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2018》: 
  在2018年,人类社会拥有了可以改变基因延长寿命的技术,通过延基,人类寿命可达300年。同时,网络虚拟社会已经及其庞大,实体货币逐渐废除,虚拟货币正在兴起。不但如此,虚拟的网络国家还在提出申请加入联合国。在这种风云变幻的大背景下,人心动荡,前途未卜,男主角盗用公款准备延基,而正当他打算向女朋友坦白自己只筹集到一个人延基费用的时候,却发现女朋友早已打算利用另一项技术——冷冻,休眠到100年以后……    
  《蝴蝶》: 
  一只蝴蝶在北京扇动一下翅膀,就足以使纽约产生一场暴雨。 
  在民谣中早有这层意思:少了一颗钉子,丢了一块蹄铁;少了一块蹄铁,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丢了一个骑手;少了一个骑手,丢了一场胜利;少了一场胜利,丢了一个国家。    
  《镜子》: 
  一种计算机模拟技术,文中提到的超弦计算机运算能力强大到可以模拟出不同宇宙创生及其以后的所有事情,因此我们所在的宇宙的模型也被模拟出来,利用该模型,人类的过去现在未来都将暴露在控制计算机的人的面前,世界终于透明下来,一切黑暗都将无处躲藏。可是!!伟大的镜像时代到来了,罪恶真的就结束了么?    
  《时间移民》: 
  《时间移民》是中国科幻文学之王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时间移民》《镜子》《吞食者》《西洋》等刘慈欣经典获奖作品,是近年来刘慈欣作品的好版本。 
  未来,迫于环境恶化和人口压力,地球政府决定派出远征队伍,选取25岁以下的人类成员向未来移民。旅行队伍进行了多次停留,但每一次的地球环境都不再适合人类居住,最后一次航程,“大使”把时间定在未来11000年。在这未来的这个时代,地球基本恢复了原始生态,人类开始了新文明的起点。    
  《三体》: 
  文化大革命如火如荼进行的同时,军方探寻外星文明的绝秘计划“红岸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在按下发射键的那一刻,历经劫难的叶文洁没有意识到,她彻底改变了人类的命运。 
  地球文明向宇宙发出的啼鸣,以太阳为中心,以光速向宇宙深处飞驰…… 
  四光年外,“三体文明”正苦苦挣扎——三颗无规则运行的太阳主导下的百余次毁灭与重生逼迫他们逃离母星。而恰在此时,他们接收到了地球发来的信息。 
  在运用超技术锁死地球人的基础科学之后,三体人庞大的宇宙舰队开始向地球进发……人类的末日悄然来临。     
作者简介
     刘慈欣,生于六十年代,祖籍河南,现居山西娘子关。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高级工程师。
  自1999年开始科幻创作以来,刘慈欣已发表短篇科幻小说三十余篇,出版长篇科幻小说五部。创下连续八年荣获中国科幻奖“银河奖”的纪录。长篇力作《三体》开创了《科幻世界》连载原创长篇的先例,一举成为2006年度备受关注与欢迎的科幻小说。
  刘慈欣的作品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既注重极端空灵和厚重现实的结合,也讲求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具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鲜明的个人风格,为中国科幻确立了一个新高度。
     精彩书评
       ★对历史和现实的一次思想实验。将人类的灵魂暴露于冷酷的星空中。遥远的异世界如梦如幻。却像一面镜子。更深刻地映照出人类自身。一部比现实更真实、比神话更空灵的科幻小说。
  ——著名科幻作家 王晋康
  
  ★刘慈欣在《三体》中完成了一个几乎无法完成的梦想。他近乎完美地把中国五千年历史与宇宙一百五十亿年现实融合在了一起。挑战令一代代人困惑的道德律令与自然法则冲突互存的极限。又以他那超越时代的宏伟叙事和深邃构想。把科幻这种逻辑严密而感情丰沛的文学样式。空前地展示在众多的普通中国人面前,注定要改变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并让我们重新检讨这个行星之上及这个行星之外的一切审美观。
  ——著名科幻作家 韩松
     目录
   《三体》:
1.科学边界
2.台球
3.射手和农场主
4.三体、周文王、长夜
5.叶文洁
6.宇宙闪烁之一
7.疯狂年代
8.寂静的春天
9.红岸之一
10.宇宙闪烁之二
11.大史
12.三体、墨子、烈焰
13.红岸之二
14.红岸之三
15.红岸之四
16.三体、哥白尼、宇宙橄榄球、三日凌空
17.三体问题
18.三体、牛顿、冯·诺伊曼、秦始皇、三日连珠
19.聚会
20.三体、爱因斯坦、单摆、大撕裂
21.三体、远征
22.地球叛军
23.红岸之五
24.红岸之六
25.叛乱
26.雷志成、杨卫宁之死
27.无人忏悔
28.伊文斯
29.第二红岸基地
30.地球三体运动
31.两个质子
32.古筝行动
33.监听员
34.智子
35.虫子
36.尾声·遗址
后记
《时间移民》:
坍缩
西洋
镜子
朝闻道
命运
山
时间移民
思想者
吞食者
微纪元
天使时代
梦之海
微观尽头
欢乐颂
《2018》
《蝴蝶》
《镜子》
      精彩书摘
     《刘慈欣作品集(套装共5册)》: 
  “呵,听说那玩意儿一根头发丝粗就能吊起一辆大卡车,犯罪分子要是偷点儿去做把刀,那一刀就能把一辆汽车砍成两截吧。” 
  “哼,根本不用做成刀,用那种材料做一根只有头发丝百分之一粗细的线,拦在路上,就能把过往的汽车像切奶酪那样切成两半……啥不能用于犯罪?刮鱼鳞的刀都能!” 
  史强把面前的文件从袋中抽出一半又塞了回去,显然没了兴趣。“说得对,鱼都能犯罪呢!我办过一个杀人案,一个娘们儿把她丈夫的那玩意儿割下来了。知道用的是什么?冰箱里冷冻的罗非鱼!鱼冻硬后,背上的那排刺就跟一把快刀似的……” 
  “我没兴趣,怎么,让我来开会就是为这事儿?” 
  “鱼?纳米材料?不、不,与那些都没关系。”史强把嘴凑到汪淼耳边,“别给这帮家伙好脸,他们歧视咱们,只想从咱们这里掏情报,但什么都不告诉咱们。像我,在这儿混了一个多月,还和你一样什么都不知道。” 
  “同志们,会议开始。”常伟思将军说,“在全球各战区,我们这里现在成为焦点。首先把当前情况向与会的同志们介绍一下。” 
  “战区”这个不寻常的术语令汪淼迷惑,他还注意到,首长好像并没有打算向他这样的新人介绍来龙去脉,这倒是印证了史强的话。在常将军这简短的开场白中,他两次提到了“同志们”,汪淼看看对面的两名北约军人和两个美国中情局官员,感觉将军似乎漏掉了“先生们”。 
  “他们也是同志,反正这边的人都是这么称呼的。”史强低声地对汪淼说,同时用手中的烟指了指那四个外国人。 
  在迷惑的同时,汪淼对史强的观察力留下了些印象。 
  “大史,你把烟熄了,这儿的烟味够浓了。”常伟思说,低头翻着文件。 
  史强拿着刚点着的烟四下看看,没找到烟灰缸,就“吱啦”一声扔到茶杯里了。他抓住这个机会举手要求发言,没等常伟思表态就大声说道:“首长,我提个要求,以前提过的——信息对等!” 
  常伟思将军抬起头,“没有任何一个军事行动是信息对等的,这点也请到会的专家学者们谅解,我们不可能给你们介绍更多的背景资料。” 
  “但我们不一样。”史强说,“警方从作战中心成立之初就一直参与,可直到现在,我们连这个机构到底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而且,你们正在把警方排挤出去,你们一步步熟悉我们的工作,然后把我们一个个赶走。” 
  与会的另外几名警官都在低声制止史强。史强敢对常伟思这样级别的首长这么说话,汪淼有些吃惊,而后者的反击更犀利。 
  “我说大史,现在看来,你在部队上的老毛病还没改。你能代表警方吗?你因为自己的恶劣行为已被停职好几个月了,马上就要被清除出公安队伍。我调你来,是看重你在城市警务方面的经验,你要珍惜这次机会。” 
  大史用粗嗓门说:“那我是戴罪立功了?你们不是说那都是些歪门邪道的经验吗?” 
  “但有用。”常伟思对史强点点头,“有用就行,现在顾不上那么多了,这是战争时期。” 
  “什么都顾不了了,”一位中情局的情报官员用标准的普通话说,“我们不能再用常规思维。” 
  那位英军上校显然也能听懂中文,他点点头,“Tobeornottobe……” 
  “他说什么?”史强问汪淼。 
  “没什么。”汪淼机械地回答。这些人似乎在梦呓,战争时期?战争在哪儿?他扭头望向大厅的落地窗,透过窗子可以看到远处大院外面的城市:春天的阳光下,街道上车流如织;草坪上有人在遛狗,还有几个孩子在玩耍…… 
  里面和外面的世界,哪个更真实?常将军讲道:“最近,敌人的攻击明显加强了,目标仍是科学界高层,请你们先看一下文件中的那份名单。” 
  汪淼抽出文件中最上面的那张纸,是用大号字打印的,名单显然拟得很仓促,中文和英文姓名都有。 
  “汪教授,看到这份名单,您有什么印象?”常伟思看着汪淼问。 
  “我知道其中的三人,都是物理学最前沿的著名学者。”汪淼答道,有些心不在焉,他的目光锁定在最后一个名字上,在他的潜意识中,那两个字的色彩与上面几行字是不同的。怎么会在这里看到她的名字?她怎么了? 
  “认识?”大史用一根被烟熏黄的粗指头指着文件上的那个名字问。见汪淼没有反应,他迅速作出反应,道:“呵,不太认识。想认识?” 
  现在,汪淼知道常伟思把他以前的这个战士调来是有道理的,这个外表粗俗的家伙,眼睛跟刀子一样。他也许不是个好警察,但确实是个狠角色。 
  ……    
				
 
				
				
					《刘慈欣作品集》(套装共5册)是一套汇集了中国科幻巨匠刘慈欣最新创作精髓的图书。这套作品集以其宏大的宇宙观、深邃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类文明未来的深刻洞察,再次巩固了刘慈欣在世界科幻文学领域不可动摇的地位。全套五册,每本书都独立成章,又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波澜壮阔的科幻史诗。  第一册:《三体》  《三体》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视角,讲述了地球文明与外星文明“三体”文明之间生死存亡的斗争。故事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开始,一位中国科学家在绝望中向宇宙发出了信号,却意外地触动了一个生存环境极其恶劣、发展出扭曲文明的三体文明。为了逃离母星的毁灭,三体人决定入侵地球,而地球文明在得知这一惊天秘密后,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本书的魅力在于其“硬科幻”的内核。刘慈欣并没有停留在简单的外星人入侵故事上,而是将物理学、天文学、社会学、心理学等诸多学科知识巧妙地融入叙事之中。三体世界独特的三体运动问题,为整个故事的展开提供了绝妙的背景设定,也展现了宇宙的残酷与不可预测。同时,书中对人性的拷问也尤为深刻。面对来自宇宙深处的强大敌人,人类社会内部的猜疑、分裂、绝望与抗争,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从“地球往事”到“黑暗森林法则”的提出,再到“面壁计划”的实施,《三体》层层推进,构建了一个既充满科学幻想又触及人类本质的宏大叙事。书中对“技术爆炸”、“黑暗森林”等概念的阐释,更是成为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本书不仅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更在国际上引起轰动,被翻译成多种语言,赢得了无数赞誉,更是荣获了素有“科幻界诺贝尔奖”之称的雨果奖。  第二册:《球状闪电》  《球状闪电》是刘慈欣早期的一部重要作品,它以一种更加贴近现实的方式,探讨了科学的边界、人性的复杂以及神秘现象的魅力。故事围绕着一种极其罕见的自然现象——球状闪电展开。主人公丁仪,一位对物理学有着深刻理解的天才科学家,在一次意外中目睹了球状闪电的威力,并因此卷入了一场与神秘组织“神迹”的较量之中。“神迹”组织利用球状闪电的能量,试图改变自然规律,甚至达到“创造”和“毁灭”的终极目的。  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科学探索与个人命运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丁仪从一个好奇的观察者,逐渐成长为一名深入探究球状闪电本质的关键人物。在追寻真相的过程中,他不仅要面对科学上的挑战,还要面对人心的险恶和道德的困境。刘慈欣通过对球状闪电这一现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未知,以及人类在面对未知力量时的渺小与探索欲望。同时,《球状闪电》也探讨了科学技术被滥用的危险,以及人类在追求更高力量时的道德底线。书中对“量子纠缠”、“能量转移”等科学概念的运用,虽然不是故事的核心,但为整个科幻设定增添了真实感和想象空间。这本书所展现的,是对科学的敬畏,也是对人性深渊的警示,它让我们思考,当科学的力量触及神明的领域时,人类应该如何自处。  第三册:《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刘慈欣最为人熟知的短篇科幻小说之一,被改编成电影后更是风靡全球。这部作品以其宏大的想象力和充满牺牲精神的叙事,描绘了人类文明在末日危机中的挣扎与求生。当太阳即将膨胀为红巨星,吞噬整个太阳系时,人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在这个绝境之下,人类文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建造一万台巨大的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离开太阳系,踏上漫长的流浪之旅,寻找新的家园。  本书的核心在于“勇气”与“责任”。“流浪地球”计划的实施,不仅仅是一项工程奇迹,更是人类集体意志的体现。它展现了在面临灭顶之灾时,人类团结一心、不屈不挠的精神。小说通过讲述在流浪过程中,地球上发生的种种危机和救援行动,如“木星危机”,深刻地刻画了在极端环境下,人性的光辉与弱点。主人公刘培强,作为一名宇航员,在执行任务时所展现的牺牲精神,更是成为了无数人心中的英雄。刘慈欣巧妙地将科学设定与情感叙事融为一体,行星发动机的原理,地球在星际空间中的航行,以及在不同星球引力场下的危险,都被描绘得既有科学依据又不失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流浪地球》传递了一种关于“家园”的深刻思考。地球不仅仅是一个星球,更是承载着人类文明、历史与情感的根基。即使要离开,人们也用最壮烈的方式,让自己的家园一同流浪。这部作品所展现的,是对宇宙的敬畏,也是对生命的热爱,更是一种面对困难时,永不放弃的希望。  第四册:《人生海海》  《人生海海》并非刘慈欣的作品,这套《刘慈欣作品集》(套装共5册)中,除了《三体》、《球状闪电》、《流浪地球》等几部代表作外,还会收录其他同样精彩的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例如《超新星纪元》、《乡村教师》、《流浪地球》的原著小说以及其他精选集。因此,本简介将聚焦于刘慈欣的其他几部中短篇小说,它们同样展现了刘慈欣独特的科幻视野和深刻的人文关怀。  例如,在《乡村教师》中,刘慈欣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偏远地区的乡村教育。故事讲述了一位乡村教师,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用自己微薄的力量点亮孩子们求知的光芒。然而,在这看似朴实的故事背后,却隐藏着一个关于宇宙文明和生命意义的宏大秘密。当外星文明发现地球时,乡村教师与他的学生们,却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成为了拯救地球的关键。本书展现了刘慈欣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以及对知识和希望的赞美。他用科幻的视角,将微小的个体与宏大的宇宙联系起来,赋予了平凡生命以不平凡的意义。  再如,《超新星纪元》则描绘了一个更加遥远的未来。当地球面临超新星爆发的威胁时,人类创造了一种“人类幼体”的社会模式,在严酷的环境中,孩子们被训练成各种不同职业的“未来人”,以期在末日后延续人类文明。本书充满了对生命繁衍、文明延续的哲学思考,以及对人工智能、基因改造等未来科技的想象。刘慈欣通过对这一极端社会模式的描绘,深刻地探讨了“人”的定义,以及在绝境中,文明如何选择生存之道。  第五册:精选集  这第五册通常是刘慈欣的中短篇小说精选集,它将汇集更多刘慈欣的精彩之作,如《诗云》、《赡养人类》、《带上她的眼睛》等。每一篇短篇都如同一个独立的宇宙,承载着刘慈欣的奇思妙想和深刻洞察。  《诗云》探讨了语言的本质和宇宙的终极奥秘。故事中,一种能够精确表达任何事物的“诗云”语言出现,它让宇宙中的文明得以交流,也揭示了宇宙本身可能就是一个巨大的“诗歌”。《赡养人类》则以一种更为现实的视角,描绘了未来人类面临的另一重生存困境——人口爆炸与资源枯竭。当人类数量逼近极限,文明的延续是否意味着对个体的牺牲?《带上她的眼睛》则以一种充满温情和科幻色彩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关于失明与重生的故事,主人公通过一种特殊的方式,体验到了失明者眼中的世界,并最终找回了属于自己的光明。  这套《刘慈欣作品集》(套装共5册)不仅仅是科幻小说的集合,更是一场关于宇宙、文明、生命和人性的深度探索。每一部作品都充满了惊人的想象力、严谨的科学设定以及深邃的思想内涵,它们将带领读者跨越时空的界限,思考人类文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感受宇宙的浩瀚与神秘,以及生命的力量与价值。这套书,是每一个热爱科幻、热爱思考的读者不容错过的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