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

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陈树辉,蔡尔辅 著
图书标签:
  • 化工工程
  • 化工设计
  • 工艺流程
  • 系统工程
  • 自动化控制
  • 安全工程
  • 设备选型
  • 管道设计
  • 储罐设计
  • 环境保护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56812
版次:3
商品编码:1193795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538
字数:92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对在工厂直接操作生产的人员有很大帮助, 也可指导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发电、环保等行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工厂设计, 还可作为大学化工专业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辅助阅读资料。
《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是化工设计领域的书,是设计人员的参考用书。详细介绍了管道仪表流程图制图要求,化工装置建造材料选用,管道设计考虑要点,仪表和控制,供电和电动机,工艺设备,环保和人员健康考虑,操作,安全,公用工程系统设计,水力计算,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实例,故障诊断及解决等内容,资料丰富,实用性强,对相关专业的设计人员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和帮助。

内容简介

本书在第二版的基础上增加了材料介绍、寻找系统故障以及作者见证过的严重错误案例等内容, 并且对化工单元设备管道仪表流程图和有关计算也进行了补充, 使其更加完善、系统化, 实用性和系统性更强。
本书对在工厂直接操作生产的人员有很大帮助, 也可指导化工、石油化工、医药、发电、环保等行业的设计人员进行工厂设计, 还可作为大学化工专业即将毕业的本科生或研究生的辅助阅读资料。

作者简介

蔡尔辅,长期从事化工厂的设计工作,退休前曾在中国 、美国、 日本和加拿大的多个工程公司从事化工厂的工程设计,曾任 中美合资华福工程公司副总经理, 北京石化工程公司技术部部长 1979 - 1982年作为访问学者在Lummus 工程公司工作过三年

内页插图

目录

代号索引
第1章 引言 11
1.1 系统工程的定义 11
1.2 基本知识和熟练要求 12
1.3 系统设计的重要性 12
第2章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图面布置和制图要求 13
2.1 图面布置 13
 2.1.1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 13
 2.1.2 公用工程发生管道仪表流程图 14
 2.1.3 公用工程分配管道仪表流程图 14
 2.1.4 辅助系统管道仪表流程图 14
2.2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图号编制 14
2.3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制图要求 14
2.4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内容 21
 2.4.1 设备 21
 2.4.2 配管 22
 2.4.3 仪表和仪表配管 23
2.5 管线号的编制 25
 2.5.1 需要编号的管线 25
 2.5.2 不必编号的管线 25
 2.5.3 管线编号原则 25
 2.5.4 管线表 26
 2.5.5 管线表填写原则 28
 2.5.6 管线表内容 28
参考文献 29
第3章 化工装置建造材料选用 30
参考文献 33
第4章 配管 34
4.1 工业用管和管件 34
 4.1.1 工业用管 34
 4.1.2 管件 39
 4.1.3 法兰 39
4.2 阀门 41
 4.2.1 阀门种类 41
 4.2.2 阀门的选用 42
4.3 管道设计考虑要点 42
 4.3.1 管道 42
 4.3.2 切断措施 46
 4.3.3 控制阀 47
4.3.4 放空和放净 48
 4.3.5 取样 50
参考文献 50
第5章 仪表和控制 52
5.1 基本控制方案 52
5.2 工艺测量用仪表 59
 5.2.1 压力仪表 59
 5.2.2 温度仪表 60
 5.2.3 流量仪表 61
 5.2.4 液面仪表 64
 5.2.5 分析仪 65
 5.2.6 其他检测仪表 67
 5.2.7 传感器和变送器 68
 5.2.8 控制阀及其附件 68
5.3 联锁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 73
5.4 集中分散控制系统(DCS) 74
参考文献 74
第6章 供电和电动机 76
6.1 化工厂的供电 76
6.2 不间断电源(UPS)和备用电源 76
6.3 电动机的运行 77
参考文献 78
第7章 工艺设备 79
7.1 泵 79
 7.1.1 动力泵 80
 7.1.2 容积式泵 93
7.2 风机和鼓风机 98
 7.2.1 离心式风机和鼓风机 99
 7.2.2 容积式鼓风机 107
7.3 压缩机 109
 7.3.1 离心式压缩机 109
 7.3.2 往复式压缩机 125
7.4 真空设备 135
7.5 蒸汽透平 144
7.6 压力容器 149
7.7 塔 159
 7.7.1 蒸馏塔 159
 7.7.2 吸收、汽提和急冷塔 172
7.8 储罐 179
 7.8.1 常压储存 179
 7.8.2 压力储存 182
7.9 换热器 188
 7.9.1 管壳式换热器 193
 7.9.2 螺旋板换热器 198
 7.9.3 板式换热器 199
 7.9.4 空冷器 201
7.10 加热炉和蒸汽锅炉 206
 7.10.1 加热炉 206
 7.10.2 蒸汽锅炉 232
7.11 过滤器 237
7.12 输送机 247
7.13 其他设备 252
参考文献 255
第8章 环境保护和生产人员的健康及安全 259
8.1 环境保护 259
8.2 生产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261
参考文献 263
第9章 操作 264
9.1 工厂的组织架构和运行 264
9.2 设计和生产人员的立场和观点的不同 265
第10章 安全 267
10.1 安全设计理念 267
10.2 安全分析方法 270
10.3 压力泄放装置的选择与应用 276
 10.3.1 有关压力泄放装置的专业名词 276
 10.3.2 压力泄放设施的组合结构及分类 278
 10.3.3 制定压力泄放装置需要泄放量和考虑要点 282
 10.3.4 选用压力泄放装置考虑要点 288
 10.3.5 安全阀泄放能力的计算 290
 10.3.6 安全阀计算实例 297
 10.3.7 安全阀的安装 299
 10.3.8 安全阀规格书的填写 304
参考文献 311
第11章 公用工程系统设计 313
11.1 水系统、水处理和分配 313
 11.1.1 生水系统 313
 11.1.2 生活用水系统 314
 11.1.3 杂用水系统 314
 11.1.4 冷却水系统 315
 11.1.5 消防水系统 318
11.2 蒸汽分配、锅炉给水和蒸汽冷凝水系统 322
 11.2.1 蒸汽分配系统 322
 11.2.2 锅炉给水系统 324
 11.2.3 蒸汽冷凝水系统 328
11.3 杂用压缩空气和仪表压缩空气系统 331
11.4 惰性气体和氮封 336
11.5 燃料的分配 341
 11.5.1 燃料油系统 341
 11.5.2 燃料气系统 342
11.6 乙二醇系统 343
11.7 火炬系统 345
参考文献 347
第12章 水力计算 349
12.1 流体物理特性和水力计算基本概念 349
12.2 基本管道尺寸和压降的计算方法 355
 12.2.1 流速法 355
 12.2.2 压降法 356
12.3 特殊管线的水力计算 363
 12.3.1 重力流 363
 12.3.2 长距离气体输送管线 365
 12.3.3 真空管线 365
 12.3.4 安全阀的进口和出口管道的尺寸计算 365
 12.3.5 气液两相流管线 367
 12.3.6 蒸汽冷凝水管线的压降 368
 12.3.7 热虹吸再沸器的水力计算 370
 12.3.8 加热炉的传输管线 371
 12.3.9 泵净正吸入压头NPSH的计算 372
12.4 控制阀的选用原则 373
12.5 泵的计算 378
12.6 压缩机的计算 388
参考文献 397
第13章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 398
13.1 管道仪表流程图设计步骤 398
 13.1.1 管道仪表流程图初步分析考虑要点 398
 13.1.2 绘制初步管道仪表流程图 401
 13.1.3 初步的水力计算 403
 13.1.4 工艺流程图的危险和操作分析(HAZOP) 404
 13.1.5 确定设计压力、设计温度、最高温度、最低设计温度 404
 13.1.6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 416
 13.1.7 管道仪表流程图安全性的详细分析 418
 13.1.8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复查 421
13.2 工程设计中的管道仪表流程图开展的实践 422
 13.2.1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初步条件版 422
 13.2.2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内部审核版 422
 13.2.3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供安全分析版 423
 13.2.4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供建设单位批准版 423
 13.2.5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版 424
 13.2.6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施工版 424
 13.2.7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竣工版 425
 13.2.8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修改管理 425
参考文献 426
第14章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实例 427
14.1 设计实例(一)——油田气凝液储罐设施 427
 14.1.1 装置工艺流程说明 427
 14.1.2 工艺管道仪表流程图 428
 14.1.3 公用工程分配系统管道仪表流程图 436
14.2 设计实例(二)——原油减压分馏塔 438
 14.2.1 减压分馏系统简单的流程说明 438
 14.2.2 减压分馏系统的操作 440
 14.2.3 管道仪表流程图的设计 441
参考文献 509
第15章 寻找系统故障 510
15.1 熟练人员的短缺 510
15.2 寻找故障的过程 511
15.3 一个寻找系统故障的个案 512
参考文献 514
第16章 严重错误个案 515
16.1 乙烯塔现场退火处理 515
16.2 热空气注入已运行的燃料气和火炬系统 515
16.3 大型冷却水泵气蚀 517
16.4 减压塔压力达不到设计指标 518
16.5 压缩机系统重大设计错误 519
参考文献 525
附录 526
附录1 设计常用的图表 526
附表1 流水穿越Sch.40壁厚钢管 526
附表2 饱和水和饱和蒸汽的特性(压力) 528
附表3 过热蒸汽的特性 529
附图1 烃类的蒸气压力(摘自API技术数据手册, 1977.9) 531
附图2 水在钢管内流动的流速和压头损失 532
附图3 水的比定压热容值 533
附图4 混合物组分分子摩尔分数和质量分数的计算 533
附录2 英制/SI制计算单位对换表 534
结束语 538

前言/序言


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精要回顾与前瞻 《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作为一本深入剖析化工生产流程与设备布局的权威著作,其第三版在继承前两版扎实理论体系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更新与拓展,旨在为读者提供最新、最实用的化工厂系统设计知识。本书不仅覆盖了基础的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与布置,更在安全性、环保性、经济性以及智能化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深度挖掘,为读者构建了一个全面、系统的化工厂设计框架。 核心内容聚焦: 本书的主体内容紧密围绕化工厂设计的关键环节展开,从宏观的项目立项与工艺包评估,到微观的单元操作设备选型,再到整体的工厂布局与辅助系统设计,层层递进,逻辑清晰。 工艺流程设计: 这是本书的基石。读者将学习到如何根据产品特性、原料来源以及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出高效、稳定、安全的生产工艺流程。内容涵盖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相平衡计算、反应动力学分析等基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单元操作(如蒸馏、吸收、萃取、结晶、干燥、过滤、粉碎、混合等)的原理、设备类型、选型依据以及操作参数优化。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工厂(如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制药化工、煤化工等),本书提供了具有代表性的工艺流程实例分析,帮助读者理解实际应用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设备选型与布置: 在工艺流程确定后,设备是实现生产的关键载体。本书系统介绍了各类化工设备的结构特点、性能参数、材质选择、制造标准以及维护要求。从反应器、换热器、泵、压缩机、塔器,到储罐、管道、阀门等,都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更重要的是,本书强调了设备布置的原则与方法,包括生产单元的逻辑关系、物料输送的便利性、操作维护的可达性、安全距离的设置、以及对消防、环保等外部要求的响应。科学的设备布置不仅影响着生产效率,更直接关系到工厂的安全性与运行成本。 安全与环保设计: 在当前日益严格的法规要求下,安全与环保已成为化工厂设计不可或缺的核心要素。本书将安全与环保理念贯穿于设计的全过程。在安全方面,详细介绍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估(如HAZOP分析)、工艺安全管理(PSM)、防火防爆设计、紧急泄放系统设计、个体防护措施等。在环保方面,深入探讨了“三废”(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技术与工艺,包括预处理、生化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焚烧、资源化利用等,并强调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理念在化工设计中的应用。 辅助系统设计: 除了核心的生产单元,化工厂的正常运行离不开一系列完善的辅助系统。本书对公用工程(如蒸汽、电力、冷却水、压缩空气、氮气等)、物料储存与输送系统、自动化控制系统(DCS、PLC等)、消防系统、给排水系统、仪表系统、土建结构、以及生活配套设施等进行了全面的介绍,阐述了它们在化工厂整体设计中的作用、设计依据与关键技术。 经济性评估与项目管理: 任何工程设计最终都需回归经济效益。《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也包含了对项目经济性的初步评估方法,如设备投资估算、运行成本分析、投资回收期计算等,帮助设计师在技术可行性的基础上,兼顾经济合理性。同时,本书也对化工厂项目的管理流程进行了简要介绍,强调了项目各阶段(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施工、试车)的衔接与协调。 第三版的亮点与前瞻性: 与前两版相比,《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改进与创新: 智能化与数字化: 紧跟工业4.0的步伐,本书在自动化控制系统部分,更加深入地探讨了智能控制、大数据分析、预测性维护在化工厂设计中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数字化工厂的蓝图。 绿色化工与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本书在绿色化工工艺、低碳排放技术、资源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更新,强调了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现代化工设计中的核心地位。 新工艺与新材料的应用: 结合行业发展趋势,本书加入了对近年来出现的新型化工工艺(如微反应器技术、膜分离技术等)和高性能材料(如耐腐蚀材料、新型催化剂载体等)在化工厂设计中的应用案例与考量。 模块化设计与集成化: 针对项目建设周期与效率的要求,本书也对模块化设计理念与工厂集成化建设进行了介绍,为快速部署与灵活调整提供了思路。 案例分析的深化: 理论结合实践,本书新增或优化了多个具有代表性的化工厂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展现了设计中的实际问题与解决方案。 适用读者: 本书是化学工程、化工机械、自动化控制、环境工程等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以及从事化工设计、生产、研发、工程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士的宝贵参考资料。无论您是初涉化工设计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资深工程师,都能从中获得新的启发与深刻的认识。 总而言之,《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是一本集理论深度、实践广度与前瞻性视野于一体的力作,它不仅是化工厂设计领域的必读经典,更是推动行业技术进步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校的化工专业研究生,即将面临毕业论文的研究方向选择,而化工系统设计正是我的兴趣所在。我在课堂上接触过一些基础的化工原理和单元操作,但对于如何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设计出一个完整的、可运行的化工厂,我感到非常迷茫。我听说《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是一本非常权威的教材,很多高校的化工专业都会将其列为参考书目。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工系统设计的理论基础、设计方法和技术规范。我特别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理解化工系统设计的全过程,从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工艺包的开发,到详细的工程设计,再到后期的开车调试和运行维护。书中对于不同类型化工装置的设计特点、关键工艺参数的控制策略,以及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都是我迫切想了解的内容。我也很期待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典型的工程实例,让我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案例相结合,加深理解。此外,作为一名学生,我还需要学习如何查阅和运用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希望书中在这方面也能有所启发。这本书的篇幅虽然不小,但我相信它能够为我未来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我是一名化工项目的投资顾问,在评估一个化工项目的可行性时,需要对项目的设计方案有基本的判断能力。我需要了解一个化工厂的设计是否合理、高效、安全,是否符合相关的法规和标准。《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工具。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对化工系统设计的核心要素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我主要关注书中关于工艺流程的合理性、能量的有效利用、物料的回收和循环、以及环保和安全措施的充分性等方面的论述。我也想了解,书中是如何介绍项目投资的经济性分析和风险评估的。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从宏观层面理解一个化工项目的设计理念和技术路线,从而更好地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建议。

评分

作为一个拥有多年化工生产经验的现场操作工,我一直对“设计”这个词感到有些神秘。我们每天在车间里忙碌,但对于整个工厂是如何一步步规划、设计出来的,却知之甚少。《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我是在一次培训会上听说的。我买这本书,是想弥补我在设计层面的知识空白,更好地理解我们每天操作的设备和工艺的原理。我希望书中能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一些基础的化工设备是如何工作的,以及它们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我也想了解,我们日常操作中一些关键参数的设定,背后有着怎样的设计逻辑和安全考量。我特别希望能读到关于安全联锁、紧急停车系统等方面的知识,这对于我们现场操作人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扇了解“大局”的窗口,让我能够从更宏观的角度去认识和理解我的工作。

评分

我是一家化工设计院的初级工程师,主要负责一些初步的工艺流程设计工作。在实际工作中,我经常会遇到一些复杂的设计问题,需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和规范。我一直希望能有一本能够系统地介绍化工系统设计方法的权威著作,能够帮助我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我关注它已经很久了。新版出版后,我第一时间就预订了。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清晰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论,指导我如何从零开始,一步步地完成一个化工系统的设计。特别是书中对于工艺流程优化、能量回收、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等方面的详细阐述,都将对我日常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我也会重点关注书中关于设备选型、管道设计、仪表和控制系统设计的章节,这些都是工程设计的关键环节。当然,我最期待的还是书中能够包含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工程案例,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可以学习到其他优秀设计师的设计理念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评分

我是一名化工行业的独立咨询师,经常为不同的客户提供专业的化工技术咨询服务。我需要掌握最前沿的化工技术和设计理念,以便为客户提供最具价值的建议。《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是我学习和充电的重要途径。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关于绿色化工、智能制造、以及工业互联网等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我也会重点关注书中关于新技术在化工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例如新型反应器技术、先进分离技术、以及数字化设计和模拟技术等。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不断更新知识储备,为客户提供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评分

我是一家化工设计院的资深审查工程师,我的工作是审核设计方案的合规性和技术可行性。我需要确保提交的设计方案能够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以及客户的工艺要求。《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是我经常会参考的工具书。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清晰的设计原则和规范,帮助我快速判断设计方案是否存在潜在的风险和不足。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安全设计、环保设计、以及可靠性工程方面的论述。我也希望书中能够包含最新的设计规范和标准,以便我能够及时了解行业的变化。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提升审查的效率和准确性,为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评分

我是一个刚入职不久的化工技术员,之前在学校学习的主要是理论知识,对于实际的工厂设计还是一知半解。我们车间最近正在进行一项新装置的改造项目,作为技术团队的一员,我需要快速掌握相关的设计知识,以便更好地参与到项目中。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听说它内容翔实,覆盖面广,非常适合像我这样的初学者。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工系统设计的各个环节,理解不同单元操作在整个工艺流程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是如何相互连接和协调的。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设备选型和布置的章节,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工厂的效率和安全性。我也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一些常用的化工设备,比如反应器、分离器、换热器等的设计原理和选型依据。此外,安全和环保问题是化工生产的重中之重,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制定有效的安全措施,以及如何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要求。我相信通过认真学习这本书,我能够快速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为公司的项目贡献自己的力量。

评分

这本书,我之前接触过它的前两个版本,这次看到第三版出版,第一时间就入手了。拿到手后,厚实的重量和精美的装帧就让我感到非常满意。打开书页,一股油墨的清香扑面而来,这让我这个常年与技术书籍打交道的人感到一种莫名的亲切。我是一名在化工行业一线摸爬滚打了十几年的工程师,平日里处理的都是一些实际生产中的问题,但对于系统设计这个宏观层面的知识,一直觉得需要一个系统性的梳理和提升。过去的经验,更多的是点滴积累,缺乏一个全局的视角。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将我零散的知识点串联起来,构建起一个更加完整和科学的化工系统设计框架。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对于工艺流程设计、设备选型、安全环保措施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方面的论述,这些都是决定一个化工厂能否安全、高效、经济运行的关键要素。我期待书中能有更深入的理论分析,以及更贴近实际工程的案例分析,能够帮助我解决在项目中遇到的瓶颈问题。当然,作为一本技术书籍,图文并茂是必不可少的,希望书中会有大量清晰、准确的图表和示意图,能够直观地展示复杂的工艺流程和设备布局。我也希望作者能够在新版中加入一些最新的技术发展和行业趋势,例如数字化、智能化在化工系统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绿色化工、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理念,这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变革中的工程师来说,至关重要。

评分

我是一名化工设备供应商的技术销售,我需要深入了解客户的设计需求,才能更好地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设备。我一直都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介绍化工系统设计内容的书籍,以便能够更精准地把握客户的工艺流程和设计要点。《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这本书,我早就有所耳闻,评价一直很高。我购买这本书,是希望能够系统地学习化工系统设计的全过程,理解不同工艺单元对设备提出的具体要求。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反应器、分离设备、换热器、泵、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的选型原则和设计参数。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最新的设备技术和材料应用,这有助于我了解市场的最新动态,为客户提供更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此外,我还会仔细研究书中关于管道、阀门、仪表和控制系统的设计部分,这些都是影响设备安装和运行的重要因素。

评分

我是一家大型化工企业的工艺工程师,主要负责装置的优化和技改项目。在工作中,我经常需要评估现有装置的设计方案,并提出改进意见。我希望通过阅读《化工厂系统设计(第三版)》,能够对化工系统设计的最新发展和技术趋势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个学习和提升的平台。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先进工艺技术、新型催化剂应用、以及智能化设计工具的介绍。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如何进行工艺模拟和优化,如何应用计算流体力学(CFD)等先进技术进行设计的方法。同时,对于化工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设计,我也非常重视,希望书中能够有更多关于风险评估、本质安全设计以及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方面的论述。我也希望书中能够介绍一些绿色化工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系统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例如如何降低能耗、减少污染物排放,以及如何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

评分

可以。

评分

不错的书籍,很适合专业学习

评分

书有点破损。

评分

物品包装方面亟需改进

评分

书不错,挺系统的,对于初学者合适

评分

书不错,学习Aspen必备用书。比较简单。

评分

一本很好很实用的书,我觉得很富有特色!

评分

书不错,学习Aspen必备用书。比较简单。

评分

工具书,系统设计的介绍。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