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堂書話(套裝1-5冊)

知堂書話(套裝1-5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作人 著,鍾叔河 編
圖書標籤:
  • 文學評論
  • 文化隨筆
  • 名傢散文
  • 古典文學
  • 知堂
  • 讀書筆記
  • 文學史
  • 文化史
  • 散文集
  • 隨筆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嶽麓書社
ISBN:9787553804217
版次:1
商品編碼:11968000
包裝:精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5
字數:826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知堂書話(套裝1-5冊)》收錄周作人談書的文章,周作人精通日文、希臘文、英文等多國語言,涉獵極廣,《知堂書話(套裝1-5冊)》中所談涉及中、日、英、法、德、意等多個國傢的書籍,以及這些書籍的各類譯本。在暢談與各種書籍的不解之緣的同時,也融閤瞭其對戰爭、婦女、兒童等社會問題的看法,筆墨散淡、清爽,文風雋永,篇目多短小精悍,可讀性極強,對讀者瞭解我國及他國已散佚書籍、同一書籍的各類版本及上個世紀的社會狀況和現實生活也有一定幫助。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知堂書話(套裝1-5冊)》由嶽麓社初版後,産生瞭較大社會影響,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此次重訂再版,由最初選編周作人作品集的鍾叔河先生在以往版本的基礎上增刪篇目,重新分類編訂,分為“收入曾自編文集或譯文集的文章”和“未入集的文章”兩大類,每類分彆按寫作或發錶時間排列,共五冊。

目錄

《第一冊》:
安得森的十之九(1918.6)
愛的成年(1918.10)
聖書與中國文學(1920.11)
舊約與戀愛詩(1920.12)
阿麗思漫遊奇境記(1922.3)
沉淪(1922.3)
王爾德童話(1922.3)
讀兒童世界遊記(1922.4)
你往何處去(1922.8)
魔俠傳(1922.8)
情詩(1922.10)
鐔百姿(1923.1.20)
法布耳昆蟲記(1923.1)
北京的外國書價(1923.1)
歌詠兒童的文學(1923.2)
俺的春天(1923.2)
讀童謠大觀(1923.3)
鏡花緣(1923.3)
呂坤的演小兒語(1923.3)
結婚的愛(1923.4)
讀各省童謠集(1923.5)
世界語讀本(1923.5.25)
兒童的書(1923.6)
愛的創作(1923.7)
夢(1923.7.15)
關於兒童的書(1923.8)
讀紡輪的故事(1923.11)
讀欲海迴狂(1924.2)
讀京華碧血錄(1924..4)
文法之趣味(1925.3.31)
古書可讀否的問題(1925.4)
一部英國文選(1925.7)
明譯伊索寓言(1925.10.4)
遵主聖範(1925.10)
保越錄(1925.10)
關於市本(1925.11.18)
談談談詩經(1925.12)
和魂漢纔(1926.1)
憶的裝訂(1926.2.14)
艷歌選(1926.3)
再關於伊索(1926.3)
馬琴日記抄(1926.5)
讀孟子(1927.3)
讀本拔萃(1927.3.21)
牛山詩(1927.3)
巡禮行記(1927.4)
香園(1927.4)
再談香園(1927.8)
讀性的崇拜(1927.8)
讀遊仙窟(1928.4)
神州天子國(1928.11)
……

《第五冊》:
見店頭監獄書所感(1907.11)
書籍紹介:幼稚用書(1913.12)
書籍紹介:廣學會書(1914.6.20)
讀書論(1914.10)
越中遊覽記錄(1916.2)
荷馬史詩(1916.6)
脂團與人生(1917.8.28)
歐美名傢短篇小說叢刊評語(1917.11)
讀武者小路君所作一個青年的夢(1918.5)
評嘗試集匡謬(1922.2)
阿Q正傳(1922.3)
石川啄木的短歌(1922.5)
介紹小詩集湖畔(1922.5)
關於愛的實現的翻譯(1922.8.26)
讀野鴿的話(1922.9)
讀紅雜誌(1922.10)
讀笑第三期(1922.10)
印度的迷信(1922.10)
什麼是不道德的文學(1922.10)
讀草堂(1923.1.6)
評譯日文法(1923.1)
日本語典(1923.6)
教科書的批評(1924.1)
書名的統一(1924.2)
希臘陶器畫兩幅說明(1925.1.5)
青年必讀書十部(1925.2)
大黑狼的消息(1925.10.10)
關於何典(1926.6.6)
代錶駱駝(1926.7.15)
……

《第二冊》
《第三冊》
《第四冊》

精彩書摘

  《知堂書話(套裝1-5冊)》:
  中國的新文學,我相信現在已經過瞭辯論時代,正在創造時代瞭。理論上無論說的怎樣圓滿,在事實上如不能證明,便沒有成立的希望。四五年前新舊文學'上,曾經起過一個很大的爭鬥,結果是舊文學的勢力,漸漸衰頹下去瞭,但是這並非《新青年》上的嘲罵,或是五四運動的威嚇,能夠使他站不住的,其實隻因新文學不但有理論,還拿得齣事實來,即使還是幼稚淺薄,卻有古文所決做不到的長處,所以占瞭優勢。古文體的小說戲麯,已經老老實實的死瞭,口語體的無韻詩因為年青一點,還在那裏受人傢的冷眼,不過這隻是早晚的問題,詩宗的衣鉢終是歸他的瞭:古代的舊詩裏,誠然有許多比他更好的作品,但是現代更沒有人能做,而且也已經“做盡”瞭。我們的責任,便在依瞭這條新的道路,努力的做下去,使各種的新興文藝由幼稚而進於成熟,由淡薄而變為深厚,比和那些纏夾不清的人們去評理要好得多,而且亦更為有效。
  年來齣版界雖然不很熱鬧,切實而有活氣的同人雜誌常有發刊,這是很可喜歡的現象。近來見到成都齣版的《草堂》,更使我對於新文學前途增加一層希望。嚮來從事於文學運動的人,雖然各地方的人都有,但是大抵住在上海或北京,各種文藝的定期刊也在兩處發行。這原是自然的事情,藝術中心也當然在於都會,然而地方的文藝活動卻是更為必要:其理由不但是因為中國地域廣大,須有分散而又聯絡的機關,纔能靈活的運轉,實在是因為地方色彩的文學也有很大的價值,為造成偉大的國民文學的原素,所以極為重要。我們理想的中國文學,是有人類共同的性情而又完具民族與地方性的國民生活的錶現,不是住在空間沒有靈魂陰影的寫照。我又相信人地的關係很是密切,對於四川的文藝的未來更有無限的嚮往。我們不必舉古今的事實來作例證,便是直覺的也能覺到有那三峽以上的奇偉的景物的地方當然有奇偉的文學會發生齣來。
  ……

前言/序言

null




《知堂書話》(套裝1-5冊)圖書簡介 《知堂書話》是一套集結瞭知堂老人(周作人)晚年讀書心得與感想的文集,共計五冊。這套書並非以傳統的學術專著形式呈現,而是以一種更為自由、隨性、散文化的筆觸,帶領讀者走進周作人先生深邃的閱讀世界。它是一份充滿智慧與趣味的心靈拾遺,也是對中國現代文學史上這位獨特思想傢、散文傢閱讀品味的一次全麵展現。 第一冊:書緣的流轉與性情的冶煉 第一冊《知堂書話》的核心在於“書緣”的開掘與“性情”的冶煉。周作人先生在此冊中,大量篇幅投注於他與各類書籍的結緣過程。這些書籍,有的是他童年時期偶然翻閱的舊籍,有的是青年時代在外求學時精心搜尋的珍本,更有的是晚年生活中與他為伴,不離不棄的精神食糧。他並不拘泥於書本本身的價值或名氣,而是著重於這些書如何在他生命的長河中留下印記,如何與他的性情、經曆相互輝映。 例如,他會細緻地追溯一本古籍是如何進入他的視野,是偶然的相遇,還是刻意的尋覓?書中的某個情節、某個人物,又為何能觸動他內心最柔軟的部分,甚至改變瞭他看待世界的方式?他並非簡單地介紹書的內容,而是將其置於自己的人生背景之下,進行細緻的剖析。在這裏,書籍不再是冰冷的文字堆砌,而是鮮活的生命個體,承載著作者的情感、時代的記憶,以及讀者個人的獨特體驗。 更值得注意的是,周作人先生在談論書籍時,其“性情”的流露是極為明顯的。他的文字,總是帶著一種疏淡、閑適,又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敏銳和幽默。他不會因為一本“名著”而刻意拔高,也不會因為一本“冷門”的書而貶低。他評價一本書,更多的是看它是否與自己的性情契閤,是否能引發共鳴,是否能帶來心靈的愉悅。這種以性情為尺度的讀書法,在當時乃至今日都顯得尤為可貴。他所展現的,並非是標準化的閱讀範式,而是一種個性化的、充滿生命力的閱讀狀態。 他會探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比如某一本書的裝幀、某一處墨跡的暈染,這些細微之處往往是他觀察世界的獨特視角。他對生活的熱愛,對自然的眷戀,對人情世故的洞察,也巧妙地融入到對書籍的品評之中。閱讀第一冊,仿佛與一位老友在溫暖的午後,圍爐而坐,聽他娓娓道來,分享那些藏在書頁深處的,屬於他個人的,卻也觸動我們共情的點點滴滴。 第二冊:生活化的閱讀與文化的細微之處 第二冊《知堂書話》將閱讀的觸角延伸到更為廣闊的生活層麵,展現瞭周作人先生“生活即閱讀,閱讀即生活”的獨特理念。他將目光投嚮那些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書”,如古人的筆記、閑談、甚至是街頭巷尾的俗語、民間的習俗。在他眼中,知識與智慧並非隻存在於正襟危坐的學術著作中,而是在生活的方方麵麵,以各種形態散發著光芒。 這一冊的重點在於“生活化的閱讀”。周作人先生善於從平凡的素材中發掘不平凡的意義。他可能會從一本講述古代器物的筆記中,聯想到當今社會對器物的認知;他可能會從一段民間傳說中,窺探齣古人的生活智慧與價值觀念;他甚至可能會從一次偶然的飲食體驗中,引申齣關於文化變遷的深刻思考。這種閱讀方式,打破瞭傳統意義上“讀書”的界限,將閱讀融入到整個生活體驗之中。 他對“文化細微之處”的關注,更是令人稱道。他並非隻關注宏大敘事或主流文化,而是對那些被忽略的、邊緣的、細小的文化現象有著天然的敏感。他會去探究一碗粥的起源,一種習俗的演變,一個詞語的流變。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在他手中卻能煥發齣強大的生命力,成為理解一個時代、一個民族文化肌理的重要綫索。 例如,他可能會在談論某一本書時,順帶提及書中描寫的某個節令的習俗,然後進一步追溯這種習俗的來源,以及它在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演變。這種旁徵旁騖,看似漫無邊際,實則暗含著深刻的文化洞察力。他並非刻意地進行學術考證,而是以一種自然流淌的方式,將讀者帶入一個充滿細節與溫度的文化世界。 在這一冊中,我們能看到周作人先生作為一位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他對不同領域知識的廣博涉獵,以及他將這些知識融會貫通,化為己用的能力。但他最可貴之處在於,他始終保持著一種“人”的態度,一種對生活的熱愛,一種對文化懷有的敬意。他讓我們明白,閱讀不應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一種與世界對話的方式。 第三冊:文字的力量與思想的沉澱 第三冊《知堂書話》則聚焦於“文字的力量”和“思想的沉澱”。周作人先生以其爐火純青的文字功底,展現瞭語言的魅力,並在此基礎上,探討瞭書籍所承載的思想如何經過時間的洗禮,最終沉澱為深刻的智慧。 他談論文字,並非僅僅是分析語法結構或辭藻之美。他關注的是文字如何傳遞情感,如何構建意境,如何在讀者心中激起漣漪。他會欣賞一段優美的文字,並細緻地分析其為何能夠打動人心。他也會指齣某些文字的不足,但這種批評總是帶著一種溫和與理解,而非苛責。他認為,優美的文字是思想的載體,是靈魂的衣裳。 這一冊中,周作人先生展現瞭他對中國古典文學的深厚造詣。他會引用大量的古籍,並對其進行精妙的解讀。但他並非停留在對古籍的簡單介紹,而是從中提煉齣那些曆久彌新的思想精華。他能夠將古代的智慧與現代的語境相結閤,引發讀者對當下社會的思考。 “思想的沉澱”是這一冊的另一個重要主題。周作人先生認為,真正的智慧並非一蹴而就,而是經過時間的積纍,思想的碰撞,以及反復的思考纔得以形成。他所推崇的,是一種不動聲色的思考,一種在靜默中積蓄力量的過程。他通過對不同書籍的解讀,展現瞭各種思想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流傳、演變,以及最終沉澱為深刻的哲理。 他並非是那種疾風驟雨般的思想傢,而是以一種溫潤而堅韌的方式,展現他對世界的理解。他的思想,如同陳年的老酒,越品越有味道。他所提齣的觀點,往往不是驚世駭俗的宣言,而是一種經過深思熟慮後的冷靜觀察與深刻洞見。 閱讀第三冊,我們能感受到文字的精緻與思想的深刻。他用他獨特的筆觸,帶領我們穿越時空的界限,去感受那些偉大的思想是如何穿越韆年,依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他讓我們明白,閱讀一本好書,不僅僅是獲取知識,更是與偉大的靈魂進行對話,是豐富我們內心世界的過程。 第四冊:幽默的智慧與人性的洞察 第四冊《知堂書話》則以其獨特的“幽默的智慧”和對“人性的洞察”為鮮明特色。周作人先生的文字,嚮來以其疏淡、閑適而著稱,但在這冊中,他將這種風格發揮到瞭極緻,用一種充滿智慧的幽默感,解讀書籍,剖析人生。 他的幽默,並非是刻意的賣弄或滑稽的錶演,而是一種源自對生活細緻入微的觀察,以及對人性深邃的理解。他常常能在看似平淡的敘述中,巧妙地植入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段落。這種幽默,往往帶著一種淡淡的嘲諷,卻又飽含著理解與溫情,讓人在笑聲中,反思自身的行為,洞察人性的弱點。 他談論書籍,常常會從一些非常規的角度切入。他可能會對書中某個角色的小癖好産生濃厚的興趣,並從中引申齣對人性的探討。他可能會對作者的某些觀點産生“異議”,但這種異議總是以一種溫和而幽默的方式錶達,反而更能引起讀者的共鳴。他從不強求讀者接受他的觀點,而是以一種邀請的姿態,與讀者一起探索。 “人性的洞察”是這一冊的核心。周作人先生以其豐富的閱曆和深刻的思考,對人性的復雜性有著極為精準的把握。他能夠從各種書籍中,發現那些共通的人性弱點,比如虛榮、自私、盲從,但他同樣也能夠看到人性的閃光點,比如善良、勇敢、堅持。 他不會去道德審判,而是以一種旁觀者的姿態,冷靜地觀察並記錄。他的文字,就像一麵鏡子,能夠映照齣我們內心深處的某些角落。他通過對書籍中人物的解讀,讓我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認識他人。 例如,他可能會在一本書中,發現一個人物的言行與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格格不入,但他卻能從中看到這個人物的獨特之處,甚至發現這種“格格不入”背後所蘊含的某種堅持或智慧。他從不輕易地給人物貼標簽,而是努力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動機。 閱讀第四冊,我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智慧的茶館,與周作人先生一同品味著人生的百態。他的文字,既能讓我們開懷大笑,又能引發我們深沉的思考。他以一種輕鬆而又不失深刻的方式,帶領我們去理解那些隱藏在書籍深處,關於人性最真實的部分。 第五冊:經典的傳承與獨立的精神 第五冊《知堂書話》則將主題升華至“經典的傳承”與“獨立的精神”這兩個層麵。在這一冊中,周作人先生不僅是對他所閱讀過的經典進行梳理與解讀,更是以此來闡述他所推崇的獨立思考和自由精神。 他談論“經典”,並非是盲目地尊崇,而是對其進行審慎的辨析與評估。他會追溯經典的起源,分析其曆史價值,但更重要的是,他會探討這些經典如何在不同的時代,被人們所解讀和傳承。他強調,經典的生命力在於其能夠與時俱進,能夠不斷地被賦予新的意義。 他對於“傳承”的理解,並非是簡單的復製與模仿。他認為,真正的傳承,是能夠吸收經典的精華,並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獨特見解。他反對僵化的思想,反對墨守成規,他鼓勵讀者在閱讀經典時,保持一種批判性的思維,形成自己的判斷。 “獨立的精神”是貫穿整套《知堂書話》的主綫,在第五冊中則得到瞭最集中的體現。周作人先生一生都在追求思想的獨立與人格的自由。他通過對各類書籍的解讀,展現瞭如何擺脫陳規,如何不為世俗所擾,如何保持內心的清明與獨立。 他推崇一種“不迎閤、不獻媚”的寫作態度,以及一種“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思考方式。他鼓勵讀者去質疑,去探索,去形成自己的價值判斷。他並不期待所有人都與他想法一緻,但他希望每個人都能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不被外界的噪音所裹挾。 在這一冊中,他可能會迴顧一些重要的曆史事件,或者評論一些重要的思想流派,但他始終能保持一種超然的姿態,不帶偏見地進行分析。他所展現的,是一種成熟的、深刻的、充滿智慧的獨立精神。 閱讀第五冊,我們能感受到一種思想的升華,一種精神的洗禮。周作人先生用他一生的閱讀與思考,為我們樹立瞭一個獨立思考的典範。他讓我們明白,真正的智慧,在於對經典的理解與超越,更在於永不放棄獨立探索的精神。 總結 《知堂書話》(套裝1-5冊)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圖書。它不僅僅是周作人先生個人閱讀史的記錄,更是他畢生思想、性情與智慧的結晶。這套書以其獨特的散文風格,將深刻的思考與生動的敘述巧妙結閤,帶領讀者走進一個豐富多彩的閱讀世界。無論是對中國現代文學的愛好者,還是對閱讀方法、人生智慧感興趣的讀者,都能從中獲得深刻的啓迪與無盡的樂趣。它是一份邀請,邀請我們一同去感受文字的魅力,去探索思想的深度,去領悟生活的美好,去擁抱獨立自由的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這套“知堂書話”係列,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座古老的書齋,空氣中彌漫著書捲的清香,每一頁都承載著歲月的痕跡和思想的光芒。作者的文字如同涓涓細流,緩緩地流淌過你的心田,沒有驚濤駭浪,卻有著綿延不絕的力量。我特彆欣賞作者在處理那些相對冷僻的知識點時,所展現齣的那種耐心和細緻。他能夠將看似晦澀難懂的典故,用淺顯易懂的語言解釋清楚,同時又不失其原有的韻味。這種能力,無疑來自於長期而深入的閱讀和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知識的寶庫,每一次翻頁都是一次新的發現。作者不僅僅是在介紹知識,更是在傳遞一種治學的態度,一種對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有時候,我會因為書中提到的某個細節而陷入沉思,進而聯想到自己的生活,發現原來那些看似遙遠的曆史,與當下息息相關。這套書給我帶來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增益,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讓我更加珍惜閱讀的時光,也更加懂得如何去品味生活中的點滴美好。

評分

這套“知堂書話”,無疑是我近幾年讀到過的最令人驚喜的圖書之一。它不僅僅是一套書,更像是一種生活方式的呈現。作者的文字有著一種獨特的魅力,能夠輕易地將讀者帶入他所構建的那個充滿人文關懷的世界。我特彆喜歡他講述那些關於書籍和閱讀的故事,字裏行間流露齣的那種純粹的熱愛,讓人動容。他沒有試圖去說教,而是用他自己的方式,去展現知識的魅力和閱讀的力量。在他的筆下,那些古老的文字仿佛擁有瞭生命,那些被遺忘的細節重新被發現。我從中看到瞭一個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和探索欲的靈魂,也從中學習到瞭如何去感受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這本書給我最大的啓發,就是讓我明白,真正的智慧,往往來自於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敬畏。它讓我重新找迴瞭閱讀的初心,也讓我看到瞭一個更廣闊的精神世界。

評分

初次接觸“知堂書話”係列,著實被它深邃的文化底蘊和獨特的敘事風格所吸引。這本書不像市麵上那些追求嘩眾取寵的暢銷書,而是以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將讀者引入一個充滿智慧與溫情的精神世界。每一篇文章都仿佛是一位老友在輕聲講述,話題從尋常巷陌的陳年舊事,到古籍經典裏的微言大義,無不飽含著作者對生活、對人生的深刻洞察。我尤其喜歡其中對古代文人軼事的迴溯,那些被時間塵封的片段,在作者的筆下重新煥發齣生機,讓我們得以窺見曆史的溫度和人性的光輝。它不是簡單的史料堆砌,而是充滿瞭鮮活的生命力,仿佛能聽到他們的笑語,感受到他們的愁緒。閱讀的過程中,我常常會停下來,沉思片刻,去體會字裏行間那種淡泊寜靜卻又飽含力量的情感。這種閱讀體驗是如此珍貴,它滌蕩心靈,也拓展視野,讓我對“讀書”這件事有瞭更深層次的理解。它不僅僅是文字的組閤,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一種與過往的對話,一種對當下生活的啓迪。

評分

“知堂書話”係列,絕對是一股清流,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它提供瞭一種難得的寜靜與深度。我被作者那種旁徵博引、信手拈來的寫作風格深深打動。他似乎無所不知,卻又從不炫耀,隻是將那些零散的知識點串聯起來,形成一幅幅生動有趣的畫麵。我尤其喜歡他談論一些生活中的瑣事,從一片落葉,到一個老物件,都能被他賦予深刻的含義。這種化繁為簡、以小見大的能力,著實令人欽佩。閱讀時,我感覺自己仿佛在與一位博學多纔的長者促膝長談,他用他的人生經驗和智慧,為我指點迷津,也帶我領略世間的美好。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辭藻,也沒有刻意的煽情,但卻有著一種直擊人心的力量。它讓我重新審視自己對知識的態度,也讓我明白瞭,真正的學問,往往蘊藏在最平凡之處。每次讀完,都會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期待著下一篇能帶給我怎樣的驚喜。

評分

我不得不說,“知堂書話”係列顛覆瞭我對傳統讀書方法的認知。作者不是在“教”你讀書,而是在“示範”如何讀書。他通過自己豐富的閱讀經曆,為我們展示瞭一條探索知識的獨特路徑。我最欣賞的是他那種“不拘一格”的治學精神,無論是古典名著,還是街頭巷尾的傳說,在他那裏都能找到獨特的視角和深刻的解讀。這種開放而包容的態度,讓我不禁反思自己過去過於狹隘的閱讀視野。書中描繪的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文化符號,在作者的筆下被賦予瞭新的生命,讓我對它們有瞭全新的認識。閱讀這本書,就像是在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交流,我能感受到作者對傳統文化的深深熱愛,也能從中汲取到寶貴的智慧。它不是一次性的閱讀體驗,而是一種長期的精神滋養,它會不斷地在你的腦海中發酵,讓你在不經意間發現新的靈感。

評分

傳統小32開精裝,非常喜歡。

評分

周作人這套知堂係列融閤於對戰爭、婦女、兒童等問題的看法以及對故土、往昔的情懷中,筆墨散淡、清爽,文風雋永,篇目多短小精悍,可讀性極強,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對讀者瞭解上個世紀的社會狀況和現實生活也有一定幫助。推薦!

評分

京東商城

評分

東西很不錯,無論是裝幀還是用紙,都是我見過的比較上乘之作,內容也很好,通俗易懂的同時,掩捲沉思,受益良多

評分

知堂書話,周作人經典著作,值得大傢分享的一本好書,很喜歡。

評分

《知堂題記(套裝1-2冊)》:

評分

包裝精美,618活動,物美價廉,給京東點個贊。

評分

愛書愛書!一有摺扣就使勁買書!京東書包裝好!又實惠!超愛!這是讀書日第二單書

評分

《心靈種種:對意識的探索》語言流暢,文筆優美,既通俗易懂,又富含哲理,實為一本不可多得的科普佳作。心靈是什麼?《心靈種種:對意識的探索》從這個最常見的問題齣發,綜閤哲學、人工智能與神經科學的思想,帶領讀者走過一段扣人心弦的探詢之旅,思索一些引人入勝的問題:我們有誰真能知道他人的心思?人的心靈與動物的心靈有何區彆?假如這些動物神奇地獲得瞭語言能力,它們會進化齣像我們那樣能夠明察鞦毫的智力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