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中国文化精华,从阅读这套书开始!
200部国学经典名著,30卷全部囊括!
李敖耗时多年亲自点评批注!
人生必读经典,书架必藏良品!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系列丛书由自称“五十年来,五百年内中国白话文写得好”的国学大师李敖主编,全书共30卷,遴选了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的200部古籍经典名著,从先秦至晚清,哲学、宗教、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几乎囊括了国学的全部精华。有了这部巨著,你可以上下古今,把千年精华尽收眼底;你可以纵横左右,把多样遗产罗列手边;你可以从古典中寻新义,从旧籍里找时潮;从深入浅出的文字里,了解古代的中国和现代的中国。
“李敖主编国学精要30”选录了刘义庆的《世说新语》、郦道元的《水经注》、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等。《世说新语》写尽了魏晋人物的音容笑貌,每个故事落墨不多,或优美,或洒脱,或惊心,别有风味与情调。《水经注》是郦道元为古代地理书《水经》作的注。他参考古书四百三十种,并根据实地调查的资料,为一千二百多条河,写了三十多万字文笔优美的注。
李敖(1935.4.25—)
字敖之,祖籍吉林省扶余县人,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文化学者、历史学家、作家、时事批评家。台湾无党派人士,曾任台湾“立法委员”(又称民意代表)。其人意志如铁、斗志昂扬,活力无限,“以玩世来醒世,用骂世而救世”。因其文笔犀利,批判色彩浓厚,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故自诩为“中国白话文之一的人”,亦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杰出的批评家”。著有《北京法源寺》《李敖有话说》《红色11》《上山·上山·爱》等100多本著作。
崔东壁遗书
导读 / 002
考信录提要卷上·释例 / 003
考信录提要卷下·总目 / 025
《考古提要》二卷 / 028
《补上古考信录》二卷 / 028
《唐虞考信录》四卷 / 030
《夏考信录》二卷 / 031
《商考信录》二卷 / 032
《丰镐考信录》八卷 / 032
《洙泗考信录》四卷 / 033
《丰镐别录》三卷 / 035
《洙泗余录》三卷 / 035
《孟子事实录》二卷 / 036
《考古续说》三卷 / 037
《附录》二卷 / 037
世说新语
导读 / 042
德行第一 / 043
言语第二 / 053
庚子西狩丛谈
导读 / 074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二 / 075
庚子西狩丛谈卷之三 / 090
光绪二十六年七月二十二日 / 091
西学东渐记
导读 / 122
第十三章?与曾文正之谈话 / 123
第十四章?购办机器 / 130
第十五章?第二次归国 / 133
第十六章?予之教育计划 / 137
水经注
导读 / 142
《水经注》原序 / 143
江水注 / 145
洛阳伽蓝记
导读 / 148
洛阳伽蓝记序校笺 / 149
读史方舆纪要
导读 / 172
十三?江南方舆纪要序 / 173
十四?四川方舆纪要序 / 177
十五?直隶方舆纪要序 / 181
十六?陕西方舆纪要序 / 185
海国图志
导读 / 190
海国图志叙 / 191
石湖大全集
导读 / 202
吴船录 / 203
徐霞客游记
导读 / 228
卷八 / 229
黔游日记一 / 229
黔游日记二 / 255
卷九 / 273
滇游日记一 / 273
游太华山记 / 274
滇中花木记 / 276
游颜洞记 / 277
随笔二则 / 278
滇游日记二 / 281
卷十 / 303
滇游日记三 / 303
盘江考 / 334
卷十九 / 338
滇游日记十二 / 338
滇游日记十三 / 369
方望溪先生全集
导读 / 380
原过 / 381
读孟子 / 383
读周官 / 385
灌婴论 / 388
于忠肃论 / 391
辕马说 / 394
孙征君年谱序 / 396
跋石斋黄公手札 / 399
书淮阴侯列传后 / 402
书孝妇魏氏诗后 / 405
与王昆绳书 / 407
与刘言洁书 / 410
与孙以宁书 / 413
与孙司寇书 / 416
送王箬林南归序 / 419
送左未生南归序 / 422
送李雨苍序 / 424
孙征君传 / 426
白云先生传 / 431
记吴绍先求二弟事 / 434
高阳孙文正公逸事 / 437
左忠毅公逸事 / 439
狱中杂记 / 442
游潭柘记 / 447
游雁荡记 / 449
陈驭虚墓志铭 / 451
杜苍略先生墓志铭 / 454
万季野墓表 / 456
宣左人哀辞 / 460
武季子哀辞 / 462
德行第一
陈仲举①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②。为豫章太守③,至,便问徐孺子④所在,欲先看之。主簿曰:“群情欲府君先入
廨⑤。”陈曰:“武王式商容之闾⑥,席不暇煗⑦。吾之礼贤,有何不可?”
【注 释】
① 汉陈蕃,字仲举,汝南人。桓帝末,官至太傅。与大将军窦武谋诛宦官,反为所害。
② 登车揽辔,状其神态不凡,若将总揽天下而澄清之也。
③ 豫章,今江西南昌县。蕃为尚书时,以忠正忤贵戚,迁豫章太守。
④ 徐穉,字孺子,豫章人,超世绝俗。蕃在豫章,为穉独设一榻,去则悬之。
⑤ 群情,众意也。府君,太守之称也。廨,官廨也。
⑥ 商容,殷之贤人,为纣所贬,周武王式其闾巷。式,车上横木,男子立乘,有所敬则俯而凭式,遂以式为致敬之词。
⑦ 煗同暖。不待坐席之暖,言其匆遽也。
郭林宗①至汝南②,造③袁奉高,车不停轨,鸾④不辍轭;诣⑤黄叔度,乃弥日信宿⑥。人问其故。林宗曰:“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⑦,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甚广⑧,难测量也。”
【注 释】
① 汉郭泰,字林宗,太原人。李元礼一见称之曰:“吾见士多矣,无如林宗者也。”
② 今河南汝南县。
③ 造,往访也。袁宏,字奉高,慎阳人。
④ 鸾,车衡之铃也。轭,车衡之两端,作缺月形,以扼马头者。二语皆言绝不停留也。
⑤ 诣,亦往访也。黄宪,字叔度,汝南人。时论者咸云:“颜子复生。”父为牛医。
⑥ 弥日,犹言连日也。信宿,留宿不止一日也。
⑦ 汪汪,状水之深且广也。陂,池也。
⑧ 器,度量也。
客有问陈季方①:“足下家君太丘②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
【注 释】
① 汉陈谌,字季方,陈寔少子也。
② 汉陈寔,字仲弓,颍川人,为闻喜令,太丘长。
陈元方①子长文②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③,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④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⑤。”
【注 释】
① 汉陈纪,字元方,陈寔长子也。
② 长文名群。
③ 孝先名忠。
④ 咨,问也。
⑤ 言论行次固有长幼之差,论功德却无长短之分也。
荀巨伯①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②?”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③,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④,一郡并获全。
【注 释】
① 汉桓帝时,颍川人。
② 止,留居也。
③ 委,弃也。
④ 班军,旋军也。
管宁①华歆②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③,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④,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曰:“子非吾友也。”
【注 释】
① 魏管宁,字幼安,北海人。
② 华歆,字子鱼,平原人。
③ 言仍挥锄,视金犹如见寻常瓦石也。
④ 乘轩冕,盖“乘轩被冠冕”之省语也。
对于《世说新语》,我总觉得它是一本“教人如何说话”的书,当然,这里的“说话”并非简单的语言表达,而是指一种智慧的碰撞,一种思维的较量,一种对人生百态的洞察。里面的那些名士,他们的言辞常常让人拍案叫绝,充满了反讽、机智和深刻的洞察力,每次读来都觉得受益匪浅。《水经注》,在我看来,是一本“认识大地”的书。它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瑰宝,更是历史、文化、民俗的百科全书。它让我们看到,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和丈量这片土地的,又是如何在河流的滋养下,形成丰富多彩的文明。而《徐霞客游记》,则是一本“关于行走”的书。它记录了一个人对世界的好奇,对自然的探索,对自由的追寻。徐霞客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和热情,让我们感受到一种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李敖先生的精编,必定能将这三部作品的内在联系和独特价值进一步挖掘出来,为我们呈现一场思想的盛宴,让我们在阅读中,获得更深层次的启迪和思考,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评分我一直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在于它们能够跨越时空,与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产生共鸣。这次李敖先生精编的这几部著作,恰恰都是我认为极具这种特质的作品。《世说新语》,我常常被其中人物的智慧和幽默所打动,那些看似随口而出的言语,却蕴含着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仿佛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他人。《水经注》,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枯燥,但实际上它是一部关于中国大地脉络的恢弘史诗,它记录的不仅仅是水,更是水与人、水与文明的千丝万缕的联系,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细节和惊喜。而《徐霞客游记》,则是我心中一曲关于自由和探索的赞歌,他笔下的山川壮丽,他行走的脚步,都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世界的无限好奇,这是一种最纯粹的生命活力。我相信,李敖先生以他独特的慧眼和深刻的洞察力,一定能将这三部经典中的精华提炼出来,并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呈现给读者,让这些古籍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得以延续和焕发。
评分这次精编的书名,尤其是“李敖精编”几个字,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对李敖先生的学识和观点一直非常钦佩,他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总是有着一种既尊重又批判的独特眼光。因此,当看到他将《世说新语》、《水经注》和《徐霞客游记》这三部风格迥异却同样价值非凡的经典进行精编时,我充满了期待。我认为,李敖先生的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穿透历史的迷雾,看到这些经典背后更深层的社会意义和文化基因。《世说新语》中的人物对话,常常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人性洞察,而李敖先生的解读,很可能为我们揭示出这些思想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独特价值,甚至与现代社会的某些观念进行对话。《水经注》作为一部地理学的巨著,其价值远不止于对河流的记载,它更是古代文明发展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生动例证,李敖先生的梳理,或许能让我们看到其中隐藏的经济、政治、文化联系。《徐霞客游记》,作为一部充满探索精神的著作,它的价值在于记录了一个时代人们对未知世界的渴望与实践,李敖先生的解读,可能会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这种探索精神的意义。
评分这本书的出版,让我得以在案头就领略中华文化经典的光辉。一直以来,《世说新语》以其隽永的文字,描绘出魏晋名士的风流百态,那些或幽默风趣、或尖锐刻薄的言语,仿佛穿越时空而来,直击人心。而《水经注》,更是地理学和文献学的宝藏,它不仅仅是一部关于河流的记载,更是古代中国山川地理、风土人情的百科全书。其中对每一个地点的细致描绘,对典故的考证,都展现了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深厚的学养。至于《徐霞客游记》,更是古代探险精神的绝佳体现。他笔下的山水壮丽,人文风情,充满了真实而鲜活的生命力,读来仿佛置身其中,与徐霞客一同跋山涉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李敖先生的精编,我相信一定会在这三部经典的基础上,注入他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解读,让这些古籍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我期待着,在李敖先生的梳理和阐释下,能更深入地理解这些经典背后蕴含的智慧与魅力,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思想的碰撞和文化的传承。
评分一直对古代的那些“博物志”性质的书籍怀有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们里面藏着许多不为人知的细节和奇闻异事。《水经注》在我看来,就是这类书籍的翘楚。它不仅仅记录了河流的走向、水系的分布,更重要的是,它记录了河流沿岸的古迹、传说、民俗,甚至是一些动植物的描写,简直就像是一幅生动的古代中国社会风情画卷。很多时候,我们在读史书的时候,看到的都是宏大的叙事,而《水经注》则提供了另一种观察历史的视角,是从地理和微观的层面去理解当时的社会。而《世说新语》,更是我对魏晋风流倾心不已的源泉。那些名士们之间的对话,充满了智慧的闪光,有时候是出人意表的逻辑,有时候是精准到位的嘲讽,无不展现了他们超凡脱俗的气质和深刻的洞察力。至于《徐霞客游记》,虽然我对其内容所知不多,但“游记”二字本身就带着一种探索未知、丈量世界的勇气和浪漫。我坚信,李敖先生的精编,一定会在保持原著精髓的基础上,增添更具启发性的解读,让这些古籍不再是束之高阁的经典,而是能够触动我们当下思考的鲜活文本。
评分价格合适,送货真快,东西不错。
评分书很好,价格也实惠,而且选材独特,与一般选本并不重合。购书只选京东
评分给力
评分李敖大师编此国学系列,可谓功德无量。买书上京东,正版又优惠。
评分一大箱的书,很沉。谢谢快递小哥。
评分不错哦,好书哦,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欧耶!
评分够我看一年了这么重的书台上六楼书不错
评分书很不错,送货也快,赞一个!
评分国学名著值得拜读。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