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文亚小姐在《民生报》服务多年,为两岸许多作家出版了不少好书。她选书眼光敏锐,确实为小读者带来许多阅读的喜悦,但千万不要忽略她的巧笔,尤其在散文和儿童小说的创作功力。这套书就是展现她非凡想象力的例证。
《班长下台》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阿桂是个功课不太好的班长,她调皮捣蛋,模仿老师,和男生打架……她敏感而多思,梦想着自由成长,像窗边的小豆豆那样,成为一个富有个性的人。如果山和海的味道曾让小豆豆充满惊喜,枝仔冰的甜香也成全了阿桂桂天马行空的童年时光……
桂文亚,1949年生于台湾,祖籍安徽。二十岁出版电影本散文,至今出版成人文学及儿童文学作品三十余种。历任台湾联合报记者、副刊编辑、报系民生报儿童组主任、丛书主编,周刊及童书出版部总编辑等职。并曾兼任教职十年。1981年始,致力儿童文学媒体推广及编写、出版工作。其间为儿童编写读物四百余种,出版儿童文学代表作品:《班长下台》《美丽眼睛看世界》《长着翅膀游英国》等,作品广收两岸教科书语文课本及读本。获奖记录包括:信谊儿童文学奖特别贡献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世新大学杰出校友奖等。不仅是两岸儿童文学作家重要代表,也是推动儿童文学的舵手:为台湾儿童读物建立健全严谨的评鉴制度,长年举办各类型儿童文学推广,包括阅读、教学、研讨会及作文师资研习营并致力海峡两岸儿童文学出版交流,在两岸儿童文学的发展过程中,具有关键性影响力。现任“思想猫”儿童文学研究室负责人,浙江师范大学儿童文化院讲座教授,台湾儿童读物资料中心名誉主任。画家曹俊彦1941年5月9日,曹俊彦出生在台北大稻埕。他很喜欢尝试创作各式各样的图画,作品包含报章杂志漫画、童书插画、图画书、商标设计等,因此有人说他是台湾的漫画家,也有人说他是插画家、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作家……曹俊彦随时随地就能想出有趣的点子,编出故事,拿起笔就能随兴画出图来;造就一身的功力,全得益于从小爱听故事、爱画画,对于创作的热情与坚持,以及对于生活的经历保有的乐观态度。他常被称为儿童文学界的老顽童。
推荐序1 金龟树下的童年
推荐序2 一本老少皆宜的好书
推荐序3 让孩子们在阅读中经验与学习
推荐序4 看见爱和真善美
楔子 老师同学都爱我
01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02 菜刀喜欢你
03 老师!别打我!
04 这样做,是对的
05 粉笔头和毛笔的战争
06 珍珠泪
07 巨人阿达
08 班长下台
09 直到永远
10 和火车赛跑
11 月桃花
12 老师老师别生气
13 大外套的秘密
14 球场火并记
15 老师的一百分
后记1 走过从前?时光相簿
后记2 忘不了的从前
附录 小读者看《班长下台》
作品赏析 《像阿桂桂这样的小孩》
这本画册简直是为我们家那个精力旺盛的小家伙量身定做的!拿到手我就被那种鲜艳的色彩吸引住了,简直像是把夏天的阳光直接印在了纸上。而且,每一页的图画都充满了活力,不是那种死板的卡通形象,而是能感受到画家在努力捕捉孩子们最真实、最天马行空的想法。我儿子,他平时看书就喜欢挑那些有故事感的东西,这本书虽然没有太多文字叙述,但是那些图画自己就会说话。你看,有一次他指着其中一张画着好多小动物在雨中跳舞的场景,他就自己编了一个超级复杂的剧情,什么小兔子是国王,青蛙是他的大臣,下雨是因为他们太开心了,要办一个盛大的派对!这种激发想象力的能力,比直接灌输知识重要多了。我特别欣赏它在细节上的处理,比如那些小小的昆虫,或者背景里若隐若现的云朵,都画得非常用心,每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对于七岁的孩子来说,视觉的冲击力和故事的引导性是关键,这本书在这两方面都做得非常出色,难怪他能捧着它看得那么入迷,我都快被他的“解说词”搞晕了,但这正是我需要的,一个能让他沉浸其中的世界。
评分从教育者(虽然我不是专业老师,但作为每天陪伴孩子的家长)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方面做得相当到位。很多绘本的构图是比较固定的,为了突出主体会弱化背景,但这本画册的背景元素极其丰富,而且布置得非常巧妙。我鼓励孩子玩一个“找不同”的游戏,但不是传统的找茬,而是让他找出“今天和昨天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比如昨天他可能只注意到了画面中央的大象,今天他就会发现角落里那只差点被遗漏的蜗牛,它正在往上一棵树干上爬。这种引导性的探索,使得阅读过程从单纯的“看图”升级为一种“解码”的乐趣。而且,书中对不同材质的描绘非常写实,能清晰区分出石头、木头、水面甚至是空气的感觉,这对于发展孩子的空间感和触觉联想非常有益。它教会了孩子,看世界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你的心去感受和推测,这种深层次的互动,是任何快速翻阅都无法获得的宝贵体验。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那种纯粹的、未被成人世界污染的乐观和天真。我发现,那些画面里少有复杂的冲突和道德说教,更多的是对日常事物最本真、最热烈的描绘。比如有一组关于“时间流逝”的主题插画,它没有用时钟或者日历这种刻板的符号,而是用光影的变化、植物的生长,甚至是一个孩子玩耍的影子拉长来表达,非常诗意。我曾经试图问我家那个小家伙:“你觉得画里的这个小人儿在想什么?”他的回答总是出乎意料的简单直接,却又精准地抓住了画面传达的情绪——“他很快乐,因为他跑得很快。”这种从画面中直接汲取快乐的能力,正是我们大人常常遗失的本能。这本书就像一个开关,能瞬间打开孩子内心深处对世界“为什么会是这样”的好奇心,而不是“我应该知道这是什么”的功利心。它鼓励的是一种自由联想,而不是标准答案的记忆。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心境都跟着放松了不少,好像我也回到了那个可以为了路边的一朵野花而驻足半小时的世界。
评分我得说,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的体现了一种对儿童阅读体验的深刻理解。首先是纸张的质感,那种微微带点粗粝感但又足够厚实的纸张,拿在手里有一种踏实的安全感,不用担心孩子一个不小心就撕坏了。其次是那种微微泛着哑光的效果,让那些浓烈的色彩看起来既饱和又柔和,长时间盯着看眼睛也不会觉得累,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些家长来说非常重要,毕竟现在电子屏幕的时间已经够多了,纸质书的视觉舒适度必须到位。更妙的是,它的开本设计得非常适合小手抓握,既不会太小气局促,也不会大到需要双手捧着才能看全。我观察到,我侄女在看这本书时,她不是被动地接受画面,而是在主动地探索和触摸,仿佛想把那些线条和色彩的物理特性也一并吸收进去。这种实体书特有的互动感,是任何电子阅读器都无法替代的。总而言之,从触感到视觉,这本书在硬件层面上的考量,已经超越了一般的儿童读物范畴,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只是它恰好适合被一个充满好奇心的七岁孩子反复翻阅和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艺术风格有一种迷人的、略带复古的质感,它好像借鉴了上世纪中叶某些欧洲插画大师的笔触,但又融入了非常现代和明亮的色彩运用,形成了一种跨越时代的独特美学。它没有迎合当前市场上那种扁平化或者过于卡通化的趋势,而是坚持了手绘的温度和细节的丰富性。我最喜欢的是它对光影的运用,即便是最简单的场景,比如一个房间里的下午,光线透过窗户洒在地板上的那种金黄色调,都处理得极其到位,让人联想到一种温暖的、带着尘埃粒子漂浮的宁静时刻。这种高质量的艺术呈现,实际上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孩子对“美”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标准。七岁的孩子正是建立世界观和审美基础的关键时期,如果从小接触的都是粗制滥造的图像,那长大后对视觉的挑剔度自然会降低。这本画册无疑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它在讲故事的同时,也在悄悄地进行着一场高级的艺术启蒙教育。
评分为女儿买的
评分快递小哥好给力哦
评分书本不错
评分快,好!赞……
评分不错很喜欢
评分还没开始看,因该不错吧
评分给孩子买的,图画很精美
评分推荐阅读的,不是很厚,外出带着页很方便,讲的都是小学生的事,贴合实际
评分快,好!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