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B 503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代替旧版 GB 50382-2006) | ||
| 定价 | 41.00 | |
| 出版社 | 计划出版社 | |
| 版次 | 1 | |
| 出版时间 | 2017年03月 | |
| 开本 | 32 | |
| 作者 |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 装帧 | 平装 | |
| 页数 | 200 | |
| 字数 | 172000 | |
| ISBN编码 | 1551820046 | |
总的来说,《GB 503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书。即使我不是专业人士,也能从中感受到工程建设的严谨与科学。书中对于每一个环节的精细化要求,对于每一个技术细节的深入探讨,都让我对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的质量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不仅是为从业者提供的技术指南,也为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打开了一扇了解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背后复杂而精密的世界的窗口。
评分对于通信工程的防雷和接地设计,书中给出了非常详尽的指导。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设备,很多都暴露在外,或者深埋地下,面临着雷击的风险。书中不仅规定了防雷系统的组成和设计原则,还对接地系统的阻值、接地体的选择、接地线的连接方式都做了详细的要求。这让我了解到,为了保护昂贵的通信设备免受雷击损坏,需要进行如此周密的设计和施工。这种对细节的关注,是保障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评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书中对于通信设备性能测试的章节,给了我很多启发。不仅仅是简单的信号强度测量,而是涉及到了数据传输速率、误码率、时延、可靠性等一系列关键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和判定标准。书中详细列举了各种测试仪器和软件的应用,以及在不同场景下进行测试的具体操作规程。这让我明白,合格的通信系统不仅仅是“通了就好”,更要达到预设的性能要求,才能真正满足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需要。那些复杂的测试流程和严苛的标准,虽然我可能无法全部理解,但它们的存在本身就保证了工程的质量。
评分我非常欣赏书中关于通信工程的资料归档和管理部分。任何一项工程的完成,都离不开完善的文档记录。书中详细规定了施工图纸、设备说明书、测试报告、隐蔽工程记录等各类文件的编制、审核、归档要求。这不仅是为了工程的顺利验收,更是为了今后的维护、升级和应急处理提供可靠的依据。一个条理清晰、内容详实的工程档案,就像一本厚重的“操作手册”,能够指导未来的工作,避免重复的错误,也体现了建设单位的专业素养。
评分书中关于系统集成和联调的部分,让我对整个通信系统的协同运作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系统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信号、调度、乘客信息、监控等多个子系统紧密相连。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不同通信子系统之间的接口对接,如何进行整体的系统联调测试,以确保各系统之间信息传递的准确性、及时性和一致性。这就像一场大型交响乐的排练,每一个乐器(子系统)都需要精准地演奏自己的部分,同时又要与指挥(系统集成)协调一致,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评分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无线通信覆盖的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的特点是线路长、地下隧道多,这对无线信号的穿透性和稳定性提出了极高的挑战。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进行室内外无线覆盖的规划,包括基站的选址原则、天线类型的选择、覆盖盲区的检测与消除策略,以及对弱信号区域的补强措施。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给出了理论上的指导,还引入了大量的实际案例分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展示了在不同地形、不同建筑结构下,如何通过科学的参数设置和优化调整,实现无缝隙、高质量的无线通信覆盖。这对于保障列车运行的安全、乘客的通信需求,乃是信息传输的畅通无阻,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对书中关于通信线路敷设的章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城市轨道交通的通信线路往往需要穿越复杂的地下管廊、桥梁、隧道,甚至与电力、给排水等其他管线并行。书中对线路敷设的工艺流程、材料选择、保护措施等方面都有非常详尽的规定。比如,对于电缆的接续、防水处理,对于光缆的盘绕、固定,对于线路的标识、防鼠咬等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这让我意识到,通信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整个通信系统的稳定运行,一旦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面积的通信中断。书中对这些潜在风险的预判和规避措施,体现了工程实践的智慧。
评分书中关于应急通信的章节,让我看到了在突发事件发生时,通信系统所承担的重要责任。城市轨道交通的特殊性,使得应急通信能力尤为关键。书中对应急通信系统的建设要求,包括备用通信线路、通信设备的冗余配置、应急广播的启动流程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让我放心,在紧急情况下,即使主通信系统出现故障,也能够启动备用的通信手段,保障人员的疏散和信息的传递,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评分作为一个经常乘坐地铁的市民,我一直对地铁里的广播系统和乘客信息系统感到好奇。在翻阅《GB 503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后,我找到了答案。书中关于乘客信息系统(PIS)和广播系统(PA)的验收标准,让我看到了这些看似简单的功能背后,是多么严谨的技术要求。例如,广播声音的清晰度、音量的大小、语速的控制,乘客信息显示屏的刷新频率、显示内容的准确性,都有一套详细的验收指标。这让我更加理解了,为什么有时候地铁的广播会特别清晰,为什么屏幕上的信息总是那么及时。
评分初次翻阅这本《GB 50382-2016 城市轨道交通通信工程质量验收规范》,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其严谨性与专业性。作为一个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有着浓厚兴趣的普通读者,我并非是通信工程领域的专家,但书中涵盖的方方面面,从初期勘察设计阶段的规范要求,到各类通信设备安装、调试、测试的具体步骤,再到最终的系统联调与性能评估,都展现出了一种系统化的思维和对细节的极致追求。例如,书中关于通信机房环境要求的部分,不仅仅是简单地提及温度、湿度,更是细致到了电源系统的冗余设计、接地方式的选择、电磁屏蔽的级别,甚至连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都做了明确的规定。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个稳定可靠的通信系统,其背后是无数个看似微小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所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