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百科典藏书系--重装出击:全球装甲师百科图鉴

军事百科典藏书系--重装出击:全球装甲师百科图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军情视点 编
图书标签:
  • 军事
  • 装甲
  • 百科
  • 图鉴
  • 军事科技
  • 战争史
  • 军事装备
  • 装甲车辆
  • 冷兵器
  • 军事爱好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4380
版次:1
商品编码:11972767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军事百科典藏书系
开本:12开
出版时间:2016-10-01
用纸:铜版纸
页数:174
字数:30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资深军事爱好者收藏的绝佳对象。
  本系列图书精心选择了六个兵种,包括特种部队、海军旗舰、海军陆战队、步兵师、空降师等,每个兵种都收录了数支代表性的部队,并对这些部队的组建历史、编制架构、武器装备、作战训练、经典战例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每本书中力求文字通俗易懂,参数详尽准确,图片精美丰富,并加入了许多有趣的小知识。无论是军迷,还是青少年读者,都能从本系列书中找到自己想要获取的知识。

内容简介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装甲兵的历史、特点、使命、编制、战术和装备等方面的知识,还精心选取了七支现役或历史上的装甲部队(涉及美国、英国、苏联/俄罗斯、德国和日本等),对每支部队的发展历史、组织架构、作战能力、著名指挥官、重要装备等都进行了深入讲解。
  本书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基础,也是资深军事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作者简介

军情视点,从成立至今,已有8个年头,由一群志同道合的军事爱好者组成。团队成员主要是80后与90后的成员为主,偏爱战机、枪械和舰艇方面的内容。
部分成员介绍:
丁锅锅:此人大才,不仅了解各种武器装备,而且对于武器的细节也了解甚多,堪称武器小诸葛。
坚毅的心:平时默不作声,但是热爱枪械,在各种游戏当中都善使狙击枪,自封冷静的十字星。
羊羊:90后小美女,性格活泼开朗,身材小巧。不过对武器中的各种重装备情有独钟,能从海上航母聊到陆地战车。
黄成:个人从小是军事爱好者,曾经担任铁血论坛版主。曾经用笔名铁血图文以及铁血工作室在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了20余本军事类图书,主要包括《士兵的第二生命——步枪》、《海上移动堡垒——航空母舰》、《撒旦之手——手枪》等在军事领域较为的图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装甲兵概述001
1.1 装甲兵的定义002
1.2 装甲兵的历史003
1.2.1 早期萌芽003
1.2.2 二战催化005
1.2.3 战后发展006
1.3 装甲兵的战术008
1.3.1 早期战术008
1.3.2 现代战术008
1.4 装甲兵的装备010
1.4.1 坦克010
1.4.2 装甲车012
1.4.3 火炮013
第2章 美国陆军第1装甲师014
2.1 部队概况015
2.2 发展历史016
2.2.1 二战岁月016
2.2.2 战后时光019
2.3 组织架构022
2.3.1 人员编制022
2.3.2 装备一览024
2.4 作战能力026
2.4.1 突出优势026
2.4.2 主要局限032
2.5 指挥官033
2.6 重要装备034
2.6.1 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034
2.6.2 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036
2.6.3 M113装甲运兵车038
2.6.4 “斯特赖克”装甲车039
2.6.5 AH-64“阿帕奇”武装直升机040
2.6.6 UH-60“黑鹰”通用直升机041
2.6.7 M109自行榴弹炮042
第3章 美国陆军第2装甲师046
3.1 部队概况047
3.2 发展历史047
3.3 组织架构051
3.3.1 人员编制051
3.3.2 装备一览052
3.4 指挥官054
3.4.1 乔治·巴顿055
3.4.2 乔治·巴顿四世055
3.5 重要装备056
3.5.1 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056
3.5.2 M24“霞飞”轻型坦克057
3.5.3 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058
3.5.4 M4“谢尔曼”中型坦克060
3.5.5 M26“潘兴”重型坦克062
3.5.6 M7“牧师”自行榴弹炮064
3.5.7 M8轮式装甲车066
3.5.8 M3半履带装甲车068
第4章 英国陆军第1装甲师070
4.1 部队概况071
4.2 发展历史071
4.3 组织架构074
4.3.1 人员编制074
4.3.2 装备一览076
4.4 著名指挥官077
4.4.1 艾伦·布鲁克077
4.4.2 迈尔斯·霍华德077
4.5 重要装备078
4.5.1 “挑战者”2主战坦克078
4.5.2 “武士”步兵战车080
4.5.3 “弯刀”装甲侦察车084
4.5.4 AS-90自行榴弹炮086
4.5.5 WAH-64武装直升机088
第5章 英国陆军第7装甲师090
5.1 部队概况091
5.2 发展历史091
5.2.1 北非战役091
5.2.2 欧洲战场093
5.2.3 战后转型094
5.3 组织架构096
5.3.1 人员编制096
5.3.2 装备一览097
5.4 著名指挥官098
5.4.1 珀西·霍巴特098
5.4.2 威廉·戈特098
5.5 重要装备099
5.5.1 “玛蒂尔达”步兵坦克099
5.5.2 “丘吉尔”步兵坦克100
5.5.3 “克伦威尔”巡航坦克102
5.5.4 “谢尔曼·萤火虫”中型坦克104
第6章 苏联/俄罗斯陆军近卫坦克第1集团军106
6.1 部队概况107
6.2 发展历史108
6.3 组织架构114
6.3.1 编制综述114
6.3.2 下属单位115
6.4 著名指挥官117
6.4.1 基里尔·莫斯卡连科117
6.4.2 米哈伊尔·卡图科夫117
6.5 重要装备118
6.5.1 T-34中型坦克118
6.5.2 KV-1重型坦克120
6.5.3 IS-2重型坦克122
6.5.4 SU-85自行反坦克炮124
6.5.5 SU-152自行榴弹炮126
第7章 德国国防军第7装甲师128
7.1 部队概况129
7.2 发展历史130
7.2.1 波兰战役130
7.2.2 法国战役131
7.2.3 苏德战争132
7.3 组织架构134
7.3.1 人员编制134
7.3.2 装备一览134
7.4 著名指挥官136
7.4.1 埃尔温·隆美尔136
7.4.2 冯·曼陀菲尔137
7.5 重要装备138
7.5.1 二号坦克138
7.5.2 三号坦克140
7.5.3 四号坦克142
7.5.4 “豹”式坦克144
7.5.5 “虎”式坦克146
7.5.6 “黄蜂”自行榴弹炮148
7.5.7 “野蜂”自行榴弹炮150
第8章 日本陆上自卫队第7师团152
8.1 部队概况153
8.2 发展历史154
8.3 组织架构156
8.3.1 人员编制156
8.3.2 装备一览157
8.4 重要装备160
8.4.1 90式主战坦克160
8.4.2 89式装甲战斗车162
8.4.3 73式装甲运兵车164
8.4.4 96式自行迫击炮166
8.4.5 99式自行榴弹炮170
8.4.6 87式自行高射炮172
参考文献174

前言/序言

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许多人时间想到的就是战争初期德军发起的一系列“闪电战”。这是“德军装甲兵之父”海因茨?古德里安创造的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协同攻击军事目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装甲集群在重点集结、梯次部署、突破缺口、纵深推进、迂回袭击、分割包围以及快速摧毁敌指挥中心、通信枢纽、交通枢纽等方面,表现出很大的优势。
在德国的影响下,苏联、英国、美国和法国等国都深刻意识到装甲兵这一兵种的重要性,从而一改此前“以坦克支援步兵”的思想,大力发展本国的装甲部队。到了战争后期,苏军建立了令人望而生畏的装甲集群,对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装甲兵迅速发展,时至今日仍然是陆军中的重要突击力量。装甲兵具有猛烈的火力、广泛的机动力和良好的防护力,可以实施快速机动、猛烈突击,在短时间之内歼击敌人。目前,美国、俄罗斯、英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陆军都编有战力强横的装甲部队。
本书不仅详细介绍了装甲兵的历史、特点、使命、编制、战术和装备等方面的知识,还精心选取了七支现役或历史上的装甲部队(涉及美国、英国、苏联/俄罗斯、德国和日本等),对每支部队的发展历史、组织架构、作战能力、著名指挥官、重要装备等都进行了深入讲解。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会对装甲兵这一极具魅力的兵种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
作为传播军事知识的科普读物,重要的就是内容的准确性。本书的相关数据资料均来源于国外军事媒体和军工企业官方网站等权威途径,坚决杜绝抄袭拼凑和粗制滥造。在确保准确性的同时,我们还着力增加趣味性和观赏性,尽量做到将复杂的理论知识用简明的语言加以说明,并添加了大量精美的图片。因此,本书不仅是广大青少年朋友学习军事知识的不二选择,也是资深军事爱好者收藏的对象。
参加本书编写的有丁念阳、黎勇、王安红、邹鲜、李庆、王楷、黄萍、蓝兵、吴璐、阳晓瑜、余凑巧、余快、任梅、樊凡、卢强、席国忠、席学琼、程小凤、许洪斌、刘健、王勇、黎绍美、刘冬梅、彭光华等。在编写过程中,国内多位军事专家对全书内容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和审校,使本书更具专业性和权威性,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加之军事资料来源的局限性,书中难免存在疏漏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编 者
2016.5.30
陆海空铁:现代战争的钢铁洪流与战术革新 本书系旨在深入剖析现代军事力量的基石——陆海空铁四大领域的发展脉络、核心装备以及前沿战术。我们并非孤立地罗列武器装备,而是力求呈现一个更为宏观的军事图景,探讨技术进步如何重塑战争形态,以及不同军种之间如何协同作战,共同构成国家安全的立体屏障。 第一卷:大地之盾——陆上力量的演进与未来 陆地战场,永远是军事冲突最直接、最惨烈的舞台。本卷将聚焦于陆军及其赖以生存的钢铁巨兽——装甲力量的百年发展。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蹒跚起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呼啸而来,再到冷战时期的针锋相对,装甲车辆的每一次革新都伴随着战术思想的深刻变革。 我们将追溯装甲战的鼻祖,探讨坦克设计的早期理念,分析不同国家在设计思路上的差异,例如强调速度与机动性的闪电战,还是侧重防护与火力压制的重装推进。我们会详细介绍从早期装甲侦察车到中型坦克的过渡,以及重型坦克在特定战役中的作用。 进入现代,本书将深入解析主战坦克的演进。读者将了解到,一辆现代主战坦克并非仅仅是一堆钢铁,而是集成了最先进的火控系统、防护技术、动力装置和信息化作战能力。我们将剖析不同国家的主战坦克设计理念,例如俄罗斯的“阿玛塔”平台,美国“艾布拉姆斯”系列的持续升级,以及德国“豹2”系列以其均衡性著称。对于坦克的火力系统,我们将详细解读主炮的口径、弹药种类(如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破甲弹、智能炮弹)及其精确度;对于防护系统,我们将深入研究复合装甲、反应装甲、主动防御系统(APS)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抵御来自敌方反坦克武器的威胁。 装甲力量并非孤军奋战,本书将重点阐述装甲部队与其他陆上支援力量的协同作战。步兵战车(IFV)如何伴随坦克,为装甲集群提供步兵支援与反装甲火力;自行火炮与火箭炮系统如何提供远程压制与火力支援,为装甲部队扫清障碍;反坦克导弹(ATGM)部队在战术运用上的灵活性如何弥补了装甲部队在某些区域的不足。此外,我们还将探讨无人机在战场侦察、目标指示、甚至直接攻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与地面部队形成新的作战模式。 本书还将深入探讨陆军信息化建设的浪潮。从单兵战场感知系统,到指挥信息系统(C4ISR),再到网络中心战的理念,信息化是如何将战场数据汇聚、分析、决策,并最终转化为杀伤力的。读者将了解到,未来战场将是信息流与火力流的双重交织,而陆军的力量投送与作战效能,将极大程度上取决于其信息化作战能力。 最后,本卷将展望陆上力量的未来发展。高超音速武器、定向能武器、自主作战的无人系统、以及新一代的装甲防护技术,都将是未来陆地战场可能出现的颠覆性力量。我们将探讨这些新技术对传统战术的挑战,以及陆军如何进行适应性发展,以应对来自不同方向的威胁。 第二卷:蓝色疆域的钢铁巨兽——海军力量的现代化与挑战 海洋,是国家力量的重要延伸,更是现代战争不可或缺的战略空间。本卷将聚焦于海军,特别是其核心力量——水面舰艇与潜艇的现代化发展,以及它们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上通道、以及执行远洋军事行动中的关键作用。 我们将从航空母舰的视角切入,解析其作为“海上机场”的战略价值。从蒸汽动力时代到核动力时代,航空母舰的规模与作战能力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书将深入分析不同国家航空母舰的设计理念,例如美国尼米兹级与福特级,俄罗斯的库兹涅佐夫级,以及中国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的建造历程与技术特点。我们将详细介绍舰载机的种类、作战半径、以及它们如何与航母编队协同作战,构成强大的海上攻击力量。 除了航母,驱逐舰、巡洋舰、护卫舰等水面作战舰艇的设计与发展也将是本卷的重点。我们将探讨现代水面舰艇如何集成了先进的传感器系统(如相控阵雷达)、导弹武器系统(如防空导弹、反舰导弹、对陆攻击巡航导弹)、以及反潜作战能力。读者将了解到,现代水面舰艇已经发展成为多功能、高技术含量的“海上多面手”,能够执行区域防空、反潜作战、对岸打击、兵力投送等多种任务。 潜艇,作为海洋深处的“幽灵”,其战略威慑力不容小觑。本卷将深入剖析攻击型潜艇(SSN)和弹道导弹核潜艇(SSBN)的设计与作战特点。我们将解析不同类型潜艇的噪声控制技术、声纳系统、以及其搭载的武器系统(如鱼雷、巡航导弹、潜射弹道导弹)。读者将了解,潜艇的隐蔽性与突击性使其成为执行侦察、反潜、反舰以及战略核威慑的重要平台。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海军航空兵的力量。固定翼反潜巡逻机、舰载直升机、以及无人机在侦察、反潜、搜救等任务中的作用。我们将分析海军航空兵如何与水面舰艇、潜艇形成联合作战体系,提升整体作战效能。 海上力量的现代化,离不开先进的通信、导航和指挥控制系统。本书将探讨海军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技术,以及海上指挥员如何在高对抗环境下,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舰艇编队的有效指挥与协同。 最后,本卷将探讨海洋安全面临的挑战,包括海上通道的安全、反海盗行动、以及来自非对称威胁的挑战。我们将分析海军如何应对这些挑战,以及海洋军事力量在维护全球和平与稳定中的作用。 第三卷:自由之翼——空军力量的变革与制空权争夺 天空,是现代战争的战略制高点。本卷将聚焦于空军,深入探讨其空中力量的组成、装备发展、以及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我们将从战斗机的视角开始,解析其不断演进的代际特征。从早期依靠目视进行的缠斗,到超视距空战的出现,再到隐身技术、先进航电系统、以及传感器融合的融入,战斗机的设计理念始终围绕着“如何赢得制空权”而展开。本书将详细分析不同国家的第五代战斗机(如F-22、F-35、J-20)的设计理念,例如隐身、超音速巡航、传感器融合、以及网络中心战能力。我们将解读先进的雷达系统、电子战系统、以及空对空导弹(如AIM-120、R-77)的性能特点。 除了战斗机,本书还将介绍其他重要的空军力量。轰炸机作为战略威慑与对地打击的重要平台,我们将探讨其从亚音速到超音速,再到隐身设计的演进历程。侦察机与电子战飞机如何在战场情报获取、电子干扰中发挥关键作用。运输机与空中加油机则构成了空军力量远距离投送与持续作战的保障。 空中力量的运用,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空战。本书将深入分析空军在支持陆军与海军作战中的作用。例如,空对地攻击机如何为地面部队提供近距离空中支援(CAS),摧毁敌方装甲目标与火力点。战略轰炸机如何执行对敌方纵深目标的精确打击。防空导弹部队(如爱国者、S-400)如何构建起严密的防空网络,保护重要区域免受空中威胁。 本书还将重点关注空军的信息化建设。先进的指挥控制系统、战场态势感知网络、以及无人机集群作战的应用,正在深刻改变着空战的形态。读者将了解到,未来的空战将更加注重信息的获取、处理与共享,以及无人系统与有人平台的协同作战。 最后,本卷将展望空军未来的发展趋势。高超音速飞行器、定向能武器、以及人工智能在飞行控制与目标识别中的应用,都将是未来空军力量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将探讨空军如何适应新的技术挑战,以及制空权争夺的未来图景。 第四卷:脉络纵横——军事科技与战略战术的联动 本书系并非简单地堆砌装备,而是力求揭示军事技术发展与战略战术演进之间的深刻联系。本卷将从更为宏观的视角,梳理军事科技的脉络,并探讨其如何驱动战争形态的变革。 我们将从火药的发明开始,回顾历次军事革命。从冷兵器时代到火器时代,再到工业革命带来的大规模生产与机械化,以及信息技术引领的智能化战争。每一项重大的技术突破,都意味着战争模式的根本性改变。 本书将深入探讨武器装备的设计理念是如何受到战略需求的影响。例如,为何在冷战时期,坦克的设计更注重正面防护与火力压制,而而在后冷战时期,轻型化、高机动性、以及信息化能力则成为了重要的考量。为何航空母舰的设计,始终围绕着“投送力量”的核心目标而演进。 我们还将分析战术思想的演变。例如,从传统的阵地战到运动战,再到信息化条件下的“网电一体化”作战。游击战、非对称作战、以及混合战争的兴起,又对传统军事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 本书也将探讨军事科技的“双刃剑”效应。核武器的出现,带来了战略核威慑,但也引发了核军备竞赛的阴影。无人机技术,既是侦察监视的利器,也可能被用于执行杀伤性任务。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的应用,带来了效率的提升,但也引发了关于伦理与责任的深刻讨论。 最后,本卷将探讨军事科技如何影响国际安全格局。例如,高科技武器的扩散,可能加剧地区冲突的风险。太空军事化,可能成为新的战略竞争领域。网络安全,则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书系通过对陆海空铁四大军事领域的深入剖析,旨在为读者呈现一幅全景式的现代军事图景。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考证、丰富的案例和深入的分析,带领读者理解现代战争的复杂性,认识到技术、战术与战略之间的紧密联系,以及它们如何共同塑造着我们所处的时代。这并非一本简单的装备图鉴,而是一部关于军事力量如何发展、如何运用、以及如何塑造人类历史的百科全书。

用户评价

评分

这套书的文字内容可以说是信息量爆炸!我简直不敢相信,里面竟然包含了如此详尽的装甲车辆性能参数和历史背景。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资深的军事爱好者,尤其对现代装甲战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极大的热情。我一直希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全球主要军事强国装甲部队建设理念的书籍。我希望看到的是,不仅仅是对装备的简单罗列,而是能够深入分析不同国家在设计和发展装甲部队时所考虑的战略目标、战术需求以及技术优势。我特别关注的是,那些关于装甲兵团的编制、训练方式、以及在不同作战环境下的部署策略。如果能有对历史上的著名装甲会战进行深度剖析,分析其战术得失,那将是极好的。这类书能够让我更好地理解装甲力量在现代战争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评分

这套书的排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那种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叙述,让我在阅读的时候感到非常舒畅。我一直对军事史,尤其是陆地作战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那些关于装甲部队的战术运用和战略布局。我一直想深入了解不同国家在构建装甲师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以及他们在实际演练和战役部署中的侧重点。比如,我希望看到对苏俄装甲突击理论的解读,以及西方国家如何平衡突击力量和防御力量的思考。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装甲兵团如何与空中支援、炮兵火力以及步兵协同作战的经典案例。这类书籍如果能提供一些真实的战役复盘,详细分析装甲部队在进攻或防御中的具体战术动作,以及指挥官的决策过程,那将是非常有价值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走进那些硝烟弥漫的战场,体验装甲部队在现代战争中的真实力量。

评分

我不得不说,这套书的装帧设计实在是太有诚意了!厚重的封皮,精美的内页,还有那丰富的插图,一看就知道是花了大价钱制作的。我一直对军事装备,特别是那些能改变战争格局的装甲车辆,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全面展现当今世界主要装甲力量的著作,不仅是看它们的型号和性能,更是想了解它们背后的设计思想和战略定位。我尤其关注那些关于各国装甲部队的创新和发展趋势,比如,新一代主战坦克在信息化作战中的角色,以及无人装甲技术如何改变未来战场。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装甲部队在非对称作战、城市作战等新兴领域的应用案例分析。这种深入的探讨,能够让我对装甲力量的未来发展有更清晰的预判,并感受到科技进步对军事变革的巨大推动力。

评分

这套书的封面设计真是绝了,非常有力量感!那厚重的纸张,油亮的印刷,还有封面那张气势磅礴的坦克特写,一看就不是那种粗制滥造的读物。我尤其喜欢它那种“沉甸甸”的感觉,拿在手里就觉得内容一定很扎实。当初被它吸引,就是觉得“装甲师百科图鉴”这几个字自带一种硬核的吸引力,仿佛里面藏着无数关于钢铁巨兽的秘密。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全面展现现代装甲力量发展脉络的书籍,尤其是对那些经典战役中装甲部队的运用、不同国家装甲师的建制和战术特色感兴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剖析,不只是简单地罗列型号和数据,而是能看到这些庞然大物在实战中的英姿,以及指挥官们如何调度它们,以少胜多,或者以重克轻。我期待它能够让我对现代战争的“陆地霸主”有更直观、更全面的认识,比如,不同时期装甲部队在战争中的角色转变,以及它们如何应对日益复杂的战场环境。

评分

翻开这套书,我立刻被它精美的插画和照片吸引住了。那些高清的坦克细节图,简直是摄影爱好者的福音!我常常会花很长时间去仔细端详,从炮塔的激光测距仪到履带的每道纹理,都清晰可见。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各种装甲车辆的演进历史做了非常详尽的介绍。我一直对从二战时期的经典坦克,如虎式、谢尔曼,到冷战时期的T-54、M60,再到如今的M1艾布拉姆斯、豹2等等,这些钢铁巨兽的“家族史”非常感兴趣。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它们各自的设计理念、技术亮点、以及在历史进程中的地位。我特别关注那些决定性战役中,特定型号装甲车如何发挥关键作用的案例分析,比如,在某个战役中,某一型坦克是如何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扭转战局的。这种深入的讲解,能让我更深刻地理解技术发展如何影响战争形态,以及装甲力量的不断革新是如何适应时代需求的。

评分

孩子喜欢看

评分

非常好,小孩喜欢!

评分

书很好,物流也飞快!

评分

直接放纸箱,书有损坏,不太满意。

评分

买回来给弟弟看的

评分

还行

评分

结构完整,内容详实,插图质量很高

评分

孩子喜欢看

评分

正品,到货非常快,解了燃眉之急,相信京东支持京东,我是京东的铁杆粉丝!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