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合订本包括:
15D503《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安装》图集适用于第二类和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的安装。图集依据现行《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修订和汇编了涉及到屋面接闪器、引下线连接到接地装置所有可以利用建筑物金属体做防雷及接地装置的安装做法,结合工程特点给出了做法示例,并提出了防雷措施的做法,本图集可供设计和施工人员在工程中根据实际情况直接选用。
14D504《接地装置安装》图集适用于民用与一般工业建筑保护接地、功能接地、防雷接地及防静电接地等接地系统的施工安装。主要内容包括接地网、接地极的安装,总接地端子、接地导体的安装,特殊场所的防静电接地做法,特别是修改完善了各种常见电源系统的功能接地及保护接地的做法。本图集详细介绍了建筑物中各类接地装置安装的常见做法。图集突出重点难点,方便设计及施工人员查找选用。
15D505《古建筑防雷设计与安装》图集适用于古建筑的防雷工程设计与施工。主要包括古建筑防雷设计与施工要点,防雷装置在古建筑上的布置示意图,古建筑防雷装置的特殊安装部件、材质要求、安装工艺及相关技术参数等内容。本图集依据《古建筑防雷工程技术规范》GB51017-2014等现行国家标准,对古建筑防雷工程的设计与施工进行图示,突出古建筑防雷工程与民用建筑物防雷工程的不同要求和做法,方便设计和施工人员参考使用。
内页插图
目录
编制说明 3
利用金属屋面、钢屋架、钢柱做防雷装置说明 9
单层厂房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檐口板、嵌板构成电气贯通图 10
工业厂房屋顶立管和无女儿墙檐口处消防爬梯的防雷连接 12
钢筋混凝土天窗架端壁处钢梯的防雷连接 13
单坡钢筋混凝土屋面梁防雷要求特殊处理的预埋件 14
双坡钢筋混凝土屋面梁防雷要求特殊处理的预埋件 15
6m跨度天窗架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防雷特殊处理的预埋件 16
9m跨度天窗架钢筋混凝土折线形屋架防雷特殊处理的预埋件 18
钢筋混凝土空腹屋架防雷特殊处理的预埋件 20
钢托架和钢屋架的防雷 21
幕墙防雷措施说明 22
幕墙防雷措施 23
女儿墙压顶圈梁内钢筋做接闪器和消防爬梯的连接 24
女儿墙压顶和竖向配筋的防雷连接 25
铝合金门窗与建筑物金属体的连接 26
通长铝合金门窗与建筑物金属体的连接 27
多层、高层现浇框架节点连接 28
在多、高层建筑的钢筋混凝土中预埋连接板的做法 29
单层厂房高低跨连接处预制钢筋混凝土柱预埋件连接 30
配电线路SPD的后备保护 52
单层厂房电气设备与防雷装置的等电位连接和闪电击中厂房时电流通路示意图 53
多层建筑的防雷措施 54
高层建筑的防雷措施 55
利用水塔钢筋体做防雷装置的一部分 56
钢筋混凝土建筑物防雷装置设计例子 57
钢筋的连接方法 58
工厂车间建筑物防直击雷措施举例 60
对已建成建筑物测量其钢筋体电阻的方法 61
自然基础接地体工频接地电阻的计算 62
15D504
目录 1
编制说明 4
接地系统
用于保护目的的接地配置示意框图 6
接地系统示例 7
工程项目接地配置结构示意图 8
现有建筑物中接地措施举例 9
接地网、接地极
接地网、接地极编制说明 10
埋地的棒型接地极安装 15
埋地的管型接地极安装 16
埋地的角钢接地极安装 17
埋地的带型接地极安装 18
埋地的板型接地极安装 19
深埋式接地极安装 20
低电阻模块垂直接地极安装 21
埋于基础内的人工接地极安装 22
利用钢筋混凝土基础中的钢筋作接地极安装 24
接地线在钢筋混凝土上安装 46
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安装 123
金属灯杆的接地安装 124
道路照明TT系统接地做法示意图 125
信息与电源线路电磁骚扰防护做法示意图 126
防静电接地
防静电接地编制说明 127
防静电地面的接地安装 129
管件防静电跨接线安装 130
风管防静电接地安装 131
油类装卸台站铁路轨端防静电跨接线安装 132
火车槽车防静电接地安装 134
油槽汽车防静电接地安装 135
人体静电荷释放球及接地工程应用示例 136
相关技术资料 137
15D505
目录 1
总体说明
编制说明 3
术语 11
古建筑名词术语图示 13
古建筑防雷工程程序及步骤 14
古建筑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庑殿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15
重檐庑殿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16
歇山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17
重檐歇山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18
悬山项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19
硬山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20
卷棚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21
卷棚歇山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22
四角攒尖顶等效雷击截受面积 23
歇山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三 56
悬山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 59
硬山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 62
卷棚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 65
卷棚歇山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一 68
卷棚歇山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二 71
四角攒尖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一 74
四角攒尖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二 75
圆攒尖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一 76
圆攒尖顶防雷装置布设方案二 77
古树防雷做法 78
接闪器固定装置做法 79
接闪装置做法 81
参考资料
附表1 防直击雷装置的防雷效率 83
附表2 四种雷电防护水平(LPL)对应的雷电流参数及概率 84
附表3 不同等级防雷保护防雷部件对应的雷电威胁参数 85
附表4 防雷装置与建筑物内导体部件、装置或电路系统的安全间距 86
附表5 接闪杆的保护范围 90
附表6 等高双接闪杆的保护范围 91
附表7 坡屋面顶设接闪器和A类接地装置时kc值 92
附图1 保护角法确定保护水平曲线 94
工程示例 95
现场勘查报告汇总表 101
D503-D505防雷与接地 下册(2016年合订本) 书籍简介 本书为“D503-D505防雷与接地”系列图书的下册,收录了2016年最新修订和补充的防雷与接地技术相关标准、规范、指南及设计计算案例。旨在为从事建筑工程、电气工程、信息工程、工业厂房、公共设施等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一套全面、系统、实用的防雷与接地设计、施工、检测及维护的技术参考。本书内容涵盖了从理论基础到实际应用的各个层面,力求在遵循国家现行最新标准的前提下,体现防雷与接地工程的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核心内容概述 本下册内容主要聚焦于防雷与接地工程中的几个关键领域,并结合2016年的技术发展和实践需求进行了重点梳理与更新。 防雷设计进阶与应用: 建筑物防雷设计优化: 深入探讨了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跨度结构(如体育场馆、展览中心)、玻璃幕墙建筑以及具有特殊结构(如穹顶、碟形天线)的防雷设计要点。特别关注了雷电流上传、侧击雷、雷电感应等复杂雷击现象的分析与防护策略。 特殊场所防雷: 详细阐述了易燃易爆场所(如加油站、化工厂、储油库)、电子信息机房、医疗机构(如手术室、ICU)、博物馆、档案馆等对防雷有特殊要求的场所的防雷设计原则、方案选择及具体措施。强调了不同场所对雷电的敏感性差异,以及由此衍生的差异化防护要求。 雷电风险评估与管理: 介绍了基于风险评估的防雷设计方法,包括风险评估的流程、参数选取、评估模型应用等。强调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合理配置防雷资源,实现经济有效的防雷保护。 电磁兼容(EMC)与防雷的协同: 深入分析了雷电对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的电磁干扰(EMI)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防雷与接地设计来提升系统的电磁兼容性。重点介绍了屏蔽、滤波、等电位连接等关键技术在EMC与防雷中的应用。 防雷装置的选型与布置: 提供了各类接闪器(如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网)、引下线、接地体(如垂直接地体、水平接地体、环形接地体)的选型原则、材料选择、布置方式及计算方法。结合实际工程案例,展示了如何根据建筑物特点和环境条件,优化接地系统设计。 接地系统深化设计与实践: 接地电阻的控制与测量: 详细讲解了各类接地系统(如工作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电涌保护器接地)的设计要求,以及如何通过接地极材料、埋设方式、土壤电阻率等因素来满足接地电阻的要求。提供了多种降低接地电阻的有效方法。 接地体的选择与施工: 详细介绍了各种接地体的类型、材料性能、施工工艺及验收标准。重点关注了长效接地技术,如合金接地棒、电解离子接地极、深埋接地极等,以及它们的适用范围和安装要领。 等电位连接(Equipotential Bonding): 强调了等电位连接在防雷与接地系统中的核心作用,详细阐述了总等电位连接和局部等电位连接的设计原则、连接方式、材料选择及安装规范。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电子机房等场所,如何实现有效的等电位连接以避免电位差的产生。 接地系统的互联互通: 探讨了不同接地系统之间的协调与互联,如何避免接地回路的产生,以及接地系统接地电阻的互影响问题。 接地系统检测与维护: 介绍了接地电阻的测量方法(如四极法、三极法)、接地连续性检测、接地装置腐蚀检查等技术。强调了接地系统的定期检测和维护对于保障防雷与接地系统长期有效性的重要性。 电涌保护(Surge Protection)技术: 电涌的产生与危害: 详细分析了雷电电涌、操作电涌等各类电涌的产生机制、传播途径及其对电气设备和信息系统的危害。 电涌保护器的分类与选型: 详细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电涌保护器(SPD),如压敏电阻型、气体放电管型、TVS管型等,以及它们的性能特点、工作原理。提供了根据被保护设备电压等级、冲击耐受能力、雷击风险等级等因素,选择合适SPD的详细指南。 SPD的安装与配合: 阐述了SPD的安装位置、连接方式、线缆长度要求、与其他防雷接地措施的配合等关键环节。强调了“分级泄放”的原理,即通过不同级别的SPD协同配合,逐步将雷电流和电涌能量泄放入地,从而实现对设备的有效保护。 电源系统、信号系统、通信系统的SPD应用: 针对交流电源系统、直流电源系统、数据通信线路、天馈线系统等不同传输介质,提供了具体的SPD选型和安装方案。 SPD的检测与维护: 介绍了SPD的在线监测、性能测试及更换周期等维护要点。 新技术、新材料与发展趋势: 新型接闪材料与接地技术: 介绍了近年来在防雷与接地领域涌现的新型材料,如导电混凝土、高性能接地网格、电化学接地技术等,以及它们在提升接地性能、延长接地寿命方面的优势。 智能防雷与监测技术: 探讨了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大数据分析的智能防雷系统,包括雷电监测预警、防雷状态实时监测、故障诊断与预测等。 绿色防雷与接地: 关注环保理念在防雷与接地工程中的应用,如低毒环保接地材料、减少土壤二次污染的接地措施等。 国际标准与国内标准的接轨: 梳理了国内外防雷与接地领域主要标准的更新情况,以及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如何协调和对接。 适用对象 建筑工程、电气工程、通信工程、信息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师、工程师、项目经理。 从事防雷工程、接地工程的施工、安装、调试人员。 从事防雷与接地系统的检测、验收、评估的专业技术人员。 工程管理人员、技术顾问、院校师生。 对防雷与接地技术感兴趣的科研人员及相关领域从业者。 本书特点 权威性与时效性: 本书内容紧密结合2016年国家及行业发布的最新标准、规范和技术文件,确保了信息的权威性和前沿性。 系统性与全面性: 从理论基础到工程实践,从设计到施工、检测,涵盖了防雷与接地工程的各个环节,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实践性与指导性: 大量引用了工程实例、计算图表、技术参数,为读者提供了直接可用的设计计算方法和施工指导,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图文并茂: 采用清晰的图示、表格和模型,直观地展示了各种防雷接地装置的构造、布置方式及工作原理,便于理解和学习。 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工程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难点和热点问题,提供了详实的分析和解决方案。 编委会与参编单位 本书汇集了国内在防雷与接地领域具有丰富理论知识和工程实践经验的专家学者及一线工程师,由相关领域的权威机构组织编写。参编单位涵盖了设计院、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检测中心及知名防雷工程企业,保证了本书内容的多样性和专业性。 结语 “D503-D505防雷与接地 下册(2016年合订本)”不仅是一部技术工具书,更是广大防雷与接地工程专业人士提升技术水平、解决实际难题、确保工程质量与安全的重要参考。本书的出版,对于推动我国防雷与接地技术的进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