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推荐了孕妈妈每周的营养素补充、孕期食谱以及孕期的食物宜忌,以供参考。准妈妈可以根据本书的内容,就不用每天发愁今天要吃什么,可以不费多少时间,不花多少心思就安排好自己每一天的饮食内容。
作者简介
王晓梅,北京妇产医院副主任医师,毕业于首都医科大学,临床硕士。中华医学会会员。现从事围产医学的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已发表多篇临床及科研论文,多次获得临床优秀医生、优秀教师称号。已出版多部孕产类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孕1月 培育高质量的受精卵
孕1~4周的胎儿和准妈妈 / 2
第1周的胎宝宝 /2第2周的胎宝宝 /2第3周的胎宝宝 /3第4周的胎宝宝 /3准妈妈的变化 /4
重点营养素——叶酸 / 5
何时开始补叶酸 /5准妈妈每天需要补充多少叶酸 /5补充叶酸的3条法则 /5哪种叶酸增补剂适合准妈妈 /6避免交叉进补摄入过量叶酸 /6孕早期没有补叶酸怎么办 /6食补叶酸的注意事项 /6富含叶酸的食物 /7
本月重点:培育优质受精卵 / 8
备孕期不宜多吃的食物 /8备孕时要重视经期饮食 /10吃什么可以提高卵子质量 /10怎么吃能增强准妈妈的免疫力 /11培育高质量精子的营养建议 /11准妈妈不宜吃生肉,以免感染弓形虫/12准妈妈的饮食要注意生熟分开 /12对胎宝宝来说有毒的食物 /12
吃出营养力 / 13
准妈妈营养金字塔 /13查查你是否缺营养 /14营养补充要缺啥补啥 /15测一测你有没有营养过剩 /15不必刻意服用维生素E /15准妈妈每天要喝多少水 /16这些水不健康 /16哪些饮料在孕期要少喝、不喝 /16高龄怀孕怎么吃 /17吃素的准妈妈该如何搭配营养餐 /17烟酒对胎儿有什么不良影响 /18均衡营养的一日配餐 /18
食疗调养好孕色 / 19
增强卵子质量 / 19
提高精子活力 / 20
通过食物摄入叶酸 / 21
应对电磁辐射 / 22
孕2月 早孕反应期怎么吃
孕5~8周的胎儿和准妈妈 / 26
第5周的胎宝宝 / 26
第6周的胎宝宝 / 26
第7周的胎宝宝 / 27
第8周的胎宝宝 / 27
准妈妈的变化 / 28
重点营养素——B族维生素 / 29
维生素B1:参与胎儿能量代谢 /29富含维生素B1的食物 /29维生素B2:缺乏会导致胎儿发育 迟缓 /30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 /30维生素B6:不宜胡乱服用 /31富含维生素B6的食物 /31生活中减少孕吐的窍门 /33少量多餐可以缓解孕吐 /34怎样缓解晨吐症状 /34避免因呕吐引起脱水 /34止吐食物和易引发孕吐的食物 /35孕吐特别严重怎么办 /35孕吐会持续多久 /35孕吐几天后就消失了,正常吗 /35
吃出营养力 / 36
孕早期不用特别增加热量摄入 / 36 摄入B族维生素的窍门 / 36 为准妈妈挑选健康的酸味食物 / 37 不适合准妈妈的酸味食物 / 38 怀孕后饮食习惯可能发生变化 / 38 特别想吃某种食物怎么办 / 39 合理的三餐胜过营养素补充剂 / 39 感冒后不要急于吃药 / 40 不小心吃了药怎么办 / 40 抵抗感冒初期症状的小妙方 / 40 均衡营养的一日配餐 / 41
食疗调养好孕色 / 42
缓解孕早期疲劳 / 42
开胃营养餐 / 43
缓解孕吐 / 44
缓解抑郁情绪 / 45
精彩书摘
重点营养素——叶酸
何时开始补叶酸
孕期缺乏叶酸,容易导致胎宝宝神经管畸形,并增加其他器官的畸形率。为了确保安全,建议你从孕前开始补充叶酸。叶酸补充要经过4周的时间,体内叶酸缺乏的状态才能得到切实的改善,并起到预防胎宝宝发育畸形的作用。但一般情况下,当获知自己怀孕时,就已经到孕期第4周了,这时就会错过补充叶酸的良好时机。所以,建议你从孕前3个月(最迟孕前1个月)开始补充叶酸,最早至孕早期结束。
准妈妈每天需要补充多少叶酸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孕妈每日摄入叶酸400微克,即0.4毫克。
目前市场上得到国家卫生部门批准的、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的叶酸增补剂“斯利安”片,每片0.4毫克。孕前到孕早期期间,建议你坚持每天补充0.4毫克叶酸。进入孕中期、孕晚期之后,可以每天补充0.4~0.8毫克叶酸。
注意,叶酸摄入不宜过量。过量摄入叶酸(每天超过1毫克),可影响体内锌的吸收,反而会影响胎宝宝发育。
补充叶酸的3条法则
1.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服用叶酸补充制剂。
2.孕前长期服用避孕药、抗惊厥药的准妈妈,曾经生下过神经管缺陷宝宝的准妈妈,孕前应在医生指导下,适当调整每日的叶酸补充量。
3.长期服用叶酸会干扰体内的锌代谢,锌一旦摄入不足,就会影响胎宝宝的发育。因此,在补充叶酸的同时,要注意补锌。
哪种叶酸增补剂适合准妈妈
首先,要明确所选的叶酸增补剂是专为孕妇设计的,而不是针对其他人群的(如有一种专门针对贫血患者的叶酸片,其叶酸含量大大超过准妈妈的需求,对母婴都不利)。一般针对孕妇的叶酸增补剂每片仅含400~800微克叶酸。
其次,不要迷信进口药品。并非进口的或者昂贵的就是最好的,一些纯进口的营养补充品是专为国外准妈妈设计的,可能并不适合国内的准妈妈。
实在拿不准主意的话,可以咨询一下妇产科的大夫,然后遵医嘱服用。
避免交叉进补摄入过量叶酸
不少准妈妈会选择几种营养品食用,如复合维生素、孕妇奶粉、叶酸增补剂等,这时就要仔细阅读营养品的说明书,看看它们的叶酸以及其他营养素的含量,避免同时服用而引起叶酸摄入过量。比如,准妈妈每日所饮用的孕妇奶粉已经能够提供400~800微克的叶酸,那就不用再额外服用叶酸增补剂了,以免造成营养素摄入过量。
孕早期没有补叶酸怎么办
补充叶酸只是一种预防机制,是假定女性普遍缺乏叶酸的前提下的建议。所以,如果你体内并不缺乏叶酸,即使孕前、孕期没有补充叶酸,也不用担心叶酸不足引起胎宝宝发育畸形。
食补叶酸的注意事项
叶酸是一种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遇光、遇热就不稳定,容易失去活性,所以,虽然含叶酸的食物很多,但人体真正能从食物中获得的叶酸并不多。要想从食物中摄入所需叶酸,就必须减少食物的储藏和烹调时间。
1.买回来的新鲜蔬菜不宜久放。制作时应先洗后切,现时炒制,一次吃完。炒菜时应急火快炒,3~5分钟即可。煮菜时应水开后再放菜,可以防止维生素的丢失。做馅时挤出的菜水含有丰富营养,不宜丢弃,可做汤。
……
《烹饪的艺术:从基础到创新的味觉之旅》 一部深度探索烹饪科学、技艺与文化的权威指南。 本书旨在带领读者超越简单的食谱模仿,深入理解烹饪的本质。我们相信,真正的烹饪大师不仅知道“如何做”,更明白“为何如此做”。《烹饪的艺术》是一本为所有对食物充满热情的人准备的宝典,无论您是刚刚踏入厨房的新手,还是寻求突破的资深厨师,都将从中获得前所未有的启发和实用的知识。 第一章:厨房的基石——科学与安全 本章将为您揭示隐藏在美味背后的化学与物理原理。我们将详细探讨食材在不同温度和介质下的变化:蛋白质的变性与凝固(例如,完美水煮蛋的奥秘)、淀粉的回生与糊化(如何避免米饭或面糊变硬)、脂肪的乳化与分解(制作稳定蛋黄酱和浓郁酱汁的关键)。 我们还会深入讲解热传递的四大方式——传导、对流、辐射和蒸汽,并分析它们在不同烹饪技术中的应用。例如,为什么铸铁锅适合煎烤,而空气炸锅更依赖热空气对流。 厨房安全和食品卫生是烹饪的生命线。本章将提供详尽的交叉污染预防指南、安全刀具使用技巧,以及如何正确控制“危险温度区”来确保食物安全,让您在享受创造美食的过程中高枕无忧。 第二章:刀工的哲学——精度与效率 刀工不仅仅是切菜,它代表着对食材的尊重和对效率的追求。本章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系统教授从基础的“切块”(Dice)、“切片”(Slice)到精细的“切丝”(Julienne)和“蓑衣刀法”等核心技术。 我们不仅会展示如何握刀和磨刀,更会探讨不同形状和厚度的切割如何影响食物的口感和受热均匀度。例如,薄切的蔬菜能更快入味,而厚切的根茎类食材则能更好地保持内部的粉糯感。本章还会介绍专业厨房中用于处理复杂食材(如鱼类、禽类)的分解技巧。 第三章:高汤的灵魂——风味的基础构建 高汤(Stock and Broth)是世界各大菜系风味的骨架。本章将系统地分解白高汤(如鸡高汤、鱼汤)和棕高汤(如牛骨汤、蔬菜汤)的制作流程。我们将探讨如何选择骨骼、蔬菜配比(Mirepoix的黄金比例)、慢炖的时间控制,以及如何通过“撇清”和“澄清”来达到晶莹剔透的质感。 此外,本章还会介绍浓缩汤底(Demi-Glace)的传统制作工艺,以及快速制作高汤的现代压力锅技巧,确保读者能够根据时间需求,制作出具有深度层次感的液体基底。 第四章:酱汁的交响曲——法式经典与世界创新 酱汁是提升菜肴表现力的关键。本章聚焦于经典法式母酱(Mother Sauces):贝夏梅尔(Béchamel)、母德斯(Mornay)、丝瓦(Velouté)、西班牙酱(Espagnole)和荷兰酱(Hollandaise)。我们将详细解析每种酱汁的增稠剂(Roux、Beurre Manié或卵黄)及其应用场景。 随后,我们将拓展到全球视野,探究亚洲的鲜味酱汁(如鱼露、酱油的发酵原理)、地中海的香草油醋汁,以及创新的乳化酱汁和纯素酱汁配方,教授如何平衡酸、甜、咸、苦、鲜五味,使酱汁成为主菜的完美伴侣,而非喧宾夺主。 第五章:烹饪技法的精炼——火候的艺术 火候的掌握是区分业余和专业的试金石。本章将细致剖析各种核心加热方法的内在逻辑: 煎(Sautéing & Pan-Frying): 探讨美拉德反应(Maillard Reaction)的温度区间和时间控制,如何获得完美的焦糖化外壳,以及如何利用锅底残留物(Fond)制作平底锅酱汁(Pan Sauce)。 烤/烘焙(Roasting & Baking): 深入研究对流烤箱与传统烤箱的差异,温度区间的设定对肉类汁水保持的影响,以及面包和糕点中酵母的活性控制。 炖煮与慢炖(Braising & Stewing): 讲解“先煎后煮”的必要性,以及如何通过低温长时间烹饪,使坚韧的结缔组织转化为胶原蛋白,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 低温慢煮(Sous Vide): 介绍此项现代技术如何实现对温度的精确控制,并展示其在保持食材水分和均匀烹饪方面的独特优势。 第六章:烘焙的精确科学——面团与甜点的结构 烘焙被誉为“厨房里的化学实验”,它对精确度的要求极高。本章将重点讲解面粉的蛋白质含量与筋度形成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水合作用(Hydration)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地。 我们将分解酵母(天然酵种与商业酵母)的作用机制,以及泡打粉和小苏打等化学膨松剂的反应条件。此外,本章还将详细解析酥皮的制作原理(层与油的交替),以及如何通过控制黄油的温度来制作出千层酥和派皮。 第七章:食材的升华——风味搭配与配餐哲学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引导读者进行更高级的味觉设计。我们不再满足于单一菜肴的完美,而是探讨如何将不同的风味元素融合成一个和谐的整体。 我们将介绍风味轮(Flavor Wheel)的概念,以及如何利用酸度(如醋、柑橘)、苦味(如咖啡、可可)和香料的地域特性进行互补或对比搭配。最后,本章将提供一套基础的配餐哲学,教您如何根据菜肴的重量、质地和主要风味,为之选择最合适的饮品,完成一次完整的、令人难忘的用餐体验。 《烹饪的艺术》不仅是一本食谱集,它是一本关于理解、实验和创新的操作手册,旨在帮助每一位读者成为自己厨房里的建筑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