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鲁迅小说标志着中国现代小说的开端与成熟,登上了世界小说艺术的峰峦。
★《亚洲周刊》曾评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一百强”,《呐喊》高居榜首,为世纪之冠;《彷徨》也位列其中。
★鲁迅逝世已八十余年,但他笔下的人物仍在中华大地上奔走,他锋利如刀的文字在当下社会的应验与镜鉴值得我们永远纪念。
内容简介
《呐喊》是鲁迅 1918—1922 年所作小说的结集,其中《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1篇真正意义上的白话小说。《呐喊》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社会矛盾,对封建制度和观念进行了剖析和否定,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彷徨》是鲁迅 1924—1925 年所作小说的合集。整部小说集贯穿着对生活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农民、知识分子“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关怀。
《故事新编》是鲁迅更后的创新之作,共八篇,有五篇写于鲁迅生命的更后时期,此时作者处于内外交困、身心交瘁之中,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翻译家,一生著作丰富,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坟》《华盖集》等,还有一些翻译作品。
内页插图
目录
鲁迅小说
母书目录
呐 喊
自序 / 003
狂人日记 / 007
孔乙己 / 016
药 / 021
明天 / 028
一件小事 / 034
头发的故事 / 036
风波 / 040
故乡 / 047
阿Q正传 / 056
端午节 / 088
白光 / 094
兔和猫 / 099
鸭的喜剧 / 103
社戏 / 106
彷 徨
祝福 / 117
在酒楼上 / 130
幸福的家庭 / 138
肥皂 / 145
长明灯 / 154
示众 / 163
高老夫子 / 169
孤独者 / 177
伤逝 / 195
弟兄 / 210
离婚 / 220
故事新编
序言 / 231
补天 / 233
奔月 / 241
理水 / 251
采薇 / 264
铸剑 / 279
出关 / 294
非攻 / 303
起死 / 313
子书目录
走近名著
经 典 说
2? 中国现代小说的伟大开端
大 家 谈
4? “中国现代小说在鲁迅手中开始,又在鲁迅手中成熟”等
识 作 者
7? 鲁迅,一面精神的旗帜
大开眼界
新 看 点
13? 我们这个时代,怎样讲读鲁迅 / 谭桂林
16? 仅有爱情是不够的 / 唐益红
18? 致敬孔乙己 / 郭宇宽
21? 阿 Q 后传 / 曾? 颖
23? 鲁迅的“好玩”/ 陈丹青
26? 莫学“九斤老太”/ 姜? 赟
27? 假如祥林嫂活到今天 / 叶延滨
29? 评鲁迅“退出”教材 :鲁迅的时代并没有结束/ 凌? 河
30? 鲁迅先生的笑及其他 / 张? 涛
32? 作为星爷的骨灰粉,你绝不能错过《故事新编》/ 山僧扫雨
长 知 识
35? 鲁迅小说中的反语
35? 《阿 Q 正传》中的仿词手法
36? 左翼作家联盟
37? 鲁迅文学奖
新 拓 展
38? 沈从文 VS 鲁迅 :谁能成为我们的同时代人·
41? 针砭时事,不忘美食 :鲁迅笔下的“吃”
更 思 维
48? “阿 Q 并非不可原谅,你同意这种观点吗·”等
读写连线
速 览 图
50? 鲁迅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类型
人 物 谱
51? 农民形象——阿 Q
52? 农民形象——闰土
53? 知识分子形象——孔乙己
55? 知识分子形象—— “狂人” ?
56? 知识分子形象——魏连殳
57? 知识分子形象——涓生
58? 知识分子形象——高尔础
59? 底层妇女形象——爱姑
60? 底层妇女形象——祥林嫂
62? 封建地主形象——赵太爷
63? 封建遗老形象——赵七爷
妙 语 荟
64? “凡是愚弱的国民……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等
鉴 赏 吧
68? 精彩鉴赏之“看与被看”
70? 精彩鉴赏之悲喜剧结合
71? 精彩鉴赏之自我剖析
73? 精彩鉴赏之反讽手法
74? 精彩鉴赏之“画眼睛”
76? 精彩鉴赏之形象前后对比
77? 精彩鉴赏之景物描写
佳 作 范
79? 深入灵魂的热爱 / 北京考生
80? 绝不妥协的鲁迅 / 福建考生
82? “树人”需要鲁迅 / 江西考生
83? 丢失了鲁迅 / 江西考生
85? 再见孔乙己 / 一考生
87? 面对鲁迅,我泪流满面 / 迟? 落
畅读通关
必 刷 题
91? 第1关? 小试牛刀
92? 第二关? 崭露头角?
97? 第三关? 渐入佳境
99? 第四关? 锋芒毕露
100? 第五关? 登峰造极
精彩书摘
鲁迅小说全集
设计师鲁迅
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很多人对鲁迅身份的标准定义。但很少有人知道,鲁迅还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他曾为六七十种书刊设计过封面,且水平不俗。《呐喊》《热风》《中国小说史略》《心的探险》《而已集》《小约翰》《接吻》等书的封面,均出自鲁迅之手,风格多走朴素、简约路线,但是匠心巧运、内涵深刻,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很多人见过北京大学的校徽,但不一定知道——其核心结构的设计者乃是鲁迅。1917 年,时任北大校长蔡元培请鲁迅为北大设计校徽。接受蔡元培的委托后,鲁迅便着手设计,其设计的校徽造型是瓦当形象,简洁的轮廓给人现代的感觉。他的设计图样交给蔡元培后即被采用,一直沿用到 1949 年,被弃用了一段时间后,20 世纪80 年代又重新使用。2007 年,北京大学正式推出修改后的校徽标识,其正是在鲁迅设计的校徽图案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而来的。
鲁迅的绰号
小时候,鲁迅聪明、调皮、活泼,被亲邻亲切地称为“胡羊尾巴”,意思是短小灵活,敏捷利落。成家立业以后,发妻朱安和“小朋友”们敬重而又不乏亲切地称他为“大先生”。《两地书》时期,鲁迅内
心深处更温柔的一面被唤醒,并外化为可爱的“白象”。他话不多,但是每句都有力量 ;他不修边幅,常常以一副蓬头模样示人,所以,在朋友圈子里又有“猫头鹰”的绰号 ;透过鲁迅异类而充满反抗性的文章,瞿秋白发现他是喝着狼奶长大的“莱谟斯”,他长久地在孤独战斗中找寻那回归故乡的路,正如莱谟斯永远没有忘怀自己的乳母一样。在《自嘲》中,他甘愿做一头俯首劳作的“孺子牛”。在崇拜者眼中他是旗手、战士、先驱、导师、革命家 ;在敌对者眼中他又变成“世故老人”、“持矛把盾”的好斗者、以骂人为乐趣的“无聊小人”“掮客”“封建余孽”“二重反革命”……
更经典的评价出自茅盾。茅盾在读了《写在〈坟〉后面》之后,不由自主地惊呼:“看!这个老孩子的口吻何等妩媚!”而且声言:“果你把鲁迅的杂感集三种仔细读过了一遍,你大概不会反对我称他为‘老孩子’!”而且茅盾还敏锐地发现,鲁迅的“胸中燃着少年之火,精神上,他是一个‘老孩子’”!
《鲁迅小说全集: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 / 畅享经典·子母版》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汇集了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毕生创作精华的小说集。它以“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的身份,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学、认识中国社会变迁、体悟民族精神的绝佳窗口。同时,“畅享经典·子母版”的定位,暗示了其内容的深度与广度,既适合独立阅读,也便于亲子共读,在传承经典的同时,享受阅读的乐趣。 鲁迅:民族魂的呐喊者与时代的记录者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也是一位思想深刻的批判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作品,以其尖锐的笔触、犀利的思想和深沉的人文关怀,深刻地剖析了旧中国的社会病态,揭露了封建礼教对人性的压迫,呼唤着民族觉醒和思想解放。他的小说,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映照出社会的阴暗与光明,人性的复杂与伟大。 作品的时代背景与价值 《鲁迅小说全集》所收录的作品,大多创作于新文化运动前后及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动荡与挑战的时代。辛亥革命的成果未能巩固,封建残余势力依然强大,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压迫如影随形。在这样的背景下,鲁迅以其独立的思想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情怀,用文字为苦难中的人民发声,为觉醒中的民族呐喊。 这部全集的重要价值体现在: 文学价值: 鲁迅的小说开创了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先河,其叙事技巧、人物塑造、语言风格都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准。他笔下的人物,如阿Q、祥林嫂、孔乙己等,早已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鲜活而深刻,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 思想价值: 鲁迅的思想具有穿越时空的穿透力。他对国民性的批判,对封建制度的揭露,对个体精神自由的追求,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鲁迅,能够引发读者对社会、人性、历史的深刻反思。 历史价值: 鲁迅的小说记录了那个时代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从农村的贫困与愚昧,到城市的病态与腐朽,再到知识分子的挣扎与彷徨,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画卷。 教育价值: 作为“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鲁迅的作品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文本。通过学习鲁迅的小说,学生不仅能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更能培养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和民族文化认同感。 “子母版”的特别之处 “畅享经典·子母版”的命名,可能暗示了该版本的特点。 “畅享经典”: 表明了其面向大众,旨在让更多人轻松地接触和欣赏鲁迅的经典作品。它或许在编排、注释、排版等方面都力求优化,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让阅读经典不再是枯燥的任务,而是愉快的享受。 “子母版”: 这一表述则更具深意。 面向不同年龄层: “子”可以指代青少年读者,“母”则可能指代成年读者,或是指版本中既有适合初学者阅读的简明版本,也包含更深入、更详尽的学术版本。它意味着这本书可以满足不同阅读需求的人群。 母本与衍生: 另一种理解是,它可能包含鲁迅小说的“母本”——原作,同时又提供了一些“子”版本,如精选篇目、注释详尽的解读本、甚至可能包含与鲁迅小说相关的背景资料、评论文章、或者围绕小说主题衍生的拓展阅读内容。 亲子阅读的引导: 最有启发性的一种理解是,它可能专门设计了适合亲子共读的内容。例如,在小说文本旁配有简洁易懂的注释,方便父母为孩子讲解;或者在章节末尾设置了引导性的问题,鼓励父母与孩子一起探讨小说的主题、人物,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这种设计,能够让经典作品在代际之间得到更好的传承和理解,让阅读成为家庭沟通的桥梁。 代表性作品赏析(本简介不包含具体作品内容,但可在此处展开设想,用于概括性介绍) 《鲁迅小说全集》囊括了鲁迅创作生涯中的诸多代表作,如: 《呐喊》: 这是鲁迅的第一部小说集,收录了《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不朽篇章。《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它以“狂人”的视角,控诉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阿Q正传》塑造了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国民性”象征人物,深刻揭示了国民的麻木、自欺欺人和精神胜利法。 《彷徨》: 鲁迅在此集中继续深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困境的描写,塑造了祥林嫂、子君等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们在旧社会中的悲惨命运。《祝福》中祥林嫂的悲剧,《伤逝》中子君对爱情的幻灭,都触及了人性最脆弱、最痛苦的角落。 《故事新编》: 这是一部将古代神话传说与现代思想相结合的独特作品集,如《补天》、《铸剑》、《理水》等。鲁迅借用古老的故事,寄托他对现实的思考和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精神。 阅读《鲁迅小说全集》,你将收获什么? 阅读这部《鲁迅小说全集》,你不仅是在阅读文学作品,更是在与一个伟大的灵魂对话,是在认识一个民族的过去与现在。 洞察社会: 你将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理解中国社会的复杂性,认识到历史的深刻影响。 审视人性: 你将看到人性的光明与黑暗,理解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的挣扎与选择,引发对自身行为的思考。 提升认知: 你将接触到深刻的思想,认识到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培养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感受温度: 你将感受到鲁迅先生对民族的深切忧患,对人民的真挚关怀,从而激发出内心的爱国情怀和人文关怀。 传承经典: 你将有机会与家人一同品读经典,分享感悟,让优良的文化传统在家庭中传承。 《鲁迅小说全集:语文新课标必读名著 / 畅享经典·子母版》,是一份厚重的礼物,一份时代的馈赠。它期待着每一位读者,在文字的世界里,与鲁迅一同行走,一同思考,一同感受,一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