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调文章的考究和精彩,深入挖掘每一个主题的特色,并追求知识的准确性与文字的趣味性,收入的作品优中择优,品质至上。
◆奉行给读者带来细节、新意和趣味为原则,用精美的图文排编和优美的文字内容给读者带来阅读快感和思想深度。
◆资深历史、军事作家宋毅主编;追求卓著至上,内容为王。
在我们的邻国之中,国人对印度历史的求知热情和了解程度恐怕是很低。而对于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的历史更是知之甚少。《女王的宝石——日不落帝国南亚征服史》选取莫卧儿帝国崩溃至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之间的这段历史,以相对全面的大视野为读者展现南亚次大陆之上的风云变幻。
公元前273年,魏赵两国联军十五万进攻韩国军事重镇华阳,韩国告急于秦。秦国战神白起率军千里奔袭,八日而至华阳城下,一战击溃魏赵联军,粉碎了魏赵胁迫韩国合纵攻秦的图谋,初步实现了秦国“示天下要断山东之脊”的战略。《华阳之战——列国博弈中的两强之争》讲述的就是这样一段精彩的历史。
西晋永兴元年(公元304年)屠各人刘渊起兵反晋,五胡乱华的大幕就此徐徐开启。经过多年的混战,中原大地落入了后赵暴君石虎的掌握中。石虎死后,他的养孙石闵发起叛乱将后赵首都邺城屠杀一空。尔后,石闵改姓冉,建立了一个史称“冉魏”的政权。这位谥号武悼天王的一代猛将,却无法完成汉人复兴的伟业,仅仅不到三年,这个政权便在一场战争中消云散了。《武悼天王冉闵之死——燕灭冉魏之战》介绍的,就是这场战争。
说起历史上那些赫赫有名的世界级征服者,大部分人都会在脑中闪现如下人物:马其顿帝国的建立者亚历山大、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成吉思汗或者是征服整个墨西哥的科尔特斯……然而远在这些武功卓著的帝国将相出生之前,已经有一个人抢在他们之前完成此类壮举。《征服者的序章——居鲁士大帝与他的波斯帝国》,讲述了这个天才居鲁士,如何靠着自己并不长的一生,建立起了历史上头一个跨越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的历史。
宋毅,《铁血文库》系列MOOK主编,中国散文协会会员,上海作协会员,著名历史、军事作家,曾获《现代兵器》杂志2009年度优秀作者一等奖等荣誉。出版有《战争特典:隋唐英雄》《壬辰1592:决战朝鲜》《祖先的铁拳:历代御外战争史》等多部畅销历史、军事著作。
女王的宝石——日不落帝国南亚征服史 001
华阳之战——列国博弈中的两强之争 045
武悼天王冉闵之死——燕灭冉魏之战 113
征服者的序章——居鲁士大帝与他的波斯帝国 129
女王的宝石
——日不落帝国南亚征服史
编译:赵恺
近期在社交网络上,美国网友开展了一场“一句话概括各国历史”的活动。虽然由于篇幅的限制,这些评语不免有以偏概全的情况存在,但在集思广益之下,仍不乏点睛之笔。比如对于中国历史,美国人的总结便是:“帝国崛起,衰落,再崛起,再衰落,又崛起,又衰落……从最黑暗的上古时代,到浩瀚无垠的未来。”颇有几分《左传》中“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高度。又如被誉为“帝国坟场”的阿富汗,美国人则效仿了恺撒的名言,将其历史概括为:“你来了。你见证了。你被灭了。”而对于我们的近邻印度,在美国人看来,它的历史则是:“他们来了。这里不冷,也很富饶。他们留在了这儿。”这句话虽然有忽略印度古代文明的灿烂辉煌之嫌,却也道出南亚次大陆历史不断为外来文明所征服的历程。
一、恒河雄主——莫卧儿帝国的崛起和没落
沿着阿富汗—巴基斯坦走廊,崛起于中亚草原之上的征服者不断地涌入温暖富饶的南亚次大陆。他们之中最后一个成功抵达并鲸吞印度北部的,是“中亚屠夫”帖木儿的直系六世孙巴布尔。在被花剌子模的后裔——乌兹别克人赶出故国之后,巴布尔率万余精锐,凭借着火器和骑兵的组合征服了一盘散沙的德里苏丹国。由此开启了莫卧儿帝国统一印度的漫漫征程。但这条路并不好走,巴布尔死后,其继任者胡马雍一度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被迫退出德里,15年之后才重整旗鼓重新夺取了北印度的统治权。因此也有史学家将莫卧儿帝国在印度统治的起点,定于胡马雍之子阿克巴继承帝位的1556年。
阿克巴登基之时年仅13岁,因此莫卧儿帝国中枢一度掌握在摄政王白拉姆汗的手中。白拉姆汗据说是一个“剑或笔皆掌握自如”的文武全才,一生著有波斯语诗文618首、阿塞拜疆语诗文357首。而面对胡马雍病逝之后大举来犯的阿富汗军阀舍尔沙所部,白拉姆汗力排众议,率众与之决战于德里以北的帕尼帕特。两军交战之初,兵力占据优势的舍尔沙所部一度占据上风。但混战之中舍尔沙所部前敌主将希穆被流矢射中眼睛,昏迷不醒,全军随即陷入混乱之中,莫卧儿军队随即大举反击,一举奠定了胜局。不过和大多数全心全意辅佐少主的权臣一样,白拉姆汗的权势随着阿克巴年龄的增长而逐渐走低。1560年,随着阿克巴的亲政,白拉姆汗被迫辞职并在前往圣地麦加朝圣的途中离奇遇刺。
白拉姆汗身后,阿克巴一度倚重自己的奶妈之子阿达姆汗。但在一系列军事胜利之后,阿克巴同样对阿达姆汗的独断专行感到了厌恶。1561年阿克巴在后宫亲手打翻了据说手持利刃意图不轨的阿达姆汗,并将其从阳台上抛下庭院摔死。熟悉“康熙除鳌拜”故事的中国读者显然对这个桥段不会太过陌生。连续剪除了诸多权臣之后,阿克巴亲政之下的莫卧儿帝国逐渐走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正如一句著名的电影台词所说:“人生的大起大落,实在太快、太刺激了!”1605年一代雄主阿克巴过世之后,莫卧儿帝国又经历了贾汉吉尔和沙·贾汗两代明君的统治。但随着1658年40岁的“三阿哥”奥朗则布先后搞死了自己的三个兄弟,从自己的老爸、著名的泰姬陵修建者——沙·贾汗手中“抢”过了莫卧儿帝国的接力棒之后,莫卧儿帝国的国运开始急转直下。
奥朗则布早年便在父亲的指挥棒下转战四方,登基之后更是频繁地对外用兵。据说他“高抬贵脚”拿下了那只著名的黄色拖鞋放在装饰华丽的象背上越过国境。抵达邻国之时,如果对方的国王光着脚跑出来,并带领群臣低头平身迎接,将大象引入皇宫郑重地取下拖鞋放在王座上,那么这个国家尽管失去了主权,但至少可保臣民性命无虞;而如果对此“一笑而过”,那么随即就会被亡国灭种。最终这只拖鞋先后灭亡了17个国家。
这个印度版的“剑及履及”的故事听起来“霸气侧漏”,但却与正史相差甚大。因为早在奥朗则布的祖父辈,莫卧儿帝国便名义上征服了东到孟加拉、西到喀布尔、南扩德干高原、北达克什米尔的辽阔疆域,而奥朗则布在开疆扩土方面的成就主要是将德干高原上原本便向莫卧儿帝国表示臣服的穆斯林邦国直接以武力吞并而已。但是与这些“成就”成正比的却是奥朗则布对莫卧儿帝国统治基础的摧残。
奥朗则布本人是个狂热的伊斯兰教信徒,为了证明自己的虔诚,他执政之后便全盘否定了曾祖父阿克巴大帝一系列宽容的宗教政策。应该说经过莫卧儿帝国多年的统治,南亚次大陆的居民们早已接受了“城头变幻星月旗”的客观事实。但是当1679年政府开始向印度教教徒征收人头税,而其他税收应交额度也是穆斯林的两倍之时,被动了“小钱钱”的印度教教徒们开始不淡定了。面对自己统治区域内此起彼伏的武装叛乱,脑子稍微清醒一点儿的君王都懂得“攘外必先安内”的道理。但1681年已经63岁的奥朗则布却又兴致勃勃地将自己的矛头对准了德干高原南部的两个苏丹国——比贾普尔、高康达。此举无形之中促使了长期蛰伏的马拉塔人迅速崛起。
马拉塔人据说是南亚现存最古老的居民——达罗毗荼人和最早入侵次大陆的雅利安人的后裔。不过在长期“蜗居”于德干高原西部(今孟买周边地区)的“贫民窟”中,这一古老的民族除了展现自己的“民主”和“骄傲”之外,便只能充当南亚次大陆各强权的雇佣兵。而正是莫卧儿帝国与当地苏丹国比贾普尔之间长年累月的战争,最终令原先不过是部族领袖的西瓦吉瞅准机会,揭竿而起,以位于孟买西南140公里的重镇浦那起家,堂而皇之地建立了所谓的“马拉塔公国”。
……
我最近在书店闲逛的时候,偶然瞥见了“铁血文库007”这本实体书,虽然只是匆匆一瞥,但那封面设计和书名就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散发出一种坚毅、果敢的气息,仿佛预示着里面会讲述一段充满挑战和牺牲的宏大叙事。我平时就比较喜欢阅读那些能够展现人类意志力极限,以及团队协作力量的作品。我脑海中自然而然地浮现出一些经典的战争电影和小说中的场景,例如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下,一群肩并肩的战士,如何凭借顽强的意志和精密的配合,完成看似不可能的任务。我猜测,这本书很可能就是围绕着这样一种核心主题展开的,它会描绘出紧张刺激的战斗场面,更会深入刻画人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那些在炮火纷飞中,为了信念而战的个体,以及他们之间生死相依的深厚情谊,是我最期待的内容。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带领我穿越时空,去亲身体验那段峥嵘岁月,感受那份荡气回肠的英雄气概。
评分说实话,我一直对那种能够深入剖析战争背后哲学意义的作品情有独钟。虽然我还没开始阅读“铁血文库007”,但单凭这个名字,我就能预感到它不会是一部简单的打打杀杀的流水账。我更倾向于相信,它会试图去探讨战争的根源,人类为何会陷入如此残酷的冲突,以及在战争的洗礼下,生命和文明的价值究竟何在。我希望作者能够借由故事中的人物,展现出不同立场、不同身份的人们,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和精神困境。也许会有对统治者野心的批判,也许会有对普通士兵无辜牺牲的哀叹,又或者,会是对和平的深切渴望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我喜欢那些能够引发思考,让我在合上书本后,还能久久回味的书。如果“铁血文库007”能够做到这一点,能够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去审视战争,去理解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的伤痕,那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将其奉为经典。毕竟,真正的经典,从来都不是肤浅的娱乐,而是能够触及灵魂,引发共鸣的深刻体验。
评分我之前读过一些历史类的小说,总是对那些真实的历史事件和背后的人物故事特别感兴趣。“铁血文库007”这个书名,让我立刻联想到了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时期,可能是一场影响深远的战役,或者是一段充满传奇色彩的军事斗争。我猜想,这本书不会只是简单地复述史实,而是会用生动形象的笔触,将历史人物的形象丰满起来,让他们有血有肉,有情感,有思想。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仿佛置身其中的故事,仿佛我就是其中的一员,亲历着那些历史的变革。我期待作者能够运用丰富的史料,同时又发挥出艺术的想象力,去构建一个引人入胜的叙事。也许书中会有智慧的博弈,也许会有策略的较量,更会有情感的纠葛。我希望它能让我了解到,在那些宏大的历史事件背后,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付出和牺牲,以及那些英雄们身上所闪耀的,属于那个时代的独特光芒。
评分最近沉迷于一些硬核的军事题材作品,总觉得它们能够直击人心,带来一种原始的震撼力。“铁血文库007”这个书名,直接就击中了我的兴趣点。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种充满力量感和使命感的画面,仿佛是一支精锐部队,在执行一项极其艰巨且危险的任务。我猜测,这本书的核心内容很可能围绕着军事行动的策略、战术,以及执行任务过程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和危机。我期待作者能够细致地描绘出战斗的紧张感,展现出士兵们在极端压力下的冷静判断和果断行动。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看到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人性的光辉和复杂性。那些面对死亡威胁时的勇气,战友之间的信任与扶持,以及在绝对的命令面前,个体选择的困境,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层面。我喜欢那些能够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肾上腺素飙升,同时又能引发深刻思考的作品,如果“铁血文库007”能够做到这一点,那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好书。
评分我最近迷上了一系列名为“铁血文库”的图书,感觉它们真是满足了我对战争题材故事的所有幻想。尤其是007这本,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读,但光是翻阅一下目录和封面的感觉,就已经足够让我热血沸腾了。它给我的第一印象是非常硬朗,充满了一种钢铁般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封面上的设计,虽然没有具体描述,但我脑海中浮现出的是那种充满历史厚重感,又不失现代力量的画面,仿佛能听到战鼓声在耳边擂响,看到硝烟弥漫的战场。我猜想,这一定是一本关于英勇无畏的战士,在绝境中展现人性光辉,用血肉之躯铸就胜利的史诗。那种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选择、战友之间的情谊,以及面对生死抉择时的挣扎与抉择,想必都会在这本书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我尤其期待作者如何刻画那些在历史洪流中被时代推动,却又凭借自身勇气和智慧改变命运的普通人,他们的故事往往最能打动人心,也最能引发读者强烈的共鸣。这本书的名字本身就带着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让我迫不及待想要沉浸其中,去感受那份属于铁血男儿的浪漫与悲壮。
评分波斯征战史和吕光战西域,一样是冷门稀缺的上好题材,所以就决定了这本的优秀品质,阅读收获非常满足!铁血文库再接再厉,继续推出这类选材不俗写作用心的上佳作品,还是会一直支持的!促销价收入也很满意!
评分内容还是比较详实的,就是字有点小。。
评分哈丁到阿卡这篇绝对精彩!十字军耶路撒冷王国覆亡的开端,具体细节的涉及很是给力,和那本十字军东征简史的全局结合阅读,圣城陷落的前因后果就清晰明了。沙隆这篇也非常精彩,整体来看,已经出版的基本文库,这本的品质绝对上佳!再加促销收入,非常满意!
评分书包装很好,物流也很快,京东购书还是一如既往的给力,很棒啊!期待后续作品!
评分这次新出的几本竟然有货而且没涨价
评分商品给力 本期奥斯曼帝国专题,特别选取了奥斯曼帝国塞利姆一世的辉煌远征以及帝国从征服到失去埃及的全过程,让读者全面了解奥斯曼这个曾经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超级帝国。
评分到手就爱不释手
评分征服者的序章——居鲁士大帝与他的波斯帝国 129
评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内战中,一支由捷克和斯洛伐克战俘为主体组成的部队——捷克军团,不幸成为当时国际权力棋局上的一颗棋子。怀揣着创建国家的梦想,捷克军团成员们或是在法国小镇的废墟中艰苦战斗;或是在意大利的崇山峻岭上侦察敌情;或是艰难的跋涉在无边无际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上。他们得到过堆山积海的财富,又意外地促成了沙皇一家的死亡。历经残酷的战火、漫长的行军,荣耀和背叛,他们的故事是一战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注脚,却渐渐被遗忘在历史的角落……《火中取栗——捷克军团的发展历史和装备概况》将要揭开罩在捷克军团上的神秘面纱,从编制、战史和装备角度详细解读这支近现代历史上的奇异部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