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因印刷批次不同,圖書封麵可能與實際展示有所區彆,增值服務也可能會有所不同,以讀者收到實物為準。
《中公版·2017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輔導教材:曆年真題及全真模擬預測試捲》是中公教育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研究中心編寫。本書在研究湖北農信社曆年考試真題的基礎上,依據考試難度,選擇相關的內容編輯成書。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1)包含近年真題匯編。本書包含瞭湖北省農信社近三年的真題,讓考生可以通過真題瞭解湖北省農信社考試的概況、特點。
(2)可以進行考前模擬訓練。本書還包含瞭根據2016年真題題型題量編寫的7套模擬試捲,讓考生進行考前的鞏固練習。
本書的編寫目標便是盡可能讓考生通過本書熟悉考試的題型的基礎上,幫助考生進行考前復習。
同時,購買本書還享有中公移動自習室的服務。
內容簡介
《中公版·2017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輔導教材:曆年真題及全真模擬預測試捲》認真研究考試真題,根據湖北農信社真題編寫內容。全書分為試捲、參考答案及解析兩個部分。其中:
試捲部分包含3套真題匯編、7套模擬試捲:3套真題匯編分彆選擇瞭2016年、2015年、2014年湖北農信社的真題編輯而成。7套模擬試捲根據2016年的湖北農信社真題的題型題量編寫,每套模擬試捲分為綜閤知識、職業能力測試、經濟金融3個部分。
參考答案及解析是以上10套試捲的答案解析。參考答案及解析部分由多名中公教育師資推敲審定,解析詳細易懂,幫助考生加深理解。
目錄
2016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1)
2015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16)
2014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35)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一)(53)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二)(68)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三)(84)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四)(100)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五)(116)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六)(133)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七)(150)
2016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參考答案及解析(166)
2015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參考答案及解析(175)
2014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參考答案及解析(184)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一)參考答案及解析(191)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二)參考答案及解析(200)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三)參考答案及解析(208)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四)參考答案及解析(217)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五)參考答案及解析(226)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六)參考答案及解析(235)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全真模擬預測試捲(七)參考答案及解析(244)
精彩書摘
2015年湖北省農村信用社招聘考試真題匯編
一、單項選擇題(共100小題,每小題0.5分,共50分。以下各小題所給齣的四個選項中隻有一項符閤題目要求,請選擇相應選項,不選、錯選均不得分。)
1.對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綠色信貸提齣瞭明確要求的文件是()。
A.《綠色信貸指引》B.《項目融資業務指引》
C.《商業銀行法》D.《貸款通則》
2.超額準備金存款在商業銀行的日常業務活動中()。
A.可以自由支配
B.經人民銀行審批可以使用
C.經銀監會審批可以使用
D.不得投入使用
3.下列貨幣政策工具中效果最猛烈的是()。
A.法定存款準備金率
B.再貼現政策
C.直接信用控製
D.公開市場業務
4.目前,國際金融市場的核心是()。
A.外匯市場B.貨幣市場
C.資本市場D.歐洲貨幣市場
5.存款人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的賬戶是()。
A.專用存款賬戶B.一般存款賬戶
C.基本存款賬戶D.臨時存款賬戶
6.信用社稽核是信用社稽核部門依法對信用社的和活動進行的監督和檢查()。
A.業務;經濟B.財務;經營
C.業務;財務D.經濟;經營
7.關於抵押的說法,正確的有()。
A.債務人或者第三人不轉移財産的占有
B.作為抵押的財産隻能是不動産
C.債務人或者第三人是抵押權人,債權人是抵押人
D.土地所有權、荒地等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抵押
8.藉款人的還款能力齣現明顯問題,依托其正常經營收入已經無法保證按時足額償還本息的貸款屬於()。
A.關注貸款B.次級貸款
C.可疑貸款D.損失貸款
9.信用社最大一傢客戶貸款餘額不得超過本社資本總額的%,對最大十傢客戶貸款餘額不得超過本社資本總額的倍。()
A.30;1.5B.35;1.5
C.30;1.6D.35;1.6
10.按我國現行規定,可以嚮商業銀行申請貼現的票據必須是()商業匯票。
A.未到期的已承兌B.已到期的已承兌
C.未到期的未承兌D.已到期的未承兌
11.在國際銀行監管史上有重要意義的《巴塞爾協議》規定,銀行核心資本充足率不能低於()。
A.8%B.4%
C.10%D.20%
12.下列屬於資本市場的特點的是()。
A.償還期短、流動性強、風險小
B.償還期短、流動性小、風險高
C.償還期長、流動性小、風險高
D.償還期長、流動性強、風險小
13.風險管理的最基本要求是()。
A.風險計量B.風險監測
C.風險識彆D.風險控製
14.當商業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將超過其業務庫存限額的現金再送繳人民銀行發行庫的過程稱為()。
A.現金發行B.現金歸行
C.現金投放D.現金迴籠
15.下列結算方式中,屬於同城結算方式的是()。
A.支票結算B.匯兌結算
C.托收D.信用證結算
好的,這是一份針對另一本假定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將完全圍繞該書展開,且不提及您提供的書名或任何關於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 --- 2024年中國古典詩詞鑒賞與文化精要:從《詩經》到唐宋大傢 導論:古典詩詞的時代迴響與審美坐標 本書旨在為廣大古典詩詞愛好者、文學研究者及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套全麵、深入且富有啓發性的鑒賞指南。我們深知,古典詩詞不僅是文學的瑰寶,更是中華民族精神脈絡與審美情趣的集中體現。本書摒棄瞭傳統教材的刻闆說教,力求以現代視角結閤深厚的文獻功底,展現詩詞藝術的生命力與跨越時空的魅力。全書結構嚴謹,內容豐富,涵蓋瞭從先秦到近代的文學高峰,旨在幫助讀者建立起係統、立體的古典詩詞知識體係,真正領悟“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境界。 全書特色亮點: 1. 時間軸的精妙梳理: 以朝代更迭為綱,精準把握各個曆史時期詩歌體裁、主題、風格的演變邏輯。 2. 文本的深度解讀: 不停留在錶層意象的羅列,而是深入挖掘作品的時代背景、作者心境及其文化意蘊。 3. 跨學科的融閤視野: 將詩詞藝術置於哲學、曆史、藝術史的宏大背景下考察,提供更廣闊的理解維度。 --- 第一編:詩源的探尋——先秦至魏晉的奠基與轉型 本篇聚焦於中國詩歌的源頭活水,探討瞭其如何從質樸的民間歌謠,一步步發展成為具有高度文學自覺的藝術形式。 第一章:《詩經》的田園與禮樂 詳細解析《詩經》的“賦比興”手法,重點探討“風”、“雅”、“頌”三大部分的社會功能與文學價值。特彆設立專題,剖析“國風”中農民的勞作、愛情的堅貞與政治的哀嘆,如何奠定瞭中國文學的現實主義基調。對硃熹《詩集傳》的注釋體係進行辨析,提齣當代解讀的新思路。 第二章:楚辭的浪漫與想象 著重分析屈原的“香草美人”意象譜係,探討《離騷》中獨特的浪漫主義色彩與神話敘事結構。我們將對比北方《詩經》的樸素寫實與南方楚辭的瑰麗奇譎,闡明“浪漫主義”在中國文學的早期形態。 第三章:漢樂府的市井煙火 漢代樂府詩是民間疾苦與邊塞風光的交響樂。本章精選如《孔雀東南飛》、《陌上桑》等敘事長詩,分析其白描手法與戲劇張力。同時,深入探討建安文學中曹氏父子的“慷慨悲歌”,揭示漢末亂世下文人的復雜心緒。 第四章:魏晉風骨與山水田園的覺醒 這是詩歌審美轉嚮的關鍵時期。本章詳細梳理瞭“竹林七賢”的文學姿態,重點剖析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如何將個體精神的自由從政治依附中徹底解放齣來。山水詩的興起不僅是地理環境的描繪,更是文人對生命本體的哲學追問。 --- 第二編:盛唐氣象——格律的成熟與意境的巔峰 盛唐是中國古典詩歌毋庸置疑的頂峰,本篇將以“格律的規範化”與“風格的多元化”為雙主綫進行闡述。 第五章:初唐的規範與格律的確立 梳理近體詩(律詩、絕句)格律的形成過程,解析聲韻平仄的音韻之美。重點分析王勃、楊炯等初唐四傑如何承上啓下,為盛唐的輝煌打下堅實基礎。 第六章:李白的浪漫與盛唐的“氣” 李白被譽為“詩仙”,本章著重研究其詩歌中自由奔放的想象力、對道傢思想的融入,以及他如何將豪邁的“盛唐之氣”提升到極緻。對《將進酒》、《蜀道難》等名篇的結構分析,揭示其看似隨性而實則精妙的內在邏輯。 第七章:杜甫的沉鬱與史詩的責任 杜甫被尊為“詩聖”,本章聚焦於其詩歌強烈的社會關懷與對現實的深刻反思。我們將通過“三吏”、“三彆”等作品,探討杜甫如何將個人命運與國傢興衰緊密結閤,構建齣中國文學史上罕見的“詩史”傳統。 第八章:中晚唐的流變與多元探索 王維、孟浩然開創的“詩中有畫”境界,在本篇中得到深入解析。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中唐的韓愈、孟郊對古文運動的文學影響,以及晚唐李商隱、杜牧的“唯美主義”傾嚮,分析詩歌審美在盛唐餘暉下如何走嚮精微與內斂。 --- 第三編:宋代的詞化與文體的拓寬 宋代是“詞”取代“詩”成為主流抒情體裁的時代,本篇將重點梳理詞體的演變、格律的復雜性,以及宋人對生命哲學的反思。 第九章:宋詞的興起與體裁的成熟 係統梳理宋詞的起源、格律的差異(長短句的音樂性),以及詞牌的豐富性。分析柳永對都市生活和市民情感的捕捉,如何推動詞從“艷科”走嚮更廣闊的錶達領域。 第十章:豪放派與婉約派的審美分野 詳細對比蘇軾與李清照的藝術成就。蘇軾如何以詩為詞,將哲理思辨注入詞體,開創“豪放”之風。李清照的“易安體”如何將女性特有的細膩、哀婉提升至極緻,展現瞭不同人生階段的審美轉換。 第十一章:江西詩派的風格與“點鐵成金” 本章專門探討以黃庭堅為代錶的江西詩派在格律技巧上的革新,如“換骨”、“點鐵成金”的創作理念,及其對後世詩歌技法的影響,特彆是其對宋代詩學理論的構建作用。 第十二章:宋代哲理詩與理學的影響 探討宋代理學思潮(程硃理學)對詩詞創作的影響,分析陸遊、辛棄疾如何將愛國情懷與傳統儒傢思想進行深度融閤,尤其對辛棄疾大量作品中“議論入詞”的現象進行分析。 --- 第四編:元明清的延續與古典的終章 本篇簡述元明清時期文學的繼承性與創新性,特彆是戲麯的興盛對古典詩詞傳統的衝擊與補充。 第十三章:元麯的平民化傾嚮 概述元代散麯(套數、小令)的特點,分析其在語言上的通俗化、在題材上的市井化,及其與宋詞在審美趣味上的繼承與區彆。 第十四章:明清詩壇的復古與流變 梳理明代前後七子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復古主張,以及清代乾嘉學派對詩歌源流的考證,探討在古典文學的成熟期,文人如何進行“閤法性”的繼承與創新。 --- 結語:古典的生命力與現代的對話 總結中國古典詩詞從《詩經》到清代的整體審美脈絡,強調其在繼承中不斷的自我革新。本書最後提齣,古典詩詞並非塵封的曆史遺跡,而是我們理解當代情感與文化身份的活水源頭,鼓勵讀者將詩詞的審美經驗融入日常生活,實現一次深刻的“文化迴歸”。 附錄: 曆代重要詩人詞人年錶、常用古典意象圖解詞典、重要格律術語速查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