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教育类专业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养成教师职业道德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教师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类专业本科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高校文科类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培训辅导教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和授课学时不同,灵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本书免费提供电子课件和习题答案
本书的知识体系清晰合理,逻辑结构严密。本教材由“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两部分构成,全文分为上、下两篇。
在“教育政策法规”部分,系统介绍了教育政策法规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反映教育政策法规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和新成就;实现教育政策法规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有机结合;结合教育政策法规的专题分析,解读现行教育法律。
在“教师职业道德”部分,以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作为宏观背景,以我国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作为现实环境,借鉴教育学、伦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吸收国内外教师职业的新研究成果,对教师职业道德进行了较为深刻、系统的阐述。
本书理论知识介绍的程度适中,理论与实践案例的结合较为恰当,在讲授教育政策法规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教师职业道德的具体表现和要求。同时,教材配合课后思考题、案例分析等进行综合梳理,有助于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
上篇 教育政策法规
第一章 教育政策、法规概述 3
第一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内涵与特点 3
一、教育政策的概念 3
二、教育政策的特点 4
三、教育法规的含义 5
四、教育法规的基本类型 5
五、教育法规的基本特征 6
第二节 教育政策、法规的功能 8
一、保障性功能 8
二、规范性功能 8
三、激励性功能 9
四、制约性功能 9
五、管理性功能 10
第三节 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关系 11
一、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联系 11
二、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的区别 11
三、正确处理好实施教育法规与执行教育政策的关系 12
思考与练习 13
第二章 我国教育的基本政策与法规 15
第一节 新时期我国教育基本政策的变革与创新 15
一、新时期教育发展的新指针 15
二、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规划 16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概述 19
一、《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适用范围 19
二、《教育法》的立法特点和重要地位 19
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20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概述 25
一、教师的权利和义务 25
二、教师资格制度 26
三、教师的聘任、考核与待遇 29
四、违反《教师法》的法律责任 30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概述 30
一、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31
二、家庭保护 31
三、学校保护 31
四、社会保护 32
五、司法保护 32
六、学校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法律责任 33
思考与练习 33
第三章 我国基础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35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概述 35
一、立法宗旨 35
二、义务教育的概念和特征 37
三、实施素质教育 38
四、义务教育法的实施 39
第二节 学前教育政策法规 41
一、幼儿园的开办与管理 41
二、幼儿权利保护 54
三、幼儿园教师权益保护 65
第三节 小学教育政策法规 85
一、小学的权利和责任 85
二、小学生的权益及保护 97
三、小学教师的权益及保护 106
思考与练习 110
第四章 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与法规 111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概述 111
一、《高等教育法》的立法依据和立法宗旨 111
二、《高等教育法》的适用范围 112
三、《高等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112
第二节 新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创新 117
一、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117
二、新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建设与创新 119
思考与练习 122
第五章 其他教育法律法规 123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概述 123
一、《职业教育法》的立法宗旨和立法依据 123
二、《职业教育法》的基本内容 125
三、《职业教育法》的意义 126
第二节 民办教育法律、法规 127
一、概述 127
二、民办学校的设立 128
三、学校的组织与活动 130
四、教师与受教育者 131
五、民办学校的其他规定 132
第三节 残疾人教育法律制度 134
一、残疾人教育法律制度概述 134
二、学前教育 137
三、义务教育 137
四、职业教育 139
五、普通高级中等以上教育及成人教育 140
六、其他管理规定 140
思考与练习 142
下篇 教师职业道德
第六章 教师职业道德概述 145
第一节 教师职业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145
一、教师职业的概念及产生 145
二、近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发展 147
三、当代社会的教师职业发展 149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及历史沿革 151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 151
二、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历史沿革 153
第三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功能与作用 155
一、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55
二、教师职业道德的功能 157
三、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158
第四节 中华民族传统师德 158
一、传道授业,教书育人 158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 159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159
四、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60
思考与练习 162
第七章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63
第一节 确立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依据 163
一、历史依据 163
二、理论依据 165
三、现实依据 167
四、国外借鉴 168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 169
一、教书育人原则 169
二、为人师表原则 171
三、依法从教原则 173
四、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175
第三节 遵循当代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的要求 179
一、深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育人性 180
二、强化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专业性 181
三、彰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先进性 182
四、凸显当代教师职业道德的公平性 183
思考与练习 185
第八章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187
第一节 爱国守法、爱岗敬业 187
一、爱国守法 187
二、爱岗敬业 191
第二节 关注学生、尊重家长 194
一、关注学生 194
二、尊重家长 197
第三节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199
一、教书育人 199
二、为人师表 203
第四节 乐教敬业、严谨笃学 206
一、乐教敬业 206
二、严谨笃学 209
第五节 关心集体、团结协作 211
一、关心集体 212
二、团结协作 213
第六节 淡泊名利、自尊自律 214
一、淡泊名利 214
二、自尊自律 215
思考与练习 218
第九章 教师职业道德范畴 219
第一节 教师职业理想 219
一、教师职业理想的含义 219
二、教师职业理想的作用 219
三、做一个有职业理想的教师 220
第二节 教师义务 221
一、教师义务的含义 221
二、教师义务确立的社会基础 222
三、教师义务的作用 223
四、教师义务感的培养 224
第三节 教师职业良心 225
一、教师职业良心的含义 225
二、教师职业良心的特点 226
三、教师职业良心的意义 227
四、如何做一名有良心的教师 227
第四节 教师职业公正 228
一、教师公正的含义 228
二、教师公正的特性 229
三、教师公正的意义 229
四、如何做一名公正的教师 231
第五节 教师职业幸福 233
一、教师职幸福的含义 233
二、幸福与德性 234
三、教师的幸福及其特征 236
四、如何做一名幸福的教师 237
思考与练习 238
第十章 具体情境中的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239
第一节 教学活动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39
一、教学活动的道德意义 239
二、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 240
第二节 学术研究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42
一、追求真理,献身科学 242
二、勇于探索,严谨求实 243
三、端正学风,科研诚信 243
四、谦虚谨慎,大胆创新 244
第三节 师生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44
一、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意义 244
二、师生关系中的主要道德要求 245
第四节 家校关系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47
一、家校沟通与合作的基础 247
二、家校关系的道德调适 248
第五节 教师集体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52
一、教师集体在教育中的意义 252
二、教师集体关系的道德调节 253
第六节 学校行政管理工作中的职业道德要求 255
一、学校行政管理工作对师生发展的意义 255
二、学校行政管理伦理化的实现路径 256
思考与练习 261
第十一章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及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的建设 263
第一节 教师道德修养与道德内化 263
一、教师道德修养的含义及特点 263
二、教师道德内化 266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内容 268
一、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感 268
二、坚定道德信念,磨炼道德意志 270
三、规范道德行为,养成道德习惯 271
四、保持心理健康,克服职业倦怠 271
五、正确进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279
第三节 教师职业修养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282
一、教师职业修养的原则 282
二、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途径与方法 284
思考与练习 288
参考文献 289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德育工作状况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高教师师德素养、法律意识,对于国家的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大量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我们编写了《教育政策法规与教师职业道德》这本教材。
本书的目标是帮助教育类专业学生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教师职业道德的作用和基本规范,陶冶道德情操,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意识,养成教师职业道德习惯;指导学生掌握与教师职业活动密切相关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观念,增强法律意识,成为懂法、守法、用法的公民。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教育类专业本科教材使用,也可以作为高校文科类学生参加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培训辅导教材。教师可根据教学对象和授课学时不同,灵活选择相关内容进行重点学习。
本书由付世秋任主编,徐文、方丽捷、王双明任副主编。全书共计十一章,由付世秋总体策划,各章编写人员及分工如下:付世秋编写第一章至第五章,徐文编写第七、九、十一章,方丽捷编写第六、八、十章。同时,王双明、陈懿婷、张娟、朱芳慧等教师也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和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全书最后由付世秋总纂。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很多同类教材、著作和期刊等,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出,特作说明并致谢。由于受资料、编者水平及其他条件限制,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恳请同行专家及读者指正。
编者
2016年3月
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着“献给所有为教育事业奉献的人们”,这句话瞬间触动了我。作为一名在一线教学岗位上耕耘了二十多年的中年教师,我深知教育的艰辛与光荣。教育政策法规就像是道路上的交通规则,指引我们前行,让我们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而教师职业道德,则像是我们内心的罗盘,指引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有温度、有智慧的教育者。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曾遇到过许多挑战,有来自政策调整的适应期,也有在处理学生问题时道德上的困惑。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梳理这些困惑,提供清晰指引的书籍。这本书的名字,恰恰是我一直在寻找的。我期望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介绍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最新的政策法规,特别是关于课程改革、评价体系、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规定,并深入解读其精神内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执行。同时,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超越简单的说教,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探讨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如何保持教育初心,如何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如何在日常的点滴中,践行师德师风。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反思教育、提升自我的重要伙伴。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就足够吸引人,简约而不失专业感。封面采用了沉稳的蓝色调,搭配清晰的字体,让人一看便知这是一本严肃且内容扎实的学术著作。我是一名正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准老师,在备考过程中,我发现市面上关于教育的理论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都侧重于教学方法或者教育心理学,对于更宏观的教育政策和法规的介绍,以及教师职业道德的系统性梳理,反而显得有些零散。当我偶然翻阅到这本书时,立刻被它准确的定位所吸引。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建立起对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整体认知,理解这些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内容以及对一线教学实践的影响。同时,我也迫切需要一本能够系统阐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书籍,它应该不仅仅是罗列一些条条框框,而是能够深入剖析道德要求的内涵,通过案例分析,让我体会到如何在日常教学中践行这些原则,如何在复杂多变的教育环境中保持职业操守,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家长信任、社会认可的合格教育工作者。我期待这本书能给我提供清晰的指引,帮助我理解“为什么”和“怎么做”,而不仅仅是“是什么”。从目录上看,它似乎对国家新近出台的教育改革政策有较好的覆盖,并且在教师职业道德的章节中,也提及了师德失范行为的警示教育,这正是我最为关注的方面。我希望阅读后,能对教育的宏观层面有更深的理解,并能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以更加专业、更加负责的态度去面对教育事业。
评分从这本书的封面设计来看,它就给人一种严谨、专业、权威的感觉,这正是我所期待的。作为一名即将步入教育行业的年轻人,我对教育事业充满了热情,但也深知其中的责任重大。我需要了解教育政策法规,以便在未来的工作中,能够依法执教,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维护教育的公平公正。同时,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它决定了我能否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教育者。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在政策法规方面,我希望能了解国家对教育发展的宏观规划,以及在教育公平、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等方面的具体举措,并理解这些政策是如何落地到学校的日常运行中的。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希望能学习到关于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如何应对教育中的各种伦理困境,以及如何在信息时代保持教师的专业形象和人格魅力。我特别关注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师德失范行为的案例分析和警示教育,这对于初入职场的我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建立起正确的教育观和职业观,为我未来的教育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评分这本书的纸张质感和印刷清晰度都给人一种高品质的阅读体验。作为一名即将退休的老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在教育生涯的尾声,为年轻一代留下更多宝贵的经验。而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恰恰是我认为最能体现教育工作者专业性和人文关怀的核心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能够帮助年轻教师快速成长的“宝典”。它应该能够清晰地解释国家各项教育政策的出台背景、核心精神和具体要求,并提供一些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年轻教师理解这些政策如何应用于日常教学,例如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生评价等方面。同时,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经典案例,通过对这些案例的分析,让年轻教师深刻理解师德师风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在复杂的教育环境中,保持高尚的职业操守。我更希望书中能够强调教师的榜样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连接老一辈教师经验与新一代教师实践的桥梁,为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风格和字体选择都显得非常用心,让人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感受到一种沉静的力量。作为一名教育管理者,我深知政策法规的制定对于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它们如同指挥棒,引导着教育的方向。同时,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更是直接关系到教育的质量和社会的声誉。我一直致力于提升我们学校教师的整体素养,而一本能够系统梳理教育政策法规,并深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书籍,对我来说是极其宝贵的资源。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当前我国最新的教育政策进行权威解读,特别是关于教育评价改革、教师准入和退出机制、以及依法治校等方面的规定。同时,我更期待书中能够针对教师职业道德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供富有洞察力的分析和切实可行的建议。例如,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引导教师正确认识和处理网络言论,如何帮助教师在教育竞争中保持职业操守,以及如何构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师德文化,引导教师自觉遵守各项规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学校教师培训的重要教材,帮助广大教师提升法治意识和道德修养,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艺术性与实用性兼具,让我对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是一名刚刚从师范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即将踏上讲台,内心既有兴奋,也有忐忑。我深知,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更要懂得如何为人师表,如何遵守教育法律法规,如何践行教师的职业道德。这本书的名字,正是我目前最需要学习的内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国家关于教育的最新政策,比如“双减”政策的深层含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调整,以及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我期待书中能够通过生动的案例,让我明白这些政策对我的日常教学工作意味着什么,我应该如何去适应和落实。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希望能学习到如何与不同性格的学生建立良好的关系,如何处理学生之间的矛盾,如何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以及如何在面对教学压力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我还希望书中能够强调教师的育人责任,教会我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新手的导航仪”,帮助我顺利地开启我的教师生涯。
评分我是一名大学教育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基础,但如何将其与未来的职业实践相结合,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教育政策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这两个方面,它们直接关系到我未来将要从事的教育工作是否合规、是否能获得社会的尊重。这本书的名字就直接点明了我的需求,这让我非常欣喜。我希望这本书的内容不仅仅是枯燥的法律条文和道德准则的罗列,而是能够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结合丰富的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导。例如,在教育政策法规的部分,我希望能够看到不同时期教育政策的演变,理解这些政策调整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对教育公平、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希望能看到关于如何处理师生关系、家校沟通、以及如何应对校园欺凌等具体问题的指导,并附带一些成功的实践案例,让我能够从中学习到处理这些复杂情况的方法和技巧。我还希望这本书能够强调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主体地位,鼓励我们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道德修养。总之,我期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从学生走向教师的桥梁,为我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我是一位长期关注教育改革的教育评论员,深知政策法规的变迁如何深刻影响着教育的生态,而教师的职业道德则关乎教育的温度与灵魂。这本书的书名,准确地抓住了这两个核心要点,引起了我极大的关注。我期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个宏观的视角,深入分析我国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脉络和未来趋势,并对其关键内容进行独到的解读。例如,如何理解和落实国家关于促进教育公平的系列政策,如何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引导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以及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构建更加科学的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同时,我更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教师职业道德的时代内涵,超越传统的说教模式,通过对现实教育问题的剖析,揭示当前教师面临的挑战和困境,并提出富有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如何引导教师在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下,坚守教育的初心,如何提升教师在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中的媒介素养和应对能力,以及如何构建一个支持性的社会环境,鼓励教师勇于担当、乐于奉献。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教师队伍的建设,提供深刻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启示。
评分拿到这本书的第一感觉,就是它散发着一种沉甸甸的、值得信赖的知识气息。作为一名有着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我一直认为,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一种责任与担当。而这份责任与担当,很大程度上源于我们对国家教育大政方针的理解,以及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深刻认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模糊不清的规定,或者在处理一些教育难题时,会感到无所适从。这时候,一本权威、全面、系统性的参考书就显得尤为重要。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梳理那些散落在各种文件中的教育政策,将它们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体系。同时,我也希望它能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提供一些更具实践指导意义的内容。比如,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可能出现的复杂关系,如何应对家长提出的各种诉求,如何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保持自身的专业性和教育初心。我更期待书中能够包含一些经典的案例分析,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解读,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法律法规在实际教育中的应用,以及教师职业道德在维护教育公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能它能成为我在职业生涯中的一本得力助手,指引我在教育这片沃土上,更加坚实地前行。
评分这本书的序言部分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教育事业的深切关怀和对教育法律法规的严谨态度。作为一名在基层教育一线工作的教研员,我深知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它们是教育发展的基石,是规范教师行为的准绳。然而,现实中,很多政策法规的学习和理解都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解读和实践的指导。我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填补这一空白,它不仅能够梳理和阐述我国现行的教育政策法规,更重要的是,能够将这些政策法规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我希望书中能够对一些重要的教育法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进行详细的解读,解释其核心要义、适用范围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同时,在教师职业道德方面,我也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内容,比如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师职业道德中的体现,如何有效抵制网络谣言对教师形象的侵蚀,以及如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辨别能力。我期待这本书能够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参考,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一线教师,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最终服务于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
评分还行
评分还行
评分还可以
评分还可以
评分第二天就到啦
评分不错,满意
评分给力
评分买不到高教的来凑
评分第二天就到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