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创投简史

中国创投简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投资界网站 著
图书标签:
  • 中国创投
  • 风险投资
  • 创业
  • 投资史
  • 经济史
  • 金融
  • 中国经济
  • 商业
  • 历史
  • 科技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40822
版次:1
商品编码:1201907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1-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250
字数:20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国内创投咨询界领先的研究机构清科集团官方作品,包括大量首次公布的数据和资本故事。
倪正东、熊晓鸽、靳海涛作序解读,阎焱、徐新、徐小平诚挚推荐。
从微观历史层面,梳理国内创投行业的发展,呈现百度、腾讯、阿里、京东等科技巨头背后的一幕幕资本大戏。
附赠清科集团15年风头产业研究榜单数据。


内容简介

  几乎每一家成功或不成功的中国科技企业背后,都有很多与创业投资人相关的故事。这些故事和人物,既是这个科技创新的伟大时代的中国注脚,也为当下身处科技产业和风险投资行业的人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中国创投简史》系统梳理了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中国创投产业发展历程,回顾了各个时代中的代表人物、知名投资机构以及他们所创下的一个个投资奇迹。从熊晓鸽、徐新、沈南鹏等风险投资人的成长经历中,从搜狐、腾讯、百度、小米等一代代科技企业巨头的诞生与演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风险投资的力量、创业者的企业家精神以及科技创造伟大财富的神奇过程。
  对于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行业的从业者以及有融资需求的创业者来说,《中国创投简史》都是一本有价值的行业指南。

作者简介

投资界网站(www.PEdaily.cn)成立于2000年,前身为清科网。依托清科集团16年行业资源,凭借一直以来专业、准确、及时的资讯以及深度报道,投资界网站已成为国内股权投资和风险投资领域关注度非常高的门户网站,访问量遥遥领先,在创业投资领域拥有强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


目录

第一章VC拓荒 1983-1999
第一节 政府主导的尝试
第二节 熊晓鸽与IDGVC的诞生
第三节 外资机构长驱直入
第四节 创业板要来了!本土投资机构蜂拥
第二章 开创者们的远见 1999-2003
第一节 第一次中国互联网创业泡沫
第二节 互联网1.0时代的收获者
第三节 上市“窗口期” 外资VC的“黄金时代”
第四节 本土拓荒者们的坚持
第三章 神奇的”2005年” 2004-2007
第一节 股改全流通,本土创投的曙光
第二节 美国顶级VC“组团入华”
第三节 沈南鹏与红杉资本的崛起
第四章 全民PE 2008-2009
第一节 金融危机与奥运会,创投洗牌季
第二节 创业板开了!本土创投的崛起
第三节 全民PE,一场不期而遇的泡沫
第五章 电商时代 2010-2014
第一节“电商教父”沈南鹏
第二节58同城的胜利!阎焱与林欣禾的投资哲学
第三节 徐小平 聚美优品背后最大的获利者
第四节 京东一役奠定今日资本徐新投资女王地位
第五节 京东、腾讯背后金主——高瓴资本张磊
第六章 移动互联网大潮开启 2010-2016
第一节 致敬这个时代,移动互联网大潮开启
第二节 “雷布斯”背后的男人:刘芹的阳谋
第三节 纪源资本的崛起,铁三角组合初现
第七章 VC裂变 2013-2016
第一节 VC2.0涌现
第二节 VC格局将巨变

精彩书摘

推荐序一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

——倪正东,清科集团创始人、董事长CEO

20年前,我在清华大学读研究生的时候,还不太懂创业的含义,更没有听说过“风险投资”或者“创业投资”这些名词。因为一些偶然的原因,1997年,田范江、慕岩、杨锦方和我等一帮清华研究生创办了清华科技创业者协会,并于1998年创办了亚洲第一个创业计划竞赛——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那是我进入创投这个行业的起点。没想到,后来自己的命运就彻底因此而改变了。

1999年,我和清华的几个同学创办了清科,开始为新兴的创投行业提供各种服务。我把自己定义为行业的店小二,后来又自称为杂货店店长,努力为这个行业提供最好的基础服务。那个时候,我们根本不知道15年之后,中国的创投行业会像现在这样大、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会诞生如此多的巨头和独角兽。当初我的理想并不丰满,但这个时代却创造了如此巨大的机会和潜力。这个市场实在太肥,就连我自己也由一个年轻的清华瘦条学生,变成了一个历经磨练的中年小胖子,清科也实现了巨大的增长和发展。

近20年来,我和清科见证、参与并推动了这个行业的发展。读《中国创投简史》的时候,我感觉自己不断地在过去的时空中穿梭。1998年,我24岁,熊晓鸽、阎焱40刚出头,丁磊大约27岁,沈南鹏也就30岁,张颖25岁、还在美国、大约还没有进入这个行业,“张震”们还在读本科。那个时候创投界的四大天王是陈立武、徐大麟、刘宇环、王伯元。我以为他们会统治这个市场很久很久。但中国就是一个后浪颠覆前浪的大市场。2005年后,中国的投资界开始被熊晓鸽、周全、吴尚志、阎焱、沈南鹏、徐新等引领;2009年前后,靳海涛、刘昼、张磊、赵令欢等又加入领导者的大军;再后来,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张颖、刘芹、林欣禾、符绩勋等又脱颖而出;2014年之后,又是一波新锐开始自立门户,开启投资界的二次创业大潮;与此同时,以徐小平、雷军、蔡文胜等为代表的天使投资人们,也掀起了一轮“全民天使”的高潮。而此时此刻,我们处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时代,而且是所谓的“资本寒冬”期。今年(2016年)又有一万亿新的资金进入股权投资行业,子弹这么充足,寒冬何在?

《中国创投简史》像电影缩影一样,快速地回顾了中国创投和互联网交织发展的近20年时间,解封了很多当年的故事,确实值得一读。但我们回忆往事,不是在盖棺定论,也不是为了一个行业的自嗨。我们回忆历史,是为了怀念那段传奇的岁月,更是为了憧憬更美好的未来。我个人深信,到2020年,中国股权投资行业管理资本的总量将超过10万亿元人民币。我们在信息技术、生命科学等各个领域将迎来一波一波新的投资机会。

作为典型的70后,我们连接着50后、60后,也连接着80后、90后。在这个市场上,有五个年代的人共同奋斗在投资的第一线。能够承前启后,是一种荣幸,也是一种责任。我在这个行业干了接近20年,我还可以再干30年。我一辈子的青春年华都会献给创投这项伟大的事业。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中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我的人生目标就是继续像滚雪球一样,将清科建成中国最大的创业和投资服务平台。

向创业者们致敬、向投资家们致敬!向我的老伙伴、小伙伴们致敬!向这个伟大的时代致敬!



好的,为您构思一本名为《寰宇风云录:近代全球权力变迁与文明对话》的图书简介。 --- 寰宇风云录:近代全球权力变迁与文明对话 作者:[此处留空,体现专业性与神秘感] 页数:约 780 页 定价:[具体定价] 磅礴史诗,重塑认知:一部关于近代世界秩序构建的恢宏叙事 《寰宇风云录》并非一部简单的历史编年史,它是一次深潜至近代(约1750年至1950年)全球权力结构、技术革命、思想碰撞与文明形态剧变的复杂图景之中。本书以宏大的全球视野为经,以关键历史节点和决定性人物为纬,编织出一部既有坚实学术支撑,又充满叙事张力的历史巨著。 本书的核心关切在于:在“大分流”之后,西方文明如何凭借工业革命和制度创新攫取全球主导地位?这种主导地位的建立,是如何重塑了全球的经济地理、地缘政治,并引发了非西方世界的剧烈动荡与自我革新? 第一部分:启蒙的余烬与蒸汽的轰鸣(1750-1830) 本部分聚焦于欧洲内部的结构性转变,探讨启蒙思想如何为随后的政治革命提供了精神武器,而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如何以一种近乎野蛮的力量,撬动了全球资源的分配体系。 1. 思想的火种与帝国的黄昏: 详细剖析洛克、卢梭、孟德斯鸠等思想家如何系统性地挑战了旧制度(Ancien Régime),并追溯了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深层社会根源。此处,我们不仅关注其政治纲领,更深入探究其对“主权”、“公民权”等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这些概念在不同文化中的适应性危机。 2. 煤炭、铁轨与水手: 工业革命的早期阶段被置于全球化的开端来考察。我们分析了英国如何通过圈地运动积累初始资本、殖民地掠夺和海军优势,构建了一个“煤炭驱动的帝国”。重点探讨了技术扩散的路径依赖性,以及早期工厂制度对社会阶层和家庭结构的颠覆性影响。 3. 东方视角的凝视: 在描述西方崛起的同时,本书并未将非西方世界简单视为被动的客体。我们审视了清帝国、莫卧儿帝国等古老文明在面对外部冲击时的内部张力、财政困境与军事落后,为后续的“文明冲突与和解”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帝国的扩张与“全球心跳”(1830-1890) 这是全球化野蛮生长的阶段,自由贸易的旗帜下,帝国主义达到顶峰。本书将其定义为“全球心跳”的阶段,即世界各地市场、资本和资源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整合到少数几个核心权力中心周围。 1. 自由贸易的铁腕: 深入分析了“葛瑞格里”(Cobden-Chevalier)等自由贸易理论如何被大英帝国用于巩固其制造业霸权。通过对鸦片战争、对南美洲的经济渗透等案例的细致描摹,揭示了自由贸易背后的非对称权力关系。 2. 科学的狂热与技术的统治: 探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化学、内燃机)如何加剧了国家间竞争的烈度。本书引入了“技术民族主义”的概念,分析了德意志和美国等新兴工业国家如何通过国家干预和教育体系,迅速追赶并超越传统霸主。 3. 民族国家的塑形: 探讨了民族主义作为一种现代性意识形态,如何在欧洲被用来巩固内部整合,又如何在殖民地被用来反抗宗主国。从意大利和德国的统一,到巴尔干地区的火药桶化,清晰勾勒出欧洲大陆内部的结构性矛盾。 第三部分:危机的时代与文明的十字路口(1890-1950) 本部分是本书的高潮,集中探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机制、全球秩序的全面崩溃与重建的尝试。 1. 均势的幻觉与体系的失衡: 详尽分析了俾斯麦体系崩溃后,欧洲列强在殖民地和海军军备竞赛中形成的“安全困境”。重点剖析了奥匈帝国、沙皇俄国等“中间性国家”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脆弱性,以及萨拉热窝事件如何成为一个结构性矛盾的总爆发点。 2. 意识形态的洪流: 二战前后的思想冲突被提升到文明对话的高度来审视。从列宁主义的革命输出,到法西斯主义的极端民族主义复仇,再到罗斯福新政所代表的“国家干预资本主义”的回应,本书试图捕捉不同文明应对大规模危机时的哲学选择。 3. 殖民体系的解体前夜: 在全球权力真空出现之际,非西方世界的反殖民思潮开始孕育。本书关注了印度国大党、中国的新文化运动等早期现代民族主义运动,分析了它们如何吸收和改造西方的自由民主或社会主义思想,为战后的世界格局变迁播下种子。 结语:历史的遗产与未来的回响 《寰宇风云录》的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动态的、非决定论的历史框架。它提醒读者,近代世界的形成并非简单的“进步史”,而是一个充满冲突、偶然性与伦理困境的复杂过程。全球化不是一个自然发生的现象,而是由特定的技术、金融和军事力量,在特定的历史时刻,强行塑造出来的结果。 本书的独特价值: 跨学科视角: 融合了国际关系理论、经济史、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避免了单一维度的线性叙事。 全球中心主义的挑战: 坚持将非西方世界的反应和能动性置于叙事的核心,而非仅仅作为西方行动的背景。 细节的深度: 穿插了大量原始档案、私人信件和外交电报中的生动细节,使宏大叙事具有触手可及的真实感。 《寰宇风云录》是献给所有对理解我们所处世界之根源、对思考人类文明未来走向抱有深刻关切的读者的一部必读之作。它要求我们不仅要记住历史的事件,更要理解历史的结构。 --- [精选书评摘录] “作者以教科书级的广度,呈现了近两百年的全球脉动,其对技术与权力三角关系的把握,令人叹为观止。” ——[某著名历史期刊主编] “真正打破了‘西方中心论’的窠臼,是一部雄心勃勃的全球史新标杆。” ——[某大学历史系教授]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提供了一个极具纵深的历史视角,去审视当下那些热门的投资赛道。我曾以为风险投资就是简单地把钱投给“好点子”,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细致地梳理了从第一批外资进入到本土VC体系成熟的漫长过渡期,那种文化冲击和模式移植的阵痛,被作者以一种近乎人类学研究的态度进行了挖掘。语言的驾驭上,作者表现出一种难得的老练,既有金融分析师的精准,又不失历史学家的客观与克制。尤其是在描述那些曾经风光无限,后又迅速陨落的早期公司时,没有流于廉价的批判,而是着重分析了他们与资本、与时代错位的具体原因。这使得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创投史,更是一部关于“适应性”与“生存法则”的深刻寓言。

评分

这部作品的行文风格,颇有几分老派新闻报道的严谨与犀利。它没有过度美化那些“独角兽”的诞生,反而更关注那些制度构建的基石是如何被一点点打磨出来的。我特别喜欢作者对于“人”的刻画,那些早期的创业者和投资人,他们的胆识、他们的局限性,都被描摹得非常立体。例如,书中对早期天使投资人那种“既是朋友又是合伙人”的复杂关系的处理,就非常到位。它让我看到了资本如何在缺乏成熟法律框架和信任机制的环境中,硬生生开辟出一条路。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艰辛,通过作者冷静而详实的记录,带给我强烈的代入感。阅读过程如同跟随一位资深向导,穿越中国经济转型期最狂热也最迷茫的一段旅程,让人既感到振奋,又有所警醒。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是,中国的创新环境真是充满了野蛮生长的生命力。不同于一些将创投塑造成精英俱乐部的传统叙事,这本书展现的是一个充满泥土气息、不断试错、甚至有些粗粝的资本进化过程。书中的某些章节,对我理解当前资本市场中那些看似“非理性”的追逐行为,提供了极佳的历史纵深感。它不回避风险投资在特定历史阶段所扮演的“推手”角色,以及这种角色带来的双刃剑效应。叙述的节奏感把握得非常好,时而缓慢深沉地剖析政策对行业的影响,时而又急促紧张地还原那些关键融资轮次的唇枪舌战。这种多变的笔触,让原本可能枯燥的商业案例变得如同侦探小说般引人入胜。它让我意识到,每一次成功的投资背后,都凝结着对人性、对未来趋势的深刻洞察,而不仅仅是运气。

评分

阅读体验非常流畅,这本书在结构上做了巧妙的安排,将宏大的时代背景和微观的商业决策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作者对于术语的解释清晰到位,即便是对金融工具不甚了解的读者,也能轻松跟上节奏。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似乎对“周期性”有着深刻的理解,他没有把任何一个成功视为永恒,而是将其置于更长的时间轴上去考察其内在的脆弱性。它没有太多煽情的词汇,依靠的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和逻辑推演,但恰恰是这种克制的叙述,反而爆发出巨大的感染力。合上书本时,我感觉自己对中国经济的某些深层动力有了一个更扎实、更具历史纵深的理解,这远远超出了我对一本商业历史书的预期。

评分

这本关于中国风险投资历史的著作,着实让我这个圈外人开了眼界。我一直对那些白手起家的科技巨头充满好奇,但对于他们背后的资本运作和早期博弈,却了解得非常模糊。《中国创投简史》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得以窥见中国科技浪潮下,那些不为人知的资本角力。书中的叙事风格相当扎实,作者似乎对每一个历史节点都有着深入的研究,而非简单的事件罗列。它不像是一本教科书,更像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商业史诗,让人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思考“如果当时换一个决策者,现在格局会是怎样”。尤其是对早期“倒爷”心态向现代风险投资思维转变的刻画,细腻得令人拍案叫绝。那种从摸索到规范的艰难过程,那些创始人与投资人之间微妙的信任与猜忌,都描摹得淋漓尽致。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描述具体案例时,总能将宏观的市场趋势与微观的企业决策紧密结合,使得整个故事线索清晰而富有张力。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很好的东西,以后给回来买的

评分

还不错,正版,书很好

评分

内容很实用,不错

评分

东西不错非常不错啊东西不错非常不错啊东西不错非常不错啊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哈哈哈

评分

非常好的书,买了送同事的,同事非常喜欢!

评分

看完了,回顾一下中国VC PE机构和创业企业走过的历程,谈不上深度,但值得看看

评分

送货速度快,质量还可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