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書名: | 馮友蘭文集12捲(修訂版) | 
| 作者: | 馮友蘭 | 
| ISBN: | 9787544546546 | 
| 齣版社: | 長春齣版社 | 
| 定價: | 598.00元 | 
| 其他信息( 僅供參考,以實物為準) | |
| 開本:16開 | 裝幀:精裝 | 
| 齣版時間:2017-01-01 | 版次:1 | 
| 頁碼: | 字數: | 
| 內容簡介 | 
| 馮友蘭是20世紀中國*有影響的哲學傢,以“闡舊邦以輔新命,高明以道中庸”為座右銘,自稱為“三史釋古今,六書紀貞元”。12捲本的《馮友蘭文集》,主要包括“三史”“六書”,還有《三鬆堂自序》、《人生哲學》。 | 
| 圖書目錄 | 
| 暫無內容 | 
| 文摘|序言 | 
| 敲開中國思想文化的大門,尋求中國智慧的捷徑不可不讀馮友蘭。中國百年來偉大哲學傢的經典代錶作。陳寅恪先生評:“取材嚴謹,持論精嚴,允宜列入清華叢書,以貢獻於學界。” *說:推進中國改革發展,需要哲學精神指引!貞元六書建構瞭人生哲學的完整體係,發掘現實生活的哲學智慧。馮先生的著作,麵嚮人生,聯係生活,為人們的現實生活尋找智慧,為人們的心靈尋找寄托,為人們的生活方式探索齣路。具備史纔、史學、史識、史德,高明而道中庸,學究天人,畢生所寄:“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 | 
| 作者介紹 | 
| 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現代哲學傢、哲學史傢、教育傢。1918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門。 1920年入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師從杜威、伍德希裏奇。1924年獲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曾任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西南聯閤大學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北京大學哲學係教授。畢生著作可概括為“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三史”為《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為《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並為迴憶錄《三鬆堂自序》。馮友蘭是在中國學術史上作齣重大貢獻的傑齣學者。 | 
讀罷《馮友蘭文集(修訂版 套裝1-12捲)》中的部分篇章,我深切體會到,哲學並非是高高在上、遙不可及的玄談,而是與人生、與時代緊密相連的智慧之光。馮先生的文章,時常流露齣一種溫潤而深刻的人文關懷。他討論的“人生之意義”與“價值之普遍性”,絕非空洞的理論,而是滲透著他對個體生命體驗的體察,以及對人類共同命運的關切。我尤其欣賞他在論述中,能夠將抽象的哲學概念,通過生動的事例、形象的比喻,乃至個人的人生感悟,變得通俗易懂,引人入勝。這套文集,仿佛是一部思想的史詩,帶領讀者穿越時空,與古今的智者對話。我期待在其中找到關於如何安頓身心、如何在紛繁的世界中保持獨立思考的啓示。那些關於“道德的重建”、“精神的獨立”的論述,在當下這個物質至上、信息爆炸的時代,顯得尤為珍貴。我希望通過閱讀,能夠汲取馮先生的智慧,獲得麵對生活睏境時的一種精神支撐,學會如何在喧囂中保持一份內心的寜靜與清醒。
評分這套《馮友蘭文集(修訂版 套裝1-12捲)》,單是其龐大的體量就足以讓人心生敬意。對我這樣的普通讀者來說,選擇閱讀哲學著作,往往是為瞭尋求一種更深層次的精神滋養,或是解答生活中的睏惑。我一直對中國古代哲學中的“道”與“德”的概念深感著迷,但總覺得理解得不夠透徹。馮先生作為當代中國哲學界的泰鬥,他一定對這些核心概念有著獨到的見解和深入的闡釋。我尤其期待在文集中,能夠看到他對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係統性分析,以及他如何將這些古老的智慧與現代的社會生活相結閤。比如,在現代社會人際關係日益疏離的背景下,傳統儒傢所強調的“仁愛”與“恕道”還有多大的現實意義?馮先生是如何看待這些問題的?我希望通過閱讀,不僅能瞭解到中國哲學的博大精深,更能從中汲取有益的智慧,用於指導自己的生活,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這套文集,對我來說,就像是一座寶藏,等待著我去一點點地發掘其中的珍貴思想。
評分《馮友蘭文集(修訂版 套裝1-12捲)》這部鴻篇巨製,即便隻是翻閱目錄,也足以讓人感受到其學識的深邃與視野的廣闊。作為一名對中國哲學史抱有濃厚興趣的普通讀者,我一直希望能夠係統地瞭解這位近現代學術巨擘的思想脈絡,而這套文集的齣現,無疑為我提供瞭絕佳的機會。早年零散地讀過幾篇馮先生的論述,印象深刻的便是他對中國傳統哲學,尤其是儒傢思想的深刻洞察與創造性闡釋。我一直對“新理學”的提齣感到好奇,它究竟是如何在繼承古代理學精髓的基礎上,又賦予其時代精神的?這套文集,尤其是關於“貞元六書”的梳理與闡發,想必會解答我長久以來的疑惑。我期待著在其中一探究竟,理解馮先生如何在中西文化碰撞的時代,為中國哲學尋覓新的齣路,又如何在古老的智慧中發掘齣能夠迴應當下社會挑戰的深刻見解。同時,我也很好奇,在曆史變遷的大背景下,馮先生的學術思想經曆瞭怎樣的演變,又是如何被不斷修訂和完善的,這套“修訂版”的齣現,又會帶來哪些新的思考與解讀?
評分初識《馮友蘭文集(修訂版 套裝1-12捲)》,我最先被其裝幀的典雅所吸引。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一種嚴謹而又不失溫情的學術氣息。我一直對馮先生在學界的地位與影響感到敬畏,但同時也渴望能以更輕鬆、更個人化的視角去親近他的思想。這套文集,似乎正是為這樣的讀者量身打造。我特彆關注的是其中關於中國哲學史的梳理與評價的部分。在許多人的印象中,中國哲學史是一條漫長而復雜的河流,而馮先生則以其獨特的視角和精到的筆力,為我們勾勒齣瞭這條河流的清晰脈絡。他如何看待不同學派之間的聯係與區彆?他又是如何評價曆代哲人的貢獻與局限?我期待在這些篇章中,能夠獲得一種係統而全麵的瞭解,不僅僅是記住一個個名字和學說,更能把握中國哲學發展的內在邏輯與精神特質。同時,我也想看看,在“修訂版”中,馮先生本人或後來的學者,對以往的觀點進行瞭怎樣的補充與修正,這本身也是一種學術進步的體現,令人期待。
評分《馮友蘭文集(修訂版 套裝1-12捲)》的齣現,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次閱讀的體驗,更是一次思想的洗禮。作為一名在快速變化的時代中摸索前行的普通人,我常常感到迷茫,對“何為好生活”、“如何做齣正確的選擇”感到睏惑。而馮先生的思想,恰恰能夠為我提供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幫助我建立起一套更為穩固的價值體係。我尤其對他在探討“中國人的精神”這一主題時的論述深感興趣。在西方文化思潮湧入的背景下,我們如何保持自身的文化主體性?我們民族的精神特質究竟是什麼?這些宏大而又關乎我們每個人的問題,想必在文集中會有深入的探討。我希望能從中找到關於如何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智慧,如何在現代化進程中,找到一條既符閤時代潮流,又根植於自身文化傳統的道路。這套文集的價值,我想不僅僅在於學術研究,更在於它能為我們提供一種精神上的指引,讓我們在紛繁復雜的現代社會中,找到屬於自己的定盤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