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

德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彦康,易鑫,曾秋韵 著
图书标签:
  • 德国历史
  • 德国文化
  • 德国旅游
  • 德国经济
  • 二战
  • 慕尼黑
  • 柏林
  • 法兰克福
  • 莱茵河
  • 欧洲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77707
版次:1
商品编码:1195295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世界建筑旅行地图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为探访德国建筑的旅行手册,全书收录德国的历史建筑及现当代建筑360余处,配以详细的地图、交通信息和简介,可供建筑、规划、景观专业的设计师、学生及爱好者、旅行爱好者阅读。

作者简介

  易鑫,2004年和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建筑学学士和建筑学硕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建筑学院获得工学博士(Dr.-Ing.),现为东南大学建筑学院讲师,中国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

  王彦康,德国注册建筑师,慕尼黑工业大学(TUM)建筑学硕士(DIPL.-ING.UNIV.),德国巴伐利亚州建筑师协会成员(BYAK)。

  曾秋韵,2011年获得同济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2015年获慕尼黑工业大学“城市设计——景观与城市”硕士专业在读。

内页插图

目录

特别注意
序言
本书的使用方法
所选各城市的位置及编号

东北区域
Nord?stlicher Teil
01 柏林/ Berlin
02 波茨坦/ Potsdam
03 德绍/ Dessau
04 莱比锡/ Leipzig
05 德累斯顿/ Dresden
06 魏玛/ Weimar

北部区域
N?rdlicher Teil
07 汉堡/ Hamburg
08 施特拉尔松德/ Stralsund
09 沃尔夫斯堡/ Wolfsburg
10 戈斯拉尔/ Goslar
11 阿尔费尔德/ Al feld
12 希尔德斯海姆/ Hildesheim
13 汉诺威/ Hannover
14 不来梅/ Bremen
15 不来梅港/ Bremerhaven

西北区域
Nordwestlicher Teil
16 明斯特/ Münster
17 多特蒙德/ Dortmund
18 波鸿/ Bochum
19 费尔伯特/ Velbert
20 埃森/ Essen
21 杜伊斯堡/ Duisburg
22 克雷菲尔德/ Krefeld
23 杜塞尔多夫/ Düsseldorf
24 诺伊斯/ Neuss
25 赫姆布洛依/ Hombroich
26 科隆/ K?ln
27 布吕尔/ Brühl
28 梅谢尼希-瓦亨多夫/ Mechernich-Wachendorf
29 波恩/ Bonn
30 亚琛/ Aachen

中部区域
Mitteler Teil
31 卡塞尔/ Kassel
32 法兰克福/Frankfurt am Main

前言/序言


《德国:一部历史的回声》 第一章:古老的根源与初生的火种 这片土地,古老而又复杂,其历史的脉络可以追溯至比文字记录更加久远的年代。当罗马帝国在欧洲大陆上投下它庞大的阴影时,日耳曼部落的战士们,以他们的勇猛与自由精神,在森林与河流间构建了属于自己的世界。他们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而是由众多拥有共同语言和相似习俗的部落组成,如哥特人、汪达尔人、法兰克人等等,他们的名字如同历史长河中的礁石,至今仍激荡着回响。 罗马的入侵与撤退,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新的秩序与混乱。蛮族王国在此兴衰,基督教的种子逐渐在这片沃土上扎根。查理曼大帝的帝国,一度统一了西欧的大部分地区,其辉煌如同燎原的野火,虽然短暂,却为后来的政治格局埋下了伏笔。帝国的瓦解,催生了东法兰克王国,这便是神圣罗马帝国的雏形。这个被后人称为“永恒的帝国”的实体,与其说是统一的王国,不如说是一个松散的邦联,由无数大大小小的公国、侯国、主教区和自由城市组成。皇帝的权力,在理论上至高无上,但在实践中,却常常受到强大的诸侯们的制约。 中世纪的德国,是骑士精神与宗教虔诚交织的时代。条顿骑士团在东方的征伐,将德国的武士精神播撒到更远的地方。汉萨同盟的繁荣,则展现了这片土地在商业与贸易上的活力,北海与波罗的海的航道上,德国商人的船只往来不绝,他们的财富与影响力,延伸至欧洲的各个角落。然而,这个庞大而分裂的帝国,内部的冲突与矛盾也从未停息,诸侯间的战争,农民起义,以及与教皇的权力斗争,构成了这个时期德国政治舞台上反复上演的剧目。 第二章:分裂的巨轮与文艺的复兴 16世纪,欧洲迎来了思想解放的曙光,而德国,成为了这场变革的中心。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如同石破天惊的呼喊,挑战了罗马教会的权威,也撕裂了欧洲基督教世界的一体感。宗教改革不仅是一场神学上的革命,更是深刻影响了德国的政治、社会与文化。许多邦国选择追随路德,脱离罗马教会的管辖,这进一步加剧了德意志地区的分裂。 三十年战争(1618-1648),这场以宗教冲突为导火索,却最终演变成欧洲列强争夺霸权的残酷战争,给德国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无数城镇化为废墟,人口锐减,经济倒退。战后的《威斯特伐利亚和约》,虽然结束了战争,但也巩固了德意志地区的政治分裂。各邦国在很大程度上获得了独立的对外政策权,神圣罗马帝国的名存实亡,使得这片土地更加破碎。 尽管政治上四分五裂,但在文化与学术领域,德国却孕育了璀璨的光芒。莱布尼茨、康德等哲学巨匠,以其深刻的思想,塑造了西方哲学史的进程。歌德、席勒等文学巨匠,创作了不朽的诗篇与戏剧,为德国文学奠定了辉煌的基础。音乐领域,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等作曲家,以其宏伟的作品,奏响了欧洲古典音乐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德国,如同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在思想、艺术的土壤中,孕育着未来强大的力量。 第三章:统一的梦想与民族的觉醒 19世纪,拿破仑的铁蹄踏遍欧洲,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唤醒了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意识。尽管法国的占领带来了痛苦,但也打破了旧有的封建秩序,传播了民族主义的思想。拿破仑战败后,德意志邦联的成立,虽然仍是松散的联合,但统一的呼声却越来越高。 普鲁士,这个位于德意志地区东北部的军事强国,在俾斯麦的领导下,开始扮演起统一德国的关键角色。俾斯麦以其“铁血政策”,通过三次战争(普丹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逐步削弱了奥地利的势力,并将法国赶出了欧洲大陆。1871年1月18日,在凡尔赛宫,德意志帝国宣告成立,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加冕为德意志皇帝。 新生的德意志帝国,迅速崛起为欧洲的工业强国。煤炭、钢铁、化工、电气等工业部门飞速发展,科技创新层出不穷。德国的教育体系,尤其是大学,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然而,帝国扩张的野心,也日益增长。强大的军事力量,与对外殖民的渴望,使得德国与英、法等老牌殖民帝国之间,矛盾日益尖锐。 第四章:战争的阴影与文明的断裂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将整个欧洲卷入了战争的漩涡,而年轻的德意志帝国,成为了这场巨大灾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之一。战争初期,德国的闪电战一度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但随着战争的延长,资源枯竭,最终以战败告终。 战后的《凡尔赛条约》,对德国施加了严酷的惩罚,巨额的战争赔款、领土的割让、军事力量的限制,使得德国社会弥漫着屈辱感和不满。经济的困境,政治的动荡,为极端主义的滋生提供了土壤。1920年代末的经济大萧条,更是雪上加霜,纳粹党抓住时机,煽动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承诺恢复德国的荣耀。 1933年,希特勒上台,标志着德国进入了最黑暗的时期。纳粹政权推行种族主义政策,迫害犹太人和其他少数民族,最终导致了人类历史上最惨痛的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进程,从最初的征服与扩张,到最终的毁灭与崩溃,给德国乃至全世界都留下了无法磨灭的伤痕。 第五章:分裂与重生,走向联合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告终,德国被分割占领。随后,冷战的阴影笼罩了世界,德国成为了东西方对峙的前沿。1949年,德国分裂为西方国家支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和苏联支持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柏林墙的修建,更是成为了分裂的最具象征意义的标志。 在东西方两个阵营的夹缝中,两个德国各自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西德在西方民主和市场经济的框架下,实现了经济奇迹,成为了欧洲重要的经济强国。东德则在苏联模式下,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但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人民渴望自由。 1989年,随着东欧政治格局的剧变,柏林墙应声倒塌。1990年10月3日,德国宣布统一,结束了长达四十年的分裂。统一后的德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经济、社会、文化上的融合,以及如何处理历史遗留问题,都是任重道远的任务。 尾声:历史的回声与未来的展望 《德国:一部历史的回声》试图勾勒出这片土地跨越千年的宏大画卷。从古日耳曼部落的自由之风,到神圣罗马帝国的复杂纠葛;从宗教改革的激荡,到文艺复兴的光辉;从民族国家的诞生,到战争的创伤与分裂的痛苦;最终走向统一与重建,德国的历史,是一部充满矛盾、冲突、辉煌与苦难的交响曲。 这片土地上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政治、战争和经济的变迁,更是关于人民的命运、思想的碰撞、文化的传承以及民族精神的塑造。每一次的变革,每一次的挑战,都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形成了属于德国独有的历史回声。理解这些回声,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认识这个国家,以及它在当今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从古老的根源到现代的联邦,德国的历史,仍在不断书写,其未来的篇章,将继续与世界的命运交织在一起。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德国》给我带来的,是一次心灵的旅行。我被书中对德国文学和音乐的介绍深深吸引,那些充满忧郁与激情的诗歌,那些奏响时代心声的交响乐,都仿佛具有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触动了我内心最柔软的角落。歌德的《浮士德》,在书中被赋予了全新的解读,让我看到了人类永恒的求知欲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贝多芬的交响曲,不仅仅是音符的组合,更是对自由、对反抗、对人性的赞歌,每一次聆听,都让我感受到一股强大的生命力。书中对德国电影的发展史的梳理,也让我看到了艺术如何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成为反映社会现实、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描述这些文化艺术的同时,也穿插了许多关于普通德国人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坚持,构成了这个国家最真实的肌理。这本书让我明白,一个国家的强大,不仅仅体现在经济和军事上,更体现在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人文精神上。

评分

这本书带给我的,是一种深邃的哲学思考。我被书中对于德国思想家们思想的梳理和解读所吸引,那些关于存在、关于自由、关于责任的探讨,常常让我陷入沉思。康德的“绝对命令”在书中被赋予了更贴近现实的解读,让我思考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如何坚守道德的准则。尼采对“超人”的构想,以及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更是如同一声惊雷,在我心中激起了层层涟漪,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发现,德国的思想传统并非遥不可及,而是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它教导我们如何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如何更负责任地面对世界。书中对德国社会结构和文化传承的分析,让我看到了一个民族如何在历史的洪流中保持其独特的身份认同,又如何在现代化的浪潮中不断创新和发展。这种对民族精神内核的挖掘,让我对“民族”这个概念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再是简单的国界划分,而是文化、历史、思想的共同体。

评分

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将庞杂的信息梳理得井井有条,又能在细节处捕捉到最动人的情感。我在阅读关于德国工业革命的部分时,被那种严谨、高效、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深深震撼。书中的案例分析,比如对某个汽车品牌的崛起过程的描述,细致入微地展现了德国人在技术创新、品质控制方面的极致追求,这让我对“德国制造”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不仅仅是工业,书中对德国教育体系的探讨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那种注重实践、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育理念,与我以往接触到的模式截然不同,引发了我对教育本质的思考。更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并没有回避德国历史上那些沉重的篇章,而是以一种审慎的态度,引导读者去反思历史的教训,去理解民族性格的形成与演变。读到关于二战后的重建与和解的部分,那种复杂的情感交织,让我对人类的勇气与韧性有了新的认识。这本书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不直接给出答案,而是通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独特的视角,激发读者自己的思考,从而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学习效果。

评分

初次翻开这本《德国》,我内心是带着一种探寻的渴望。我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地理或历史的教科书,它更像是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视一个民族深厚的根基与独特的精神气质。书中的文字,不像我之前读过的那些枯燥的史书,而是带着一种温润的叙述感,仿佛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娓娓道来。我尤其被书中对于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艺术与哲学的描写所吸引,那些关于理想、关于自由、关于个体灵魂探索的篇章,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黑格尔那句“一切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一切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在书中被赋予了更深刻的解读,让我开始思考理性与现实之间那微妙而复杂的关系。从古老的日耳曼部落到神圣罗马帝国的辉煌,再到近代工业的崛起,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串联起德国数千年的发展脉络,让我对这个国家的形成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到书中对德国各地不同风土人情的描绘,那些古朴的小镇、壮丽的山川,仿佛也随着文字跃然纸上,让我心生向往,渴望能亲身去体验那份宁静与厚重。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文化的浸润,一种对人类文明深刻理解的启迪。

评分

初读此书,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宏大的历史画卷之中,笔触细腻,色彩斑斓。作者在描绘德国的政治演变时,并没有陷入枯燥的政治术语堆砌,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一次次惊心动魄的政治事件,将政治的博弈与人性的复杂展现得淋漓尽致。从俾斯麦的铁血政策,到魏玛共和国的动荡,再到统一后的德国,每一个时期都被赋予了独特的生命力。我尤其对书中对德国社会福利体系的介绍感到新奇,这种在物质保障与个人自由之间寻求平衡的理念,让我看到了一个社会成熟的标志。书中关于德国人日常生活习惯的描写,比如他们对时间观念的重视、对规则的遵守,以及那种内敛而深沉的情感表达方式,都让我觉得亲切又陌生,仿佛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神化或贬低,而是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多元而立体的德国。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回味那些触动我的细节,思考它们背后蕴含的深层意义。

评分

不大一本 内容很多 想来一场建筑之旅的话非常合适

评分

书很不错,很好的建筑师日本旅游指南,建筑收录的很全面,自由行、跟团必备。

评分

像本地图册

评分

这本书很实用,尤其对建筑学学生要去日本前能做好功课~

评分

封面太花哨,可否简洁一点。

评分

好评!

评分

这本书很实用,尤其对建筑学学生要去日本前能做好功课~

评分

正品有发票送货快很喜欢耶耶耶

评分

相当棒的一本书~省去了我大量时间去收集相关的资料!赞赞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