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倬云,1930年生,江苏无锡人,著名历史学家。现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学系荣休讲座教授、中国台湾“中研院”院士,2004年荣获美国亚洲学会杰出贡献奖。许倬云先生不仅以其学贯中西的素养享誉海内外学术界,近二十年来他还致力于历史知识的普及工作,力图将历史的现实意义呈现给大众。代表著作包括《万古江河》、“许倬云说历史”系列等。
自序
一般言之,从欧洲发轫的现代文明,是从十六七世纪开始的。东方传来的火药炸毁了封建城堡,也因此结束了封建社会;罗盘的使用使欧洲船只可以在茫茫大洋中寻找航道;纸张和印刷使思想和信息都能保留长久,也得以传播到远处。尤其最后这一项,带来的是宗教革命和启蒙运动。欧洲人终于摆脱了天主教会长期以来的神权统治,开始寻找自己。在启蒙时代,人找到了个人的自觉,这一自觉带来的是个人主义。于是,按照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个人必须有所表现,才能印证上帝的神恩——这是资本主义发展中的工作积极性。个人向政府争回自己的权利,国家只是许多公民合约的共同体。科学的追寻则是在摆脱了神意的束缚后,以自己的理性追寻对于一切事物的解释。这几个方向的发展,乃是现代文明的重要基石。因为如此积极进取,这四五百年间,人类缔造了现代文明——人类历史上辉煌的篇章。
现代文明起于欧洲,扩及美洲,这一族群积极进取,经过三四百年,取得了整个美洲新大陆,又取得了印度洋、太平洋等广大地区的殖民地。欧洲人占领土地、掠夺资源、奴役劳力,凭借如此庞大的力量,主宰世界达四百年。欧美学者不断地在讨论,现代文明如何能够发展到如此的地步?但是至今几乎没有人正面地提出,西方人是如何以枪炮、组织能力和工业生产能力,夺取这么一大片原居民拥有的土地,奴役欧洲以外大半人类的。
本书的各章就是叙述现代文明的发展过程。此处必须提出的,乃是现代文明发展的基石——“个人的自觉”。在韦伯的理论中,资本主义下的个人仍是经过神恩的眷顾才能成全其事业;个人不能为一己之私为所欲为。国家共同体内的个人虽然有自由,而对这个共同体也有相应的责任。在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态度:有人以为科学万能;也有人抱持谦虚的态度,认识到未知的范围远非我们的能力能够完全理解。对技术的使用,有人竭泽而渔,也有人不敢一味“戡天而用之”,仍然保留了对自然的一分尊敬。
20世纪以来,科学研究迅速发展,加上全球化以后人类文化的多元,犹太教、基督教的神恩不再能约束个人主义的脱缰而去。于是,资本主义追逐利润,压过了个人主义对自己的约束,一变而无所不用其极。在国家层面,共同体组织复杂、事务繁重,公权力的压力也压倒了个人的自由。在科学发展方面,不断追寻开拓的浮士德精神,加上知识也成了一种资本和权力,有些科学家忘记了求知本身的基本态度。技术的使用促进了生产,为人类的物质生活创造了空前的舒适和方便。工业化的后果,是生产量愈来愈大,取之于自然的资源也愈来愈多,终于造成了今天对自然环境的极大毁损。
综合言之,原本是人类自觉的个人主义,竟逐渐转变成只顾及自己的自私,每一个人的自私都有可能损害别人的利益之处,整个人类社会就成为人与人之间彼此竞争,而不再是彼此合作的关系。更可虑者,是“自私”导致的自我封闭:人际疏离、亲情淡薄、家庭破碎、社会解体;人与人之间没有温暖的情感,却愈来愈多彼此的利用。在人类本身解散为无数游离的个人时,占尽资源的强者和富者以暴力垄断资源,权利和权力之间不再有公平和互惠。昨天读到一个统计,最近一年来,美国自杀的人数平均每天有157人!死因大多是由于孤独、无助和工作压力产生的忧郁症!
四五百年的发展,现代文明竟走到了夕阳衔山的时光。再下一步,也许就是茫茫长夜。今天,我们也许还可以欣赏灿烂秋光,这本书只是停车沉思。然而,我们不能只是感慨。在本书的最后一章,正是我将接受重大手术的前夜,留下的叮咛也不过是尽一己绵力,提供给这一代和下一代思考,盼望人类共同缔造第二个“现代文明”,对“人/我”“群/己”“天/人”彼此的关系,有较为妥善的安排。
这部书的文字功力,实在令人赞叹。它兼具了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优美,叙述的节奏张弛有度,时而如高山流水般一泻千里,将复杂的历史脉络梳理得清晰明了;时而又如同微观探针,深入到某一文化细节的肌理之中,让人领略到历史的质感。我尤其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理论时所展现出的那种化繁为简的功力,他没有用晦涩的术语堆砌起高墙,而是用清晰的逻辑链条,引导读者一步步走入他的思想迷宫,最终豁然开朗。对于非专业历史爱好者而言,这种可读性极高的叙述方式,无疑是打开深度历史思考的一把绝佳钥匙。
评分读毕全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作者对“人性”这一永恒母题的深刻洞察。历史的宏大叙事固然重要,但真正推动历史车轮滚滚向前的,终究还是人。书中对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精英阶层的选择、普通民众的反应,以及社会结构如何塑造个体命运的描摹,极其生动且富有人情味。它没有将历史人物脸谱化,而是展现了他们的矛盾、挣扎与局限。这种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使得那些遥远的过去仿佛触手可及,让人在惊叹历史的偶然性与必然性的同时,也对自身的处境有了更清醒的认识。这是一部让人在阅读时会不断与作者进行思想交锋的佳作,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评分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作者在处理东西方文明比较时,摆脱了传统上那种简单的优劣对立框架,转而采取了一种更具兼容性和动态性的视角。他清晰地指出了不同文明在面对生存压力和内部演化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及其长远后果。这种跨文化、跨时空的横向对比,极大地拓展了我的认知边界。很多过去被我们固化理解的概念,在作者的重新审视下,变得流动而富有弹性。阅读过程中,我不断地在脑海中构建着一张巨大的文明互动图谱,思考着究竟是哪些核心价值塑造了今日世界的格局。这不仅仅是历史书,更像是一部关于“可能性”的哲学思考集。
评分这部作品的视野之开阔,视角之独特,着实令人耳目一新。作者仿佛是一位站在时间长廊尽头的智者,俯瞰着人类文明兴衰更迭的波澜壮阔。他不仅仅是在罗列史实,更是在挖掘那些隐藏在历史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和驱动力。尤其是在探讨不同文明之间互动与碰撞时,那种细致入微的剖析,让人不得不停下来深思:我们今日所处的境地,是否也正是在历史某个关键节点的重演?书中对“变局”二字的拿捏,精妙绝伦,它不是一个突发的事件,而是一个漫长酝酿、最终爆发的过程,其间的微小征兆和关键转折点,都被作者敏锐地捕捉并加以阐释。对于任何一个渴望穿透历史迷雾、理解当代世界复杂性的读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份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评分装帧精美,捧在手中确有厚重之感,但这并非徒有其表。内容上的深度与广度,完全配得上这份珍藏的体面。它引发了我对于知识传承方式的思考。在这个信息碎片化的时代,能够拥有一部体系完整、论证扎实的著作,进行一次完整、深入的阅读体验,本身就是一种珍贵的仪式感。它催促着读者慢下来,去消化那些需要时间沉淀的洞见,而不是满足于快速的摘要和结论。每一次翻阅,都能在旧有的认知上添砖加瓦,甚至推倒重建,那种与智者对话的满足感,是其他快餐式读物无法给予的。
评分已经习惯了在京东买书,正版,送货快,会一直支持
评分好书不厌百回读,啦啦啦
评分做活动优惠买入,储备待读。
评分老人家说好就是好啊啊啊啊
评分正版,送货快,家里的东西都选京东。
评分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评分需要调货的一本书,也比我想象得快,京东的服务就是好
评分凑齐一套,许倬云的书值得收藏
评分大家之作你值得拥有的经典,下次还来,振聋发聩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