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知识产权强国,专利就在我们身边!
本书是知识产权领域自媒体首次创新尝试,主要内容精选自2014年知识产权出版社i智库公众微信账号的原创微信文章。本书既包括对日常生活用具、节日的专利相关解读,也有对知名企业和热点行业的专利分析;既体现了专利在日常生活和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同时也为提高公众专利意识提供了素材。本书可供相关专利管理部门、企业、科研院所及对专利申请有兴趣的广大读者参考。
诸敏刚,男,中共党员,德国马普所(MPI)访问学者,研究员。1980年就读于南京工学院动力系(现为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工程热物理专业。后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物理部工作。历任物理部副处长,物理部处长,材料部副部长,专利审查北京协作中心副主任,机关服务中心主任,现任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2014—2015年数字出版年度影响力人物,2015年全国新闻出版业互联网创新人物。
李程,男,中共党员,1995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工学学士学位;2002年获美国约翰·马歇尔法学院法学硕士(LLM)学位;2013年获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EMBA)学位。在国家知识产权局工作20年,现任知识产权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全国青联第11届委员会委员,国家知识产权局领军人才,信息化和初审流程学术委员会评审委员,发表知识产权方面的论文10余篇。
第一章 身边的专利 / 001
渐冻人,专利能为你做什么? / 003
抑郁症来袭,专利有所作为 / 007
抢票风云起,谁家专利强? / 009
专利“抗击”过敏性鼻炎 / 012
为“来自星星的孩子”申请的专利 / 014
防晒,夏日永不落幕的话题 / 016
小彩票里的专利大智慧 / 018
第二章 节日中的专利 / 023
五一特辑:家务中的发明创造 / 025
2014足球世界杯中的专利之智能足球鞋 / 028
2014足球世界杯中的专利之黄油手 / 031
中秋月明:月饼专利知多少? / 033
圣诞节专利之最 / 038
第三章 社会热点中的专利 / 043
绝不蒙你!马航搜救设备探秘 / 045
来自岛屿的专利 / 048
蓝光——中国DVD又一次专利之痛 / 056
2013年中国专利运营四大态势 / 058
转向架,速度与安全? / 061
第四章 股票中的专利 / 065
专利帮您选股票 / 067
永清环保(300187)——专利利剑 / 071
专利护航以岭药业(002603) / 073
奥特迅(002227),充电桩概念? / 078
乐普医疗(300003)——专利走向国际 / 081
第五章 专利与通信行业 / 085
思科在华遭遇瓶颈,专利映射衰落还是复活? / 087
4G生死时速,专利不容忽视 / 093
专利误用——碳元科技吓跑三星 / 096
专利“预言”iPhone 6外观 / 098
苹果Siri真的不能使用了? / 101
第六章 专利与医药行业 / 107
中国制药企业——透过危机迷雾,敢问路在何方? / 109
并购背后——透过滇虹药业看中国中药专利格局 / 114
从禽流感特效药“达菲”看专利布局 / 119
从最高人民法院年度报告看医药用途发明 / 121
埃博拉病毒肆虐,Are We Ready? / 124
第七章 专利与汽车行业 / 129
特斯拉的中国影响力 / 131
中国轮胎市场的专利格局 / 137
北京国际车展亮点——新能源汽车 / 143
第八章 专利与互联网行业 / 149
腾讯专利探秘 / 151
那些年,UC专利那些事儿 / 155
从山寨到创新——小米专利之路 / 157
图形界面保护给中国企业带来了什么? / 161
不朽的乔布斯专利 / 165
网购的下一个十年,你用什么支付? / 167
第九章 高校与专利 / 173
清华大学专利保护状况研究 / 175
京津冀211高校专利代理花落谁家? / 180
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之巅峰对决 / 188
石墨产业技术创新状况——学研篇 / 191
关于我们 / 197
咨询培训中心i智库 /19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在专业领域的长期研究积累,可以为政府决策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在2016年“两会”期间,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表示,知识产权是创新的原动力,是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纽带和桥梁。我国经济已经进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助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更加需要发挥知识产权制度保障和激励创新的重要作用。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知识产权国家智库,更好地为“两局”服务、为专利事业服务,知识产权出版社咨询培训中心在2014年创立的对外知识产权咨询培训服务统一品牌“i智库”,以传播知识产权智慧,助力政企发展决策为宗旨。自建立以来,“i智库”团队依托知识产权出版社强大的数据资源和专利信息产品研发能力,通过微信、微博、专栏等线上线下渠道,已为数十个地方政府、数百家大型企事业单位提供了全方位专业的知识产权咨询服务,为政府制定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和产业规划提供有力依据,为企业进行市场定位和专利布局提供咨询意见,降低和避免经济与科技活动中知识产权风险。“i智库”已经为数万名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专利工程师、研发人员、市场人员提供了系统的知识产权培训服务。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知识产权服务领域创新日新月异,并不断积极探索“互联网+知识产权”模式。咨询培训中心于2014年推出i智库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公众介绍国内外专利法律、法规和专利管理机构,普及知识产权知识。i智库微信公众平台能够第一时间从专业角度解读专利热点资讯,分享通信、医药、汽车、互联网企业和高校在知识产权管理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案例,挖掘专利信息及其价值,分析相关技术在国内外申请趋势,与竞争对手对比分析,探讨技术发展前景和市场机会。i智库微信文章的内容不同于传统分析报告,意在以短小精悍的方式、更接地气的语言了解专利在相关领域的应用和发展,传播知识产权智慧,助力企业发展决策。
i智库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已经累计几千名粉丝,吸引了行业内外人士对知识产权热点资讯的广泛关注,通过线上问答进行互动,提供用户所需信息资料,线下组织行业论坛活动给粉丝与行业专家交流讨论的宝贵机会。我坚信,在i智库团队的共同努力下,未来将为用户提供更全面、更专业、更具特色的知识产权服务!
诸敏刚
2016年3月
拿到这本书,第一感觉是它装帧精美,设计上就透露着一股严谨又不失活力的气息,这让我对书的内容充满了好感。我之前对专利的印象,大多停留在新闻里那些巨额的专利官司,或者那些晦涩难懂的法律条文。但“专利在身边”这个书名,却给了我一种截然不同的期待——它不是一本教你如何打专利官司的教科书,而更像是一本带领读者探索专利如何融入我们日常生活的指南。我设想,书中很可能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会穿插一些真实的故事,讲述那些平凡人是如何通过一些奇思妙想,获得了属于自己的专利,并因此改变了生活。我特别好奇,书中会不会举例说明,我们身边有哪些常见的物品,它们的设计或功能是如何受到专利保护的?比如,我每天用的笔,或者孩子玩的玩具,它们的设计上会不会有值得关注的专利点?这本书是否会教我如何识别一个物品是否具有专利?甚至,它会不会启发我,如何从我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挖掘出潜在的发明点,并思考它们是否可以申请专利?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激发我的创造力,让我对“创新”这个词有更具象化的理解,不再觉得它只是大公司的事情。
评分“专利在身边”这个书名,本身就给我一种信息:它将我一直以来认为的“高冷”的专利知识,变得触手可及。我脑海中浮现的,并非那些冗长繁复的法律条款,而是一个个鲜活的案例,一个个隐藏在寻常事物背后的智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耐心的向导,带领我一步步揭开专利的神秘面纱。我很好奇,它会不会从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的物品入手,比如我们使用的各种app、手机上的某个功能、甚至我们吃的零食的包装设计,去讲解其中可能蕴含的专利信息?它是否会解释,为什么有些产品能够迅速占领市场,除了质量和营销,专利的作用究竟有多大?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识别身边潜在的“专利点”的方法,或者如何保护自己的原创想法,让它们不被他人模仿。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关于专利的介绍,更可能是一本关于“发现”与“保护”的书,它能教会我如何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去发现那些被专利的光芒所照亮的创新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专利在身边”,非常巧妙地拉近了读者与“专利”这个概念的距离。我一直以来都对知识产权,尤其是专利,抱有一种敬畏又疏离的态度,觉得它离我的生活太远,是专家们的领域。然而,这个书名仿佛在说,“嘿,专利就在你身边,你可能都没发现!”这激起了我的强烈好奇心。我猜想,这本书大概率不会是那种晦涩难懂的法律读物,而会用更加平易近人的语言,结合生活化的例子,来阐述专利的概念和意义。我非常期待它能解答一些我心中的疑惑:比如,我们身边有哪些看似普通的东西,其实都拥有专利?专利到底是如何保护这些创新成果的?它会不会讲述一些普通人如何通过专利,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或者解决了生活中的难题的故事?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案例,是关于我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小麻烦,作者是如何通过一些巧妙的设计,申请了专利,然后这些设计被广泛应用,最终服务了我们大家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可能是一本能够启发我关注身边事物、发现生活中的创新火花的读物,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微小的创意,只要受到专利的保护,也能焕发出勃勃生机。
评分一本让人眼前一亮的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从封面和目录的初步浏览,就足以勾起我对“专利”这个概念的好奇心。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专利是属于那些高科技公司或者发明家的专属领域,与我这样普通人似乎有些距离。然而,“专利在身边”这个书名却带着一种亲切感,似乎在暗示着,专利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潜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这本书很可能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让我发现原来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发明、小创新,背后都可能蕴藏着专利的智慧。我尤其期待书中能够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案例,来解析专利的构成要件,以及它如何保护了发明者的权益。比如,我很好奇,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某些物品,比如手机壳、某个品牌的咖啡机、甚至我们常坐的交通工具上的某个设计,是否都与专利有关?这本书会不会深入浅出地介绍一些专利申请的流程,或者讲讲一些发明家如何从一个灵感变成一项有价值的专利?我期待它能为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让我对身边的世界有更深刻的理解,发现隐藏在寻常生活中的不凡之处。
评分一本题为“专利在身边”的书,无疑是在向我这样一个普通读者发出一份邀请,邀请我去探索一个我曾经认为十分遥远且复杂的领域。我的直觉告诉我,这本书不会是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更像是一次有趣的发现之旅。我设想,作者会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去讲述专利的故事。也许会从一些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物品开始,比如我们常穿的鞋子、我们用的牙刷、甚至我们开车经过的红绿灯,去挖掘它们背后的专利秘密。它是否会让我们明白,为什么有些设计如此巧妙,以至于我们习以为常,但这些巧妙之处,其实都是被专利所保护的?我特别渴望看到书中能介绍一些关于“灵感”如何转化为“专利”的过程,以及那些发明者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捕捉到这些稍纵即逝的火花的。这本书,在我看来,很有可能是一本能够激发我观察力、培养我创新思维的读物,它将告诉我,专利不仅仅是法律条文,更是我们生活进步的驱动力,是隐藏在平凡事物中的闪光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