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

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穆罕默德(Mohamed Gad-el-Hak) 编,赵永梅,段瑞飞,季安 译
图书标签:
  • 微机电系统
  • MEMS
  • 传感器
  • 微电子机械系统
  • 微纳技术
  • 集成电路
  • 物理学
  • 工程学
  • 电子工程
  • 应用科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557333
版次:1
商品编码:12057549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7-03-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相对于人们对涉及的非传统物理的理解,MEMS技术发展得非常快。只有深刻掌握其基本原理,才能促进MEMS技术的提高,才有可能进行微机电系统的设计和制造,并让其在现有的和设想的各个领域广泛应用。本书是MEMS手册中的基础部分,提供有关MEMS理论和技术基础的文献和参考。书中除了介绍MEMS在微小尺度方面的物理学、流体力学、力学、光学、电、润滑,还包含了控制理论、分布式控制及软计算的内容。这些内容涉及未来应用的各种重要基础知识,将其应用于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能够实现节约能源的有效控制并提高人工装置性能。本书可供MEMS技术人员和设计人员使用,也可供MEMS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参考。

作者简介

  Mohamed Gad-el-Hak,1966年于艾因·夏姆斯大学(埃及)获得了他的学士学位(成绩优异),1973年从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获得他的流体力学博士学位,在那里他与Stanley Corrsin教授一起工作。Gad-el-Hak此后在南加州大学、弗吉尼亚大学、圣母大学、格勒诺布尔国立理工学院、普瓦捷大学、埃尔朗根-纽伦堡的弗里德里希-亚历山大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和柏林工业大学进行过教学和研究活动,并在美国和海外研讨会广泛地演讲。Gad-el-Hak博士目前是位于里士满的弗吉尼亚联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系的伊内兹考迪尔教授和机械工程系的首席教授。在被圣母大学任命为航空航天和机械工程系教授之前,Gad-el-Hak是华盛顿州西雅图一个流量研究公司的高级研究科学家和项目经理,在那里他管理各种空气动力学和流体动力学研究项目。
  Gad-el-Hak教授由于开发出几个新的湍流诊断工具而闻名世界,其中包括激光诱导荧光(LIF)技术实现流体的可视化;发现了通过不稳定的周围平流层实现湍流区快速增长的高效机制;开创性地进行了有关湍流边界层的流体与柔性表面相互作用的实验;引入目标控制概念,实现了壁面边界流动的阻力减小、升力增强和混合增强;以及开发出一种新型的黏性泵以适合微机电系统(MEMS)的应用。Gad-el-Hak于1994年发表的湍流边界层Reynolds数效应工作是该主题范式转变的标志。他于1999年发表的微型器件流体力学的论文为该新兴领域建立了坚实的物理根基,是20世纪90年代被引用多的文章之一。
  Gad-el-Hak拥有两项专利:一个是飞机和潜水器的减阻方法,另外一个是用于三角翼的上升控制装置。Gad-el-Hak博士发表了超过450篇文章,撰写/编辑了14本书和会议文集,在各向同性湍流、边界流动、分层流动、流体-结构相互作用、柔性膜、非稳态空气动力学、生物流动、非Newtonian流体、硬件和软计算包括遗传算法、流量控制以及微机电系统的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做了250多个邀请报告。
  Gad-el-Hak的论文已经在技术文献中被引用超过1000次。他是Flow Control: Passive, Active, and Reactive Flow Management的撰稿人,是Frontiers in Experimental Fluid Mechanics、Advances in Fluid Mechanics Measurements、Flow Control: Fundamentals and Practices, The MEMS Handbook, Transition and Turbulence Control的编辑。
  Gad-el-Hak教授是美国力学会会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和终生成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士、美国航空航天研究所助理会士以及欧洲力学会的会员。近,他被推选为Tau Beta Pi的杰出工程师,Sigma Gamma Tau和Pi Tau Sigma的荣誉会员,以及Sigma Xi的自由会员。1988~1991年,Gad-el-Hak博士担任了AIAA杂志的副主编。他目前担任e-MicroNano�眂om主编,是Applied Mechanics Reviews和e-Fluids的副主编,以及Springer-Verlag的Lecture Notes in Engineering和Lecture Notes in Physics,McGraw-Hill的Year Book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CRC出版社的Mechanical Engineering Series的特约编辑。
  Gad-el-Hak博士担任了埃及、法国、德国、意大利、波兰、新加坡、瑞典、英国、美国政府、联合国以及众多工业组织的顾问。Gad-el-Hak教授一直是美国国防部、能源部、航天局和国家科学基金会几个咨询小组的成员。在1991/1992学年,他在法国格勒诺布尔法兰西机械学院任客座教授。在1993年、1994年和1997年的夏天, Gad-el-Hak博士分别在罗德岛新港海军水下作战中心作为杰出教授研究员,在法国普瓦捷大学作为访问教授,在德国德累斯顿的Forschungszentrum Rossendorf作为访问科学家。1998年, Gad-el-Hak教授被评为第十四届ASME弗里曼学者。1999年,Gad-el-Hak获得了著名的亚历山大·冯·洪堡奖——德国为美国所有领域的资深科学家和学者颁发的高科研奖——以及日本政府为外国学者颁发的研究奖。2002年,Gad-el-Hak被评为ASME杰出讲师,并入选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者协会。

内页插图

目录

译丛序
译者序
前言
主编
撰稿人
第1章绪论1
参考文献4
第2章微机械器件的尺度6
2.1简介6
2.2对数坐标图7
2.3机械系统的尺度8
参考文献13
第3章MEMS常用材料的力学性能14
3.1简介14
3.2力学性能的定义15
3.3测试方法17
3.4力学性能参数27
3.5初始设计值34
致谢35
参考文献35
第4章流体物理学44
4.1简介44
4.2流体物理学45
4.3流体建模46
4.4纳维-斯托克斯方程49
4.5可压缩性51
4.6边界条件54
4.7基于分子的模型59
4.8液态流体64
4.9表面现象69
4.10结束语72
参考文献73
第5章MEMS综合仿真:流动-结构-热场-电场耦合77
5.1简介78
5.2电路-器件耦合仿真82
5.3模拟器概述83
5.4电路-微流体器件仿真89
5.5集成模拟方法示范93
5.6小结与讨论95
致谢95
参考文献95
第6章基于分子的微流体仿真模型99
6.1简介99
6.2气体流动100
6.3液体和稠密气体的流动116
6.4小结118
参考文献119
第7章小尺度内部气流的流体动力学124
7.1简介124
7.2流动物理学125
7.3模拟方法的发展138
7.4讨论143
致谢143
参考文献144
第8章微器件流体的伯内特模拟148
8.1简介148
8.2伯内特方程的历史151
8.3控制方程153
8.4壁-边界条件157
8.5伯内特方程的线性化稳定性分析157
8.6数值方法159
8.7数值模拟159
8.8小结169
参考文献169
第9章微通道中滑移流动的晶格玻尔兹曼模拟173
9.1简介173
9.2三维可压缩黏性MHD方程174
9.3LBGK方程和MHD方程的平衡粒子分布函数f0i 175
9.4LBGK方程和磁感应方程的平衡粒子分布函数g(0)i175
9.5粒子分布函数的耦合LBGK方程解176
9.6有/无磁场的微通道压力驱动滑移流体176
9.7小结180
致谢180
参考文献180
第10章微通道中的液体流动182
10.1简介183
10.2电动学背景知识197
10.3小结213
参考文献214
第11章MEMS的润滑223
11.1简介224
11.2基本尺度问题224
11.3润滑的控制方程226
11.4库爱特流阻尼227
11.5挤压薄膜阻尼228
11.6转动器件的润滑230
11.7MEMS轴承几何形状的限制231
11.8推力轴承232
11.9滑动轴承234
11.10制造问题239
11.11摩擦和磨损241
11.12小结242
致谢242
参考文献243
第12章液体薄膜物理学245
12.1简介245
12.2固体表面液态膜的演化方程252
12.3等温薄膜256
12.4热效应269
12.5相变:汽化和凝结275
12.6结束语281
致谢282
参考文献282
第13章微通道中气泡/液滴的输运289
13.1简介289
13.2基础290
13.3压力驱动气泡/液滴输运的布雷瑟顿问题291
13.4电动流气泡输运295
13.5未来方向297
致谢298
参考文献298
第14章控制理论基础300
14.1简介300
14.2经典线性控制301
14.3“现代”控制311
14.4非线性控制316
14.5结束语322
参考文献322
第15章基于模型的分布式架构流动控制325
15.1简介326
15.2线性化:小街区的生活327
15.3线性稳定:向现代线性控制理论借力329
15.4分散:大规模列阵设计336
15.5局域化:非物理假设释放338
15.6补偿器缩减:消除不必要的复杂性340
15.7推论:非线性系统的线性控制342
15.8泛化:扩展到空间发展流动344
15.9非线性优化:完全纳维-斯托克斯方程的局域解346
15.10鲁棒性:Murphy定律的吸引力353
15.11统一:合成通用框架354
15.12分解:基于仿真的系统建模355
15.13全局稳定:守恒增强稳定性355
15.14适用:考虑不断变化的环境356
15.15性能限制:确定理想控制目标357
15.16实施:评估工程化折中357
15.17讨论:对话的共同语言358
15.18未来:文艺复兴359
致谢361
参考文献361
第16章控制中的软计算364
16.1简介364
16.2人工神经网络365
16.3遗传算法373
16.4模糊逻辑与模糊控制377
16.5小结386
致谢386
参考文献386
附录391
附录一国际单位制词头(SI词头)391
附录二本书缩略语391

前言/序言

  过了没多大一会儿,我觉得有个什么活的东西在我的左腿上蠕动,轻轻地向前移着,越过我胸脯,几乎到了我的下巴前。我尽力将眼睛往下看,竟发现一个身高不足六英寸、手持弓箭、背负箭袋的人!……侥幸的是我把绳子挣断了,拔出了将我的左臂固定到地上的木钉。我把左臂举到眼前,发现了他们绑缚我的方法。这时我又用力一扯,虽然十分疼痛,但还是将绑我左边头发的绳子扯松了一点,这样我才能稍稍将头转动大约两英寸。……这些人是十分出色的数学家,在皇帝的支持与鼓励下,他们机械学方面的知识也达到了极其完美的程度。这个皇帝以崇尚、保护学术而闻名。这个皇帝有好几台装有轮子的机器,用来搬运树木和其他的一些重物。
  (《格列佛游记——远航小人国》,乔纳森·斯威夫特,1726)
  在内华达州的沙漠中,一个实验出现了可怕的失误。纳米粒子云—微型机器人—已经从实验室逃出。这云可以自我维持和自我复制。它很聪明并且可以从经验中学习。对于所有的实际目的,它是活的。
  它被设置为一个捕食者。它在不断进化,每一小时都变得更加致命。
  所有摧毁它的企图都已经失败。
  而我们则是它的猎物。
  (迈克尔·克莱顿的技术惊悚著作《猎物》,哈珀柯林斯出版社,2002)
  近三个世纪之余,富有想象力的小说家都在引用上述设想的、有时比我们大很多或比我们小得多的生物的存在性。1959年,物理学家理查德·费曼设想制造出比制造者要小得多的机器。人类自身的尺寸,略微超过1m,恰好位于最小尺寸的亚原子粒子(约10-26m)和可观测的最大尺寸的宇宙范围(约1026m)的正中间。制造工具是人类特有的能力,这种能力将人与地球上的所有其他物种区分开来。在40万年前,古代的智人就雕刻出了符合空气动力学的木制长矛。人制造的东西与他的大小相一致,通常在数量级比自己大或小两个数量级的范围内。我们不停地挑战着时间和空间的极限,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1726)就在他著名的《格利佛游记》中,对世界上常规物理尺度的放大和缩小进行了大胆预测。从宏观上看,公元前2600年,埃及建造的胡夫金字塔高达147m,而1931年竣工的帝国大厦高达449m。在建筑物高度不断创下新的世界纪录的同时,我们人类的设计也在向着另外一个方向努力。一枚硬币的直径一般略大于2cm,从13世纪制表工匠就开始尝试微小型化制作工艺,17世纪显微镜的发明则开辟了直接观察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细胞的途径,20世纪后半叶则出现了更小的人造物体,今天集成电路中晶体管在生产中的尺寸达到了0��18μm,而实验室中则接近10nm(实际上在2013年生产中已经达到22nm,但是实验室水平并没有显著提高,是否意味着摩尔定律终于要失效了?)。
  MEMS器件是指特征尺寸为1~100μm、利用集成电路加工技术将机械和电子元件集成的器件。目前MEMS制造技术主要包括硅表面微加工、体硅微细加工、光刻、电镀、塑料成型和电火花加工等。在过去十年中,这个多学科领域展现了爆炸式的增长,技术进步的速度也远远超过了我们对所涉及物理学的理解。以硅加工工艺为代表的一大批新型的加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应用和推广,特征尺寸小于100μm的各种各样的器件先后问世,如静电的、磁的、电磁的、气动的和热驱动的致动器、电动机、阀、齿轮、悬臂、振动膜和夹具等,广泛应用于测量压力、温度、流体、速率、声音以及化学成分等;它们不仅是作为传感器和执行器,还作为复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芯片实验室、机器人、微发动机以及微泵等。备受关注的片上分析系统有望使生物和化学分析的自动化程度与计算机相当。全球投入微米和纳米技术研究的资金从1997年的4��32亿美元增长至2002年的22亿美元,大约增长了5倍。2004年,美国国家纳米技术计划的预算接近10亿美元,全球的研发投资超过35亿美元。据估计,在10~15年内,微米技术和纳米技术将在每年的材料市场占3400亿美元,电子市场占3000亿美元,药品市场占1800亿美元。
  MEMS系列图书有三本,涵盖了微机电系统的各方面,或者更广泛地说,它涉及机电小型化的艺术和科学的几个方面。对MEMS设计、制造和应用,以及它们使用的材料、运输现象和操作的工作机理都进行了讨论。本书包含了微机电系统的电气、结构、流体、传输和控制方面的章节。其他章节涵盖了微型器件在各领域已有的和潜在的应用,包括仪器仪表和分布式控制。最新的微尺度流体力学、晶格玻尔兹曼模拟、以聚合物为基础的传感器和执行器、诊断工具、微执行器、电动非线性器件和分子自组装领域的章节都包含在这套三本书构成的MEMS系列图书的第二本中。MEMS:Introduction and Fundamentals共16章,介绍了相关背景和物理方面的信息;MEMS:Design and Fabrication共14章,讨论了微型器件的设计和制造;MEMS:Applications共15章,回顾了一些微传感器和微执行器的应用。
  这套书共45章,都是由这个多学科领域中全球最权威的专家撰写的。这71位撰稿人来自加拿大、中国、印度、以色列、意大利、韩国、瑞典和美国,并分布于学术界、政府和工业界。在本着严谨的前提下,本书的内容对具有工程学或科学背景的读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由于有多位撰稿人参与编写,书中各章节在长度、深度、广度和风格上难免存在差异。这些书作为参考对于本领域有经验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或者刚刚开始从事电子机械小型化艺术和科学的研究人员以及研究生将会是非常有用的。
  主编非常感谢所有撰稿人的奉献精神、努力以及无私慷慨地奉献他们的时间,没有物质奖励,只有希望他们的辛勤工作可能有一天给别人的生活带来某些变化。同时也要感谢Taylor & Francis集团的Cindy Renee Carelli(采集编辑)、Jessica Vakili(生产协调)、N. S. Pandian和Macmillan India有限公司编辑团队的其他成员,Mimi Williams和Tao Woolfe(项目编辑),他们的工作热情和努力感染着每一个人。


聚焦精密制造与前沿技术 本书深入探讨了微机电系统(MEMS)的设计、制造和应用。MEMS作为微米甚至纳米级别的工程系统,集成了机械、电子、光学、声学、化学等多种学科的知识,是实现智能化、小型化和集成化器件的关键技术。 核心内容涵盖: MEMS基本原理: 详细阐述了MEMS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其独特的物理效应和工作机制。我们将从微观层面理解传感器、执行器等微器件如何感知环境、执行动作。 材料选择与特性: 探讨了适用于MEMS制造的各类材料,如硅、玻璃、聚合物、金属等,并分析了它们的物理、化学、机械特性在微尺度下的表现,为系统设计提供材料基础。 微制造工艺: 全面介绍MEMS制造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光刻、刻蚀(湿法刻蚀、干法刻蚀)、薄膜沉积(化学气相沉积、物理气相沉积)、键合技术(阳极键合、压焊键合)等。理解这些工艺是实现复杂微结构的根本。 传感器与执行器设计: 聚焦于不同类型的MEMS传感器,如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麦克风、生物传感器等的设计原理与实现方法。同时,深入解析MEMS执行器,如微马达、微泵、微阀门等的工作原理,为功能性微器件的开发奠定基础。 封装技术: 介绍了MEMS器件的封装技术,这是保证器件性能、可靠性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环节。将讨论各种封装方式及其优缺点。 微流控系统: 详细讲解了微流控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微流控系统在生物医药、化学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 应用领域展望: 探讨了MEMS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包括消费电子、汽车工业、医疗健康、航空航天、通信以及新兴的物联网(IoT)和人工智能(AI)领域。 学习价值: 本书适合从事微电子、机械工程、材料科学、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工程师、研究生以及对MEMS技术感兴趣的专业人士阅读。通过学习本书,读者将能够: 掌握MEMS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技术。 理解微制造工艺的流程和关键环节。 具备设计和分析不同类型MEMS传感器和执行器的能力。 了解MEMS技术的最新发展趋势和未来应用前景。 为MEMS器件的创新设计和产业化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参考。 本书内容严谨,图文并茂,力求将复杂的MEMS概念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帮助读者构建扎实的MEMS理论基础,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的科研和工程项目中。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位对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充满好奇的IT从业者,一直关注着能够改变未来计算和交互方式的技术。MEMS技术,作为连接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重要桥梁,其发展方向与我的职业息息相关。我选择《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深刻地理解MEMS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扮演的角色,以及它将如何影响未来的科技格局。 我非常希望书中能够深入探讨MEMS技术在物联网(IoT)领域的应用。我深知,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海量传感器的部署,而MEMS技术正是制造这些传感器的关键。我期待本书能够详细介绍MEMS传感器如何赋能物联网设备,例如如何采集环境数据、监测设备状态、实现智能交互等,以及MEMS技术在构建智能城市、智慧农业、智能交通等方面的作用。 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MEMS技术在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领域的应用充满兴趣。我了解到,MEMS传感器在VR/AR设备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例如实现头部追踪、手部动作识别等。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技术如何提升VR/AR设备的沉浸感和交互性,以及MEMS技术在未来的VR/AR内容创作和应用开发中的潜力。

评分

我是一位正在攻读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学生,对MEMS领域充满了探索欲。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我广泛地搜集了各种信息,而《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的出现,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为我提供一个扎实的研究基础,引导我深入理解MEMS的各个方面,并为我的未来研究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MEMS器件的失效机理和可靠性分析的内容。我知道,MEMS器件的尺寸微小,工作环境复杂,因此其可靠性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我希望本书能够详细介绍MEMS器件在不同工作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失效模式,例如材料疲劳、应力腐蚀、封装失效等,并探讨相应的可靠性评估方法和提升策略。这对于我未来进行MEMS器件的研发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此外,我对书中关于MEMS系统集成和互联互通的章节也充满了期待。MEMS器件通常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需要与其他的电子元件、控制系统进行集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系统的整体设计思路,以及如何实现MEMS器件与微处理器、通信模块等之间的有效连接和信息交互。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在工程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技术人员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MEMS技术全貌的教材,以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项前沿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的名字本身就充满了吸引力,它暗示着本书将带我从基础入手,构建起扎实的知识体系,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尤其看重书中在MEMS设计与仿真方面的内容。我知道,在MEMS器件的实际制造之前,进行精确的建模和仿真至关重要,这不仅能够预测器件的性能,还能优化设计参数,减少原型制作的成本和时间。我希望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常用的MEMS设计工具和仿真方法,例如有限元分析(FEA)、多物理场耦合仿真等,并提供一些经典的仿真案例,帮助我掌握如何运用这些工具来解决实际的设计问题。 同时,我也非常关注书中关于MEMS材料选择和性能分析的部分。MEMS器件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材料,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力学、电学、热学、光学等特性,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景。我希望本书能够对各种常用的MEMS材料,如硅、石英、聚合物、金属等,进行详尽的介绍,包括它们的特性、制备方法以及在MEMS器件中的应用。

评分

作为一名对新科技充满热情的技术爱好者,我一直密切关注着MEMS领域的发展。 MEMS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微电子机械系统,它将微电子技术与机械工程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尺寸微小但功能强大的器件。我之所以选择阅读《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是因为我深信,理解MEMS的基石,对于把握未来科技发展的脉搏至关重要。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打开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让我能够清晰地洞察到那些隐藏在智能设备和精密仪器背后的核心技术。 我特别感兴趣的是书中对MEMS器件制造工艺的阐述。我曾了解到,MEMS器件的制造是一个极其复杂且精密的工程,需要运用到各种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例如光刻、干法刻蚀、湿法刻蚀、薄膜沉积等等。这些技术就像是微观世界的“建筑师”,能够精确地在硅片上“雕刻”出各种复杂的微结构。我希望能通过阅读这本书,深入了解这些工艺的原理、流程、优势和局限性,以及它们如何被巧妙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MEMS器件的制造。 此外,我也对MEMS的封装技术抱有浓厚的兴趣。我明白,一个高性能的MEMS器件,除了精密的制造,还需要可靠的封装来保护它免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并实现与外部电路的有效连接。我希望能在这本书中找到关于MEMS封装的详细介绍,包括各种封装方式的特点、选择标准,以及如何解决封装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题,例如密封性、应力释放、引线键合等等。

评分

我是一位对工业设计和产品创新充满热情的设计师,常常在思考如何将新兴技术转化为具有颠覆性的产品。MEMS技术,以其高度集成化、微型化和智能化等特点,为产品设计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性。我希望《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全新的设计思路之门,让我能够更好地将MEMS技术融入到未来的产品设计中。 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MEMS传感器在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中的应用案例。我深信,MEMS技术是实现智能家居和可穿戴设备的核心驱动力之一。我希望本书能够提供详细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利用MEMS加速度计、陀螺仪、压力传感器等实现智能手机的运动感应、智能手表的心率监测、智能家电的自动调节等功能。 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MEMS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应用非常感兴趣。我了解到,MEMS技术在汽车安全、导航、发动机控制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技术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具体应用,例如气囊传感器、胎压监测系统、电子稳定控制系统等,以及它如何为提升汽车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燃油经济性做出贡献。

评分

我是一名来自不同技术背景的跨领域学习者,对新兴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总是抱着极大的热情。MEMS技术,作为一门融合了电子、机械、材料、光学等多学科的尖端技术,一直是我渴望深入了解的对象。我选择《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这本书,是希望它能够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将MEMS技术的复杂概念呈现给我,让我能够快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框架。 我期待书中对MEMS器件的物理原理和数学模型进行详细的讲解。我知道,任何工程技术的背后都有着严谨的物理学原理和数学模型作为支撑。我希望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解释MEMS器件是如何通过微观的物理效应来实现其功能的,例如静电力、压电效应、热膨胀效应等。同时,我也希望能够理解这些物理现象是如何被数学模型所描述和预测的,以便我能够更好地进行器件的设计和分析。 此外,我对于书中关于MEMS系统与微处理器接口和通信协议的讨论也抱有浓厚的兴趣。MEMS器件通常需要与微处理器进行数据交互,才能实现其整体功能。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器件与微处理器之间常见的接口电路设计,以及数据传输和通信协议,这对于我理解如何将MEMS器件集成到更复杂的电子系统中至关重要。

评分

这本书,说实话,拿到手的时候,就觉得挺沉甸甸的,封面设计简洁大气,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内容扎实的学术著作。我个人一直对微机电系统(MEMS)这个领域充满了好奇,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平日里接触到一些微纳米技术相关的应用,比如智能手机里的传感器,医疗设备里的微流控芯片,还有一些精密仪器,都让我觉得背后有着极其深奥的原理。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系统地了解MEMS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关键技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MEMS器件的设计、制造和封装的部分。我知道MEMS器件的尺寸非常微小,所以对材料、工艺的要求极高。比如,光刻、刻蚀、薄膜沉积这些微纳制造技术,在我看来就像是微观世界的“雕塑”艺术,需要极高的精度和稳定性。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这些工艺的原理、流程、优缺点,以及在不同MEMS器件制造中的应用。同时,器件的封装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如何保护微小的器件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如何实现与宏观世界的连接,这其中的技术挑战同样不小。 另外,我非常期待书中关于MEMS传感器和执行器的内容。传感器是MEMS技术中最广泛的应用之一,比如加速度计、陀螺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微镜等。我希望书中不仅能介绍这些传感器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还能深入探讨它们的设计理念、性能指标(如灵敏度、精度、响应时间等)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实际应用案例。对于执行器,比如微电机、微泵、微阀等,我也希望能了解它们的驱动方式、力学特性以及在微流控、微操作等方面的应用。

评分

作为一名在自动化控制领域工作的工程师,我一直致力于将最新的技术融入到我的工作中,以提高系统的效率和性能。MEMS技术以其微小尺寸、高集成度和多功能性,为自动化控制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我希望《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能够为我提供深入了解MEMS技术所需的知识,从而能够更有效地开发和应用基于MEMS的自动化系统。 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MEMS致动器(actuator)的应用与发展。如果说MEMS传感器是系统的“眼睛”和“耳朵”,那么MEMS致动器就是系统的“手”和“脚”。我希望本书能够详细介绍各种类型的MEMS致动器,例如静电致动器、压电致动器、热致动器等,并深入探讨它们的驱动原理、工作特性以及在微操作、微定位、微流控等领域的具体应用。 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MEMS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应用展望充满兴趣。我了解到,MEMS技术在智能工厂、工业物联网等新兴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技术如何赋能智能制造,例如通过集成MEMS传感器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测和控制,或者利用MEMS器件开发更先进的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

评分

作为一名对科技前沿有敏锐洞察力的普通读者,我一直对那些能够改变我们生活、推动社会进步的技术充满好奇。MEMS技术,凭借其在微观尺度上实现的强大功能,无疑是当下最引人注目的技术之一。我选择《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是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更直观、更全面地认识MEMS技术,了解它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的角色,以及它未来的发展潜力。 我非常想了解MEMS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我知道,MEMS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有着巨大的潜力,例如微流控芯片可以用于疾病诊断和药物筛选,微型传感器可以用于生理信号的监测,微型机器人可以用于靶向药物输送。我希望本书能够详细介绍MEMS技术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创新应用,以及它如何为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做出贡献。 同时,我也对书中关于MEMS技术在环境监测和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感到好奇。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能源的重视,MEMS技术在这些领域也展现出巨大的潜力。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MEMS技术如何被应用于环境污染物的检测、水质分析、气体监测等方面,以及如何在新能源技术中发挥作用,例如微型化的能量收集装置等。

评分

作为一名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的学者,我始终致力于寻找能够启发新思想、开辟新方向的学术资源。MEMS技术,作为一门高度交叉的学科,其前沿研究不断涌现,给我带来了巨大的研究动力。《微机电系统基础(原书第2版)》这本书,是我期望能够深入了解MEMS技术核心理论和最新进展的理想选择。 我非常关注书中关于MEMS器件的微观力学和动力学行为的分析。我知道,MEMS器件的尺寸效应会导致其力学特性与宏观器件有所不同,理解这些微观的力学行为对于设计和优化MEMS器件至关重要。我希望本书能够提供深入的理论分析和数学推导,帮助我理解MEMS器件在各种载荷下的变形、振动和失效机理。 此外,我也对书中关于MEMS新型材料和制造技术的研究方向充满期待。MEMS技术的进步离不开新材料的开发和新制造技术的创新。我希望本书能够介绍一些最新的MEMS材料,例如二维材料、柔性材料等,以及一些前沿的制造技术,例如增材制造、纳米压印等,并探讨它们在MEMS领域的潜在应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