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工作委员会 编
图书标签:
  • 危险货物
  • 运输
  • 应急救援
  • 安全生产
  • 事故处理
  • 化学品
  • 法规
  • 指南
  • 2016版
  • 职业安全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74465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0727
包装:精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7-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06
字数:42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本指南主要使用对象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疾病控制和中毒救治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本指南也是制定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1.熟读使用说明后,在危险货物储运过程中发生危险时,可迅速帮您找到相关应急救援知识;
2.《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一书借鉴了美洲4国[加拿大运输部(TC)、美国运输部(DOT)、墨西哥运输及通讯部(SCT)和阿根廷紧急化学资讯中心(CIQUIME)]在本世纪初联合制定的《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ERG》)的内容,根据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并结合我国国情进行编写。

内容简介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5版)从我国实际需要出发,以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第十六次修订版)和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品名表》(GB12268-2012)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吸取《ERG 2012》精华和基本保持《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0版)特色的同时,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合乎实际需要的适当修改和补充。内容包括使用说明、中文名称索引、UN号索引、应急指南卡、初始隔离和防护距离、遇水反应产生毒性气体的物质、消防和泄漏控制与防恐、附录。

作者简介

陈正才先生毕业于上海海事大学和天津南开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85年由中国政府派往日本研修港口管理一年。曾在连云港港口工作多年。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交通运输部,历任运输管理员、水运司和水运局主任科员、副处长、处级调研员和高级工程师等职。2014年12月退休后加盟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从事危险化学品运输和物流等工作。陈先生长期从事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工作,特别是危险货物运输和港口物流等领域有较深涉猎。曾参与我国多部有关危险货物运输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起草工作。作为中国代表团成员多次出席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和GHS专家委员会会议。
陈正才先生还是联合国相关机构联合设立的放射性物品运输便利化工作组成员、美国危险品协会CDGP证书获得者、国际烟花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以及中国GHS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航海学会水路危险货物运输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目录

第一部分使用说明1
第一节使用者须知3
第二节主要内容说明4
第三节危险货物分类8
第四节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GHS)9
第五节安全预防措施12
第六节求助15
第七节防护用品和火灾控制16
第八节危险货物的编号或名称未知时如何使用本指南18
第九节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如何使用本指南19
第十节管道运输20
第二部分索引表27
中文名称索引29
UN号索引147
第三部分应急指南卡267
指南111混装货物或不明货物269
指南112爆炸品——1.1项、1.2项、1.3项或1.5项272
指南113易燃固体——毒性(潮湿/减敏爆炸品)274
指南114爆炸品——1.4项或1.6项277
指南115气体——易燃性(包括冷冻液体)280
指南116气体——易燃性(不稳定)284
指南117气体——毒性-易燃性(极度危险)287
指南118气体——易燃性-腐蚀性291
指南119气体——毒性-易燃性295
指南120气体——惰性(包括冷冻液体)299
指南121气体——惰性302
指南122气体——氧化的(包括冷冻液体)305
指南123气体——毒性和/或腐蚀性308
指南124气体——毒性和/或腐蚀性-氧化的312
指南125气体——腐蚀性316
指南126气体——压缩或液化(包括冷冻气体)319
指南127易燃液体(极性/可混溶的)322
指南128易燃液体(非极性/不可混溶的)326
指南129易燃液体(极性/可混溶的/毒性)329
指南130易燃液体(非极性/不可混溶的/毒性)333
指南131易燃液体——毒性337
指南132易燃液体——腐蚀性341
指南133易燃液体345
指南134易燃液体——毒性和腐蚀性348
指南135自燃物品352
指南136自燃物品——毒性和/腐蚀性(与空气反应)356
指南137与水反应物质——腐蚀性359
指南138与水反应物质(放出易燃气体)363
指南139与水反应物质(放出易燃气体和毒性气体)367
指南140氧化剂371
指南141氧化剂——毒性374
指南142氧化剂——毒性(液体)377
指南143氧化剂——毒性(不稳定)381
指南144氧化剂——与水反应384
指南145有机过氧化物388
指南146有机过氧化物(对热、污染物和摩擦敏感)391
指南147锂离子电池394
指南148有机过氧化物(对热、污染物敏感/温度控制)397
指南149自反应物质400
指南150自反应物质(温度控制)403
指南151毒性物质(不可燃)406
指南152毒性物质(可燃)410
指南153毒性物质和/或腐蚀性物质413
指南154毒性物质和/或腐蚀性物质(不可燃)417
指南155毒性物质和/或腐蚀性物质(易燃/与水反应)420
指南156毒性物质和/或腐蚀性物质(可燃/与水反应)425
指南157毒性物质和/或腐蚀性物质(不可燃/与水反应)429
指南158感染性物质433
指南159刺激性物质435
指南160卤代烃类溶剂439
指南161放射性物质(低辐射水平)442
指南162放射性物质(低至中辐射水平)445
指南163放射性物质(低至高辐射水平)448
指南164放射性物质(特殊形态/低至高辐射水平)452
指南165放射性物质(易裂变的/低至高辐射水平)456
指南166腐蚀性放射性物质——六氟化铀/对水敏感物质459
指南167氟——液体制冷剂463
指南168一氧化碳——液体制冷剂467
指南169铝——熔融状态471
指南170金属——粉末、粉尘、焊接、切割碎片或切削末等473
指南171低至中等危害物质476
指南172镓和汞479
指南173吸附气体——毒性*481
指南174吸附气体——易燃性或氧化性485
第四部分初始隔离和防护距离489
第一节初始隔离和防护距离表的说明491
第二节可能改变防护距离的因素491
第三节防护措施的决定因素493
第四节防护措施494
第五节初始隔离和防护距离表的背景资料496
第六节如何使用表4-1确定初始隔离和防护距离498
第五部分遇水反应产生毒性气体的物质553
第六部分消防和泄漏控制与防恐563
第一节消防和泄漏控制565
第二节刑事犯罪或恐怖分子利用化学/生物/放射性制剂犯罪569
第七部分附录577
附录一应急救援联系方式579
附录二危险货物包装标志592
附录三术语解释601

前言/序言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危险货物(也称危险物品或危险品)经流通环节从生产转向消费,从而实现其应有的用途和功能。危险货物不仅被用于发电、取暖、降温和驱动车辆,也是清洁水源以及制造诸如肥料、药品和其他名目繁多消费品的最佳材料。危险货物在为人们提高和改善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对人们的安全、健康以及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带来挑战。由于危险货物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一旦操作或处理不当,极易发生事故。因此,确保危险货物流通过程安全和提高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能力成为人们的不二选择。
近年来,我国各地发生了多起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给人民生命和财产造成了重大损失。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发生后,如果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会大大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和损失。例如,2006年8月7日下午12时18分左右,中国石化管道公司仪征原油输油站15万吨储量的16号储罐遭雷击起火,起火点多达5处。该储罐已储存进口原油11万吨,价值5亿元人民币。如此巨大的原油储罐遭雷击起火,在国内外均十分罕见。如果任由火势扩大,引发燃烧爆炸,波及整个罐区,后果将不堪设想。仪征输油站第一时间发现火势并迅速启动灭火预案,启用固定泡沫灭火系统灭火,同时向当地和上级主管部门报警。参战各方快速反应、处置及时,在很短时间内将火灾控制在初起状态,成功扑救了这场罕见的大型原油储罐火灾。再如,2011年9月6日上午9点20分左右,常州市发生一起满载煤炭的翻斗车与载有31吨苯乙烯槽罐车相撞事故。槽罐车罐体被撞裂后苯乙烯发生泄漏,车身迅即起火并迅速蔓延至路边的一家木业厂。由于消防人员施救及时,措施得当,仅用一个多小时就成功扑灭大火。除翻斗车驾驶员在事故中被烧伤外,其他人员均大碍。
反之,如果应急处置不当,不仅会加大事故损失,还会威胁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例如,2015年8月12日,位于天津市滨海新区天津港的瑞海国际物流有限公司的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这次事故使该企业储存的危险货物至少有129种化学物质发生爆炸燃烧或泄漏扩散,其中的氢氧化钠、硝酸钾、硝酸铵、氰化钠、金属镁和硫化钠这6种货物的重量约占储存货物总重量的一半。同时,爆炸还引燃了周边建筑物以及大量汽车、焦炭等普通货物。事故造成165人遇难,其中公安消防人员达104人! 这次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训也是非常深刻的,其中因事故应急处置能力不足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再如,2006年1~8月,全国发生25起因应急管理水平低、应急装备条件差和指挥施救措施不当而造成伤亡扩大的事故。在这25起事故中,原本只有41人遇险,却造成59位参加救援人员牺牲。
随着危险货物运输数量和品种的增加,危险货物安全运输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相继颁布实施了一批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为危险货物安全运输提供了制度保障和政策指引,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方面,权威性、适用性的文献资料仍显得不足。
为应对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的需要,美洲四国的加拿大运输部(TC)、美国运输部(DOT)、墨西哥运输及通信部(SCT)和阿根廷紧急化学资讯中心(CIQUIME)在21世纪初联合制定了《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简称《ERG》),并保持每4年更新出版一次。2008年7月联合国危险货物运输专家小组委员会第34次会议向各成员国郑重推荐美洲四国的《ERG 2008》。随后有关方面以《 ERG 2008》为蓝本编译出版了中国的《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0版)。
目前,《ERG 2008》已相继更新为《ERG 2012》和《ERG 2016》。在中美交通论坛第8次会议及中美危险品工作组会议上,美国运输部管道和危险品管理署官员向会议隆重推介《ERG 2016》。根据我国各有关部门、行业以及广大企业的要求,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编译了《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在编译过程中,编译人员从我国实际需要出发,以联合国《关于危险货物运输的建议书》(第19次修订版)和危险货物运输有关国家标准为依据,并结合我国国情,在吸取《ERG 2012》和《ERG 2016》精华和基本保持《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0版)特色的同时,注意从内容和形式上进行合乎实际需要的适当修改和补充,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指南主要使用对象为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公安消防、环境保护、疾病控制和中毒救治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本指南也是制定危险货物运输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和培训的重要参考工具书。
本指南将与《ERG》基本保持同步,并适时修订更新。
本指南在编译过程中,得到了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司、交通运输部安全与质量监督管理司、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监管三司、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管司、中国铁路总公司、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航空运输协会、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以及江阴澄星实业集团公司、北斗航天能源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等单位有关领导和专家的大力支持。许多专家提出了宝贵意见,有的专家还参与了书稿的编译或审核校对工作,在此一并致谢!

《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编译工作委员会
2016年10月
《化学品安全管理实用手册》 本书旨在为从事化学品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环节的各类从业人员提供一份全面、实用、易懂的化学品安全管理指导。手册内容紧密结合实际工作需求,力求将复杂的化学品安全知识以简明扼要、条理清晰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快速掌握关键信息,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一章 化学品安全管理基础 本章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化学品安全管理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及相关法律法规。我们将详细解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等国家及地方法规的核心条款,帮助读者理解各级政府部门对化学品安全管理的责任要求。同时,本章还会介绍化学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原则,包括风险评估、隐患排查、应急预案制定等关键环节,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我们将重点探讨风险辨识的方法,如HAZOP(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JSA(作业安全分析)等,并介绍如何根据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此外,还将详细介绍化学品分类、标志标识的国家标准,以及安全技术说明书(SDS)和安全标签的正确使用和理解。 第二章 化学品风险评估与控制 本章聚焦于化学品的全生命周期风险评估与有效控制。读者将学习如何系统地识别化学品在生产、储存、使用、废弃等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危险性,并掌握量化和评估这些风险的方法。内容将涵盖物理危险(如易燃、易爆、腐蚀等)、健康危险(如毒性、致癌性、刺激性等)以及环境危险(如水体污染、土壤破坏等)的评估技术。我们将提供多种风险评估工具和模型,并结合案例分析,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和实施针对性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工程控制、管理控制和个体防护措施。本章还将重点介绍通风系统设计、密闭操作、隔离防护等工程控制措施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操作规程、作业许可制度等管理控制手段。个体防护装备(PPE)的选择、使用和维护也将作为本章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详述。 第三章 化学品储存与装卸安全 化学品储存和装卸是安全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类化学品(如易燃液体、腐蚀性物质、有毒气体等)的储存要求,包括储存场所的选址、设计、防火防爆措施、通风要求、温湿度控制以及储存量限制等。我们将重点阐述不同类别化学品之间的隔离储存原则,防止交叉反应和次生灾害的发生。在装卸方面,本章将详细介绍装卸设备的选择、操作规程、人员培训、防静电措施以及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要求。针对液体化学品的装卸,将深入讲解管线连接、阀门操作、泄漏防控等关键环节。固体和气体化学品的装卸也将根据其特性进行详细指导,确保过程安全可控。此外,本章还会涵盖储存设施的日常检查、维护保养以及应急泄漏处置的初步要点。 第四章 化学品使用与操作规范 本章旨在规范化学品在生产、加工、研发等过程中的使用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操作规程制定指南,涵盖投料、反应、分离、干燥等各个工艺环节的安全注意事项。内容将强调操作过程中的个体防护,如佩戴合适的防护眼镜、手套、口罩、防护服等。本章还将重点介绍通风设备在防止有害气体和粉尘扩散中的作用,以及密闭系统操作的必要性。我们将深入探讨控制反应温度、压力、流量等关键参数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建立和执行有效的工艺安全管理(PSM)体系。此外,本章还将涉及化学品使用过程中的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的安全处置要求,强调符合环保法规的最小化和无害化原则。 第五章 化学品废弃物管理与处置 化学品废弃物的产生与处置直接关系到环境安全和公共健康。本章将指导读者如何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化学品废弃物进行分类、收集、储存和安全处置。我们将详细介绍危险废弃物的识别标准,并讲解如何根据废弃物的性质选择合适的处置方法,如焚烧、填埋、化学处理、回收利用等。本章还将重点阐述符合国家和地方环保法规的废弃物管理制度,包括废弃物产生台账的建立、转移联单的使用以及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的流程。我们将强调危险废弃物运输过程中的安全要求,以及储存场所应具备的防渗漏、防泄漏等设施。此外,本章还会简要介绍一些常见的环保技术和理念,如绿色化学、清洁生产等,鼓励读者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第六章 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与处置 当化学品泄漏事故发生时,快速有效的应急响应是减少损失的关键。本章将系统地介绍化学品泄漏应急响应的各个环节。首先,我们将讲解应急预案的制定原则和内容,包括应急组织机构、人员职责、报警程序、疏散方案、医疗救护等。其次,本章将详细介绍泄漏事故的现场处置步骤,包括初期报警、警戒隔离、人员疏散、风险评估、泄漏源控制、泄漏物收集和清理等。我们将针对不同类型化学品(如酸、碱、易燃液体、有毒气体等)的泄漏特性,提供具体的处置技术和方法。本章还将重点介绍应急物资和装备的准备与使用,如吸附材料、围堵器材、个人防护装备、通讯设备等。此外,还将强调现场指挥、信息沟通以及与外部应急力量(如消防、环保部门)的协调配合。最后,本章还将提及事故后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改进工作。 第七章 化学品事故预防与安全文化建设 事故预防是化学品安全管理的核心目标。本章将深入探讨如何构建有效的事故预防体系。我们将讲解事故树分析(FTA)、事件链分析等事故预测和分析方法,帮助读者从历史事故中吸取教训。本章还将重点介绍安全培训和教育的重要性,包括新员工培训、在岗人员再培训、专题安全讲座等,强调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安全文化建设是提升整体安全水平的重要途径,我们将探讨如何通过领导承诺、员工参与、制度保障、激励约束等方式,营造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我们将介绍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的长效机制,以及如何鼓励员工主动报告不安全行为和隐患。本章还会涉及承包商安全管理、设备设施的定期检验和维护、以及职业健康监护等方面的内容。 本书配备大量图表、案例分析及实用表格,力求让读者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掌握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升化学品安全管理水平,保障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拿到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的时候,我便被它厚重的分量和严谨的封面设计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领域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深知此类专业书籍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当前社会对安全要求日益提高的背景下。翻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专业、严谨的学术氛围,这让我对即将获得的知识充满了期待。 书中对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描述,是我最为欣赏的部分之一。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物质名称,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危险品的核心特质,包括其易燃性、爆炸性、毒性、腐蚀性以及与空气、水分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的可能性。例如,在介绍某些易燃液体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其蒸气密度、闪点、自燃点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数据在火灾发生时的潜在影响。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让我对危险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深刻,不再是简单的好奇或恐惧,而是上升到了基于科学的理解。 在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这本书展现了其极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些通用的模板,而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对于具体的救援技术,本书的讲解更是我学习的重点。它系统地介绍了在处理危险货物事故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况,以及相应的应对策略。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学方式,让我感觉自己仿佛置身于真实的救援现场,学习着每一个关键的动作要领。 本书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也为整个应急救援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它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对于确保救援行动的合规性、公正性,以及事后责任的认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理解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帮助我在面对复杂局面时,更加冷静和理智地做出判断。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方面,本书的指导也十分到位。在瞬息万变的事故现场,信息的及时、准确和有效传递,是决定救援成败的关键。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高效的沟通渠道,如何进行跨部门、跨地区的协同作战,以及如何利用现代技术手段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这让我认识到,应急救援从来都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一个强大而协调的整体。 我同样高度评价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它不仅仅强调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更突出了实践技能的培养。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救援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从而在真正的危急时刻,能够沉着应对,发挥出最佳水平。 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专业,但又不乏易读性。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的来说,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专业性、实用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它不仅为危险货物运输行业的从业人员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指导,也为我这样对安全领域感兴趣的读者,打开了一扇深入了解的窗口。

评分

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的份量,让我拿到它的时候,就感受到了其内容的厚重与权威。作为一名对国家安全体系和紧急事务处理流程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既能系统梳理知识,又能提供实际指导的著作,而这本书,无疑满足了我的这一期待。 在仔细研读的过程中,我被书中对于各种危险货物特性的详尽分析所深深吸引。它不仅仅是列出了物质的名称和分类,而是深入剖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燃烧爆炸的潜在风险、毒性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长远影响。例如,对于一些特殊的气体,书中会详细说明其在空气中的扩散速度、遇火的反应特性,以及在不同浓度下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这种细致的描写,让我对危险的认识更加具象化。 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编制的章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了预案的动态性、实操性和针对性,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编制流程,从风险识别、评估,到响应策略的制定,再到资源整合和信息通报,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清晰。这让我认识到,一份有效的应急预案,需要基于对实际情况的深刻洞察,而不是简单的照搬照抄。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指导尤为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处理挥发性液体泄漏时,书中会介绍如何使用合适的堵漏材料,以及在不同风速下的蒸气扩散控制策略。这种“量身定制”式的指导,极大地提升了理论知识的实操性。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大量的案例分析,是我学习的重要环节。这些案例生动形象,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救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事后改进措施的深入剖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能够更好地吸取教训,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 在信息沟通与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评分

当我捧起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时,一股庄重而严谨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一名对国家安全体系运作和应急管理有着深刻探究欲望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一本高质量的专业书籍,是理解复杂社会运行机制不可或缺的工具。这本书,无疑就扮演了这样的角色。 书中对于危险货物特性的阐述,其深度和广度令人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要地描述物质名称,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理化性质、潜在的爆炸风险、毒性危害、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特性。例如,对于某些高挥发性的易燃液体,书中会详细分析其蒸气密度、闪点、自燃点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数据在火灾发生时的潜在影响,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对危险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深刻。 让我尤为赞赏的是,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编制的章节,其逻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板,而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讲解更是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评分

拿到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的时候,我就知道它将成为我书架上极其重要的一本。作为一名对安全领域充满好奇心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危险货物运输这一复杂且至关重要的议题抱有浓厚的兴趣,而一本能够提供系统化、专业化指导的书籍,对我来说,无疑是打开了通往理解这个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 初读这本书,我便被其详实的内容所震撼。它并非简单地罗列各种危险品的名称,而是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特性,从其物理化学性质,到燃烧、爆炸、毒性等潜在危害,再到可能对环境造成的长远影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例如,对于某些高危化学品,书中不仅仅是说明其毒性,更会描绘其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以及一旦接触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这种细致的描述,让我对危险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恐惧,而是有了清晰的界定和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其逻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框架,而是详细地指导如何进行风险评估,如何确定应急响应的等级,如何进行资源调配,甚至细致到如何进行信息通报和人员疏散的每一个环节。这让我认识到,一个完善的应急预案,需要经过多么严谨的思考和周密的策划,而不仅仅是几个流程的简单堆砌。 在救援技术的部分,书中更是展现了其专业性。针对不同的危险品,它提供了具体的处置方法,从泄漏控制到灭火,再到人员的洗消和隔离,都给出了详细的步骤和注意事项。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不同灭火剂选择的说明,以及不同灭火剂对不同火灾的适用性,这让我对灭火的复杂性和专业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在任何的应急响应中,都离不开法律的约束和指导。这本书能够清晰地阐述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各方的权利和义务,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这有助于提升公众的法律意识,也能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清晰的法律依据。 书中穿插的案例分析,更是让这些知识变得鲜活起来。通过对真实事故的还原和分析,我能够更直观地理解理论知识的重要性,也能从中吸取教训,避免潜在的风险。这些案例,不仅仅是事故的记录,更是经验的结晶,是对未来安全工作的重要启示。 在信息沟通与协调方面,书中也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在复杂多变的事故现场,信息共享和高效的协调是至关重要的。书中详细阐述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如何进行跨部门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提升整体的应急响应效率具有非常大的价值。 此外,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保证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性和实战能力。这让我认识到,应急救援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是技能的磨练和心智的锻炼。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逻辑和条理,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即使是我这样的非专业读者,也能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和启发。 总的来说,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本集知识性、实用性和指导性于一体的优秀图书。它不仅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专业指导,也能为关注安全领域的读者提供深刻的见解,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危险。

评分

当我第一次看到《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时,就对其严谨的标题和厚重的体量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领域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认为,深入理解危险品运输的复杂性,以及相关的应急响应机制,是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水平的关键。这本书,恰恰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视角。 书中对危险货物特性的详尽分析,令我叹为观止。它不仅仅是罗列物质名称,而是深入解析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其燃烧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级、腐蚀性等等,并且会结合实际场景,阐述这些特性在不同环境下的潜在危害。例如,在描述某些高挥发性的易燃液体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其蒸气密度、闪点、自燃点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数据在火灾发生时的潜在影响,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对危险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深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其逻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板,而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指导更是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评分

当我第一次接触到《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时,它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厚重”。这种厚重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重量,更是内容上的充实和知识的深度所带来的感觉。作为一名对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有着浓厚兴趣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一本权威的应急指南,是理解和掌握复杂安全问题的关键。 书中对于危险货物的分类和特性描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罗列了物质的名称,而是深入解析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其燃烧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级、腐蚀性等等,并且会结合实际场景,阐述这些特性在不同环境下的潜在危害。例如,在描述某些易燃易爆品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其遇火、遇热、遇冲击的反应机理,以及在密闭空间中发生爆炸的可能性,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对危险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深刻。 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编制的章节,让我看到了其极高的实用价值。它不仅仅提供了一个框架,而是详细地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指导更是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评分

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的时候,我就被它严谨的排版和详实的目录所吸引。作为一名对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有着持续关注的读者,我深知一本权威的应急指南对于保障社会安全的重要性。这本书,凭借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绝对是我近年来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专业书籍之一。 书中对危险货物特性的细致入微的描述,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物质的名称和分类,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其燃烧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级、腐蚀性等等,并且会结合实际场景,阐述这些特性在不同环境下的潜在危害。例如,在描述某些剧毒物质时,书中会详细介绍其对人体的作用机制,以及一旦接触后可能出现的各种临床表现,这种细致的描述,让我对危险的认识不再是模糊的恐惧,而是上升到了基于科学的理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其逻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板,而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指导更是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评分

一本厚重的书,封面设计朴实,但压在手上却能感受到其分量,这无疑预示着内容的详实和重要性。作为一个经常需要接触相关知识的人,我早已期待这样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信息的权威著作。翻开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章节划分的逻辑清晰,从基础理论到具体操作,再到案例分析,层层递进,让人能够循序渐进地理解和掌握。 在阅读过程中,我特别被书中对各种危险货物特性的细致描述所吸引。它不仅仅是罗列了物质的名称和分类,更深入地解析了它们的理化性质、燃烧爆炸危险性、毒性以及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这些特性,才能在发生事故时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有效的应对。例如,对于易燃液体的描述,书中不仅提到了闪点、燃点等关键数据,还详细阐述了其蒸气扩散的规律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燃烧蔓延速度,这对于制定初期灭火和疏散方案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接着,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强调了预案的动态性、实操性和针对性,并提供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模板和框架。这对于基层应急救援单位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帮助。我们往往面临着资源有限、人员培训不足等实际困难,一本能够指导我们如何科学、高效地制定符合自身情况的应急预案的书籍,能够有效提升我们的整体应急处置能力。书中关于风险评估、资源调配、信息通报、指挥协调等环节的详细阐述,让我在脑海中构建起了一套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具体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阐述同样细致入微。针对不同的危险货物种类,它提供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具体措施。例如,在处理有毒有害物质泄漏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和方法,以及个人防护装备的选择和使用要点。同时,对于可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也给出了预警和应对建议。这种“量身定制”式的指导,避免了“一刀切”的笼统说法,让实际操作人员能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救援技术。 此外,书中对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也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它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各方主体的法律责任,以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不仅有助于我们在救援过程中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也能在事后进行责任认定和事故调查时,提供可靠的依据。理解这些法律法规,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救援的边界,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书中还包含了大量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这些案例生动形象,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救援过程中的经验教训以及事后改进措施的剖析,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和易于理解。通过学习这些案例,我们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从而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这些案例仿佛一面镜子,让我们看到自己可能存在的不足。 我尤其赞赏书中关于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的阐述。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的应急救援中,信息的及时、准确和畅通至关重要。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部门、不同单位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作战的模式,以及如何利用现代通信技术提升应急响应的效率。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应急救援队伍的专业化和常态化训练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培训内容的建议和演练的组织方式。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救援人员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严谨而专业,但又不失可读性。虽然内容涉及大量专业术语,但通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恰当的解释,即使是初次接触危险货物应急救援领域的人,也能够逐步理解。它是一本能够让人反复研读、受益匪浅的工具书。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它的出版,对于提升我国危险货物运输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应急救援能力,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评分

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时,它的厚度就足以说明其中的内容之丰富,而当我翻开扉页,看到那精炼的标题,心中便涌起一股强烈的期待。作为一名在危险品运输一线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兵,我深知一本系统、权威的应急救援指南对于我们来说意味着什么。它不只是纸上的文字,更是生死攸关的保障。 在阅读过程中,我惊喜地发现,书中对于不同种类危险货物的特性描述,远超我以往所接触的任何资料。它不仅给出了基本的理化性质,更深入地分析了其在不同环境下的潜在危险,比如,对于某些剧毒物质,它会详细列出其对人体器官的影响、中毒的早期症状以及急救措施,甚至还包括了不同浓度下接触的风险等级。这一点对于我们制定详细的现场处置方案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评估风险,从而做出更科学的决策。 我特别关注了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编制的部分。很多时候,我们只是根据一些通用的模板来制定预案,缺乏针对性和实操性。而这本书,则提供了一套系统的方法论,从风险评估、资源梳理、信息通报到指挥协调,每一个环节都讲解得非常到位,并且强调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的重要性。它教我们如何根据我们单位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一份真正管用的应急预案,而不是一份束之高阁的文件。 在救援技术方面,这本书的内容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对于一些我以前遇到过但处理起来有些棘手的难题,书中都给出了详细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某些难以控制的化学品泄漏时,书中不仅介绍了常用的堵漏技术,还分析了不同堵漏材料的适用性和局限性,以及在特定环境下如何选择最有效的方法。这种细致入微的指导,极大地增强了我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此外,书中对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在事故处理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关于责任划分、证据固定等方面的问题,而书中对相关法律法规的详细阐述,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确保我们的救援行动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案例分析是这本书的一大亮点。书中收录的那些真实事故案例,每一个都触目惊心,但也蕴含着宝贵的经验教训。通过对这些案例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以及在救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误区和陷阱。这比空谈理论更加直观,也更能引起我的警醒。 书中对于信息沟通和协调机制的重视,也让我深有感触。在实际的救援行动中,信息不畅通、协调不到位往往是导致事故扩大化的重要原因。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建议,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确保信息在不同部门之间顺畅流动,如何形成统一指挥、协同作战的局面。 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部分。它反复强调了“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理念,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培训内容和演练方案。这让我认识到,应急救援能力的提升,离不开持续的训练和演练,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才能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技能。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既严谨专业,又不失通俗易懂。它能够让像我这样有一定基础的从业者,快速掌握核心内容,也能让初学者循序渐进地学习。它的排版设计也十分合理,便于查找和阅读。 这本书绝对是我工作中最值得信赖的伙伴之一。它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提醒我,在危险面前,专业、细致和冷静是多么重要。它的存在,让我能够更有底气地面对每一次挑战。

评分

当我拿到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时,首先吸引我的是其朴实却又不失庄重的封面设计,这预示着内容的高度专业性和实用性。作为一名对安全生产和风险管理领域保持着高度关注的读者,我一直认为,一本能够系统梳理复杂知识并提供实操性指导的书籍,是不可或缺的学习资源。这本书,恰恰做到了这一点。 书中对危险货物特性的详尽阐述,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物质的名称和分类,而是深入分析了每一种危险品的理化性质,包括其燃烧点、爆炸极限、毒性等级、腐蚀性等等,并且会结合实际场景,阐述这些特性在不同环境下的潜在危害。例如,在描述某些高挥发性的易燃液体时,书中会详细分析其蒸气密度、闪点、自燃点等关键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说明这些数据在火灾发生时的潜在影响,这种细致的分析,让我对危险的认知更加立体和深刻。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应急预案的编制部分,其逻辑性和操作性都非常强。它不仅仅是提供了一个通用的模板,而是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所面临的风险以及所拥有的资源,来制定一套切实可行、具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书中对于风险评估的步骤、应急响应的等级划分、以及各种应急资源(包括人力、物力、技术等)的整合与调配,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使得我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清晰地勾勒出完整的应急响应流程。 在救援技术方面,本书的指导更是具体和实用。针对不同类型的危险货物,它详细阐述了相应的泄漏控制、灭火、人员疏散、洗消等关键技术。比如,在讲解化学品泄漏的处置时,书中详细介绍了各种堵漏材料的性能特点、使用方法,以及在不同介质(如陆地、水面)下的应用技巧。同时,对于灭火、人员疏散、伤员救治等关键环节,也都有详细的指导。 对于法律法规的引用和解读,我也认为非常有价值。书中清晰地阐述了在危险货物运输事故中,相关各方的法律责任,以及适用的法律条文和行业标准。这不仅为救援行动提供了合规性的保障,也为事故发生后的责任认定和追究提供了清晰的依据。 书中穿插的典型事故案例分析,对我来说,是极具启发性的。通过对过往事故的深入剖析,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成功的救援背后,都凝聚着无数的经验和教训,而每一个失误,都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这些案例,不仅仅是枯燥的文字记录,更是生动的课堂,让我能够从别人的经历中学习,避免重蹈覆辙。 在信息沟通和协调方面,本书给出了非常重要的指导。它强调了在应急响应中,信息共享和高效协调的重要性,并详细介绍了如何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如何实现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作战。这对于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合力,共同应对复杂局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书中对于人员培训和演练的重视,也体现了其前瞻性。它强调了只有通过持续的培训和演练,才能确保应急救援队伍具备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心理素质,从而在真实的事故发生时,能够沉着冷静,有效应对。 本书的语言风格,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它通过清晰的结构和有条理的论述,将复杂的专业知识呈现出来,让我能够系统地学习,并且能够反复查阅。 总而言之,这本《危险货物运输应急救援指南(2016版)》是一部集理论、实践、案例、法规于一体的权威性著作。它不仅为从事危险货物运输、管理和应急救援工作的人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社会各界了解和关注这一领域提供了重要的窗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