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

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海德纳吉(Christopher Hadnagy) 著,肖诗尧 译
图书标签:
  • 社会工程
  • 钓鱼欺诈
  • 网络安全
  • 信息安全
  • 防范
  • 安全意识
  • 欺诈识别
  • 风险管理
  • 安全教育
  • 网络犯罪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35477
版次:1
商品编码:12044132
包装:平装
开本:小16开
出版时间:2016-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72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钓鱼邮件是一种利用人性弱点进行欺诈的社会工程手段。调查机构数据显示,全球每天有几百亿封左右的垃圾邮件。这些邮件已经成为骗子和恶意社会工程人员渗透进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利器,给个人以及组织机构的网络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本书结合近年来的钓鱼攻击实例,讨论钓鱼攻击是什么,为什么会起作用,背后的心理学原则,并提出一套创造性地利用钓鱼攻击者的工具来防范钓鱼欺诈的流程。作者对当下有效的一些钓鱼攻击手段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辨识伪造邮件或者克隆网站的方法以及防范钓鱼攻击的培训平台,并演示了如何在安全培训中创建自己的钓鱼攻击培训项目。

内容简介

本书从专业社会工程人员的视角,详细介绍了钓鱼欺诈中所使用的心理学原则和技术工具,帮助读者辨识和防范各种类型和难度级别的钓鱼欺诈。本书包含大量真实案例,全面展示了恶意钓鱼攻击者的各种手段。本书还针对企业如何防范钓鱼攻击并组织开展相关培训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意见。本书提供了企业和个人面对现实中的社会工程问题和风险的无可替代的解决方案。

作者简介

Christopher Hadnagy
杰出安全专家,Social-Engineer公司CEO,世界上头个社会工程框架(www.social-engineer.org)的主要开发者,主动式安全渗透测试小组的培训师和首席社会工程专家,有近20年的安全和信息技术实践经验。著有《社会工程:安全体系中的人性漏洞》及《社会工程 卷2:解读肢体语言》,深受读者欢迎。

Michele Fincher
杰出渗透测试人员,Social-Engineer公司CIO,拥有超过20年的信息安全工作经验。

目录

目录

第 1 章 真实世界的钓鱼攻击 1
1.1 网络钓鱼基础 2
1.2 人们是如何进行网络钓鱼的 4
1.3 示例 6
1.3.1 重大攻击 7
1.3.2 常见的钓鱼手段 10
1.3.3 更强大的钓鱼手段 22
1.3.4 鱼叉式网络钓鱼 27
1.4 总结 29
第 2 章 决策背后的心理学原则 30
2.1 决策:观滴水可知沧海 31
2.1.1 认知偏差 32
2.1.2 生理状态 34
2.1.3 外部因素 35
2.1.4 决策的底线 36
2.2 当局者迷 37
2.3 钓鱼攻击者是怎样让鱼咬钩的 38
2.4 杏仁核简介 41
2.4.1 杏仁核劫持 42
2.4.2 控制杏仁核 45
2.5 清洗、漂洗、重复 46
2.6 总结 48
第 3 章 影响与操控 49
3.1 为什么这种区别很重要 50
3.2 如何找出区别 51
3.2.1 如何与目标建立融洽的关系52
3.2.2 当目标发现自己被测试时,感觉如何 52
3.2.3 测试的意图是什么 52
3.3 操控:来者不善 53
3.4 谎言,全都是谎言 53
3.5 惩罚与操控 54
3.6 影响的原则 56
3.6.1 互惠 57
3.6.2 义务 58
3.6.3 妥协 58
3.6.4 稀缺 59
3.6.5 权威 60
3.6.6 一致性与承诺 61
3.6.7 喜爱 62
3.6.8 社会认同 62
3.7 与影响相关的更多乐趣 63
3.7.1 社会性与影响 63
3.7.2 生理反应 64
3.7.3 心理反应 64
3.8 关于操控需要知道的事 66
3.9 总结 67
第 4 章 保护课程 68
4.1 第一课:批判性思维 69
4.2 第二课:学会悬停 70
4.2.1 点击链接后感觉危险该怎么办 73
4.2.2 攻击者是如何绕过防御的 74
4.3 第三课:URL 解析 75
4.4 第四课:分析邮件头 78
4.5 第五课:沙盒 83
4.6 “绵羊墙”或者坏主意陷阱 85
4.6.1 复制粘贴,麻烦解决 85
4.6.2 分享也是关照 86
4.6.3 移动设备是安全的 87
4.6.4 好的反病毒软件可以拯救你 87
4.7 总结 88
第 5 章 规划钓鱼攻击旅程:开展企业钓鱼攻击项目 90
5.1 基本方法 92
5.1.1 为什么 92
5.1.2 主题是什么 95
5.1.3 要不要在邮件中使用商标 97
5.2 开展培训 100
5.2.1 设定基线 101
5.2.2 设定难度 102
5.2.3 编写钓鱼攻击邮件 113
5.2.4 追踪和统计 114
5.2.5 报告 117
5.2.6 钓鱼攻击、教育、重复 119
5.3 总结 120
第 6 章 积极的、消极的和丑陋的:公司政策及其他 121
6.1 跟着感觉走:情绪和政策 122
6.1.1 定义 123
6.1.2 消极之处 123
6.1.3 如何改进 123
6.2 老板是例外 124
6.2.1 定义 124
6.2.2 消极之处 124
6.2.3 如何改进 125
6.3 我只会修补其中一个漏洞 125
6.3.1 定义 125
6.3.2 消极之处 126
6.3.3 如何改进 126
6.4 太多训练使人厌倦 126
6.4.1 定义 127
6.4.2 消极之处 127
6.4.3 如何改进 128
6.5 如果发现钓鱼攻击,请打这个电话 128
6.5.1 定义 129
6.5.2 消极之处 129
6.5.3 如何改进 130
6.6 坏人在周一休假 130
6.6.1 定义 131
6.6.2 消极之处 131
6.6.3 如何改进 131
6.7 眼不见心不烦 132
6.7.1 定义 132
6.7.2 消极之处 133
6.7.3 如何改进 133
6.8 给所有人的经验 134
6.9 总结 134
第 7 章 专业钓鱼攻击者的工具包 136
7.1 商业应用 138
7.1.1 Rapid7 Metasploit Pro 138
7.1.2 ThreatSim 140
7.1.3 PhishMe 145
7.1.4 Wombat PhishGuru 149
7.1.5 PhishLine 152
7.2 开源应用 154
7.2.1 SET 155
7.2.2 Phishing Frenzy 157
7.3 对比表格 160
7.4 谁来管理培训 162
7.5 总结 162
第 8 章 像老板一样进行钓鱼攻击 164
8.1 深入钓鱼攻击 165
8.1.1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165
8.1.2 为组织机构设定合理的目标 167
8.1.3 规划培训项目 168
8.1.4 理解指标 168
8.1.5 适当回应 169
8.1.6 决定时刻:内部构建还是外部构建 170
8.2 总结 172
《社会工程:攻防之道》 前言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无时无刻不暴露在数字洪流之中,享受着科技带来的便利,却也悄然拉开了与潜藏风险的距离。从最初的敲诈信到如今层出不穷的网络诈骗,人类的欺骗技术从未停止演进,而“社会工程”——这门古老而又现代的学问,正是其中最狡猾、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它不依赖于复杂的代码,也不需要高深的破解技术,而是直接作用于人类心理的薄弱环节,利用信任、恐惧、贪婪、好奇等情感,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 《社会工程:攻防之道》并非一本浅尝辄止的科普读物,它是一次深入社会工程领域腹地的探索之旅。本书将带您一同解构那些令人防不胜防的骗局,理解骗子如何巧妙地操纵人心,以及我们该如何构建起坚实的心理防线,远离数字陷阱。我们并非要教导您如何成为一个“魔术师”,而是希望您能成为那个洞悉“魔术”背后的真相,不再轻易被迷惑的智者。 第一章:社会工程学的定义与核心原理 社会工程学,简而言之,就是利用非技术手段,通过人际互动来获取信息或进行欺骗的一门艺术。它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建立在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之上。本章将深入剖析社会工程学的本质,阐述其核心原理,包括但不限于: 心理锚定与说服力: 探讨骗子如何通过制造“权威感”或“紧迫感”,让目标在不经意间接受其观点或指令。例如,冒充客服、政府机构,利用人们对权威的信任,或者营造“账户异常”、“中奖”的假象,激发恐慌或贪婪,从而降低戒备。 信息不对称与模糊化: 分析骗子如何利用信息的不完全和模糊性,引导目标做出对自己有利的判断。他们往往会故意遗漏关键信息,或者使用模棱两可的语言,让目标在猜测和不安中行动。 情绪操控与信任建立: 深入研究骗子如何通过制造共鸣、表现出“同情”或“关心”,快速与目标建立临时的信任关系。这种“情感连接”是他们后续欺骗行动的基石。 人类的认知偏差: 探讨人类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如确认偏误(倾向于接受支持自己已有观点的信息)、可得性启发(容易相信最先想到的信息)等,以及骗子如何利用这些偏差来误导目标。 第二章:社会工程学的常见手段与典型案例 本章将聚焦于社会工程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应用,通过大量详实的案例,让读者直观地感受骗子的“高明”之处。我们将详细解析以下几种常见的社会工程学攻击方式: 钓鱼邮件与欺诈网站: 深入剖析钓鱼邮件的制作技巧,包括仿冒的域名、伪造的发件人、精心设计的邮件内容,以及如何诱导用户点击恶意链接或下载附件。同时,将揭示欺诈网站如何模仿真实网站的外观,骗取用户的敏感信息,如用户名、密码、银行卡信息等。我们将展示一些经典案例,如冒充知名电商平台、社交媒体或金融机构的钓鱼攻击。 电话诈骗(Voice Phishing): 详细解读电话诈骗的套路,从“猜猜我是谁”到“公检法”恐吓,再到“冒充领导”,分析骗子如何利用语音的迷惑性,结合身份伪装、信息搜集,一步步瓦解受害者的心理防线。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电话诈骗,如冒充银行客服、运营商、快递公司,以及更具迷惑性的“亲友”诈骗。 短信诈骗(Smishing): 探讨短信诈骗的演变,从简单的诱导链接到更复杂的“积分兑换”、“好友转账”等场景。分析骗子如何利用手机的便捷性,结合短信的即时性,制造“高价值”的诱惑或“迫切”的风险,促使用户迅速做出反应。 网络信息收集与“侦察”: 揭示骗子如何利用公开的网络信息(如社交媒体、论坛、新闻报道等)来收集目标用户的个人信息,构建用户的“画像”,从而量身定制更具针对性的攻击方案。我们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侦察技术,例如利用搜索引擎的高级语法、社交媒体的公开信息,甚至网络公开的职业信息等。 “人肉搜索”与隐私泄露: 探讨“人肉搜索”背后隐藏的社会工程学逻辑,分析攻击者如何通过组合零散的信息,最终“拼凑”出个人的完整信息,并可能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进一步的敲诈或勒索。 第三章:防范社会工程学的心理壁垒 面对社会工程学这一狡猾的敌人,技术手段固然重要,但构建坚固的心理壁垒才是抵御侵蚀的根本。本章将重点关注如何提升个人在心理层面的防范能力: 培养审慎怀疑的态度: 强调“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的黄金法则。分析为何我们容易被“巧合”或“惊喜”所迷惑,以及如何训练自己对突如其来的好消息或坏消息保持警惕。 核实信息真伪的策略: 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教导读者如何在收到可疑信息时,通过多方渠道进行核实。例如,通过官方网站、官方客服电话,或者向信任的亲友咨询,而不是直接回应可疑信息。 识别情感操纵的技巧: 揭示骗子常用的情感触发词和套路,帮助读者识别何时正在被煽动情绪,何时应该冷静分析。我们将探讨如何辨别“虚假同情”、“夸大风险”等情感诱饵。 建立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强调个人信息的重要性,以及在网络和现实生活中如何审慎地分享和保管个人信息。详细说明哪些信息属于敏感信息,以及不应轻易透露的对象。 “断舍离”式的社交习惯: 探讨如何在数字时代保持健康的社交习惯,学会对不熟悉的联系人保持距离,并定期清理不必要的社交平台账号,减少暴露面。 第四章:技术与社会工程学的结合——如何应对混合攻击 尽管社会工程学以“非技术”为主要手段,但现代的攻击往往是技术与社会工程学巧妙结合的产物。本章将探讨如何应对这类混合型攻击: 反钓鱼技术的应用: 介绍浏览器插件、安全软件等技术手段,如何在技术层面辅助用户识别钓鱼网站和恶意链接。 身份验证与双因素认证: 强调身份验证的重要性,以及双因素认证(例如,短信验证码、身份验证器App)在增强账户安全方面的作用。 垃圾邮件过滤与反恶意软件: 讲解电子邮件过滤功能如何帮助用户减少收到钓鱼邮件的几率,以及安全软件在检测和清除恶意软件方面的作用。 安全意识培训的重要性: 强调企业和个人进行持续安全意识培训的必要性,以不断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攻击手段。 第五章:作为“防御者”的角色——社会责任与普惠安全 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个人防范层面,更将视野拓展至更广阔的社会层面。我们相信,提升整个社会的网络安全意识,是抵御社会工程学攻击的最终之道。 企业与组织的责任: 探讨企业在保障员工信息安全、开展内部安全培训、建立应急响应机制方面的责任。 家庭与社区的安全教育: 强调家庭在从小培养孩子安全意识的重要性,以及社区组织如何开展面向老年人的防范宣传活动。 法律法规与监管: 简要探讨相关法律法规在打击网络欺诈、保护公民信息方面的作用,以及监管部门在提升网络安全环境中的角色。 持续学习与自我更新: 鼓励读者将安全意识融入日常,保持对新骗术的关注,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防范知识,成为一名合格的“数字公民”。 结语 社会工程学的攻防之道,是一场永无止境的博弈。骗子们在不断演变,我们的防范也需要与时俱进。《社会工程:攻防之道》的最终目的,是赋予您洞察信息洪流中潜在风险的智慧,让您不再是任人摆布的棋子,而是能够主宰自己信息安全的智者。愿本书能成为您手中一把有力的盾牌,在数字世界的漫漫长路上,行稳致远。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简直是为我这种“老网民”量身定做的“安全指南”!我已经在互联网上摸爬滚打了二十多年,自认为对网络上的各种骗局多少有些了解,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钓鱼欺诈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隐蔽化,有时候真的防不胜防。我尤其对“社会工程”这个概念感到好奇,因为我知道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因为技术上的漏洞被攻破,而是因为被“人”欺骗了。这本书的标题精准地击中了我的痛点,我希望它能深入剖析那些高明的骗子是如何利用人性的弱点,比如好奇心、贪婪、同情心,甚至是恐惧感,来一步步瓦解我们的防线。我期待书中能有详细的案例分析,让我能够看到这些骗术是如何一步步展开的,这样我才能更好地识别其中的破绽。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告诉我“不要点链接”,而是能教我如何从更深层次上去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培养一种“怀疑一切”的审慎态度,同时又不至于过度焦虑。作为一个“卷3”,我猜测它一定包含了比前两卷更深入、更复杂的内容,也许是对最新的钓鱼技术有更详细的介绍,或者是对一些更复杂的社会工程学技巧有更深入的解析。我非常期待从中学习到一些“独门秘籍”,让我在数字世界中更加游刃有余,不被那些狡猾的骗子所蒙蔽。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最近的惊喜之作!虽然我还没来得及深入阅读,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就已经让我对作者的专业性和深度感到无比钦佩。我一直对网络安全这个领域很感兴趣,尤其是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利用人类心理弱点的攻击方式。市面上关于技术防御的书籍确实不少,但真正深入剖析“社会工程”这一核心概念,并将其与“钓鱼欺诈”这一具体威胁相结合的,却寥寥无几。这本书的标题“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本身就极具吸引力,暗示着这是一个系统性、进阶性的探讨,并且“卷3”的字样更是让人期待作者在前两卷的基础上,会带来多么丰富和深入的内容。从书名可以推测,作者很可能不仅仅是罗列一些常见的钓鱼手法,而是会从更宏观的视角,解析社会工程学的原理,例如认知偏差、说服技巧、情绪操控等,是如何被不法分子巧妙地嫁接到网络欺诈中的。而“防范”二字,则表明了这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提供实用的、可操作的建议。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从技术层面和意识层面,双管齐下地指导读者如何识别、抵御各类钓鱼攻击,从看似无害的邮件、短信,到更具迷惑性的电话、社交媒体信息,甚至是线下场景的欺骗。我尤其期待书中是否会包含一些真实的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来帮助读者理解攻击者的逻辑和套路,从而提高警惕性。这本书的出现,无疑填补了我一直以来在这一细分领域知识上的空白,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沉浸其中,汲取宝贵的经验和知识。

评分

作为一个对网络安全充满好奇心的普通用户,我一直觉得网络世界充满了各种陷阱,而钓鱼欺诈是最让我感到不安的一种。它不像病毒那样有明显的迹象,而是像一个潜伏在暗处的狡猾骗子,总能找到最恰当的时机,用最诱人的诱饵来欺骗你。我之前也读过一些关于网络安全的文章,但大多都停留在“提高密码强度”、“不要分享个人信息”等基础层面。而“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这个书名,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注意力。它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我如何识别一些常见的钓鱼邮件,而是要更深入地探讨“为什么”我们会上当,以及“如何”才能真正建立起一道坚实的心理防线。我希望这本书能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什么是社会工程学,以及它在钓鱼欺诈中的具体应用。我特别想了解,那些骗子是如何通过模仿官方机构、制造紧迫感、或者利用我们的同情心来达到目的的。这本书的“卷3”让我充满了期待,我猜想它可能包含了更多高级的、隐蔽的攻击手段,以及更具挑战性的防御策略。我希望能从中学到一些实用的技巧,比如如何辨别邮件发件人的真实性、如何识别网站的真伪、以及在遇到可疑情况时,应该如何正确地应对,而不是被骗子牵着鼻子走。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变得更加“聪明”,能够在这个数字时代更加自信地遨游。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是一名企业IT安全负责人,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安全挑战,而钓鱼欺诈无疑是我们最头疼的问题之一。我们投入了大量的技术资源来部署防火墙、反病毒软件、邮件过滤系统,但总有一些员工因为各种原因,不小心点开了恶意链接,或者泄露了敏感信息。这让我深刻地意识到,技术防线固然重要,但最终的防线往往在于“人”。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一场及时雨。我非常看重它“社会工程”这个切入点,因为它直击问题的本质。我知道,攻击者最擅长的就是利用人性的弱点,比如贪婪、恐惧、好奇心,甚至是单纯的信任。我希望这本书能深入剖析这些心理机制,并且告诉我如何将这些原理反过来运用,去“教育”和“武装”我的团队。我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具体的培训方法、意识提升活动的设计思路,甚至是一些易于理解的演示案例,让员工能够真正地理解钓鱼欺诈的危害,而不是仅仅停留在“不要点链接”的表面。我还需要了解不同类型的钓鱼攻击,比如CEO欺诈、BEC(商业邮件欺诈)、斯皮尔菲辛(Spear Phishing)等等,以及针对这些不同攻击,我们需要采取哪些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这本书的“卷3”意味着它可能包含了更深层次、更复杂的内容,我非常期待能够从中学到一些我之前未曾接触过的、更高级的防御策略和技术。

评分

这本书的标题让我眼前一亮!我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学习计算机科学专业,对信息安全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虽然我们有相关的课程,但很多时候,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不够贴近实际,尤其是在面对层出不穷的最新攻击手段时,感觉有点跟不上节奏。社会工程学这个概念,我有所耳闻,但对其在网络钓鱼中的具体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防范,还缺乏系统性的认识。这本书的“社会工程 防范钓鱼欺诈 卷3”这个名字,就暗示着它很可能是在一个非常深入和全面的层面上探讨这个主题。我期待书中能够不仅仅列举常见的钓鱼类型,而是能够深入分析攻击者是如何利用人类的心理弱点,比如信任、好奇心、恐惧、贪婪等,来设计和执行他们的攻击计划。我希望能够学习到一些更高级的分析方法,如何通过对攻击模式的识别,提前预测和防范潜在的威胁。作为一名学生,我非常看重书中是否能包含一些现实世界的案例研究,尤其是那些能够引起共鸣的、具有代表性的事件,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社会工程的威力,以及提升防范意识的重要性。而“卷3”的字样,更是让我对书中可能包含的进阶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够学到一些更前沿、更具挑战性的技术和策略,为我未来在信息安全领域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评分

一整套一起买的,都不错,还好。

评分

物流速度很快,书籍质量也挺好的。

评分

挺好的图书,送货很快,哈哈大赞。

评分

挺不错的一本书,能学会很多东西!

评分

物流速度很快,书的质量也蛮好的。

评分

东西很好,很满意,下次继续!

评分

一下买了一套,留着慢慢看。

评分

书虽然有点贵,但是很好。物流从北京发出需要三天,也算不错的了。

评分

其实这本书还是蛮不错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