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PS领域资深专家王其英老师又一力作。
原理、电路讲解真正通俗易懂;
规划、设计与运维系统有机结合。
《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本书在讲解UPS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电路的基础上重点对机房供电系统的认识误区进行了逐一讨论并给出了对于规划、设计和选型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书中明确了高频机和模块化UPS供电系统是今后数据中心电源的主流设备它不但符合我国的国策而且也克服了工频机UPS无法解决的所有缺陷。在此基础之上在本书的最后对机房供电系统的运维、故障分析和处理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列举了相当数量的实例加以说明。
本书通过编者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分析使读者不但知道怎么做还能知道这么做的原因。本书适合从事机房供电系统规划、设计、选型及运维的技术人员学习、阅读。
第一章概述1
第一节UPS市场状况和一般分类1
一、UPS的市场状况1
二、UPS的一般分类3
第二节UPS产品的发展5
一、UPS的发展趋势5
二、UPS的电路构成8
三、传统双变换UPS存在的问题和新电路的问世10
四、UPS的模块化结构22
第三节UPS解决方案的发展概况27
一、UPS发展趋势27
二、从IT系统面临的几个问题看对供电的要求30
三、数据中心功能范围的一般划分32
四、机房制冷系统概述36
第四节EPS和专用UPS的出现44
一、EPS44
二、专用UPS45
三、磁悬浮飞轮储能及制能系统49
第五节数据中心供电设备的类型及特点54
一、数据中心供电系统的演变54
二、当代数据中心UPS的供电类型及工作原理56
三、国际上市电交流电的类型59
第六节UPS新技术62
一、ECO工作模式的新结构62
二、多级UPS并机控制技术63
三、满载和过载情况下的验机技术67
四、空间矢量控制技术72
第二章UPS系统基础知识74
第一节交流电基本知识74
一、概述74
二、基本概念术语75
三、无功功率的作用80
四、IT设备的负载性质82
第二节UPS技术指标86
一、输入电压范围86
二、UPS输入电压的频率范围95
三、输入功率因数97
第三节UPS整流器和充电器的基本电路98
一、单相整流器的基本电路形式98
二、三相整流器的基本电路形式100
三、高频开关整流器105
四、IGBT整流器与二极管、晶闸管整流器的区别108
第四节UPS的辅助电源110
一、正激变换器110
二、反激变换器111
三、逆变器112
第五节N+X冗余并联式模块化UPS的发展与应用128
一、当代供电系统的需要128
二、可靠性与可用性129
第六节Delta变换式UPS产品技术138
第七节高频大功率UPS逆变电路的重大突破139
一、双电源输入带来的问题139
二、单电源技术的推出140
第八节“高压直流”UPS的应用及其前景141
一、直流UPS的概况141
二、直流UPS使用中的“未知数”144
三、直流UPS和IT设备使用不当145
第三章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规划误区和障碍147
第一节工频机和高频机147
一、概述147
二、高频机型结构UPS的优越性能147
三、工频机型UPS输出变压器只有变压和产生隔离接地点功能153
第二节对Delta变换技术的误解162
一、认为Delta变换技术是在线互动式162
二、认为Delta变换UPS输出的80%功率是市电直接提供的164
三、Delta变换式UPS的输出电压不稳频170
四、关于Delta变换式UPS对电池动态的影响172
五、DeltaUPS输入端断电和短路时的情况176
六、逆变器电池组供电电源可靠性的计算178
七、Delta变换式UPS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相等时就相当于
一根短路电缆181
第三节对零地电压的误解182
一、有关机房验收标准的规定和负面效应182
二、对直流零地电压的实验182
三、零地脉冲电压的实验183
四、两种实验的结果分析185
五、零地电压的构成185
六、对零地电压认识的又一误区186
第四节对功率因数的误解187
一、UPS与后备发电机的配比问题187
二、认为UPS有两个功率因数187
三、当负载功率因数小于1时的UPS输出能力剖析188
第五节认为UPS的输出变压器能抗干扰191
一、对变压器功能的无限夸张191
二、变压器不合理安装带来的危害191
第六节UPS输出电压稳频和无功功率无用192
一、认为UPS的输出电压在正常情况下是稳频的192
二、认为UPS输出的无功功率无用193
第七节对以往负载性质的误解195
一、认为以往的计算机是容性负载195
二、认为UPS是带容性负载的,不能带感性负载195
三、认为容性负载是非线性的196
第四章数据中心供电系统节能减排设计198
第一节节能设计的第一步———选择节能的供电设备199
第二节在线互动电路的特点及与其他电路结构的区别202
一、三端口与在线互动的区别202
二、多抽头调节在线互动式UPS205
第三节节能减排设计的第二步———规划节能的连接方式207
一、不合理的连接和解决办法207
二、不节能的配置和解决方案208
三、不可靠的配置和解决方案210
四、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简化系统211
第四节节能减排设计的第三步———采取节能的运行策略212
一、休眠式工作模式212
二、旁路式工作模式213
第五节节能减排设计的第四步———引入节能的验机技术214
一、为什么要验机,为什么要带载验机214
二、带载验机的困难215
三、EasyLoad无假负载验机技术216
四、EasyLoad负载验机方案对电网有无影响219
第五章UPS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220
第一节现代发电机组的基本特点220
一、系列化发电机的功率范围220
二、发电机工作原理220
第二节现代柴油发电机组的等级划分221
一、发电机的性能等级221
二、自动化发电机组等级221
三、发电机的功率定额223
四、目前主要发电机组国标和部标223
五、一般柴油发电机的主要技术指标224
六、UPS与柴油发电机组配套使用时的注意事项225
七、正确选择发电机组226
八、一般柴油发电机的标准配置232
九、并联柴油发电机组的节能运行234
第三节后备蓄电池234
一、概述234
二、常用铅酸电池的性能与基本参数237
三、正常工作中电池自燃的问题247
四、电池容量的计算与选择248
五、UPS逆变器的关机电压是怎样规定的252
六、电池电压和容量的测量254
七、关于市场上电池容量计算公式的讨论256
第四节电池家族的新成员259
一、燃料电池259
二、螺旋卷绕式铅酸蓄电池260
三、锂离子电池261
四、钠硫电池263
五、液流电池263
六、石墨烯电池263
七、飞轮储能式电池264
第五节配电柜、断路器与防雷器264
一、交流配电柜264
二、防雷器的特性及选择265
三、断路器的特性及选择269
四、低压断路器的电流参数282
五、总线断路器的选择284
第六节IT机房设备的配电方式285
一、具有漏电保护功能断路器的迷惑285
二、UPS前面加带漏电保护断路器的弊病286
三、外接隔离变压器的后果286
四、安装带漏电保护断路器的相关国家规定287
第七节静态开关(STS)的原理及应用288
一、基本介绍288
二、数字型静态开关(DSTS)的功能292
三、静态转换开关的参数设置294
四、STS的分类295
五、STS的电路结构299
六、STS的工作原理303
七、STS的实际应用308
八、STS的节能应用311
第八节ATS的应用316
一、ATS的一般介绍316
二、ATS转换开关的工作原理316
三、CB级和PC级ATSE性能比较317
四、PC级ATS的相关参数选择317
五、ATS动作时间选择319
第九节数据中心天然气三联供319
一、燃气三联供的原理及分类320
二、燃气冷热电三联供的优势320
第十节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323
一、机械制冷机323
二、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323
第六章UPS的可靠性设计326
第一节概述326
一、可靠性的概念与定义326
二、系统可靠性设计举例330
第二节影响UPS可靠性与寿命的因素与解决方法335
一、外部环境因素对机器的影响335
二、内部因素对电子设备的影响337
第三节电能消耗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339
一、效率与可靠性的关系339
二、降低制冷系统功耗的途径340
三、数据中心依靠冷媒的自然冷却系统343
四、无冷媒的自然风冷却系统347
五、IT设备节能运行的前景349
第七章数据中心的照明350
第一节照明必须节能减排350
一、数据中心与照明的关系350
二、气体放电灯的主要品种352
第二节数据中心照明带来的问题354
一、照明灯具的选择354
二、照明灯具的能量损失355
第三节照明节能原理及电路构成356
一、节能原理356
二、电路构成357
第四节无级调压智能电路的构成360
一、无间断转换电路360
二、不间断电压调整原理361
三、NPLS照明电源的实施电路363
四、照明节能电源的辅助功能365
第五节照明节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6
一、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66
二、照明节能电源与应急电源UPS的配合367
第六节数据中心的LED照明367
一、LED照明的优点367
二、照明的术语368
三、LED结构以及发光原理369
四、数据中心的LED应用370
五、现有的灯具替换成LED灯的缺点和优势370
第七节数据中心照明解决方案372
一、数据中心照明设计方案372
二、某银联商务数据中心照明解决方案374
第八章数据中心机房的运维管理375
第一节运维在数据中心的地位375
一、运维工程师与幼儿园教师375
二、数据中心运维人员的工作原则376
三、运维管理的一般内容378
第二节运维人员应具备的素质381
一、深厚的理论基础381
二、丰富的实践经验383
三、极强的责任心383
四、敏锐的前瞻意识383
第三节供电系统的运维384
一、数据中心机房供电系统的构成384
二、变配电室的运维要求385
三、发电机的维护388
第四节中心机房UPS供电系统的日常维护390
一、UPS供电系统的日常巡检和保养390
二、制冷系统的日常维护393
三、机房空调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97
第五节机房运维用仪器仪表401
一、有效值数字万用表401
二、电能质量分析仪402
三、电池内阻测试仪406
四、粒子计数器409
五、红外热成像仪412
六、制冷剂泄漏检测仪412
第九章机房故障类型与处理措施415
第一节故障的类型及原因415
一、人为故障的几种表现415
二、机器质量故障419
第二节故障分析与处理实例421
一、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421
二、“经验”导致的故障433
三、生产工艺监督不严导致的故障436
四、安装和维护上的缺欠导致的故障440
五、配置和安装不合理导致的故障441
六、不切合实际地追求高指标而导致的故障445
七、规章制度不严导致的故障447
八、市电电压浪涌导致的故障448
九、UPS对IT设备的干扰450
十、输入功率因数过低导致故障454
第三节配电系统故障及处理455
一、UPS输出端断路器群跳闸455
二、断路器越级跳闸457
三、雷击故障458
刚拿到这本《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就被它厚实的装帧吸引了,封面设计也很稳重,让人一看就知道是讲干货的。我是一名在数据中心工作了多年的工程师,日常打交道最多的就是各种供配电系统,从最初的220V小机柜,到如今动辄几个兆瓦的大型云机房,供配电系统的复杂程度和重要性不言而喻。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茫茫大海中找到了灯塔。我尤其关注它在“规划”和“设计”部分的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整个机房的稳定运行和未来的扩展性。例如,对于如何平衡容量规划、设备选型、冗余配置,以及如何预留未来技术发展和业务增长的空间,作者似乎有非常深入的思考和实践经验。我一直觉得,一个好的供配电系统设计,不仅仅是满足当前的需求,更是为未来的不确定性做好准备。这本书提到的“前瞻性”设计理念,让我对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利用资源,有了新的认识。书中如果能详细阐述一些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典型规划误区及其规避方法,那就更好了,毕竟理论知识需要结合实践才能发挥最大价值。此外,对于不同规模和不同应用场景的云机房,其供配电系统的规划思路是否有所差异,书中是否有案例分析,也非常让我期待。
评分我是一名刚入行不久的云机房技术助理,对于复杂的供配电系统,总是感觉摸不着头脑,尤其是涉及到各种专业术语和复杂的电路原理。所以,当我看到《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这本书时,简直是如获至宝。《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的“设计”部分,我尤其期待。我希望能在这部分学到最基础的设计原理,理解各种供配电元件(如UPS、PDU、发电机组、变压器等)的作用和工作方式,以及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对于如何根据机房的实际需求,合理配置这些设备,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品牌,书中是否会有详细的图文讲解,比如一些经典的设计拓扑图,以及不同配置方案的优劣分析。我尤其好奇,书中是如何讲解如何进行负荷计算的,以及如何根据计算结果来选择最经济、最可靠的供配电方案。另外,针对日益重要的绿色能源和节能减排,书中是否会提及如何将可再生能源纳入供配电系统,或者采用哪些技术来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这些都是我非常感兴趣的内容,毕竟未来一定是属于绿色能源的。
评分我是一位对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技术充满热情的研究者,虽然不是直接从事运维工作,但我对供配电系统的演进趋势和技术革新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这本书的标题,尤其是“云机房”这三个字,让我觉得它可能包含了当前最前沿的技术理念。我特别希望在书中能看到关于下一代供配电技术的发展方向的探讨,例如,如何应对更高密度的服务器部署带来的功率挑战,以及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来优化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书中是否会提及 DCIM(数据中心基础设施管理)在供配电系统运维中的深度应用?例如,如何通过DCIM平台实现对供配电系统的实时监控、告警、性能分析和资产管理?此外,随着云原生技术和边缘计算的兴起,未来云机房的供配电系统是否会发生颠覆性的变化?书中是否会就这些趋势进行预测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规划和设计建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前瞻性的思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云机房供配电系统的未来发展图景。
评分作为一名资深的IT架构师,我深知供配电系统作为数据中心“生命线”的重要性,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灾难性的后果。《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这本书的出现,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参考。我更看重书中关于“规划”和“设计”如何与整体IT架构紧密结合的部分。例如,在规划阶段,如何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如弹性伸缩、高可用性要求等)来制定供配电系统的容量和冗余策略,以及如何在机房选址、空间布局等方面充分考虑供配电系统的需求。在设计阶段,如何确保供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性,例如,如何进行短路电流计算、接地设计,以及如何满足电磁兼容性要求,这些都是至关重要的。书中是否会提供一些基于IT架构设计的供配电系统案例,展示不同IT负载场景下的典型供配电设计方案?我特别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提及一些针对特定行业(如金融、医疗、互联网)的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和设计的特殊要求和考量。毕竟,不同行业的合规性和安全性需求差异巨大。
评分作为一名项目经理,我经常需要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项目顺利推进。而云机房的建设,供配电系统的落地往往是其中的重头戏,也是最容易出现延误和超预算的环节。我特别关注《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在“运维”部分的内容,因为这直接关系到项目交付后的实际运行成本和效率。《云机房供配电系统规划、设计与运维》这本书的标题就非常吸引人,尤其“运维”两个字,让我看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希望。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套系统性的运维体系,包括但不限于日常巡检、故障诊断、预防性维护、以及性能优化等方面的具体方法和流程。特别是针对云机房这种高密度、高功率负荷的场景,如何有效降低能耗,延长设备寿命,避免意外停电,是我一直关注的焦点。书中如果能详细介绍一些先进的运维管理工具和技术,比如智能监控系统、预测性维护算法的应用,以及如何构建高效的应急响应机制,那我相信这本书的价值会得到极大的提升。我非常希望作者能够分享一些他们在实际运维过程中遇到的棘手问题,以及是如何凭借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化解危机的经验。毕竟,纸上谈兵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丰富的实操案例是最好的教材。
评分写的不错,很有参考价值。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很满意,实体书现在都不便宜啊
评分京东的配送没的说,比较满意,评论里单纯说说书!
评分不错的书籍
评分活动购买,简直划算。
评分很好很不错,相信京东品种,加油
评分好999999999
评分不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