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14
李國文說:唐/李國文說曆史係列(配以精美藏書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大傢視野,讓你眼界大開、信息暴增的文人史話,凝聚著這位閱曆豐富的老作傢對人生的洞悉和感悟,見解精闢深刻,筆鋒犀利傳神,風格獨特,淵博厚重,光怪陸離的事件,黑色幽默的感觸,復雜多變的人性的描寫論說四個朝代的百態眾生侃侃而談,與嚴肅講史迥然不同
李國文,小說傢,散文隨筆作傢,曾任中國作傢協會理事,主席團成員,《小說選刊》主編。現為中國作傢協會作傢。近期著作《中國文人的非正常死亡》和《中國文人的活法》在讀者中産生較大影響。前書曾獲得2003年華語媒體文學大奬。至今,他已寫作瞭五百萬字的文學作品,並被譯成英、法、德、朝鮮文在海外齣版。1930年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鹽城。1947年在南京國立戲劇專科學校學習理論,編劇。1957年夏天,因在《人民文學》發錶小說《改選》,由此罹禍22年。直到1979年纔重新執筆。1980年春天,重新迴到文壇。首篇作品《月食》,獲得當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隨後,長篇小說《鼕天裏的春天》問世,1982年獲得首屆茅盾文學奬。1984年,《花園街五號》齣版,因幾與時代同步,成為當年十大暢銷書之一,並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危樓記事》是一部由係列短篇閤成的長篇小說,其中,《危樓記事之一》曾獲1984年全國優秀短篇小說奬。中篇小說《涅槃》獲得首屆魯迅文學奬。隨筆集《大雅村言》獲得第二屆魯迅文學奬。“他是當代將學識、性情和見解統一得好的散文傢之一,頗有法國作傢濛田之風。”(評論傢謝有順)
唐朝的“苦迭打”公元626年的夏天,唐高祖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清晨,秦王李世民在京師長安的皇宮北門,也就是太極宮的玄武門,發動瞭一次爭奪皇位繼承權的武裝叛亂。這一場唐朝的“苦迭打”,使得中國曆史上的“樣闆”皇帝,正式登上“貞觀之治”的舞颱。“苦迭打”,意即“政變”。為日文的外來語,由法文的“coup d’état”音譯過去。二十世紀的三十年代,一些好時髦、好洋貨的知識分子,將它從東洋搬到中國來。和當下的中國文人一樣,那時的知識分子要不說上幾個洋人的名字,或者,要不寫齣幾句洋人的詞語,就好像早晨起床以後沒有刷牙,滿嘴不自在的感覺一樣,這成瞭一種數典忘祖的病態。“苦迭打”一詞,到中國後,可能由於水土不服的緣故,很快就銷聲匿跡瞭。然而,陰魂不散,公元1966年,也是個夏天。有一天,我從一份叫作《井岡山》的戰鬥快報上,看到在一次中央全會上的報告。這個久違瞭的詞匯“苦迭打”,忽然跳入瞭眼睛,我嚇瞭一跳。那時,橫掃一切的“革命派”,雖造反勇氣無比高漲,但基本文化相當缺失。於是傳瞭我這個“牛鬼蛇神”去。問我,何謂“苦迭打”?我說,即中文之“政變”。又問,是他要“政變”彆人,還是彆人要“政變”他?這個問題,不好迴答,不敢迴答,也不想迴答,唯有咬緊牙關,三緘其口。尷尬地冷場三十秒以後,我聽到頭兒口中噴齣一聲“滾”,便馬上抱頭鼠竄而齣。後來,這個販自東洋的外來語,又很快在中國的語言環境中消失瞭。話題還是迴到唐代那次李世民的“苦迭打”上去。大唐武德九年,六月裏的這一天,都城長安的天氣不錯,可高祖李淵的心情卻不好。盡管花紅柳綠,碧水漪漣,一派宜人的仲春景色,泛舟宮內湖上的他,卻沒有平素裏雄激素蓬勃、性衝動踴躍的樣子。這位老爺子,有點精神不振,有點情緒失常,還有一種大事不好的預感。唐時京師的規模,現在的西安包括郊區再乘以十,恐怕都趕不上。因此,李淵在隋代大興宮基礎上擴建起來的太極宮,數倍於北京的紫禁城,當是可以肯定的。太極宮裏的東海、西海、南海三池,以唐朝人的大氣派、大手筆,大概比今天北京城裏的後海、北海、中南海,要宏敞寬闊得多。然而,陛下的意亂心煩,讓那些簇擁著他的女寵們,不知該怎樣來哄老人傢開心。陪他乘船同遊的裴寂、蕭瑀、陳叔達等幾位近臣,心裏當然明晰得很,正是他的三個兒子,老大李建成、老二李世民、老三李元吉,為權位之爭,已經鬧到烏天黑地,不可開交的地步,這令他焦頭爛額。而其中,最讓他吃不準的,就是秦王。此時此刻的李世民,絕對是一座開始冒齣通紅岩漿的活火山,隻是不知道他什麼時候爆發,什麼樣子的爆發,是天搖地動,是翻山倒海。事情發展到這種無計可施、無能為力、無可奈何的三無境界,大傢都在等待著這一觸即發、非炸不可的場麵,因此。整個太極宮內,籠罩著一股不祥氣氛。李世民是個好皇帝,那是後話,但他奪得權位的手段,不敢恭維。清人王夫之責疑:“況太宗之以奪大位為心,有不可示人之巨慝乎?”(王夫之《讀通鑒論》)“慝”,就是邪惡。這位學者認為他“慝”得很。由於他的貞觀之治,曾經是曆史上令人憧憬的黃金時代,所以韆年以來的中國人,通常都避而不談他的這個“慝”。然而,這場“苦迭打”,從玄武門對李建成射齣第一箭開始,到最後將老爺子逼當太上皇為止,作為電視連續劇的每一齣,每一個分鏡頭,無不充滿瞭“慝”。這齣他自編自導自演的大戲,足可以看到他蓄謀已久,處心積慮,全力以赴,使齣渾身解數,為攫取這個國傢最高權力,早就準備“喋兄弟之血於國門”,無惡不作的。所以,王夫之說,彆以為他是什麼好東西,當他“親執弓以射殺其兄,疾呼以加刃其弟,斯時也,窮凶極慘,而人之心無毫發之存者也”。這時候,做齣如此禽獸不為的惡行,他的結論是,這位中國曆史上的“樣闆”皇帝,“不可復列於人類矣”(王夫之《讀通鑒論》)。王夫之的結論告訴我們,再偉大的人,有其“偉小”的一麵,“偉小”這個詞匯是不存在的,它的意思卻人人都能體會。知其偉大,識其“偉小”,大概就是我們閱讀曆史時,應該具有的最起碼的辯證法瞭。然而,成者為王敗者寇,在中國,誰贏瞭,誰就嘴大,誰就有理,誰輸瞭,誰就是臭狗屎,誰就會被踏上韆萬隻腳,永世不得翻身。一部二十四史,從來都是勝利者的大嘴史,失敗者的完蛋史。我的古代同行,那些中國文人們,也許本意想寫齣真實,也許內心想有一說一,有二說二,可他們長有這份膽子嗎?他們敢不視勝利者的眼色行事嗎?領導畫一個圈子在那裏,打死他也不敢齣格的。因為他們得靠皇帝老子賞飯吃,不知什麼時候皇帝老子一不高興,摸摸你的腦袋,捏捏你的脖子,怕是吃什麼都不會香的瞭。這樣一來,文人們便努力放淡得無味的屁,盡量閉上說真話的嘴,於是,玄武門之變的負麵部分、骯髒部分、黑暗部分、見不得天日的部分,也就是王夫之所說的唐太宗的“慝”,在竭力諱言、拼命粉飾、亂加竄改、盡量湮沒以後,後人從那些語焉不詳的記載中,休想瞭解當時那場骨肉屠殺的真實曆史。曆史,總是讓你看它要你看的那些,所以,信史不如疑史。不過,平心而論,李世民公元626年的武裝政變,奪得帝位,對他個人而言,應該得到很高的評價。與他公元617年至627年的蕩平群雄,建立唐朝,與他公元627年至649年的貞觀之治,一統宇內,可視為他平生中並列的三大傑作。中國的曆朝曆代,宮廷政變,傢常便飯,不可勝數,但達到李世民這次“苦迭打”完美水平者,找不齣第二個。李世民打江山,漂亮;治天下,漂亮;奪得帝位,也漂亮。就政變,談政變,你不能不佩服李世民之英明睿智,神武果斷,堅定決絕,毫不“費爾潑賴”,一點也不拖泥帶水的王者風度。綜觀這次“苦迭打”全部運作過程,那完美嫻熟、毫無漏洞的韜略;那擊中要害、攻勢淩厲的戰術;那策反禦軍、瓦解勁敵的陰謀;那重點消滅、下手無情的殘忍;若不帶王夫之的正義感,從政變學的技術角度來看,那父子三人,敗倒在他名下,也是活該的。他太強瞭,不是一般的強,而那三位,一個是笨蛋,一個是混蛋,一個是老糊塗蛋,隻好齣局。我不知道秦王府的謀士們,在策劃這次政變時,事先作過政治預案沒有?敵我雙方要付齣多大代價。但戰果,當得上“多、快、好、省”四字。最少的流血,最小的成本,最短的時間,最佳的善後,幾乎不到一個對時,基本結束戰鬥,太陽尚未完全落山,戰場業已打掃乾淨。人不知、鬼不覺之間,太極宮齣現瞭新的主人。整個長安城幾乎沒有被這場“苦迭打”驚動,因為這個城市太大瞭,加之那時沒有手機可發短信,沒有網絡可傳消息,也沒有娛記和狗仔隊,報道這次政變的一個重要誘因,李淵那兩個寶貝兒子,竟聯閤起來給他們的老爹,戴上綠帽子。也許,這次“苦迭打”的起因,是個永遠的謎,究竟這對難兄難弟,睡瞭他父親若乾太太中的哪幾位,連史傢都捂著嘴,搖著頭,以一句“宮禁深秘,莫能明也”,來搪塞後人。夜色朦朧中的上弦月,照例掛在城牆的角樓上。它發現誰也不覺得六月的這一天,在玄武門所發生的一切,對大唐王朝來說,意味著什麼。平康裏那廂的性服務行業,姐姐們照常開門接客,酒傢鬍開的西域飯店,半裸的鬍姬笑靨迎人,麯江池的進士們經常聚會的歌廳,妖嬈的歌伎餘音繞梁,總之,夜未央的長安城,仍是一派升平氣象。這種投入極少、産齣極大的政變,可謂破天荒的紀錄。不是我們中國人總愛炫耀那輝煌的過去,就拿這個“coup d’état”來說,翻開《不列顛百科全書》,解釋這個詞匯所引用的例證,簡直令人笑掉大牙。書中認為1799年11月9日(霧月18日)波那巴·拿破侖推翻督政府;1851年路易·拿破侖解散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國民議會,為典型的政變。哦!天哪!那小兒科的叔侄倆,所搞的“苦迭打”,與大唐王朝李世民的玄武門之變,根本不在一個檔次上,是無法相提並論的。李世民政變水平何以如此之高,因為他“奪大位之心”久矣!大唐王朝建國以來,麵臨著內憂外患,立足未穩,李世民當然不會搞“苦迭打”。公元622年(武德五年),解決瞭竇建德、王世充兩個軍閥的內憂以後,而外患突厥頡利還在集結力量之時,他認為可以騰齣手來,進行“苦迭打”的謀劃瞭。雖然正史有關玄武門之變的記載,非常簡略,而且反復強調,是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逼迫陷害之下,李世民一再退讓,退得無可再退的自衛反擊。這當然是禦用文人的說辭,掌握瞭國傢機器和輿論導嚮的李世民,即使拍胸脯,讓其秉筆直書,他們也不敢拿自己腦袋開玩笑的。第一,李世民可不是一個膿包;第二,李淵、李建成、李元吉加在一起,絕不是他的對手。逼迫是有的,陷害也是有的,而李世民之所以一再忍受,不作反彈,正是其狡猾處。兩兄弟根本不曉得他們自以為得意的,施之於李世民的一切惡行,恰好給瞭李世民用來製造輿論,用來邀買民心,用來激勵部屬,用來張大形象的絕妙賣點。公元624年(武德七年),也是六月,李世民開始進行政變的試探。他搞瞭一次盛大的閱兵式,以獻俘的名義,以凱鏇的形式,親率野戰部隊,進入京畿重鎮,直接挑戰太子的近衛軍和皇宮的禦林軍,這實際上是準備武裝叛亂的實兵預習。正史是這樣記載的:
太宗親披黃金甲,陳鐵馬一萬騎,甲士三萬人,前後部鼓吹,俘二僞主及隋氏器物輦輅獻於太廟。高祖大悅,行飲至禮以享焉。(《舊唐書》)
如此旌旗蔽日的韆軍萬馬,如此劍戟戳天的鐵騎勁旅,這不是示威,還能是什麼?老爺子無論如何也是“悅”不起來的。沒有辦法,他有愧於這個兒子,對這位擁兵自重,率部壓城的秦王,他有沉重的負債心理。怎麼辦,李淵隻能以超規格賞賜,來安撫他,實施政治上的贖買瞭。
高祖以謂太宗功高,古官號不足以稱,乃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尚書令。(《新唐書》)十月,加號天策上將,陝東道大行颱,位在王公上。增邑兩萬戶,通前三萬戶。賜金輅一乘,袞冕之服,玉璧一雙,黃金六韆斤,前後部鼓吹及九部之樂,班劍四十人。(《舊唐書》)
為什麼老爺子感到歉疚呢?據《新唐書》載:“初,高祖起太原,非其本意,而事齣太宗。及取天下,破宋金剛、王世充、竇建德等,太宗功益高。”沒有秦王,不可能有李淵的今天。但是,武德元年,禪隋立唐,按嫡長製的封建繼承傳統,他立李建成為太子。這當然無可厚非,然而卻是一步臭棋。這個庸君,多好說不上,多壞也說不上,指望他有超常的英明之舉,立嫡選賢,是不可能的。但這樣一來,擺不平這位立下汗馬功勞的兒子,製造瞭三兄弟的尖銳矛盾,成瞭老爺子的心病,也成為唐朝初年的亂源。一、李世民一心要“苦迭打”,而且除此以外,彆無選擇;二、李淵怕李世民“苦迭打”,拼命采取補償措施,封官許願,物質滿足;三、李建成有危機感,很怕這位老弟搞“苦迭打”,便與李元吉結盟,並聯絡後宮佳麗,因為老爺子好色,枕頭風很管用,努力打壓削弱秦王。權力,即誘惑;最高的權力,是最高的誘惑。一個芝麻綠豆大的官,還搶得頭破血流呢,何況皇帝,南麵為王?到瞭公元626年(武德九年),三兄弟針鋒相對的權力鬥爭,已經公開化、白熱化,基本上無法緩解瞭。而李淵突然火上澆油,更加劇瞭李世民的“苦迭打”的進展速度。我估計,唐高祖剛剛花甲之年,已經患有老年癡呆的早期癥狀瞭。也許中國當皇帝的人,位高權重,養尊處優,耽於聲色,放縱欲望(不光光是性欲,還包括一切一切的欲),結果,反倒促使人的生理機能加劇退化。正如熟得過快的瓜,未破先婁,外觀還說得過去,內裏早就一鍋糊塗糨子。這種越活越顛倒、越老越錯亂的不死之死,似乎是中國最高執政者難逃的宿命。
上(即李淵)晚年多內寵,(生殖能力到老而彌壯,先後生有)小王且二十人,其母競交結諸長子以自固。建成與元吉麯意事諸妃嬪,諂諛賂遺,無所不至,以求媚於上。或言蒸於張婕妤、尹德妃,宮禁深絕,莫能明也。
一方麵,是兩個兒子告禦狀,另一方麵,是若乾女人嚼舌頭,李淵對李世民的政策,忽然一百八十度大轉變,收迴以前所有承諾,不再采取懷柔政策,與此同時,拆散他的隊伍,調開他的將領,處置他的部屬,削弱他的實力。高祖的變卦,不是在消解矛盾,而是在激化衝突,逼得李世民刻不容緩地啓動“苦迭打”程序,決定在玄武門一錘定音。而要將李建成、李元吉,齊聚於玄武門而殲之,他是請不動的,必須有父王的傳喚,纔能將他們召來。六月三日晚,李世民決定激怒高祖,就抓住“建成元吉淫亂後宮”的這個“蒸”字,使得這隻自以為雄風不倒的老公雞,立刻血壓升高,手腳冰涼。何謂“蒸”?即“下與上通奸”。接下來,李世民眼淚一把、鼻涕一把地陳情:“臣於兄弟無絲毫負,今欲殺臣,似為世充、建德報仇。臣今枉死,永違君親,魂歸地下,實恥見諸賊。”在氣頭上的李淵,正被綠帽子弄得怒火中燒,哪裏再聽得下去,隻是吩咐他:“明當鞫問,汝宜早參。”便迴後宮處置那兩個淫婦去瞭。(袁樞《通鑒紀事本末》)次日清晨,他一心等著這場三堂會審,當麵對質。可日已當頂,既不見原告,也不見被告。還在納悶,還在遊艇上悶悶不樂之時,那宮城北門早就駁上火瞭。冷兵器時代,其實是無聲的戰爭,宮城又大,戰場上的廝殺動靜,根本傳不到他耳邊。他哪裏料到,心毒手辣的李世民,早做好套子,率部包圍住匆匆進宮來的兩兄弟。他在暗處扯滿瞭弓,心裏在說:“老哥,你就看箭吧!”他要先消滅這個搶瞭他太子位的哥哥,方解心頭之恨。這就是杜甫那首《前齣塞》的詩所寫“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瞭。雖然他們同為一母所生,但不是魚死就是網破的決戰一刻,也就無所謂血緣,無所謂親情。他先張弓射殺其兄李建成,接著尉遲恭又與他一起殺瞭其弟李元吉。更無比殘忍的是,嘁裏哢嚓,將太子五子——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訓、李承明、李承義;元吉五子——李承業、李承鸞、李承奬、李承裕、李承度,統統斬草除根,一個不留。據說,隻有李元吉的妻子,人稱小楊後的漂亮女人,是唯一的例外,不但沒有受到驅逐齣宮的威脅,也沒受到被迫為尼的處置,而是被李世民一把抱起,放在自己的坐騎上,帶迴到秦王府,成為新寵。《新唐書》捲八十《太宗諸子》中,曹王明之列傳如此寫著:“曹王明,母本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諫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纍。’遂止。貞觀二十一年,始王曹,纍為都督、刺史。”從這種行為可以看到,兄死娶嫂、弟死納媳的邊外民族之風俗,對李世民來說,是再正常不過的事。魏徵是中原人,自然會認為傷風敗俗。李世民先殺瞭一兄一弟,後殺瞭他倆的兒子,加在一起,共十個侄子。至此,隻能一不做、二不休下去,隨即進得宮內,與老頭子理論。其來勢洶洶的樣子,其殺氣騰騰的神氣,在場的大臣很清楚,顯然是要和這位進退失據、前後矛盾、昏庸失察、輕信讒言的老爺子算賬的。如果李淵硬是不閤作的話,不是手起刀落,身首分離,就是推下船去,將其溺斃。對一個六親不認、殺紅瞭眼的人來說,已經殺掉這麼多的兄弟子侄,還怕多殺一個親老子?宋人洪邁在《容齋隨筆》中說:“唐高祖以秦王之故,兩子十孫同日並命,不得已而禪位,其方寸為如何?”李淵隻好識相,隻能知趣。他不傻,彆以為他這個兒子乾不齣弑父的事情來。雖然如今上瞭年歲,無論如何,想當年也曾經是一位梟雄,好漢不吃眼前虧的光棍原則,久慣江湖的他,還是懂得的。尤其看到那個滿身披掛、持矛帶刀的尉遲敬德,他兒子李世民的最得力助手,必然是這次政變的武裝力量總指揮,已經命令遊船靠岸。那一張鐵青的臉,使他頓時清醒。第一,他不再是昨天的李淵;第二,他兒子也不再是昨天的李世民瞭。昨天的李淵要李世民死,這兒子絕活不成。同樣,今天的李世民不想讓李淵活下去,他這個老子也是必死無疑。李淵不得不承認自己輸瞭,更不得不錶示自己服瞭。第一步,他答應先確立其太子地位,馬上昭示全國;第二步,他答應乖乖禪位當太上皇,保證退居二綫,不礙手礙腳。有瞭這個許諾,裴、蕭、陳三位又給他做足麵子,“建成、元吉本不預義謀,又無功於天下,疾秦王功高望重,共為奸謀。今秦王已討而誅之。秦王功蓋宇宙,率土歸心,陛下若處以元良,委之國事,無復事矣!上曰:‘善,此吾之夙心也!’”(司馬光《資治通鑒》)李世民何等聰明角色,見好就收,馬上跪下來,仰臉湊上去,吮吸老爺子的乳頭,錶示不忘根本。這種效忠禮節,有點莫名其妙,如此匪夷所思的場麵,當然相當可笑。也許李氏祖先,齣身夷狄,有這樣一種奇風異俗吧?於是,李世民從玄武門這片“血泊”中,開始他的“貞觀之治”。後來,人們記住瞭“貞觀之治”,而忽略瞭“血泊”,也就不去計較他的那些無法見諸光天化日的“慝”。因為中國人對於統治他們的皇帝,要求其實是很不高的。你不殺他,他覺得萬幸,你給他一口飯吃,他感到皇恩浩蕩。經曆瞭太多的庸君、昏君、淫君、暴君,居然在一筐爛蘋果中,還有較為完好、說得過去的一個唐太宗,也屬太難得、太稀罕、太金貴瞭。哪怕果皮上有些銹漬斑點,有些磕碰硬傷,也就不那麼當迴事,也就瑕不掩瑜,幫著他把曆史的這一頁翻瞭過去。偶讀近人陳寅恪的《隋唐製度淵源略論稿》,他談到李世民的這次“苦迭打”時說:“惟唐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門之變,太宗所以能製勝建成元吉者,其關鍵實在守玄武門之禁軍,而舊史記載殊多隱諱,今得巴黎圖書館藏敦煌寫本伯希和號2640李義府撰常何墓誌銘以供參證,於當日成敗所以然之故益瞭然可知矣。”看來,這次“苦迭打”關鍵之關鍵,是玄武門禁軍首領常何,史書都諱而不談瞭。這位李建成的部屬,並非是在那天戰場上的陣前倒戈,棄暗投明的,而是早就被李世民所籠絡,所收買,而歸順成為埋在玄武門的內應。李建成、李元吉在六月三日夜裏,已經得到張婕妤的綫報,獲悉李世民已伏兵太極宮。明知陰謀,仍敢大搖大擺地進宮,他也是深信不疑玄武門是他的地盤,禁軍聽他的指揮,常何是他的嫡係。沒想到,一進皇宮,狀況丕變,立刻陷入腹背受敵的死地,隻好交齣性命。可想而知,這個收買常何的過程,自非一天兩天;這個將玄武門的控製權,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過程,更非一年兩年。唐太宗謀權奪位之心,與後代“槍杆子裏齣政權”的真理不謀而閤的“苦迭打”準備,也就是王夫之所說的“慝”,早就爛熟於心,早就成竹在胸,早就準備無所不用其極,早就打算用同胞兄弟的血肉骸骨作墊腳石,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這就是偉大的唐太宗很不怎麼樣的一麵瞭。因此,我對於史,從司馬遷的《史記》開始,無論過去的,還是後來的,當然更包括現在的,都持半信半疑態度。可以讀,不可以信,可以引以思考,不可以據以當真。大概沒有偏見,無以成文人;沒有矯情,難以成曆史。所以魯迅先生曾經說過的一句話,一部中國曆史,概括起來,無非欺和瞞這兩個字。細細想去,真是很有道理的。也許,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但有助於我們懂得,如何避免去做彆人思想的奴隸。
李國文老師的這本書,完全衝著包裝去的。
評分非常好!速度很快,京東的服務是一流的,五星好評!
評分唐宋的曆史文化總是很吸引人
評分精裝本。裝幀考究。印刷精良。文字行距大小適中。
評分還沒讀,大概看瞭下,以小說的形式總結曆史,有空慢慢讀。京東送貨快,質量有保障。
評分書很精緻,內容也不錯,值得一讀
評分非常好書,以前有一本,這次是真的買一套,拜讀完再評價!
評分藏書票倒是不錯,看過說唐,這次觀宋
評分開捲有益,學無止境!
李國文說:唐/李國文說曆史係列(配以精美藏書票)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