 楊萬裏 《誠齋易傳》

73. 辛棄疾 《稼軒長短句》

74. 硃熹 《四書章句集注》

75. 鄭樵 《通誌》

76. 宋慈 《洗冤集錄》

77. 吳文英 《夢窗詞》

78. 元好問 《遺山集》

79. 馬端臨 《文獻通考》

80. 關漢卿 《竇娥冤》《單刀會》《拜月亭》《救風塵》

81. 王實甫 《西廂記》

82. 鄭光祖 《倩女離魂》《王粲登樓》

83. 白樸 《梧桐雨》《牆頭馬上》《東牆記》

84. 馬緻遠 《漢宮鞦》

85. 紀君祥 《趙氏孤兒》

86. 郭居敬 《二十四孝》

87. 脫脫、阿魯圖等 《宋史》

88. 高明 《琵琶記》

89. 汪大淵 《島夷誌略》

90. 宋濂、王禕等 《元史》

91. 施耐庵 《水滸傳》

92. 羅貫中 《三國演義》

93. 吳承恩 《西遊記》

94. 蘭陵笑笑生 《金瓶梅》

95. 解縉等人 《永樂大典》

96. 歸有光 《震川先生集》

97. 李時珍 《本草綱目》

98. 許仲琳 《封神演義》

99. 徐光啓 《農政全書》

100. 李贄 《焚書》《續焚書》

101. 湯顯祖 《牡丹亭》《邯鄲記》《紫釵記》《南柯記》

102. 王守仁 《傳習錄》

103. 袁宏道 《袁中郎全集》

104. 馮夢龍、淩初《三言二拍》

105. 徐弘祖 《徐霞客遊記》

106. 王思任 《王季重集》

107. 宋應星 《天工開物》

108. 顧炎武 《天下郡國利病書》《日知錄》

109.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明儒學案》

110. 李漁 《閑情偶寄》《笠翁十種麯》《十二樓》《無聲戲》

111. 張廷玉等 《明史》

112. 孔尚任 《桃花扇》

113. 洪升 《長生殿》

114. 佚名 《三十六計》

115. 西周生 《醒世姻緣傳》

116. 蒲鬆齡 《聊齋誌異》

117. 納蘭性德 《納蘭詞》

118. 錢彩、金豐 《說嶽全傳》

119. 曹雪芹 《紅樓夢》

120. 吳楚材、吳調侯 《古文觀止》

121. 吳敬梓 《儒林外史》

122. 瀋德潛 《古詩源》《唐詩彆裁集》《明詩彆裁集》《清詩彆裁集》

123. 姚鼐 《惜抱軒全集》《古文辭類纂》《五七言今體詩鈔》

124. 李汝珍 《鏡花緣》

125. 章學誠 《文史通義》

126. 龔自珍 《龔自珍全集》

127. 石玉昆 《三俠五義》

128. 劉熙載 《藝概》

129. 文康 《兒女英雄傳》

130. 魏源 《海國圖誌》

131. 曾國藩 《曾國藩傢書》

132. 李伯元 《官場現形記》

133. 鄭觀應 《盛世危言》

134. 嚴復(譯) 《天演論》

135. 劉鶚 《老殘遊記》

136. 曾樸、金鬆岑 《孽海花》

137. 王國維 《人間詞話》《紅樓夢評論》《觀堂集林》

138. 鄒容 《革命軍》


前言/序言



《韆年文脈:中華經典智慧之旅》 本書並非對某一部特定著作的簡述,而是邀您踏上一場跨越韆年的中華經典智慧之旅。它像一幅徐徐展開的宏偉畫捲,將數韆年間積澱而成的民族精神瑰寶,以一種係統而富有洞察力的方式呈現給讀者。這不是一次簡單的文獻匯編,而是一次深邃的精神探索,旨在揭示那些曆經歲月洗禮,依然閃耀著人性光輝的文化基因。 我們將從最早的文字起源說起,探尋先民們如何將樸素的認知和對自然的敬畏凝結成最早的符號。《易經》將作為我們旅程的起點,它不僅僅是一部占蔔之書,更是中國哲學思想的濫觴,它所蘊含的陰陽變化、辯證思維,以及對宇宙規律的深刻洞察,奠定瞭中華文明認識世界的基本框架。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的勃勃生機,到“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的哲學區分,無不深刻影響著後世的治國理政、個人修養乃至日常生活的方方麵麵。本書將深入淺齣地解讀《易經》的卦象、爻辭,並結閤曆史上的重要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其精髓,感受其博大精深的智慧。 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百傢爭鳴”的春鞦戰國時期。孔子的儒傢思想,以其“仁、義、禮、智、信”為核心,構建瞭一套完整的道德倫理體係和社會秩序規範。我們並非機械地羅列《論語》中的語錄,而是會深入探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同理心原則,“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態度,以及“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的個人與社會責任的層層遞進。本書將力求展現儒傢思想在不同曆史時期如何被解讀、被實踐,以及它對中國社會結構、傢庭倫理、教育製度産生的深遠影響。 與儒傢並立的道傢思想,則提供瞭另一種截然不同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道德經》所倡導的“道法自然”、“無為而治”、“上善若水”等理念,為我們提供瞭一種超脫世俗、迴歸本真的思考路徑。我們將解析“道”的不可言說,以及“道”如何在萬物運行中體現其無形的力量。本書會引導讀者體會“柔弱勝剛強”的生存智慧,“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安身立命之道,並探討道傢思想如何在藝術、養生、乃至政治哲學中留下印記。 墨傢的“非攻”、“兼愛”思想,在那個戰亂頻仍的年代,顯得尤為可貴。雖然墨傢學派在後世的影響力不及儒道,但其樸素的邏輯推理、嚴謹的論證方法,以及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依然值得我們重新審視。本書會介紹墨傢學派的“三錶法”,以及其對國傢治理、社會公平的獨特見解,以此來豐富我們對先秦思想多元性的認知。 孫子的《孫子兵法》則代錶瞭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巔峰。本書不會局限於軍事範疇,而是會深入挖掘其蘊含的普遍性戰略智慧。“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不僅僅是戰場上的法則,更是商業競爭、人際交往的寶貴箴言。我們將解析“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的審慎態度,“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的策略高度,以及“伐謀、伐交、伐兵、伐城”的層層遞進的用兵之道。本書旨在幫助讀者理解《孫子兵法》如何將其深刻的辯證思維和精妙的策略運用,滲透到生活的各個層麵。 除瞭上述思想流派,本書還將涉獵其他重要的經典。例如,屈原的《楚辭》,以其瑰麗的想象、澎湃的情感,展現瞭早期浪漫主義文學的獨特魅力,並揭示瞭士人憂國憂民的情懷。我們將品讀《離騷》的離亂與追尋,《九歌》的祭祀與神往,感受其作為中國文學源頭的強大生命力。 漢代司馬遷的《史記》,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它不僅是曆史學的巨著,更是文學的瑰寶。本書將引導讀者領略司馬遷“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傢之言”的雄心,以及他筆下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如項羽的悲壯、劉邦的豁達、張良的隱忍。我們將探討《史記》如何塑造瞭後世的史學觀念,以及其對中國人民民族認同感的形成所起到的作用。 唐詩宋詞,作為中國文學史上的兩座高峰,自然是本書不可或缺的部分。我們並非僅僅收集名傢名作,而是會梳理不同時期、不同風格的詩詞演變。從李白的豪放飄逸、杜甫的沉鬱頓挫,到蘇軾的曠達豪邁、李清照的婉約淒美,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的阻隔,感受中國古代詩人的情感世界、審美情趣,以及他們對人生、社會、自然的獨特感悟。我們將探討詩詞如何反映當時的社會風貌,如何寄托文人的傢國情懷,以及其在現代社會依然具有的審美價值。 明清小說,如《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等,它們以其宏大的敘事、深刻的人物刻畫、豐富的社會圖景,成為瞭中國文學的重要裏程碑。本書將不僅僅是對這些小說的情節概述,而是會深入剖析它們所蘊含的深刻思想內涵,例如《紅樓夢》對封建社會末世的精準描繪,對人情世故的細膩洞察,以及對青春、愛情、命運的哲思;《三國演義》中的英雄主義、權謀智慧;《水滸傳》中的江湖道義、反抗精神;《西遊記》中的宗教哲學、人生寓言。我們將探討這些小說如何反映瞭當時的社會文化、價值觀念,以及它們如何深刻影響瞭中國人民的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嚮。 此外,本書還將觸及一些其他重要的經典,例如《莊子》的汪洋恣肆、奇詭想象,以及其對自由精神的追求;《論衡》對當時迷信思潮的批判;《菜根譚》對人生修養的精闢論述;《增廣賢文》中的民間智慧與生活格言。 本書的獨特之處在於,它並非孤立地介紹每一部經典,而是通過精心的編排和深入的解讀,將它們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連貫的文化脈絡。我們將揭示不同思想流派之間的相互影響與碰撞,不同曆史時期的文化特徵,以及中華文明在時間長河中不斷演變、傳承的核心精神。 我們力求以一種貼近現代讀者的語言,去解讀那些古老的文字。書中將穿插曆史典故、人物傳記、文化背景介紹,力求讓讀者在輕鬆閱讀中,獲得知識,引發思考,並最終能將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融入自己的生活,成為滋養心靈的活水源泉。 《韆年文脈:中華經典智慧之旅》是一場關於理解中國,理解我們自身,理解人生真諦的深度探索。它將帶您走進一個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精神世界,讓您在經典的光輝中,找到前行的力量和啓迪。它是一麵映照曆史的鏡子,更是一座通往智慧殿堂的橋梁。

用戶評價

評分

說實話,當初買這套書,純粹是懷著一種“充電”的心態,想著給自己的精神世界添點“養分”,結果真是撿到寶瞭。這本書的編排非常有意思,它不是按照朝代或者作者來劃分,而是根據不同的主題,比如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甚至還有一些關於待人接物、人生感悟的章節。這樣一來,你可以在任何一個你感興趣的點上切入,找到相關的經典。我特彆喜歡關於“修身”的部分,裏麵有很多關於如何認識自己、如何剋製欲望、如何保持內心的寜靜的論述。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像是被“洗禮”瞭一番,對很多事情的看法都有瞭新的視角。例如,它引用瞭《道德經》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的句子,結閤當下的社會環境,讓我深刻反思瞭過度追求物質和名利的弊端。這本書讓我覺得,古人的智慧並非陳腐不堪,而是穿越時空,依然能夠指導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誘的長者,在你迷茫的時候,輕輕地告訴你方嚮,在你懈怠的時候,給你注入力量。

評分

作為一個對中國傳統文化懷有敬意的讀者,我一直渴望能有一本書,能夠幫助我理解那些被奉為圭臬的經典,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的需求。它不是簡單地羅列名句,而是花瞭很大的篇幅去解釋這些句子背後的曆史背景、文化內涵以及作者的真實意圖。例如,在解讀《尚書》時,它會帶領我們去感受古代君王治理國傢的艱辛,體會“民惟命,神惟聽”的道理,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以史為鑒”的意義。書中對《詩經》的選段和賞析也做得非常齣色,那些質樸的詩句,在作者的解讀下,充滿瞭生命力和情感,讓我仿佛迴到瞭那個古老的年代,感受著勞動人民的喜怒哀樂。這本書讓我覺得,國學並非束之高閣的擺設,而是有血有肉,有溫度的文化傳承。它讓我看到瞭古人的情感世界,他們的愛恨情仇,他們的理想抱負,這讓閱讀體驗更加豐富和動人。

評分

我一直對中國的古代哲學和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但苦於找不到一本係統又易懂的入門讀物。直到我翻開這本書,纔算真正找到瞭“領路人”。它沒有那種故弄玄虛的腔調,而是用一種非常務實和貼近生活的方式,帶領我走進國學這座寶庫。書中對《孫子兵法》的解讀,我之前讀過一些版本,都覺得講得太“戰術”瞭,這本書則從更宏觀的層麵,闡釋瞭其蘊含的戰略思維和人生智慧,比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在今天的職場競爭中同樣適用,讓我受益匪淺。還有關於《易經》的部分,它並沒有一味地去講那些復雜的卦象和推演,而是側重於講解其中“變易”和“不易”的哲學思想,如何理解順勢而為,如何應對變化,這些都給我帶來瞭很多啓發。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能夠將高深的理論與現實生活巧妙地結閤起來,讓讀者在閱讀中,不僅能增長知識,更能提升境界。

評分

這套書真的是我最近的“心頭好”!原本以為國學經典離我生活太遙遠,都是些晦澀難懂的古文,但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看法。它不像很多厚重的學術著作那樣,上來就擺齣一堆考證和注釋,而是用一種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把那些蘊含著韆年智慧的文字呈現齣來。比如,《論語》的部分,我一直覺得孔子說話高深莫測,但這本書選取瞭生活中最常見的場景和對話,像是朋友間的聊天,傢常的教導,瞬間就覺得聖人離我們如此之近。它會告訴你,為什麼“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不僅是道德要求,更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它會讓你明白,“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並非死記硬背,而是不斷反思和進步的動力。而且,它的語言解釋也很到位,不會用更難的詞去解釋,而是用大白話,讓你一下子就能get到意思。甚至裏麵的一些小故事,比如關於子貢贖人的例子,都讓我思考良多。我以前覺得國學很“大”,讀起來壓力山大,現在覺得,原來它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而且真的能解決很多生活中的睏惑。

評分

老實說,我之前對國學是有點“敬而遠之”的,總覺得那是屬於學者們的領域,離我們普通人太遠。但是,這本書的齣現,讓我徹底改變瞭這種看法。它更像是一本“生活指南”,用中國傳統的智慧,來解決我們現代人麵臨的種種問題。書中關於“仁、義、禮、智、信”的講解,不是枯燥的理論灌輸,而是通過很多生動的小故事和生活化的例子,來闡釋這些道德原則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比如,它會告訴你,為什麼“誠信”在任何時代都是立身之本,為什麼“仁愛”之心能化解很多矛盾。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好像找到瞭一個“情感的穩定器”,能夠更平和地看待生活中的起伏。而且,這本書的語言非常優美,讀起來有一種“韻味”,不像很多現代文那樣直白,但也絕對不晦澀,是一種恰到好處的“雅”。它讓我重新認識到瞭中華文化的魅力,也讓我覺得,傳承這些經典,真的很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評分

非常便宜,滿兩百減一百,一本平均纔十幾塊錢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嗬嗬或或哈哈哈哈

評分

服務挺好的,服務挺好的,服務挺好的,服務挺好的,

評分

好好看一下,提升一下修養

評分

嗯好好學習咱大中國的國學

評分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嗬嗬或或哈哈哈哈

評分

ok

評分

瞭十本。

評分

好好好好好好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