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是麵嚮21世紀課程教材《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童慶炳著,高等教育齣版社)的學習輔導書。童慶炳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是我國高校廣泛采用的文學理論教材之一,也被眾多高校(包括科研機構)指定為"文學理論"考研考博專業課參考書目。本書遵循第5版的章目編排,共分為16章,每章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為復習筆記,總結本章的重難點內容,同時對重要知識點進行點撥,總結提煉高頻考點,梳理知識邏輯關係;第二部分是課後習題詳解,對該教材的所有習題都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第三部分為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精選詳析瞭部分名校近年的考研真題,並針對該教材的重難點相應整理瞭典型題,以鞏固和強化知識難點。
作者簡介
聖纔考研網,提供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3D電子書、3D題庫。購書享受大禮包增值服務【150元視頻課程+30元3D電子書+40元3D題庫+70元手機版電子書/題庫】。本書提供名師考前直播答疑,手機電腦均可觀看,直播答疑在考前推齣(具體時間見網站公告)。手機掃碼(本書封麵的二維碼),或者登錄聖纔學習網首頁的【購書大禮包】專區,免費領取本書大禮包。
內頁插圖
目錄
第一編導論
第1章文學理論的性質和形態(1)
1.1復習筆記(1)
1.2課後習題詳解(4)
1.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4)
第2章馬剋思主義文學理論與中國當代文學理論建設(7)
2.1復習筆記(7)
2.2課後習題詳解(10)
2.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1)
第二編文學活動
第3章文學作為活動(14)
3.1復習筆記(14)
3.2課後習題詳解(20)
3.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22)
第4章文學活動的審美意識形態屬性(28)
4.1復習筆記(28)
4.2課後習題詳解(33)
4.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35)
第5章社會主義時期的文學活動(43)
5.1復習筆記(43)
5.2課後習題詳解(47)
5.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50)
第三編文學創造
第6章文學創造作為特殊的精神生産(53)
6.1復習筆記(53)
6.2課後習題詳解(58)
6.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61)
第7章文學創造過程(65)
7.1復習筆記(65)
7.2課後習題詳解(72)
7.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74)
第8章文學創造的價值追求(78)
8.1復習筆記(78)
8.2課後習題詳解(82)
8.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85)
第四編文學作品
第9章文學作品的類型和體裁(93)
9.1復習筆記(93)
9.2課後習題詳解(100)
9.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02)
第10章文學作品的文本層次和文學形象的理想形態(104)
10.1復習筆記(104)
10.2課後習題詳解(110)
10.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13)
第11章敘事性作品(122)
11.1復習筆記(122)
11.2課後習題詳解(127)
11.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29)
第12章抒情性作品(132)
12.1復習筆記(132)
12.2課後習題詳解(137)
12.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38)
第13章文學風格(142)
13.1復習筆記(142)
13.2課後習題詳解(146)
13.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48)
第五編文學消費與接受
第14章文學消費與接受的性質(152)
14.1復習筆記(152)
14.2課後習題詳解(157)
14.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61)
第15章文學接受過程(169)
15.1復習筆記(169)
15.2課後習題詳解(174)
15.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77)
第16章文學批評(181)
16.1復習筆記(181)
16.2課後習題詳解(188)
16.3考研真題與典型題詳解(190)
前言/序言
我國各大院校一般都把國內外通用的教科書作為本科生和研究生學習專業課程的參考教材,這些教材甚至被很多考試(特彆是碩士和博士入學考試)和培訓項目作為指定參考書。為瞭幫助讀者更好地學習專業課,我們有針對性地編著瞭一套與國內外教材配套的復習資料,並提供配套的名師講堂和題庫。
童慶炳所著的《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高等教育齣版社)是我國高校采用較多的文學理論優秀教材,也被眾多高校指定為“文學理論”專業考研參考書目。
作為該教材的輔導書,本書具有以下幾個方麵的特點:
1.整理名校筆記,濃縮內容精華。在參考瞭國內外名校名師講授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的課堂筆記基礎上,本書每章的復習筆記部分對該章的重難點進行瞭整理,同時對重要知識點進行點撥,因此,本書的內容幾乎濃縮瞭配套教材的知識精華。
2.解析課後習題,提供詳盡答案。本書參考大量文學理論相關資料對該教材的重難點課(章)後習題進行瞭詳細的分析和解答,並對相關重要知識點進行瞭延伸和歸納。
3.精選考研真題,鞏固重難點知識。為瞭強化對重要知識點的理解,本書精選瞭部分名校近幾年的文學理論考研真題,這些高校大部分以該教材作為考研參考書目。所選考研真題基本涵蓋瞭各個章節的考點和難點,特彆注重聯係實際,凸顯當前熱點。
4.歸納典型題,強化知識考點。為瞭進一步鞏固和強化各章知識難點的復習,特針對該教材的重難點相應整理瞭典型常考題,並對相關知識點進行歸納和延伸,梳理知識點邏輯關係,以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
與本書相配套,聖纔考研網提供童慶炳《文學理論教程》網授精講班【教材精講+考研真題串講】、3D電子書、3D題庫。
要深深牢記:考研不同一般考試,概念題(名詞解釋)要當作簡答題來迴答,簡答題要當作論述題來解答,而論述題的答案要像是論文,多答不扣分。有的論述題的答案簡直就是一份優秀的論文(其實很多考研真題就是選自一篇專題論文),完全需要當作論文來迴答!
購買本書享受大禮包增值服務:手機掃碼(本書封麵的二維碼),或者登錄聖纔學習網首頁的【購書大禮包】專區,免費領取本書大禮包。具體包括:①視頻課程(5小時教材精講,價值150元);②3D電子書(價值30元);③3D題庫【名校考研真題+課後習題+章節題庫+模擬試題】(價值40元);④手機版【電子書/題庫】(價值70元)。本書提供名師考前直播答疑,手機電腦均可觀看,直播答疑在考前推齣(具體時間見網站公告)。
《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是文學理論領域的一部權威著作,係統而深入地闡述瞭文學的本質、功能、類型、體裁、接受、批評等一係列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論。本書由著名學者童慶炳教授主編,曆經多次修訂,已成為眾多高校文學專業和相關領域學習者的首選教材。 本書的編寫遵循瞭理論的係統性、邏輯性和前沿性原則,力求為讀者構建一個全麵而清晰的文學理論知識體係。第一部分“文學的本質與特徵”從多角度剖析瞭文學是什麼,包括文學作為一種認識方式、審美活動、語言藝術以及意識形態的本質。通過對這些基本問題的探討,讀者能夠初步建立起對文學本體的理解,認識到文學區彆於其他社會現象和思維形式的獨特性。 進入第二部分“文學的發生與發展”,本書追溯瞭文學的起源,分析瞭文學發生期的社會、心理以及藝術根源,並在此基礎上,係統梳理瞭文學在不同曆史時期、不同文化語境下的發展演變脈絡。這部分內容有助於讀者理解文學的動態性和曆史性,認識到文學並非一成不變,而是與人類社會的發展同生共長,不斷呈現齣新的形態與麵貌。 第三部分“文學的認識功能與審美功能”是本書的核心內容之一。作者詳細闡述瞭文學作為一種獨特的認識方式,如何通過形象化的語言揭示現實生活的復雜性與深刻性,反映社會生活的本質,揭示人性的多重維度。同時,本書也強調瞭文學的審美功能,即文學如何通過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滿足讀者的審美需求,給予讀者精神上的愉悅與啓迪,提升讀者的審美素養。 第四部分“文學的體裁與形式”深入探討瞭文學作品的分類與結構。本書對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主要文學體裁的定義、特徵、發展演變進行瞭詳盡的介紹,並對敘事、抒情、戲劇衝突等重要的藝術手法進行瞭細緻的分析。這部分內容為讀者提供瞭理解和鑒賞不同文學作品的理論框架,幫助讀者認識到形式在文學作品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形式與內容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第五部分“文學的接受與批評”將目光投嚮瞭文學作品的解讀與評價。本書闡釋瞭文學接受的機製,包括讀者的閱讀期待、闡釋空間以及文學批評的原則、方法與流派。通過對文學接受和批評的深入探討,讀者能夠理解文學作品的生命力是如何在接受過程中得以延續和拓展的,以及如何運用科學的批評理論來分析和評價文學作品。 第六部分“文學的語言與風格”聚焦於文學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媒介——語言。本書分析瞭文學語言的特殊性,包括其形象性、暗示性、音樂性等,並深入探討瞭文學風格的形成及其構成要素。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文學作品的藝術魅力和思想深度至關重要,幫助讀者認識到語言的精妙運用如何塑造文學作品的獨特韻味。 第七部分“文學的現代化與後現代主義”則將讀者帶入瞭當代文學理論的前沿。本書介紹瞭文學在現代社會轉型期所經曆的變革,並對後現代主義文學思潮的興起及其主要特徵進行瞭梳理和分析。這部分內容有助於讀者把握文學發展的最新動態,理解當代文學的復雜性和多樣性。 貫穿全書的,是作者深厚的學養、嚴謹的邏輯和清晰的錶達。童慶炳教授以其多年從事文學理論教學和研究的豐富經驗,將抽象的理論概念變得生動易懂,將復雜的理論體係梳理得井井有條。全書理論體係完整,脈絡清晰,既有宏觀的理論建構,又不乏微觀的細節闡釋,能夠有效地引導讀者從宏觀到微觀,由淺入深地掌握文學理論的精髓。 本書的另一大特色在於其豐富而貼切的例證。作者在闡述各個理論觀點時,廣泛引用瞭中外文學史上的經典作品和重要作傢,通過對這些具體例證的分析,使得抽象的理論變得更加具體、形象,也更加具有說服力。讀者可以通過這些例證,將理論知識與文學實踐緊密結閤,加深對理論的理解,提高文學鑒賞能力。 此外,本書在理論的藉鑒與融閤方麵也做得十分齣色。作者在梳理和闡釋文學理論時,博采眾長,吸收瞭國內外各種重要的文學理論流派和學術觀點,並在批判性吸收的基礎上,形成瞭自己獨特的理論體係。這種開放性和融閤性,使得本書既具有紮實的理論基礎,又緊跟時代發展的步伐,體現瞭當代文學理論研究的最新成果。 《文學理論教程》(第5版)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是一部引導讀者走進文學世界、深入理解文學奧秘的鑰匙。它能夠幫助讀者建立起科學的文學觀念,掌握分析和鑒賞文學作品的基本方法,從而更深刻地理解文學的魅力,更豐富地體驗人生的況味。無論是文學專業的學生,還是對文學充滿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本書都將是一次寶貴的學習經曆,有助於提升人文素養,拓展精神視野。本書以其權威性、係統性、前沿性和可讀性,必將為讀者開啓一扇通往文學理論殿堂的精彩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