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书目:
讲仁爱 9787010164977
重民本 9787010164960
守诚信 9787010165028
崇正义 9787010164991
尚和合 9787010165004
求大同 9787010164984
养廉洁 9787010165011
讲仁爱
重民本
守诚信
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
养廉洁
内容简介:
*同志高度重视领导干部的学习问题。他用古典名句“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来说明,读书人不一定都要当领导干部,而担任领导职务的干部必须坚持读书学习。
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领导干部的人格力量对于做好领导工作越来越重要,而人格力量的形成,很重要的途径是读书学习。”对学习采取什么态度和应该学习什么内容,*同志都有明确要求:“领导干部要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真正把读书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要读好马克思主义理论著作、工作必需的各种知识书籍、优秀传统文化书籍。”
*同志很重视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读优秀传统文化典籍,是一种以一当十、含金量高的文化阅读。”“学史可以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学诗可以情飞扬、志高昂、人灵秀;学伦理可以知廉耻、懂荣辱、辨是非。”领导干部“要通过研读优秀传统文化书籍,吸收前人在修身处事、治国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经验,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不断提高人文素质和精神境界。”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于先人传承下来的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做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志倡导学习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他在讲话、文章和著作中,经常引用古代典籍、经典名句,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孔子到*,旁征博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赋予当代价值和现代意义,语言生动,使人受到深刻启迪和鲜活教育。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里用“三个倡导”、24个字,科学地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明确了国家发展目标,彰显了社会核心理念,确立了公民基本遵循,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行政管理的硬实力和文化管理的软实力结合起来。
行政管理的硬实力,就是使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各单位制定的制度纪律、计划措施等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用这种行政硬实力办法见效快,但时效短。必须经常讲任务,年年甚至月月定计划、提要求,不断监督检查。对于遵纪守法好的进行表彰奖励,对于违纪违规者进行批评教育以至行政处分,对于违法犯罪分子还要绳之以法。所以单靠行政管理硬实力的办法还不行;还必须同时发挥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就是管理的软要素,包括优秀的传统、高尚的理念、良好的价值观念以及单位形象、行为准则、道德规范、好习惯、好作风等。人们在这样的优良软环境里,通过心理暗示、潜移默化地使心灵得到洗礼,在不知不觉中使道德素质和思想境界得到提高,不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显示出强大的精神力量。用这种软要素即文化软实力的管理办法,虽然见效比较慢,但时效长。企业文化建设、社区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和机关文化建设,就是优化和提升管理的软要素即增强文化软实力。有的现代管理企业家说:“对于企业的发展,一个好点子可以管几个月,一个好战略可以管几年,而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长久不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的文化软实力。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办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起到长效作用。
*同志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要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我最近在读一本非常另类的心理学著作,《共情失效的时代:数字原生代的人际连接障碍》。这本书的切入点非常新颖,它聚焦于当前社会中普遍存在的“情感麻木”现象,并试图用神经科学和发展心理学的交叉理论来解释。作者认为,我们过度依赖文本和表情符号进行交流,导致大脑中处理复杂面部表情和语调变化的区域没有得到充分锻炼,从而使得我们在面对面交流时,共情能力出现了系统性的退化。书中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实验案例:让一组青少年观看复杂的非语言线索视频,然后对比他们对受害者情绪的判断准确率,结果令人震惊。更具启发性的是,这本书提供了一套“微表情重建训练法”,非常实用,它不是让我们去“假装”关心,而是教我们如何重新激活大脑中那些负责深度倾听和情绪识别的通路。这本书的语气非常客观和学术,但触及的问题却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为什么我们身处连接最紧密的时代,却感到前所未有的孤独?它迫使我反思自己的日常交流习惯,并开始有意识地放慢语速,去捕捉那些隐藏在言语之下的真正信息。对于关心亲子关系和下一代心理健康的人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剂清醒剂。
评分我的阅读品味最近转向了《二十世纪中叶的欧洲秘密情报战:剑桥五杰与冷战的阴影》,这是一本让人肾上腺素飙升的历史非虚构作品。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没有简单重复那些耳熟能详的间谍故事,而是深入挖掘了情报战背后错综复杂的意识形态冲突和社会心理。作者像是拿着一把精密的解剖刀,剖析了那些精英知识分子是如何在信仰、爱国主义和个人良知之间摇摆不定,最终走向背叛或牺牲的。书中对剑桥五杰成员的家庭背景、牛津剑桥时期的沙龙辩论、以及他们在情报机构内部的权力斗争,都有非常详尽的考据。我特别喜欢它对“动机”的分析,它不把间谍简单脸谱化为“叛徒”或“英雄”,而是展现了他们行为背后的复杂人性——或许是出于对现有体制的幻灭,或许是对某种理想主义的狂热追求。阅读过程中,你会不断地被拉扯:一方面感叹其智力之高,另一方面又对其命运感到唏嘘。这本书的史料扎实,引用了大量解密档案和一手访谈,读起来就像在亲身参与那场看不见的战争,紧张感十足,同时也能深刻理解冷战思维是如何塑造了半个世纪的世界格局。
评分说来惭愧,我最近在补读《被遗忘的乡村手艺:从榫卯到染织的慢生活哲学》。这本书简直就是一股清流,把我从电子屏幕前拯救了出来。它不是那种故作清高的“田园牧歌”,而是非常实在地记录了中国西南几个偏远村寨里,那些正在消逝的手艺人的生活和技艺传承。作者的文字极其细腻,充满了对材质本身的敬畏感。比如,书中描述竹编匠人如何观察雨水的走向来决定竹篾的湿度,如何通过声音判断木材的密度,这些细节充满了生活的智慧,是机器永远无法替代的。我读到关于一位老木匠坚持用最传统的“榫卯”结构来修复一座古桥的章节时,深有感触。他拒绝使用任何现代的金属加固件,坚持认为“结构自身的平衡才是永恒的稳定”。这种对工艺的执着,体现了一种超越功利主义的职业精神。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效率”和“时间”的价值,明白有些东西,慢下来才能做得更好,才能真正持久。它不仅仅是一本手艺图谱,更是一部关于如何与自然和谐相处、如何坚守匠心的精神指南。适合所有感到浮躁,渴望回归本真生活的人。
评分这套书真是不虚此行,我最近在读《人生经营学:如何构建你的个人价值体系》,里面的内容简直是为我这种中年职场人量身定做的。它不像市面上那些空泛的成功学书籍,而是非常扎实地从时间管理、精力分配、人际网络构建这三个核心维度入手,教你如何把“活在当下”变成“规划未来”。最让我惊喜的是,作者没有一味鼓吹“狼性文化”,反而强调“同理心驱动的领导力”,这一点和很多老派管理学理论形成了鲜明对比。比如,书中有一章专门讲如何识别并有效利用组织中的“隐形权力节点”,这对身处复杂环境的我们太有指导意义了。我之前一直觉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认可,读了这本书后才明白,沟通的方式和信息的传递路径比埋头苦干更重要。特别是关于“精力预算”的那一节,它让我意识到,与其强迫自己每天工作十小时,不如保证高质量的六小时,剩下的时间用于深度学习和家庭支持,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都非常现代、直接,读起来毫无压力,像是在跟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面对面交流,而不是在啃一本枯燥的教科书。对于想在职业生涯中寻求突破,又不愿牺牲个人生活质量的朋友,我强烈推荐这本书,它提供的不是速效药,而是长期的战略指南。
评分我最近沉迷于《星际移民伦理:火星殖民地的人权与治理困境》这本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未来科技和社会的想象。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令人咂舌,作者显然是集天体物理学、社会学和法学背景于一身的跨学科鬼才。它讨论的核心问题是:当我们把人类文明的火种带到另一个星球时,旧有的法律体系和道德准则是否依然有效?书中详细剖析了“火星宪章”起草过程中的多轮辩论,比如关于出生权、资源分配的配额制度,以及在封闭生态系统中,如何处理“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行为——在地球上可能只是罚款,但在资源极度稀缺的火星,是否应采取更严厉的“流放”或“隔离”措施?最引人入胜的是对“新人类”身份认同的探讨,那些在火星出生、从未踏足过地球的人,他们对地球文化和价值体系的继承性会有多低?作者引用了大量虚拟情景推演和历史人类学案例来支撑自己的观点,逻辑严密得让人不寒而栗。我读完后,看待地球上各种社会矛盾的视角都变得更宏大了,仿佛站在一个更远的维度审视人类文明的脆弱与韧性。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但叙事张力十足,绝对是硬核科幻迷和对社会哲学感兴趣的读者的饕餮盛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